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盛唐詩歌典故

盛唐詩歌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30 10:35:27

⑴ 對『盛唐詩歌』的贊美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盛唐的時代風貌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開元、天寶年間,大致相當於公元八世紀上半葉。這時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治開明,文化發達,對外交流頻繁,社會充滿自信,不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期。盛唐涌現出以李白、杜甫、王維為代表的一大批詩人,他們共同開辟了一個氣象恢宏的詩歌的黃金時代。
所謂「盛唐氣象」,著眼於盛唐詩歌給人的總體印象,詩歌的時代風格、時代精神:博大、雄渾、深遠、超逸;充沛的活力、創造的愉悅、嶄新的體驗;以及通過意象的運用、意境的呈現,性情和聲色的結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這一切合起來就成為盛唐詩歌與其它時期的詩歌相區別的特色。盛唐詩人王灣有一首《次北固山下》,當時的宰相張說稱贊不已,將頸聯抄在官署的牆上,作為詩歌的楷模。(見殷《河嶽英靈集》)這詩的中間兩聯正好可以用來形容那個時代:「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那三個形容詞:平、闊、正,還有那高懸的風帆,從殘夜中生成的海日,進入到舊年裡的江春,都讓人感受到盛唐時代的氣息以及盛唐詩歌的風貌。再看以下這些盛唐詩人的歌唱:「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李白《廬山謠》)「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
《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在這些詩句里洋溢著一股涵天蓋地的雄渾之氣,千載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壯。盛唐詩人並不是沒有憂愁,李白就經常把愁字掛在嘴邊,諸如「愁疾」、「愁顏」、「愁心」、「愁發」、「愁腸」,不一而足。但我們只要將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賀,晚唐的溫庭筠、李商隱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來有力、愁得來氣派。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顯示的是強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氣。杜甫也寫愁,那是一片憂國憂民的偉大之愁、健康之愁:「憂端齊終南,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集中地體現了盛唐氣象的詩人,往往是富有魅力的人物。例如王維,那個時代培育出來的全才,便是這樣一個人。他的佛教造詣很深,而且能將禪意融會到詩里。他是書法家,又是音樂家和畫家,被後人推崇為文人畫的始祖。他的畫跡,據《宣和畫譜》著錄,僅宋朝宮廷里就有一百二十六件。王維九歲就會作詩屬文,他的政治感遇詩、山水詩、邊塞詩、贈別詩,都是第一流的。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圖》)。李白的魅力更是無人可以匹敵,他以一種震懾的力量征服了當時的讀者。他不甘心走一般士人的科舉之路,要憑借自己的才能和聲譽直取卿相。他常自比為大鵬,任意地遨遊於天地之間。秘書監賀知章在長安初遇李白,誦其《蜀道難》,竟呼為「謫仙人」,解下身上的佩飾金龜換酒為樂。唐玄宗也降輦步迎,御手調羹以招待他。杜甫在赴長安應試的途中與離開長安東下漫遊的李白相遇,竟然放棄考試,跟隨李白漫遊了許多地方,別後杜甫對他仍念念不忘,寫了許多詩懷念他,稱贊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還有一個叫魏萬的人,為了一睹李白的風采,從嵩宋出發追蹤李白幾千里,終於在廣陵見面,稱贊李白的詩「鬼出神入」。盛唐詩人的魅力,既是屬於他們個人的,又是屬於那個時代的。只有輝煌的時代,才能為
輝煌的人物提供形成魅力的條件。
盛唐氣象作為盛唐時代精神的反映,也呈現在書法、繪畫、音樂等其它藝術門類之中。張旭的草書狂放不羈,李頎在《贈張旭》中形容他寫字時的神態:「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顏真卿的楷書在莊重嚴整之中透露出凜然而不可犯的氣勢。吳道子的繪畫轟動長安,他在興善寺繪畫時,「立筆揮掃,勢若風旋,人皆謂之神助。」(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吳道子在洛陽曾遇到書法家張旭和舞劍名手裴,裴請吳在天宮寺為他亡故的雙親作壁畫,吳不受金而請裴舞劍以壯氣。「舞畢,奮筆,俄頃而就。」張旭也在那裡寫了一壁字。洛陽人都說:「一日之中,獲睹三絕。」(朱景玄《唐朝名畫錄》)當時還有專擅畫馬的曹霸、韓干、韋偃等。杜甫在《丹青引》中稱贊曹霸的畫「有神」;說他為玄宗的御馬畫像,「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董庭蘭善彈胡笳,李頎描寫他的音樂所產生的效果:「川為凈其波,鳥亦罷其鳴。」(《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公孫大娘善舞劍器,當她舞蹈時,「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這些藝術家的出現,以及他們有若神助的藝術,同樣呈現了盛唐氣象

⑵ 盛唐時的代表詩人及其代表作品

那就是李白嘍,來杜甫晚期經自歷「安史之亂」深受戰亂之苦
李白代表作有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I樓餞別校書叔雲》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北風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樂府·將進酒》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樂府·將進酒》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樂府·將進酒》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12、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蜀道難》
13、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台》
14、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16、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菩薩蠻》………

