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帶故事的諺語

帶故事的諺語

發布時間: 2021-01-09 06:00:34

A. 關於諺語故事

1、倒楣

「倒楣」一詞本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指事不順利或運氣差。大約在明朝末年,那時「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嚴重限制了知識分子聰明才智的發揮,加之考場舞弊之風甚盛,所以一般的讀書人要想中舉是極為不易的。

為了求個吉利,舉子們在臨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桿,當地人稱之為「楣」。考中了,旗桿照豎不誤,考不中就把旗桿撤去,叫做「倒楣」。

2、半吊子

半吊子、二百五流行甚廣的俗語。常指那些憨傻、缺心眼或行為魯莽之人。那麼,為什麼稱這些人半吊子、二百五呢?

原來這種詼諧的稱謂與古錢幣有關。古錢幣外園中間有方孔,曰「孔方兄」。古人為了便於數錢、付錢和攜帶方便,就用繩子從孔中把錢串起來,一千枚為一貫,後來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稱一弔。一千枚錢稱一弔,一枚錢又稱一個子,那麼五百錢就是半吊子,用半吊不夠一弔的數,比喻心眼不夠數。

五百即半吊,半吊的一半是二百五,比喻心眼更不夠數。所以一般人都很忌諱二百五這個數,如商品價格應為250的,標價249或251也不標250,發補助該發250的,發260也不發250等等。

由此可見,半吊子、二百五都是從錢引出來的,用來嘲諷那些智商低、行為魯莽做錯事的人。如某某半吊子,誰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就:「你二百五呀!」等等。

3、馬虎

宋代,京城一位畫家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

大兒子見了問他畫里是什麼,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賠錢。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此後,「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4、敲竹杠

近年來開車遇上「碰瓷」的新聞可是不少,「碰瓷」也可以用「敲竹杠」來描述。而「敲竹杠」的由來與走私竟有著密切聯系。

清代,朝廷嚴禁鴉片,各地水陸要塞均設卡檢查。某水運客商在毛竹剛生長時就剖開嫩竹,藏進煙土,躲避檢查。

一次,商船行至紹興碼頭,該關卡一名師爺走上船用煙竿敲得竹杠「咯咯」響,客商以為師爺看出了破綻,便掏出數兩銀子塞給師爺,請求不要再「敲竹杠」。從此,「敲竹杠」一詞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5、裝蒜

「你不要裝蒜」,是在找人算賬而對方裝糊塗時常用的詞語,那麼「裝蒜」源自哪裡呢?相傳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長得綠油油,便稱贊了一番。

翌年冬天去又去巡查,可惜這一季節青蒜尚未長出。為討好皇帝,當地官吏差人把許多水仙移植到一起,遠遠望去其葉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後果然贊不絕口,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遷。打這以後,人們就把弄虛作假或不懂裝懂嘲諷為「裝蒜」了。

