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中五侯的典故

中五侯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4 15:07:58

典故一五侯,的作用

《漢書》曰: 成帝 悉封舅 王譚 、 王立 、 王根 、 王逢時 、 王商 為列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五侯」作典,是借指窮奢極欲之權貴。

⑵ 中國長城歷史背景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2)中五侯的典故擴展閱讀

長城的代表地段:

1、山海關

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全長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

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鎮北台

鎮北台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榆林市,距城區約3千米,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是萬里長城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也是萬里長城上最雄偉的軍事要塞和觀察所,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天下第一台」之稱。據險臨下,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

3、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長城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隅,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長城西端起點,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長城沿線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城關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防禦體系,黃土夯築而成,外包城磚,堅固雄偉。關城平面呈梯形,面積3.35萬余平方米,城牆總長733米,高11.7米。

4、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區與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交界的燕山山脈中。西起龍峪口,東止望京樓,全線10.5千米。沿線有建築各異的敵樓67座,烽火台2座,大小關隘5處,這里長城上敵樓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牆體以巨石為基,高5—8米,並設有攔馬牆、垛牆和障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

⑶ 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諸侯,有什麼典故么

傳說李自成小時侯,一個老秀才出了一個上聯:
雨過月明,頃刻呈來新境界;
李自成對了一句:
天昏地暗,須臾不見舊江山。
老秀才聽了,異常興奮,逢人就誇李自成日後必然有所作為,前途無量。
當地知府馮馴,是個頗有才華的人,聽老秀才誇獎李自成,便喚來李自成,以自己為題,出了一句上聯:
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諸侯;
李自成一聽,不假思索地對道:
伊有人,尹無人,伊尹一人元宰。
馮馴聞句,不由大吃一驚,但他不甘心,繼續出題道:
龍門三級浪
李自成對道:
平地一聲雷
馮知府對老秀才感慨地說:「此子才華過人,出語不凡。將來出山,我輩望塵莫及。」

⑷ 找三個知錯不改的典故

1、漢武帝麾下一名能臣:主父偃。此人能力見識卓越,卻仕途坎坷,始終沒有機會展現,只能充作幕僚。漢武帝為了加強集權,派主父偃執行打壓諸侯貴族的任務,因為主父偃手段殘酷,諸侯貴族苦不堪言,甚至出現了被逼自殺的情況。

有人奉勸主父偃這樣下去有風險會成替罪羊。主父偃回答:吾日暮途遠故倒行逆施。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但是由於年歲已高尚未建功立業,所以生不能五鼎食,死當五鼎烹!

2、滑鐵盧戰役

滑鐵盧之戰是1815年6月18日,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拿破崙一世的軍隊與英、荷、普聯軍在滑鐵盧(比利時布魯塞爾以南20公里處的居民點)進行的一次交戰。在這場戰爭中,拿破崙認真分析了強大的對手,決定以攻為守。

先集中主要兵力對付比利時方面的聯軍,對萊茵河、義大利方面的聯軍只派少量兵力牽制。同時趁聯軍尚未會齊,率先打敗威靈頓和布呂歇爾。6月15日凌晨3時,他的先頭部隊進入比利時。16日在林尼將普軍擊敗,這一擊厲害卻不致命。未被消滅的普軍向布魯塞爾撤退。

這里,拿破崙犯了整個一生中最大的災難性的戰略錯誤,這一錯誤最終導致他的垮台。雖然他認識到布呂歇爾的軍隊已被擊敗並正向萊茵河撤退,但他仍然單純為了偵察敵情而派出了三萬三千人和九十六門火炮,幾乎占其可動用兵力的三分之一,盡管他是十分勉強地派出這支兵力的。

其實,一個騎兵軍再配屬一個步兵師是完全可以完成這項任務的。拿破崙隨即動身前往卡特爾布拉斯,從此,他再也沒有見到過不幸的格魯希。

3、據說很久以前,狐狸和豬、狗、雞一樣,生活在農家的小院里,整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享受著主人給他們的食物。

有一隻習慣很不好的狐狸,借了別人的東西,從來不主動歸還。時間長了,人家去要,它就耍賴說沒有借。因為是一些小物件,大家都覺得沒必要和它計較,這樣更助長了狐狸的惡習。

