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分桃的典故

分桃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1 05:19:47

⑴ 分桃是何典故/

衛靈公與彌子瑕之間產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園,回彌子食桃而甘,未盡,遂答以其半遺君。靈公食而甘之,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後來彌子色衰愛弛,靈公便拿此說事,責怪道:「是曾啖我以餘桃!」孔子和他們同時,曾經出仕於衛,受到了衛靈公的禮遇,他的學生子路和彌子瑕是連襟關系。
為什麼人們才提起男同得時候用的是斷袖分桃里的斷袖而不是分桃,是因為分桃的結局確實是很糟糕的,而斷袖的結局相對來講就比較好一點。

⑵ 斷袖分桃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

斷袖指的是漢哀帝要起身,衣袖被睡在身邊的董賢壓住,為了驚擾他睡覺,於是割斷了袖子。

分桃指的是彌子瑕摘了桃子,先嘗甜不甜,然後將剩下的給衛靈公嘗。

典故:

1、董賢英俊瀟灑,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選為太子舍人。漢哀帝在與他的交往中產生了愛戀,封他為董門郎,並封其父親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不久,董賢又被封為駙馬都尉侍中,這時董賢和漢哀帝每天同坐同食,出入則間車,毫不在乎朝臣的議論,兩人形影不離,同床共枕。

有一次漢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邊的董賢卻壓住了他的一個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賢,於是割斷了被董賢壓住的袖子,可見其愛戀之深。哀帝還為董賢建造了一棟與皇宮類似的宮殿,並將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給董賢,自己則用次品。他為了與戀人生生世世在一起,還為董賢在自己的陵墓旁邊修了一座冢塋。

2、彌子瑕是衛國的嬖大夫,他在衛靈公前很得寵。衛國的法律,私用國君車架的要處以斷足。彌子瑕母親病了,有人乘空隙連夜去告訴彌子瑕,彌子瑕假傳命令駕著國君的車子出去了。國君聽說了認為他很賢德,說:「好孝順呀!為了母親的原故,寧願受斷足之刑。」

有一天,彌子瑕同國君一起在桃園遊玩,他吃到一個很甜的桃子,便把這個沒吃完的桃子給了國君。國君說:「這是多麼愛我呀!忘記了他已經吃過了這個桃子,來給我吃。」

(2)分桃的典故擴展閱讀

斷袖分桃流傳至今,已成為男同性戀的代名詞。

其他有關同性戀的典故

1、龍陽之好

魏王與龍陽君,一同乘船釣魚,龍陽君滿載釣了十幾條魚,卻在哭泣。魏王說:「有什麼不安的事嗎?如果有,為什麼不告訴寡人呢?」龍陽君回答說:「臣沒有什麼不安的事。」魏王說:「那你為何要哭泣呢?」龍陽君回答說:「臣為大王釣到的魚而流淚。」魏王說:「什麼意思?」

龍陽君回答說:「臣一開始釣到魚很高興,後來釣到更大的魚,就想要把以前釣到的小魚扔掉。如今臣只有醜陋的面孔,卻能有機會擔任大王的侍寢。還被封爵為龍陽君,在朝廷上,官員們都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讓路。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寵信,美貌的她們也一定會拎起衣裙,跑到大王這里來。到那時,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釣的小魚,也會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

魏王說:「不會的!有這樣的想法,為何不願意跟寡人說呢?」於是下令全國,說:「敢向我提進納『美人』於宮的,誅殺九族!」

2、楚宣王與安陵

安陵君是楚宣王的男寵,頗為得勢。有個叫江乙的人對他說:「君主待你那麼好,只是因為喜愛你的美貌,以後總有色衰愛弛的一天,甚至連所睡的席子還沒破的時候,已經不再受到寵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說,連死也跟隨他,就會長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顧。」

可是在三年中,安陵君沒有對楚宣王說過。有一天,當安陵君和楚宣王在雲夢打獵時,宣王有感地說:「今天打獵,真使我快樂,但在我死後,誰還和我一起享受這快樂呢?」安陵君聽了以後,就流著淚下跪說:「大王萬歲千秋之後,我願意在黃泉之下繼續侍候你。」楚宣王聽了大為感動,就設壇封他為安陵君。

