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雷州典故

雷州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7 03:46:16

① 甫婆成親典故

繁體部首:女,部外筆畫:7,總筆畫:10

五筆86:VGEY
筆順編號:531125112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擴充-B U+21735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字專部】𡜵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屬畫:7
《集韻》滂模切,音鋪.女字.

② 歷史上,有那些兄弟情深的故事

舜帝
還有一個災荒年間的兄弟,我忘記叫什麼了,哥哥願意代替弟弟被吃掉

③ 不學無術的典故

典故:話說霍光大將軍是漢武帝的大臣,深得漢武帝信任,在朝廷舉足輕重。漢武帝臨死前,叫畫公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內中含義是讓霍光輔佐其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斯時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是個大美人。傳說她懷孕14個月才生下劉弗陵,武帝老年得子,故將此子視如掌上明珠。武帝臨死前,決意立劉弗陵為太子,為了防止「子幼母壯」、外戚專權的局面發生,武帝借故將鉤弋夫人處死,然後託孤霍光輔佐劉弗陵。武帝死後,劉弗陵登基継位,號曰「昭帝」。昭帝去世後,霍光又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立下赫赫功勛。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後。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後,在宣帝即位三年之後,某次,藉許娘娘生病之機,買通御醫,下毒害死已經懷孕的許皇後。但毒計敗露,御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實不知情,至事敗露,霍顯向他求情。霍光惶恐不安,本想告發妻子,將其惡行治罪,但以心又不忍,前思後想,最終還是把這傷天害理之事隱瞞。霍光死後,霍氏一門驕奢放縱,盡失霍家威望,其時有人向宣帝告發許妃毒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甚至密謀變政,意欲反朝,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豈料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最終滿門抄斬。 漢書《霍光傳》評論霍光的功過:「不學無術,暗於大理」,其意思是說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 後來「不學無術」這個典故來自宋代。張詠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性格幽默。他批評宋朝宰相寇準:「寇公奇才,惜學術不足矣。」後來兩人偶遇,寇準大設酒筵,盛情邀請張詠赴宴,席散分別時,寇準親自送至郊外,向張詠施禮請教:「何以教准?」張詠想了一想,道:「《霍光傳》不可不讀。」寇準不明白他的用意,回去忙取《霍光傳》來看,讀到「不學無術」四字時,恍然大悟,暗發大笑,說:「張公原來說我不學無術。

