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尊師重道的典故

尊師重道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2 06:11:31

❶ 尊重老師的歷史典故

1.孔子與他的弟子

子貢,孔子傑出弟子。後棄官從商,成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歷來公認他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聖人孔子溘然長逝。孔子死後,眾弟子皆服喪三年,相訣而去,獨有子貢結廬墓旁,守墓六年,足見師徒情深,尊師之誠,實屬中華尊師孝道楷模第一人。後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間,立碑一座,題為「子貢廬墓處」。因子貢為孔墓所植為楷樹,後世便以「楷模」一詞來紀念這位聖徒。

❷ 有關古代 !! 尊師重教的典故

有關古代尊師重教的典故有《程門立雪》、《子貢尊師》、《陸佃千里求師》、《魏照尊師》、《李世民教子尊師》、《張良拜師》等。

1、程門立雪

據《宋史·楊時傳》記載,楊時小時候聰明伶俐,人稱神童。他考中進士後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攻讀經書、寫作教學,後來拜著名理學家程頤為師。

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和學友游酢,因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得正確答案,就一起去程頤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他們行至半途,就下起雪來了。趕到程頤家時,適逢程頤坐在火爐旁閉目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

過了良久,程頤醒來,從窗口發現了站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他們渾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程頤急忙起身迎他倆進屋。後來,楊時學到了程門理學的真諦,世稱「龜山先生」,被後人推崇為「程學正宗」。「程門立雪」的典故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影響久遠。

2、子貢尊師

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子貢尊師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魯國大夫在別人面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聽說後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幾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做太陽和月亮,說老師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3、陸佃千里求師

古時學校很少,求師困難,求名師更為不易。陸佃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決定到外地拜師求學。當他得知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正在江南講學,便決心去拜師。為了拜師,他穿著草鞋,背著鋪蓋,長途跋涉,跑了千里路程。一天下午,來到一條河邊,當時沒有渡船,只得把行李頂在頭上涉水過河。

當他走到河心,突遇山洪暴發,巨大的洪流將他捲走,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艄公救了上來。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王安石,當他跨進王安石的家門時,已精疲力竭了。王安石看到這位不遠千里前來求學的有志青年後,十分喜愛,決心把全部知識傳授給他。在王安石的精心教導下,陸佃學習非常刻苦,博覽群書,知識面很是廣泛。

(2)尊師重道的典故擴展閱讀

尊師重道,漢語成語,指尊敬師長,重視自己的教育事業。出自范曄《後漢書·孔僖傳》。

尊師重道,注重師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它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尊師重道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自己的教育事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重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徵。我國傳統上把學問知識分為「道」、「經」、「術」三個層次。「道」是最高的學問。「經」是對「道」的闡述。「術」是實踐「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學派都把「道」作為最大的學問,最終的追求目標。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中國政府決定從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從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保障教師的合法權利,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

參考資料:端木賜_網路、尊師重道_網路、陸佃_網路

❸ 尊師重道的成語典故

東漢時代,有一來位名叫魏昭的人,當源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程門立雪
百世之師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牆桃李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表
嚴師益友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飲水思源
洗耳恭聽```````

❹ 古代尊師重教的典故有哪些

子貢尊師
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
一次,魯國大夫在人前貶低(biǎn dī)孔子,抬高子貢。子貢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十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說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毛主席向老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主席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sháo)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shú)讀書時的老師毛宇居一起用飯。席間,毛主席熱情向老師敬酒。毛宇居不勝榮幸,感動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yíng)盈地回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岳飛祭師
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飛因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無錢上學。周侗老師十分喜歡這個勤學的孩子,免費收岳飛為學生。周侗老師不僅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愛國愛民、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還教會他射箭的絕技。
周侗老師去世後,岳飛把他當父親一樣安葬。每到初一、十五,岳飛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祭拜周老師。在痛哭一番之後,他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重的弓,射三箭後才回去。

❺ 尊師重教的典故和成語

一、尊師重教的典故:

1、程門立雪

宋朝時,楊時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睡著了。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一尺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程門立雪」這一典故表達了古代中國尊師重教的教育傳統和誠心求學的精神。

