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諺語論文

諺語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1-02 11:45:26

Ⅰ 關於"民間諺語中的氣象知識"的論文

1、久雨刮南風
天氣將轉晴
2、雲絞雲
雨淋淋
3、朝起紅霞晚落雨版
晚起紅霞曬死魚
4、天有鐵砧雲權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橫雷雨大
6、南閃四邊打
北閃有雨來
7、月亮撐紅傘
有大雨
8、月亮撐藍傘
多風去
9、日落射腳
三天內雨落
10、西北天開鎖
午後見太陽
11、星光含水
雨將臨
12、久晴天射線
不久有雨見
13、對時雨
連幾天
14、朝有棉絮雲
下午雷雨鳴
15、風靜又悶熱
雷雨必強烈

Ⅱ 關於日語諺語論文

1.「百聞不如一見」----「百聞は一見に如かず」(ひゃくぶんはいっけん にしかず)
2.「歪打正著」----「怪我の功名」(けがのこうみょう)
3.「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は藍より出でて藍より青し」(あおはあいよりいでてあいよりあおし)
4.「垂頭喪氣」----「青菜に塩」(あおなにしお)
5.:「光陰似箭」---「光陰矢の如し」(こういんやのごとし)
6.「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の計は元旦にあり」(いちねんのけいはがんたんにあり)
7.「滴水穿石」---「雨だれ石を穿つ」(あまだれいしをうがつ)
8.:「功到自然成」---「石の上にも三年〕(いしのうえにもさんねん)
9.「滿瓶不響,半瓶叮當」---「空き樽は音高し」(あきだるはおとたかし)
10.「火燒眉毛」---「足下に火がつく」(あしもとにひがつく)
11.「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を知り二を知らず」 (いちをしりてにをしらず)
11.「一葉落知天下秋。」 ------ 「 一葉落ちて天 下の秋を知る」 (いちようおちててんかのあきをしる)
12.「一年之計在於春」 ------ 「 一年の計は元旦にあり」 (いちねんのけいはがんたんにあり)
13.「馬後炮」------「後の祭り」(あとのまつり)「事後搞慶祝活動」
14.「八九不離十」------「當たらずといえども遠からず」(あたらずともいえどもとおからず)
15.「曇花一現」------「朝顏の花一時」(あさがおのはないちじ)
16.「歲月不待人」----「歳月人を待たず」(さいげつひとをまたず)
17.「養子方知父母恩」----「子をもって知る親の恩」(こをもってしるおやのおん)
18.「知子莫若父」----「子を知ること父に如くはなく」(こをしることちちにしくはなく)
19.「未雨綢繆」----「転ばぬ先の杖」(ころばぬさきのつえ)
20.「聰明反被聰明誤」----「策士策に溺れる」(さくしさくにおぼれる)
2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觸らぬ神に祟りなし」(さわらぬかみにたたりなし)
22.「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千里の堤も蟻の穴から。」(せんりのつつみもありのあなから)
23.「條條道路通羅馬」----「すべての道はローマに通ず。」(すべてのみちはローマにつうず)
24.「膾炙人口」----「人口に膾炙する」(じんこうにかいしゃする)
25.「笑裡藏刀」----「笑中に刀あり」(しょうちゅうにとうあり)
26.「久居則安」----「住めば都」(すめばみやこ)
27.「天無絕人之路」----「舍てる神あれば助ける神あり」(すてるかみあればたすけるかみあり)
28.「英雄出少年」----「栴檀は雙葉より芳し」(せんだんはふたばよりかんばし)
29.「宰雞焉用牛刀」----「大根を正宗で切るなかれ」(だいこんをまさむねできるなかれ)
30.「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前門の虎、後門の狼。」(ぜんもんのとら、こうもんのおおかみ。)
3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の道も一歩より起こる。」(せんりのみちもいっぽよりおこる。)
32.「笑裡藏刀。」----「笑中に刀あり」(しょうちゅうにとうあり。)
33.「微乎其微。」----「雀の涙。」(すずめのなみだ。)
34.「可望而不可及。」----「高嶺の花。」(たかねのはな。)
35.「口若懸河。」----「立て板に水。」(たていたにみず。)
36.「一貧如洗」----「赤貧洗うが如し」(せきひんあらうがごとし)
37.「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前者の覆るは後車の戒め」(ぜんしゃのくつがえるは、こうしゃのいましめ)
38.「有備無患」----「備えあれば憂いなし」(そなえあればうれいなし)
39.「隔岸觀火」----「対岸の火災」(たいがんのかさい) 「川向いの火事」(かわむかいのかじ)
40.「天淵(壤)之別」----「月とすっぽん」(つきとすっぽん) 「雲泥の差」(うんでいのさ)
41.「好事多磨」----「月に群雲(叢雲)、花に風」(つきにむらくも、はなにかぜ)
42.「畫蛇添足」----「月夜に提燈」(つきよにちょうちん)
43.「一星半點」----「爪の垢ほど」(つめのあかほど)
4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れる水は腐らぬ」(ながれるみずはくさらぬ。)
45.快馬加鞭----「駆け馬に鞭」(かけうまにむち)
46.恩將仇報----「恩を仇で返す」(おんをあだでかえす)
47.子女不知父母心----「親の心子知らず」(おやのこころこしらず)
48.對牛彈琴----「貓に小判」(ねこにこばん)
49.亡羊補牢----「火事の後の火の用心」(かじのあとのひのようじん)
50.丟了西瓜揀芝麻----「火事の後の釘拾い」(かじのあとのくぎひろい)

