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張周典故

張周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30 02:16:19

⑴ 天要興周亡殷是什麼典故

宣稱自己已經「受命」而稱王的西伯昌,立志推翻殷朝,取而代之。他深知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的一項工作,就是要造輿論。當時造輿論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利用人們對天帝、神靈的迷信,造出各種各樣的新聞,證明天帝要興盛周國,神靈要滅亡殷朝。這樣,便會在人們的心目中造成一種觀念,周興殷亡是上天的意志,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和趨勢。

據說當時周王昌的正妃太姒,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商朝的宮廷中一片荒涼,荊棘叢生,又夢見自己的兒子、太子發在周國宮廷院子中取了一棵梓樹,種植在宮廷的大堂上,這棵梓樹立刻迅速地長起來,化為松柏械柞等大樹。

太姒醒來向文王報告做夢的經過。文王召來太子發在廟堂中進行占卜,結果得到大好的吉兆。

文王及太姒、太子一起在廟堂中參拜上天,這個吉夢明白地顯示,皇天上帝已經把滅商的大命授給了周。文王囑咐太姒和太子發:「謹慎,不要聲張!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萬物自來。天已經不保佑殷朝而心向周國了。」

然而,過了幾天,周都的大街小巷和附近的諸侯國內,都傳開了周王妃太姒夢見商廷生棘和周廷生松,以及周王占卜獲吉兆的消息。

麻雀銜丹書,赤鳥講人話

有一年深秋,又有一件奇異的事在各地傳開。據說在甲子日那天,有一隻赤色的麻雀銜了一張「丹書」,即紅色的喜報飛到周都,將這張丹書放在周王昌的窗戶上。周王叩首跪拜,接受了丹書。丹書上顯赫地寫著十個大字:「姬昌蒼帝子,亡殷紂王者。」周王昌本姓姬,故稱「姬昌」,丹書上說他是天帝的兒子,必將取代亡殷紂王的位置。這當然和太姒之夢一樣,是預謀策劃的又一個輿論。還有的傳聞說,當時有一隻赤色的鳥銜了一塊寶玉,降到周國的岐山之陽,在祭土地神的社壇上開口講話宣布:「天命周王,伐殷有國。河出綠圖,地出乘黃。」所謂「綠圖」,是天命帝王的符瑞;所謂「乘黃」,是因帝王德高而生出的一種能遠走高飛的吉祥之獸。還有的傳聞說,當時有「鷲鷲」鳥也就是鳳凰在岐山上鳴叫,並且作了一首樂曲,叫做《武象》。這預示著周族即將興起,許多神鳥代表天意來傳達指令,報告消息,歡慶喜訊。

