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出自寓言

出自寓言

發布時間: 2020-12-28 08:53:00

A. 來自寓言故事成語三個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三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刻舟求劍。

成語解釋:

1、揠苗助長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釋義:比喻為急於求成,反而壞了事。

引證:《孟子·公孫丑上》: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2、守株待兔

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釋義:株:露出地面的樹根。比喻原來的經驗;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死守教條。

引證:《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刻舟求劍

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

釋義: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

引證:《呂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譯文: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

(1)出自寓言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1、揠苗助長

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

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當他回到家裡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裡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3、刻舟求劍

戰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做事很死板,書上怎麼寫的他就怎麼做,甚至遇到事情別人怎麼做的,他也學著怎麼做,從沒想過變通一下。

有一次,他經過山林,看見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頭從手上飛脫,掉進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頭落下的地方做了一個顯眼的記號,然後從旁邊的小路繞下山去,對照著山上的標記,很快在草叢里找到了斧頭。這位楚國人對樵夫仰慕不已。

這位楚國人喜愛劍術,總是隨身佩帶一把寶劍。一天,他搭乘一條渡船過江。他立在船舷邊,江兩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於美景的他不小心,讓那把寶劍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見他緊盯著劍掉下去的地方發呆。旁人勸他趕緊跳下江去打撈,這位楚國人卻笑著搖搖頭.他眼前浮現出樵夫刻記號的一幕。接著便鎮定地說:「別慌張!我自有妙法。」

只見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記號,並且自言自語道:「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繼續前行,待船家停船時,這位楚人站起身,面對驚訝的目光,從容不迫地脫了衣服,從船舷邊所刻記號處跳人水中。他在水中撈來撈去,怎麼也撈不到那把劍,於是浮出水面撫摸著船邊的記號,如夢游般喃喃著:「我的劍明明是從這兒掉下去的,怎麼找不到了呢?」

B. 出自寓言故事的詞語有哪些

答:出自寓言故事的詞語
1、量體裁衣
南朝齊國官員張融深受齊太祖蕭道成的器重和寵愛,說他是「不可無一,不可有二。」一次派人給張融送一件舊衣服,說是自己以前穿的,現叫裁縫根據他的身材改做好了,一定會合身的。張融收到後非常感激齊太祖的知遇之恩。
2、葉公好龍
秋時期,楚國葉地諸侯子弟沈諸梁自稱葉公,他特別喜歡龍,他的屋樑、柱子、門窗及所有傢具甚至連衣服上都雕刻或綉制龍的圖案。天上的真龍得知後,專程去探望葉公,從窗戶上探進頭去。葉公一見真龍,嚇得魂不附體,連忙逃跑。
3、杞人憂天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 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後,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乘涼,並且自言自語的說: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 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 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後,都跑來勸他說: 「老兄啊!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麼會塌下來呢?在說即使真的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 可是,無論人家怎麼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 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 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4、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5、買櫝還珠
傳說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珍珠,為了吸引顧客,他做一個很漂亮的用名貴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還鑲嵌著寶石和翡翠,看起來十分華貴。一個鄭國的買主抱著珍珠匣子便以高價買下,打開匣子取出珍珠還給楚國商人。
6、螳螂捕蟬
春秋時期,吳王壽夢要攻打楚國,並禁止大臣提反對意見,有一個大臣的兒子聽說後,帶上彈弓到王宮花園去打鳥。吳王問他干什麼,他說在看螳螂捕樹上的蟬,而黃雀在後面等著吃螳螂。吳王覺得自己的處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計劃。
7、痴人說夢
從前一個外國和尚到一座中國廟里燒香,廟里的小和尚問他何姓及來自何國,外國和尚不懂他的話,跟著說何姓何國人。小和尚向住持報告外面來了何國一個姓何的和尚。眾和尚紛紛出來看熱鬧,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8、自相矛盾
戰國時期,大思想家韓非子曾講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見人推銷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沒有穿不透的東西;一會又向人推銷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沒有什麼東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問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C.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狐假虎威
鷸蚌相爭
畫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興嘆
杞人憂天
愚公移山
濫竽充數
鄭人買履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樹木的根和莖。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守候在樹旁,等著撿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動地努力,存著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邯鄲學步: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百發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槍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D.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坐井觀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劍、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E. 20個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1、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故事: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非常口渴,於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聽了後,嘴裡的口水都流了出來,曹操利用這個辦法促使部隊盡快趕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2、三顧茅廬,現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故事: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請諸葛亮輔佐的故事。