Ⅲ 論文中用了名人名言,老師要求加註,應該怎麼寫


就像這種,引用的話加雙引號,後面加一個上標的數字序號,在論文的最後,要單獨加一個引用,把論文裡面引用的話做一個註解。

Ⅳ 民間諺語中的大氣現象,是研究性學習小論文

一、看風測天
天氣興雲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風來輸送的,「東風送濕,西風干;南風送暖,北風寒。」,風對天氣變化有明顯預兆。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這是冷空氣經過前後風向的轉換情況。冷空氣南下到達本地之前,受暖氣團影響盛吹偏南風,冷空氣到達時,轉為偏北風,風向轉變前後,天氣轉陰有雨。
「西北風,開天鎖,雨消雲散天轉晴」,吹西北風,表示本地已受乾冷氣團控制,預示天氣轉晴。
「雲交雲,雨淋淋」、「逆風行雲天要變」,說明大氣高低層風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氣上下對流,產生雷雨等對流性天氣。
季節不同,風向所反映的天氣也不同。「一年三季東風雨,唯有夏季東風晴」、「東北風,雨祖宗」,表明吹了偏東風,1~2天內天氣將轉陰雨,而夏季吹偏東風,將海上溫度較低的氣流吹到陸上,起調節氣溫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現雷陣雨。

二、看雲測天
俗語說:「雲是天氣的招牌」。雲的形狀、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當時天氣運動的狀態,預示著未來天氣的變化。民間很重視看雲測天。
「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水凄凄;雲往南,雨成潭,雲往北,好曬谷。」雲往東或東南移動,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風,故有「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指春夏之交,雲從東或東南伸展過來,常是台風侵襲的徵兆,所以會「水凄凄」了。雲向南移,說明冷空氣南下,冷暖氣團交匯,所以,「雲往南,雨成潭」。雲向北移,表明本地區受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無雨便「好曬谷」了。
天空上下雲層一致,天氣比較晴好。高低層雲移向不一致,天氣變化會很劇烈、復雜。正如諺語所說「天上亂雲交,地上雨傾盆」、「順風船,頂風雨」、逆風行雲天要作變」。
有許多諺語是看天的顏色測天,如「烏雲塊塊疊,雷雨眼面前」、火燒烏雲蓋,有雨來得快」、「人黃有病,天黃有雨」、「日出紅雲升,勸君莫出門」、「傍晚黃胖雲,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測天
雨雪天氣現象出現的早晚、強度及方位,都對應著一定的天氣形勢,因而能判斷推測出天氣變化。
「雨前毛毛沒大雨,雨後毛毛沒晴天」。是指一開始就降毛毛雨,預示這場雨不會大,若降了大雨,轉為下毛毛雨,預示仍要繼續下雨,不易轉晴。
「開門雨,下一指;閉門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說清晨開始下雨,時間短,雨量小,晚飯前後下雨,時間長,雨量大。
「雨下中,兩頭空」,指中午下雷雨,時間短,兩頭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轉晴天」,陰雨時傍晚前後雨止轉晴,預示陰雨結束,天氣轉晴。

