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劭的歷史典故

劭的歷史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2 16:30:52

❶ 求~"八拜之交"的典故(八個故事)

八拜之交
在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國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份他應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他不可。」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後,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輩份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成語「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後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

又:
[八拜之交]語出《紫釵記·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元曲《凍蘇秦》:「你不知這張儀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俗稱結拜兄弟為八拜之交;按古無八拜的禮,以互相四拜算為八拜
我知道的是以下八對:羊角哀,左白桃;俞伯牙,鍾子期;齊桓公,管重;孫策,周瑜;彌橫,孔融;廉頗,藺相如;陳重,雷義;(元伯,巨卿;);最後就是桃園三兄弟。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

解釋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友誼。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後錄》:「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❷ 劭字開頭的成語

用成語詞典查了一下帶劭的就這一個成語,如果有隻能算是詞語

您查詢的成版語是 年高德劭
拼音權 nián gāo dé shào
釋義 劭:美好。年紀大,品德好。
出處 漢·揚雄《法言·孝至》:「年彌高而德彌劭。」
例子 沈鈞儒先生~,愛國熱誠,感動全國。(鄒韜奮《患難餘生記·流亡》)
人氣 1276 次

這個絕對不是成語
邵伯訟棠(邵伯訟棠)
shào bó sòng táng
ㄕㄠˋ ㄅㄛˊ ㄙㄨㄙˋ ㄊㄤˊ
詞語解釋

邵伯 ( 召公 奭 )巡行鄉邑,聽訟決獄於棠樹之下,民不廢農功。見《史記·燕召公世家》。後因以「邵伯訟棠」為訟獄不煩勞百姓的典故。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訟不訟輒連月日,舉室釋作,以相瞻視,辭人之家,輒請鄰里應對送餉,比事迄,竟亡一歲功,則天下獨有受其飢者矣……甚違 邵伯 訟棠之義。」

❸ 古代歷史名人風趣小故事

漢明帝時,汝州有一個秀才叫張劭,到東都洛陽去應舉。這一天,他住在客店裡,聽見隔壁有人喊救命,並有痛苦的呻吟聲時斷時續地傳出來。張劭問店小二,隔壁住的是什麼人。店小二說,是一個生了重病的人。就快死了。張劭要去看個究竟,店小二慌忙阻攔,說,那個人害的是瘟病,我們誰都不敢去。張劭哪裡肯聽店小二的勸,他徑自走過去查看。見病人已經奄奄一息了,張劭趕緊為他求醫問葯,並湯水粥食,早晚小心伺候。

沒幾日,那人居然病好了。

原來,這個人也是來趕考的。是楚州山陽人,姓范,名式。因為這場病,兩人都耽誤了京都大考。範式十分過意不去,就在這家小店裡,兩人義結金蘭,拜為兄弟。

離別時。正值重陽節。范武說,明年的今天,我一定到賢弟家中,登堂拜會你的家人。張劭說,那一天,我一定設雞黍之宴,等待兄長的到來。兩人盟誓之後,飲了數杯酒,然後含淚告別。

第二年重陽這天,張劭起了個大早,灑掃廳堂,宰雞炊飯。等待範式的到來。然而直到日落。他也沒有看到范武的影子。張劭不相信兄長會違背誓約。一直苦等到深夜。

三更時分,一陣風來,影影綽綽中。有一個人影。頗似範式。張劭喜出望外,說,小弟從早上一直等到現在,我知道兄長不會爽約的。然後張劭高興地置酒設宴,准備與兄長痛飲。蹊蹺的是,范武到來之後,始終不說話,還時不時以袖掩面。張劭心疑,以為自己招待不周。範式見狀,慚愧地說,賢弟啊,實話告訴你,兄已非陽世之人,乃陰魂也。

