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種樹郭橐駝傳寓言特點

種樹郭橐駝傳寓言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1-08 02:40:28

1. 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有什麼寫作特色

【明確】文章運用了對比與映襯的表現手法,先談養樹,後論養人,以「種樹」專喻「治民」,含蓄委婉地屬表達了作者的政治觀點。敘事語言簡潔生動,是本文的一個突出特點。如僅用「隆然伏行」幾個字,就寫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徵;僅用「甚善。名我固當」幾個字,就寫出了人物的個性,這種「史筆」與「文辭」的兼美,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語言表現力。

總結擴展

【總結】這是一篇傳記,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說理文。文章通過記述郭橐駝的兩段話,反映了當時官吏政亂令繁、騷擾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現實。並且提出了解決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駝種樹那樣,不妨害它們自然生長;統治者清肅吏治,順應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和生產規律,使他們休養生息,以維持社會秩序。

本文兼有傳記文和寓言的特點,將兩種文體熔為一爐。就其歷敘人物姓名、籍里、職業及對人物作正寫反襯等筆法來看,是傳記文格局;就其借種樹之道以喻為官治民之道來看,則又是寓言性質。這種融合,有助於敘議契合、事理相生。請細加體會。

2. 《種樹郭橐駝傳》如果文章採用寓言的表現手法,有什麼好處

一是避免直接抨擊朝政,招致詆毀;2是形象,生動

3. 誰知道柳宗元的寓言性質的文章有哪些,越多越好

柳宗元的寓言內容豐富、寓意深遠,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高度的哲理性。整整十年的貶官生活,使他對現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了充分地了解。長期的政治迫害,比較貧困的生活,世態的炎涼,固然有損於他的身體,卻使他的思想得到很大的發展。他對社會現實生活作了概括、分析和提煉,據此進行構思、塑造了大量典型的寓言形象。從其現有的寓言內容來看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諷刺現實,針砭時弊。柳宗元的寓言以犀利的筆鋒,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全面勾勒出了當時社會中的群醜形象。《三戒》是作者貶官後寫的一組著名的寓言。第一篇寫臨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寵愛而得意忘形,終至被「外犬」吃掉。第二篇寫虛有其表的黔之驢,被聰明機智的老虎識破了外強中乾的本質而喪命。第三篇寫永某氏之鼠在舊房主的縱容下橫行肆虐,最後自取滅亡,積屍如丘。作者借麋、驢、鼠三種動物辛辣地諷刺了當時的反動官僚及其爪牙。其創作意圖如《三戒》的小序:「吾恆惡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勢以干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然卒迨於禍。有客談麋、驢、鼠三種物,似其事,作《三戒》。」可見,他的寓言都是干預時世的。《臨江之糜》這則寓言,柳宗元顯然是借動物以言人事,拿糜去影射那些狐假虎威、恃寵驕橫的奴才,並辛辣地譏諷了他們:如果還繼續那樣幹下去的話,早晚會落個被「吃掉」的下場。在《黔之驢》這則寓言中,柳宗元通過細致入微的心理活動和神態的刻畫描寫,把小老虎描寫成有思想、有感情、有智謀的機智勇敢的形象,同愚笨的大驢子相映襯。通過驢的幾次表演,老虎終於認識了驢子外強中乾的本質。從而點明主題:虛有其表的無德無能之輩,終究是要敗露,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而《永某氏之鼠》這則寓言,很明顯是借鼠喻人,以老鼠影射了那些仗勢凌人、貪饞暴虐的逞時做惡的人物。說明那些為害社會、終不悔悟的人,即使僥幸一時,但時間長了必然要遭到「永某氏之鼠」的可恥下場。同時也要看到,古來亂臣賊子總是依附著昏君而存在,所以,這里也對「永某氏」和那些「姑息養奸」者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諷刺。在《憎王孫文》中作者通過描寫猿與王孫兩種獸類善惡不相容的特點來隱喻當時的政治斗爭,贊美了柳宗元曾經參加過的王叔文集團,揭露和鞭撻了宦官、藩鎮等頑固舊勢力,並且對姑息養奸的皇帝提出了責問。《羆說》是一篇含義深刻的寓言。故事雖然簡單,卻極具吸引力。環環緊扣地描寫了一個只會吹竹管引野獸而沒有真實本領的獵人的可悲下場。藉此辛辣地諷刺那種靠「吹」來欺世惑眾的人。尤其結尾一句「今夫不善內而恃外者,未有不為羆之食也」發人深省。在當今的市場經濟社會,這一觀點仍然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二〉表達自己的志趣和高尚情操。柳宗元是中唐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自幼博覽群書,思想比較活躍,對忠臣義士懷有欣賞崇拜和歌頌贊美之情。他在《吊萇弘文》中借對萇弘的贊美,表達了自己對李唐王朝的耿耿忠心。為了振興唐朝國勢、維護統一,他參與了永貞革新運動。永貞革新失敗後,貶謫永州,他雖不能參與朝政,但依然以筆為武器,「勤勤勉勉,以中正信義為志,以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為務。」從而達到他「報國恩」、「益國事」的目的。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心理想的仍然是國家和生民。所以,他的作品中常有為了堅持理想與人格操守而「雖死不憾」的表白。如《牛賦》中,通過牛的「日耕百畝」「利滿天下,皮角見用」的描寫,贊美了它的殷勤勞作,造福於人的自我犧牲精神,表達了自己要作有益於人民的「牛」,這也是對那些熱心於改革事業的朋友的謳歌。《瓶賦》里描寫瓶盛清水是:「清白可鑒,終不媚私。利澤廣大,孰能去之?」用以象徵個人廉潔奉公無私無怨的品質和勇於獻身的決心。《愚溪對》則採用與神話的形式,寫出了個人雖遭貶謫處於逆境之中仍堅強不屈的性格:「何喪何得,進不為盈,退不為抑。荒涼昏漠,卒不自克。」這是他遭受挫折後處在冷漠孤寂中的自我慰藉和解說,反映出他開闊豁達的思想,不因被貶而改變自己的人格理想,也不放棄他所推崇和決心弘揚的「大中之道」,而是始終堅持高標獨立的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韌意志與高貴品質,也是他積極入世精神的曲折體現。

