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易典故

易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8 16:46:32

『壹』 .魏晉時期的易學受哪個朝代派別的影響

魏晉時期的易學基本沿襲了東漢的路子,受東漢的影響較為明顯。
東漢與後漢的易學:西漢的易學,到了東漢時期,其間的傳承似乎已經散失不備。因此象數之學與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後漢的易學,傳承的系統更不分明。此時的著名易學大家,便有馬融、鄭玄、荀爽、劉表、虞翻、陸績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其中以荀爽的易學,曾經有後人採集當時的九家易學合成一編的論友誼賽,故在後世研究易學中,經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詞,就是對此而言。鄭玄的易學,開始是學京房的象數。後來才舍離京學,專學費直之說,以孔子《易傳》來解說易學。漢末的易學,大概都跟著荀爽、虞翻的腳跟而轉。
由秦、漢以後直到現在,大致綜合易學發展的系統,列為兩派六宗。
所謂兩派:(一)即是以象數為主的漢易,經唐、宋以後,其間貫通今古的大家,應當以宋代邵康節的易學為其翹楚。又別稱為道家易學系統的,這便是道家易學的一派。(二)宋儒崛起,間接受到王輔嗣等《易》注的影響,專主以儒理來說《易》的,這便是儒家易學的一派。
所謂六宗:(一)占卜。(二)災祥。(三)讖緯。(四)老莊。(五)儒理。(六)史事。「占卜」、「災祥」、「讖緯」等三宗易學,其實都是不脫象數的范圍。 以「老莊」來說《易》的,開始於魏以後的道教,套用東漢魏伯陽著《參同契》的觀念,彼此挹注,雜相運用《易》與「老莊」的道理。「

『貳』 「易子而食」的典故和出處

易子而食
發音抄


ér
shí
釋義
子:指兒襲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後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示例
有的是報告災荒的嚴重情形,充滿了「赤地千里」、「人煙斷絕」和「~」等觸目驚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叄』 易子而食,典故的由來

解釋: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後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肆』 易子而食的成語典故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示例:有的是報告災荒的嚴重情形,充滿了「赤地千里」、「人煙斷絕」和「~」等觸目驚心的字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伍』 「易子而食」的典故和出處

春秋時期,楚莊王攻打宋國,大軍圍城,宋都糧草已盡,情況危急,這時宋國的右師華元急中生智,半夜單身去到楚軍營中挾持楚國大夫子反(公子側)。華元登床劫子反,告訴他宋城內已經「折骨為炊,易子而食」,結果司馬子反回去後要求楚王退兵,楚莊王不忍,於是「引師而去」。