張劭聽罷,不啻於五雷轟頂,驚問何以至此。範式說,自去年別後,我便終日忙碌在商賈中。塵世滾滾。歲月匆匆,今早鄰居送我茱萸酒,始知今日是重陽節。我怎敢忘記與賢弟的盟約,奈何山陽距汝州,千里之隔,非一日能到。有道是,人不能日行千里,魂靈卻可以做到。為了不背棄誓約,我便自刎而死,魂駕陰風,來赴兄弟的雞黍之約……

說實在的,歷史上重信守諾的故事讀過不少,然而當讀到《喻世明言》中的這個故事時,仍覺驚心動魄。也許在範式看來,一個人如果沒了信用,也就成了一具軀殼,失去了在世上行走的意義。於是,他便用生命托舉起他心目中最貴重的東西——信用。故事到這里還沒結束。

那一晚,張劭放聲痛哭。第二天,他便辭別家人,奔赴山陽,去參加兄長的葬禮。一路上,他飢不擇食,寒不思衣,行了幾天,終於到達山陽。張劭祭拜完畢,回頭對范武夫人說,願嫂嫂垂憐愚弟,不棄鄙賤,將劭葬於兄側,能陪伴在兄長身邊。張劭此生足矣。

說完。張劭撥劍自刎而死。他也用犧牲自我生命的方式。給結拜兄長、也給這個世間一個感天動地的回答。

❹ 博興縣歷史故事

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證
董永與天仙女的故事,經過歷代文學作品的加工宣染,在我國廣為流傳,近兩千年來有口皆碑,經久不衰。,作為一個平民布衣出身的孝子,不但群眾愛戴,視為楷模;而且一些文人也在詩詞、戲曲中加以歌頌,引為重要的創作素材。如曹植的《靈芝篇》、元雜劇《織錦記》、《百日緣》,後來的黃梅戲《天仙配》等等,都取材於董永與天仙相配的故事。可見,董永其人在我國的影響何等久遠和廣泛。
尊敬老人,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 良傳統,也是我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董永,對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對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那麼,董永是文學人物還是歷史上確有其人,其故里何處,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
董永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出現的歷史人物。他生活在漢代,至今已兩千年左右。漢朝建立以後,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思想領域中儒家學說占據了統治地位。由於統治階級極力地推廣和倡導,作為儒家學說的核心——孝,成為社會生活中各階層普遍遵循的道德規范,直到東漢乃至後代,其影響也是相當深刻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出現象董永這樣的孝子,是很自然的,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現存的資料也證實了歷史上董永其人的真實性。山東省嘉祥縣武翟山的武氏墓群石刻歷史文物就向我們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在其中的武梁石室第三石第二層右數第三個畫面即刻董永鹿車載父,田間勞作情景:樹下一鹿車,上有小罐,大概是田間勞作盛水之用,一老人坐於車上,左手執鳩杖,右手前伸,似是指點董永勞作。老人上方刻「永父」二字。其左為董永,右手執農具,回首望其父,身旁刻「董永千千乘人也」六字。董永左邊有一獸,體態粗壯,大耳如扇,長鼻高昂,是一象;董永右上方橫一圖案,有翼,有花紋,作飛舞狀,當是一鳥。《越絕書}說:「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此即「象耕烏耘」之意,內含「耕耘」二字,是董永「肆力田畝」,田間勞作的形象注腳。