B. 經典諺語故事

潮汕俗語「無好家神通外鬼」意指吃裡扒外,胳膊往外拐。這個俗語來源於一個民間傳說。

相傳某鄉有一戶貧窮人家,生活十分困難,常常缺米斷炊,過年過節也只能向人家借一點錢勉強度日。他家的灶神(司命公)總覺得供奉的東西太少了,不若大戶人家,有肉有菜。於是越想越生氣。某日,閻王要抓一個替死鬼。正巧這事被灶神得知,他覺得報復的機會來了,竟然跑去向鬼差「推薦」自家的主人。可恨這位「家神」不但沒有保佑這家人幸福,反而串通鬼差要來害自已人。幸好灶神的所做所為都為主人夢中獲悉,醒來後氣憤萬分,遂將灶神牌位扔出門外,連聲罵道:「無好家神通外鬼!」
凡事學大丈 俗語:「凡事學大丈」意指做事心中無數,盲目跟從。「大丈」本指大姨父,潮汕習俗大人跟小孩稱呼對方以示尊敬,所以襟弟稱襟兄也稱「大丈」。
「凡事學大丈」這個俗語,源出民間流傳的一則「傻女婿故事」。傳說以前有一位傻女婿要到岳母家祝壽,妻子怕他出洋相,便告訴他:「大姐夫是個知書識理的人,到了我媽家,你就跟他學著做就行了。」翌日,到了丈母娘(岳母)家,傻女婿便細心注意大女婿的一舉一動,認真模仿。在筵席上,大女婿舉杯向丈母娘祝壽,他也舉杯祝壽;大女婿為丈母娘夾菜,他也夾菜;規規矩矩,很有風度。丈母娘心想小女婿雖沒讀書,也甚懂理,心裡很高興。席間大女婿掰分一粒蚶吃,並用手帕將蚶殼包下,然後又吃豆粉湯。小女婿一不留心沒看清楚,以為大丈吃蚶是連殼吞下,心想這可能是禮貌吃法。於是,也拿了一粒蚶放進嘴裡,拚命往喉嚨里咽。這談何容易,他被哽得好苦。大女婿見襟弟這般傻相,忍不住大笑一聲,誰料剛吞下的豆粉絲從鼻孔中噴了出來。傻女婿見狀,驚懼萬分,忙把蚶殼吐出,連連說:「大丈啊大丈,你那『蛤蟆吞涎』已經把我哽得半死。這一著『牛囝穿鼻』我確實學不來!」弄得大丈哭笑不得,眾人卻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斫斷手指頭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錯了事之後決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個人下定了決心,總是用「斫斷頭指頭」這個俗語。
唐朝玄宗年間,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當時的名將張巡守睢陽城,浴血奮戰。但寡不敵眾,只好派手下大將南霽雲向其它城守將討救兵。南霽雲帶了三十名騎兵,奉命突圍到附近的臨淮關搬救兵。敵軍數萬人發現南霽雲等的蹤跡,就四面攔截,不放他過去。南霽雲左右馳射,人馬所到之處,好象閃電一樣,倏爾明滅,使得敵軍神搖目眩,不知所措。南霽雲突圍成功,到達淮陽時只損失兩名部下,唐朝的將軍們都妒忌張巡的威名,坐視其敗,不願伸出援手。臨淮的守將賀蘭進明,尤其如此。南霽雲苦口請兵,賀蘭進明只是不答應。南霽雲悲憤之至,在宴會中撥出佩劍,砍斷一隻手指,鮮血淋漓地斥責賀蘭進明自私,座中人不禁為之淚下。
睢陽城破,張巡、南霽雲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國。
潮陽及澄海都建有雙忠公祠,以紀念張巡和許遠。而南霽雲「斫斷手指頭」的這個典故,也隨之流傳。但其語義已有所演變。
</p>

C. 民間故事諺語

02.窮算命,富燒香

到處算命的人多心態迷茫,這種人多貧苦;燒香的人多有信仰,心態穩定,這種人更容易發財。

點評:人活的就是一種心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03.富人妻,牆上皮;窮人妻,心肝肺

做富人的老婆,富人不會把你當個寶,而只是當做一塊牆皮,你在他心裡的地位並不重要;而窮人就不同了,窮人會把他的妻子當做心肝寶貝。

這句話也是告訴一些比較物質的女孩,不要為了自己的一些虛榮心而終身遺憾。

點評:物質條件是可以發生變化的,人與人之間關系能不能持久,「三觀」是否一致很重要。

04.男人無妻家無主,女人無夫身無主

如果一個男人沒有老婆,男人的家裡就會有不同的女人出現,沒有一個固定的女主人;而女人呢,如果到了年齡沒老公,身邊的男人就會頻繁更換,身體不屬於一個人。

這句話其實也是告訴人們,到什麼時候辦什麼事,該結婚就趕緊結婚。只有結婚後,生活才能真正安定下來。

點評:婚姻大事,人生大計,就是今天也應該重視。

05.十年雞頭勝砒霜

如果一隻雞活得時間很長,等它死後,雞頭是絕對不能吃的,因為這個雞頭比砒霜還要毒。

為什麼這樣說呢?在過去,人們不太懂其中的道理,只知道這個雞頭吃了對身體有害,其實是雞平日里會吃進一些重金屬,而時間長了以後,雞頭中的重金屬就會超標。

點評:過去有句惡毒的話,「人到老,姦猾似賊」,人老了,如果滿腦子積攢的都是一輩子的圓滑世故,那就「有毒」;如果保持童心,快樂就多一些。

06.為朋友兩肋插刀

在評書《隋唐演義》中,秦瓊為救朋友,染面塗須去登州冒充響馬,路過兩肋庄時,在岔道上想起老母妻兒,猶豫片刻,一條路去歷城,一條路去登州,一條路回家門,最終還是為朋友,視死如歸去了登州。