〈三〉抒發自己的政治主張。柳宗元的寓言除了諷刺一類,還有一類是書寫自己的所聞所感所思,採用正面說理的形式,發表自己的政治見解。其中《種樹郭橐駝傳》最為突出。《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類似寓言的人物傳記。文中描寫的郭橐駝是一位種樹的行家,他種的樹木長的快,壽命長,產果早,結實多,因此譽滿長安。文章寫郭橐駝的種樹之道是「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詳細地介紹了他的經驗;其他種樹者則反其道而行之,結果樹木倍受摧殘。文章接著將種樹之道「移之官理」,通過郭橐駝之口揭露當時官吏政令苛煩,處處擾亂百姓、侵害百姓生機的現象;又從正面指出官吏治民也應象郭橐駝種樹一樣,必須順應百姓的要求,使百姓安居樂業。反映出他改革弊政的願望。作者直接說明了寓意:「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宋人黃唐評注柳文時也將它與《莊子》的《庖丁解牛》列為同一性質的作品。目的不在於刻畫種樹人的純朴、睿智和事業的成功,而是基於統治者無休止擾民害民的現實,告誡他們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要與民休息不要竭澤而漁。

三 、 柳宗元寓言的藝術特色

柳宗元的寓言構思精巧,故事完整,情節曲折,內容豐富,含義深刻,風格峭拔矯健、嚴峻沉鬱,同時有又一種優美高潔的情致。語言特色是多用短句,語言精密含蓄、字凝句煉,刻畫人物生動傳神,筆鋒犀利,簡潔明快。每篇寓言都有其特有的風格,總體上有以下特點:

〈一〉形象典型,主題鮮明。柳宗元的寓言深深的根植於唐代現實生活的土壤,塑造了眾多成功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寓言形象:陰險的宦官(《罵屍蟲文中》的「屍蟲」)、跋扈的潘鎮(《宥蝮蛇文》中的蝮蛇)、無能的官僚、糊塗的皇帝(《牛賦》,《鞭賈》)等,都在柳宗元的寓言中得到表現,柳宗元從暴露和批判現實角度出發,選擇人物、事件,對人物進行具體的描寫,因而他的寓言不論篇幅長短,也無論是寫人還是寫物,都有著精確的描繪,使作品形象更鮮明,主題更突出。在《臨江之麋》中,作者寫狗想吃小鹿的讒相,開始用「群犬垂涎,揚尾皆來」以刻畫那種囂張的、毫無顧忌的神情,顯得活靈活現。經過主人的恐嚇和教示,狗在表面上變得十分馴順,居然違心地與小鹿周旋「俯仰」起來,緊接著作者寫道:「然時啖其舌」。同樣是一副讒相,然而這已是因害怕主人而強行抑制、不能公然流露的讒相,是在情不自禁的情況下偷偷地表現出來的。這種寫作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摩形傳神」,即通過人或擬人化的動植物的語言、行動等寫出他們的心理狀態。由於作者生動地描摹了狗的前後不同的神態,同時也就刻畫了它內心的變化過程。對於小鹿,只用了「抵觸偃撲,蓋狎」,「走欲與為戲」等幾筆描摹,便表現出它是何等地得意忘形。總體來說,柳宗元的寓言不僅具有散文簡潔流暢的特點,還吸收了傳奇的細膩曲折、描繪精確的特點。通過精確細膩的描繪,塑造了鮮明的寓言形象,進行深刻的揭露和諷刺,這是柳宗元寓言與先秦寓言的不同之處。