武氏墓群石刻,也稱武氏祠、武氏石室等,是東漢時武氏家族的墓地。清代陸續出土。武氏一家,是東漢末年的官僚地主家族,「世代為官,勢力煊赫,家財宏富,故有條件修建富麗堂皇的墓祠」。武氏祠,據其石闕銘文記載,建於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數十年落成,竣工至遲不晚於公元200年。墓群石刻取材廣泛,內容豐富,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武氏祠的石刻畫多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荊軻刺秦王、管仲射小白、二桃殺三士等。其修建時間,與董永同代,時間甚近,而且點明了董永的故里,證實董永確為真實的歷史人物,是可靠的佐證。再者,武氏祠中的董永石刻畫面的內容,與一些文字記載是一致的,故董永實有其人是可信的。
三國時期,魏曹植在《靈芝篇》中也寫了董永的故事:「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佣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這是我國最早取材於董永故事的、有署名的文藝作品。可見,遠在三國時期,董永的故事已廣為流傳。
西漢末年,劉向的《孝子圖》亦有董永的記載。此書已亡佚,有關董永故事的記載僅見唐《法苑珠林》和宋《太平御覽》的引文。《太平御覽》引文如下:「前漢董永,干乘人,少失母,獨養父。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永謂錢主曰:『後無錢還君,當以身作奴,……」有人以為劉向為前漢人,他怎能予知有後漢呢?懷疑《孝子圖》系後人偽托。《法苑珠林》卷六二對《孝子圖》的引文稍有不同:「董永者,少偏枯,與父居,乃肆力田畝,鹿車載父自隨。父終,自賣於富公以供喪事。……」此段文字與《太平御覽》所引《孝子圖》不盡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法苑珠林》的引文中沒有「前漢」二宇,這就不好說《孝子圖}為後人偽托。《南史》卷二十二中有這樣記載:「慈字伯寶,年八歲,外祖宋太宰江夏王義恭迎之內齋,施寶物資所取,慈取素琴、石硯及《孝子圖}而已。」可見南北朝時尚有此書,如果說只有對董永的記述是後人妄增,似乎證據不足。《太平御覽》引文中的「前漢」二字,是否為當時編者不慎誤增,也不無可能。劉向是西漢末年人,如果《孝子圖》的記載是真實的,那麼董永當是西漢人,再說《孝子圖》即使是後人偽托,也是比較早的,亦有重要價值。
東晉史學家干寶把董永故事收在自己的《搜神記》里。他根據民間傳說,經過加工整理,寫成了《董永》篇:「漢董永,干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首段文字與《法苑珠林》所引《孝子圖》如出一轍。後邊就是董永葬父後,道遇仙女,求為妻,俱至錢主,十日織縑百匹,助永還債,事畢,凌空而去的故事。董永故事經過干寶的加工已比較完整豐滿,其情節、人物,都有所發展,為後來的戲曲等文藝創作取材所本。
一些辭書和類書也大量地記載了董永其人。
清《古今孝子所見錄》收有董永,並載「東漢董永,青州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把董永列為我國歷史名人載入。在「董永」條下載曰:「董永,後漢干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後徙安陸……」此處增加了「奉父避兵」南遷之說。
《蒙求》一書,也收有「董永自賣」,舊注雲:「漢董永,少失母,養父,家貧佣力。至農月,以小車推父置田頭樹蔭下而營農作。……」這里對歷史上實有董永其人是肯定的。
台灣所編《中文大辭典》對董永其人也持肯定態度。文字與《中國人名大辭典》基本相同。
明代「記周秦及南宋名人」的《尚友錄》一書,收錄了董仲其人,並說董仲為董永之子。《辭海》介紹《尚友錄》是「匯編歷代人物小傳」。 (中文大辭典》介紹《尚友錄》說.「古來人物略具於是,以較史籍易於檢查,舊時多樂用之」。
