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甘泉賦典故

甘泉賦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4 05:06:19

㈠ 作者引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典故是為了說明

作者用諸葛廬與子雲亭做類比,反襯自己潔身自好、不趨炎附勢的生活態度。

出自唐代劉禹錫《陋室銘》。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1)甘泉賦典故擴展閱讀:

銘是古代一種刻於金石上的押韻文體,多用於歌功頌德與警戒自己。作者托物言志,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中心,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作者簡介:

劉禹錫,字夢得 ,晚年自號廬山人,漢族,中國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劉勝,又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


㈡ 揚子口中飛白鳳,何郎鼻上集青蠅;是何典故

揚子口中飛白鳳:「揚子」指揚雄,西漢著名的哲學家、辭賦家和語言學家。《甘泉賦》版是揚雄權侍從漢成帝去甘泉宮祭祀時作的賦。《漢書》載,揚雄寫《甘泉賦》時,夢見口中吐白鳳,自此辭賦水平大有長進。 何郎鼻上集青蠅:何晏是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的後代,因為母親是個美女而被曹操收留,他大概由於母親的遺傳天生就是個美男子,加上曹操對自己的養子從來視如親人,將女兒許配給了何宴,後位至尚書,狗仗人勢無法無天。《晉書》載,何宴青蠅集於鼻端,管輅曰:位峻者顛也(位置太高的一定會摔下來)。

㈢ 「秉耒三推」的含義與典故的起源

《清史稿》「志七十一、樂三、樂章一郊廟群祀」一節中有「秉耒三推,東作版允宜。五風十雨,權率土何私」的句子。《文選》卷七「郊祀 耕藉 畋獵上」所收《甘泉賦(並序)》中有:「知於是我皇乃降靈壇,撫御耦」的句子,並註解道:「應劭漢官儀曰:天子東耕之日,天子升壇,上空無祭,天子耕於壇,舉耒三推而已。」
實際上,秉耒三推也好,舉耒三推也好,也就是指皇帝舉行郊祀儀式,拿起農具來象徵性地操作兩下,有個意思就行了,重點在意義而不是工作量。和現在領導人奠基、植樹是一個道理,都是教育老百姓好好乾活的。

㈣ 蔡子唐生典故的內容

《歸田賦》賞析

一般來說,中國古代有作為的文人當他們在仕途中遇到挫折、或不滿於當時朝政之時,大都會走向退隱歸田、潔身自好的道路。張衡也是其中一例。《歸田賦》就是張衡為從仕途轉向退隱時所作的一篇小賦。
自東漢安、順以後,外戚宦官當權,朝政日非,漢順帝有一段時間曾升遷張衡為侍中,諷議左右。然閹豎終恐張衡揭露他們,永和初,張衡遂被罷黜為河間相。永和三年(138),張衡六十一歲由河間相上書乞骸骨,《歸田賦》就是這時作的。
《歸田賦》是一篇短小明暢的小賦,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它一洗漢大賦鋪采縟文、繁重凝滯、虛誇堆砌的規矩,轉為文句平淡清麗、結構短小靈活。文中多用典故是此賦的一大特色,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分別引用《淮南子·說林訓》和《左傳·襄公八年》的典故:「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事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也是從《楚辭·漁父》中「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及「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化來的。張衡充分利用了歷史典故詞句短小、內涵量大的優點,於文辭之外又平添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因而《歸田賦》並未因為篇制短小而顯干癟。同時,《歸田賦》所選用的多是為人們所熟悉的典故,並不晦澀難懂。所以這篇小賦以其雅緻精煉、平易清新的語句,包容了內涵豐富的史實,並賦之以新意。
此外,《歸田賦》還用了一些疊韻、重復、雙關等修辭方法,如「關關嚶嚶」、「交頸頡頏」,形象地描繪了田園山林那種和諧歡快、神和氣清的景色;而「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既反映了作者暢游山林,悠閑自得的心情,又頗含自戒之意。
總之,《歸田賦》已很不同於先前的漢大賦了,它已開始由敘事大賦轉入抒情小賦,風格上也不再追求氣勢的鋪排、辭藻的堆砌,而類似於四六句駢文,開了駢賦的先河。《歸田賦》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篇章。