四、聞雷測天
民間群眾常根據雷聲預測天氣,「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這條諺語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聲隆隆,表明這次下雨是局部地區受熱不均勻等熱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熱雷雨,雨量不大,時間很短,局地性強,常出現「夏雨隔條河,這邊下雨,那邊曬日頭」 的現象。
「先雨後雷下大雨,不緊不慢連陰雨」、「雷聲水裡推磨,下雨漫滿河」。這幾條諺語指先下雨,雨後靜風、悶熱,雨勢越來越猛,雷聲不絕,預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過程中,雷聲不緊不慢,打打停停,預示會出現連續陰雨。
「西南雷轟隆,大雨往下沖」,指西南方位起雷暴,來得慢,雨勢猛,時間長。「西北雷聲響,霎時雨滴滴」,西北方雷雨來得快,風力大,有紅雲時還會降冰雹。
「東北方響雷,雨量不大」、「東南雷聲響,不見雨下來」,也是根據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霧測天
霧是常見的天氣現象。特別是冬春,在晴朗微風的夜晚,地表附近氣層里水汽含量較多,水汽凝結成霧,或是冷氣團移向暖濕的地面時,也會形成霧。看霧也可以預測天氣變化。
「白茫茫霧晴,灰沉沉霧雨」,有霧時,天空白茫茫,預示著晴天,如天氣灰沉沉,預示雨天要來。「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晴」,久晴之後,空氣中水氣較少,不易形成大霧,如有大霧出現,表明有暖濕空氣移來,北方冷空氣影響時,會轉陰雨。久雨之後,冷空氣已控制本地,夜間雲層消散,微風,早晨出現大霧,陰雨結束轉晴。
不同季節出現大霧,預示未來天氣也不一樣。「春霧雨,夏霧熱,秋霧涼風,冬霧雪」,指春天出現大霧,天要轉陰雨;夏天大霧消散後,天氣晴熱;秋天有霧,表明有冷空氣南下,會出現連續有雨;冬天有大霧,預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測天
大氣層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懸浮物質,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現多種色彩和許多光學現象,觀察它的變化,可以預測未來天氣。
「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如果大氣中水汽過多,則陽光中一些波長較短的青光、藍光、紫光被大氣散射掉,只有紅光、橙光、黃光穿透大氣,天空染上紅橙色,開成朝霞。紅霞出現表示西方的雲雨將要移來,所以,「朝霞不出門」。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雲雨已移到東方,天氣將轉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諺語「日出胭脂紅,無雨也有風」,、「日出紅雲,勸君莫遠行」、「太陽照黃光,明日風雨狂」等也是這個道理。
「太陽正午現一現,以後三天不見面」,指前兩天和當天上午陰雨,中午出現太陽,沒有多久天氣又轉陰雨,預示天氣將會連續陰雨。

七、看物象測天
動植物在氣象條件發生變化時,其活動規律和習性會發生一些變化,人們根據這些變化來預測天氣。
「烏龜背冒汗,出門帶雨傘」烏龜背殼潮濕,殼上的紋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徵兆;龜殼有水珠,像是冒汗,將要下大雨。龜殼乾燥,紋路清晰,預示近期不會下雨。這是因為龜身貼地,龜背光滑陰涼,當暖濕空氣移來時,會在龜背冷卻凝結出現水珠,天將下雨,反之空氣乾燥,暫不會下雨。
「蛇過道,大雨到」、「水蛇盤柴頭,地下大雨流」、「螞蟻壘窩天將雨」、「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飛得低,出門帶雨衣」、「知了鳴,天放晴」、「蟬兒叫叫停停,連陰雨將來來臨」、「魚兒出水跳,風雨快來到」、「河裡魚打花,天上有雨下」。這些測天經驗,幾乎家喻戶曉。它們都是動物對陰雨前氣壓低、濕度增大的生理反應。
在晴天轉雨時,人們感到悶躁,疲倦不適。老人腰酸背疼,病人傷口發癢,關節疼痛,都預示天要陰雨。

八、看農歷關鍵日預測天氣
有許多天氣諺語是看農歷關鍵日預測天氣。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壞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要知未來癱不癱,就看農歷二十三」(癱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難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曬龍袍,淋破龍袍反曬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後期陰雨天數多)等。
為什麼這些關鍵日的天氣易出現變化呢?人們經過長期的觀測總結發現:冷暖氣團經常會在農歷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現。農歷與月相有密切關系,月亮的朔望對大氣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變化,會使冷暖氣團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較活躍,影響時天氣就會發生變化。

九、3個月韻律測氣候
相距一定時間兩種天氣氣候之間有一定的變化聯系,氣象學上把這種聯系叫做韻律。許多作天氣氣候預測的天氣諺語是屬於韻律性質的。
3個月韻律表現為季節之間的聯系,例如:
⑴「春雨貴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無大風,夏季雨水窮」、「發盡桃花水,必是旱黃梅」。
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長」。
⑶「秋水紛紛,冬雪滿天」、「秋有旱,冬有冰」。
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
⑸「春雪百日雨」。
這些天氣諺語,反映了季節氣候特點之間的聯系,氣象工作者用這些諺語作氣候預測先要進行大量的諺語驗證工作,再以此作為氣候預報的一種判據。