被稱謂「一方之信史」的地方誌也大量地在「人物誌」中記載了董永其人。如山東省《博興縣志》、《樂安縣志}(今廣饒)》《魚台縣志》、湖北省《孝感縣志》、江蘇省《東台縣志》等等,都將董永列為歷史名人載入。所載董永故事多與《搜神記·董永》大同小異。固然,舊時修志有亂拉歷史名人的弊習,但這樣廣大的地區,都將董永視為歷史人物載入志中,肯定了歷史上確有董永其人,似亦不可忽視。
以上歷史文物、類書、辭書以及地方誌等資料,都肯定了董永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尤其是武氏祠的文物資料,可靠性更大。但是,對董永其人也有人持否定態度。如《辭海》即認為董永「是文學故事人物」。歷來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董永其人正吏無載。我們認為,在封建社會里編寫的正史,主要是為封建統治者尤其為統治者的最高階層樹碑立傳的,就是郡守、縣令等較低一些的官僚也很難爬進正史的門坎。如上文提到的嘉祥縣武氏家族,世代為官,尚且不見正史,何況董永一個平民布衣,正史無載,這並不奇怪。歷史上正史無載的人物豈可勝數,若以正史無載為由而否定其存在,就難免有偏頗之嫌。
董永故事屬神話傳說。誠然,董永故事有著濃厚的神話色彩,但這也不能成為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歷史上,我國勞動人民往往將自己敬仰、愛戴的歷史人物加以神化,以浪漫手法編成神話故事加以傳播,以勸化人們積德向善,也表達了人們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敬愛之情。而有些民間傳說,也往往是根據歷史上實有的人物,經過藝術加工成為完整故事的。如大禹治水的故事、包拯探陰曹、關公顯聖等等,都帶有濃烈的神話色彩,可誰又能否認他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呢?同樣,我們也不能因為董永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就否定董永其人的真實存在。董永也正是依賴這浪漫的民間傳說,才流傳下來的。
董永既然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那麼,其故里何在呢?諸說基本相同。東漢時代的武氏墓群石刻中,董永故事畫面就點出「董永,千乘人也」。另外,《孝子圖》、《搜神記》、《中國人名大辭典》及《中文大辭典》也都點明了董永是漢代千乘人。干乘始於戰國時期,「以齊景公有馬千乘,常獵於此而得名。」在漢代為郡,縣名。干乘郡與干乘縣其治所均在今高青縣境東部,東鄰今博興縣。
高青縣現存志書中,均無有董永的記載。《博興縣志·人物誌)中載:「董永墓在今崇德社(今陳戶鎮)去墓數里有董家莊,永故宅也。」董家莊在今博興縣陳戶鎮,位於縣城北二十餘華里,西去漢千乘縣城遺址三十餘華里,在漢代屬千乘郡干乘縣地。董家莊即董永故里,博興縣志所載與上文辭書、類書、武氏祠等諸說是吻合的。
董家莊原有董公廟,《山東通志)說「董公廟在城(今博興縣城)東北三十里祀董永」,即指此也,今廟已不存。《通志)還說:「仙孝祠在西門內,祀漢孝子董永。」仙孝祠建於何時不詳,明代王為邦《仙孝祠記,中說:「本邑在董仙舊址,當日窘身葬父、神女助織,孝聲至今著也。我侯建祠繪象……」。文中,我侯,即指當時博興縣知縣翁兆雲。原祠已圮,明代知縣翁兆雲重修。康熙四年博興知縣蔣維藩又重建,現已無存。康熙五十八年《博興縣志》載,董永墓在崇德社。今屬陳戶鎮,原有墓碑,因日久年深,碑已不存。民國二十五年縣長張其丙重立墓碑一塊。此碑尚存。
以上資料,充分證實了博興縣陳戶鎮董家村即漢孝子董永故里。盡管舊的地方誌有亂拉名人的積習。但是,一些縣志仍然肯定了董永原籍為山東省博興縣。如山東省的《魚台縣志,載:「董永墓,舊志載,治西南三十里。按「董永,青州博興人,流寓德安,佣身葬父,感仙姬為偶事膾炙人口,雖婦人女子咸能言之,而葬魚台無考。」這里肯定了董水為博興縣人。再如湖北省的《孝感縣志》載:「董水,青州干乘人,今山東博興縣。……」一九八三年,孝感地區編寫的《孝感地區概況)在「著名人物」欄中寫道;「董永,東漢末,青州干乘人,今山東省博興縣,因黃巾起義,由山東流寓今湖北孝感……。」孝感市於一九八四年在市內所建「董永公園」中,在「孝子祠」前介紹說:「董永,青州千乘人,今山東省博興縣。……」董永故事在湖北孝感縣流傳甚廣,影響頗深,並建園立祠紀念他。但是從《孝感縣志》到《孝感地區概況》,只說是董永由山東流寓孝感,都肯定董永原籍是山東省博興縣。