⑵ 周瑜的軼事典故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後,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並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由於周郎相貌英俊,酒酣後更是別有一番風姿。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自魏晉時代之後,「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唐人李端有《聽箏》詩贊道:「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圖冊:洪宇宙版周瑜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 孫策:①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②吾得卿,諧也。
孫權:①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②(呂蒙)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呂蒙: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
諸葛瑾、步騭: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
蔣干: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程普: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陳壽: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陸機:飭法修師,則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公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江東蓋多士矣。
袁宏:①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叄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②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嚴從:周瑜、魯肅,咸起諸生,鶚視烏林,鷹揚赤壁。然肅為布衣,當襄漢之際,標賣田宅,分財結士,以求人傑: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孫策,子敬輟粟於周郎:咸有異於人者也。
李白:二龍爭戰決雌雄, 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初張照雲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破英雄百萬師。
孫元宴: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曹公一戰奔波後,赤壁功傳萬古名。
杜牧: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熲,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後成於外。
李端: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李九齡:有國由來在得賢,莫言興廢是循環。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吳似等閑。
梁肅:昔漢綱既解,當塗方熾,利兵南浮,江漢失險。公瑾嘗用寡制眾,挫強為弱,燎火一舉,樓船灰飛。遂乃張吳之臂,壯蜀之趾。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歐陽澈:使富國強兵,內無動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種之能;轉輸供饋,外無勞民擾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臨機果斷,折沖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長慮逺,收功於必成,有如趙充國之守。嚴細柳之軍,有如周亞夫者;奔項羽之營,有如樊噲者;孜孜奉國,知無不為,有如房玄齡者;兼資文武,出將入相,有如李靖者,則雖愚夫愚婦亦知其可以必勝矣。
林光朝:當時稱之為長才無或異辭者,吳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蜀有諸葛孔明,是皆一方雋才也。
陳淵:當時人物如周瑜輩,蓋百世之士,若其它智勇紛出,莫可悉數。
陳亮:①嗚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觀其決謀以破曹操,拓荊州,因欲進取巴蜀,結援馬超以斷操之右臂,而還據襄陽以蹙之,此非識大略者不能為也。使斯人不死,當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奪之矣。孫權之稱號也,顧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呂蒙之徒止足以保據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②昔吳起與田文論功,至主少國疑,大臣未親,百姓未附之際,吳起屈焉。桓王屬大皇於張昭,更以周瑜遺之,後瑜馳驅於顛危之際,昭遂廢不用。何哉?江東雖定而國輕矣。余論次其行事,使善觀國者有考焉。
洪邁:說者謂天無大風,黃蓋不進計,周瑜未必勝。此不善觀人者也。方孫權問計於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將軍擒之,宜在今日」;劉備見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正使無火攻之說,其必有以制服矣。
范成大: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周瑜。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功跡巍巍齊北斗,聲名烈烈震東吳。青春年紀歸黃壤,提起教人轉嘆吁。
謝采伯:孫策、周瑜拔皖城,納二喬,皆國色,是以師婚也。英銳豪俊之氣,固足辦事。畢竟有所溺,則智昏,智昏則防慮疏。策為許貢客箭傷頰,創甚,年二十六卒。瑜為流矢中右協,年三十六卒。
蕭常:①周瑜從攻橫江當利及東渡擊枺陵,則知在江北。或曰:此功為大,每以語簡而忽之,遂令烏林之役獨傳。 ②瑜、肅建拒操之議,孫權違眾用之,卒成大功。然瑜昧於遠圖,不能乘勝佐昭烈以定中原,乃欲越荊取蜀,而(呂)蒙又復襲關羽以取荊州,使曹氏為不討之賊,可與言知哉?
錢時:江左之勢定於赤壁之一戰。操破荊州乗勝東下號八十萬,向微公瑾決此大計,六郡之眾寧足恃乎?論者遂謂此為公瑾功第一。 劉祁:已而諸豪割據,士大夫各欲擇主立功名,如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諸葛亮、龐統、魯肅、周瑜之徒,爭以智能自效。
王義山:某仰惟某官學通六藝,忠貫三精,其謀略則荀攸、賈詡之密,其經濟則周瑜、魯肅之英,其吟嘯則謝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則羊祜、陸遜之仁。
胡三省:此數語所謂相時而動也。然瑜之言不悖大義,魯肅、呂蒙輩不及也。
孫承恩:矯矯公瑾,實吳良臣,雄姿英發,籌策邁倫,老瞞長驅,志無江表,一戰蹙之,功莫與紹。
晏璧:當曹操伐吳,威震寰宇,群臣爭議迎降,瑜獨定大計,度操部水軍百萬,遠渉江湖,不習水土,必生疾病,願得精兵三萬破之,以片言決興王之策,以偏方抗天下之師,卒走強敵,開拓荊土,非明斷能然乎?至其議縱劉備不資其出地,又欲西取巴蜀而並張魯,北據襄陽以蹙曹操,雄啚出人意表,使究其志,未易量也。雖天嗇其壽,中路隕歿,其一舉而鼎分三國功名之奇,垂於無窮。
張鳳翼:周公瑾江左偉人,其才略功烈足光紀載,而傳必及其顧曲,固知審聲知音非尠事也。
黃中堅:周公瑾英姿偉略,諸葛孔明而下一人而已。然其欲徙昭烈於吳,盛宮室美女玩好以娛樂之,分關張各置一處,使如瑜者挾與俱戰,則其計亦左矣。昭烈以梟雄之姿,少有大志,其心固欲建霸王之業耳,故髀里肉生至於墮淚。今方破曹操,勢可有為,豈甘為吳所豢養?關張與昭烈生死分定,不得昭烈而奉之,豈肯為吳宣力?果若所言,勢必將有內變而使魏人得以乘其隙,吳蜀事業俱未可知也。語雲:『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公瑾知昭烈君臣不為人下而顧建此策,殆所謂多思則亂者耶?仲謀於公瑾言無不從而此獨不聽其見,不岀公瑾上哉!
陳子龍: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虞詡、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羊祜、杜預、溫嶠、謝玄、韋睿、崔浩、李靖、裴行儉、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虞允文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為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
屈大均:漢唐以來善兵者率多書生,若張良、趙充國、鄧禹、馬援、諸葛孔明、周瑜、魯肅、杜預、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經,翩翩文雅,其出奇制勝如風雨之飄忽,如鬼神之變怪。
鄭板橋:周郎年少,正雄姿歷落,江東人傑。八十萬軍飛一炬,風卷灘前黃葉。樓艫雲崩,旌旗電掃,射江流血。咸陽三月,火光無此橫絕。想他豪竹哀絲,回頭顧曲,虎帳談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別。吳蜀交疏,炎劉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遺恨,秦淮夜夜幽咽。
王懋竑:周瑜雄略似孫伯符,有並吞中原之志,而不專於自守。
李安溪:①規圖荊、益,及制曹、劉之策,著著機先,真英物也。②周瑜在則可,如無瑜者,權必不能獨擋曹,無玄德則無吳耳,子敬之謀未為非也。
張佩綸:①若公瑾則赤壁之後旋沒巴邱,世之稱公瑾者第曰膽略兼人而已,不知公瑾之才實一世奇才,而駕乎三國群賢之表。②吳雖多才,魯肅失之疏,呂蒙失之譎,陸遜失之柔,孫權以公瑾為王佐,公瑾誠王佐。惜乎!權之非真主才耳。嗟乎!伯符與公瑾實創江東,其意亦欲取荊州襲許都。使天老其才,以與公瑾戮力中原,天下事未可知也。 盧弼: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勛,玄德謂為本文武籌略,萬人之英者,豈虛語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呂思勉:周瑜、魯肅,亦皆可謂為好亂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輕之徒,同懷行險徼幸之計,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禍,豈不哀哉。
毛澤東: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了他,結果打了勝仗。

