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立夏典故

立夏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3 15:50:14

1. 求老師們告訴一些古代的神話典故

精衛填海、後羿射日、女媧補天等
五丁開山:關於古蜀國五位大力士的傳說,後來也武術上的一種掌法。
五丁開山的傳說
杜宇傳帝位給鱉靈,鱉靈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來,他們又把首都遷移到成都。當時強大的秦國,常想吞滅蜀國。但是蜀國地勢險要,蜀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軍隊不容易通行,硬攻顯然不是辦法。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條妙計:叫人作了五頭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後面擺上一堆金子,謊稱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貪婪的蜀王聽到這個消息,想要得到這些所謂的金牛,便託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馬上答應了。但是石牛很重,怎麼搬取?當時蜀國有五個大力士,力大無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們去鑿山開路,把金牛拉回來。五丁力士好不容易開出一條金牛路,拉回這些所謂的金牛,回到成都,才發現他們不過是石牛,方知上當受騙。蜀王後來託人狠狠地罵了秦國國君言而無信,並把這些石牛運回秦國。秦王說聽講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興。但十分覬諱五丁力士,因為其力無窮,不敢馬上進攻。於是又生出一計,託人向蜀王講:金牛是沒有,但是我們有五個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還珍貴,如果蜀國國王要的話,願意無私奉獻。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計,來迷惑蜀國國王。美女計,比三十六計還靈,英雄難過美人關。蜀王本是好色之徒,聽了以 後,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國去一趟,要他們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來。五丁力士帶著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經過梓潼這個地方,忽然看到一條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鑽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趕緊跑過去抓住它的尾巴,一個勁地往外拉,企圖把蛇殺死,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個人拖不動,於是五個兄弟一起過來。這時蛇頭已進入洞內,蛇尾巴正在洞口。他們幾人聯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過了一段時間。巨蛇才一點點地從山洞裡拖了出來,弟兄們十分高興。忽然妖風作怪,只聽到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大山崩塌下來,耍那間五個壯士和五個美女都被壓死了,化為血泥,一座大山化為五座峰嶺!蜀國國王聽了這個消息,悲痛欲絕。他是做夢也想得到這五位美女,供他尋歡作樂啊。他親自登臨這五座山,進行厚顏無恥的悼念,並且命名這五座山為五婦 ,至於死了五位壯士,卻一點也不心疼。人民對這個昏君的行為十分看不慣,他們們十分熱愛這五大力士,便稱這五座山為五丁 。
秦王聽說五丁壯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進攻蜀國的時機已經成熟,不由得心花怒放,就派大軍從金牛道進攻蜀國,很快便消滅了蜀國,並把蜀王殺死了。這時那望帝魂靈變化成的杜鵑鳥,眼見故國滅亡,內心十分痛苦,每當桃花盛開之際,便一聲聲地叫喊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蜀國人民一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他們的國君又在思念自己的故國了。
以上這些傳說,在李白的《蜀道難》詩歌中有所反映:噫吁戲,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茫。爾來四萬八千歲,乃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
五丁開山掌
動作要點:雙腳分開比肩稍寬,兩手從體側抬起與肚臍平齊.雙手向左揮動,伸直後再往中間移動至正位,雙手向上抬起,雙掌向下拍擊,同時雙腳前跳,拍擊動作結束後,雙腳再跳回原位。雙掌拍擊要陡然間發力,腰,胯,脊,背部要齊動配合;雙腳跳出去的距離以自己的能力為限,攻擊點越遠越好。此掌法在實戰中常與點穴手和七星天罡指配合運用。

2. 跟雞蛋有關的詩句、古文、典故記載,吃雞蛋的風俗等等,謝謝大家

「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

相傳很早以前,女媧娘娘為了下界小孩不疰夏,鬥法勝了撒播這種病疫瘟神,瘟神保證凡 女媧娘娘的子孫不傷害。女媧娘娘傳話百姓:第年立夏之日,小伢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疰夏之疫。
立夏吃雞蛋,也叫吃立夏蛋。
家家戶戶要煮上一鍋雞蛋,手巧的母親以綵線織成放置雞蛋的絲袋,把染色的雞蛋放入其中,掛在孩子胸前,據說可以消除瘟疫。有的地區也採用鴨蛋,鵝蛋等。
正因如此,立夏這天會見孩子們胸前掛著雞蛋,到處約伴碰蛋的熱鬧情形。因「蛋」、「袋」、與「代」諧音,此舉也寄託著父母的傳延子孫的希望——兒孫健康長壽、「代代相傳」。