⑶ 盛唐時期的詩歌

盛唐指的是開元、天寶這一時期,歷時50多年。這個時期唐朝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達到了頂點,士大夫滿懷希望,情緒樂觀,遊宦從軍,極為活躍。現實生活的無限豐富與廣闊,開闊了詩人們的眼界和胸懷。眾多著名詩人同時出現使詩歌創作大放異彩,形成唐詩的鼎盛時期。盛唐詩歌的內容異常豐富,其中邊塞戰爭和田園山水題材,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不少詩人往往有一段邊地從軍的生活經歷,他們描寫邊塞的雄奇景象,表達建功立業的理想,抒發愛國主義的豪情,反映征戰生活的艱苦,揭露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和守兵將帥的驕奢腐敗,開拓了詩歌題材的領域,加強了現實性。這類詩人中,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崔顥、王之渙最為知名,他們的作品氣氛濃郁,情調悲壯,多採用七言歌行或七言絕句的形式。高適和岑參的邊塞詩成就最高,唐代邊塞詩派也被稱為「高岑詩派」。高適的代表作有《燕歌行》、《薊門行》、《塞上》、《塞下曲》、《薊中作》等;岑參的代表作有《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高適、岑參的詩以「悲壯為宗」,但由於他們的生活經歷、個性、文學思想和淵源等的差異,其詩作又有明顯的差異:「高悲壯而厚,岑奇逸而峭」(王士禎《師友師傳續錄》)。高適善於反映戰士和農民的疾苦,暴露現實,筆調嚴謹,直抒胸臆,以常語感人;岑參擅長謳歌勝利,描繪奇境,抒發豪情,寓情於景,以奇語動人。王昌齡在當時有「詩家天子」之稱,除邊塞詩外,宮怨、送別詩也寫得很好。他又是七絕聖手,能以精粹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思想感情,意味深長。
盛唐時期以題詠山水景物和田園生活著稱的詩人不少,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祖詠等,其中以王維、孟浩然成就最高。王維的代表作有《渭川田家》、《終南別業》、《鹿柴》、《竹里館》、《渭城曲》、《山居秋暝》等,這些都是「詩中有畫」的山水詩,顯示了這一詩派在唐代的重大發展。僅僅把王維說成是「山水詩人」是不全面的,他還有不少其他題材的篇章,如《隴西行》狀邊防的緊急,《老將行》鳴慷慨不平、表愛國熱忱,《觀獵》寫邊塞壯觀、將軍豪興,《相思》抒送別、相思情意,都無不內容健康,藝術精湛,堪稱名作。孟浩然與王維並稱,他的山水田園詩,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庄》、《春曉》等,色彩清淡,意境深幽,獨具特色,備受人們廣泛傳誦。
標志著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是偉大的糧漫主義詩人,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們的創作不僅是唐代詩歌的高峰,也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李白現存詩900多首,內容豐富多彩,其名篇多半成於安史之亂前,亦有一部分作於變亂發生後,其中有對黑暗政治的深刻揭露,有對叛亂勢力的嚴厲斥責,有對民生疾苦的真實反映,有對拯物濟世的宏偉抱負的抒寫,有對個性自由解放的追求,有對愛情和友誼的謳歌,也有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歌頌,從多方面反映了唐王朝由全盛向衰敗轉折期的社會生活與時代心理。安史之亂前的代表作品有《長干行》、《蜀道難》、《子夜吳歌》、《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戰城南》、《將進酒》、《遠別離》、《北風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等,安史之亂後的代表作品有《古風·西上蓮花山》、《永王東巡歌》、《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等。李白的詩歌,內容博大精深,感情一瀉千里,理想主義、叛逆精神和英雄氣概構成浪漫主義的思想基礎。善於運用豪邁、熱烈、誇張的語言,借神話傳說而極力馳騁幻想,創造出壯麗奇譎的意境和巨大的藝術形象,形成了放浪縱恣的獨特藝術風格。總之,李白極大地開闊了詩歌的美學境界,發展了古典詩歌浪漫主義傳統及其表現藝術,登上了我國古典詩歌浪漫主義的光輝頂點。
較李白稍晚,以詩歌反映盛唐向中唐過渡時期社會現實的,是與李白齊名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李白的詩歌主要是安史之亂醞釀時期的寫照,而杜甫的作品則為動亂時代的「詩史」。安史之亂前,杜甫寫出了《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傑作,揭露了上層統治集團的荒淫、政治的腐敗、剝削壓迫的深重,並深刻地表露了自己對時局的隱憂。安史之亂後,他飽經離亂之苦,又寫了《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羌村》、《北征》、「三吏」、「三別」等名篇。後來在逃難和流浪中,又寫出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歲晏行》等佳作。杜甫的詩忠實地記錄了國家的變亂和人民的苦難,對受迫害者寄予了深摯同情,成為後來白居易等人倡導新樂府運動的先聲。他善於把時事政治和個人身世遭遇緊密地結合起來,既有生活場景的典型概括,又有主觀情感的濃烈發抒,熔理、事、情於一爐,包孕深閎,形成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在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發展過程中,杜甫佔有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我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始於周代民歌,兩漢樂府民歌和建安詩歌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傳統,這一現實主義的傳統卻未能得到進一步發揚,直至初唐陳子昂橫掃齊梁詩風,倡導漢魏風骨,現實主義詩歌才略有起色。總結並發揚我國現實主義優良傳統這一偉大歷史任務,是由杜甫來完成的,他把現實主義推向了一個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階段。杜甫詩歌歷來被稱為「詩史」,它們確實是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的一面鏡子,也是整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杜甫和李白是唐代詩壇上兩顆最燦爛的巨星,他們的創作實踐為文學事業開辟了廣闊的道路,韓愈說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他們對後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⑷ 初唐至盛唐詩歌發展進程