④ 蘇轍的軼事典故

因「元祐黨爭」牽連,紹聖四年(1097年),蘇轍被責授為化州別駕,雷州安置。 蘇轍初來雷州,水土不服。據載,雷州知縣張逢、海康縣令陳諤對蘇轍非常友善,以誠相待,禮遇有加。時勞問有。」
蘇轍雖謫居雷州僅一年,但他面對雷州當時「其民甘於魚鰍蟹蝦,故蔬果不毓;冬溫不雪,衣被吉貝(木棉),故藝麻而不績,生蠶而不織,羅紈布帛,仰於四方之負販。工習於鄙朴,故用器不作。醫奪於巫鬼,故方術(指醫術)不治」 ,致力於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啟發民智,破除迷信,致力於農、工、商之利,教民治窮致富。他在該詩引中又說:「我遷海康(今雷州)實編於民,少而躬耕,老復其真。……願以所知,施及斯人」;他教導人民「斫木陶土,器則不匱。績麻繅繭,衣則可冀。葯餌具前,病安得至?」這首詩表現出蘇轍體察民情,關心民瘼的民本思想,同時,該詩也是研究雷州當時風土習俗的重要史料。
此間,章惇得知張逢禮遇蘇轍,派董必明查暗訪,稱其以強占民宅,但因有租券,不便加罪,便於元符元年(1098年)詔蘇轍遷循州。後來,雷州人民在蘇轍居住地建遺直軒以紀念。 蘇轍受其兄蘇軾影響,崇信道教。除這一原因外,蘇轍信道還與他自己所遇到的兩件事有關,一是因為道教治好了他多年的疾病,不能不使他對道教大感興趣。他接著談自己讀道經《抱朴子》的感想,認為自己要想找到金丹服之成仙恐怕不太可能,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服食茯苓。
蘇轍在《丐者趙生傳》中記載了他所遇到的第二件有關道教的怪事:趙生是一個乞丐,敝衣蓬發,醉即罵人。後來趙生主動去見蘇轍,一席話之後,使蘇轍感到這個乞丐「非特挾術,亦知道者也。」蘇轍又把趙生介紹給蘇軾,趙在蘇軾那裡停留了半年之久,後隨蘇軾北歸,至興國為楊繪所留,不久被騾所傷而死,繪備棺葬之。到了元裙元年,蜀僧法震來訪,告訴蘇轍說,他路過雲安時,有乞丐自稱姓趙,與蘇轍相識,請代為問好。法震描述這個乞丐模樣後,蘇轍確認是趙生。當時,興國地方官朱彥博的兒子在座, 「歸告其父,發其葬,空無所有,惟一杖及兩脛在」。據此,蘇轍判定趙生是一位道行很深、但還稍有欠缺的神仙 。
應該說,這兩件事對蘇轍的影響是大的。第一件事使他相信道教的養生術,第二件事使他相信道教的神仙之說。蘇轍對道教的信仰基本上貫徹終生。他常常把人的健康歸功於道教的養生術,他在《李鈞壽花台》的序中說:「尚書郎晉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從道士得養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這是把別人的健康歸功於道教。他在69歲時寫的《丁亥生日》中說,自己少年病肺,中年病脾,但是到了晚年,「二疾忽已平」,為什麼呢?詩人認為這是因為自己拜老子為師、擺脫了百欲、明白了「道」的緣故。這就把自己的健康也歸功於道家道教 。
除了對道教的信仰外,蘇轍對道家理論也有深入研究,他42歲時曾作《老子解》,把各家思想融會於道家,其兄讀了這本書以後,給予極高的評價。蘇轍在《梁武帝》中先說佛法與《老子》相出入,把佛歸於道,然後說:「老佛之道,非一人之私說也,自有天地,而有是道矣。」這等於把「道」放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朱熹對蘇氏兄弟的這一看法十分生氣,他認為蘇氏兄弟「合吾儒於《老子》,以為不足,又並釋氏而彌縫之」,這是「舛矣」,是「無忌憚者與」。蘇氏兄弟與朱之間的根本分歧在於:蘇氏兄弟要以道家為本位去融合儒佛,而朱要以儒家為本位去融合道佛 。
蘇轍一生也寫過不少有關道家道教的詩文,有《樓觀》、《和子瞻讀道藏》、《送道士楊見素南遊》、《和子瞻濠州七絕》、《御風辭》、《上清辭》等 。

⑤ 關於蘇軾的生平典故

1、雷州西湖

廣東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於北宋,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後,羅湖更名為西湖。宋紹聖七年蘇軾從惠州貶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經雷州,有幸與其貶雷的胞弟蘇轍邂逅,悲喜交加。

兄弟擇日游羅湖泛舟,被羅湖秀麗的風光吸引,戀不思歸,游罷到湖濱天寧禪寺憩休,蘇城游趣尚濃,「萬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時此地寫就的。

2、程蘇結怨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去世,大臣們正舉行明堂祭拜大典,趕不及奠祭,儀式一完成,大臣們希望趕去吊喪,程頤卻攔住大家,說孔子「是日哭則不歌」,參加明堂典禮之後,不該又吊喪家。大家覺得這不近人情,反駁說,「哭則不歌」不代表「歌則不哭」。

蘇軾嘲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叔孫通制訂的禮法。」這是蘇軾、程頤兩人結怨的開始。有一次國家忌日,眾大臣到相國寺禱佛,程頤要求食素,蘇軾責問說:「正叔(程頤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嗎?為什麼要吃素食?」

程頤說:「禮法:守喪不可飲酒吃肉;忌日,是喪事的延續。」蘇軾唱反調:「支持劉家的人露出左臂來罷!」(用史記典故,蘇軾自比為漢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頤比為呂氏亂黨,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觀、黃庭堅等則吃肉。

3、築建蘇堤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崶台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湖水逐漸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

動用民工二十餘萬,開除葑田,恢復舊觀,並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六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

蘇軾一生築過三條長堤。蘇軾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對潁州西湖也進行了疏浚,並築堤。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年近六旬的蘇軾,日夜賓士,千里迢迢赴貶所,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