在我國歷史上,人們在很多節日里都要吃雞蛋。據我所知,立夏要吃雞蛋、清明要吃雞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端午節要吃雞蛋。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雞蛋代表著圓滿、喜慶、避邪、繁育後代,更重要的則是健康。在端午節來臨之前,找了一些關於各地吃雞蛋的奇風異俗和大家分享分享。
在我過北方,端午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還要煮鴨蛋或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粽子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易生瘡;而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在我國東南部地區有一種說法,認為只有在端午節的正午,雞蛋才能大頭朝下立在桌面上。當天第一個把雞蛋立起來的人,將獲得一年的好運氣。台灣每年端午節也都有立雞蛋大賽,眾多群眾參加以求得意念的好運。
在英國,每逢到節日盛宴,人們愛把雞蛋打破,滴入清水中,以其形狀來占卜日後的生活是否美滿。然後拌入白糖蒸熟,意味著生活美滿和諧;
在南斯拉夫,青年把雞蛋看成是神聖、純潔的愛情。每逢復活節到來的第一個星期一,青年們聚會跳舞,談情說愛。如果男子不吃女子送的雞蛋,則說明不愛對方,或愛情破裂。
在土耳其,雞蛋是生育的象徵。如果姑娘立志不談戀愛,不結婚的話,她是一輩子不吃雞蛋的。吃雞蛋的姑娘則表示她們要婚配,要做媽媽。
在我國潮州,雞蛋更有著許多象徵意義。人們經常把雞蛋作為傳統禮物贈送親友,通常以四枚至八枚,若十二枚則是隆禮了;親朋病了好久痊癒,則必須饋蛋十一枚,表示只此一次,受者也必須全收,取一個好彩頭;凡小孩到上學的年紀,要進學校了,稱作「開書」,除其他儀節外,必有雞蛋二枚,煮熟,將殼染紅,贈與這孩子,表示對孩子的祝願;女兒懷胎幾個月,媽媽便使人寫送雞蛋給她吃,臨月媽媽又送一回雞蛋,稱作「催生」,意為「催促其平安生下來」的意思。

3. 二十四節氣來歷小故事

二十四節氣來歷小故事: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

「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3)立夏典故擴展閱讀

每個節氣的小故事:

1、立春

陣陣東風吹拂著冰雪覆蓋的大地, 悄然融化的雪水開始滋潤冰凍的土地,立春了萬物都開始復甦。剛剛醒來的節節蟲想要攀上高峰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而冰封了一冬的大尾魚也耐不住寂寞破冰而出。

2、雨水

時間一天天過去,節節蟲還在裂縫中生活,每天都嘗試著往外爬的節節蟲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雨水到了,大地迎來了第一場春雨,大尾魚在淮河中愉快的暢游,但慢慢滲進裂縫里的雨水卻讓節節蟲面臨滅頂之災。

3、驚蟄

節節蟲在水邊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樣子,認為自己外表醜陋的節節蟲非常自卑,但看到含苞欲放的桃花被風吹落後懂得了一個道理,外表的美麗是脆弱的,不糾結與外表的它決定粉飾自己的內心。

4、春分

一轉眼到了春分,各種花開遍了山野,喜歡花香的節節蟲玩的不亦樂乎。在水裡的大尾魚非常喜歡給人講大道理,看到在一邊玩耍的節節蟲後,它便開始普及花的知識,還和節節蟲探討起了首和尾的道理。

5、清明

今天的天氣非常清澈,沒有一絲霧氣,這都是因為清明的緣故。節節蟲和小蟲子們打招呼時卻嚇跑了對方,它認為一定是自己外表的緣故。大尾魚的美在於尾大,吉鳥的美在於嘴巴,而它的美體現在哪裡呢?