【初唐詩歌】 這是唐詩繁榮的准備時期,重要詩人有被稱為「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等。唐代建國初的詩歌仍沿著南朝詩歌的慣性發展,柔靡纖弱,毫無生氣。「四傑」的出現開始轉變了這種風氣。他們才氣橫溢,不滿現狀,通過自己的詩作抒發憤激不平之情和壯烈的懷抱,拓寬了詩歌題材。如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種激揚豪邁的格調,為唐初詩壇吹進一股新風。詩中表現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筆從戎,到邊疆建功立業的熱望。寧可做個低級軍官(百夫長),也不想作書生老死窗下。繼「四傑」而起的是陳子昂,他從理論上對南朝以來衰弱的詩風提出批評,認為這類詩專門玩弄華麗的辭藻,內容空虛,拋棄了《詩經》重視思想性的傳統。對此他耿耿於心,提倡學習「漢魏風骨」,恢復建安時代的詩風。他的38首《感遇》詩實踐了自己的主張,影響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蒼涼遼闊,哀而不傷,被認為是懷古詩的絕唱。韓愈曾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評價了他在唐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問的貢獻主要在詩歌格律方面。他們總結了「永明體」以來詩人們探索詩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詩作,促進「近體詩」最後定型。
鑒賞唐詩,首先要對「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分別有個概要的了解,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就能更好地領略其妙處。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這個概念和通常說的「古代詩歌」不同,是專用名詞,專指唐代以前流行並在唐代繼續流行的一種詩體,和唐代形成的近體詩相對存在。古體詩的特點是:每篇句數不限,每句字數不限,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押韻也可換韻,句與句間沒有平仄對應和用詞對仗的要求。一句話,古體詩格律上比較自由,同近體詩在格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不同。古體詩分兩大類: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或簡稱五古和七古)。此外還有句式長短不齊的古詩,一般歸入七古。有的古體詩句數、字數和律詩相同,但用韻、平仄和對仗都不同於律詩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詩。上文講到的《古詩十九首》及陶淵明等人的詩都是古詩。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講求嚴格的格律。近體詩有四項基本要求:一是句數、字數有規定;二是按規定的韻部押韻;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間要求平仄對立和相粘;四是規定某些句子之間用詞要對仗,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近體詩分兩大類:(1)律詩,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2)絕句,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下面我們分別舉例說明。如大家熟悉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五言絕句,它必須是四句20字。其次它必須依照用韻要選一個韻部的字作韻腳①,這首詩的「流」、「樓」兩字就屬「十一尤」韻。再次,它用的字必須合乎規定的平仄格式,這樣讀起來才抑揚間錯,和諧動聽。這首詩的平仄格式是: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用·標出來的字可平可仄,其餘的字不能變通。平——指的是古代漢語中的平聲字;仄——指的是古代漢語中的上聲、去聲、入聲字。按現代漢語說,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字屬平;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字屬仄。絕句詩上下句之間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這首絕句全首對仗,後兩句「欲窮」對「更上」,「千里」對「一層」,「目」對「樓」。
我們舉《登鸛雀樓》這首詩來說明近體詩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絕句還有三種平仄格式,共四種格式。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也都各有四種平仄格式。關於近體詩的平仄格式,只舉上例作些提示,不再詳細介紹了。如果不想創作這類詩,只是鑒賞前人作品,那麼關於格律的要求知道得粗略些,也是無妨的。