當然,把董永說成本邑名人的地方誌亦有之。如清雍正年間的《樂安縣志》(今山東廣饒縣),即把董永視為鄉賢。,該志「古跡」篇中載:「董永祠,在城西太和庄,去家甚近,子孫至今承祀不乏。」查志中所說董永祠位於今廣饒縣西部,在漢代當為利縣地,而利縣屬齊郡,而非干乘郡。廣饒縣到隋代始僑置干乘縣,比董永生活的年代晚了五百多年。說董永故里在今廣饒縣,顯然無據。再如江蘇省《東台縣志》載:「董永,西溪鎮人。」所載董永故事基本引用《搜神記》原文,只是改「千乘」為「西溪鎮」。並說「今西溪鎮永與父墓並在。」但志書的編者又在後面的按語中寫道;「永事見《太平御覽》所引劉向《孝子圖》,其辭雲:董永千乘人,……今向《圖》不傳,史家亦不著於錄,而千乘郡乃今山東青州府北鏡,何以又為縣之西溪人耶?」志書的編者對董永為西溪人的說法就提出了異義,持否定態度。這一說也難以自立。
綜上所述,董永故里為山東省博興縣已無疑問。但是,清道光二十年《博興縣志}的編者沒有進行實地考查,以為舊志董永墓一說在崇德社,一說在龍河窪,而對董永故里博興提出了質疑。經實地考查,博興縣境董永墓只有一個,其地當時屬崇德社(現陳戶鎮),而群眾習慣上稱為龍河窪,是同一地點兩個名稱。該志中此謬誤,是由當時志書編者的淺陋和粗疏造成的。
董永的傳說遍布我國數十省,董永遺址與紀念物,如董永墓、董永祠、董公廟等等,也不勝枚舉,尤其江淮地區,流傳更廣,影響也頗深。
既然董永故里在山東,那麼董永的傳說何以在江淮地區有如此廣泛的傳播和影響呢?董永是否曾經南徙,眾說不一。《中國人名大辭典》主張董永曾經南徙,其「董永」條下載曰:「後漢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後徙安陸……」《中文大辭典》亦采此說,「董永」釋文與《中國人名大辭典》相同。這里只說「奉父避兵」,沒有說明董永南徙的年代。清康熙三十四年《孝感縣志}載「董永,青州干乘人,今山東博興縣。早喪母,漢靈帝中平中,黃巾起,渤海騷動,永奉父來徙……」清光緒五年《孝感縣志》又照漀潬??X?搬了此段文字。這里「避兵亂」的年代和歷史背景比較明確,「兵亂」指黃巾起義。然而,黃巾起義暴發於東漢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比嘉祥縣武氏墓群石刻修建時間晚了三十多年。董永是不可能在黃巾起義時流寓安陸(今孝感)的。現尚未見到其他資料有董永南徙的記載。但並不完全排除董永有南徙的可能。
董永故事所以在江淮流域流傳甚廣,只據現已掌握的資料從其流傳的過程進行考查。其故事的傳播,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在漢代,儒家學說占據了統治地位,統治階級以「孝」教化其民,作為孝子的董永,也就成為人們道德上效仿的楷模,很快流傳開。董永故事首先在山東流傳,繼而在黃河流域廣為傳播。山東省嘉祥縣武氏墓群石刻中的董永畫面,三國魏曹植的{靈芝篇》,即是董永故事在山東繼而在黃河流域傳播的反映。在三國以前,尚未見到江淮流域有關董永故事的記載。
東晉時期,隨著北方少數民族的內襲,黃河流域戰亂頻仍,長期分裂,社會極不安定,大批士族和平民相率南遷,到長扛流域定居下來。這樣,也就將董永的故事帶到了我國南方,尤其是長江流域。董永故事也就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這大半個中國的土地上廣為流傳。《搜神記·董永》,亦在這個時期出現了。這應是董永故事流傳的第二個階段。