6、穀雨

穀雨到了,柳絮飄得到處都是,而水裡也長出了很多浮萍。大尾魚向節節蟲講了關於柳絮和蒲公英的事情,在他們聊到彩虹的時候突然布穀鳥叫了出來。布穀鳥的聲音非常好聽,但大尾魚還是更喜歡吉鳥。

7、立夏

節節蟲又長了一節,它知道今天一定又是一個節氣,但吉鳥卻沒有來報道,而大尾魚也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節節蟲在今天見到了許多新鮮的面孔,但好朋友們卻沒有報道,在它感到無聊時吉鳥唱著立夏的歌來了。

8、小滿

今天一整天都在下雨,節節蟲從大尾魚那裡聽說今天是小滿,但它並不明白小滿是什麼意思。節節蟲和大尾魚聊起了關於節氣的話題,正聊著它們看到了一隻從天而降的鳥蛋,這只麻雀鳥蛋的背後到底有著什麼養的故事。

9、芒種

連續的陰雨天終於過去,一望無際的麥田在陽光下翻動著金黃色的麥浪,與藍天交織出一幅美妙的景色。今天是芒種時節,節節蟲因為隱私的問題而遲遲才來,一個勁追問的大尾魚送上了飽滿的麥穗。

10、夏至

夏至到了,刺眼的陽光直射大地,節節蟲和大尾魚都感覺到了天氣的炎熱。節節蟲認為天氣這么熱太陽當然離我們很近,但大尾魚確說今天太陽其實是離我們最遠的一天,看到節節蟲不服氣的樣子大尾魚決定耐心的教導它。

11、小暑

大清早節節蟲就又唱又跳,被擾了清夢的大尾魚非常不悅,剛好路過的吉鳥駐足來看節節蟲的表演。清醒過來的大尾魚教節節蟲避暑的方法,本打算和節節蟲分享秘密的時候突然想起有急事,大尾魚剛剛離開節節蟲就遇到了危險。

12、大暑

太陽緩緩落入地平線,刺眼的光芒漸漸散去,今天是大暑天氣異常炎熱。夜深了天氣涼了下來,大尾魚浮出水面呼喚節節蟲,但節節蟲還為一隻飛蟲的死去而感到難過,在大尾魚口中它知道了蜻蜓的一生。

13、立秋

今天是立秋,吉鳥和節節蟲玩了一個游戲,它讓節節蟲來撼動一棵大樹,想和大樹拚命的節節蟲被吉鳥攔住,吉鳥是想讓節節蟲用智慧來撼動大樹。大尾魚為節節蟲采了一束荷花,沉迷於荷花美麗的節節蟲差點失足落水。

14、處暑

處暑象徵著酷暑天氣的結束,節節蟲和大尾魚在聊天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群大雁飛過,害怕的節節蟲差點落水,大尾魚載著節節蟲逃到了岸邊。吉鳥到後他們開始了愉快的交談,海灘輪到了地平線的話題。

15、白露

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意漸濃、天氣轉涼,清晨會在地面和樹葉上發現露珠。節節蟲新生的皮膚被刮傷,大尾魚立刻為它包紮傷口,吉鳥飛來後告訴節節蟲要豎直起來,要有高度。

16、秋分

北斗星的斗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今天晚上斗柄指向西方,今天是秋分節氣是秋天的最中間。大尾魚以夜幕為黑板向節節蟲開始教授星空的知識,而節節蟲在地上畫出了有關節氣的圖像。

17、寒露

節節蟲站在樹下,看著銀杏樹的樹葉飄然而下,它想要接住落葉,然而它無論往哪個方向跑都是徒然。寒露世界不露腳,這些落葉就是大自然保護大地還有節節蟲的饋贈,春天是看到的、夏天是聽到的而秋天則是聞到的。

18、霜降

被凍醒的節節蟲索性不睡了,新長出來的身體隱隱作痛,節節蟲在脖子上扎了一個蝴蝶結就出門了。現在還沒到冬天,但地上到處都是似有似無的一層,問過大尾魚後節節蟲才知道今天是霜降,清晨的露水都凝成了霜。

19、立冬

立冬到了,大地一片蕭條,地面上已經不適合節節蟲生存了,它思索著要不要轉往地下安家。今天朋友們都沒有出來,節節蟲思索著朋友們都是大忙人,吉鳥突然出現告訴節節蟲大尾魚受傷了,大尾魚在清理河道時身體被拉了一條口子。

