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鴻雁的典故

鴻雁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8 14:47:39

典故"鴻雁傳書"出自哪個歷史人物

典故"鴻雁傳書抄"出自漢高祖襲劉邦。

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

拓展資料

一、【拼音】【hóng yàn chuán shū】

二、成語典故

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來與皇家傳送信息。清乾隆年間,我國廣東佛山地區每年5、6月份舉行放鴿會,每年都有幾千隻參加,賽距約400華里。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會。國外利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530年,當時利用信鴿傳送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績。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何以「鴻雁」代稱書信和郵遞員?溯其源,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於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這就是「鴻雁傳書」的傳說了。

Ⅱ 鴻雁古代寓意

鴻雁是一種大型候鳥,春來北國,秋去南方,在千百年來的往返途中,傳遞了多少故事,承載了多少文化,真是難以盡數!作為最常用的原型意象,在古代詩文中,鴻雁的文化內涵是最豐富,最深厚的。

1、《漢書•蘇武傳》載, 蘇武與副使常惠等使匈奴被拘十九 年漢昭帝派使者欲接回蘇武等人。匈奴詭稱蘇武已死。常惠設計,「教 使臣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蘇武等人終於歸漢。後以鴻雁傳書為典。

譯文:讓使者對單於說,皇上在上林苑射中一中腳上綁著信的大雁,信上說蘇武等人在某個澤中。

2、唐•李白《千里思》:「鴻雁向 西北,因書報天涯。」

譯文:鴻雁年年飛向西北,讓它們來替自己傳遞書信,寄到遠方的親人身邊。

3、《禮記•王制》:「父之齒隨行; 兄之齒雁行 朋友不相逾。雁行列而飛遷。」

譯文:在跟和父親年齡相當的人一起走路時,要跟在他後面。跟和兄長年齡相當的人一起走路時,要走在他的斜後方,像雁陣那樣前進。跟朋友一起走路時,要相互謙讓,不要搶著走在前面。

4、宋•黃庭堅(和 答子瞻和子由常父憶館中故事》:「風撼鸇鎢枝,波寒鴻雁影。」

譯文:這郴陽比衡陽還遠,連鴻雁也隻影皆無。

(2)鴻雁的典故擴展閱讀:

在古代詩歌中,鴻雁一般比喻情人間傳遞書信的使者。最早是在《詩經》里出現的這個寓意,然後,後人多採取這個寓意。

盡管是在詩歌最盛的唐朝,詩人們還是以《詩經》中的多數意象做比。春江花月夜中「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即使這個寓意。

其它的寓意鴻雁還有自喻,也就是以物喻人,喻意鴻雁孤高的形象。俗世詞《卜運算元》里一句「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一句是此意。

Ⅲ 鴻雁傳書這一典故源於那一位名人

http://ke..com/view/476885.htm

鴻雁傳書

拼音:hong yan chuan shu

解釋: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傳書指通信。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典故:

2500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馴養信鴿。在西夏與北宋的戰爭中,西夏軍隊利用信鴿做軍事通訊。
南宋初,大將曲端的軍隊中也使用信鴿傳達消息召集軍隊。古代稱信鴿為「飛奴」。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來與皇家傳送信息。清乾隆年間,我國廣東佛山地區每年5、6月份舉行放鴿會,每年都有幾千隻參加,賽距約400華里。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會。國外利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530年,當時利用信鴿傳送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績。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何以「鴻雁」代稱書信和郵遞員?溯其源,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於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這就是「鴻雁傳書」的傳說 .