一天,狐狸看到公雞買了一把漂亮的小號,就去向公雞借了玩。狐狸把小號拿在手中玩了很久,結果不小心把號把兒給弄斷了,他心想,反正也斷了,要是和公雞說實話,還得賠錢,所以就沒有還給公雞。

幾天以後,公雞去向狐狸要小號,狐狸卻說小號是它自己的。公雞聽了狐狸的話,氣得臉都紅了,它指著沒了把兒的小號說:「你弄壞了我的新小號,不賠就算了,怎麼能說是你自己的呢?」

當時周邊有好多小動物圍著看,這下狐狸的惡習可被拆穿了,這時候,它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還怨恨公雞讓他當眾出了丑。於是,它趁公雞不注意,猛的撲了過來,咬傷了公雞的翅膀,然後就匆匆忙忙的溜到了山溝里。從此以後,它覺得再也沒臉見大傢伙了,也就一直在野外生活下去,生活的特別辛苦,再也沒有溫暖的窩和可口的飯菜了。

(4)中五侯的典故擴展閱讀:

知錯就改的故事

1、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2、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

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3、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後只剩下一個。

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遊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

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於沒有什麼成就。」

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⑸ 典故故事有關飲食方面的

古代壽面從何而來

唐明皇即位之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三郎,你忘了當年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回鍋肉的傳說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獅子頭」的由來

「獅子頭」,用揚州話說即是大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見《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隻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於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芽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於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餚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並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餚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嘉慶年間,甘泉人林蘭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詠了揚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細切粗斬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詩雲:「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

「雜燴」的由來

「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餚,中華古今均有製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饌佳餚。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餚,其製作歷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於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鯖」佳餚。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餚,影響較廣。

據傳,在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被奸賊秦檜誣陷而死。當時福州有一名廚,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雜燴」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來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嘗這位名廚的「雜燴」菜,當客官問及菜名何叫「雜燴」?廚師則大膽應道:「小的識字不多,只聽人講雜是雜種的雜,燴是秦檜的檜,木字偏旁換上火字旁。」這位京都來的大官聽了雖感到驚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他也恨秦檜,只是虛張聲勢地吆喝了一聲:「滾!」從此,「雜燴」一詞由福州傳到各地。

又據傳,在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年的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大鬧元宵,家家張燈,戶戶結綵,尤在京城更是燈火輝煌,鞭炮焰火,鳴金達旦,熱鬧異常。這天,皇上興起,傳諭出宮,皇後、太子及大臣等人隨駕上街觀燈,與民同樂。直到深夜回宮,帝、後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飢餓,便令太監速即傳膳。因原來所備御膳早己冰冷,御廚措手不及,只得將各種美味冷葷一起放入鍋內,經燴製成熱氣騰騰的菜餚裝盆進獻,由於復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別高興,即傳問:「此膳何名?」御廚見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悅,欣然御定此名,流傳至今。「全家福」,即「什錦大雜燴」。

還據傳,在晚清年間,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級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贊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內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於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里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名稱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雜燴」,這一菜美名俗的餚饌,其由來傳說甚廣,可謂史籍多有記載。因其味美好吃,頗受人們喜愛,故一般各地都有製作。烹制比較出名的有安徽「李鴻章雜燴」、湖北「全家福」(什錦大雜燴)、四川「紅燒雜燴」和貴州「烘雜燴」等,由於配方製法不同,風味各異,皆為筵席上撰。而「雜燴」之出名,在清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三俠五義》以及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等書中,也均有提及。

看來,「雜燴」這道雅俗共賞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夠廣泛沿傳至今,它不僅醇濃鮮香,味美好吃,還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頗受國內外食客的歡迎和喜愛。

楚鄉湖北遐邇聞名的傳統雜燴菜一一全家福,俗稱「什錦大雜燴」,這一由明代御膳傳入民間的美味珍饈,已成為當地喜慶筵席中經常出現的一道頭菜,建國後還被列為山珍海味類的中國名菜。此菜系選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參、鮑魚、魚肚、魚翅作主料,以雞脯肉、鱖魚肉、香菌、蘑菇、鮮蝦仁、豬蹄筋作配料。其具體制食法是:將炒鍋置旺火上,放適量熟豬油燒六成熱,先把上漿魚片、蝦仁分別拉油後瀝出。再把發制好的海參、魚肚、蹄筋和雞脯片、香菇、口蘑分別置旺火沸水鍋中焯水,用清水沖涼。然後,炒鍋酌放熟豬油,下入蔥薑汁、高湯、精鹽、味精燒沸,倒入各種原料燒燴入味後勾芡,淋上雞油而成。