七言絕句,我們舉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來看: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孤帆泊何處? 天涯一望斷人腸。
表達了送別友人遠行時留戀悵惘的感情。全詩四句,28個字,押的是「七陽」韻,平仄按規則。因絕句允許不對仗,這首詩就沒有對仗。
五言律詩,我們看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這是除夕之夜晚遠離家鄉親人獨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際的詩。全詩八句,40個字,押「十一真」韻,平仄合規則。律詩的一二句稱「首聯」,三四句稱「頷聯」,五六句稱「頸聯」,七八句稱「尾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如這首的頷聯「一年」對「萬里」,「將盡」對「未歸」,「夜」對「人」;頸聯「寥落」對「支離」,「悲」對「笑」,「前事」對「此身」。
七言律詩,我們看柳宗元的《別舍弟宗一》:
寥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這是柳宗元被貶到蠻荒的柳州,送別堂弟柳宗一去江陵時寫的詩,情緒極度感傷悲憤。全詩八句,56個字,用的是「一先」韻,平仄合規則,頷聯和頸聯對仗工整。七言律詩第一句多用韻,也可不用韻,這首用韻。
律詩中還有一種「排律」(延長),即把律詩延長至10句以上乃至百句,除首、尾兩聯外,中間所有出句與對句全要對仗。排律通常為五言。
唐代詩歌的樣式,在初唐時期已經齊備,到盛唐時期就出現了詩歌創作的高峰。
【盛唐詩歌】 到公元8世紀初,唐王朝出現了所說的「開元盛世」,經濟、文化發展到鼎盛。詩歌創作領域也出現大批優秀詩人,寫下內容異常豐富的詩歌。其中田園山水詩和描寫邊塞戰爭的詩占相當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現在這時。下面分別作扼要介紹。
田園山水詩
這類詩歌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維。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習慣上又稱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響,厭倦官僚生活,長期隱居於輞〔wǎng網〕川別業,熱愛自然,熟悉農村,詩寫得恬靜閑適,具有一種靜態美。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夕陽的余輝映照著村落(墟落),歸牧的牛羊涌進村巷中。老人惦念著去放牧的孫兒,拄著拐杖在柴門外望他歸來。在野雞聲聲鳴叫中,小麥已經秀穗,吃足桑葉的蠶兒開始休眠。豐年在望,荷鋤歸來的農民彼此見面,娓娓動情地聊起家常。這美好的情景使詩人聯想到官場明爭暗鬥的可厭,覺得隱居在這樣的農村該是多麼安靜舒心;惆悵之餘不禁吟起《詩經》中「式微,式微,胡不歸?」的詩句(意即:天黑啦,天黑啦,為什麼還不回家呀?),表明他歸隱田園的志趣。王維精通音樂、繪畫、書法,藝術修養深厚;蘇東坡評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上面這首詩就可以說是一幅田園畫。
與王維齊名的詩人是孟浩然,原籍襄陽(在今湖北省),常被稱為孟襄陽,據說他曾在張九齡官署偶然遇到唐玄宗。玄宗知道他的詩名,命他朗誦詩作。他誦讀了《歲暮歸南山》,其中有「不才明主棄」(我缺乏才能,所以聖明的君主不用我)一句,玄宗聽了大不高興,說:「是你不求當官,不是我不讓你當官,你怎麼能怪我!」後來他考進士沒被錄取,也沒正式做官,長期漫遊和隱居,以山水詩聞名於世。他的《過故人庄》一詩流傳最廣: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老朋友殺雞做飯,請他到村中作客。近看,茂密的綠樹嚴嚴地圍住村莊;遠望,青翠的山巒向遠方延伸開去。打開軒窗,可見到堆著穀物的場院和青青的菜園;端著酒杯興致勃勃地聊起桑麻的長勢和收獲。在這樣天然圖畫中與好友飲醇酒,啖佳餚,縱情談笑,該是多麼快樂和愜意!酒後,朋友間仍戀戀不舍,約定九九重陽節再來歡聚,痛飲美酒,醉賞菊花。
儲光羲也是一位失意的隱士,他的《釣魚灣》寫了隱居的情趣: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綠蔭蔽天,落花飄地,清潭見底,荷動魚散,漁翁之意不在魚,單是這美好的景緻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日暮罷釣系船,在綠楊芳草中等待好朋友(情人)來相見,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不就等於神仙了嗎?實際上他們的生活也不會沒有困擾和煩惱,然而作詩時要暫時拋開它,抓住某一美好的場景和情緒,盡情發揮和渲染,詩人滿足了創作欲,也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這就叫作詩。