20、小雪

天還沒亮吉鳥就趕著出去報節氣,節節蟲醒來後非常擔心大尾魚如何過冬,但膘肥體壯的大尾魚那用它來擔心。和大尾魚清理河道的時候天上飄起了小雪,節節蟲和大尾魚開始討論起來關於美的話題。

21、大雪

今天是大雪的節氣,它想要和吉鳥一起去節氣播報,大雪這個節氣和天氣也息息相關,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讓節節蟲分外開心。為了不影響吉鳥的工作節節蟲回到了地面,在大尾魚那裡它了解到了傲雪的植物。

22、冬至

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大尾魚說這意味著大家見面的機會少了,聽到這些後節節蟲很不開心。吉鳥耐心的教導節節蟲,冬至雖然是嚴冬的開始,但同時也是陰陽二氣的轉折點,隨著陽氣的慢慢升高春天便不遠了。

23、小寒

節節蟲現在每漲一節身體就痛苦難耐,今天雖然是小寒,但天氣卻異常的寒冷。吉鳥為了不讓節節蟲睡過去不停地和它說話,小寒這個節氣和人們的心理息息相關,為此吉鳥和節節蟲探討起了大與小的話題。

24、大寒

今天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天,而節節蟲也迎來了生命的終點,吉鳥和大尾魚用盡辦法來到了節節蟲的身邊,它們陪伴著節節蟲走過了人生的最後一程。立春到了,埋葬節節蟲的地方長出了一顆小樹苗,它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形態開始了輪回。

參考資料

網路——二十四節氣的故事

4. 竇娥冤中的四個典故

《竇娥冤》中用到「萇弘化碧」「望帝啼鵑」「六月飛雪」「亢旱三年」四個典故。

1、望帝啼鵑

傳說遠古時代的蜀國,第一個稱王的人是蠶叢,後來天上降下一個男子杜宇,做了蜀國的國王,號望帝。他做國王時,關心百姓,教導老百姓怎麼種植莊稼,叮囑人們要遵循農時,搞好生產。熱愛百姓,因此百姓對他十分愛戴。

望帝死後靈魂化作杜鵑,生前愛護百姓,死後仍然惦念著百姓,每到清明、穀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的鳴叫。人們互相轉告:「這是我們的望帝杜宇啊。是時候了,該播種了。」

2、萇弘化碧

周景王死後,王族內亂,萇虹聯手劉文公,藉助晉國的力量平定內亂,擁立了周敬王。因此,萇虹深得敬王信任,也因此被諸侯所嫉恨。後來,晉國六卿內訌混戰,范氏和中行氏被智氏、趙氏、魏氏、韓氏所滅,因為范氏原為晉國執政正卿,又和周王室的卿士劉文公有姻親關系。因此,周王室明顯地支持范氏和中行氏。

趙、智、魏、韓四氏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後,就要追究周王室中支持范氏和中行氏的人。他們知道劉文公根基深、地位高,無法扳倒,便把矛頭指向萇弘,而周敬王認為萇弘是輔立自己的功臣,不肯懲處他。後來趙、智、魏、韓便是用反間計,故意把一封偽造的萇虹寫給趙氏信遺落在周敬王面前。

周敬王打開一看,寫的是:「請轉告晉君,盡速發兵攻打周國,我將迫使敬王廢黜劉氏,以作內應。」周敬王念其輔佐之功,不忍加害,但最終還是把萇弘放逐到千里之外的蠻荒蜀地去。萇弘百口莫辯,一腔悲憤,剖腹自殺。蜀地百姓同情他,便把他的血用玉匣子盛起來埋葬,並立碑紀念。三年後,掘土遷葬,打開玉匣一看,他的血已化成了晶瑩剔透的碧玉。

3、六月飛雪

戰國時,鄒衍盡忠於燕惠王,而被人陷害入獄,鄒衍在獄中仰天大哭,時正炎夏,卻忽然降霜。

4、亢旱三年

周青在丈夫死後孝敬自己的婆婆,婆媳二人生活極為貧苦,婆婆讓她改嫁,她不肯,婆婆因不想拖累她,上吊而死。婆婆女兒告狀說媳婦周青害死婆婆,官府將孝婦屈打成招。獄吏於公認為孝婦不可能殺死婆婆,但太守不聽,最後把孝婦處斬,後來郡中乾旱三年。