十、5個月韻律測氣候
許多天氣諺語反映天氣氣候5個月的變化和聯系,大約相隔一個季節。例如:
⑴「不得春風,難得秋雨」、「春有幾次大風,秋有幾次大雨」。
⑵「三九欠東風,黃梅無大雨」、「九里一場風,伏里一場雨」、「九九南風伏里旱」、「四九南風伏里旱」。
以上兩組天氣諺語主要是根據冬春冷空氣活動來預報5個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氣。我們曾對天氣諺語進行驗證,查1月份冷空氣活動與6月份降水的聯系,發現26次冷空氣活動,23次在以後的150天左右有降水過程,佔88%,降水過程平均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個月韻律預測氣候變化,可靠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Ⅳ 我要寫有關俗語的畢業論文,請幫助~~

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應該是同義詞。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
有的文章中偶爾也把俗語稱作成語。俗語和成語都是漢語中的約定俗成的語言形式,二者關系密切。「約定俗成」這一成語,就包含著俗、成二字。但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它們還是各有特點的。試比較下列例句:
甲: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乙:弱肉強食
甲:多年的老歪樹,直不起來了
乙:積重難返
甲:後長的牛角,比先長的耳朵長
乙:後來居上
甲:撿了芝麻,丟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以上各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為俗語,乙為成語。俗語以形象為主體;成語以精練為特色。俗語多為完整的句子,長短不一,運用時可以變通;成語多為四個字的穩定結構,形式整齊。俗語流行於人民群眾的口頭上,文字上保持著通俗的特點;成語多用作書面語,文字上趨向典雅。從這一比較中,可以從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語是以形象為主體的通俗的口語,它的結構形式相對穩定,而在實際運用中可以靈活變通。
編輯本段俗語舉例
「小二」管「大王」
挨著勤的沒懶的
矮子面前不說短話
按下葫蘆起來瓢
八抬大轎請不去
八字沒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張人皮
半斤對八兩
半路上出家
飽漢不知餓漢飢
背著抱著一般沉 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笨鳥先飛
鼻子氣歪了
比登天還難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比死人多口氣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別人牽驢你拔橛子
兵敗如山倒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病急亂投醫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不吃黃連,不知啥叫苦
不吃饅頭爭(蒸)口氣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識
不打無把握之仗
不打無准備之仗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不到黃河心不死
不費吹灰之力
不分青紅皂白
不夠塞牙縫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見棺材不落淚
不見兔子不撒鷹
不見真佛不燒香
不進山門不受戒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可同日而語
不拉屎占茅坑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間煙火
不是省油的燈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不是冤家不聚頭
不死也扒成皮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不知道哪頭炕熱
不知哪塊雲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牆不回頭
蒼蠅不叮沒縫的蛋
操心不見老
拆東牆,補西牆
常罵不驚,常打不怕
常說口裡順,常做手不笨
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長嘆不如慢磨
長添燈草滿添油
唱對台戲
朝中有人好做官
炒豆眾人吃,炸鍋一人事
車到山前必有路
陳芝麻爛穀子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成者王侯敗者賊
秤桿離不開秤鉈
秤有頭高頭低
秤鉈雖小壓千斤
吃飽了撐的
吃別人嚼過的饃不香
吃不了兜著走
吃錯了耗子葯
吃定心丸
吃飯想撐死,幹活怕累死
吃力不討好
吃了豹子膽
吃了迷混葯
吃了槍葯了
吃人不吐骨頭
吃人飯,拉狗屎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
吃人家飯,受人家管
吃軟不吃硬
吃啞巴虧
吃著碗里的,望著鍋里的
丑話說在前頭
醜媳婦早晚也得見公婆
初一一回十五一回
出多少汗,吃多少飯
出家人不說在家話
出水才見兩腿泥
出頭的櫞子先爛
穿新鞋走老路
穿一條褲子
船到橋頭自然直
船家的孩子會浮水
窗戶紙一點就破
吹鬍子瞪眼
此地無銀三百兩
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一時,彼一時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從刀尖上爬過來的
從小離娘,到大話長
打不著狐狸惹身騷
打不著野狼打家狗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
打倒不如說倒
打燈籠找不著
打掉門牙往肚裡咽
打狗還得看主人
打開天窗說亮話
打破砂鍋問到底
打瞎子,罵啞巴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打腫臉充胖子
打著燈籠找不著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當面鼓對面鑼
當面是人,背後是鬼
當著矬子不說短話
刀架脖子上
刀快不怕脖子粗
刀槍葯雖好,不破手為高
刀子嘴,豆腐心
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
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
得理不讓人
得了便宜賣乖
得饒人處且饒人
低頭不見抬頭見
地在人種,事在人為
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
丁是丁,卯是卯
丟下嘴裡的肉,去等河裡的魚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斗大字不識一升
肚子疼怨灶王爺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惡人先告狀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兒大不由娘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二一添作五
