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寓言故事成

寓言故事成

發布時間: 2020-12-28 17:04:56

Ⅰ 源於寓言故事成語有哪些

亡羊補抄牢、掩耳盜鈴、濫竽充數、四面楚歌、紙上談兵
買櫝還珠
拔苗助長、狐假虎威、刻舟求劍、
鷸蚌相爭、螳螂捕蟬、畫蛇添足、狐假虎威、盲人摸象、買櫝還珠、拔苗助長、黔驢技窮(黔驢之技)、亡羊補牢、諱疾忌醫、紙上談兵、吳牛喘月,蜀犬吠日、守株待兔、按圖索驥、葉公好龍、引嬰投江、掩耳盜鈴、自相矛盾、鄭人買履、相濡以沫……

Ⅱ 關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指鹿為馬

秦朝二世皇帝的時候,丞相趙高想造反,怕別的臣子不附專和,就先試驗一下屬。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馬了。」問旁邊的人,有的不說話,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趙高就暗中把說是鹿的人殺了。

2、葉公好龍

古代有個葉公,非常愛好龍,器物上畫著龍,房屋上也刻著龍。真龍知道了,就到葉公家來,把頭探進窗戶。葉公一見,嚇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3、雞鳴狗盜

戰國時,齊國孟嘗君被秦國扣留。他的一個門客裝做狗夜裡潛入秦宮,偷出本已獻給秦王的狐白裘獻給秦王的愛姬,才得釋放。孟嘗君深夜到函谷關,城門緊閉,他的另一個門客學公雞叫,騙開城門,才得脫險逃回齊國。

4、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中了一口大大的鍾。這個人想要把它敲碎拿走,但是敲擊是有聲音的,於是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為這樣就聽不見了。結果在他敲鍾的時候,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5、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跟大臣藺相如不和。後來他認識到了這樣對國家不利,便脫了上衣,背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謝罪,請他用荊條責罰。

Ⅲ 成人寓言故事

成人寓言故事:

1、殺龍妙技:

朱泙漫變賣了家產,帶了一千兩黃金去拜支離益為師,學習殺龍的技術。轉瞬三年,學成歸來。有人問他究竟學了什麼?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殺龍的技術——怎樣按住龍的頭,怎樣踩住龍的尾,怎樣從龍頸上開刀等,一一表演給大家看。

大家問他,什麼地方有龍可殺呢?他這才大悟:原來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龍這樣東西,他的本領是白學了。

2、人和魚雁:

齊國有一戶田姓人家,在家大擺筵席。客人中有獻上魚和雁作為禮物的。主人看了很高興:「一天對我們真優厚啊!你看,這些魚兒、雁兒,不都是為我們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嗎?」

客人們聽了隨聲附和。座中有一位鮑家小孩,才十二歲,站起來說:「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人也是天地萬物中的一種。由於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強食的情況,但並沒有什麼上天註定誰為誰生的道理。

人類選擇可吃的東西做食品,這些東西難道是上天特地為人類創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難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來給它們做食物的么?」

3、黃鼬和刺蝟:

母黃鼬帶著小黃鼬到戶外活動,碰到一隻刺蝟迎面走來。「站住,別過來,不然我可不客氣了!」刺蝟一見黃鼬,立刻擺出一副進攻的姿勢發出警告。小黃鼬被唬住了,它停止腳步望著母黃鼬不知所措。母黃鼬卻若無其事地繼續朝刺蝟走去。刺蝟見這一招未能奏效,逃跑又來不及,連忙縮頭縮腳,將整個身軀向腹面捲起形成小刺球。

小黃鼬以為刺蝟屈服了,沖上前去張口就咬,不料被刺得滿口是血。「這下嘗到苦頭了吧?」刺蝟得意洋洋地說:「連貓、狗一類的大動物都奈何我不得,你們算哪路神仙,敢來惹我!」母黃鼬制止住小黃鼬,對它說:「孩子,你太缺少經驗了,好好看我是怎樣對付這類小刺頭的。」

只見母黃鼬走上前圍繞著刺蝟前後端祥觀察了一會,找到了刺蝟捲曲著的一點縫隙,然後將尾部靠近縫隙處噴出一股臭液。不長時間,刺蝟即被臭液所麻醉而重新伸展軀體。母黃鼬立刻上前將刺蝟咬死,和小黃鼬飽餐了一頓刺蝟肉。

這時,母黃鼬語重心長地教導小黃鼬:「孩子,記住教訓,以後辦事不可魯莽,要學會審時度勢,善於發現對方的弱點和利用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致敵與死地,懂了嗎?