另一種更為人所知所喜歡的是民間流傳的故事: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王寶釧苦守寒窯十數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寶釧正挑野菜,忽聞空中鴻雁連聲呼喚,遂請求代為傳書於平貴夫郎,然一時難尋筆墨,情急之下,撕下羅裙,咬破指尖,寫下血淚書信,傾訴對愛情忠貞和盼望夫妻團圓的心情。前者是對國的忠心,後者是對感情的忠貞,這兩種故事的流傳,讓「鴻雁」成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讓這兩個故事本身成為一段千古佳話。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鴻雁」之前,還有 「青鳥傳書」的故事,這是上古神話留給我們的想像。

Ⅳ 鴻雁的典故

據《史記》記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長期拘留,關押在北海(今貝加爾湖)苦寒地帶多年。後來,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於卻謊稱蘇武已死。與蘇武一同出使匈奴的常惠秘密地見到了漢使者,告訴蘇武並沒有死,並讓他對單於說:漢天子在上林苑打獵,射到一隻鴻雁,雁足上系著一塊帛書,上面說蘇武在一大澤中。這樣,匈奴單於再也無法詭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歸漢朝。民間還流傳一個故事是: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王寶釧苦守寒窯十數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寶釧正挑野菜,忽聞空中鴻雁連聲呼喚,遂請求代為傳書於平貴夫郎,然一時難尋筆墨,情急之下,撕下羅裙,咬破指尖,寫下血淚書信,傾訴對愛情忠貞和盼望夫妻團圓的心情。由於這些故事的流傳並成為千古佳話,因此,鴻雁也就成了郵使的美稱。

「鴻雁傳書」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傳說,因為鴻雁屬定期遷徙的候鳥,信守時間,成群聚集,組織性強。古人當時的通信手段較落後,渴望能夠通過這種「仁義禮智信」俱備的候鳥傳遞書信,溝通信息。史載,漢武帝時出使匈奴的蘇武被反復無常的單於扣留達19年之久。昭帝即位後,了解到實情,讓新派出的漢使對單於說:「漢朝天子獵到一隻北來的大雁,雁腿上系著一封信,寫著蘇武正在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單於見道破天機,無法隱瞞,遂放蘇武歸漢。「鴻雁傳書」一詞即由此而來。

Ⅳ 鴻雁傳書的故事是什麼

據《史記》記載,漢武帝時,使臣蘇武被匈奴拘留,並押在北海苦寒回地帶多年。後來,漢答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於謊稱蘇武已死。

這時有人暗地告訴漢使事情的真相,並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這只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這樣,匈奴單於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漢朝。從此,"鴻雁傳書"的故事便流傳成為千古佳話。而鴻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稱。

(5)鴻雁的典故擴展閱讀

飛鴿傳書與鴻雁傳書是一個意思,就是古人之間聯系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通常來講,鳥類本身會認回家的路,就像倦鳥歸巢一樣,把字條放在鴿子腳上一種專門放信的東西的裡面,再把鴿子放出去,鴿子就會飛到家鄉去,友人就會發現那隻鴿子和信,雁子也是,她們都是利用鳥類的習性。

Ⅵ 古代鴻雁傳書的故事

古代鴻雁傳書的故事:

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來與皇家傳送信息。

清乾隆年間,我國廣東佛山地區每年5、6月份舉行放鴿會,每年都有幾千隻參加,賽距約400華里。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會。國外利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530年,當時利用信鴿傳送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績。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何以「鴻雁」代稱書信和郵遞員?溯其源,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

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於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6)鴻雁的典故擴展閱讀:

鴻雁傳書又名飛鴿傳書,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hóng yàn chuán shū。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傳書指通信。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鴻雁傳書「在先秦兩漢時期的萌生。自《詩經》始,」雁由人們日常生活的「夥伴」,進而成為詩歌的托情意象,但沒有「鴻雁傳書」的影子。《楚辭》有4篇寫到雁,屈原的《思美人》中有一句:「因歸鳥而致辭兮,羌宿高而難當」。

洪興祖注曰:「思附鴻雁,達中情也」。雖然,屈原自己並沒有點明這只「傳情」的「歸鳥」就是鴻雁,雖然這只歸鳥傳達的也只是「情」,但是這已經足以啟發後來者的思緒,距「鴻雁傳書」不遠了。