兩肋庄岔道體現出秦瓊的深重義氣,就被人們傳為「兩肋岔道,義氣千秋」,後來就誤傳成了在肋上插刀。

點評:朋友之間真誠就好。友誼不要有「道德綁架」,反而成了負擔。

07.剃頭匠的擔子,一頭熱

指婚戀或者合作雙方,一方熱情主動,而另一方則卻冷淡漠然。

過去,走街串巷的剃頭匠挑著扁擔,扁擔一端是寬沿兒深底小銅盆,銅盆下有圓桶,內裝炭火爐,使水保持一定熱度,為客人洗頭刮鬍子用;另一端是凳子,作為理發顧客的坐具。

因此,有了這句俗語。

點評:只是「一頭熱」當然不行,但是世間事都是先要「一頭熱」,才有後來的「兩頭熱」。

08.三句話不離本行

這句俗語來源於古代笑話:

木匠、廚子與和尚一起走路,一路上每個人都誇自己乾的行當好。

後來和尚說:「咱們不要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從現在起誰也不再說本行話好不好?」木匠和廚子都表示贊成。

三人立下罰規:誰要再講本行話,就罰誰擺一桌酒席請客。

於是誰也不輕易說話了。三人走累了便來到一顆樹下歇腳。

木匠盯著大樹端詳了一會兒,點著頭說:「這棵大樹長得真好,足夠做條船。」

廚子指著木匠說:「你犯規啦!」

木匠只好認輸,可是又說:「我請你倆倒沒啥,可惜我做不好菜。」

廚子忙說:「做菜你別愁,我包啦!」

木匠一聽樂了,說:「你也犯規啦!」

一直不敢說話的和尚一看木匠、廚子都輸了,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阿彌陀佛,我可贏了。」

點評:干什麼講什麼,賣什麼吆喝什麼,人都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D. 出自諺語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瞞天過海

【拼音】mán tiān guò hǎi

【故事】「瞞天過海」出自薛仁貴巧渡唐太宗的故事

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率領大軍討伐高麗,在遼東大破蓋蘇文,蓋蘇文從海路狼狽逃回朝鮮半島太宗准備渡海進攻高麗來到海邊,太宗駐馬前望,只見海天相接,無邊無際太宗不由頭暈目眩,險些栽下馬來。

大軍將要渡海時,太宗卻無論如何也不肯上船了眾將苦苦相勸,全都無效。

行軍總管張士貴回到大帳,一籌莫展這時,副將薛仁貴走進大帳,對張士貴說:「大人是不是在為皇上不肯渡海而憂愁?」薛仁貴在張士貴耳語一番,張士貴不住點頭,連稱「妙計」。

幾天後,太宗被眾人引入一所豪華的大廳,太宗與眾將盡情暢飲,直到醉卧席前。

第二天,太宗醒來,酒意未退,他看看屋子,修飾得美輪美奐,連窗戶都用綢緞擋住了這時,張士貴帶人進來,又擺上美酒佳餚,陪著太宗吃喝然後,太宗又睡去了。

張三天,太宗醒來,便走出屋子,頓時目瞪口呆,原來自己正站在一艘樓船上太宗看了一眼旁邊的張士貴,慘然一笑:「愛卿騙得聯好苦」。

就這樣,不肯登船的唐太宗被巧妙地引渡過大海。

顧名思義,「瞞天過海」就是有意製造一種假象,讓人在毫無感覺中渡過大海的意思它用在軍事上,並不是專指瞞著人過大海,而是一種利用假象掩蓋真實意圖的計謀它主要用於戰役偽裝,以隱藏兵力的集結、發動進攻的時間等,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克敵制勝的目的。