翻臉不認人
反其道而行之
方是真的,葯是假的
房頂開門,灶坑打井
防君子不防小人
放長線釣大魚
放屁砸了腳後跟
肥的瘦的一鍋煮
肥水不流外人田
費力不討好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佛燒一炷香,人爭一口氣
福不雙降,禍不單行
該吃九升,不吃一斗
乾打雷不下雨
乾的早不如乾的巧
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甘蔗沒有兩頭甜
趕鴨子上架
趕早不趕晚
敢怒不敢言
剛出狼窩,又入虎口
胳膊擰不過大腿
各人的夢各人圓
給個棒棰就當針
恭敬不如從命
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
公雞下蛋,母雞打鳴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狗改不了吃屎
狗眼看人低
狗嘴吐不出象牙
掛羊頭賣狗肉
官不大,僚不小
官船漏,官馬瘦
光許願,不燒香
貴人多忘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編輯本段俗語的形成
俗語是熟語之一,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練的語句。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但不包括方言詞、俗語詞、書面語中的成語,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從狹義來看,俗語是具有自己特點的語類之一,不同於諺語、歇後語,但一些俗語介乎幾者之間。俗語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連。
編輯本段俗語的名稱與范圍
俗語歷史久,使用廣,名目繁多,說法不一,有:「里言」、「俚言」、「鄉言」、「俗言」、「傳言」、「常言」、「邇言」、「恆言」;「里諺」、「野諺」、「古諺」、「鄉諺」、「俗諺」;「里語」、「俚語」、「民語」、「常語」、「古語」、「直語」、「鄙語」、「諺語」;「俗話」、「古話」、「煉話」、「常談」、「俗談」、「方言土語」、「街談巷語」等。可見,歷來人們對於俗語的理解並不一致。
「俗語」一詞,始見於中國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附褚少孫補寫的《西門豹治鄴》一文:「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這里的「俗語」一詞,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
後來,劉向《說苑•貴德》和班固《漢書•路溫舒傳》引述路溫舒寫給漢宣帝信中的話語,正式用「俗語」來指通俗、形象、廣泛流行在人群眾中的定型語句:「故俗語雲:『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為吏,期不可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說苑•貴德》)「故俗語雲:『畫地作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漢書•路溫舒傳》)
編輯本段俗語與諺語等熟語的區別
熟語關系圖
語義
字面意義和實際意義相同
這類俗語望文生義,比較容易理解。例如,「不打不相識」,意思就是「雙方本來不相識,經過相打之後認識了」。
字面意義和實際意義不同
同時具有字面意義和實際意義
修辭手法
俗語最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雙關、對偶、頂真、映襯、層遞等。
比喻
比喻是俗語最常用的修辭手法,這類俗語往往用人們非常熟悉的事物,如飛禽走獸、花草樹木、農田作物、生活用品等,來說明抽象、陌生的事物,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例如,「兵敗如山倒」用的是明喻,用「如」把本體「兵敗」和喻體「山倒」連接起來,比喻軍隊戰敗;又如「窮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3],在本體和喻體間用「是」連接起來,比喻黃土能變成金子,人能由窮變富;借喻手法俗語運用得最普遍,好像「紅花還得綠葉扶」[4],就是把喻體「紅花還得綠葉扶」當成本體來說,比喻即使一個有本領、有能力的人也需要別人幫助。
比擬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前者就是把物擬作人,後者就是把人擬作物。這種修辭手法往往帶有諷刺、憎惡意味,用來突出人物待征,特別是思想品德、精神面貌、言行舉止等,使形象更鮮明、更生動。
例如,「黃鼠狼給雞拜年」用的是擬人,黃鼠狼人格化了,賦予人的活動,黃鼠狼本來是吃雞,卻去給雞拜年,比喻人為裝友善,別有用心;「賴狗扶不上牆」[5]是擬物,把不成器的人比擬成「賴狗」,說人無用,扶植不起來。
借代
借代是不把要說的人或事物直接說出來,而是借用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其它事物或名稱代替。借代可以是:借本體事物最突出的特徵代替本體事物;借與本體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其它事物代替本體事物;借本體事物的一部分代替本體事物;借本體事物產生的結果代替本體事物等。俗語簡短,借體必須在形象、性質上有顯著、典型的特徵,使人一目瞭然。
例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芝麻」代替小事,「西瓜」代替大事、重要事情;「情人眼裡出西施」句用中國古代美女「西施」代指美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狀元」就代替了傑出人物;至於「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難念的經」就是為難的事情了。
誇張
誇張,顧名思義是要故意把事實誇大或縮小,達到修辭效果。誇張一般分為直接誇張和融合誇張兩種。前者是直接突出、誇大或縮小事物的某種特徵,把事物說得比實際更好,更強烈;後者是運用比喻、比擬、借代,與誇張相融合的表現形式,用來加強誇張的意味。
例如,「人老骨頭硬,鐵打都不動」,用「鐵」來誇大體頭之硬,比喻人越老越堅強;「一尺水,百丈波,「一尺水」說成能抓起「百丈波」,不言而喻,這是誇大事實;「一腳踢到泰山,一步邁進黃河」比喻人心情急切,想一下子把事辦好,而事實上,泰山是一腳踢不到的,黃河是一步邁不過去的;還有,「早上浮雲走,後晌曬死狗,用「曬死狗」誇大天氣熱的程度。
雙關
雙關是利用詞語的不同含義或讀音相同、相近的特點,表面上說一件事,而實際上替的是另一件事。俗語中,借義雙關和詣聲雙關用得較多。借義相關是利用詞語的不同含義構成的雙關,諧聲雙關是利用詞語的讀音相同或相近構成的雙關。
例如,「火燒芭蕉心不死」,表面上說的是芭蕉的「心」不死,實際上是指人心不死,比喻不甘失敗,或不肯罷休;「驢唇不對馬嘴」[6]表面上說的是「驢唇」對不上「馬嘴」,實指兩方面或兩件事不相符合;「跳進黃河洗不清」表面上說的是,人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身子,實際意義是人的冤屈無法辯白,恥辱洗不掉;又如,「鐵公雞一毛不拔」,表面上說的是鐵制的公雞拔不下一根羽毛,實際上說是說人吝嗇,一毛不拔。