南朝劉宋建立以後,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宋文帝的太子劉劭殺宋文帝自立,改元太初,歷史上稱其為「元兇」。宋文帝第三子武陵王劉駿起兵討劭。因劭弒父,劉駿以「孝」為號召,收買人心,兵力大盛。劉駿沿江東下,到達新亭(今南京南)即位,其年號也以「孝」名,為「孝建」,死後謚號「孝武帝」。劉駿凡二十八子,其「字」也以「孝」排,如孝師、孝德、孝良、孝烈、孝貞、孝善、孝英……等。由於劉駿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提倡孝道。所以,為「諸德之本」的孝在社會上蔚然成風。就在孝建元年,析安陸置孝昌縣(後改孝感),亦倡孝之意。作為孝子出身的董永,當然地成為社會上最受推崇的歷史人物之一,董永故事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董永墓、董永祠、董永廟等有關董永的遺跡和紀念物,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相繼出現。由於南朝宋的統治者以行政手段進行倡導,所以董永故事流傳之廣,影響之深,董永遺跡、紀念物之多,都超過了黃河流域。
高漢君 戴延久 許連村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關於《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證》的意見書
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論證會於一九八七年四月五日、六日在山東省博興縣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安作璋、朱紹侯、高敏等十名教授、專家;山東省政協副主席丁方明,惠民地委書記李聚馨,行署專員王道玉及地區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博興縣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也出席了會議。
由十名專家學者組成了董永論證委員會,安作璋教授任主任委員,朱紹侯教授、高敏教授任副主任委員。
會上,博興縣政府高漢君同志宣讀了《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證,論文。經過認真討論,反復論證,一致認為:文章觀點明確,立論可靠,資料充實,有較強的說服力。
武氏墓群石刻董永畫像,魏曹植《靈芝篇》及東晉干寶,搜神記·董永》,等資料,充分證實了漢孝子董永確有其人。武氏墓群石刻、《漢書·地理志》、《太平寰宇記》、《續山東考古錄>、《山東通志》、《青州府志》及《博興縣志)等對千乘區劃沿革的記載,充分證實了董永為山東省博興縣人。
尊敬老人,贍養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研究漢孝子董永,對於繼承發揚這一傳統,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關於董永是否南遷,董永其人由歷史人物演變成神話傳說的過程,及其它有關問題尚須進一步研究。
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論證會
一九八七年四月六日
論證委員會委員名單
主任委員:
安作璋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兼古籍研究所所長
副主任委員:
朱紹侯 河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河南大學出版社社長
高 敏 鄭州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委員:盧傳貞 山東省博物館館長
逢振鎬 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
郭墨蘭 《東岳論叢》編輯部副研究員
李永先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宏生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徐景元 濱州師專副教授
孫向忠 惠民地委黨校副校長