⑶ 誰知道周道有何歷史典故

周道如砥
zhōu dào rú dǐ
形容道路平坦,暢通無阻·

詞語出處
出自《詩經·小雅·版大東》:「周道如砥權,其直如矢。」原意是用來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

大道(「周道」,「王道」)平坦似磨石。

周王朝在國都鎬京和東都洛邑之間,修建了一條特別寬廣平坦的大道,號稱「周道」,又稱為「王道」。

西周時,朝廷特別重視修整道路,《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的形容,即是說,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

據《周禮》載,道途專管廬舍候館的官員,稱為「野廬氏」。他負責籌辦京城500里內所有館舍的車馬糧草、交通物資;要保證道路暢通,賓客安全;要安排白天輪流值班和夜間巡邏之人;還要及時組織檢修車輛平整道路等。

⑷ 周朝的典故有哪些

「絕纓」這個典故源於漢代劉向的《說苑.復恩》。

公元前605年楚莊王平息了叛亂,非常高興,班師回朝,在宮內舉行盛大的慶功會,大擺筵席。庄王下信群臣可以盡情暢飲。到傍晚,酒興還都未盡。庄王命令點燃蠟燭,繼續狂歡。庄王看到群臣們這樣高興,就讓自己的愛妃許姬給大家敬酒,許姬漂亮,出來給大家敬酒更加增添了幾分歡快的氣氛,正當她給大家一一敬酒時,一陣大風吹來,把大廳里的燭火全吹滅了。這進有人趁機扯住了許姬的衣袖,想調戲她。許姬非常聰明,她並沒有聲張,而是趁機把那人的帽纓扯斷,請求庄王查出這個人後處治。庄王聽後,卻大聲說,今日宴會大家都要盡興痛飲,把自己的帽纓都摘下來,。大臣們都摘下自己的帽纓後,庄王才命令點燃蠟燭。許姬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席後,許姬埋怨庄王不為她出氣。庄王笑著說,人主群臣盡情歡樂,現在有人酒後失禮有情可原,如果為了這件事誅殺功臣,將會使愛國將士感到心寒,民不會再為楚國盡力,許姬不由的贊嘆楚王想得周到。

後來,楚莊王親自率領軍隊攻打鄭國,不料被鄭國的伏兵圍困住,正在危急時刻,楚軍的副將唐狡單人匹馬沖入重圍,救出了楚莊王,庄王重賞唐狡,唐狡辭謝說:「絕纓會上,扯許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殺之恩,所以今日捨身相報。」庄王聽後感慨萬千。

後來,人們用這個典故來表示寬宏大量,三國曹植的《求自試表》里就運用了這個典故:「絕纓、盜馬之臣赦,而楚、趙以濟其難。」

⑸ 長風破浪會有時,出自什麼典故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行路難·其一》。

《行路難·其一》

【作者】李白【朝代】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餚珍貴值萬錢。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遙想當年,姜太公磻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5)張周典故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這首詩一共十二句,八十四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盪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復雜變化。

詩的一開頭,「金樽清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

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彷彿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鬱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

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

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這組《行路難》詩主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懷,這里選的是第一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兩人的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於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

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此詩多寫世道艱難,表達了離愁別緒。

⑹ 百家姓中「張」姓的來歷與歷史典故。

張姓是華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億,遍布全國及世界各地。張姓祖根在哪裡?有的說河北清河,有的說山西太原,有的說河南濮陽。為了尋清這個問題,本會邀請省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舉行了兩次張姓起源學術研討會,進行了實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實,確認中華張姓始祖是揮公。揮公得姓於帝丘(今河南濮陽),帝丘是張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張姓源於濮陽,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脈。

一、史籍及譜牒依據

我們查閱有關張姓始祖揮公的記載見之於書的有17種之多。《世本》日: 「揮作弓,牟夷作矢。」這是今見最早的關於揮的記載。《史記·五帝本紀》日: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唐·林寶《元和姓纂》雲: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宋·歐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日: 「張氏出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清·乾隆朝重修《張氏族譜·受姓淵源考》: 「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吳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從上述文獻可知,揮為張氏得姓祖,這一觀點,除宋代鄭樵所著《通志》認為解張是張姓始祖外,其他史書均無疑義。但是,揮是黃帝之孫,或是黃帝之子;揮是玄囂青陽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陽氏之子,卻有分歧。我們認為,揮是黃帝之孫、玄囂青陽氏之子。其根據有二:①《國語·晉語》日: 「凡黃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其中有二人同為姬姓,二人同為己姓)。《史記·五帝本紀·注釋》、《世本》、《大戴禮記》等文獻均有同樣記載。黃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沒有張姓,這說明張姓非黃帝所賜,揮公非黃帝之子,乃黃帝之孫,和帝顓頊是親叔伯兄弟,是同時代人。②當代著名民族源流學家何光岳先生考證,少昊金天氏本東夷族,非黃帝後裔青陽氏,亦就排除了少昊為黃帝之子說,揮為玄囂青陽氏之子是比較可信的。

