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發憤圖強的典故

發憤圖強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9 10:22:09

① 勤學苦練或發憤圖強的故事(簡要概括)

「鑿壁借光」這一成語也出自古代一個令人敬佩的勤學故事。《西京雜記》說:「匡橫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這說的是西漢經學家匡衡在少年時候勤奮好學,但因家中貧困,無錢買蠟燭,見鄰居家有燭光,就在自家牆壁上鑿了一個洞,借光苦讀。書中還記述說: 「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到青年時候,匡衡志願到有許多書籍的富裕人家去做傭人,卻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奇怪,就問他原因。他說:「只要能遍讀你家的藏書就行了。」主人被他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就資助他讀書。後來匡衡終於成為一個大學問家,還在漢元帝任過丞相。

成語「囊螢映雪」出自另外兩個古人勤學攻讀的故事。《晉書》說:「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熒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及長,風姿美劭,機悟敏速,甚有鄉曲之譽。」後又「以寒素博學知名於世」。正因為車胤年輕時家庭貧困,不能經常買油點燈,但能在夏天的晚上,經常捉幾十隻螢火蟲裝在細密的網兜里,當作讀書的燈光,所以,不但長大後以「機悟敏速」而享譽一方,並且在當時以出身貧寒而博學多才知名於世。又據《尚有錄》記載:「孫康,晉京兆人,性敏好學,家貧無油,於冬月映雪讀書。」這兩個晉代人,雖然都家貧無油點燈,但一個夏月囊熒,一個冬月映雪,刻苦攻讀,所以最後都成為當時的著名學者。

戰國時期的著名縱橫家蘇秦,年輕時候,欲說秦王實行連橫政策,十次上書都未被採納。這時他的衣服已經穿破,盤纏也已用光,形容枯槁,面色黎黑,只得打著裹腳,穿著草鞋,背著書籍,挑著行李,懷著慚愧的心情離開秦國。回到家,妻子不下織機迎接,嫂子不為他做飯,父母不同他答話。但他並沒有灰心喪氣責備家人而是歸罪於秦王不接受他的策略。於是當天晚上就打開數十個書籍中的大量書籍,從中找到輔佐周武王伐紂取得勝利的姜太公所著的兵書《陰符經》,立即伏案閱讀,並選擇其中有用的部分不斷熟悉,反復揣摩。讀至深夜疲勞欲睡時,就用錐子猛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精神,致使鮮血沿大腿流到腳後跟。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仔細研究,終於掌握了書中的精髓,確立了制秦的策略。然後他再次周遊列國,說服趙、魏、齊等六國合縱抗秦。他自己也同時佩六國相印,成為約縱之長。又據《漢書》說:「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蘇秦發憤錐刺骨,孫敬志學頭懸梁,兩個故事被後世傳為佳話,『懸梁刺股』這個成語也就成了勤學苦讀的同義詞。

明代初年,曾為太子講經,並主持修撰《元史》的著名經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宋濂,他少年時期,家貧無藏書,又無錢購書,完全靠借書和抄書來學習。為了「遍觀群書」即使數九寒天,硯台結冰,手指不能屈伸,也絕不懈怠,計算好日子,抄錄完畢,立即迅速歸還。後來他在大雪紛飛的日子到很遠的設在深山巨谷的學校讀書,手足凍裂,甚至僵硬得不能動彈。在學校讀書時,不但吃的是粗茶淡飯,並且每天只能吃兩餐。他雖然穿的是舊棉袍、破衣服,但不羨慕那些蓋錦綉被子,戴華貴帽子,左佩刀劍,右掛香囊,一副養尊處優樣子的同室學友。他並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別人,就感到低人一等,而是以讀書為最大的快樂。因為他勤奮好學,所以老師樂意悉心教導他,終於成為大學問家。