4、蘇軾煉字

蘇軾與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 細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聯,中間卻各空一字,一人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 , 淡月隱梅花。蘇軾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 ,淡月失梅花。

縱觀二人對聯,蘇軾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5、皛飯與毳飯

蘇軾復官後,曾跟黃庭堅亂侃:「我在牢里時,每天吃的是三白飯,照樣很香甜,世間美味不過如此!」。黃庭堅奇問什麼叫三白飯,蘇軾答道:「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米飯,這就是『三白』。」此事說過蘇軾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黃庭堅請帖,邀蘇軾去他家吃皛(jiǎo)飯。

蘇軾欣然應約,並對夫人道:「黃庭堅乃當世學士,讀書甚多,他這皛飯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蘇軾到了地方發現桌上只有鹽、蘿卜、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被黃庭堅戲弄了。又過了幾天,黃庭堅也接到蘇軾請帖,邀他去吃毳(cuì)飯。

黃庭堅知道蘇軾要報復,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飯到底是什麼,最終還是去了。蘇軾陪著黃庭堅從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黃庭堅餓得前胸貼後背。實在忍不住催問毳飯呢?

蘇軾慢吞吞地答:「鹽也毛(沒,音mǎo, 「沒有」的意思),蘿卜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其實你一直在享用著啊。」 黃庭堅驚愕之後,兩人同時大笑。

⑥ 廣東白話「仲使問阿貴"的典故、出處

就是」P話,廢話,多次一舉「的意思
你這樣問也是」仲使問阿貴?"

⑦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出自哪個典故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詞語出處
1、此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 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凈」,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也即主觀唯心主義對客觀唯心主義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
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
2、禪宗故事--菩提本無樹
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於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金剛經》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法。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眾皆驚。五祖觀後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靜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舉手投足赫然而生,
"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 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慧能的意思"明鏡亦非台":你說心如明鏡台,其實根本沒有個台,若有個台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台呢?
「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五祖擦偈:心本不生不滅,遇境似有境滅還無。心之所以有掛礙、有塵埃,只是因為,心對世界萬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會有煩惱,進而產生貪嗔痴,無法明心見性,得到真正的自在。要知道,世界上萬物都是終須敗壞的。所以是虛妄的,不是永恆的,不應該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戀它。所謂萬物皆為我所用,並非我所屬。心無所住,無所掛礙,即是無心無塵。
五祖的意思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菩提本無樹②,明鏡亦非台③。
佛性常清凈④,何處有塵埃⑤!

注釋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
②樹:這里指菩提樹,意譯為「覺樹」或「道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稱此樹為菩提樹。但這種樹的本名是什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據說南朝梁時僧人智葯曾把這種樹自天竺移植中國。《雷州府志》記載:「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瓊山縣則把這種樹所結的果子稱為金剛子。這種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樹行禮。今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藏經閣旁左右兩側,各有一棵菩提樹。
③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
明鏡是明凈之鏡的縮寫。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凈。照俗故是明。明故則像亮假顯。凈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凈鏡。台:指實物之鏡
④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原指佛陀本性,發展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助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這個問題,小乘和大乘的觀點不一致,提出種種不同的見解,引起長期爭論。中國南北朝時盛談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視佛性說。天台宗提出五種佛性,法相宗歸結為兩種佛性,華嚴宗更把「有情」眾生的佛性與「非情」之物的法性區別開來。清凈: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凈。
⑤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的觀點,世務不凈,故稱塵務。
3.龍棘子的傳說
故事《龍棘子的傳說》作者--苦痕
神鳥沒有出現,倒是遇上了一位老僧,老僧年逾古稀,慈眉善目,矍鑠有神,身著褐色衲衣,肩挎布袋,腳踏芒鞋,走起路來身輕如燕,雙方驚疑之間,還是老僧先說話了。「阿彌陀佛,能否看一看施主的念珠?」
「我不懂佛,自己串的,只是用來辟邪。」
「佛懂你,施主戴的念珠,似曾相識,傳說中記載是一種名貴的樹生長的,老衲為找這樣的菩提子,尋遍天下沒有找到,卻在龍山裡遇到了,這是難得的機緣,能否告訴老衲是什麼樹木?」
「這樹滿山都是,就是那種棘子果啊。」盧能順手指向最近的一棵。
「老衲都嘗過了,形狀、紋路都不對,請施主幫我摘點。」
「這個我也找不到。」
「敢問施主的是從哪棵樹上摘得?」
「說來話長…….」盧能把如何遇鳳、如何嘗果之事,一一道來。說完摘下串珠,遞給老僧。
老僧接過串珠,仔細的端詳一番,順手盤了起來,嘆道:「阿彌陀佛,自禮空王,終開法悟。佛人居佛地,佛地佛人居,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此乃神來法器,真正的東方菩提子念珠。」
「草民不解,還望示下。」
老僧還了念珠,摘下布袋,席地而坐,說道:「施主請坐。老衲以為智慧果必長在智慧樹上,菩提子必有菩提樹,始終悟不出道來,而看到這龍山棘子,聽了你的遇鳳嘗果,如醍醐灌頂,菩提莫問出處,智慧在於頓悟。」
「大師的意思是菩提本無樹,下下人也有上上智。請問大師,神鳥說的開心性,惠者自能,又是何意?」
老僧一聽,此人出語不凡,心裡先是驚異!隨後說道:「這個,老衲只能說是禪意了,惠者大徹也,可以教化,可以度人,可以識人。能者大悟也,只能心領,可以度己,可以識己。」
「神鳥的意思是…讓心進入佛境。」