此全家福餚撰,因其選料高檔,製作精細,一菜多姿,脆嫩滑爽,馨香濃郁,身價很高,馳名全國,譽滿江城。

月餅的傳說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月餅是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每逢中秋,人們除了以月餅祭月外,還以月餅饋贈親朋。月餅已成為中秋節的象徵。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史籍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民間許多傳說卻道出了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在眾多的傳說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月餅傳信息」一說。相傳元朝未年,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引起了廣大人民的普遍憎恨,到處都在醞釀起義和反抗。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防止人民造反,規定民間不準私藏鐵器,只准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在中秋節時,將中秋起義的時間寫在紙條上,夾在月餅里送給各家各戶。人們掰開月餅見到紙條,就紛紛拿起菜刀,聚集起義,掀起了反抗元朝統治者壓迫的高潮。為了紀念這次起義,人們每年八月十五便吃月餅且相沿成習。另一種傳說即唐太宗征北方突厥,八月十五凱旋歸京,長安城內一片歡騰。有個吐蕾人正在長安,他向唐太宗獻圓餅祝捷。太宗大喜,從裝飾華麗的餅盒中取出圓餅,指著懸掛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後太宗與百官共食圓餅,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傳說,唐明皇游月宮時吃了嫦娥做的仙餅,回宮後難忘美味,遂命人製作並於八月十五食之。

中秋食月餅的記載多始見於明清時。明人田汝成在《西遊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遺,取團圓之意。」因古人稱中秋為「團圓節」,所以月餅又稱「團圓餅」。

明清時,中秋食月餅的風俗已相當盛行,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說:「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師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月餅除了是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外,還是饋贈親友的節日禮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月餅已由當初的家庭手工製作逐漸變成了一種專業化生產,品種不斷增多,質量不斷提高,明清時已發展成為傳統的糕點形式。

「現代月餅在繼承明清傳統形式的基礎上,製作更精美,口味更繁多。不同的地區的月餅以其獨具的特色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廣式月餅皮薄、松軟、香甜、餡美;蘇式月餅鬆脆、香酥、甜咸適口;潮式月餅以糖冬瓜為餡,滋潤、鬆脆。月餅除象徵團圓的傳統圓形之外,還有正方、八角、三角、長方等形狀,其內中包餡有冰糖、豆沙、蓮蓉、五仁、百果、棗泥、火腿、蛋黃、叉燒等數十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月餅作為中秋節的應節食品,其餅面圖案無不與月亮相關,如「嫦娥奔月」、「月宮蟾兔」、「銀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精美的圖案不但烘託了中秋佳節的祥和氣氛,而且也增加了節日的詩情畫意。

杜甫與五柳魚

五柳魚是四川名菜,唐宋以來早已膾炙人口。說起「五柳魚」來,它還和我國古代詩人杜甫有一段關系呢!

唐代杜甫,在年近五十的時候,遇上「安史之亂」,整個唐朝從這兒走了下坡路。唐明皇逃往四川,楊玉環在馬嵬坡弔死。杜甫為了躲避這場戰亂,也漂泊到西南。他到了成都,在成都古郊找了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叫浣花溪畔,親手建了—座草堂,住了下來。並在這里寫過不少詩。草堂茅屋有時還叫大風吹破。他這時生活十分清苦,由自己的遭遇和貧困處境,還時常想到天下的窮人寒士,寄予不少同情。他每日用素菜草果度日,當地都叫他「菜肚老人」。

傳有一天他邀幾個朋友在草堂上吟詩作賦,吟得高興,不覺到了中午。他發起愁來,眼看要吃晌飯了,可是一無所有,拿什麼款待這些客人呢!他正在著急,忽然見家人從浣花溪里釣上一條魚來,喜出望外。心想,就請大家品嘗這條魚吧!他走到灶前,親手烹制起魚來。朋友們見他去做魚,個個都驚奇起來,有的帶著懷疑的眼光說:「老杜,這可是新鮮事,你會作詩,還會烹魚?」杜甫笑笑說:「等著吧,我今天就要給你們烹烹看看。」他開膛把魚洗好以後,加上佐料就放鍋里蒸上。蒸熟以後,又把當地的甜面醬炒熟,加入四州泡菜里的辣椒、蔥、姜和湯汁,和好淀扮,作成汁,趁熱澆在魚身上,再撤上香菜就做成了。

