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南京典故

南京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30 21:23:06

① 明朝關於南京的故事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今南京),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作為根據地,朱元璋自稱吳內國公。容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明,是為明太祖。以應天府為南京,以為首都,以開封為北京,以為陪都。1378年,改南京為京師。1386年,京師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慶路舊城的基礎上擴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舊城區、皇宮區、駐軍區。後兩者是明初的擴展。環繞這三區修築了長達33.68公里的磚石城牆,即今南京明城牆。是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國,其次北京)。 南京城牆牆基用條石鋪砌,牆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磚壘砌兩側外壁,中實雜土,所用之磚由沿長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個縣燒制後運抵南京使用,每塊磚上都印有監制官員、窯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質量責任制之嚴格可以想見。城牆沿線共辟十三座城門,門上建有城樓。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為北京,以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南京為陪都。1644年,崇禎帝弔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

② 南京的雞鳴寺有典故

關於南京雞鳴寺名稱的起源有一說,就是認為是因寺前有雞鳴埭而得名,清人余賓碩的《金陵攬古》中,有一條關於「雞鳴寺」的記述,曰:「寺前有雞鳴埭。齊武帝早游鍾山,射雉至此,始聞雞鳴也。」非常簡單的記述,沒有曲折和趣味的故事。清初詩壇領袖、刑部尚書王士禎《登雞鳴寺》的詩更有影響:「雞鳴山上雞鳴寺,紺宇凌霄鳥路長。古埭尚傳齊武帝,風流空憶竟陵王。」
其實,余賓碩的記述和王士禎的詩都誤引了齊武帝習武雞鳴埭的典故,造成了雞鳴山、雞鳴寺名稱與雞鳴埭密切關系,讓人們以為「雞鳴寺」之名是由雞鳴埭而來的。造成了後來的誤解。實際上,雞鳴寺與雞鳴埭相去甚遠,「雞鳴寺」的取名與雞鳴埭無關,史學家蔣贊初先生說「雞鳴埭在玄武湖北」,清末文人壬氏父指明「在邁皋橋附近」,顯然,並非雞鳴寺前有雞鳴埭。真正的原因是,雞鳴寺因雞鳴山而得名,原來,該山為北極閣山,又名「雞籠山」,此山早先是以學館而聞名的,如《寰宇記》曰:「元嘉十五年(438)立儒館於北部,命雷次宗居之,次宗因開館於雞籠山。」「(齊)竟陵王子良嘗移居雞籠山下,集四方學士,抄五經百家為《四部要略》千卷。」後來,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文化水平不太高的朱元璋奪取天下之後,也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他想建造國子監,就親臨雞籠山去選址,後來在雞籠山東麓選中了館址,很可能是在竟陵王子「集四方學士」舊址上,但其山名「雞籠」,顯然不合聖意,就改名為「雞鳴」,取的是「晨興勤苦」之意。
很久就有一個傳說,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南京玄武湖邊的九華山上,盤踞著一條十分厲害的蜈蚣精,能口噴數十丈毒火焰,經常噴火毒害行人和牲畜,危害極大。後來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就派了在天宮中報曉的金雞下凡,以金雞來對付蜈蚣。金雞領命後,到了凡間,果然當場見到了蜈蚣精站在九華山上噴射毒焰傷人,金雞站在北極閣山頂,沖著蜈蚣精一聲啼叫,蜈蚣精也被這震耳欲聾的啼叫聲嚇得匆忙逃脫,毒焰也散了,四散奔逃的人們緩過神來,只見北極閣山頂萬道霞光,霞光中有一隻金雞昂首挺立,氣概非凡。人們猜想到了,正是這只金雞的啼叫聲趕走了蜈蚣,驅散了毒焰。可是,不甘失敗的蜈蚣精調整了狀態後,又沖上山頂,瘋狂地噴吐更濃的毒焰,金雞站在北極閣山頂一見,飛奔過來,一口咬住蜈蚣精,經過一番搏鬥,蜈蚣精被咬死,金雞也因中毒太深而倒下了,而九華山下的大眾免除了災難。從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為民眾除害的金雞,便把北極閣山上的那座寺廟稱為是「雞鳴寺」

③ 南京城的成語典故,那些耳熟能詳的身邊故事

入木三分

發生地:南京小九華山

成語故事:王羲之以書法為絕,書寫更是非常的有力度內。一次,有人請王羲容之,寫了一塊祭祀用的牌子立在玄武湖旁的小九華山上。幾年過去了,當木工打算將字跡削掉重寫時,發現墨跡已經入木三分之深。

龍蟠虎踞

發生地:南京清涼山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諸葛亮曾奉命前往京口(鎮江)與孫權聯手抗爭曹操,途經南京時,登上清涼山石頭城,感嘆此地三面環山一面靠水,風水極佳,適合建都,贊美道:「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也。」