〈二〉形式自由,體裁多樣。柳宗元的寓言,雖以散文居多,可在散文中,他廣泛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文學體裁,其中有「對」,如《設魚者對智伯》;有「說」,如《羆說》;有「志」,如《永州鐵爐步志》;有「傳」,如《種樹郭橐駝傳》其實是一篇類似寓言的傳記,;有「問答」,如《起廢答》;有「戒」,如《三戒》;有「賦」,如《愈膏肓疾賦》。除了散文外還有詩體寓言,如《籠鷹詞》;騷體寓言,如《憎王孫文》,前面部分用散體寫的序言與後面的正文相互照應,互為補充,又相對獨立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這類作品,富於抒情意味和浪漫氣息。寓言式的雜文《蝜蝂傳》,前半篇是用通常記傳文學的筆法寫成的寓言,語言形象生動;後半篇議論,語言辛辣,筆調犀利,猶如一把匕首直刺貪官污吏。這些作品除具有寓言文學的基本要素外,還具有楚辭漢賦的特點,敘寫中常帶有一定的程度的鋪陳。而且文辭清麗,音韻優美,既有條不紊地敘寫了有關故事,又適當抒發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總之,柳宗元的寓言打破先秦寓言單一的形式和體裁,創造性地運用了不拘一格的形式,豐富和發展了寓言的文學體裁。

〈三〉諷刺辛辣,幽默傳神。強烈的諷刺作用是寓言的重要功能,柳宗元的寓言尤其如此。如《憎王孫文》中對於王孫兇殘本質的刻畫,《黔之驢》中對於外強中乾的驢的描寫,《永某氏之鼠》中對於老鼠的可惡可恨、肆無忌憚的神態勾勒,都給予有力的諷刺,從而激起人們對諷刺對象的憎惡和極大地反感,達到了必要的藝術效果。同時,柳宗元的寓言還具有一定的幽默情節,如《蝜蝂傳》中對於貪婪官僚死不回頭的嘲諷用「其名,人也,而智則如小蟲因也」,諷刺得既尖銳又幽默。對於蝜蝂的失足跌倒而又本性不改的負重和爬高癖已致死不回頭的描寫,令人發笑而又回味無窮。

〈四〉濃郁的文學色彩。柳宗元的寓言不單以故事情節取勝,更重要的是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通過精彩的描繪,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動物的形象。如老虎、驢、老鼠、 蝜蝂,《羆說》中的獵人,《鞭賈》中的鞭賈和闊少等,無不窮形盡相。柳宗元寓言的短小精悍完全取決於他語言的簡練峻潔。對於惡勢力的諷刺和揭露感情強烈、態度嚴峻,筆鋒犀利、簡潔明快。如《三戒》中的三則寓言都是用擬人的手法寫成,描寫細膩用語精練,對於動物的心理、神態的刻畫尤覺生動傳神。《永某氏之鼠》中運用鋪敘與描摹相結合的手法,盡情渲染就老鼠的可惡可恨:既用「累累」兼行、「竊嚙鬥暴」直接描摹老鼠橫行無忌的神態,又通過器物、飲食全被毀壞糟蹋和人「不可以寢」等情狀加以烘托,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這種基於生活真實的誇張刻畫,真可謂入木三分了。《黔之驢》中寫老虎對驢的認識過程只用了「見之」、「窺之」、「視之」三個詞語,就准確的把老虎從遠處粗看、藏在林中偷看、仔細觀察研究三個階段對驢的逐步認識和不同態度淋漓盡致地了表現出來。而在《種樹郭橐駝傳》中作者又採用對比與借題發揮密切結合的寫法,借郭橐駝的種樹經驗以論述治民的道理,其中又用了大量的描繪。作者除了寫出郭橐駝的外形以及他的技能、聲譽之外,著重寫郭橐駝用亦庄亦諧的話語批評了他的同行,用諷刺而沉痛的口吻抨擊官吏擾民害民,在胸有成竹地揭露了昏官庸吏後卻又明知故問