⑧ 蘇軾的軼事典故

蘇軾、蘇轍兄弟少年時在家鄉今四川省眉縣天慶觀讀書,他們的啟蒙老師是道士張易簡。 當時張易簡道長收的學生有幾百人,蘇軾是倍受張道長青睞的學生之一,另一個是後來載入《仙鑒》的知名道士陳太初。 據東坡《志林》記載,在蘇軾被貶黃州時,他的老同學陳太初在漢中羽化仙去。
由於蘇軾自小受道教的啟蒙教育,他的一生對道教情有獨鍾,常穿道袍,游訪道士。如《放鶴亭記》對道人張天驥大加贊賞,而《後赤壁賦》又以道人入夢結尾。在他被貶時,仍給許多道觀、道堂撰文,於是有了《眾妙堂記》、《觀妙堂記》、《莊子祠堂記》等等美文。在《眾妙堂記》文中他講述了夢中見到自己的小學老師張易簡道長並深受教誨之事,可見道教對其影響之深。
蘇軾之弟蘇轍在《龍川略志》 開篇即言夢見小學時讀書天慶觀之事,夢中的蘇轍通過與老子像的對話,泄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天道報應現象:不殺生可以長壽。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青睞,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贊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復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關於《刑賞忠厚之至論》中的內容:「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當時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歐陽脩問蘇軾出於何典。蘇軾回答在《三國志·孔融傳》中。歐陽修翻查後仍找不到,蘇軾答:「曹操滅袁紹,以紹子袁熙妻甄宓賜子曹丕。孔融雲:『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驚,問出於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歐陽修聽畢恍然大悟。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去世,大臣們正舉行明堂祭拜大典,趕不及奠祭,儀式一完成,大臣們希望趕去吊喪,程頤卻攔住大家,說孔子「是日哭則不歌」,參加明堂典禮之後,不該又吊喪家。大家覺得這不近人情,反駁說,「哭則不歌」不代表「歌則不哭」。蘇軾嘲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叔孫通制訂的禮法。」這是蘇軾、程頤兩人結怨的開始。
有一次國家忌日,眾大臣到相國寺禱佛,程頤要求食素,蘇軾責問說:「正叔(程頤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嗎?為什麼要吃素食?」程頤說:「禮法:守喪不可飲酒吃肉;忌日,是喪事的延續。」蘇軾唱反調:「支持劉家的人露出左臂來罷!」(用史記典故,蘇軾自比為漢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頤比為呂氏亂黨,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觀、黃庭堅等則吃肉。 廣東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於北宋,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後,羅湖更名為西湖。
宋紹聖七年蘇軾從惠州貶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經雷州,有幸與其貶雷的胞弟蘇轍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擇日游羅湖泛舟,被羅湖秀麗的風光吸引,戀不思歸,游罷到湖濱天寧禪寺憩休,蘇城游趣尚濃,「萬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時此地寫就的。