⑶ 「分桃子」的來歷

在韓非子的《說難篇》及劉向的《說苑》均有記載關於彌子瑕和衛靈公之事.
彌子瑕是內衛靈公的容男寵,有一天彌子瑕吃到一顆十分甜美的桃子,於是吃到一
半便交與衛靈公吃,沒想到對方完全沒生氣,反倒是稱贊他有愛君之心.這就
是稱呼同性戀者為『分桃』的由來.
《漢書》佞幸傳中的《董賢傳》中則提到漢哀帝寵愛董賢,甚至令他官拜三
公.兩人常共枕而寢.有一日兩人午後共寢,不久後哀帝有事要起身,但董賢
依舊睡在他袖上,他為了不驚醒對方,於是便割斷袖子,獨自起身.這也就是
『斷袖』一詞的由來.
現代人常以斷袖分桃來形容同性戀者.

⑷ 求:斷袖分桃 是個什麼典故啊 何解

古代,稱男子同性戀的隱語為「斷袖」、「分桃」。「斷袖」出自於漢哀帝與其幸臣董賢的故事。《漢書·佞幸傳》記載,董賢「為人美麗自喜」,哀帝很愛他。賢「常與上卧起」。一天晝寢,帝醒而賢未覺,「帝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分桃」說的是衛靈公與其男寵彌子瑕的事,彌子瑕與衛靈公游於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分君。」

出自《聊齊志異·卷三·黃九郎》:「燥濕互通,乃陰陽之正竅。迎風待月,尚有盪檢之譏;『斷袖分桃』,難免掩鼻之丑。」

中國古代同性戀隱語

《漢書-外戚趙皇後傳》記載,「房(宮女名)與宮(宮女名)對食。」東漢人應劭解釋說:「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很顯然,「對食」即當今所謂同性戀。同性戀是一種性反常行為,它是指在特定環境下產生的性意識變態。在古代,封建帝王荒淫無恥,三宮六院,粉黛三千,犧牲了大量少女的青春。這些幽禁的宮女因不得與異性接觸,性意識發生變態是不足為怪的,「對食」作為同性戀的隱語千百年來也一直在宮中流傳。

「對食」開始專指女子同性戀,到後來,女子與閹者的不正常行為也稱「對食」。南漢時,宮中有一條規矩,作狀元者,必先受宮刑。這些受閹的狀元多成為宮女的對食伴侶。故羅履先《南漢宮詞》雲:「莫怪宮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因性戀對象為狀元郎,所以這些宮女不僅不隱諱,反而矜誇於人。

同性戀者,男女都有。在古代,稱男子同性戀的隱語為「斷袖」、「分桃」。「斷袖」出自於漢哀帝與其幸臣董賢的故事。《漢書·佞幸傳》記載,董賢「為人美麗自喜」,哀帝很愛他。賢「常與上卧起」。一天晝寢,帝醒而賢未覺,「帝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分桃」說的是衛靈公與其男寵彌子瑕的事,彌子瑕與衛靈公游於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分君。」但史書中也偶有以「對食」指男子同性戀的。據《舊唐書·五行志》記載,「長慶四年四月十七日,染坊作人張韶與卜者蘇玄明於柴草車內藏兵仗,入宮作亂,二人對食於清恩殿。」這當是「對食」這個隱語的變通用法。

⑸ 我想知道「分桃」的典故,有知道的說一下,詳細點

春秋時,衛國大夫彌子瑕在果園里陪衛靈公遊玩。他從樹上摘下一個桃來,咬了一口,覺得非常好吃,就立刻把剩下的遞給衛靈公吃。衛靈公誇獎他說:"彌子瑕對我太好了!自己認為是美味的東西省下來捨不得吃,而給我吃。"

⑹ 分桃是何典故/

分桃的典故即「二桃殺三士」,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比喻借刀殺人。

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戰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晏子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把三位勇士請來,要賞賜他們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而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協調辦法——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分別各拿了一個桃子。

