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成吉思汗典故

成吉思汗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5 17:06:23

❶ 《狼圖騰》中,為什麼會有一段描寫成吉思汗典故

蒙古人骨子裡的狼性,成吉思汗是最好的代表…

❷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典故

這是後人毛哥(毛澤東)的毫言壯語啊,想那成吉思汗一介莽夫怎能與有勇有謀的毛主席相媲美呢,毛哥可是自信滿滿啊,說出這么一句————

❸ 弘吉剌·孛兒帖的軼事典故

黑貂皮戰袍是蒙古部落的瑰寶,是俺巴孩汗(成吉思汗曾祖父合不勒汗的堂兄弟和繼承者)的遺物,當年俺巴孩汗同塔塔爾人和女真人作戰時常穿的戰袍。俺巴孩去世後三周年時奇焱部(又譯乞顏部)落立了一塊九尺高的石碑,請了孛兒帖兀真的父親德·薛禪,用了九天九夜刻下了九十九個契丹字的碑文,這件戰袍作為酬謝給了德·薛禪。把黑貂皮戰袍作為孛兒帖兀真的嫁妝、給成吉思汗家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
救出孛兒帖兀真之後,克烈亦惕國王脫斡鄰勒返回到土拉河自己的扎營的地方。成吉思汗和札木合則在斡難河(現蒙古國內)附近豁兒豁納主布兒駐營。同住一年半 。遷移之際,札木合對鐵木真說: 「帖木真安答,咱們靠近山扎營住下,適於牧馬,可以讓咱們的牧馬人到帳廬里休息。咱們靠近澗水扎營住下,適於牧羊,咱們的牧羊人、牧羊羔人,飲食方便 。」帖木真不大明白,事後問母親,母親訶額侖夫人沒作聲,孛兒帖夫人說道: 「聽人說札木合安答好喜新厭舊。如今到了厭煩咱們的時候了。剛才札木合安答所說的話,是要算計咱們的話。咱們別扎營住下,就乘遷移之際,與他們善離善散吧,咱們連夜趕路吧!」鐵木真巴特爾贊同孛兒帖夫人的話,沒有扎營駐下,連夜趕路 。
蒙古人放牧時,馬群與羊群從不於一起放牧。所以札木合所說的話,是說馬群與羊群應分開放牧,使牧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長,暗示札木合與成吉思汗分別是牧馬人和牧羊人不能在一起放牧,應當分道揚鑣。而孛兒帖兀真也指出了札木合的真正意圖與品性。札木合的這一句話,致使他與成吉思汗的安達情誼出現裂痕 。 成吉思汗作為帝王卻專愛孛兒帖兀真,很久後才納妾。成吉思汗在40歲左右攻打塔塔爾部,也重逢了曾經的救命恩人鎖兒罕失剌一家,出於報恩想娶其女合答安為側妃。剛剛失去丈夫傻駱駝的合答安自認為不施恩圖報,也自覺配不上成吉思汗就讓哥哥把繳獲的塔塔爾姐妹倆也遂和也速干推薦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納妾還要猶豫不決,請大將們幫忙想辦法疏通一下孛兒帖兀真的工作。後來不得已國家大臣木華黎請命一試。
木華黎見到孛兒帖兀真說道:「以前可汗只愛你一個女人,現在他又同時愛上兩個女人,這對您是壞事。從前只有您一個女人關心可汗,現在又有兩個女人像您那樣替您關心可 汗,這當然應該算是好事。」,孛兒帖兀真「可我不願意別人像我一樣關心可汗」,木華黎繼續說「此事木已成舟不可挽回了,夫人如果做個順水人情可汗定會為您的寬宏而更加尊重您。您的皇後(正皇後)地位永遠也不會改變,這就是好事。如果您公然反對可汗納這兩個側妃,即使你能阻止可汗,可汗也一定會因為要得到的東西沒有得到而怨恨您,那麼對您來說就是壞事,是壞到不能再壞的事了」。
見到孛兒帖兀真哽咽,木華黎繼續說:「我將要回復可汗:夫人說當年我們的父親也速該巴特爾不過是部落首領還有一個別妻呢,成吉思汗是可汗,自然應該有更多的妻子,成吉思汗派人先來告知這事根本沒必要,因為妻婦服從丈夫部民服從可汗這事天經地義的道理,作為最敬最愛他的皇後,很高興可汗找到了中意的側妃,我正在為可汗的新人准備新汗爾敦(又譯翰兒朵、指汗的宮帳)呢,我沒有領會錯夫人的意思吧?」,孛兒帖兀真忍辱負重無奈同意。