Ⅶ 鴻雁的故事梗概

在中國東北長白山區的一個公社郵電支局裡,模範鄉郵員李雲飛工作八年,他熱心為群眾服務,不僅是個鄉郵員,而且也是人民的采購員、服務員、代銷員。在大躍進的日子裡,這個郵電支局勇敢地擔負起開辟長白山新郵路的任務,把郵路通上人跡罕至的長白山頂峰,為開辟新區的建設者服務。支局長把上長白山的任務交給了小金。李雲飛承擔起兩個投遞段的工作。小金交給他一封寄給金銀松同志的無地址信件。如同過去八年一樣,不管風霜雨雪、酷暑嚴寒,李雲飛准時來到各個村莊,人們叫他「活鍾表」。他不僅給人民送來書報,同時還為山區建設者帶來生活必需品。他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鼓舞了供銷社的售貨員,她們決定把貨物送到建設者手中。李雲飛不僅主動為別人服務,而且熱心幫助同志進步。朴玉女不願作飼養員,李雲飛耐心說服她,並為她借來有關養豬的書刊。在他的幫助下,朴玉女成了出色的飼養員。李雲飛給水庫建設者帶來黨的指示和號召,人們以沖天干勁征服大自然。小金在長白山開辟新郵路失敗。李雲飛主動擔負起這個重任。支局長把一位抗聯老交通員送給他的通信袋轉贈給李雲飛,他相信李雲飛能像抗聯老交通員一樣,克服困難登上長白山峰。李雲飛在老獵人千家漢的幫助下,在1959年除夕勇敢地開始了這次進軍。他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頂著狂風,以驚人的頑強意志,克服困難,終於在1960年零時零分登上長白山峰,勝利地開辟了新郵路。他來到氣象站,給建設者們帶來黨的關懷和親人們的消息。在這里他還找到了金銀松,原來金銀松就是抗聯時期的老交通員,也是朴玉女的父親。李雲飛,這位人民的鄉郵員騎著摩托車飛奔在山間公路上,又開始了新的戰斗。

Ⅷ 「鴻雁傳書」是出自哪個典故

漢武帝時,使臣蘇武被匈奴拘留。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於謊稱蘇武已死。這時有人暗地告訴漢使事情的真相,並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這只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單於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漢朝。從此,"鴻雁傳書"的故事便流傳成為千古佳話。

拓展資料

【拓展資料1】自《詩經》始,雁成為詩歌的托情意象。《楚辭》有4篇寫到雁,屈原的《思美人》中有一句:「因歸鳥而致辭兮,羌宿高而難當」。洪興祖注曰:「思附鴻雁,達中情也」。雖然,屈原自己並沒有點明這只「傳情」的「歸鳥」就是鴻雁,雖然這只歸鳥傳達的也只是「情」,但是這已經足以啟發後來者的思緒,距「鴻雁傳書」不遠了。

【拓展資料2】2014年我國發行了一枚《鴻雁傳書》郵票。

Ⅸ 鴻雁傳書典故

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於謊稱蘇武已死。

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這只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

這樣,匈奴單於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漢朝。從此,"鴻雁傳書"的故事便流傳成為千古佳話。而鴻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稱。

(9)鴻雁的典故擴展閱讀:

漢、唐時代,鴻雁可能一次書信也不曾傳遞過。人們還是稱其為「雁使」,稱信使為「雁足」。但是,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74年,真還有一隻鴻雁充當了元朝的國信大使:元使郝經出使宋,被禁於真州(今江蘇儀征)16年,後得一雁,手書帛書,系之雁足,而縱之。

其書曰:「零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又於詩後書曰:「中統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於真州忠勇軍營新館。」

秋季放雁,次年春,帛書果為北方元人得獲,進呈元世祖。忽必烈見書惻然良久,遂決意南伐。兩年後,南宋滅亡。這封「雁足書」後珍藏於元朝秘書監,即北京元大都的皇家檔案館。