4. 種樹郭橐駝傳是如何體現語言特點的

文章運用了對比與映襯的表現手法,先談養樹,後論養人,以「種樹」喻專「治民」,含蓄屬委婉地表達了作者的政治觀點。敘事語言簡潔生動,是本文的一個突出特點。如僅用「隆然伏行」幾個字,就寫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徵;僅用「甚善。名我固當」幾個字,就寫出了人物的個性,這種「史筆」與「文辭」的兼美,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語言表現力。

5. 《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寓言性傳記文,以「種樹」實際類比

治國之道
提倡無為之治

6. 談論唐宋八大家

韓愈(768~824)

中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祖籍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

圖片

生平 他3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然後三試博學鴻詞科不入選,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師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獲赦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亂,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顯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思想 韓愈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也有一些離經叛道的言論。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賤霸;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復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學主張與創作 在詩文創作上,他有一整套理論。①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②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並博取兼資莊周、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諸家作品。③主張學古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④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認為「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⑤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⑥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的散文、詩歌創作,實現了自己的理論。其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誌、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

廣東潮州韓文公祠

論說文在韓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篇和長篇,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一些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送窮文》、《進學解》,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如書信體《答李翊書》、《與馮宿論文書》,贈序體《送孟東野序》、《送高閑上人序》等,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
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 。其中學習儒家經書的,如《平淮西碑》用《尚書》和《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許多人物,寫法脫化於《尚書·顧命》、《周禮·考工記·梓人職》。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後序》,熔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學習《史記》、《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清河張君墓誌銘》等。為友情深厚的文學家而作,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誌銘》、《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貞曜先生墓誌銘》等 。但在大量墓碑和墓誌銘中 ,也有一些「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於虛構,接近傳奇小說。
韓愈的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盪了六朝以來柔靡的駢儷文風。他善於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推陳出新。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奇特雄偉、光怪陸離。如《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一類詩,「怪怪奇奇」,內容深刻;《南山詩》、《岳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於填砌僻語、生字,押險韻。韓愈也有一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如《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汴州亂》等。韓愈擅長古體,律詩絕句數量較少,但律詩、絕句中亦有一些佳篇。
後人對韓愈評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代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780)以來的平庸詩風。但也帶來了講才學、發議論、追求險怪等不良風氣。尤其是以議論為詩,甚至通篇議論,把詩歌寫成押韻的理論,對宋代以後的詩歌產生了不良影響。
本集與參考資料 現存韓集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彩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遺文》最為通行。清代顧嗣立、方世舉各有詩集單行注本。今人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陳景雲、王元啟、沈欽韓、方成珪和今人徐震。
柳宗元(773~819)

中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

柳宗元

生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今屬廣西)刺史,政績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於任所。被貶期間,南方人士頗有向他求學問業者。
文學主張 柳宗元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認為「道」應於國於民有利,切實可行。他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文須有益於世。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兩漢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經典及《莊子》、《老子》、《離騷》、《史記》等學習借鑒,博觀約取,以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於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
創作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駢文有近百篇,不脫唐駢文習氣,但也有像《南霽雲睢陽廟碑》那樣的佳作。古文大致為5類:①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其在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脫。②寓言。繼承並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丑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蝜蝂傳》、《羆說》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③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誇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④山水游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於被貶後,以永州之作更勝。典範之作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託。至於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⑤騷賦。獨具特色。《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台宗、律宗等學說有所涉及。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後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於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於清麗中蘊藏幽怨,同中有異。另外,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本集及研究資料 劉禹錫始編柳集《河東先生集》。宋代注本較多,韓醇《詁訓柳先生文集》為現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蔣之翹輯注有《柳河東集》。事跡見韓愈《柳子 厚墓誌銘》、新、舊《唐書》本傳、文安禮《柳先生年譜》。
歐陽修(1007~1072)

中國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自稱廬陵人,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圖片