破鏡重圓

發生地:南京

成語故事:南朝陳時,有一位樂昌公主,其丈夫徐德言察覺國家即滅,擔心亡國後夫妻失散,於是將一面銅鏡一分為二,夫妻二人各取一半放在身邊。不久之後,陳亡國,夫妻失散,後來經過千難萬阻的尋找,他們終於以銅鏡為信物將彼此找到。後來就以破鏡重圓來形容失散多年的團聚。

④ 南京有哪些典故

長干里長干里,今指位於中華門外長干橋南,東側立有「古長干里」牌坊。古長干里則范圍很廣,涵蓋今內秦淮河以南、雨花台一帶。「干」是南京古代地方話用字,意為山隴之間的長條形平地地形;有大長干、小長乾和東長干之分,大長干即今石子崗,小長干為今石子崗以北,內秦淮河以南,雨花路以西地帶,東長干則指在內秦淮河以南雨花路以東地帶。「里」是古時居民區名稱的通名。

長干里地勢高亢,南有雨花台,北有秦淮河,西則長江相護,又處秦淮河入江通道旁,自古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春秋戰國時代,長干里一帶已是人煙稠密之地,加之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故公元前472年范蠡率領著越國士兵始築越城於此,是為南京城市最初的雛形。秦、漢以至唐代,長干里吏民雜居。以秦淮河之故,長干里人多以舟為家,以販為業,從事商業活動,長干里也成為最大的商業區和貨物集散地。及至明代,此處形成兩大專業集市,一為「大市」集市,以經營糧食和其它農副產品為主;一為「來賓街市」,以經營竹木薪炭為主。

長干里又是佛教中心。東吳赤烏四年(241),南京最早的寺廟建初寺即建於此。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又在此建大報恩寺,一時蜚聲中外,大報恩塔琉璃寶塔被稱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南京土話「出了南門盡是寺(事)」,即緣於此處寺廟之多、香火之盛。

使古長干里更加聞名遐邇的緣由,是唐代詩人李白「最柔情的詩句」《長干行》,中有句雲:「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天真爛漫與童年稚趣,呈現出純潔無邪的美好意象,動人心懷。而使長干里之美好意象更為豐富者,還有唐人崔顥等描述船家生活的《長干曲》,以及舊時「長乾折柳」的習俗。崔顥仿《樂府歌辭》舊題所作《長干曲》,繪出盛唐長干兒女戀情的風俗畫卷;組詩之二「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長干船家的飄泊之感與相慕之情油然紙上。又古代人們送朋友南出城區,送到長干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贈,表達依依離情。如此,長干船家、長乾折柳與樂府舊題「長干行」等等,反復為騷人墨客歌而詠之,強化著長干所代表的豐富意象。

也許,長干里那份「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純潔與長干送別的真情,正是南京人雖經滄桑卻率真性情不變、純朴誠摯不變的真實寫照;而作為老南京典型居民區的「長干故里」,亦為清「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⑤ 有關南京地名的一些故事