賦在漢代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漢初以騷體賦最為發達。所謂騷體賦,是指除賦本身鋪陳誇飾的特點外,多保留、繼承屈原辭賦的特點,內容上多言情抒志,形式上多作楚聲,書楚語。賈誼的《鵩賦》、《吊屈原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等即是這類賦的代表作。武帝以後以散體大賦最為發達,這也是整個漢賦的主流。所謂散體大賦是指句型更散化了,時空容量更大了,氣魄更雄偉了。而通過描寫京都、宮殿、畋獵來歌功頌德,幾乎已成為這些散體大賦清一色的內容,賦的中心轉向歌頌皇朝和王權,淪為典型的歌德文學、宮廷文學。賦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顯然是受強大的國勢以及高度大一統的政局所制約。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楊雄的《甘泉賦》、《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等即是這類賦的代表作。至東漢後期,賦又發生了新的變化,散體的抒情小賦登上了舞台並代表著時代的潮流。這一時期雖然仍有散體大賦不斷問世,如張衡的《二京賦》的規模要遠遠超過班固的《兩都賦》,但新興的抒情小賦則代表了一種新的方向。這不僅是形式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內容上的改變。隨著中央集權的崩潰和神學地位的動搖,隨著黨錮之禁和清義的形成,一部分生逢亂世的正直文人在此時敢於較大膽、較直露地藉助於賦的形式來宣洩情懷。這樣就使賦表現的內容由世界的秩序的中心——宮廷轉到了文人自我的內心世界。於是內容與感情上自我的成分增加了,文學的個性、形象性也就逐漸顯現出來了。張衡的《歸田賦》就是在這種文學背景下產生的。

張衡的一生雖然比較平穩,但不時受到奸佞小人的排擠,在仕途上並不甚得意。據《後漢書·張衡傳》載:漢安帝曾因聽說張衡「善術學」,特徵拜他為郎中,又遷為太史令。「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這種經歷頗有點象韓愈「三為博士,冗不見治」一樣。後來雖曾任侍中,被皇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但「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後來又曾出任過河間相,寫下了「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這種感慨仕途艱險的《四愁詩》。由於仕途上的不得意,他對從政採取了兩種態度,一方面盡力而為,一方面淡泊明志。他曾多次上書皇帝,規勸政事,並在任河間相時「治威嚴,整法度,……上下肅然,稱為政理。」並在受到排擠打擊時仿效屈原之《離騷》而作《思玄賦》,表明自己「願竭力以守義兮,雖貧窮而不改」,「要既死而後已」的忠心。但他又隨時作好退步抽身的准備,在任史職時,他曾作《應閑》以明志,其中說:「君子不患位之不尊,是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是故藝可學,而行可力也。天爵高懸,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懷,或羨旃而不臻,求之無益,故智者面而不思。」又說:「世易俗異,事埶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可見,在權力紛爭之中,他早已作好激流勇退的准備。《歸田賦》就是他在這種思想背景下寫成的。

這篇賦雖然很短,但卻凝聚了他仕宦一生的感慨與情志,《文選》將它納入「志類是非常科學的。全文共二百十一字,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寫自己功業難就,決心抽身退隱。所謂「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是用《史記》蔡澤與唐舉之典。蔡澤當年不遇於時,曾讓唐舉為他相面決疑。作者用此典意在以蔡澤自比,但通過卜相決疑後,他決心歸隱,去追隨象楚辭中所寫的漁父,過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我們可以體會出作者在這一層中所表達的感情是相當悲憤的,雖然語似曠達,但在曠達中掩蓋不住他對江河日下的東漢末世的失望。他感慨自己再也遇不到黃河為之澄清的太平盛世了;自己雖有蔡澤那樣的滿腹經綸,卻再也沒有他那樣建功立業的機遇了。他只好向著人間社會,慨嘆一聲,悄然而去。