(4)立夏典故擴展閱讀

《感天動地竇娥冤》(簡稱《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刊行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

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願一一實現。

這出戲展示了下層人民任人宰割,有苦無處訴的悲慘處境,控訴了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生動刻畫出竇娥這個女性形象。該劇同時體現了關漢卿的語言風格,言言曲盡人情,字字當行本色。

創作背景

《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故事淵源於《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

元朝時,為了滿足蒙古貴族窮奢極欲的生活和軍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結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無所不為。在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下,各族勞動人民都過著悲慘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視的漢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數也數不清。

一些有正義感的讀書人,不滿官府的黑暗統治,便利用雜劇的形式來揭露官場的罪惡和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關漢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聽到的百姓悲慘的遭遇寫進他的劇本《感天動地竇娥冤》。

《感天動地竇娥冤》對後世文學、戲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僅就改編之作來說,明代即有葉憲祖以《感天動地竇娥冤》為題材,改編成三十二出的傳奇《金鎖記》,其中的《羊肚》、《探監》、《斬娥》等出,直至近年來還在舞台上演出。

很多地方戲曲如徽劇、秦腔、晉劇、河北梆子、桂劇、滇劇編演的《六月雪》,漢劇的《羊肚湯》、《斬竇娥》,川劇高腔的《金鎖記》,也都是取材《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改編作品。此外,各種說唱藝術,如鼓詞、寶卷、子弟書等等,也都有以竇娥故事為題材者。

《感天動地竇娥冤》在20世紀即被翻譯介紹至西歐與日本。

5. 現代文閱讀答案,傳統民俗:立春的典故來源及相關民俗

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
古人將立春定為24個節氣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稱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農諺有「春打六九頭」、「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語,從冬至開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
立春由來
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24個節氣的記載。
在漢代前歷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思春天從此開始。大成國學院易經研究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文件,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
此後立春日,僅作為24個節氣之一存在並傳承至今。
立春習俗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這個節令與眾多節令一樣有眾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卜之習俗等。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我國歷朝歷代的迎春儀式隆重而浩大。此時的立春已經超過了農歷24節氣只標示節令與氣候的功能,而是已經被當成一個節日了,因此在歷史上便演化出了許多圍繞立春而舉辦的活動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為春盤。

6. 寒食節的典故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內火節後來又轉化容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當時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

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

7. 清明節的故事

簡單概括)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2.(詳細敘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成為節日的節氣,其由來則與綿山介子推的故事有關。
春秋時代的晉國,晉獻公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展開了激烈的爭斗。晉獻公的第二個兒子重耳為了避免自相殘殺,流亡國外十九年。晉國的臣子介子推敬佩重耳的人品,捨命相隨,在重耳最危難的時刻曾割股奉君。君臣一起經常討論救國、治國方略,關系融洽。重耳曾言,如果自己將來能做國君,一定重報介公之恩。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終於打回晉國,當上了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復國之後,大宴群臣,論功行賞,卻沒有給經常提意見的介子推任何官位和賞賜的東西。介子推不屑與整天在晉文公身邊阿諛的小人為伍,更為晉文公復國之後沒有施行清明政治感到失望。於是帶著老母上了綿山,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有人開始議論了,說晉文公忘恩負義,不用賢臣,晉文公慢慢地也聽到了這些議論,他似乎感覺到自己做的有些不對,趕緊叫人去請介子推,才知道介子推已經去綿山隱居了。為了讓臣下知道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昏君,平息人們的議論,晉文公急於找回介子推。他帶領群臣來到綿山,尋找介子推。綿山澗壑萬仞,峭壁嶙峋,山路崎嶇,加之介子推有意躲避,怎麼也找不到介子推。晉文公心裡起急,但也無可奈何。
晉文公的手下也是各有心思,有的希望介子推回來,輔佐晉文公治理天下,有的卻怕介子推回來,奪了自己的恩寵。一個手下向晉文公諫言說,介子推是個大孝子,大王您派人放火燒綿山,介子推怕傷了老母,一定會出來見您。亂了方寸的晉文公見介子推心切,竟糊里糊塗地採納了這個主意,命人在綿山上放起火來。時值仲春,風大物燥,煙火吞沒了整個綿山。大火燒了幾天也沒有見到介子推的影子。大火熄滅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寧死不肯出山,已經和母親被燒死在山頂一棵大柳樹下。晉文公想起介子推對自己的忠心和肺腑之語,扶著被燒死的大柳樹不禁嚎啕大哭。他讓人將介子推母子葬於山嶺之上,改綿山之名為介山,「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同時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即冬至後105天全國禁止動煙火,只許吃冷食,是為寒食節,以示紀念介子推
第二年寒食節的翌日,晉文公到綿山介子推殉難的大柳樹下來弔祭,發現被燒死的大柳樹上已生出了新的柳枝。他回想起介子推生前希望他復國之後施行清明政治的主張,感慨萬千,下令封這棵柳樹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從此晉文公整肅政務,發展生產,晉國終於強大起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隨著國家影響力的增大,寒食節、清明節的習俗流行於大江南北,唐代詩人盧象賦詩雲:「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
其實,寒食習俗起源於古代鑽木取薪火之制。清明作為一個節氣,遠在周代也已經確定。寒食節、清明節不過是統治者用國家命令的形式強化了,並流傳下來。此後,隨著時間的遷移,寒食節的習俗漸漸融入了清明節。清明節成為二十四個節氣中唯一具有人文歷史的節日,人們在清明之際懷念逝者、祭祀先祖漸成習俗.