但是,鑒於「揮為黃帝之子或孫」的問題,在歷史上已爭論了幾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獻依據;揮生活在上古傳說時代,後世史書不一致、有爭議,是正常的。所以,我們的態度是:兩種觀點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異,誰也不能強迫誰改變族譜。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認識會逐步統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囂因何得號青陽氏?這與其封邑有關。我國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為陽」。青陽,即清水之陽(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經濮陽。

《讀史方輿紀要》日:「淇水過內黃縣南為白溝,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經內黃、清豐之間,其下流人大河,故瀆今湮。」《前漢書·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內黃縣南。」以上引文說明古清河與淇河、白溝為一河的不同名稱。《詩經·衛風·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涉淇」即「涉過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頓丘」古邑名,在今濮陽城西、浚縣境內。從這首古詩也說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今濮陽市區張儀村、班家、店當一帶村民,仍稱村北為北清河、村南為南清河。張儀村系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故里,至今村內尚有「張儀祠遺址」。該村有張、尹、李等八姓,只有張姓是老住戶,其他均是遷入戶。據清光緒二十五年續修的《李氏族譜》載:「李氏出隴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間,自洪洞遷於開州北王家莊後,自王家莊移居清邑張儀村。」清光緒年間續修的《尹氏家譜》載:「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間徙居清邑張儀村。」該地為什麼稱「清邑」?定與古清河流經此地有關,很可能就是玄囂的封地「清陽」。「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據著名歷史學家朱紹侯先生講:「帝丘(今濮陽)在上古時期是東夷族勢力與黃帝族勢力的交接地區。因此,黃帝必須在帝丘設防,所以把其子玄囂封於青陽。」由此可知,張姓始祖揮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長之後又在帝丘輔佐帝顓頊。由於揮十分聰明英武,他夜觀弧星,折枝彎條,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顓頊部族的戰鬥力。弓矢用於狩獵,獵獲的鳥獸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於戰爭,打敗了與顓頊爭帝的共工部族,使顓頊統治的疆域「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址,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由於揮公功勛卓著,帝顓頊封其為弓正(亦稱弓長),並賜姓張,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有人說,清河在中國境內何止一條?河北、山東、山西、安徽等省都有清河,怎麼能斷定濮陽的古清河就是玄囂的封邑青陽所在地呢?這是因為濮陽古稱帝丘,顓項建都於此,至今濮陽城中心四牌樓上仍鐫刻著「顓頊遺都」四個大字。帝顓頊、帝嚳死後均葬於帝丘,今陵墓尚存,這一點是哪個清河也沒有的。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囂封邑青陽所在地,玄囂也因封地青陽而號青陽氏。

三、當代族史研究成果

何光岳先生關於揮為玄囂青陽氏之子的論點,在當今史學界頗具權威性,為研究張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據。著名族史專家謝均祥先生經過多年研究考證,確認張姓源於濮陽。他的這一研究成果,1994年曾在《歐洲時報》、《河南廣播電視報》等國內外報刊上發表。

以上論據充分證明了:揮公即是張姓始祖,因發明弓矢而得姓,張姓祖根在濮陽,這便是張姓的淵源。

此外,後世有以字為姓者,也有因種種原因改姓者。如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解張,字張侯,在晉齊鞍之戰中作戰勇猛,戰功卓著,他的後世以他的字為姓,改解姓為張姓。戰國時期,魏國人范雎,為躲避仇人迫害,改姓易名,自稱張祿,西入秦國,屢次為秦王出謀劃策,因功登上相位。三國名將張遼,原姓聶。漢末黑山起義軍首領張燕,原姓褚。另有少數民族改姓張的。在當代中國,回、滿、藏、苗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中,都有張姓人群存在。但這只是支脈,是流,而不是源。

四、張姓播遷

張姓先民是怎樣從得姓地濮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這是個大課題,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夠說清的。現僅就我們的初步考察,談一下我們的看法。