大夥歡坐一堂,見杜甫把魚端了上來,伸筷一嘗,果然好吃。眾朋友邊說邊吃,一會工夫,一條魚吃得精光,可是這魚還沒有名字呢!於是大家就為這魚想起名字來。有的說:「這魚就叫浣溪魚吧!」有的說:「叫老杜魚才合適。」最後杜甫說:「陶淵明先生是我們敬佩的先賢,而這魚背覆有五顏六色的絲,很象柳葉,就叫『五柳魚』吧!」說罷,大家十分贊成,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五柳魚就這樣叫起來了,並成為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傳了一千多年。

陳麻婆與麻婆豆腐

一百八十年前,四川省成都市靠近郊區的萬福橋,有個叫陳春富的青年和他的妻子劉氏,在這里開了一家專賣素菜的小飯鋪。成都附近彭縣、新繁等地到成都的行人和挑擔小販,很多人都喜歡在萬福橋歇腳,吃頓飯,喝點茶。劉氏見到客人總是笑臉相迎熱情接待。劉氏燒的豆腐兩面金黃又酥又嫩,客人們很愛吃。有時遇上嘴饞的顧客要求吃點葷的,她就去對門小販處買回牛肉切成片,做成牛肉燒豆腐供客人食用。

劉氏聰明好學,能虛心聽取顧客們的意見,改進烹調方法,譬如下鍋之前先將豆腐切成小塊,用淡鹽水焯一下,使豆腐更加軟嫩。牛肉由切成塊狀變成細粒。劉氏做這道菜,除了注重調料的搭配,更注意掌握火候。她烹制的牛肉燒豆腐,具有麻、辣、香、燙、嫩、酥等特點,很多人吃起來燙得出汗,全身舒暢,吃了還想吃,因此招來不少回頭客。

劉氏小時候出過天花,臉上留下幾顆麻點,來往的客人熟了,就取笑叫她麻嫂,她也從不見怪。後來年紀大一點,人們改口叫麻婆。她做牛肉燒豆腐出了名,於是就成了「麻婆豆腐」。這道菜汁濃味厚,滋味鮮美,是川菜家常燒技法中,麻辣味型主要代表菜之一,不僅全國有名,而且在國外數以千計的中餐廳里,也都以麻辣豆腐做當家菜享譽海外,它的名聲有時甚至超過北京烤鴨。

王致和臭豆腐的來歷

北京的老字型大小非常多,一說起「王致和」,大家沒有不知道的,若提起王致和的臭豆腐,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個「臭」字名揚萬里,傳遍了全中國。隨著生產經營不斷壯大,王致和由一個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一個大型企業,由原來的石磨製作發展到現在的針磨磨漿製作,由原先的全部手工操作到現在的機械化生產,王致和企業在不斷地發展、完善、改進著。

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質高的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濾漿、點鹵、前期發酵、腌制、灌湯、後期發酵等多道工序製成的。其中腌制是關鍵,鹽量和佐料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臭豆腐的質量,鹽多了,豆腐不臭;鹽少了,易造成腐乳的糟爛甚至腐敗。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是一種產生蛋白酶的黴菌分解了蛋白質,形成了極豐富的氨基酸使味道變得非常鮮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了硫化氫氣體所造成的。另外,因腌制時用的是黃漿水、涼水、鹽水等,使成型豆腐塊經後期發酵後呈豆青色。

那麼,這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是怎樣的一個由來呢?相傳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來京趕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閑居在會館中,欲返歸故里,交通不便,盤纏皆無;欲在京攻讀,准備再次應試,又距下科試期甚遠。無奈,只得在京暫謀生計。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於是便在安徽會館附近租賃了幾間房,購置了一些簡單的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廢棄。他苦思對策,就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後歇伏停業,一心攻讀,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風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舊業,再做豆腐來賣。驀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餘卻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送給鄰里品嘗,都稱贊不已。