❹ 成吉思汗的軍糧的典故

軍糧典故來:蒙古成吉思汗的騎兵的自行軍糧是歷史上最早的軍隊壓縮干糧。蒙古騎兵每個勇士配備蒙古彎刀,三匹蒙古馬,干糧袋,酒囊,多擇冬季作戰,戰馬換著騎,行進速度急快。干糧袋裝牛肉乾沫,用酒或水沖飲。蒙古人的這一獨特的後勤配置是制勝的法寶。追溯牛肉乾歷史,早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蒙古騎兵與牛肉乾有著不解之緣,"出入只飲馬乳,或宰羊為糧。只要有供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給。一頭牛宰殺後,百十公斤重牛肉涼干後捻成沫後,只有十幾斤肉沫,裝袋後背在身上,只要有水便可沖飲。即使一時缺乏,還可以射獵作為補充。在作戰中,蒙古騎兵就是依*馬匹和畜群來給養的;這在後勤上大大減少了軍隊行進的輜重。牛肉乾在遠征作戰中起著很重要作用。

❺ 王者榮耀成吉思汗台詞「白狼會在夜裡化身少女,一不小心就真相了」的出處和典故是什麼

1、太古的遷徙者經過凜冬之海,遭遇了來自深淵的蒼狼經過戰斗一些人被迫留下成內為蒼狼的子民,蒼狼的後裔成為容了北夷人的祖先。

2、成吉思汗的技能2個是戰術型的技能,主要輸出在於大招這和傳統的ADC定位就有區別,不在只能通過提供輸出來幫助團隊,做視野防GANK,防陷阱保護隊友,玩得好的成吉思汗可以很好的幫助隊友。

3、在前期更好的度過,而大招CD短,傷害足的特點成吉思汗在打團的時候,也是對方不得不注意的點,當然和其他ADC一樣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走位,被敵方刺客針對光靠一個穿草叢加速很難跑掉。

❻ 一言止殺的歷史典故

歷史典故是:全真道士丘處機勸成吉思汗不要嗜殺人。

丘處機執掌全真教時期,正當金元交替之際,金、蒙、宋三方統治者,出於籠絡人心的需要,都極力爭取在民間擁有強大勢力的全真道的支持。1219年,金與南宋先後遣使至山東棲霞請丘處機出山,但丘處機皆未應詔。

沒過多久,遠在西域征戰的成吉思汗亦遣使來召。丘處機審時度勢,認為這是發展全真道的大好時機,立即應召,以七十餘歲高齡,不辭萬里跋涉,率領18弟子,赴西域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行營見成吉思汗。

《元史》是這樣記載的: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為要。

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賜仙翁以寤聯志。命左右書之,且以訓諸子焉。於是賜之虎符,副以璽書,不斥其名,唯曰神仙。

(6)成吉思汗典故擴展閱讀:

北京市廣安門外白雲觀中有一座邱祖殿,為祭祀道教全真派始祖丘處機而建,殿內供奉丘處機塑像。此聯是乾隆帝為邱祖殿的題聯。上聯: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下聯:一言止殺,始知終世有奇功。

上聯意思是說,要益壽延年,不用餐霞和尋求長生不老的秘訣,而應該「道法自然」,即「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

下聯是說丘機處勸諫成吉思汗「好生惡殺」、「不嗜殺人」。他道出了道教真諦,制止了濫殺無辜,建立了濟世奇功,為後人所紀懷。

❼ 中國歷史上那個朝代60歲老人被活埋它的典故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秦朝、宋朝、元朝都有過60歲老人活埋的說法。

典故:

1、秦朝

有關於秦始皇的說法是,秦始皇下了一個六十歲不死就活埋的命令。其原因非常可笑,居然是嫌棄老者沒有勞動能力,白白浪費國家糧食。

還有一種說法,秦始皇擔心老者當中有經歷過戰國洗禮的賢能之人,怕他們因為暴秦而謀反。於是很多老者被活埋,直到有一天咸陽城出現一隻怪物,像老鼠又有點像貓,便稟報到了皇上那裡,皇上下令貼出告示:誰能認出這是什麼野獸,就賞賜給他多少地畝和銀兩。

再說這城裡有一家人,父親已60多歲,怕官府知道了被活埋,兒子便將他壘在了牆的里邊,留出一個洞每天送飯和水給他吃喝。城門那裡發現了怪獸和官府貼出告示後,兒子告訴了壘在牆里的父親,父親讓他於袍袖內藏一隻狸貓,暗地裡到怪獸眼前露一下。

如果那怪獸看見貓全身顫抖,那就是一隻老鼠。老鼠在某種情況下也會長的很大,叫做「成了精」,天下所有老鼠都怕貓,這就是證明,你就揭告示,要賞你地畝銀兩時,你都不要,你只要朝廷不活埋60歲以上的老人。

兒子照著父親說的去一試驗,果然那怪獸顫抖,便揭告示去領賞,官府里問他是誰指教的這個辦法,他如實說了一遍,並提出不要一切獎賞,只要求朝廷不再活埋60歲以上的老人,咸陽官府稟報朝廷,結果皇上採納了這個建議,從此廢除了「60歲不死就活埋」的法令,民眾歡呼「萬歲」。

但是史料就連「活埋」的事也沒查到,更沒廢除「活埋」的事了。

2、宋朝時期

宋遼檀淵之盟後,戰爭停止了,北宋王朝卻失去了黃河以北的大面積國土。十年生聚,加上不願做遼奴的人大量回遷到中原地帶,到宋真宗時代,中原地區人滿為患,社會也逐漸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六十歲的老人既不能戍邊,也不能勞動,只有吃飯的份,還得兒女照顧著。

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極大負擔。突然有一個皇命傳遍了中原的大地,人到六十歲一律活埋。有仁義者,忍悲含淚,給自己的父母准備了棺木和食品,送他們去了九泉;有不孝者,乾脆就那樣活埋了自己六十歲的雙親。但是正史上也沒有記載。

3、上古時期

由於土地貧瘠,社會資源匱乏,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由於失去勞動力成為社會的負擔,所以凡是年滿60歲的老人,一律要被處死、活埋,或被拋棄在荒郊野外任其凍死餓死,這叫「花甲葬」,或叫「六十還倉」。

4、元朝

元朝統一中原後實施殘酷的高壓政策,不但把中原人分為幾等,而且還對老年人採取六十不死活埋的政策以達到羞辱漢人和減少人口的目的。

(7)成吉思汗典故擴展閱讀: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還有一種叫瓦罐墳的風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滿60歲的父親安置在村外的預先建好的瓦罐墳中,每天送一次飯並加上一塊磚,待360天後磚把墳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親。

日本歷史書《楢山節考》也記載了「棄老風俗」:日本古代信州一個貧苦的山村中,老人活到70歲時,為了節約糧食,養育幼童,家裡長子就會把他們背到村子附近的楢山上,讓其自生自滅。

這種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人道,即使真的發生過,也只能存在在不發達歷史階段(根據野史,可能在史前時期至秦朝時期),隨著社會進步、糧食的豐富、禮儀的完善,自然就取消了。

一位研究民俗學的中國學者說,韓國、中國、印度、日本、印尼等國家均有同類故事傳世。由這樣的故事推斷,遺棄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在古代可能是遍及各個民族普遍現象。