張姓先民的第一次大播遷應是在大禹治水時期。當時,遍地洪水泛濫,中原濮陽地勢低窪,更是一片汪洋。為求生存,先民們只好擇高而居,逃往距離近的高丘或山區,並且在那裡定居下來,繁衍生息,而後又逐步走向全國各地。這次洪水大致發生在帝顓頊、帝嚳之後的堯、舜時期,也正是揮公得姓之後。起初,堯命顓頊之子鯀治水,而且到過濮陽。至今,濮陽境內仍有「鯀堤」遺跡。明·嘉靖《開州志》(明代濮陽稱開州)卷二,載宋·司馬光《鯀堤》詩日:「東郡(今濮陽)鯀堤古,向來煙火疏。堤封百里遠,生齒萬家余……」可惜,曾在濮陽築堤治水的鯀,由於方法不對,九年沒有把水治平,被舜殺於羽山。舜又派鯀之子大禹治水。他帶領人民,鑿山開河,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把水治平。這次大洪水先後治了二十二年,逼使很多人離鄉背井逃避水患。但要問,當時的張姓先民究竟逃到了哪省哪縣,因沒查到確鑿依據,筆者不能妄言。但據讀史得知,帝顓頊、帝嚳均建都於帝丘(今濮陽),到帝堯為什麼把都城遷到了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帝舜為什麼把都城遷到了蒲坂(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蒲州)?大禹為什麼把都城遷到了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恐怕都與這次大洪水有直接關系。中國地勢的特點, 「西北高,東南低,十里地,窪三尺」。在洪水滔天的時代,難怪帝堯、帝舜、大禹均遷都於山西。試想,部落聯盟的首領和都城都遷走了,黎民百姓能不跟著去嗎?所以,歷來飽受洪水災害的濮陽人,逃避水災多向西,不去山西就去陝西。那個時期,張姓先民從得姓地老家帝丘(今濮陽)逃往山西等地,再由山西遷往各地,或遷回老家濮陽,是比較符合歷史實際的。

張姓先民第二次大播遷,當在公元前132年(漢武帝元光三年),黃河在濮陽瓠子堤決口時期。自古人戀故土。大禹把洪水治平之後,逃往外地的先民回來一部分是肯定的。經過夏、商、周、秦等朝代,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濮陽地區屬於衛國,經濟文化都有相當發展。但到漢代,濮陽人又碰上了黃河瓠子堤決口,淹沒十六郡,濮陽以東盡成澤國,又一次一直淹了二十二年,人們沒吃沒喝能不外逃嗎?去哪裡?為了求生存逃水患,只好走老路逃往高丘或山區。此後,還有新莽時期公元11年,黃河自治亭(今濮陽)決口,是歷史上黃河第二次改道,漫流於濮陽以東各郡達59年。北宋熙寧十年,黃河自濮陽曹村決口,是歷史上黃河第三次改道,泛郡縣四十五,淹民田30萬頃。有史記載的黃河在濮陽境內的決口達一百多次,又加上旱災、蟲災,每次水旱災害,都迫使先民們離鄉背井,逃往各地。

除了水災之外,戰亂是張姓先民多次遷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濮陽地處中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晉楚城濮之戰,秦代章邯和項羽濮陽之戰,東漢曹操呂布濮陽之戰,北宋宋遼澶淵之戰等多次大戰都發生在這里,每次戰亂都迫使先民們多向比較安定的南方遷移。據王大良、孟繁冶先生編著的《中國大姓尋根與取名》一書記載,由於戰亂原因, 「張姓先民由中原地區向四方遷徙,有過幾次大的潮流。第一次是在東漢末年,由於董卓之亂和連年的戰亂,中原地區遭受嚴重破壞,在此居住的張姓先民被迫南遷;第二次是在西晉末年,匈奴和羯、鮮卑、氐、羌等少數民族的軍隊進入中原,滅亡了漢族地主階級在洛陽建立的西晉王朝,人民群眾蒙受了深重的苦難,中原的張姓先民又一次大規模地南遷,同時也有部分張姓先民遷往東北和西北地區;第三次是在金兵南侵,滅亡了建都開封的北宋政權,佔領了黃河南北,這里的張姓先民又一次大規模南遷,到長江以南地區避難。除了這三次遷徙外,還有更多的小規模遷徙,使張姓兒女逐漸遍布於全國各地。」

⑺ 關於周公的典故

首先:這句話不是什麼典故,只是引用歷史人物所做的一種假設情景。回

「使成王殺召答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
假如成王要殺召公,周公敢說他不知道嗎?

成王:周成王姬誦,是周武王的兒子。
召公:姬奭,西周宗室,與周公姬旦,武王姬發應屬同輩。
周公:姬旦,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所以說假設成王殺召公,周公肯定是知道的,因為是周公攝政)