生平 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仁宗天聖八年(1030)進士 。次年任西京( 今洛陽 )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景佑元年(1034),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 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康定元年 ( 1040 ),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後知諫院。慶歷三年(1043),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慶歷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太守 。以後 ,又知揚州 、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
嘉佑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分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這對北宋文風的轉變很有影響。
嘉佑五年,歐陽修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請求外任 ,不準 。此後兩三年間 , 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准。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曾表異議,且未執行。三年,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 , 堅持不受 。改知蔡州( 今河南汝南縣)。這一年,他改號六一居士。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分辭職。居潁州。卒謚文忠。
文學創作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他的文學成就以散文最高,影響也最大。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散文理論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張。他所講的道,主要不在於倫理綱常,而在於關心百事。他取韓愈「文從字順」的精神,大力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反對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澀。他不僅能夠從實際出發,提出平實的散文理論,而且自己又以造詣很高的創作實績起了示範作用。
歐陽修一生寫了 500 余篇散文 ,各體兼備 , 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藝術風格。敘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簡括有法;議論紆徐有致,卻富有內在的邏輯力量 。 章法結構既能曲折變化而又十分嚴密 。《 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瀧岡阡表》等,都是歷代傳誦的佳作 。歐陽修還開了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 。他的筆記文,有《歸田錄》、《筆說》、《試筆》等。
歐陽修的賦也很有特色。《秋聲賦》運用各種比喻,把無形的秋聲描摹得非常生動形象,使人彷彿可聞。這篇賦變唐代以來的「律體」為「散體」,對於賦的發展具有開拓意義。
歐陽修的詩歌創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他的一些詩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會的黑暗;他還在詩中議論時事,抨擊腐敗政治。但他寫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寫個人情懷和山水景物的詩。他的詩在藝術上主要受韓愈影響。總的來看,他的詩歌風格是多樣的。
歐陽修還善於論詩。在《梅聖俞詩集序》中,他提出詩「窮者而後工」的論點 ,發展了杜甫 、白居易的詩歌理論,對當時和後世的詩歌創作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他的《六一詩話》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話,以隨便親切的漫談方式評敘詩歌,成為一種論詩的新形式。

江西永豐西陽宮歐陽修紀念館

歐陽修也擅長寫詞 。 他的詞 ,主要內容仍是戀情相思、酣飲醉歌、惜春、賞花之類,善於以清新疏淡的筆觸寫景抒情。「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過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寫得非常深摯。還有一些艷詞,雖寫男女約會,也朴實生動;當然,其中也不免有淺薄庸俗的作品。
歐陽修在經學、史學、金石學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經學方面,他研究《詩》、《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提出自己的創見。史學造詣更深於經學。除了參加修撰《新唐書》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鑒戒。他勤於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編輯成一部考古學資料專集——《集古錄》。
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於唐代的韓愈。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的影響。其中,蘇軾最出色地繼承和發展了他所開創的一代文風。他的平易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
作品集和版本 歐陽修的著述 ,今存 《 歐陽文忠公全集》。其生平事跡,宋人胡柯撰《 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 》,附錄於全集
蘇洵(1009~1066)

中國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年間,其文得歐陽修舉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的文章多為政論和軍事論著。如《衡論》、《上皇帝書》等文,以古鑒今,明確提出治國興邦的政治革新主張;在《審敵》、《御將》、《兵制》、《上韓樞密書》、《項籍》以及《六國論》中,認為六國破滅,弊在賄秦。實為借古諷今,指責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同時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將才等主張。 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優秀之作,如《張益州畫像記》、《木假山記》等。

《嘉佑集》書影(宋刻本)

蘇洵的散文在藝術上頗具特色。歐陽修稱贊他「博辯宏偉」,具有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犀利,縱橫恣肆的特點。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又富於變化,紆徐宛轉,古樸簡勁,鋪陳排比,妙喻雋永。他的詩作不多,擅寫五古,質朴蒼勁,精深有味,如《 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等。有《嘉佑集》15卷,《四部叢刊》影宋鈔本
蘇軾(1037~1101)

中國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 ,一字和仲 ,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圖片