王致和屢試不中,只得棄學經商,按過去試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來。此物價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飯,適合收入低的勞動人食用,所以漸漸打開銷路,生意日漸興隆。後經輾轉籌措,在延壽街中間路西購置了一所鋪面房,自產自銷,批零兼營。據其購置房屋的契約所載,時為康熙十七年冬。從王致和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臭豆腐以後,又經多次改進,逐漸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更好,名聲更高。清朝末葉,傳入宮廷。傳說慈禧太後在秋末冬初也喜歡吃它,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稱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取名「青方」。

從清朝到新中國成立的三百多年間,王致和雖更換了幾代人,卻始終保留著「王致和」這個老字型大小,保持著王致和臭豆腐的傳統風味。

古代壽面從何而來

唐明皇即位之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三郎,你忘了當年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回鍋肉的傳說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獅子頭」的由來

「獅子頭」,用揚州話說即是大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見《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隻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於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芽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於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餚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並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餚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嘉慶年間,甘泉人林蘭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詠了揚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細切粗斬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詩雲:「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

「雜燴」的由來

「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餚,中華古今均有製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饌佳餚。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餚,其製作歷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於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鯖」佳餚。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餚,影響較廣。

據傳,在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被奸賊秦檜誣陷而死。當時福州有一名廚,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雜燴」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來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嘗這位名廚的「雜燴」菜,當客官問及菜名何叫「雜燴」?廚師則大膽應道:「小的識字不多,只聽人講雜是雜種的雜,燴是秦檜的檜,木字偏旁換上火字旁。」這位京都來的大官聽了雖感到驚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他也恨秦檜,只是虛張聲勢地吆喝了一聲:「滾!」從此,「雜燴」一詞由福州傳到各地。

又據傳,在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年的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大鬧元宵,家家張燈,戶戶結綵,尤在京城更是燈火輝煌,鞭炮焰火,鳴金達旦,熱鬧異常。這天,皇上興起,傳諭出宮,皇後、太子及大臣等人隨駕上街觀燈,與民同樂。直到深夜回宮,帝、後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飢餓,便令太監速即傳膳。因原來所備御膳早己冰冷,御廚措手不及,只得將各種美味冷葷一起放入鍋內,經燴製成熱氣騰騰的菜餚裝盆進獻,由於復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別高興,即傳問:「此膳何名?」御廚見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悅,欣然御定此名,流傳至今。「全家福」,即「什錦大雜燴」。

還據傳,在晚清年間,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級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贊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內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於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里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名稱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雜燴」,這一菜美名俗的餚饌,其由來傳說甚廣,可謂史籍多有記載。因其味美好吃,頗受人們喜愛,故一般各地都有製作。烹制比較出名的有安徽「李鴻章雜燴」、湖北「全家福」(什錦大雜燴)、四川「紅燒雜燴」和貴州「烘雜燴」等,由於配方製法不同,風味各異,皆為筵席上撰。而「雜燴」之出名,在清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三俠五義》以及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等書中,也均有提及。

看來,「雜燴」這道雅俗共賞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夠廣泛沿傳至今,它不僅醇濃鮮香,味美好吃,還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頗受國內外食客的歡迎和喜愛。

楚鄉湖北遐邇聞名的傳統雜燴菜一一全家福,俗稱「什錦大雜燴」,這一由明代御膳傳入民間的美味珍饈,已成為當地喜慶筵席中經常出現的一道頭菜,建國後還被列為山珍海味類的中國名菜。此菜系選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參、鮑魚、魚肚、魚翅作主料,以雞脯肉、鱖魚肉、香菌、蘑菇、鮮蝦仁、豬蹄筋作配料。其具體制食法是:將

⑹ 諱疾忌醫的典故.