2、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

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

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3、毛澤東:老師應上座

徐特立是毛澤東學生時代的一位老師。當徐老60華誕時,毛澤東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表示自己的敬佩之情,信上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是我30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新中國成立之初,徐特立應毛澤東邀請從南方來到北京,毛澤東在中南海家中專做了湘筍和青椒等湖南家鄉菜為老師洗塵。毛澤東說:「沒有好菜吃。」 徐特立表示「人意好,水也甜」。

上桌時,毛澤東要徐特立坐上席,徐老說:「您是全國人民的主席,應該坐上席。」毛澤東謙讓道:「您是主席的老師,更應該坐上席。」硬是讓老師坐了上席。幾天後,毛澤東還把自己的呢大衣給老師,作送別禮。

二、尊師重教的成語:

1、一字之師

拼音:yī zì zhī shī

解釋: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之師。比喻從別人那學到一點東西也是自己的老師。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譯文:鄭谷改齊己《早梅》寫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笑著說:「『數枝』不能表現出早意來,不如用『一枝』好。」齊己驚訝不已,不由得整理三衣,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從此,眾多讀書人就把鄭谷看做齊己的「一字之師」。

用法:作賓語;指改正一個字的老師。

例句:他是文學巨匠,更是我的一字之師。

2、師道尊嚴

拼音:shī dào zūn yán

解釋:本指為師之道,在於尊重人性,嚴謹為學,即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後改變其意思,多指為師之道尊貴、庄嚴。

出處:西漢戴聖編纂《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譯文:求學的道理,尊敬老師是最難做到的。教師受到尊敬,然後知識(學問)才會受到尊重;知識受到尊重,然後民眾才懂得敬重學業。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尊師重教。

近義詞:師嚴道尊、尊師重教

例句:傳承師道尊嚴,不忘民族初心。

3、尊師重道

拼音:zūn shī zhòng dào

解釋: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自己的教育事業。

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譯文:臣聽說聖明的君主王候,哪個不是尊師重道的。

例句: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尊師重道的典故擴展閱讀

尊師重教的名言

1、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2、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3、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朱舜水集•勸興》

譯文:重視教育是建國的根本,培養人才是治理國家的首要任務。

4、人不可以不就師矣。——(漢)王符《潛夫論•贊學》

譯文:人不能沒有老師指導學習。就:靠近。

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唐〕韓愈《師說》

譯文:人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怎能沒有疑難問題呢?有了疑問不向老師請教,最後還是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❻ 寫出尊師重道的兩個歷史故事

1、岳飛念念不忘師恩

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無錢上學。但他非常好學,常在私塾窗外聽課,無錢買紙筆,就以樹枝為筆,大地為紙。私塾老師周侗很喜歡這個勤學的孩子,就免費收岳飛為學生。

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保國安民、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每逢單日習文,雙日習武。還教會他射箭絕技,能左右開弓,百發百中。岳飛不負師教,勤學苦練,文武雙全。

後來他率軍收復失地,屢建奇功,成為令金兵聞風喪膽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後,岳飛披麻衣,駕靈車,執孝子之禮,以父禮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無論在外行軍打仗。

還是駐扎營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師,每次痛哭之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飛說:「老師教我立身處世精忠報國的道理。

還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藝都傳授給我,師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懷的。」

2、子貢以太陽月亮喻孔子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他聰穎好學,有次魯國一位大夫在人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非常氣憤,當即以房子為喻,說老師的圍牆高十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

而自己不過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孔子比作太陽和月亮,說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結廬而居,守墓六年。

3、周恩來不忘師恩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苓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苓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苓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4、程門立雪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

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

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5、漢明帝猶尊桓榮以師禮

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桓榮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軀的至高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❼ 尊師重道的故事

東漢時代,來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自,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還有:
程門立雪 百世之師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牆桃李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表 嚴師益友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飲水思源 洗耳恭聽```````