【邊塞戰爭詩】 在唐代的對外戰爭中,許多文人參與進去,對邊塞和軍旅生活有親身體驗,從戎而不投筆,寫詩描繪蒼涼的邊塞風光,贊頌將士們的勇武精神,或詛咒戰爭帶來的災難,於是有了邊塞詩派。著名詩人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有代表性: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
夜半行軍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
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詩中的「走馬川」、「輪台」、「金山」、「車師」都是常見的北方或西域地名,這里用來做地名的代號,並非實指,所以讀詩時不必求真,只注重理解詩意詩情。這首詩一開始,就大筆淋漓地描繪出西域狂風彌天、飛沙走石的惡劣環境。匈奴(代表強悍的北方民族)來犯,狼煙四起;將軍帶兵奔赴戰場迎敵。夜行軍兵器互相碰撞,盡管寒風如刀,落雪的五花馬背上依然熱汗蒸騰,很快又結成冰凌。在帳幕里起草討敵的檄文(戰書),還未等寫完,硯台里的墨水已凍成冰塊。這樣吃苦耐勞勇武向前的軍隊,一定會使敵人聞風喪膽,不敢交戰;那我們就在車師的西門等待勝利凱旋的捷報吧!詩中表現的樂觀豪邁的氣概,正是盛唐時期時代精神的體現。李頎的《古從軍行》也很有名: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軍隊白天要登上山頭瞭望烽火報警的情況,黃昏時又匆匆趕到交河(在新疆吐魯番,此代有水的地方,非實指)去飲戰馬。刁斗是一種銅制的鍋,白天用它燒飯,夜裡做打更的柝〔tuò拓〕用。軍人們背著刁斗在颳得昏天黑地的風沙中艱難行進,這時聯想到漢代從這條路遠嫁烏孫王的公主一路上彈奏的琵琶曲,一定是充滿幽怨。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野營過夜,飄起彌漫天地的大雪,和遠處的沙漠連成迷濛一片。秋夜裡南飛大雁的鳴叫聲凄厲又哀傷,交戰對方的胡兵也耐不住這艱苦生活而落下眼淚。聽說朝廷已傳下不準後退的命令,只能拚著性命跟隨將軍(輕車將軍為官名)去死戰。玉門被遮,即不準退入玉門關,用的是《史記·大宛列傳》的典故:貳師將軍李廣利攻大宛失利,退至敦煌,請求朝廷退兵,漢武帝「聞之大怒,使使(派使者)遮玉門,曰:有敢入者輒斬之!」拚命向前的結果,十有八九是戰死,年年有無數人拋骨荒遠的異鄉,唯一的成果是葡萄(蒲桃)從西域傳入中原種植,供富貴者享用。詩中雖流露出哀怨的情緒,基調還是高昂進取的。
戰爭是殘酷的。公元714年唐朝軍隊與吐蕃在臨洮的長城堡附近有過一場大戰,殺獲吐蕃數萬人。王昌齡的《塞下曲》寫到這場戰爭: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戰爭過後多年,戰場依然暗淡凄涼,漫漫的黃塵,雜亂的蒿草,白骨散棄其中,永遠被人遺忘。無論死者是哪一方的,對其本人和家庭來說,都是凄慘的悲劇。
還有王昌齡的《出塞》,揭露了戰爭帶來的苦難,希望良將保家衛國。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李白的詩】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今甘肅),先人曾流落西域,大約在李白五歲時遷至四川昌隆(今江油縣),並在此度過青少年時期。李白家境富裕,少年時飽讀百家書,表現出不凡的文學才能。同時好交遊,受朋友和社會影響,喜談修道成仙,嚮往行俠仗義,慷慨有大志,性格豪放不羈。25歲時離開家鄉,漫遊長江、黃河南北各地,結交社會名流,以詩文獲得很高的社會聲望。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友人薦舉,唐玄宗召見他,任他為翰林待詔,做皇帝的侍從文人,居長安近三年,使他對宮廷和貴族社會有了直接了解。由於權臣排擠,於天寶三年(公元745年)離開長安,再度開始漫遊生活。在洛陽,他與比他小11歲的杜甫相識,結下終生友誼。安史之亂開始時,他已55歲,正在宣城(在今安徽)。在安史之亂中,他懷著報國之情,應永王李璘之邀,入其幕府做事;後李璘被肅宗李亨鏟除,李白則被流放夜郎(在今貴州),中途遇赦而歸,生活於金陵(今南京)和宣城間,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逝於當塗(在今安徽),享年62歲。
李白終生幻想施展抱負,干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業。這在他的詩中隨處可見。在《上李邕》一詩中說: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他以《莊子》里講的那個攪動天海的大鵬自比,對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滿自信,受到世人嘲笑,還以孔子(宣父)「後生可畏」的話為自己辯解。詩人在政治上十分天真,實際他未必具備政治家的才幹,他的「大言」遭冷笑並不奇怪。然而作為詩人,他卻是個天縱之才,是一隻遨遊天海的大鵬。他一生作詩人,政治上無作為,在他自己看來是不幸,可是對中國文學來說,卻是大幸。唐詩如無李白,那就同華美的大廈拿掉一根棟梁,那才是極大的遺憾呢。
李白有相當數量的詩是對社會不平的揭露和抨擊,如《古風五十九首》之一首: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