❺ 歷史上有哪些弒父的故事

南北朝:南朝宋世祖孝武皇帝(文帝第三子) 文帝欲廢太子劉劭,劭起兵殺文帝,嗣立版。劉駿遂發兵討劉權劭,殺之,自立為帝.
北朝北魏:太宗明元皇帝 拓跋嗣 道武帝長子 409年十月,道武帝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嗣殺紹,乃即位.
五代十國:後梁郢王 朱友珪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朱溫擬立次子友文為太子,友珪即殺父自立,次年二月,為其弟朱友貞所殺
後梁末帝 朱友貞 太祖時封均王,朱友圭殺父自立,友貞以討

❻ 世說新語 典故

4、魏武來將見匈奴使,自以自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世說新語·容止》)
這個說的是曹操的故事。曹操覺得自己樣貌不佳,鎮不住外國使臣,於是就讓手下的崔季珪代替自己接見,自己在一旁捉刀而立。沒想到來使很有眼力,一望便知「魏王」邊上的捉刀人才是真英雄。曹操知道了,二話沒說,派人追去把來使殺了——看來他雖然惜才,嫉恨聰明人也是有傳統的啊。

❼ 對黍之交來歷

雞黍之交是一個歷史典故,讀音為 jī shǔ zhī jiāo。語出《後漢書-獨行列傳》中範式和張劭的事跡,兩人因此留下了「雞黍之交」的美名。形容守信。

一諾千金
範式,字巨卿,山陽郡金鄉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人。別名汜。範式年輕的時候在太學游學,成為儒生,和汝南郡人張劭是好朋友。張劭,字元伯。後來兩人一起告假回鄉,範式對元伯說:「兩年後我要回京城,我會去拜見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後就共同約定了日期。後來約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訴了母親,讓她布置好酒食恭候範式。母親說:「都分別兩年了,千里之外約定的事情,你怎麼就這么相信他呢?」元伯回答說:「巨卿是講信用的人,一定不會違背諾言。」母親說:「如果真是這樣就該為你們釀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來了,二人升堂互拜對飲,喝得十分暢快後才相互告別。墳地送友
範式當了郡里的功曹。後來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早晚盡心照料著他。元伯臨終時長嘆說:「不能看到我的至死不相負的朋友真是萬分遺憾啊!」子征說:「我和君章對您如此精心,還不能算是至死不相負的朋友,你還要找誰?」元伯說:「像您二位這樣是我活著時的好朋友。山陽郡的范巨卿才是我的至死不相負的朋友。」不久就死了。一天,範式突然夢見張劭帶著黑色帽子,帽子上垂著纓帶,急匆匆地走來,叫他說:「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了,要在某一時下葬,永歸黃泉。您如果還沒忘了我,能不能再見我一面?」範式惆悵地驚醒,悲傷長嘆,大哭一場。他把事情全部向太守做了報告,請求讓他前去奔喪。太守雖然心裡並不相信,但不忍心違抗他的深情,就允許了這件事。
範式於是穿上為朋友吊喪的服裝,到下葬那天,坐著快馬奔赴那裡。範式還未趕到時靈柩就已經出發了,到了墓地要下葬了,但靈柩卻不肯進入墓穴。元伯的母親撫摸著靈柩說:「元伯,難道你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嗎?」於是就停下靈柩等了一段時間,就看到有輛白馬拉的素車遠遠嚎哭而來。元伯的母親看著那車就說:「一定是范巨卿來了。」巨卿一到就叩拜靈柩說:「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異路,從此永別了。」參加葬禮的一千多人全都感動的流下眼淚。範式就拉著引棺的繩索牽引靈柩,靈柩這才緩緩向前。然後他又留在墳地,為元伯修墳種樹才離開那裡。

❽ 勤學的典故

「鑿壁借光」這一成語也出自古代一個令人敬佩的勤學故事。《西京雜記》說:「匡橫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這說的是西漢經學家匡衡在少年時候勤奮好學,但因家中貧困,無錢買蠟燭,見鄰居家有燭光,就在自家牆壁上鑿了一個洞,借光苦讀。書中還記述說: 「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到青年時候,匡衡志願到有許多書籍的富裕人家去做傭人,卻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奇怪,就問他原因。他說:「只要能遍讀你家的藏書就行了。」主人被他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就資助他讀書。後來匡衡終於成為一個大學問家,還在漢元帝任過丞相。(匡衡)
"懸梁刺股"(蘇秦) 戰國時期的著名縱橫家蘇秦,年輕時候,欲說秦王實行連橫政策,十次上書都未被採納。這時他的衣服已經穿破,盤纏也已用光,形容枯槁,面色黎黑,只得打著裹腳,穿著草鞋,背著書籍,挑著行李,懷著慚愧的心情離開秦國。回到家,妻子不下織機迎接,嫂子不為他做飯,父母不同他答話。但他並沒有灰心喪氣責備家人而是歸罪於秦王不接受他的策略。於是當天晚上就打開數十個書籍中的大量書籍,從中找到輔佐周武王伐紂取得勝利的姜太公所著的兵書《陰符經》,立即伏案閱讀,並選擇其中有用的部分不斷熟悉,反復揣摩。讀至深夜疲勞欲睡時,就用錐子猛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精神,致使鮮血沿大腿流到腳後跟。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仔細研究,終於掌握了書中的精髓,確立了制秦的策略。然後他再次周遊列國,說服趙、魏、齊等六國合縱抗秦。他自己也同時佩六國相印,成為約縱之長。又據《漢書》說:「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蘇秦發憤錐刺骨,孫敬志學頭懸梁,兩個故事被後世傳為佳話,『懸梁刺股』這個成語也就成了勤學苦讀的同義詞。
成語「囊螢映雪」出自另外兩個古人勤學攻讀的故事。《晉書》說:「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熒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及長,風姿美劭,機悟敏速,甚有鄉曲之譽。」後又「以寒素博學知名於世」。正因為車胤年輕時家庭貧困,不能經常買油點燈,但能在夏天的晚上,經常捉幾十隻螢火蟲裝在細密的網兜里,當作讀書的燈光,所以,不但長大後以「機悟敏速」而享譽一方,並且在當時以出身貧寒而博學多才知名於世。又據《尚有錄》記載:「孫康,晉京兆人,性敏好學,家貧無油,於冬月映雪讀書。」這兩個晉代人,雖然都家貧無油點燈,但一個夏月囊熒,一個冬月映雪,刻苦攻讀,所以最後都成為當時的著名學者。