4、好強的公雞:

狐狸早就想吃公雞肉了。看著那肥胖健碩的公雞,真恨不得立刻就上前咬一口。可是它忍住了,黑狗和公雞時刻不離左右,黑狗那對銳利的犬牙可惹不起!

於是它想出了個主意。

「大家都看見了,那公雞膽小得可憐,」狐狸逢人便嘲諷公雞:「別看它個兒大嗓門高威風凜凜,實際上毫無骨氣——它離不開黑狗,如果沒仰仗黑狗的保護,一天也活不下去,真是無用的窩囊廢……」

冷言冷語傳到公雞的耳朵,公雞一蹦三尺高,它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什麼?我膽小要黑狗保護?」公雞氣得臉色發紫,它大嚷大叫:「我怕過誰來著,你們沒見我格鬥時的氣勢?哼,我再也不跟黑狗住在一起了,你們都看看我能不能活下去。」

公雞決定搬家了。黑狗苦口婆心一再勸阻,並告誡可能有人包藏禍心,要防止出意外。可是公雞半句話也聽不進去,甚至覺得自已讓人議論,都是由於黑狗的原因。於是它不再理會黑狗,把家搬到偏僻的地方,發誓從此不再和黑狗為鄰。

這正是狐狸所求之不得的。就在公雞搬家的當天晚上,狐狸登門造訪。我們實在無法領略公雞當時的英雄氣概表現如何,只是第二天黎明時再也聽不到它按時的啼鳴聲。天亮了,在公雞新居前除了些雜亂的雞毛和骨頭,其它什麼也沒有了。

啟示:自尊心的極大成分中包含虛榮,它會使人失去理智,一旦讓敵手所利用,後果將不堪設想。

5、蝙蝠的經驗:

佇立在黑暗中的油燈發出光亮,引來飛蛾圍著燈光旋轉,一圈一圈又一圈……飛蛾越轉速度越快,也離燈火越近,終於一頭扎進火中,被無情的火焰吞噬。在一旁不遠處覓食的蝙蝠目睹了這一慘劇的發生,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嚇死人了,飛蛾竟然這樣丟失了性命,它是被光.吞噬的!」蝙蝠總結出經驗,暗自思忖著告誡自已:「原來光這么可怕,今後千萬小心在意從中汲取教訓,切記不可跟光打交道呀!」從此蝙蝠見光就避,除了晚上照明燈具等一類能發光用品不敢再接觸以外,甚至連白天也不敢出來活動了。

眾鳥們紛紛前來勸說:「你怎麼能拒絕光明呢?光明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人都在追求光明,有光明才有前途,我們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動,生活不是過得很美好。」

「不,不!你們都沒有親歷過,這世上最可怕的東西莫過於光了,」蝙蝠心有餘悸:「你們知道飛蛾怎麼葬送性命的嗎?就是因為光!所以諸位也要特別小心,千萬別跟光親近。」不管人們怎樣勸說,蝙蝠總是堅持自已的觀點。

同時為了使子孫後代不至於步飛蛾的後塵重演悲局,它把這經驗代代相傳。所以直到現在,蝙蝠還是躲避著光亮,喜歡在黑暗中生活,而且越是漆黑如墨的夜晚,它活動越放心,也玩得越開心。啟示:固執的偏見比無知更可怕,它會把你引進黑暗的死胡同里而迷途難返。

(3)寓言故事成擴展閱讀:

疑病亂投醫:

有個人偶感風寒,咳嗽不止,他覺得渾身都不舒服,就去請醫生看病。醫生看了看他那個無精打採的樣子,又摸了摸脈,說他是得了蠱(gu)病,如果不抓緊治療恐怕會丟命。這個人一聽嚇壞了,連忙拿出許多金子,求醫生一定要治好他的病。