3、四面楚歌,讀音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故事:相傳項羽被劉邦帶領的軍隊困在垓下,沒有糧食的支撐,士兵也越來越少,夜裡包圍他的軍隊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項羽心裡喪失了鬥志,後來騎馬逃走,自刎江邊。

4、卧薪嘗膽,讀音是wò xīn cháng dǎn,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

故事:越王勾踐在兵敗吳國之後,受盡屈辱,三年後回國,為了不貪圖享樂,在吃飯時嘗一口苦膽,日日睡在薪草上,勵精圖治,最後打敗吳國。

5、背水一戰,拼音是bèi shuǐ yī zhàn,意思是背後臨近河水擺陣;或布下的陣勢。

故事: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時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

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F. 出自哪首寓言

是這個明把。。。貌似是。。。

《游山西村》
——[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G.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百發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槍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H. 出自寓言故事

東晉初期的 【祖逖】,是一位仗義好俠、憂國憂民的將軍.西晉末年,天下大亂.祖逖看到自己國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領土,無數同胞處於侵略者的鐵蹄之下,非常痛心.他決心要收復失地,重振國威.晉元帝司馬睿遷都建康的時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壯士,日夜操練,准備北上抗敵.他給晉元帝上了一份奏摺,文中說:晉朝之所以遭到侵略,皆因藩王爭權.今百姓在外族的蹂躪之中,都有奮擊之志、報國之心,陛下倘能夠發威命將,任我做統主,則四方豪傑都會響應而來,由此敵兵去除,國恥可雪矣.晉元帝見奏,十分高興,立即命祖逖為奮威將軍,並撥給他大量給養,讓他在當地招兵買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實現北征.戰備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一切准備停當後,祖逖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北上.他們的戰船駛離南岸,來到波濤滾滾的大江中流,上下將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騰.祖逖神情莊重地站立船頭,手敲船槳(中流擊揖),向眾人發誓說:「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驅逐敵寇,則如這濤濤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錚錚誓言極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他們緊握刀槍,紛紛表示要同仇敵愾,殺敵報國.祖逖率軍渡江之後,厲兵秣馬.東晉道民聞訊,接踵而至,很快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愛護士卒,體貼部下.士卒們都願為他出生入死、捨命戰斗.因此所向披靡,一連打了幾個勝仗,收復了不少城池.他治軍有方,賞罰嚴明;對戰死者,收屍埋骨,親自祭奠;對投降的敵軍將士寬厚相待,反戈有賞;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他的這些做法得到軍民的廣泛擁護,每當他們凱旋歸來,百姓們總是自發地送來豬羊、美酒,搞賞三軍.江北一帶有人編出民謠頌揚他的功德: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祖逖戰功卓著,被晉元帝封為鎮西將軍.

I. 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語有什麼出自哪裡

一、揠苗助長

出處:戰國時期孟子《孟子·公孫丑上》

揠苗助長

【解釋】: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對學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放任自流。

【語法】:連動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適得其反、拔苗助長、欲速不達、斷鶴續鳧

【反義詞】順其自然、循序漸進、放任自流

二、自相矛盾

出處:戰國時期韓非《韓非子·難一》

自相矛盾

【解釋】: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示例】:這些理論自相矛盾。

【近義詞】格格不入、漏洞百出、前後抵觸、首尾乖互、相互抵觸、鬻矛譽盾

【反義詞】並行不悖、天衣無縫、滴水不漏、順理成章、自圓其說、言行一致、無懈可擊

三、鄭人買履

出處:戰國時期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買履

【解釋】: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生搬硬套、死搬教條

四、守株待兔

出處:戰國時期韓非《韓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語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好逸惡勞、守株緣木、刻舟求劍、墨守成規、緣木求魚、坐享其成、固守成規

【反義詞】除舊布新、通權達變、借坡下驢、通達權變、隨機應變、見風使舵、標新立異

五、刻舟求劍

出處:戰國末期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察今》

刻舟求劍

【解釋】: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按圖索驥、依樣葫蘆、墨守成規、膠柱鼓瑟

【反義詞】通權達變、借坡下驢、審時度勢、隨機應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