Ⅹ 鴻雁象徵什麼

鴻雁的象徵有:哀鴻遍野、孤雁失群、歸雁衡陽、鴻雁傳書、理想與追求。

1、哀鴻遍野

哀鴻,即哀鳴的鴻雁,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流離失所、啼飢號寒的災民。鴻雁是候鳥,春秋遷徙。在古詩詞中,詩人常常取鴻雁春秋遷徙,一生漂泊無定,沒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涼悲苦。哀鴻最早見於《詩經小雅鴻雁》,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這一意義,是由這首詩引來的後起義。

《鴻雁》先秦:佚名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征,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於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釋義:

鴻雁翩翩空中飛,扇動雙翅嗖嗖響。那人離家出遠門,野外奔波苦盡嘗。可憐都是窮苦人,鰥寡孤獨心悲傷。鴻雁翩翩空中飛,聚在沼澤的中央。那人築牆服苦役,先後築起百堵牆。

雖然辛苦又勞累,不知安身在何方。鴻雁翩翩空中飛,陣陣哀鳴聲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勞。惟有那些糊塗蟲,說我閑暇發牢騷。

2、孤雁失群

據說,鴻雁群棲群飛時是不鳴叫的,鴻雁鳴叫意味著失群。所以古詩文中寫孤雁失群都是從鳴叫聲入筆。在古詩詞中,文人常常以「孤鴻」、「哀鴻」的悲鳴來喻人生遭遇的凄涼悲慘。

「斷鴻」和「斷雁」都是失群的孤雁,「征雁」也因「獨」而孤,寫孤雁的目的是托物寫人。或懷人念遠,或睹物思鄉,或自傷孤寂。

《孤雁二首·其二》唐代:崔塗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雲低暗度,關月冷相隨。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釋義:

幾陣齊飛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只有你這孤雁,不知獨自飛向何方。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喚丟失的夥伴,你想棲息,卻又遲疑畏懼不下寒塘。渚上低暗,你孤獨地穿越過了雲層;只有關山的冷月,伴隨你孤苦凄涼。雖然你未必會遭暗算,把生命葬喪,只是失群孤飛,畢竟叫人疑懼恐慌。

這是一首以孤雁象徵詩人飄泊異鄉的詩。在瀟瀟暮雨中,孤雁因失群而形單影只獨自飛翔悲鳴,在靜靜的寒塘上面盤旋,欲下卻又遲疑,只恐遇險。詩中把孤雁的形象刻畫得唯妙唯肖,作者自比孤雁,詠物抒懷,全詩意境凄苦感人。

3、歸雁衡陽

以鴻雁為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之情的觸發點。 鴻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乘著長風,奮力飛往南方越冬。這種景象每每牽動遊子的思鄉之情,在古詩詞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雁歸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離家在外的人,最看不得鴻雁的南飛或北飛(南飛、北飛都是歸)。所以,在古代詩歌中,詩人多以「雁歸人未歸」來寄託遊子(或征夫,或遷客)思鄉的感情。這樣的詩句在古詩詞中最為常見。

《春夜聞笛》唐代:李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釋義:

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4、鴻雁傳書

以鴻雁來指代書信,或托鴻雁傳書,抒思鄉懷親之情「鴻雁傳書」的典故語出《漢書蘇武傳》,從這個著名的典故開始,鴻雁就成了書信的象徵,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這一點在古詩詞中的運用比較普遍了。

詩人們往往借用鴻雁傳書的傳說,表達對遠人的思念,或歸鄉的渴望。李清照最喜用鴻雁的傳說表達心中的相思之苦。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釋義: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5、理想與追求

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何等的逍遙,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詩從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這里的「鴻雁」寄託著詩人的生活理想。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釋義:

棄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亂我心緒的今天,使人無限煩憂。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先生的文章頗具建安風骨,又不時流露出小謝詩風的清秀。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涌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濃烈。人生在世不能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發,登上長江一葉扁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