這個醫生給他開了治蠱病的葯吃,說是這種葯可以攻擊他的腎臟和腸胃,又會炙燒他的身體和皮膚,因此,吃這種葯必須注意禁美味佳餚,否則葯物難以奏效。一個月過去了,這個人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了,除了咳嗽,還有內熱外寒,百病發作。加上他一個月的禁食,營養不良,身體瘦弱疲憊,真的像一個患蠱病的人了。

無奈,他又請來另一個醫生為他治病。這個醫生檢查了他的各種症狀,診斷他患的是內熱病,於是又給他寒葯吃。這次,他又花去許多金子。

他吃過醫生給他開的寒葯,結果弄得他每天早晨嘔吐,晚上腹瀉,痛苦不堪。休談禁食美味佳餚,這次連飯都不能吃了。他心裡非常害怕,這樣下去恐怕真的保不住命了。於是,他又反過來改服熱葯,誰知這樣一來,他又出現全身浮腫,到處長癰長癤生瘡,搞得他頭暈目眩,真個渾身是病,一天到晚叫苦不迭。

他又拿出錢財,第三次請來一個醫生。這個醫生見他滿身是病,真不知從何醫起,結果是越醫病越重了。

後來,鄰居的長輩們見他形容憔悴,病症奇特雜亂,於是開導他說:「這都是庸醫害人、你胡亂吃葯的結果。其實你本沒什麼大不了的病。人的生命,本以元氣為主,再輔之以一日三餐正常的飲食。而你呢,天天吃這葯喝那葯,千百種葯毒攪亂了你的體內正常秩序,結果既損害了你的身體,又阻斷了飲食的營養供給,所以肯定會百病齊出。

我看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安定思想,首先休息好身體,再辭謝醫生,放棄葯物,恢復營養,多吃你喜愛的食物,這樣,你的元氣就會慢慢在體內恢復,身體一天天強壯起來,自然而然吃東西便覺有滋味了。一天三餐飯,便是最好的葯,你不妨照我說的去做,保證有效。」

這個人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按照老人所說的去做了,僅僅只一個月,果然身上的各種病症就消除了,身體又恢復了原樣。

其實生活中往往就是這樣,越疑心自己有這病那病,就越覺得果真有病,結果亂投醫、瞎吃葯,把個沒病的身體搞得到處是病。處理問題也是一樣,如不從實際出發,僅憑想當然就去東一鎯頭西一棒子地瞎來一氣,結果問題必然會越來越嚴重,事情越辦越糟糕。

Ⅳ 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守株待兔,掩耳盜鈴,杯弓蛇影,望梅止渴,畫餅充飢,亡羊補牢。

Ⅳ 20個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1、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故事: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非常口渴,於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聽了後,嘴裡的口水都流了出來,曹操利用這個辦法促使部隊盡快趕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2、三顧茅廬,現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故事: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請諸葛亮輔佐的故事。

3、四面楚歌,讀音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故事:相傳項羽被劉邦帶領的軍隊困在垓下,沒有糧食的支撐,士兵也越來越少,夜裡包圍他的軍隊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項羽心裡喪失了鬥志,後來騎馬逃走,自刎江邊。

4、卧薪嘗膽,讀音是wò xīn cháng dǎn,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

故事:越王勾踐在兵敗吳國之後,受盡屈辱,三年後回國,為了不貪圖享樂,在吃飯時嘗一口苦膽,日日睡在薪草上,勵精圖治,最後打敗吳國。

5、背水一戰,拼音是bèi shuǐ yī zhàn,意思是背後臨近河水擺陣;或布下的陣勢。

故事: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時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

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Ⅵ 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語

寓言故事成語
坐井觀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劍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長
葉公好龍
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
南轅北轍
畫蛇添足
濫竽充數
亡羊補牢
杯弓蛇影
買櫝還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驢技窮
杞人憂天
狐假虎威
鷸蚌相爭
畫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興嘆
杞人憂天
愚公移山
濫竽充數
鄭人買履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樹木的根和莖.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守候在樹旁,等著撿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動地努力,存著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邯鄲學步: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百發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槍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Ⅶ 10個寓言故事的成語