這時,古冶子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前二者;而公孫接與田開疆聽到古冶子報出自己的功勞之後,也自覺不如,羞愧之餘便將桃子讓出並自盡。盡管如此,古冶子卻對先前羞辱別人吹捧自己以及讓別人為自己犧牲的丑態感到羞恥,因此也拔劍自刎——就這樣,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威脅。

(6)分桃的典故擴展閱讀

晏子的其他典故

一、折沖樽俎

春秋中期,中原的強國晉國謀劃攻打齊國。為了探清齊國的形勢,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齊國。齊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間,范昭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頭告訴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給客人。」

范昭接過侍臣遞給的酒,一飲而盡。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為主公再換一個。」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違反了這個禮節,是對齊國國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這樣做的,但還是被晏嬰識破了。

范昭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范昭認為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當前去攻打齊國,絕對沒有勝利的把握,晉平公因而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

二、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到楚國,楚王知道晏子的身材矮小,就命令人在大門旁邊開了個小洞,請晏子從小洞進去。晏子知道楚王要戲弄他,嚴詞加以拒絕。他說,「到了「狗國」,才走狗洞,我現在是出使楚國,不應該走狗洞。」招待晏子的官員只好請晏子從大門進去。

晏子進去拜見楚王。楚王故意問:「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人們把袖子舉起來,可以遮住太陽;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接著問:「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派你出訪呢?」晏子答:「我們齊國派使節出訪很有講究:對那些精明能乾的的人,就派遣他們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國家;對那些愚蠢無能的使臣,就派他們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國家。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無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國來了。」

三、華而不實

齊景公對晏子說:「東海里邊,有古銅色水流。在這紅色水域里邊,有棗樹,只開花,不結果,什麼原因?」

晏子回答: 「從前,秦繆公乘龍船巡視天下,用黃布包裹著蒸棗。龍舟泛遊到東海,秦繆公拋棄裹棗的黃布,使那黃布染紅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銅色。又因棗被蒸過,所以種植後只開花,不結果。」

景公不滿意地說:「我裝著問,你為什麼對我胡謅?」 晏子說:「我聽說,對於假裝提問的人,也可以虛假地回答他。」

⑺ 分桃的歷史典故

《韓非子·說難》:
彌子名瑕,衛之嬖大夫也。彌子有寵於衛。衛國法,竊駕回君車,罪刖。答彌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彌子轎駕君車出,靈公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犯刖罪。」異日,與靈公游於果園,食桃而甘,以其餘鮮靈公。靈公曰:「愛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瑕色衰而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嘗轎駕吾車,又嘗食我以餘桃者。」

⑻ 斷袖分桃中的斷袖是什麼意思有典故嗎

有典故,斷袖指的是西漢的漢哀帝與董賢董聖卿的故事;講的是哀帝要起身上版朝,但是睡在旁邊的董權賢卻壓住了他的一個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賢,於是割斷了被董賢壓住的袖子。
分桃則是講春秋的衛靈公與彌子瑕。彌子瑕摘了桃子,先嘗甜不甜,然後將剩下的給衛靈公嘗。
斷袖分桃流傳至今,已成為男同性戀的代名詞。斷袖出自《漢書·佞幸傳》,分桃出自《韓非子·說難》。
同義詞:龍陽之癖、龍陽之好。

⑼ 斷袖、分桃的歷史典故

「斷袖」來源於西漢的董賢。西漢建平二年,有一天,漢哀帝下朝回宮,看到殿前站著一個人,正在傳漏報時,哀帝隨口問:「那不是舍人董賢嗎?」那人忙叩頭道:「正是小臣董賢。」董賢是御史董恭的兒子,在漢哀帝劉欣還是太子時曾當過太子舍人。就是這一瞥,哀帝忽然發現,幾年不見,董賢越長越俊俏了,比六宮粉黛還要漂亮,他不禁大為喜愛,命他隨身侍從。從此對他日益寵愛,同車而乘,同榻而眠。
董賢英俊瀟灑,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選為太子舍人。哀帝在與他的交往中產生了愛戀,封他為董門郎,並封其父親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不久,董賢又被封為駙馬都尉侍中,《漢書·董賢傳》載,這時董賢「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巨萬,貴震朝廷。」兩人形影不離,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來,衣袖被董賢壓住,他怕拉動袖子驚醒「愛人」,於是用刀子將其割斷,可見其愛戀之深。哀帝還為董賢建造了一棟與皇宮類似的宮殿,並將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給董賢,自己則用次品。他為了與戀人生生世世在一起,還為董賢在自己的陵墓旁邊修了一座冢塋。《漢書·董賢傳》載,哀帝還曾開玩笑地對董賢說:「吾欲法堯禪舜,何如?」嚇得大臣們目瞪口呆。