❽ 古代尊師重教的典故有哪些

1、堂前為官堂下為師

古代武威士子崇尚儒學,許多士子在他鄉為官時,格外重視辦學,有的甚至堂前為官、堂下為師,留下了崇文重教的嘉話。

元末武威人余闕,甘肅歷史上惟一的榜眼郎。他無論治郡,還是治軍,閑暇總是不望辦教育,擇品行好的士子為徒,悉心教授學問,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如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戴良、明代開國功臣宋濂等。

1358年,余闕孤守安慶,率三千羸兵屢次擊退陳友諒大軍的進攻。在戰斗間歇時,余闕仍不忘請來郡國學館老師,招集諸儒,在帥堂論學,還命令將士們聚在堂口,一起聽課。他的這種臨危不亂的豪邁氣概,受到了後世人們的崇敬和贊揚。

清代武威人王化南,也是一個重教好學的地方官。乾隆年間,他在山東當知縣,大辦學校,革科場陋習,《武威縣志》上說:「化南好學,至老而不厭。做官時,每天早起批閱公文,午間處理公事。下午則集合幕僚、儒生、子侄學習,讀經史,談典故。

晚上回去讀書,書聲琅琅達於署外。」後來,他辭官回鄉,主講武威書院,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學子。

2、安車蒲輪

涼王為了拜尋良師,特意製造了安車。這是一種很舒適的廂式車,扶欄雕刻精美,寶蓋綴以金玉,四周用明黃色的帛環圍。國家有規定,涼國貴族包括王室不許享用,只有那些德才超群的名師才配乘坐。涼王用安車到處招聘良師,一年四季不輟。宋纖就是涼王用安車載到武威城的。

張掖山中有位叫郭荷的人,《晉書》上說他:「明究群籍,特善史書」,涼王很尊敬他,派安車把他請到武威,做太子張太和的老師。幾年後,郭荷年老體衰,想回張掖南山去。涼王怕他一路車輛顛簸,特把安車改造成了蒲輪車。

蒲輪,就是用布和植被裹住車輪,起減震的作用。安車蒲輪,載了郭荷,一路向西,路人爭觀,驚慕不已。

3、先拜師後拜王

北涼王沮渠蒙遜「博涉群史,頗曉天文,雄傑有英略,滑稽善權變」,是一位尊師重教的國王。他在武威立國後,頒布《求賢令》,在全北涼境內招賢納士;重視文化教育,創辦學校。這些舉措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一時北涼境內人才濟濟,文化出現了繁榮景象。

有位叫劉昞的學者,在酒泉教書為生,館中弟子五百人。沮渠蒙遜攻打下酒泉城後,把劉昞恭請到了武威,拜為秘書郎。為了讓他發揮教學專長,特意在涼州西苑城修築了「沉陸觀」,辟為劉昞講學之所。

沉陸館是涼國著名建築物,殿堂華美,有台、池、榭、亭,植以名卉,比北涼王所居的寢台還要繁奢、富麗。劉昞在沉陸館講學時,北涼王常常去旁聽,執禮甚恭,劉昞所用一應物器,親自送去。沮渠蒙遜死後,其子牧犍繼位,尊受業師劉昞為國師。

沮渠牧犍喜愛文學,尤其喜歡與群臣在殿堂之上討論學問。遇到節慶日,沮渠牧犍總是恭敬地請老師劉昞到朝堂來向群臣講學,他自己則從王座上下來,同群臣一道先向劉昞行跪拜禮,然後把老師請到南面就座,自己在接受百官跪拜後,同群臣面北而坐,聆聽劉昞的講述。

這種「先拜師,後拜王」的尊師規矩,在北涼朝廷延續了好多年。

4、漢明帝劉庄:放下九尊之軀尊師

漢明帝劉庄,東漢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間,吏治非常清明,境內安定團結。博士桓榮是漢明帝做太子時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的尊敬,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

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桓榮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軀的至高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5、民族英雄岳飛:尊敬師長終身思慕

岳飛(謚號:武穆王),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南宋抗金名將,其軍事才能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

岳飛的老師名叫周同,據說他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後,每到初一、十五,岳飛都一定會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