典故是扁鵲與蔡桓公的故事。原文如下:

扁鵲見蔡桓公,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譯文如下,

名醫扁鵲,有一次去見蔡桓公。對桓公說:"你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的紋理之間,若不趕快醫治,病情將會加重!"桓公聽了笑著說:"我沒有病。"待扁鵲走了以後,桓公對人說:"這些醫生就喜歡醫治沒有病的人把這個當做自己的功勞。」

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公,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還會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鵲走了以後,桓公很不高興。再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桓公,說他的病已經轉到腸胃裡去了,再不從速醫治,就會更加嚴重了。桓公仍舊不理睬他。

又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公時,對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公覺得很奇怪,於是派使者去問扁鵲。扁鵲對使者說:"病在皮膚的紋理間是燙熨的力量所能達到的;病在肌膚是針石可以治療的;在腸胃是火劑可以治癒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沒有辦法了。而今在骨髓,我不再請求了。五天以後,桓公渾身疼痛,趕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卻早已經逃到秦國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

(6)中五侯的典故擴展閱讀:

諱疾忌醫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掩飾缺點和錯誤,不願改正。諱疾忌醫和「文過飾非」,都有「隱瞞自己的缺點或錯誤」的意思。但諱疾忌醫偏重在「怕人批評,不肯接受幫助」;「文過飾非」偏重指尋找各種理由來掩飾錯誤、缺點。

諱疾忌醫造句:

1、有病應該趁早醫治,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2、在工作上,諱疾忌醫的人,往往會把問題弄得更嚴重。

⑺ 「諱疾忌醫」典故中的君王是誰

諱疾忌醫出自於戰國末期思想家韓非子的散文《扁鵲見蔡桓公》,裡面的君主說的是蔡桓公。

另一種說法蔡桓公指的是蔡桓侯,他是春秋時期蔡國的君主,姓姬名封人。蔡桓侯為蔡宣侯的兒子,繼承了蔡宣侯的君主之位。蔡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姓姬,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姬度的封地屬國。因為受封於蔡,建都於蔡,因此被稱為蔡國。可以說蔡國在春秋時期跟周王室的關系應該是很親密的,因為是同姓宗族。但蔡國卻一直默默無聞,蔡桓侯的生平事跡在史書中幾乎無所見,只知在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

古詩寒食的典故

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這儀式用意有二:一是標志著寒食版節已結束權,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習。中唐以後,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有意見認為此詩正是因此而發。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

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作者簡介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

⑼ 西漢初辟陽侯審食其與「辟陽之寵」這個典故有關嗎

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女人,被打上「狠毒」的標簽,古往今來,說不盡的愛恨與功過。

對她的褒貶,對她的是非,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角度去評說。

這個女人就是漢高祖的老婆呂雉,一位獨特不一般的女人,個性鮮明,心狠手辣。

呂雉,碭郡單父縣人(今山東菏澤市單縣終興鎮潘庄),隨父遷居到沛縣,其父發現劉邦是一個人才,就把她嫁給劉邦。

當年她嫁給劉邦時,劉邦還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亭長,比她大了十五歲,還有一個私生子劉肥。

呂雉婚後下田勞作,持家過日子,任勞任怨。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劉邦也拉起一夥人造反,逐漸搞大,與楚霸王項羽爭天下,有一次劉邦被項羽打敗,他顧不了老婆孩子,自己逃了,呂雉及劉邦的家屬都被項羽俘獲,直到後來雙方議和,呂雉被扣押了二十八個月後才被放回。

後來項羽在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劉邦一統天下當了大漢皇帝,呂雉被立為皇後,日子才真正安穩下來,而她的青春不再,前半生幾乎沒有享到什麼福,在劉邦還是漢王時,人老珠黃她不得劉邦喜愛,而受劉邦寵愛的是戚美人。



呂後最讓人不恥的是與一個舍人(也就是伺候她的奴才)審食其關系很曖昧,並且幾乎公開化,在劉邦活著的時間兩個人就有染,還好這個劉邦沒閑工夫打理這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劉邦一死,呂後就把這個姘頭封為辟陽侯。

天性仁厚的漢惠帝聞知,還是無法容忍母親與審食其的私情,就想處死審食其。

呂後自己不好意思出面擺平之件事,就授意平原君勾通了漢惠帝的近臣閎籍孺。

閎籍孺自然願意為太後呂雉處理這件事,就動之情曉之以理,讓漢惠帝放棄了殺審食其。

呂後,可以說是封建王朝中第一個向男權專制統治挑戰的人。

司馬遷說呂後「女主稱制,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太史公還是對呂後臨朝稱制充分肯定的。

其實,無論歷史還是現實,誰擁有了主動權,誰就贏得了勝利。

人要藉助歲月的窗口,走好腳下的路。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