這是諷刺曹操說:殺楊彪是朝廷的意思,他曹操(這個權臣)自己不知道。

⑻ 馬周的典故軼事

四請馬周
歷史上有劉備三顧茅廬、恭請諸葛亮出山輔佐漢室的故事,留下流傳千秋的納賢佳話。其實,盛世明君唐太宗也有一段四請馬周的故事。太宗不僅在草創基業、馬上定天下時注重求賢,而且在登基稱帝後,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輔國政。他三請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顯示出他思賢若渴的明君本色。
貞觀三年,天下大旱,嚴重的災情已危及國計民生。唐太宗憂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並極為虔誠的譴責自己。太宗求天不應,便召集群臣商量對策。他宣布,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並提出幾條具體的意見。這可難壞了武將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馬周的落魄朋友,漫遊到長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為難之事,馬周不假思索,伏在案上,洋洋灑灑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條建議,文辭非常優美。
次日早朝,常何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奏疏呈現給太宗。太宗一看,這些建議有根有據,切中時弊,確屬可行,但武夫常何決非有這神來之筆,便問他是何人所寫。常何告訴太宗為馬周所寫。太宗又問馬周是何樣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紹說:「馬周是清河茌平(今山東茌平)人,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尤其精通先秦諸子的典籍。由於自負才學出眾,清高而孤傲,鬱郁不得志。他在博州一所學校教書,常受地方官的訓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離家遠游。他窮困潦倒,經常受人欺凌,歷盡艱辛來到長安,住在臣家,乃當今一大奇士也。」
致酒行——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史籍記載
馬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窶狹。嗜學,善《詩》、《春秋》。資曠邁,鄉人以無細謹,薄之。武德中,補州助教,不治事。刺史達奚恕數咎讓,周乃去,客密州。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留客汴,為浚儀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至長安,舍中郎將常何家。
貞觀五年,詔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學,周為條二十餘事,皆當世所切。太宗怪問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間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及謁見,與語,帝大悅,詔直門下省。監察御史,奉使稱職。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段。周上疏曰:
臣每讀前史,見賢者忠孝事,未嘗不廢卷長想,思履其跡。臣不幸早失父母,犬馬之養,已無所施;顧來事可為者,惟忠義而已。是以徒步二千里,歸於陛下。陛下不以臣愚,擢臣不次。竊自惟念無以論報,輒竭區區,惟陛下所擇。
臣伏見大安宮在宮城右,牆宇門闕,方紫極為卑小。東宮,皇太子居之,而在內;大安,至尊居之,反在外。太上皇雖志清儉,愛惜人力,陛下不敢違,而蕃夷朝見,四方觀聽,有不足焉。臣願營雉堞門觀,務從高顯,以稱萬方之望,則大孝昭矣。
臣伏讀明詔,以二月幸九成宮。竊惟太上皇春秋高,陛下宜朝夕視膳。今所幸宮去京三百里而遠,非能旦發暮至也。萬有一太上皇思感,欲即見陛下,何以逮之?今茲本為避暑行也,太上皇留熱處,而陛下走涼處,溫清之道,臣所未安。然詔書既下,業不中止,願示還期,以開眾惑。
臣伏見詔宗室功臣悉就籓國,遂貽子孫,世守其政。竊惟陛下之意,誠愛之重之,欲其裔緒承守,與國無疆也。臣謂必如詔書者,陛下宜思所以安存之,富貴之,何必使世官也?且堯、舜之父,有朱、均之子。若令有不肖子襲封嗣職,兆庶被殃,國家蒙患。正欲絕之,則子文之治猶在也;正欲存之,則欒黶之惡已暴也。必曰與其毒害於見存之人,寧割恩於已亡之臣,則向所謂愛之重之者,適所以傷之也。臣謂宜賦以茅土,疇以戶邑,必有材行,隨器而授。雖干翮非強,亦可以免累。漢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終全其世者,良得其術也。願陛下深思其事,使得奉大恩,而子孫終其福祿也。
臣聞聖人之化天下,莫不以孝為本,故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孔子亦言「吾不與祭,如不祭」,是聖人之重祭祀也。自陛下踐祚,宗廟之享,未嘗親事。竊惟聖情,以乘輿一出,所費無蓺,故忍孝思,以便百姓。而一代史官,不書皇帝入廟,將何以貽厥孫謀、示來葉邪?臣知大孝誠不在俎豆之間,然聖人訓人,必以己先之,示不忘本也。