Ⅵ 有關諺語的論文

雄偉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會引起我們深思;朝暉夕陰,寒來暑往,花開花落,鳥語蟲鳴,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既美麗又神秘,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一組課文都是以探索自然世界為主要內容的文章,相信大家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一定會激發起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的濃厚興趣,一定會更加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讀這首詩可以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作者先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然後具體書寫遐思的內容: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詩歌節奏鮮明,語調和諧,富有音樂美。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是表現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來就是寫飛揚的思緒了。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證嗎?這些有機物的殘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譯這些密碼嗎?「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一句,很自然地使讀者聯想起人。皺紋和化石是什麼關系?作者為什麼要寫皺紋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臉,那麼刻在這張臉上的皺紋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並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它,顯得自然親切。閱讀時要注意詩的韻律,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看雲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系。作者在說明的過程中,選取了恰當的說明角度和說明順序,顯得層次清晰,條理分明。作者運用大量的比喻和生動的描寫,勾畫出千姿百態的雲,使讀者從中得到識別天氣的陰晴雨雪的知識。如「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招牌」即商店的標志,雲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比喻准確、形象。又如「卷雲和卷積雲的位置很高,那裡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一般」指通常情況,並不排除特殊情況。用語准確,很有分寸。本文還引用了許多天氣諺語,如「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等。這些諺語都是群眾通過長期觀察和實踐總結經驗的結晶,它簡短通俗,鮮明生動,讀起來琅琅上口,用諺語來說明知識不僅給文章增添了情趣,而且也顯得准確、生動、簡潔。

《綠色蟈蟈》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學小品文,同時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對蟈蟈充滿了喜愛之情,因此在語言的使用上盡量生動感人。比如,「它們對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猶豫地都接受」「嗉囊裝滿後,它用喙尖抓抓腳底,用沾著唾液的爪擦擦臉和眼睛,然後閉著雙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這些語言都很傳神。像「蟈蟈在竊竊自語」「蟈蟈酷愛甜食」「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處在一起的」等都運用了擬人手法。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自然、親切,增強了可讀性。文章還通過比較來寫蟈蟈。比如在寫蟈蟈的叫聲時,拿蟬的叫聲來作比較;寫它喜歡吃肉食時,拿螽斯來作比較;寫它追捕蟬時,拿鷹來作比較;寫它同類相食時,拿螳螂來作比較。這些比較,既突出了蟈蟈的習性,又說明了作者對各種昆蟲的習性了如指掌。

