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鷹的典故

鷹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31 01:01:17

1. 關於鷹的故事

鷹的重生

鷹可以活到70歲,當鷹活到40歲的時候將面臨一次生死抉擇!這主要是因為當它的生命到了第40個年頭的時候,鷹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力地捕捉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會垂到胸脯的位置;它的翅膀會長出又密又厚的羽毛,讓它的雙翅變得沉重,難以飛翔。
此時的鷹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等死,要麼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重生過程。如果想重生,鷹得獨自飛到山頂,在山的高處准備重生。這是一個漫長而可怕的過程,重生的鷹要忍受莫大的痛苦和劇烈的身體創傷。重生的第一步是除去老化的喙,鷹用頭抵著粗糙的岩石,在石壁上一下下地磨擦,把老化的喙皮一層層磨掉,直到完全被剝離。這時的鷹已經無法吞食食物,它不吃不喝,憑借體內不多的能量來支撐自己的生命,在痛苦的煎熬中靜靜等待。
幾個月後,新的喙慢慢生長出來,鷹開始了重生的第二步。當新的喙長出來後,鷹使用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鮮血一滴滴灑落……然後又是痛苦而漫長的等待--奄奄一息的鷹在痛苦中長出了新的趾甲,而此時它還得熬過最後一關:用新長出來的趾甲把身上又長又重的羽毛一根根拔掉……當新的羽毛長出來後,鷹完成了涅盤般的重生!
新的喙、新的爪子,新的羽毛,鷹又能重新捕食了,重生後的鷹能夠再活30年!

2. 有佛割肉啖鷹和以身飼虎這樣的典故

有佛割肉啖鷹和以身飼虎的典故:

  1. 佛陀前世割肉喂鷹求取佛道

    帝釋天王壽命將近專,擔心佛法已經屬沒落,再沒有仁慈的大菩薩住世,聽諸天龍鬼神說人世間有一薩波達王,廣修菩薩道法,持戒完滿,為了試探其心,毗首羯磨化作鴿子,飛到薩波達王座前,求其救下自己,免遭帝釋天王變成的大鷹獵食。為救鴿子,薩波達王身肉割盡,毫不後悔,真正圓滿了救護一切眾生的大悲願行。

  2. 捨身飼虎

    據《金光明經·捨身品》、《賢愚經》、《菩薩本生鬘論》等經典記載:

    在久遠劫以前,大車國有三個太子,一次,國王到城外山林里觀景游獵,三個太子也隨同前往。他們在路邊發現了一隻母虎生下七隻小虎。由於母虎找不到食物,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最後,三太子捨身施虎。

3. 割肉喂鷹典故出自何處

《六度集經》卷一《薩波達王本生》

4. 野兔踢老鷹的成語典故

一隻老鷹來在低空打了個盤旋,源斜著身子,向野兔俯沖下來。老鷹張開爪子去抓野兔的脖子。眼看就要抓住了,野兔敏捷地往旁邊一跳,躲開了。它並不逃走,反而逆著老鷹跳過去,跳得比老鷹還高。老鷹盯著野兔不放,扇動著有力的翅膀朝野兔身上打去。

忽然,野兔不動了,四腳朝天躺在地上。那隻老鷹猛撲到野兔身上,要啄它的眼睛。突然,野兔彈出後腿,重重地踢老鷹的肚子,一連幾下,踢得老鷹撲棱著翅膀,一頭栽倒在地上。原來野兔用巧計踢死了老鷹。再看那隻野兔,它一轉身爬了起來,抖了抖毛,警惕地向四周望瞭望,飛快地跑了。

5. 鷹視狼顧的典故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6. 佛祖割肉喂鷹的故事具體是怎樣的

釋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隻飢餓的老鷹在追捕一隻可憐的鴿子。

鴿子對老鷹說:「你放過我吧!錯過我你還有下一個,可我的命只要這一條啊。」

老鷹說:「我何嘗不知道你說的道理,但我現在餓壞了。不吃你也沒法活,這個世界大家活著都不容易,不逼到絕路我也不會緊追不放的。」

釋尊聽了慈悲心起,就把鴿子伸手握住,藏到懷里。

老鷹怒火中燒,跟釋尊理論說;「釋尊你大慈大悲,救這鴿子一命,難道就忍心看我老鷹餓死嗎?」

釋尊說:「我不忍心你傷害這無辜的鴿子,又不想你白白餓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於是釋尊就取出一個天平,一邊放鴿子,另一邊放上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這鴿子看上雖小,但無論世尊怎麼割、割多少肉似乎都無法托起它的重量。

當世尊割下最後一片肉時,天平終於平了。

天地風雲為之變色,真正的佛祖誕生了。

(6)鷹的典故擴展閱讀:

在公元前6世紀,在喜馬拉雅山山麓和恆河之間有一個小國,國王叫做凈飯王。有一天,正在宮中的凈飯王接到皇後家中送來的喜報,皇後為他生了一個王子。這位王子就是佛教的創始人佛祖喬達摩·悉達多。

象猴得渡故事。

釋迦牟尼一日坐在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靜思,一隻獼猴手捧蜜果,一頭大象鼻卷竹筒甘泉悄悄跪伏於前。佛祖睜慧眼詢問其故。