烏衣巷
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烏衣巷了。烏衣巷的名稱由來甚早,相傳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當年東吳孫權在南京建都,軍營就駐扎在烏衣巷一帶。東吳士兵穿黑色軍服,此地遂被後人稱為烏衣巷。
與烏衣巷相比,離之不遠的琵琶巷名稱的來歷要浪漫許多。舊時琵琶巷路中間有一水溝,上覆青石,石質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著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響,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稱。如今青石小巷變成柏油路,琵琶聲已成絕響。
新模範馬路上的紫竹林也因歷史的改變而面目全非。明朝崇禎年間,這一帶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為盛。有位高僧雲游至此,但見竹影婆娑,景色秀麗,就在此處定居下來,創建禪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禪寺到明清時已成金陵名剎。後來寺廟荒廢,地名卻留用了下來。
南京的街道名稱與佛教相關的很多,除紫竹林外,還有新街口的大香爐。元朝時此處有一龍翔寺,寺前有一鐵鼎,終年香火不斷。南京人就把鐵鼎所在的街道稱為大香爐。
與大香爐相鄰有一街巷叫做明瓦廊。明瓦,即是一種瓦片,用蠣蚌的殼磨製而成,薄而透光,可覆於屋頂,或嵌入窗欞。明朝時新街口已是商業繁華之地,此處以銷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來的地名就沒人記得了。
明清南京商業繁華之地至少有兩處,一處在明瓦廊一帶,另一處在以三山街為中心的城南一片。三山街的名稱可遠溯至六朝時期。南京城西南、長江東岸,有三峰並列,世人稱之為三山磯。此磯與採石磯、燕子磯並稱為長江下游「三磯」。南齊詩人謝眺晚登三山,在夕陽的照耀下,建康城東南繁華景象盡收眼底,觸景生情,寫下了「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一詩。三山街名稱即由此而來。
南京城中有象三山街這樣充滿詩意的街道,也有象七家灣那樣有著凄慘故事的巷陌。傳說明初某年新春燈節,朱元璋微服游覽,見一戶人家門口懸一西瓜燈,燈上繪一大足婦人,並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腳」。朱元璋認為這是在諷刺馬皇後大腳,下令把此處七戶人家全部抄斬。當地百姓憐其無辜,就把此地改為七家灣。
龍蟠里、虎踞關 史稱金陵地形如「龍蟠虎踞」。據傳三國孫權時,諸葛亮出使東吳途經此地,曾登上石頭山(今清涼山),
多彩夏季,快樂出遊 把古老的長城留給子孫 樂途驢友五一出遊特輯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駐馬觀察南京的地理形勢,作出了「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述。所以這兩地就借諸葛亮的「龍蟠」、「虎踞」命名。
長干里 古代,人們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長干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贈,表達依依不捨的情誼。因此,長干里頻繁出現在文人的詩歌中,代表著極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馬」的典故,被傳為美談。同時,長干里還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孫吳時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百貓坊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忌憚富豪俞通海(因諧音「魚通海成龍」),便依劉伯溫的風水之計,在俞通海生辰時贈其牌坊,上面雕著百貓圖案,以顯示貓吃「魚」的王氣。朱元璋還在街上遍植柳樹,意指柳樹串魚、曬魚干,以挫俞銳氣,後來此街就名為「柳葉街」。
邀笛步 是著名典故「停艇聽笛」的發生地。相傳東晉名樂手桓伊愛好音樂,善吹笛,一日王徽之路經此處,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罷《三調》後自己離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終一言未發。據說此曲即為後來著名的《梅花三弄》。
此外,佛教也給金陵城留下諸多勝跡。雲光法師講經天花亂墜,得雨花台;菩提達摩不辭而別離建康,梁武帝派人騎騾追趕,結果騾子突然被夾在山峰之間,達摩遂折葦渡江,則是長蘆寺、達摩洞、夾騾峰的由來。
不少著名典故也都出自南京,但如今很多地名也已不可尋,如「畫龍點睛」的發生地安樂寺,李白「二水中分白鷺洲」一詩中的白鷺洲,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等。就連流傳千古的「烏衣巷」,雖說現在仍有地名存在,但原址究竟在何處,至今仍被爭論。

另外還有一些在這里
http://jiangning.com.cn/board/d56721.htm
復制不了了

⑥ 南京有意義的歷史典故

「吳復王夫差冶城鑄兵」、「楚威王制石頭山置金陵邑」、「諸葛亮登金陵留贊語『虎踞龍蟠』」;「魏源龍蟠里輯海國圖志」、「范縝舌戰眾僧首創無神論」、「國子監修《永樂大典》」、「顧愷之瓦官寺繪維摩詰」以及「李白歌詠鳳凰台」;「朱元璋、陳友諒大戰獅子山」,「順治丁科場大舞弊」,「萬國使節通大明」,「曾國荃屠城滅天國」