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干虹霓〔ní倪〕,行人皆怵惕。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這是諷刺皇帝身邊得勢的佞幸人物。他們坐著華貴的大車招搖過市,盪起漫天灰塵。一些宦官(中貴)錢多得不得了,修起宏麗的住宅。替皇帝開心的斗雞人,也坐著帶華蓋的車耀武揚威。他們鼻孔朝天,噴出的氣息彷彿吹動了天空的雲霞(極言其驕橫),路上行人被嚇得不敢靠近。最後詩人慨嘆,社會上再也沒有許由(洗耳翁)那樣的賢人了,誰還能分出好人(堯)和壞人(跖)呢?傳說古代的聖君唐堯要把帝位讓給許由;許由聽說後認為污染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河邊去洗耳朵,他被認為是厭棄名利的賢人。跖,是傳說中古代的「大盜」,當然是作為壞人的代名詞。唐玄宗後期政治腐敗,王朝走下坡路,李白敏感到這一點,在詩中給以暴露和諷刺。李白直接描寫人民苦難的詩不太多,但寫得極精彩,如《戰城南》:
去年戰,桑乾源;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yuān淵〕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這首詩用的是漢代樂府詩的題目,有意學習樂府詩的傳統,但比漢代那首《戰城南》寫得更形象,更深刻。「桑乾」、「蔥河」、「條支」、「天山」都是邊疆地名。唐代兵士遠離故土到這些地方征戰,往往有去無回。有些邊疆民族以戰爭劫掠為業,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戰死荒漠之中。秦代修築長城防備匈奴的地方,至今(「漢家」,唐人習慣用「漢」代稱「唐」,實指唐朝)仍然烽火不息,戰爭不斷。戰敗的馬匹在戰場上悲鳴尋找它的主人,而它的主人卻被烏鴉和鷹啄食,腸子都掛上枯樹枝頭。士卒戰死,領兵的將軍也空忙一場,毫無所獲。最後詩人用古代兵書的話說:戰爭可不是好玩的東西,有德的君主只有在不得已時才用到它。唐玄宗好大喜功,連年征戰,百姓遭難,這首詩即為此而發。
李白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很多,多為傑作。他的這類詩同王維、孟浩然的詩格調不同,如果說王維、孟浩然的風景詩是細致入微的工筆畫,李白的風景詩則是飛動椽筆的大寫意。他常常不是作一草一木的刻畫,而是從宏觀攝取大自然的神韻。長江大河,巉〔chán蟬〕岩峭壁,萬里風雲,幽石古木,一到他筆下立刻飛動起來,為他所驅遣,創造出一個與造化同在的神話般的世界。如《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中寫廬山景色: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這是多麼宏大的氣勢!只有李白的胸懷才能裝下這樣的氣勢,只有李白的神筆才能寫出這樣的氣勢。又如著名的《蜀道難》中的一段: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猿猱〔náo撓〕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
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
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
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
難於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這是一段絕妙的風景描繪。詩人用極度誇張的語言寫出蜀道的艱難險峻:太陽神駕著六龍的車子到這里也要折回來,奔騰的江水也要撞回來;黃鶴飛不過去,猿猴也愁於攀援。著名的青泥嶺道路彎曲險怪,行人伸手可摸到天上的參星和井星,累得喘不過氣,無不拍著胸膛長聲悲嘆。山中幽深的古木之上,各種鳥類的鳴叫更增加了神秘恐怖的氣氛。這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不要說去通過,就連聽人說一說,也把臉都嚇白了。詩人筆下蜀道上的奇姿壯彩,真可開拓讀者的心胸神臆,令人魂悸魄動,驚起長嗟。這段詩句的奇思異想和豪壯奔放的風格,正是李白詩獨具的特色。
清代詩人趙翼評李白詩說:「詩之不可及處,在乎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屑於雕章琢句,亦不勞勞於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甌北詩話》卷一)這段話概括出李白詩的藝術風格。李白自覺地繼承了屈原以來詩歌的浪漫主義精神,加上他的天才和勤奮,創造出獨特的李白風格。他的詩歌,第一個特點是具有濃烈的激情。他心地純潔,胸懷開闊,憎愛分明,高興時美酒清歌,仰天大笑;悲憤時要「捶碎黃鶴樓」,「倒卻鸚鵡洲」(《江夏贈韋南陵冰》),歌哭笑罵,無所避忌。第二個特點是無比豐富的想像力。詩思來如迅電,去如疾風,縱橫變幻,大起大落,隨著他抒情的需要,上下古今人物,天文地理知識,真實的歷史,虛幻的神話隨時來到他的筆下,注入詩句,為他服務。第三個特點是常用誇張的語言抒發激情;如「白發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風三日吹倒山」之類極度誇張的詩句,在他的詩中所在皆是。唯其誇張,所以傳神,極不準確的語言卻極准確地表達了他的感情。