第二層寫自己歸田後的欣喜心情。感情的曲線由低沉轉向高昂。心情也從抑鬱轉向開朗。天氣是那樣的晴朗,百草是那樣的豐茂,鳥兒是那樣的歡躍。面對著這美好的大自然,他似乎真的要忘掉世事的一切煩惱,「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了。

第三層又頓作轉折。感情的曲線又跌了深淵之中。作者在寫漁獵時,並沒有寫其中的樂趣,而是大發了一頓「雲間之逸禽」如何「觸矢而斃」,「淵沉之魦鰡」如何「貪餌吞鉤」,這不明明是語此而意彼,藉以大發世事之險惡,官場之傾軋的感慨嗎?話雖很短,但這裡面顯系包含了作者一生宦海浮沉的種種悲憤與心酸。

最後一段是真正的曠達語。所謂「老氏之遺誡」,乃指老子所雲:「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意即應節制田獵,加強人生的自我修養。於是他徜徉徘徊於舜所製作的美妙的五弦音樂和周公孔子所遺傳下的深奧的典籍之中,並奮發著述,闡明聖則。最終他以老莊的哲學——游於物外,意即寓意於物而不留意於物,輕外物而自重的哲學來武裝自己,於是達到了齊榮辱、忘得失的境界,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了。感情的曲線在這一層中又轉向開朗昂揚,全篇也就在這曠達超脫的調子中戛然收束。

總觀全篇,可以看出這確實是一篇言「志」之賦。其「志」就是對宦海浮沉、仕途坎坷的深沉悲哀,就是對人生怎樣擺脫這種悲哀的深刻反省。而這種「志」又是他一生的總結,所以不但思想深刻,而且感情凝聚得也相當深厚和真實。話雖不多,但句句發自內心,且句句閃現著他生活遭遇的折光。而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和不斷跳躍變化的感情曲線,更增加了表情的生動性和內心世界的豐富性。這一切都使這篇小品化的抒情小賦在言志抒情時獲得了真實性和個性化的永恆價值,讀起它不知要比讀他所寫的意在和班固爭奇斗勝的笨拙滯重的《二京賦》要被感動得多多少!

張衡的《歸田賦》可謂散體抒情小賦的先驅。這之後東漢末年趙壹的《刺世疾邪賦》、禰衡的《鸚鵡賦》、三國西晉時期王粲的《登樓賦》、曹植的《洛神賦》、向秀的《思舊賦》、陶淵明的《悲士不遇賦》,以至具有同樣特點的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劉伶的《酒德頌》、阮籍的《大人先生傳》相繼問世,把賦從僵死滯重的困境中解救出來,開辟了一塊具有生命力的新天地。當然,《歸田賦》給後代影響最大、最直接的要算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了。可以說《歸去來兮辭》在構思、命意、手法上都直接受《歸田賦》的啟示,只不過寫得比它更成熟、更深刻、更成功、更富有個性化和文學色彩罷了。