❾ 明朝歷史小故事

1、明朝統一戰爭

明朝統一戰爭是明洪武元年至二十二年(1368—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為統一全國,遣軍推翻元朝、消滅各地割據政權及元朝殘余勢力的一系列作戰。

元末,爆發了紅巾軍為主的農民起義。義軍首領朱元璋在江北紅巾軍掩護下,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相繼攻滅江南漢帝陳友諒、吳王張士誠政權後,統一江南後。朱元璋審時度勢,決定北定中原、南略沿海並舉,以奪取全國統治權。

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北取中原,進克大都(今北京);湯和為征南將軍,消滅割據浙東的方國珍勢力;胡廷瑞為征南將軍,攻取福建;湖廣行省平章楊璟等攻廣西。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各路大軍接連獲勝之際,朱元璋於應天(今南京)即帝位,國號大明,是為明太祖,建元洪武。

2、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又稱洪武盛世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所出現的治世,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1368年,朱元璋於金陵應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

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

在朱元璋時代,國家黃冊用來徵收田賦的土地,高達八百萬傾之多,比清朝康乾盛世的六百萬要高得多。整個洪武時期百姓充實,府庫衍溢。蓋是時,劭農務墾辟,土無萊蕪,人敦本業,又大興屯田,故上下交足,軍民胥裕。

同時還解除了元朝時期工商業對工匠的束縛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農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懲罰由主人主宰的命運,中國的工商業工匠,佃農,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確認了平等的人權,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隸。

3、建文改制

建文改制是明惠帝、方孝儒、齊泰、黃子澄等人推行的改革,以先秦儒家的理想政治理念作為指導,遵循先聖之教誨而實行「德治寬政」,解決「朱元璋後」的嚴刑峻法、苛捐雜稅、藩王擁兵等問題。

明惠帝在位四年,推出不少有利國計民生的政策,建文帝的悲劇除了來自於削藩的失敗,還來自其自身性格文弱,政治經驗不足有關。

4、永樂盛世

永樂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統治時期所出現的盛世,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後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提倡文教,採取了許多措施大力發展經濟,使得天下大治, 國家富強,疆域遼闊。明成祖年號為「永樂」,後世的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永樂盛世。以至稱贊該時期「遠邁漢唐」。

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於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巨細。明成祖時,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皇帝國事繁忙時,內閣作便依照皇帝的指示來替皇帝處理國政。這種制度影響了明清兩朝,乃至西方。

明成祖還在1421年,正式將明朝的首都遷到了北京。在地方設置管轄架構,比如東北、西北、西南設立行省或管理司。設哈密衛、貴州建制等。

5、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准備削除燕王。

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戰爭歷時四年(1399—1402年)。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