生平與思想 蘇軾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蘇洵的熏陶,既長,「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嘉佑元年(1056) ,蘇軾首次出川赴京應舉,次年與弟轍中同榜進士,深受主考歐陽修賞識。嘉佑六年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其父於汴京病故,他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初還朝任職。因與王安石的變法主張有許多不同 ,請求外調,自熙寧四年至元豐初期先後被派往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元豐二年(1079)因所謂以詩文誹謗朝廷的罪行下獄。僥幸被釋後,謫貶黃州。
元佑元年(1086) ,舊黨執政 。蘇軾被調回京都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但在罷廢免役法問題上與舊黨發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賈易等人尋隙誣告,蘇軾請求外任,先後被派知潁州、揚州、定州 。這期間,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斷進行某些興革。
紹聖元年(1094)哲宗親政 ,新黨得勢 ,貶斥元佑舊臣,蘇軾被一貶再貶,由英州(今廣東英德)、惠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屬海南)。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卒於常州 。
蘇軾在儒學體系的基礎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學結合起來,各家思想對他幾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輔君治國、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積習。佛老思想一方面幫助他觀察問題比較通達,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背後,仍然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主義又有嚴重的逃避現實的消極作用。這種人生思想和生活態度,在他的創作中都有明顯的反映。蘇軾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於他主張改革但不贊成王安石變法,因而既與變法派發生矛盾,又同維持現狀的保守派有所琲牾。再加上蘇軾為人表裡澄澈,講究風節操守,這就使他既不見容於元豐,又不得志於元佑,更受摧折於紹聖。然而這正好有利於他加深閱歷,擴大視野,使他在文學上獲得很大的成功。
文學成就 蘇軾對文藝創作傾注了畢生精力 。他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反對「貴華而賤實」,強調作者要有充實的生活感受。他認為為文應「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要敢於革新獨創。蘇軾重視文藝創作技巧的探討,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瞭然於心」,進一步「瞭然於口與手」來解釋「辭達」(《答謝民師書》),已經觸及了文藝創作的特殊規律。蘇軾的創作實踐體現了他的文藝觀。他是有多方面創作才能的大家,在詩、詞、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獨到的成就。
詩 蘇軾今存詩2700多首 ,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采 。同情人民、關心生產是蘇詩的一個突出內容。這類詩表現了人民的痛苦,針砭了時弊,情真語摯,朴實無華,對前人很少涉及的社會題材,多所開發,取材廣泛,命意新穎。蘇軾的寫景詩和理趣詩,藝術價值最高,最為膾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樓晚景》、《望湖樓醉書》、《飲湖上初晴後雨》等詩,描繪了長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勝景;《登常山絕頂廣麗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詩,則逼真地描繪了江北的地方風物和名勝。蘇軾不但善於觀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點,而且以欣喜愛悅的感情描繪了農村環境的清新樸厚。在嶺南所寫的農村景物詩,體現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關系。蘇軾善於從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發人所未發,寫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詩。如《題西林壁》、《琴詩》、《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餘味不盡。還有些詩常常滿涵著爽朗樂觀的情趣,體現出不畏逆境、傲視磨難的精神。此外 ,蘇軾還寫過不少品詩、題畫、鑒賞書法的詩歌,如《讀孟郊詩》、《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石蒼舒醉墨堂》等。
詞 在北宋詞壇上 ,蘇軾突破詞必香軟的樊籬 ,創作了一批風貌一新的詞章,為詞體的長足發展開拓了道路。從今存三百四、五十首東坡詞來看,蘇軾對詞體的革新是多方面的。
蘇軾擴大了詞反映社會生活的功能,蘇軾不僅用詞寫愛情、離別、旅況等傳統題材,而且還用詞抒寫報國壯志、農村生活、貶居生涯等,擴大了詞境。他以健筆刻畫英氣勃勃的人物形象 ,來寄託立功報國的壯志豪情 ,如〔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等篇。在詞中,他更多地傾入自我,表現個性。〔滿江紅〕「江漢西來」即景懷古,用禰衡的遭遇暗寓憤懣不平的感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處的生活態度。而在徐州寫的五首《浣溪沙》,則以清新雋秀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農村生產和生活小景,描繪了黃童、白叟、採桑姑、繅絲娘、賣瓜人等各式各樣的農村人物。可以說,凡能寫進詩文中的生活內容,蘇軾都可以用詞來表達。
蘇詞在筆力和體制上有所創變。他以寫詩的豪邁氣勢和勁拔筆力來寫詞,格調大都雄健頓挫、激昂排宕。如〔八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筆勢如突兀雪山,卷地而來。元佑詞人以詩文句法入詞,始於蘇軾。蘇軾把陶淵明《歸去來辭》改寫成〔哨遍〕,將韓愈《 聽穎師琴詩 》,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