《月亮上的足跡》一文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通過閱讀,我們能從中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美。恰當的描述,用數字說話,敘述中有議論。這些寫法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寫作要點
《山市》中的「山市」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作者以目擊者的口吻,運用了比喻(「數至八層,裁如星點」)、誇張(「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排比(「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等修辭方法和描寫性的語言,使文章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給讀者留下了極大的聯想和想像的空間,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賞。

Ⅶ 諺語地理論文 天氣

我國是氣象觀測開始最早的國家之一,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許多卜雨問晴的記載。有人對317片甲骨進行統計,發現其中104片是與氣象有關的。其中卜雨的有93片,卜晴的有4片,卜暴風雨的有5片,卜雪、卜雹的各1片。這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氣預報。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6/view-5949544.htm
人生活在大氣之中,天氣氣象條件是影響人體生理、心理感覺的一種重要因素。人類適宜生存的氣象要素范圍是有限的,當氣象要素高於或低於一定的閾值時,就會對人類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引起身體的不適、情緒波動,進而誘發疾病,促使舊病復發等。
早在2000年前,人類就開始觀察天氣與健康的關系了。我國《黃帝內經・素問》就闡述了天氣、氣候對人體健康與疾病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如書中「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就強調了人與自然界陰陽四時氣候變化息息相關,人與自然界四時氣候變化是一個動態的整體。
一些研究表明,氣溫過高或過低可以引發多種疾病,甚至死亡。例如,大家都知道夏季當氣溫接近或高於人體溫度時,如果身體不能及時散熱,就會發生中暑。氣溫過低,可以造成凍傷,支氣管炎的發病指數隨溫度的下降而增加,在最冷月份發病最多。天氣民諺中,有許多是預報溫度變化的,如「奇熱必有奇寒」是指入冬以後如果持續溫暖,則一旦冷空氣襲來,降溫可能劇烈、持久。放眼於更長的時間范疇,如果連續數年暖冬,就得留心終歸會來一個寒冬。天氣民諺教會我們初步識冷暖,讓我們對溫度變化易引起的疾病能夠提早預防。
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與氣壓的高低有關系。民諺中有「天氣悶熱不舒服,有雨不過午」的說法,即下雨前空氣中水汽增大,氣溫濕熱,人體中的水分和熱量不易散發,因而會引起不舒服的感覺。
空氣濕度的大小,也直接影響人體各種生理機能。從民諺「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潮濕西風干」可知,不同風向的風會對當地的空氣濕度產生不同影響。空氣濕度大,流腦發生率低;但相對濕度過高,人體會缺乏自控力,感到煩躁不安;乾燥空氣使鼻腔、氣管黏膜脫水,彈性下降,容易出現鼻腔流血。
《金匱要略》說:「風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這說明風對人類健康也具有二重性,當然此處的風並非單一指氣象意義上的風。有研究表明,死亡高峰時段多與風速高峰時段有關。
天氣條件及其變化不僅影響人的生理健康,對人的心理情緒方面的影響也非常明顯。有利的天氣條件,可使人們情緒高漲、心情舒暢,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天氣條件,則使人情緒低落、心胸憋悶、懶惰無力,甚至會導致一些疾病和異常行為。例如,高溫、高濕、陰雨以及一些異常天氣都不利於人的心理健康。資料表明,連陰雨天氣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古語說「天昏昏令人鬱郁」,意思就是在陰雨連綿的季節,人們的精神較懶散,心情也不暢快,影響工作效率。研究發現,陰雨天氣之所以影響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為陰雨天氣下光線較弱,人體分泌的松果激素較多,這樣,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濃度就相對降低,人體神經細胞也就因此「偷懶」,變得不怎麼「活躍」,人也就會變得無精打采。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天氣氣候有所差異,因此天氣諺語流傳於全國各地,北起黑龍江,南至南海諸島,東起東海,西至新疆、西藏,隨處可見天氣諺語。