⑦ 南京的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仙鶴街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河新橋西北端,南起集慶,北至仙鶴橋。顧名思義,這條街名字的由來和美麗高貴的仙鶴有關,關於它的動人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
一位「老南京」繪聲繪色地向記者說起他從祖輩那裡聽來的傳說。相傳,古南京城內西邊有一間孤零零的小草房,裡面住著一位替財主幹活的老藝人,他的名字叫張永。每天公雞叫頭遍張永就開始下機耕織錦,一直要忙到半夜三更才停手。一年下來,汗水淌幹了,眼淚流盡了,織出來的雲錦放開來好像長河一樣。可是財主反過來倒說張永欠他的債更多了。有一次,財主要過生日,逼著張永趕織一塊「松齡鶴壽」的雲錦掛屏。張永只好拖著骨瘦如柴的身子跳下機坑拋梭子過管織雲錦。可憐老人白發蒼蒼,哪裡有力氣!熬幹了燈油,一夜才織出五寸半,眼看財主就要來逼貨,老人急得直淌眼淚,他伸開雙手,面向門外巍巍高山自言自語悲憤地嘆道:「雲錦娘娘呀,人家都說你是保佑我們織錦窮人的神仙,現在財主把我們窮人往死里逼,你怎能見死不救……」張永疲勞過度,話未說完就暈倒在織機旁。
就在這時,高山上的彩雲豁然開朗,閃出萬道金光,接著浮雲翩翩,陣風颯颯,張永家的門「咯吱」一聲開了,走進來兩個美麗的姑娘,她們把張永扶上床,自己就坐到機坑裡面熟練地織起雲錦來。霎時間,織機連聲響,花紋現錦上。
天快亮了,張永從昏迷中醒來,一看滿屋子金光,一個姑娘在機坑裡飛快地甩梭子織錦,另一個坐在花樓上拽花。他忙問:「你們是誰?」姑娘們指了指天邊的雲彩。張永順著她們的手望去,只見彩霞萬朵,回頭一看,兩姑娘都不見了,只留下機子上織好的雲錦熠熠閃光。雲錦上面的花紋好像仙境一樣,青松蒼郁、泉水清澈,兩只栩栩如生的仙鶴丹頂血紅非常耀眼!
張永喜滋滋地把雲錦往機子下卷,沒想到這神奇的雲錦猶如山上的瀑布一樣拉了一幅又一幅,卷了一匹又一匹,怎麼也拉不完、卷不盡。街坊鄰居都跑來看稀奇。
正在大家興高采烈的時候,財主帶著一幫打手前呼後擁地討債來了。他把腰一叉,手一揮,打手們一擁而上,如狼似虎地搶這台神奇的織錦機。張永哪裡肯依,死死護著織機不肯放。可狠毒的財主一腳把又老又病的張永踢倒在地,老藝人頓時口吐鮮血昏死過去。這邊十幾個打手七手八腳地想把織機抬走,誰知平時幾十斤重的木頭織錦機,此刻竟然銅鐵鑄的一樣,動它不得。財主急了,伸手又去扯織機上的雲錦,卻聽見「叭」地一聲響,織錦的木梭子好像活了一樣,跳起來狠狠地追著財主打,疼得他哭爹喊娘地亂叫。惱羞成怒的打手們氣急敗壞地燒起房子來,正在這時,天上「轟」地響起一聲炸雷,暴雨傾盆而下,澆滅了大火,洗凈了天空。
財主和打手一看不好,掉頭想逃。這時,雲錦上的兩只仙鶴突然長唳一聲飛了出來,圍著張永飛了兩圈,翅膀扇了兩下,老藝人一下子容光煥發地坐了起來。兩只仙鶴又追著財主,撲到他的臉上猛啄不放,財主疼得亂叫。張永和眾人趕來時,只見滿天紅霞,城外高山頂上的金色光輪忽隱忽現,兩只美麗的仙鶴翩翩起舞。大家異口同聲地叫好,只有財主鬼哭狼嚎地捂著臉,原來他的眼睛被仙鶴啄瞎了。
後來人們傳說,那天夜裡幫張永織錦的兩個美麗姑娘就是雲錦娘娘身邊的兩個漂亮仙女,奉雲錦娘娘之命,特地到人間來幫助窮人整治老財主,為了紀念雲錦娘娘,人們就把張永住的這條街取名「仙鶴街」。

⑧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有幾處典故 典故是什麼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有五處典故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原詩)
鍾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1、虎踞(jù)龍盤:形容地勢優異.三國時諸葛亮看到吳國都城建業(今南京市南)的地勢曾說:「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見《太平御覽》引《吳錄》)石頭即石頭山,在今南京市西.
2、宜將剩勇追窮寇:剩勇,形容人民解放軍(三大戰役大量殲滅國民黨反動派部隊後)過剩的勇氣.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後漢書·皇甫嵩傳》:「兵法(指《司馬兵法》),窮寇勿追.」這里改變了這種說法,號召將革命進行到底,把敵人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掉,不要留下後患.
3、 霸王:指項羽.項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劉邦(後來的漢高祖)同時起兵反秦.劉邦先據秦都咸陽拒項羽.項羽殲滅了秦兵主力,擁四十萬大軍入咸陽.他當時為了避免「不義」之名,沒有利用優勢兵力消滅劉邦,後來反為劉邦所消滅.
4、 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詩句,原詩說的是漢武帝時製作的極貴重的寶物金銅仙人像,在三國時被魏明帝由長安遷往洛陽的傳說.原句的意思是,對於這樣的人間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傷而衰老.這里是說,天若有情,見到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黑暗殘酷,也要因痛苦而變衰老;
5、 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間正道,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滄桑,滄海(大海)變為桑田,這里比喻革命性的發展變化.古代神話:女仙麻姑對另一仙人王方平說,他們相見以來,東海已經三次變為桑田(見葛洪《神仙傳》).

⑨ 南京歷史故事!!!

南京歷史悠久,發生的歷史故事數不勝數。如電影《投名狀》講的就是清專末四大奇案的屬「刺馬」,發生地就在南京,在現南京一中。再如,南京明城牆的故事等等。告訴你幾個網址,可以自己看看:
http://bbs.heluochina.net/dzbbs/viewthread.php?tid=3343
http://www.9tour.cn/Wiki_1/224/6/
http://www.szyo.com/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