一位歐洲學者曾經詳細介紹了古代社會處死失去健康的國王、巫師、祭司的習俗,有的民族的巫師年邁以後甚至挖個坑讓後代將自己活埋。

❽ 成吉思汗歐拉羊的典故


相傳,成吉思汗有一次行軍至陰山最險峻處的九峰山時,但見夕陽如血,九峰巍峙,山腰雲霧繚繞,深不可測,陣陣寒氣撲面而來。為此,將士深恐雲霧之中有敵人埋伏,不敢前行。成吉思汗見狀,便命士卒們於山前點燃篝火,在圍火取暖的同時又烤肉充飢。此時,成吉思汗見架上的肉被熏的焦黑,便靈機一動,取下頭上軍盔架在火上,士卒們用牛皮水袋背來九峰山清泉,成吉思汗拔出腰刀,將羔羊削成薄片扔進軍盔之內。僧官(也稱神官,在蒙古軍中掌握祭祀、歌舞、占卜、醫葯等)見狀,從馬背上取下羊皮口袋,從中抓出一把花花草草,老根嫩葉,挑揀挑揀,投進了沸煮的軍盔之中。將士們吃了軍盔中僧葯煮的草原小羔羊,立馬精神抖擻,雙目生光,鬥志昂揚起來。此時,對面的九峰山濃霧漸散。另一說法是成吉思汗南下時突然思念家鄉的燉羊肉,因而叫軍廚去煮。可就在此時,敵軍忽至,慌亂中,軍廚只好把剛殺好的羊切成薄片,放到滾水中涮,成吉思汗吃完後便急忙迎戰。戰勝回營後,成吉思汗命軍廚再做一次,將領們吃後也贊不絕口,於是成吉思汗賜名「涮羊肉」。
本文來源:正北方網

歐拉羊產於甘南州瑪曲草原,是藏系綿羊種。體形高大,成年公羊體重75公斤,母羊重60來公斤,遠大於一般羊種。耐高寒,生長快,肉質細膩,肉味鮮美。
歐拉羊體格高,體重大,肉脂性能好,對高寒草原的低氣壓、嚴寒、潮濕等自然條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營放牧管理方式適應性很強。歐拉羊頭稍長,呈銳三角形,鼻樑隆起,公、母羊絕大多數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狀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發育良好。尾呈扁錐形,尾長13~20厘米。被毛純白者不多。根據趙有璋等(1977)的研究,在2242隻母羊中,全白者佔0.67%,體白者佔11.95%,體雜者佔86.44%,全黑者佔0.94%。

❾ 火鍋是誰發明的有什麼典故嗎

古語有雲:「不節不食」。這里的節是「時節」、「時令」的意思,也就是什麼時令吃什麼食物。古人不像咱們現在,有先進的食品工業和保鮮技術,「不節不食」卻真正包含了順應天時的智慧。深秋初冬,牛羊經過整個秋天的生養,膘肥體壯,人們也需要補充能量來面對寒冬,正是食肉的好時節。

最近北方的氣溫明顯涼下來了,秋意逐漸濃厚。但俊男美女們還是不願意換上厚厚的秋裝,通過食物來補充熱量是年輕人們樂意抵禦寒涼的方式。

一年四季都能恰,冬季尤甚

❿ 蘇魯錠的典故

蘇勒德是一隻大纛,她是長生天賜予成吉思汗的佑助事業成功的神物。據草原上口碑所述和有關書籍記載,成吉思汗一次率軍在草原上與對手交戰失利,損失殘重,軍隊士氣非常低落,這種精神上的失敗,遠勝過戰爭上失敗的危害程度,使成吉思汗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於是他召集所有將士,在一個樹林邊上進行動員,成吉思汗親自主講,講了許多以少勝多的事例,講了許多以弱勝強的戰況,就這樣從白天講到夜晚,這簡直是一場非常美妙絕論的演講,他用樸素的語言、真誠的感情、透徹的分析,鼓舞了軍隊的士氣,贏得了陣陣的喝彩。
最後,成吉思汗反復強調軍心似鐵,感召日月,其聲宏亮如鍾,傳播到空曠的遠方。突然,半空一道光閃,一把矛狀異物在眾軍頭頂懸而不下,在眾人驚呼聲中,成吉思汗命大將木華黎接下,但幾次都未成功。這時,成吉思汗感悟到是蒼天賜予自己的神物,必須親自接取下來,於是,他卸下自己坐騎的雕花馬鞍,跪在其上,雙手墊著烏黑的馬鬃,伸手接了下來。剎那間,萬民同呼,軍心似鐵,感召日月,群情激憤,鬥志倍增。而成吉思汗在情急之中,草草地宰羊祭祀,忙亂中有一隻羊蹄未去,羊頭和肝肺還連在了一起。成吉思汗許下宏願,每年的今天都要用萬只羊來祭祀,而且,忙中出錯的作法也作為紀念性做法被永遠地保留下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