例如南海的西沙群島有不少關於台風的天氣諺語,如「古龍曬太陽,不久台風狂(到)」,「古龍曬太陽」是指在太陽下方有一束橙黃色的黃帶;東海同樣有很多關於長、中、短期天氣變化的諺語,如舟山群島的「上燈遇風暴,稻花風吹落」,是說正月十三(上燈)到十八(落燈)如果遇上偏北大風,則預示著六、七月早稻揚花或收割的時候會有台風影響;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氣諺語,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來年春暖多風沙」,西藏的「春天風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
天氣諺語的內容非常豐富,有描述氣候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區就有「正月陰,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風,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節」;在華北和黃淮地區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等。有些則反映了氣象關系,「霜後暖,雪後寒」就是一例,意思是說,霜凍一般出現在冷空氣侵襲後的高壓控制下,霜後多是風小、天晴、陽光明媚的天氣,自然比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氣的前鋒和暖濕空氣相遇產生的,冷空氣的主力還在後面,而且雪對太陽輻射能吸收很少,這也是雪後寒的原因之一。
許多諺語是關於長期、中期、短期天氣變化的,在長期天氣變化的諺語中,又有關於旱澇、降水和冷暖趨勢的,關於降水過程和冷空氣活動的,以及關於稻凍、大風、冰雹、台風的等等。
分散流傳在廣大群眾當中的天氣諺語,其中絕大多數均有深刻的科學道理。例如「久晴大霧陰,久雨大霧晴」的道理是:久晴時,空氣中水汽一般較少,形成大霧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出現大霧,說明有外來暖濕空氣向本地輸送,天氣將轉陰雨;久陰時,空氣中水汽一般較多,但因雲層覆蓋,地面熱量不易散失,溫度不會劇烈下降,也不容易出現大霧;如果出現大霧,說明天空雲層消失,天氣將轉晴好。又如預報近日晴天的天氣諺語「早要天穿頂,暮要四腳懸」的科學道理為:晴天的夜間在地面可凝成低霧,但不可能成雲,故第二天早上「天穿頂」――無雲,這是天氣晴好的保證;晴天午後還可生成一些雲彩,但地平線附近是懸空的、干凈的,這種雲如產生在本地,不久會消失,所以「四腳懸空」也是未來天氣晴好的徵兆。
其他天氣諺語也大都存在著一定的科學性,它是世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現代氣象科學的搖籃。由於它既能預測天氣又具有簡便、實用的優點,因而在我國已流傳了數千年,至今仍在人民群眾中流傳、使用,並得到補充和發展。在氣象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它對氣象預報工作,仍有不可忽視的參考價值。
但這種來自民間經驗的預測天氣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用天氣諺語預測天氣實際上是憑人的視覺、聽覺、感覺和經驗,過於主觀,缺乏定量數據;其次,這種預測通常只能對即將到來的天氣變化做短期的預測,很難做到對一個天氣變化整個周期的預測,即使有推測也不一定準確,如山東省氣象局曾通過對比分析1977年~2004年農歷八月十五日與次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濟南20時地面觀測資料,對天氣諺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進行驗證,結果發現,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不一定雪打燈,而八月十五與正月十五都能看到月亮的現象出現較多。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個地方的看天經驗,僅適合於當地或本地區,視野局限在頭頂上的一塊天地,看不出天氣系統的移動,更不能了解天氣演變的物理過程。如台風在離我國幾千公里以外的洋面上形成、發展,台風何時形成?沿什麼路徑移動?將從何處登陸影響我國?這些用天氣諺語是無法作出准確的預報和判斷的。
現代氣象學指出:世界風雲變幻不是一個地方、一個局部起決定作用的,而是東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大氣綜合運動、互相影響的結果,只憑人的視覺、聽覺、感覺和經驗,或者說根據天氣諺語,是無法知道距離遙遠的地方正在出現和將要出現什麼祥的天氣的。另外,用天氣諺語預測當地天氣,也只能得出定性的結果、無法得到定量的結果。
雖然有其局限性,但是來自民間的豐富多彩的天氣諺語仍然是寶貴的智慧財富。我們如果能熟識這份來自民間的「天氣晴雨表」,並結合現代的科學的天氣氣象預報,就能夠更好的順應自然界四時不同季節氣候變化,預防疾病的發、生發展,長久保持身心健康。

Ⅷ 我需要在畢業論文中引用一段名人名言,請問需要加到參考文獻里嗎

名人名言不用加參考文獻,這個沒有補充的必要。你可以加一句某某的xxxx某某說xxxx都可以

Ⅸ 馬諺語的論文結語

專題復型論文。這是分制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如本書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淺析領導者突出工作重點的方法與藝術》一文,從正面論述了突出重點的工作方法的意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