㈤ 含有雲的成語

白草黃雲 白雲蒼狗 白雲孤飛 白雲親舍 蔽日干雲
賓客如雲 冰解雲散 冰消雲散 撥雨撩雲 撥雲睹日
撥雲見日 撥雲撩雨 撥雲霧見青天 波駭雲屬 波譎雲詭
波屬雲委 不知所雲 步月登雲 裁月鏤雲 裁雲剪水
彩雲易散 餐雲卧石 蒼狗白雲 朝雲暮雨 乘雲行泥
叱嗟風雲 叱吒風雲 沖雲破霧 愁雲慘淡 愁雲慘霧
出雲入泥 楚夢雲雨 楚天雲雨 楚雨巫雲 楚雲湘雨
穿雲裂石 春樹暮雲 大旱望雲 大旱望雲霓 大旱雲霓
冬日夏雲 斷雨殘雲 墮雲霧中 遏雲繞梁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翻手雲覆手雨 翻雲覆雨 飛龍乘雲 飛雲掣電 風車雲馬
風馳雲卷 風馳雲走 風吹雲散 風從虎,雲從龍 風虎雲龍
風舉雲飛 風舉雲搖 風卷殘雲 風譎雲詭 風流雲散
風馬雲車 風起雲涌 風起雲蒸 風輕雲淡 風輕雲凈
風雲變幻 風雲變態 風雲不測 風雲際會 風雲人物
風雲突變 風雲月露 風雲之志 蜂附雲集 蜂起雲涌
浮雲蔽日 浮雲朝露 浮雲富貴 富貴浮雲 覆雨翻雲
概日凌雲 干霄凌雲 干雲蔽日 高步雲衢 高唱入雲
高遏行雲 高聳入雲 高義薄雲 高義薄雲天 孤雲野鶴
觀者如雲 觀者雲集 冠蓋如雲 過眼煙雲 過眼雲煙
海立雲垂 河清雲慶 黑雲壓城城欲摧 烘雲託月 烘雲托月
雲:

白草黃雲 波駭雲屬 波譎雲詭 冰解雲散 賓客如雲
蔽日干雲 冰消雲散 白雲蒼狗 撥雲睹日 步月登雲
白雲孤飛 撥雲見日 撥雲撩雨 撥雨撩雲 白雲親舍
撥雲霧見青天 不知所雲 波屬雲委 蒼狗白雲 叱嗟風雲
楚夢雲雨 春樹暮雲 楚天雲雨 愁雲慘淡 愁雲慘霧
裁雲剪水 穿雲裂石 裁月鏤雲 沖雲破霧 出雲入泥
餐雲卧石 楚雨巫雲 乘雲行泥 楚雲湘雨 彩雲易散
叱吒風雲 大旱望雲霓 大旱望雲 大旱雲霓 冬日夏雲
斷雨殘雲 墮雲霧中 遏雲繞梁 風從虎,雲從龍 風馳雲卷
風車雲馬 風吹雲散 風馳雲走 蜂附雲集 富貴浮雲
風虎雲龍 風卷殘雲 風舉雲飛 風譎雲詭 風舉雲搖
飛龍乘雲 風流雲散 風馬雲車 風輕雲淡 風輕雲凈
風起雲涌 蜂起雲涌 風起雲蒸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翻手雲覆手雨
風雲不測 風雲變幻 浮雲蔽日 風雲變態 飛雲掣電
浮雲富貴 翻雲覆雨 覆雨翻雲 風雲際會 風雲人物
風雲突變 風雲月露 浮雲朝露 風雲之志 高步雲衢
高唱入雲 高遏行雲 冠蓋如雲 概日凌雲 高聳入雲
干霄凌雲 干雲蔽日 高義薄雲 高義薄雲天 孤雲野鶴
過眼煙雲 過眼雲煙 觀者如雲 觀者雲集 黑雲壓城城欲摧
海立雲垂 河清雲慶 烘雲托月 烘雲託月 甲第連雲
際會風雲 駕霧騰雲 景星慶雲 九霄雲外 際遇風雲
江雲渭樹 開雲見日 開雲見天 雷奔雲譎 龍虎風雲
龍舉雲屬 龍舉雲興 裂石穿雲 流水行雲 龍興雲屬
撩雲撥雨 鏤月裁雲 凌雲之志 落紙雲煙 盲風怪雲
密雲不雨 暮雲春樹 袂雲汗雨 眠雲卧石 暮雨朝雲
拏風躍雲 拏雲攫石 拿雲攫石 拿雲握霧 拏雲握霧
拿雲捉月 平步青雲 平地登雲 平地青雲 判若雲泥
噴雲吐霧 噴雲泄霧 噴雨噓雲 片雲遮頂 瓊島春雲
青雲獨步 青雲萬里 青雲直上 人雲亦雲 如坐雲霧
水流雲散 聳入雲霄 梳雲掠月 勝友如雲 歲聿雲暮
詩雲子曰 天機雲錦 天有不測風雲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騰雲駕霧
停雲落月 彤雲密布 吞雲吐霧 殢雨尤雲 殢雲尤雨
霧暗雲深 霧鬢雲鬟 霧慘雲愁 望斷白雲 霧閣雲窗
霧集雲合 萬里無雲 霧鱗雲爪 霧起雲涌 霧散雲披
巫山雲雨 握霧拏雲 霧興雲涌 巫雲楚雨 握雲拿霧
握雨攜雲 霧涌雲蒸 望雲之情 響徹雲表 響徹雲際
響徹雲霄 響遏行雲 星飛雲散 軒蓋如雲 星羅雲布
星落雲散 霞思雲想 霞蔚雲蒸 硝雲彈雨 閑雲孤鶴
行雲流水 杏雨梨雲 祥雲瑞氣 攜雲握雨 閑雲野鶴
霞友雲朋 興雲致雨 嘯吒風雲 嘯吒風雲 雲悲海思