【清明節習俗】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雲:"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插柳
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清明節還有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清明游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純屬游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促谷)。
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常。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游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盪,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今日的公園和游樂場仍然有鞦韆,供兒童玩耍。
射柳和蹴鞠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至於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8. 藍田日暖玉生煙的典故

藍天抄日暖玉生煙出自晉朝干寶的《搜神記》卷十一所記載的楊伯雍因心善救了一個勞累過度的老人(太白金星),後太白金星送了一斗可種出玉石的碎石,楊伯雍在藍田的無終山一斗玉石,用用玉石做了5雙白璧做聘禮,娶了一位善良賢慧的徐姑娘的典故。

後來玉石被官匪掠走,太白金星托夢給楊伯雍,給予了詩句的提醒「晴天日出入南山,輕煙飄處藏玉顏。」意思是晴天日出的時候再進入南山,到有煙霧輕繞的地方可以找到藍田玉的蹤跡。也就成就了「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詩句了。

(8)立夏典故擴展閱讀

「藍田日暖玉生煙」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錦瑟》,原詩文為「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意思是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借用了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的典故,創造了朦朧的意境,詩詞華美。

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是海中的奇情異景。表達了自己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的情感,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於言表。

9. 這是什麼典故

那是五代十國兵荒馬亂歲月里的一段傳說:
當年趙匡胤父親找了一內副舊籮筐,一頭挑著一容個兒子,走上了逃反躲災之路。這一天,來到了小南河南岸,只見後邊有兵追來,他想過河,四下張望卻尋不到橋。正在危急之時,他突然發現腳下伸出一座橋。他忙過了橋,一回頭,那橋則沒了影子。他上了河北的中街,正要放下擔子歇歇,忽見街南頭馬斯人嚎,一隊追兵又在沿街搜查。趙父想找個人家躲藏,可家家關門閉戶,無處可以躲避。他瞄見街旁有一口井,井旁有一個樁,他忙將籮筐繩拴在樁上,將盛著兩個孩子的籮筐吊在井裡,然後搬起井蓋蓋上井口,他自己睡到了井蓋之上。追兵趕到井旁,只見一個窮漢抱著一條扁擔,睡在井蓋上面,鼾聲扯得山響。追軍走後,趙父忙打開井蓋,只見兩個兒子臉憋得通紅,四行眼淚唰唰流進井裡。
三十年後,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上了皇帝,後來,趙匡義又接替哥哥,也做上了皇帝。從此,趙匡胤兄弟經過的道,便被人們稱為皇道,經過的橋,便被人稱為二龍橋(三河古鎮)。

10. 立夏吃煮蛋算不算民間故事

算的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立夏日一般在農歷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後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薑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