② 發憤圖強的成語故事!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囊螢映雪 :
《晉書·車胤傳》:「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釋譯:晉朝車胤恭謹勤苦,學習不知疲倦。學問淵博,通曉許多門知識。由於家裡窮,不能經常弄到油點燈,夏天他就用白絹袋裝幾十隻螢火蟲來照亮讀書,一直讀到天亮。
顧炎武手抄書。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點奪走了他的生命。雖然他體弱多病,但是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顧炎武勤奮苦讀,以過人的毅力手抄《資治通鑒》,終於成為一代大學者。
歐陽修荻草代筆。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賈逵隔籬偷學。賈逵,字景伯,出生於公元30年,東漢人,是有名的經學家、天文學家。他是西漢名家賈誼的九世孫。父親賈徽也是一個大學問家。賈逵深受家庭的影響,從小聰慧過人。為了能夠讀書,賈逵小時候經常隔著竹籬笆,偷聽老師講課。

宋濂冒雪訪師。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③ 古人吃辣椒發憤圖強的故事

古人吃辣椒,辣椒有發散的作用,能使人充滿熱情和鬥志。

④ 發奮圖強的成語典故

發奮圖強來
fā fèn tú qiáng
[釋義自]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語出] 《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義] 發憤圖強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⑤ 發憤圖強的成語故事大全

答:講古人發憤圖強的成語典故有很多,有長期的過程例如:卧薪嘗膽、愚公移山、誇父逐日等等,也有通過頓悟過得成功的故事例如:能屈能伸/胯下之辱、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等等,這些故事都是國學中璀璨的明珠。

成語

⑥ 誰知道有關發憤圖強的典故啊

〖成語〗:來 發憤圖強源
〖拼音〗: fā fèn tú qiáng
〖解釋〗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斗,努力謀求強盛。
〖出處〗老舍《鼓書藝人》十七:「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

⑦ 發奮圖強的名人故事 發奮圖強是歷史故事嗎

陳景潤認真讀書
陳景潤小時候經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過,陳景潤捉迷藏時有點特別。他常拿著一本書,藏在一個別人不容易發現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一邊等著別人來「捉」他。看著看著,他就忘記了別人,而別人也忘記了他。
上學期間,陳景潤酷愛數學。當老師講解數學題時,他總是集中精神認真聽講課後布置的習題他也認真去做。陳景潤在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無限樂趣。數學是心智的比試和較量。陳景潤對於解題,向來不吝惜時間和精力。陳景潤不懂就問,別看他平時沉默寡言,但向老師請教時卻毫不羞澀和膽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師外出或者老師從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緊追上去,和老師一起走一段路,並且一邊走,一邊問問題。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沈元教授的課。沈元教授給同學們講了世界上一道數學難題:「大約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的理論。但他一出生也沒有證明出來,哥德巴赫帶著一生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長久以來,『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眾多的數學家,但始終沒有結果,並成為世界數學界一大懸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個形象的比喻,他把數學比喻成自然科學的皇後,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後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講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著陳景潤。
許多年之後,陳景潤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66年,他發表了《表大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所證明出的那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學界,後來這條定理被命名為「陳氏定理」。

⑧ 失敗後發憤圖強的成語故事

失敗後發憤圖強的成語故事——東山再起、卧薪嘗膽。

卧薪嘗膽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嘗;不能讀作「cánɡ」。

【辨形】薪;不能寫作「新」。

【近義詞】發憤圖強、宵衣旰食

【反義詞】樂不思蜀

【辨析】~和「發憤圖強」都有決心奮斗;謀求富強的意思。但~含有刻苦自勵的意思;它形象而典雅;而「發憤圖強」只是淺顯的陳說。

【例句】六十年代初;我國人民~戰勝了嚴重自然災害和國際上反動勢力的經濟封鎖。

【英譯】stooptoconquer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准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裡,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⑨ 古人發憤圖強(讀書)故事,急求

李白鐵杵磨成針,看見老婆婆用鐵杵磨成綉花針,啟發自己學習要有毅力,有把鐵杵磨成針的毅力

⑩ 發憤圖強的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專,他對孔子不怎屬么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麼回答他。孔子事後得知就對子路說以後就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發憤圖強_成語解釋
【拼音】:fā fèn tú qiáng
【釋義】: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斗,努力謀求強盛。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