附:東周列國志 華元登床劫子反的故事
華元探知公子側在土堙敵樓上住宿,預得其左右姓名,及奉差守宿備細。捱至夜分,扮作謁者模樣,悄地從城上縋下,直到土堙邊。遇巡軍而來,華元問曰:「主帥在上乎?」巡軍曰:「在。」又問曰:「已睡乎?」巡軍曰:「連日辛苦,今夜大王賜酒一樽,飲之已就枕矣。」華元走上土堙,守堙軍士阻之。華元曰:「大王有緊要機密事吩咐主帥。因適才賜酒,恐其辭卧,特遣我來當面叮囑,立等回復。」軍士認以為真,讓華元登堙。堙內燈燭尚明,公子側和衣睡倒。華元逕上其床,輕輕的以手推之。公子側醒來,要轉動時,兩袖被華元坐住了。急問:「汝是何人?」華元低聲答曰:「元帥勿驚,吾乃宋國右師華元也。奉主公之命,特地夜至求和。元帥若見從,當世從盟好;若還不允,元與元帥之命,俱盡於今夜矣!」言畢,左手按住卧席,右手於袖中掣出雪白一柄匕首,燈光之下,晃上兩晃。公子側慌忙答曰:「有事大家商量,不須粗鹵。」華元收了匕首,謝曰:「死罪勿怪!情勢已急,不得從容也。」公子側曰:「子國中如何光景?」華元曰:「易子而食,拾骨而爂,已十分狼狽矣。」公子側驚曰:「宋之困敝,一至此乎?吾聞軍事『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子奈何以實情告我?」華元曰:「『君子矜人之厄,小人利人之危。』元帥乃君子,非小人,元是以不敢匿情。」公子側曰:「然則何以不降?」華元曰:「國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與城俱碎,豈肯為城下之盟哉?倘蒙矜厄之仁,退師三十里,寡君願以國從,誓無二志!」公子側曰:「我不相欺,軍中亦止有七日之糧矣。若過七日,城不下,亦將班師。築室耕田之令,聊以相恐耳。明日我當奏知楚王,退軍一舍;爾君臣亦不可失信。」華元曰:「元情願以身為質,與元帥共立誓詞,各無反悔。」二人設誓已畢,公子側遂與華元結為兄弟,將令箭一枝付與華元,吩咐速行。華元有了令箭,公然行走,直到城下,口中一個暗號,城上便放下兜子,將華元吊上城堙去了。華元連夜回復宋文公,歡歡喜喜,專等明日退軍消息。
次早天明,公子側將夜來華元所言,告於庄王,言:「臣之一命,幾喪於匕首。幸華元仁心,將國情實告於我,哀懇退師;臣已許之。乞我王降旨!」庄王曰:「宋困憊如此,寡人當取此而歸。」公子側頓首曰:「我軍止有七日之糧,臣已告之矣。」庄王勃然怒曰:「子何為以實情輸敵?」公子側對曰:「區區弱宋,尚有不欺人之臣;豈堂堂大楚,而反無之?臣故不敢隱諱。」庄王顏色頓霽曰:「司馬之言是也!」即降旨退軍,班師歸

『陸』 帶有易字的有詩詞典故的名字

1.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荊軻歌》先秦:佚名

2.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宋代:陳師道

3.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渡易水》明代:陳子龍

4.彩雲易向秋空散,燕子憐長嘆。幾翻離合總無因,贏得一回僝僽一回親。歸鴻舊約霜前至,可寄香箋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虞美人·彩雲易向秋空散》清代:納蘭性德

5.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納蘭性德

『柒』 易子而食」的典故 是什麼

易子而食
拼音:yì zǐ ér shí

釋義: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內以當食物。後形容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例子:有的是報告災荒的嚴重情形,充滿了「赤地千里」、「人煙斷絕」和「~」等觸目驚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捌』 「易子而食」一詞的典故和出處分別是什麼

易子而食
發音


ér
shí
釋義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內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容後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示例
有的是報告災荒的嚴重情形,充滿了「赤地千里」、「人煙斷絕」和「~」等觸目驚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玖』 馮唐易老的典故是什麼

漢文帝時,馮唐是一位大臣,他當初以孝悌而聞名,拜為中郎署。由於他為內人正直無私,敢於進容諫,不徇私情,所以時時處處遭到排擠,直到頭發花白,年事已高,也沒有得到升遷,還只是個郎官。 後來,北方的匈奴族又來入侵漢朝,漢文帝下令到各地徵招平匈奴的將軍。這一天,漢文帝經過郎署時,遇上了馮唐,於是兩人就將帥之事交談起來,沒想到,漢文帝非常賞識馮唐的才能。馮唐趁此機會向漢文帝申斥了雲中太守魏尚被削職的冤案,並懇求漢文帝把魏尚官復原職,而且讓魏尚率兵攻打匈奴。魏尚不負眾望,擊退了匈奴,馮唐也因為薦賢而升為車都尉。漢景帝即位後,由於馮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罷官。漢景帝去世後,漢武帝即位,匈奴又來侵犯邊,漢武帝又廣征賢良,有人推舉馮唐,可是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了,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來任職。 後來,人們就用馮唐易老來形容老來難以得志。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里就有這個典故:「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