⑸ 盛唐詩歌的特點

1、在氣勢上,盛唐詩歌雄健清新、興象超妙、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

2、在內容上,邊塞詩和田園山水詩在盛唐詩中比重很大。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為代表人物。

3、在意境上,以及通過意象的運用、意境的呈現,性情和聲色的結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

4、在體裁上,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絕,對仗工整,韻律優美,讀之朗朗上口。

唐人這種積極向上的文化、高昂向前的民族精神在流傳至今的邊塞詩中也有著體現。「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描摹出了將軍之驍勇。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一種灑脫的英雄之氣躍然紙上。「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投筆從戎的凌雲壯志令人心動,將士們即便思鄉也沒有半點頹喪消極的情緒。

(5)盛唐詩歌典故擴展閱讀:

唐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都是歷史上著名的盛世。極盛時期的唐朝東起朝鮮,西抵鹹海,南跨交趾,北盡大漠,縱橫數萬里,地域不可謂不廣大,國祚不可謂不長久。

其實,盛唐之氣象不僅在於其地理上的廣袤和時間上的久遠,還在於其蓬勃向上的精神和自尊、自信、自強不息的朝代性格。

唐朝在廣闊的地域和巨大的人口條件下,維持政治的統一,中國在全世界上是獨一家的。在大一統前提下實現國家的良善治理。

⑹ 盛唐詩歌主要有

盛唐詩歌主要有以__王維___和_孟浩然____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以高適和岑參為代表的__邊塞詩___,以及李白的__浪漫___主義詩歌和被稱為__詩聖___的杜甫的__現實___主義詩歌

⑺ 盛唐詩歌代表作

所謂「盛唐氣象」,著眼於盛唐詩歌給人的總體印象,詩歌的時代風格、時代精神:博大、雄渾、深遠、超逸;充沛的活力、創造的愉悅、嶄新的體驗;以及通過意象的運用、意境的呈現,性情和聲色的結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這一切合起來就成為盛唐詩歌與其它時期的詩歌相區別的特色。盛唐詩人王灣有一首《次北固山下》,當時的宰相張說稱贊不已,將頸聯抄在官署的牆上,作為詩歌的楷模。(見殷《河嶽英靈集》)這詩的中間兩聯正好可以用來形容那個時代:「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那三個形容詞:平、闊、正,還有那高懸的風帆,從殘夜中生成的海日,進入到舊年裡的江春,都讓人感受到盛唐時代的氣息以及盛唐詩歌的風貌。再看以下這些盛唐詩人的歌唱:「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李白《廬山謠》)「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在這些詩句里洋溢著一股涵天蓋地的雄渾之氣,千載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壯。盛唐詩人並不是沒有憂愁,李白就經常把愁字掛在嘴邊,諸如「愁疾」、「愁顏」、「愁心」、「愁發」、「愁腸」,不一而足。但我們只要將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賀,晚唐的溫庭筠、李商隱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來有力、愁得來氣派。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顯示的是強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氣。杜甫也寫愁,那是一片憂國憂民的偉大之愁、健康之愁:「憂端齊終南,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集中地體現了盛唐氣象的詩人,往往是富有魅力的人物。例如王維,那個時代培育出來的全才,便是這樣一個人。他的佛教造詣很深,而且能將禪意融會到詩里。他是書法家,又是音樂家和畫家,被後人推崇為文人畫的始祖。他的畫跡,據《宣和畫譜》著錄,僅宋朝宮廷里就有一百二十六件。王維九歲就會作詩屬文,他的政治感遇詩、山水詩、邊塞詩、贈別詩,都是第一流的。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圖》)。李白的魅力更是無人可以匹敵,他以一種震懾的力量征服了當時的讀者。他不甘心走一般士人的科舉之路,要憑借自己的才能和聲譽直取卿相。他常自比為大鵬,任意地遨遊於天地之間。秘書監賀知章在長安初遇李白,誦其《蜀道難》,竟呼為「謫仙人」,解下身上的佩飾金龜換酒為樂。唐玄宗也降輦步迎,御手調羹以招待他。杜甫在赴長安應試的途中與離開長安東下漫遊的李白相遇,竟然放棄考試,跟隨李白漫遊了許多地方,別後杜甫對他仍念念不忘,寫了許多詩懷念他,稱贊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還有一個叫魏萬的人,為了一睹李白的風采,從嵩宋出發追蹤李白幾千里,終於在廣陵見面,稱贊李白的詩「鬼出神入」。盛唐詩人的魅力,既是屬於他們個人的,又是屬於那個時代的。只有輝煌的時代,才能為輝煌的人物提供形成魅力的條件。

⑻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著名詩人有哪些

初唐詩人:駱賓王、王勃、盧照鄰、宋之問、杜審言、楊炯、陳子昂、沈全期、王績、李世民

盛唐詩人:李白、杜甫、張九齡、王維、孟浩然、皇甫冉、王昌齡、賀知章、王之渙、李頎、崔顥、顧況、元結、劉長卿、岑參、邱為、高適、祖詠、王翰、錢起、綦毋潛、常建

中唐詩人:柳宗元、孟郊、韓愈、白居易、盧綸、李賀、李益、劉禹錫、賈島、張繼、韋應物、李坤元、稹張祜、杜秋娘、張 籍、戴叔倫、顧況。

晚唐詩人:李商隱、溫庭筠、杜牧、陳陶、馬戴、杜荀鶴。

(8)盛唐詩歌典故擴展閱讀:

1、初唐詩人的詩歌創作:

初唐詩壇有兩大創作取向:宮廷詩人詩歌的戲樂取向和初唐四傑、陳子昂等人儒家「詩言志」的創作取向,可以把初唐詩人分為二類:一類是圍繞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武則天身邊的宮廷詩人;另一類是與宮廷關系較為疏遠、或者是飄游在山野之中的詩人。詩人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直接影響著他們詩歌創作的取向和詩歌風格的形成。

2、盛唐詩人的詩歌創作:

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具有鬱勃濃烈的浪漫氣質,是盛唐詩的主要特徵;而即使是恬靜優美之作,也同樣是生氣彌滿、光彩熠熠的。這就是為後人所艷羨的「盛唐之音」。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這個時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藝術取得輝煌的成就,特別是中國古典詩歌處於極盛時期。詩歌創作在唐代已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朝廷的科舉制度也由寫論文取士改變為詩賦取士。在流傳下來的文學典籍《全唐詩》中,就輯錄了兩千三百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唐代詩歌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

⑼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著名詩人有哪些

1、初唐:楊炯、王勃、抄盧照鄰等。

代表作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楊炯的《從軍行》;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駱賓王的《在獄詠蟬》。

2、盛唐: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等。

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3、中唐:溫庭筠、劉禹錫等。

溫庭鈞的《菩薩蠻》。

4、晚唐:杜牧、李商隱、張祜、許渾、李群玉、韓偓、韋庄等。

杜牧的《感懷詩》《杜秋娘詩》;李商隱的《錦瑟》《燕台詩》《碧城三首》等。

(9)盛唐詩歌典故擴展閱讀:

1、初唐詩人的詩歌創作:

初唐詩壇有兩大創作取向:宮廷詩人詩歌的戲樂取向和初唐四傑、陳子昂等人儒家「詩言志」的創作取向,可以把初唐詩人分為二類:一類是圍繞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武則天身邊的宮廷詩人;另一類是與宮廷關系較為疏遠、或者是飄游在山野之中的詩人。詩人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直接影響著他們詩歌創作的取向和詩歌風格的形成。

2、盛唐詩人的詩歌創作:

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具有鬱勃濃烈的浪漫氣質,是盛唐詩的主要特徵;而即使是恬靜優美之作,也同樣是生氣彌滿、光彩熠熠的。這就是為後人所艷羨的「盛唐之音」。

⑽ 形容盛唐的詩句有哪些

一、《客中行》

作者:唐代李白

1、全詩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2、翻譯

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鬱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後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

二、《長安古意》

作者:唐代盧照齡

1、全詩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2、翻譯

長安縱橫的大道連著小巷,四通八達,香車寶馬川流不患。

玉輦賓士。金鞭絡繹。出入於公主的府第,往來於王侯貴族之家。

龍銜著華蓋,鳳叼著流蘇,映照著朝陽,連帶著晚霞。

游絲飄繞著綠樹,一群啼叫的嬌鳥催開了百花。

三、《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作者:唐代韋庄

1、全詩

滿耳笙歌滿眼花,滿樓珠翠勝吳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

綉戶夜攢紅燭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卻愁宴罷青娥散,揚子江頭月半斜。

2、翻譯

滿耳是美妙的音樂滿眼是美妙的花,滿樓盛妝的少女勝過那美麗的吳娃。

這才曉得那無限美好的天上神仙窟,也不過像這無比豪華的人間富貴家。

綉幕里夜間閃爍著的紅燭就像鬧市,白天里施著的舞裙活像天空的彩霞。

擔心是宴會罷了美女也隨之而星散,管它揚子江那頭一輪皓月是否西斜。

四、《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作者:唐代王維

1、全詩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2、翻譯

頭戴紅巾的衛士不住報說寒夜欲曉,尚衣官員給天子呈上了翠綠的雲裘。

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進輝煌的宮殿,同萬國使節向加冕懸旒的皇帝叩頭。

初出的日光晃動著君王的雉尾掌扇,浮動的香煙飄向了皇上的袞龍袍綉。

罷朝後把天子的聖旨寫在五色紙上,紫服玉佩的中書文官此刻紛忙不休。

五、憶昔

作者:唐代杜甫

1、全詩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

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

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

周宣中興望我皇,灑淚江漢身衰疾。

2、翻譯

想當年開元盛世時,小城市就有萬家人口,農業豐收,糧食儲備充足,儲藏米穀的倉庫也裝的滿滿的。社會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沒有寇盜橫行,路無豺虎,旅途平安,隨時可以出門遠行,自然不必選什麼好日子。

當時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到處是貿易往來的商賈的車輛,絡繹不絕於道。男耕女桑,各安其業,各得其所。

宮中天子奏響祭祀天地的樂曲,一派太平祥和。社會風氣良好,人們互相友善,關系融洽,百餘年間,沒有發生過大的災禍。國家昌盛,政治清明。

誰知安史亂後,田園荒蕪,物價昂貴,一絹布匹要賣萬貫錢。洛陽的宮殿被焚燒殆盡,吐蕃也攻陷長安,盤踞了半月,代宗不久之後收復兩京。不敢跟年高望重的人絮叨舊事,怕他們又從安祿山陷兩京說起,惹得彼此傷起心來。

小臣我愚鈍無所能,承蒙當初朝廷授檢校工部員外郎官職給我。希望當代皇上能像周宣王恢復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興那樣恢復江山社稷,我在江漢流經的巴蜀地區也會激動涕零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