E. 成功的名人名言帶故事的,200子左右!

★名人小故事
一、孔子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聖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
虛心好學,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叫「不恥下問」
二、孫敬懸梁讀書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三、蘇秦刺骨夜讀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 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四、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五、車胤囊螢夜讀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六、 孫康映雪讀書
晉代代的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
( 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F. 歇後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豈有此禮)。
公共廁所扔石頭——引起公憤。(引起公糞)。
外婆死了兒子——無救。(無舅)。
老公拍扇——凄涼。(妻涼)。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無人。(木中無人)。
王八中解元----------規矩。(龜舉)。
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帶錐子--------真行。(針行)。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
和尚的房子----------妙。(廟)。
河邊洗黃蓮----------何苦。(河苦)。
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飛飛)。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裝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網------------自私。(自絲)。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圓)。
脫了舊鞋換新鞋------改邪歸正。(改鞋歸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歷歷在目。(粒粒在目)。
賣布不帶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窮木匠開張----------只有一句。(只有一鋸)。
磚窯里失火----------謠言。(窯煙)。
燈盞無油------------費心。(費芯)。
鍾馗嫁妹------------鬼混。(鬼婚)
糞船過江------------裝死。(裝屎)。
黏窩窩摻黃蓮--------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葯鋪里開抽屜--------找玩。(找丸)。
癩蝦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戲的騎馬----------不行。(步行)。
炒鹹菜不放醬油------有言在先。(有鹽在先)。
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南上加南)。
打燈籠搬石頭--------照辦。(照搬)。
大水沖走土地廟------留神。(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樑----------小人之輩。(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顛倒是非。(顛倒試飛)。
耗子掉到水缸里------時髦。(濕毛)。
老和尚住山洞--------沒事。(沒寺)。
貨輪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燒旗桿------------長嘆。(長炭)。
黃鼠狼鑽雞籠--------投機。(偷雞)。
醬缸里泡石頭--------一言難盡。(一鹽難進)。
井裡放爆竹----------有原因。(有圓音)。
老母雞抱空窩--------不簡單。(不見蛋)。
吃人參----------候補。(後補)。
皮皇帝的媽媽--------皮太厚。(皮太後)。
千年的石佛像--------老實人。(老石人)。
牽著羊進照相館------出洋相。(出羊相)。
牆上栽菜------------無緣。(無園)。
扇著扇子說話--------瘋言瘋語。(風言風語)。
十兩紋銀------------一定。(一錠)。
守著廁所睡覺--------離死不遠。(離屎不遠)。
唐僧的書------------一本正經。(一本真經)。
小碗兒吃飯----------靠天。(靠添)。
肉鍋丟進河----------昏昏沉沉。(葷葷沉沉)。
王八肚裡插雞毛------歸心似箭。(龜心似箭)。
寺後有個洞----------妙透了。(廟透了)。
壽星齊仙鶴----------沒路了。(沒鹿了)。
十八個錢放兩下------久聞久聞。(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後邊扎小辮------違法亂紀。(尾發亂系)。
爐子翻身------------倒霉。(倒煤)。
飯鍋冒煙------------迷糊了。(米糊了)。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炭(嘆)
糞坑關刀——文(聞)不能,武(舞)也不能。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以下為一些常用的歇後語: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
盲人吃湯丸——心中有數
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禮義廉——無恥
水泥匠開門口——過得自己過得人
偷雞不成——蝕把米,即不僅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損失
茅坑裡扔炸彈——激起民糞(憤)
閻王爺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見於粵語的歇後語:
牛皮燈籠——點極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闖禍、出亂子
老婆擔遮——陰公,即可憐
老公撥扇——凄涼(妻涼),即可憐
單眼佬老婆——一眼睇曬
冬錢臘鴨——得個睇字
隔夜油炸鬼——無火氣
番薯跌落風爐——該燴
濕水欖核——兩頭唧
水瓜打狗——唔見咁截
無掩雞籠——自出自入
白鱔上沙灘——唔死一身散,即死定了
火燒旗桿——有排長炭(嘆)
潮州音樂——自己顧自己
結他無線(濕水棉花)——無得彈,即無可挑剔
非洲和尚——令人討厭(黑人僧),即令人討厭
賣魚佬沖涼/賣魚佬洗身——無生(腥)氣
船頭尺——度水
亞蘭嫁亞瑞——累斗累
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老舉埋年結——算數
蒙古大汗——忽必烈:被打至屁股開花(忽=屁股;烈=裂)
竹籃子打水—— 一場空。
蒼蠅飛進花園里——裝瘋(裝蜂)
帥哥跳舞——更帥

G. 有故事的諺語

1.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2.讀一書,增一智。
3.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
4. 不向前內走,不知路遠;容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5.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6.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7.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8.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10.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後。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12.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幹。
13.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14.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15.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緬甸諺語)
16.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17.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歐洲諺語)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