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樓齊末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9 00:27:23
① 出自《孟子》的成語
出自《孟子》的成語:
一、百世之師
釋義: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示例:孟子把柳下惠和伯夷並稱為百世之師,令人感嘆的是師承先賢、親承教化沒有機會,實在是有原因的。
二、餓殍遍野
釋義:殍:人餓死後的屍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飢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示例:玄武帝國九省十八郡,動亂不斷,餓殍遍野,各地飢民紛紛揭竿而起,人皆為食。
三、敵眾我寡
釋義: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示例:雖然敵眾我寡,他用的卻是以少勝多的計謀取得了勝利。
四、泛濫成災
釋義:泛濫:江河湖泊的水四處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橫流;造成災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處傳播;成為禍患。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
示例:我們要治理好黃河,以防洪水泛濫成災。
五、負隅頑抗
釋義:憑借險要地勢;頑強抵抗。負:憑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示例:最後牛元峰逃到鎮東頭的小寨里,指揮著一個多營負隅頑抗,死不投降。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