有些可能重復了,請見諒

㈥ 李白的 「白首太白經」 是用了哪個典故

糾正一下,應該是『白首太玄經』吧!(李白《俠客行》里的詩句

典故:說的是儒生版楊雄,終身在書閤上,權頭發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校刊工作。《太玄經》是揚雄寫的一部哲學著作。
《俠客行》詩,雖在歌頌任俠,但由於詩人就是尚任俠的,所以把詩人少年的豪情壯志,表現無遺了。詩人不僅在熱烈的頌唱「二壯士」,同時也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的揚雄輩,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是為壯夫所不為!

附:楊雄,字子雲,成都人,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漢成帝時曾任給事黃門郎。王莽當政時,校書天祿閣,官為大夫。 楊雄早期曾以《長揚賦》《甘泉賦》《羽獵賦》等佳作聞名於世,與司馬相如齊名。後來他又放棄辭賦之體,轉而研究哲學,語言學,並仿《論語》作《法言》,仿《易經》作《太玄》,又著有《方言》,記述西漢時期各地方言,成為漢代一大著述家。

㈦ 異曲同工之妙是什麼意思

1,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內地達到目的。

2、亦作「容同工異曲」。曲調不同,卻同樣美妙。喻不同時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論一樣精彩,或不同的事情產生同樣的效果

近義詞:不約而同、殊途同歸、不謀而合

朱自清《歐游雜記·萊茵河》:「那些樓與塔鎮壓著塵土,不讓飛揚起來,與 萊因河 的洗刷是異曲同工的。」

(7)甘泉賦典故擴展閱讀:

解釋

工:細致,巧妙;異:不同的;曲:曲調。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樣好。

用法

作定語、賓語;指一樣。結構聯合式。

典故

西漢時期有名文學家司馬相如和揚雄都是以詞賦見長,司馬相如是漢景帝時期的人,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辭藻華麗;揚雄是漢成帝時人,作品有《甘泉賦》《河東賦》,主張修政。唐朝文學家韓愈評價說「子雲相如,同工異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異曲同工

㈧ 甘棠之惠的成語解釋,典故,拼音,語法,用法,發音

【成語】:抄甘棠之惠襲

【解釋】: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對官吏的愛戴。同「甘棠之愛」。

【典故/出處】:漢·楊雄《甘泉賦》:「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

【拼音/發音】:gān táng zhī huì

【語法/用法】:作賓語;指對官吏的愛戴

【簡拼】:gtzh

【近義詞】:甘棠之愛

㈨ 異曲同工是出自哪個典故

【解釋】:工:細致,巧妙;異:不同的。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版不一而用意相權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出自】:唐·韓愈《進學解》:「子雲相如,同工異曲。」
【典故】:西漢時期有名文學家司馬相如和揚雄都是以詞賦見長,司馬相如是漢景帝時期的人,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辭藻華麗;揚雄是漢成帝時人,作品有《甘泉賦》《河東賦》,主張修政。唐朝文學家韓愈評價說「子雲相如,同工異曲。」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