臣聞致化之道,在求賢審官。孔子曰:「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是言慎舉之為重也。臣伏見王長通、白明達本樂工輿皁雜類;韋般提、斛斯正無他材,獨解調馬。雖術逾等夷,可厚賜金帛以富其家。今超授高爵,與外廷朝會,騶豎倡子,鳴玉曳履,臣竊恥之。若朝命不可追改,尚宜不使在列,與士大夫為伍。
帝善其言,除侍御中。又言:
臣歷觀夏、商、周、漢之有天下,傳祚相繼,多者八百餘年,少者猶四五百年,皆積德累業,恩結於人,豈無僻王,賴先哲以免。自魏、晉逮周、隋,多者五六十年,少者三二十年而亡。良由創業之君不務仁化,當時僅能自守,後無遺德可思,故傳嗣之主,其政少衰,一夫大呼,天下土崩矣。今陛下雖以大功定天下,而積德日淺,固當隆禹、湯、文、武之道,使恩有餘地,為子孫立萬世之基,豈特持當年而已。然自古明王聖主,雖因人設教,而大要節儉於身,恩加於人,故其下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卜祚遐長,而禍亂不作也。今百姓承喪亂之後,比於隋時才十分一,而徭役相望,兄去弟還,往來遠者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無休時。陛下雖詔減省,而有司不得廢作,徒行文書,役之如故。四五年來,百姓頗嗟怨,以為陛下不存養之。堯之茅茨土階,禹之惡衣菲食,臣知不可復行於今。漢文帝惜百金之費而罷露台,集上書囊以為殿帷,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景帝亦以錦綉纂組妨害女功,特詔除之,所以百姓安樂。至孝武帝雖窮奢極侈,承文、景遺德,故人心不搖。向使高祖之後即值武帝,天下必不能全。此時代差近,事跡可見。今京師及益州諸處,營造供奉器物,並諸王妃主服飾,皆過靡麗。臣聞昧旦丕顯,後世猶怠,作法於治,其弊猶亂。陛下少處人間,知百姓辛苦,前代成敗,目所親見,尚猶如此,而皇太子生長深宮,不更外事,即萬歲後,聖慮之所當憂也。
臣竊尋自古黎庶怨叛,聚為盜賊,其國無不即滅,人主雖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脩政教,當脩之於可脩之時。若事變一起而後悔之,無益也。故人主每見前代之亡,則知其政教之所由喪,而不知其身之失。故紂笑桀之亡,而幽、厲笑紂之亡,隋煬帝又笑齊、魏之失國也。今之視煬帝,猶煬帝之視齊、魏也。
往貞觀初,率土荒儉,一匹絹才易斗米,而天下帖然者,百姓知陛下憂憐之,故人人自安無謗讟也。五六年來,頻歲豐稔,一匹絹易粟十餘斛,而百姓咸怨,以為陛下不憂憐之。何則?今營為者,多不急之務故也。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畜多少,在百姓苦樂也。且以近事驗之,隋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積布帛東都而王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向使洛口、東都無粟帛,王世充、李密未能必聚大眾。但貯積者,固有國之常,要當人有餘力而後收之,豈人勞而強斂之以資寇邪?
夫儉以息人,貞觀初,陛下己躬為之,今行之不難也。為之一日,則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勞,而周之不息,萬一中國水旱,而邊方有風塵之警,狂狡竊發,非徒旰食晏寢而已。古語雲:「動人以行不以言,應天以實不以文。」以陛下之明,誠欲厲精為政,不煩遠采上古,但及貞觀初,則天下幸甚。
昔賈誼謂漢文帝雲「可痛哭及長嘆息者」,言:當韓信王楚、彭越王梁、英布王淮南之時,使文帝即天子位,必不能安。又言:「賴諸王年少,傅相制之,長大之後,必生禍亂。」後世皆以誼言為是。臣竊觀今諸將功臣,陛下所與定天下,無威略振主如韓、彭者;而諸王年並幼少,縱其長大,陛下之日,必無他心,然則萬代之後,不可不慮。漢、晉以來,亂天下者,何嘗不在諸王。皆由樹置失宜,不豫為節制,以至滅亡。人主豈不知其然,溺於私愛爾。故前車既覆,而後車不改轍也。今天下百姓尚少,而諸王已多,其寵遇過厚者,臣愚慮之,非特恃恩驕矜也。昔魏武帝寵陳思王,文帝即位,防守禁閉同獄囚焉。何則?先帝加恩太多,故嗣主疑而畏之也。此武帝寵陳思王,適所以苦之也。且帝子身食大國,何患不富,而歲別優賜,曾無限極。里語曰:「貧不學儉,富不學奢。」言自然也。今大聖創業,豈唯處置見子弟而已,當制長久之法,使萬代奉行。
臣聞天下者以人為本。必也使百姓安樂,在刺史、縣令爾。縣令既眾,不可皆賢,但州得良刺史可矣。天下刺史得人,陛下端拱岩廊之上,夫復何為?古者郡守、縣令皆選賢德,欲有所用,必先試以臨人,或由二千石高第入為宰相。今獨重內官,縣令、刺史頗輕其選。又刺史多武夫勛人,或京官不稱職始出補外;折沖果毅身力強者入為中郎將,其次乃補邊州。而以德行才術擢者,十不能一。所以百姓未安,殆在於此。
疏奏,帝稱善。擢拜給事中,轉中書舍人。