分桃的出處,《韓非子·說難》記載:春秋時,衛國大夫彌子瑕受衛靈公寵愛。(他們都是男人哦!)有天,彌子瑕在果園里陪靈公遊玩。他從樹上摘下一個桃來,咬了一口,覺得甘甜可口,非常好吃,就立刻把剩下的遞給衛靈公吃。衛靈公誇獎他說:"彌子瑕對我太好了!自己認為是美味的東西省下來捨不得吃,而給我吃。"可是,等到後來靈公不再喜歡彌子瑕,給國君吃剩餘桃子的事就都變成了他的罪行了,並因此受到懲處。

⑽ 龍陽之癖的典故

古人把同性戀稱為「斷袖之癖」、「斷袖分桃」或「龍陽之癖」。龍陽之癖的典故來源於戰國時期魏國的龍陽君。 典出《戰國策·魏策》中,「對曰:『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
魏王與龍陽君為同性戀者,同床共枕,甚為寵愛。一日,魏王與龍陽君同船釣魚,竟龍陽君釣得十幾條魚,然涕下,魏王驚問其故,龍陽君謂初釣得一魚甚喜,後釣得益大,便將小魚丟棄。由此思己,四海之內,美人頗多,恐魏王愛其他美人,必將棄己,所以涕下。魏王為絕其憂,下令舉國禁論美人,違禁者滿門抄斬,以表其愛龍陽君,亦作」龍陽之興「。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魏王與龍陽君,一同乘船釣魚,龍陽君滿載釣了十幾條魚,卻在哭泣。魏王說:「有什麼不安的事嗎?如果有,為什麼不告訴寡人呢?」龍陽君回答說:「臣沒有什麼不安的事。」魏王說:「那你為何要哭泣呢?」龍陽君回答說:「臣為大王釣到的魚而流淚。」魏王說:「什麼意思?」龍陽君回答說:「臣一開始釣到魚很高興;後來釣到更大的魚,就想要把以前釣到的小魚扔掉。如今臣只有醜陋的面孔,卻能有機會擔任大王的侍寢。還被封爵為龍陽君,在朝廷上,官員們都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讓路。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寵信,美貌的她們也一定會拎起衣裙,跑到大王這里來。到那時,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釣的小魚,也會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魏王說:「不會的!有這樣的想法,為何不願意跟寡人說呢?」於是下令全國,說:「敢向我提進納『美人』於宮的,誅殺九族!」
由於龍陽君的故事,後人以他的名號作為男風的一種尊貴且含蓄的叫法,名叫龍陽之好。 典出《漢書·佞幸傳第·六十三》:「常與上卧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董賢曾任郎官,為人秀美且好修飾,一日為漢哀帝所見,帝愛其美貌,與之相談,以此而獲帝寵幸。於是帝出則陪乘,入則侍奉,十餘日賞錢數以萬計。賢之位尊而驚百官,時與帝一道卧睡。一次,賢與帝午睡時,壓帝之衣袖,帝欲起身,見賢未醒,不忍驚之,遂斷袖而起,其愛至此,亦作「斷袖之寵」。
斷袖分桃:
斷袖分桃也是古代流傳至今的同性戀代名詞。
斷袖出自《漢書·佞幸傳》,是董賢和漢哀帝的故事。
分桃出自《韓非子·說難》,是春秋時期衛靈公和衛國大夫彌子瑕的故事。原文:彌子名瑕,衛之嬖大夫也。彌子有寵於衛。衛國法,竊駕君車,罪刖。彌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彌子轎駕君車出,靈公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犯刖罪。」異日,與靈公游於果園,食桃而甘,以其餘鮮靈公。靈公曰:「愛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瑕色衰而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嘗轎駕吾車,又嘗食我以餘桃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