鷸蚌相爭、井底之蛙、畫蛇添足、指鹿為馬、掩耳盜鈴、班門弄斧、刻舟求劍、守株待兔、揠苗助長、南轅北轍。

1、 鷸蚌相爭

【解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出自】: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譯文】:波翻血海全球憐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大的秦國?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它告訴人們:在各種紛亂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2、井底之蛙

【解釋】: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自】:莊子·戰國《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譯文】:井中的青蛙不可能同它談論大海的事,因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見井口很小的一片天。後來人們用井底之蛙的故事來比喻眼界狹小,目光短淺的人。

3、畫蛇添足

【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出自】:《戰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譯文】: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他足夠?

楚國有個搞祭祀活動的人,祭祀完了以後,拿出一壺酒賞給門人們喝。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足夠,一個人喝則有剩餘。我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先畫好的人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正要喝,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給它畫腳。"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然後他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為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酒。

4、指鹿為馬

【解釋】: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司馬遷·漢《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譯文】:趙高想作亂,怕群臣不聽,於是先進行試驗,拿只鹿獻給秦二世,說:馬啊。二世笑著說:你錯了吧?對鹿為馬。問身邊的人,旁邊的人沉默,有人說是馬為了迎合趙高。

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

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5、掩耳盜鈴

【解釋】: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自】:《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譯文】:百姓想得到鍾的,想要背著它逃跑,那鍾大不到背不動。以椎詆毀他,鍾是一樣的聲音。怕別人聽見他而剝奪自己的,突然捂著自己的耳朵。

范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鍾。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鍾太大了,背不動;於是用槌子把鍾砸碎,剛一砸,鍾鍠鍠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鍾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他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6、班門弄斧

【解釋】: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

【譯文】:拿著斧子到班、郢之門,這個厚臉皮了。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

7、刻舟求劍

【解釋】: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上掉到水裡,就契那船說:這寶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的。船已經走了,而劍不走,這樣尋找寶劍,這不是糊塗嗎?

刻個記號便於打撈寶劍,原本並無錯,可是把記號刻在了移動的船上,那豈不等於沒有記號嗎?這個故事對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看不到事物發展變化的人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只憑主觀願望,不能想當然,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

8、守株待兔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出自】:韓非子·戰國《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譯文】: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9、揠苗助長

【解釋】: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自】:孟子·戰國《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譯文】: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於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們一株一株地拔高,茫茫然回家,對他家裡人說:『今天病了,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的兒子急忙跑去看的,禾苗已全部於死了。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10、南轅北轍

【解釋】: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劉向·漢《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譯文】: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走。

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梁勸他說:我在大路上遇到一個趕著車向北走的人,告訴我說:我要去楚國。我問他:你要去楚國,為什麼要向北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您的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

他又說:我的路費很充足。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給我駕車的人本領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錯了,趕路的條件越好,離楚國的距離就會越遠。

現在大王動不動就想稱霸諸侯,辦什麼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國家強大,軍隊精銳,而去攻打邯鄲,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豈不知您這樣的行動越多,距離統一天下為王的目標就越遠,這正像要去楚國卻向北走的行為一樣啊!

Ⅷ 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守株待兔

[讀音][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出處]漢·王充《論衡》:「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例句]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創造,這樣如同~,能有好日子過嗎?

2、亡羊補牢

[讀音][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釋]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例句]他們單位昨天發生失盜後,領導立即~,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3、掩耳盜鈴

[讀音][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釋]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聞之;悖也。」

[例句]個人主義嚴重的人,常常會干出~的蠢事,這又有什麼奇怪呢!

4、狐假虎威

[讀音][hú jiǎ hǔ wēi]

[解釋]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例句]他哥哥當還鄉團團長,他~仗著他哥哥的勢力,橫行鄉里,無惡不作。

5、井底之蛙

[讀音][jǐng dǐ zhī wā]

[解釋]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局限)於虛(所居住的地方)也。」

[例句]一個沒有經風雨,見世面的人,就似~一樣。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