周善敷奏,機辯明銳,動中事會,裁處周密,時譽歸之。帝每曰:「我暫不見周即思之。」岑文本謂所親曰:「馬君論事,會文切理,無一言可損益,聽之纚纚,令人忘倦。蘇、張、終、賈正應此耳。然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俄遷治書侍御史,兼知諫議大夫,檢校晉王府長史。王為皇太子,拜中書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十八年,遷中書令,猶兼庶子。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周嘆曰:「恨吾資品妄高,不得歷此官。」帝征遼,留輔太子定州。及還,攝吏部尚書,進銀青光祿大夫。帝嘗以飛白書賜周曰:「鸞鳳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連年,帝幸翠微宮,求勝地為構第,每詔尚書食具膳,上醫使者視護,躬為調葯,太子問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後名,吾不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初,帝遇周厚,周頗自負。為御史時,遣人以圖購宅,眾以其興書生,素無貲,皆竊笑。它日,白有佳宅,直二百萬,周遽以聞,詔有司給直,並賜奴婢什物,由是人乃悟。周每行郡縣,食必進雞,小吏訟之。帝曰:「我禁御史食肉,恐州縣廣費,食雞尚何與?」榜吏斥之。及領選,猶廢浚儀令。先是,京師晨暮傳呼以警眾,後置鼓代之,俗曰「鼕鼕鼓」;品官舊服止黃紫,於是三品服紫,四品五品朱,六品七品綠,八品九品青;城門入由左,出由右;飛驛以達警急;納居人地租;宿衛大小番直;截驛馬尾;城門、衛舍、守捉士,月散配諸縣,各取一,以防其過;皆周建白。自周亡,帝思之甚,將假方士術求見其儀形。高宗即位,追贈尚書右僕射、高唐縣公。垂拱中,配享高宗廟庭。
子載,咸亨中為司列少常伯,與裴行儉分掌選事,言吏部者稱裴、馬焉。終雍州長史。 贊曰:周之遇太宗,顧不異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於朝、明習憲章者,非王佐才,疇以及茲?其自視與築岩、釣渭亦何以異!跡夫帝銳於立事,而周所建皆切一時,以明佐聖,故君宰間不膠漆而固,恨相得晚,宜矣。然周才不逮傅說、呂望,使後世未有述焉,惜乎! 馬周,博州茌平人也。貞觀五年,至京師,舍於中郎將常何之家。時太宗令百官上書言得失,周為何陳便宜二十餘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問何,何對曰:「此非臣所發意,乃臣家客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間,凡四度遣使催促。及謁見,與語甚悅。令直門下省,授監察御史,累除中書舍人。周有機辯,能敷奏,深識事端,故動無不中。太宗嘗曰:「我於馬周,暫時不見,則便思之。」十八年,歷遷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職兼兩宮,處事平允,甚獲當時之譽。又以本官攝吏部尚書。太宗嘗謂侍臣曰:「周見事敏速,性甚慎至。至於論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稱朕意。既寫忠誠,親附於朕,實藉此人,共康時政也。」
翻譯:
馬周是博州茌平人。貞觀五年時,到了京師長安,在中郎將常何家中寄宿。當時唐太宗李世民讓文武百官上書說他的得失,馬周幫助常何羅列出二十餘件事情,讓他上奏,結果都很符合聖意。唐太宗對此事感到很奇怪,就問常何,常何回答說:「這些都不是微臣的意思,都是屬下的食客馬周所提出的。」唐太宗即刻召見馬周,沒到達的期間,曾四次派遣屬下去催促。到了覲見後,唐太宗與馬周談得很高興。授予他監察御史一職,並連官中書舍人。馬周為人機智善辯,能上奏,十分了解事情的原由,所以上奏沒有一次不合太宗心意。太宗曾說過:「對於馬周,若有一時不見,就要想想自己有什麼不是了。」貞觀十八年,馬周遷官中書令,兼職太子左庶子,馬周已經兼職兩官,處理事情平靜合理,得到了當時許多人的贊賞。後又因為本分陞官吏部尚書。太宗經常對身邊的侍者說:「馬周處事迅速,天性謹慎。至於評價他人,直言不諱,比之我所派遣之人,還是他比較合乎我的意思。既然已經表現出他的忠誠,親附於我,也實在只有他,能夠與我共同使社稷安康!」 馬周西行長安,至新豐,宿於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周,遂命酒悠然獨酌。主人翁深異之。及為常何陳便宜二十餘事,太宗怪其能。問何,何答曰:「此非臣發慮,乃臣家客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間,遣使使催促者數四。及謁見,語甚悅,授監察御史。奏罷傳呼,置鼓,每擊以驚眾,時人便之。遷中書令。周病消渴,彌年不瘳。時駕幸翠微宮,敕求勝地,為周起宅,名醫內使,相望不絕。每令常食以御膳供之,太宗躬為調葯,皇太子臨問。(出《談賓錄》)
【譯文】
馬周西行去長安,中途走到新豐,住在一家旅店裡。店主人只顧招待照顧一些有錢的商人,而顧不上照顧馬周。馬周便要了酒菜,悠然自得地獨自喝酒,店主人感到他是個很奇怪的人。後來他協助常何處理了二十多件積壓已久,很難處理的公務。太宗皇帝覺得常何很能幹,常何說:「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我們家的食客馬周協助處理的。」太宗皇帝當天就急著召見馬周,馬周沒有及時趕到,太宗皇帝接連派了四個人前去催促。見面以後,太宗皇帝對馬周的談話非常滿意,任命他為監察御史。太宗皇帝命令擺上鼓樂慶賀。每一下鼓樂的敲擊聲,都震驚了眾人,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馬周任中書令以後,得了糖尿病,一年多也沒有治好,一次皇帝到翠微宮,命令選一塊好地方給馬周建一座住宅,並且派名醫和使臣不斷去探望馬周。皇帝還派人將皇宮里的飯菜送去給馬周吃。太宗皇帝還曾經親自為馬周調葯,皇太子也經常親臨問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