獼猴答道:「我原居住山麓林中,有親眷數百,每日攀樹摘果自在生活。但王子游獵射殺我輩,夥伴盡皆喪身,我幸攀樹枝盪過溪流而免。今剩一身,求佛祖救度。

大象也說:「我所居處附近有一惡人,對我象群十分兇狠,陷阱捕捉,刀箭殺傷,我為避滅禍逃匿於此,幸遇佛祖,祈求庇護。

釋迦牟尼聽後,對象猴說道:「傷生害命是佛門第一大戒,濫施強暴的人終將受懲。你們欲要解脫苦厄,須精修磨煉。」說罷遂與象猴同飲甘泉,分食蜜果。象猴大喜,叩拜佛祖,投入尼連禪河,溺水而死,待轉世為人,再出家修行,以求解脫。

今河畔林中,佛度象猴處,仍有遺跡可尋。

7. 關於兔子踢老鷹的成語典故.快 千萬別弄錯了,我急用,是成語,我可不要典故,更不要故事.

兔子蹬鷹
一隻老鷹在低空打了個盤旋,斜著身子,向野兔俯沖下來.老鷹張開爪回子去抓野兔的脖子.眼看就答要抓住了,野兔敏捷地往旁邊一跳,躲開了.它並不逃走,反而逆著老鷹跳過去,跳得比老鷹還高.老鷹盯著野兔不放,扇動著有力的翅膀朝野兔身上打去.
忽然,野兔不動了,四腳朝天躺在地上.那隻老鷹猛撲到野兔身上,要啄它的眼睛.突然,野兔彈出後腿,重重地踢老鷹的肚子,一連幾下,踢得老鷹撲棱著翅膀,一頭栽倒在地上.原來野兔用巧計踢死了老鷹.再看那隻野兔,它一轉身爬了起來,抖了抖毛,警惕地向四周望瞭望,飛快地跑了.

8. 兔子踢老鷹的典故

這個典故我小時候看過
在一本《小將狄青》的書中
說的是狄青跟隨他師傅學藝,有一天忽然發現一隻老鷹在抓兔子,那個兔子看見老鷹來了就翻身過來四腳朝天,然後老鷹俯沖下來的時候一腳就把老鷹給踢飛了,然後狄青根據這一招進行演化學習,在和他師傅對抗的過程中,假裝摔倒,他師傅來拉他,他一腳把師傅踹出去老遠。
這就是兔子搏鷹這個典故,在網上還真找不到,呵呵

9. 佛祖割肉喂鷹的故事出自那本書

出自三國時代吳·康僧會譯的《六度集經》卷第一<布施度無極章第一>。

佛祖割肉喂鷹的典故:

釋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隻飢餓的老鷹在追捕一隻可憐的鴿子。鴿子對老鷹說:「你放過我吧!錯過我你還有下一個,可我的命只要這一條啊。」老鷹說:「我何嘗不知道你說的道理,但我現在餓壞了。不吃你也沒法活,這個世界大家活著都不容易,不逼到絕路我也不會緊追不放的。」

釋尊聽了慈悲心起,就把鴿子伸手握住,藏到懷里。老鷹怒火中燒,跟釋尊理論說;「釋尊你大慈大悲,救這鴿子一命,難道就忍心看我老鷹餓死嗎?」釋尊說:「我不忍心你傷害這無辜的鴿子,又不想你白白餓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於是釋尊就取出一個天平,一邊放鴿子,另一邊放上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這鴿子看上雖小,但無論世尊怎麼割、割多少肉似乎都無法托起它的重量。當世尊割下最後一片肉時,天平終於平了。天地風雲為之變色,真正的佛祖誕生了。

(9)鷹的典故擴展閱讀

六度集經收錄多種本生經及各種本生故事,依六波羅蜜之次第分類,與其他本生經之雜然列舉不同。

佛教講究修六度,也稱六波羅蜜,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項修持內容。六度集經分六章,即(1)布施度無極章,(2)戒度無極章,(3)忍辱度無極章,(4)精進度無極章,(5)禪度無極章,(6)明度無極章。

其中,第一章中之〈普施商主本生〉及〈須大拏經〉分別相當於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的《大意經》、西秦·聖堅譯的《太子須大拏經》。

第二章中之〈太子墓魄經〉相當於後漢·安世高譯的《太子墓魄經》及西晉·竺法護譯的《太子墓魄經》。〈頂生聖王經〉相當於宋·施護等譯的《頂生王因緣經》。

第三章中之〈睒道士本生〉相當於西晉譯者佚名的《睒子經》及西晉·聖堅譯的《睒子經》。第四章中之〈修凡鹿王本生〉相當於吳·支謙譯的《九色鹿經》。

康僧會,三國時期僧人,西域康居國大丞相有一個大兒子,單名叫會。他不戀富貴,看破紅塵,立志出家當了和尚,人稱「康僧會」。

康僧會秉承佛旨,來到中華弘傳佛法,廣結善緣。他不僅精通佛典,而且「天文圖緯,多所貫涉」,他於公元247年來到三國時的東吳。他在建業(當時東吳的都城)建立寺廟,供奉佛像弘揚佛法。不久受到孫權的信敬,並為他建佛塔,造佛寺,是繼支譧之後在江南傳教的人。

康僧會邊傳教邊翻譯《六度集經》和《吳品》兩部佛經,還注釋佛經。他的佛學撰著(釋經)比其譯經影響更大,他曾注《安般守意經》、《法鏡經》、《道樹經》三經,並為作序。

康僧會還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這一點可以在他所注釋的佛經上見到。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