⑨ 寇凖的軼事典故

處士魏野與寇凖交好,他作詩稱贊寇凖:「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無樓台相公」的美號就這樣叫開了。據說寇凖初執掌相府的時候,生活還是很奢侈的,那麼後來為什麼會變成「無樓台相公」呢?故事是這樣的——寇凖平時喜歡聽歌,酒余茶後經常叫一些歌女唱歌排憂解悶。有一次,一個妙齡歌女來相府清唱,寇凖見她面目姣好 ,聽她歌聲圓潤,一時興起,就賞她一匹綾緞。想不到歌女還嫌賞賜少,一臉的不高興。
當時寇凖身邊有一個出身寒門的侍妾,名叫蒨桃,她見到這個情形很氣憤,事後就寫了一首小詩《呈寇公》:「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熒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
寇凖讀了蒨桃的詩,很是感動。默默想道:蒨桃詩說的對,這一匹一匹的綾緞,都來之不易,隨心所欲揮霍是不應該的,就堅決改了,從此以後一直保持勤儉樸素的美德。 據說雷州人民護送寇凖靈樞北上,至雷州一渡口時,突然狂風大作,驟雨滂沱,大家無法北上,只好停下來,為了防止棺木被雨水沖走,大家就在靈柩前插上枯竹。第二天,等到雨過天晴的時候,護棺之竹竟然長出新芽。後人為了悼念這位賢相,遂把此渡命名為「寇竹渡」,至今地名尚存。
關帝靈簽第八十一簽就是「寇公任雷陽」,這是寇凖在雷州任職的典故。此簽的意思是被人欺凌,暫時耐守,自可昭雪。宋仁宗為寇凖平反後,雷州人民「悼其屈,而哀其忠」,把寇凖的住所改為寇公祠。如今的寇公祠內,仍陳列著皇帝因寇凖而下的一道道詔制。

⑩ 溜須的典故

丁謂在宋真宗時即在中央政府的監察、財政部門擔任領導職務,他夥同王欽若大營道觀,屢上祥異,以迎合帝意,不久升任副宰相,即參知政事。時宰相是寇準,丁謂對之畢恭畢敬,唯寇準之言是聽。 某日,中央政府開辦公會議,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工作餐,湯污寇準的胡須,丁謂起而為之揩拂,即溜其須,寇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長官拂須耶?」說得丁謂既羞又惱,從此對寇準懷恨在心,這大概就是「溜須」的由來。 寇準何許人也?北宋的政治家,有大功於國家的大忠臣,小說、戲曲多記載其事,1004年任宰相,就在這一年,遼邦蕭太後,遼聖宗率大軍南下攻宋,深入宋境,大臣王欽若,陳堯叟主張遷都以避其鋒,寇準力排眾議,建議宋真宗御駕親征,鼓舞士氣,打敗遼軍,皇帝勉從其議,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果然初戰告捷,射死遼邦大將蕭撻凜,勝而議和,訂和約,史稱澶淵之盟,從此宋遼和平共處了120年。 丁謂何許人也?此人身居高位,而用心險惡,常玩弄權術以陷害人,如王欽若貶官外放河南府,有疾,累表請就醫京師,丁謂密使人欺騙王欽若說皇帝很想見你,你直接到京里來吧?王欽若輿疾而歸,丁謂又對皇帝說,王欽若擅離職守,無人臣之禮,皇帝派人查處,王欽若惶恐伏罪,結果再降王的官職,並通報天下。還牽連到其他官員。 宋真宗晚年,丁謂抓住寇準工作中的一些錯誤,與劉皇後合謀,對寇準三貶其官,直至流放廣東雷州任參軍,丁謂取寇準而代之,升任宰相,獨攬朝政,貪污受賄,為所欲為,後與劉皇後發生沖突,結果也被貶官,流放崖州,即今海南省三亞市,路過雷州,求見寇準,寇準拒而不見,故人稱寇忠丁奸,寇君子丁小人也。 京師之人相傳曰:「欲得天下寧,當拔眼中釘,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這個「釘」即丁謂之「丁」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