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史記歇後語

史記歇後語

發布時間: 2020-12-17 15:03:36

Ⅰ 出自《史記》故事成語以及歇後語

誨人復不倦huìrénbùjuàn
[釋義制] 誨:教導;誘導;倦:厭煩。指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
[語出] 《論語·述而》:逗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地
[正音] 誨;不能讀作逗huǐ地。
[辨形] 誨;不能寫作逗悔地或逗侮地;倦;不能寫作逗卷地。
[近義] 諄諄教導 不厭其煩 循循善誘
[用法] 含褒義。用來形容教導人特別耐心。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①他一生勤勤懇懇;~;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棟梁之才。

Ⅱ 史記的歇後語

1.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2.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3.楚霸王舉鼎 ——力大無窮內
4.楚霸王自刎烏江—容—沒臉回江東
5.楚霸王種蒜——栽到家了
6.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
7.楚霸王自刎——身敗名裂
8.楚漢相爭——在謀不在勇
9.齊楚燕趙皆降服——四國順之
10.口道恆河沙復沙——不可勝數
11.死而輕於鴻毛——卒為天下笑
12.一索功高縛楚王——信而不疑
13.二世朝廷掃地空——卒亡其國
14.三軍過後盡開顏——卒相與歡

作品簡介:
《史記》,是由漢代的司馬遷編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歷史。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敘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作者簡介:
司馬遷(公元前約前145--約前135--?),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Ⅲ 史記的歇後語

1.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2.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3.楚霸王舉鼎 ——力專大無窮
4.楚霸王自刎烏江——沒屬臉回江東
5.楚霸王種蒜——栽到家了
6.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
7.楚霸王自刎——身敗名裂
8.楚漢相爭——在謀不在勇
9.齊楚燕趙皆降服——四國順之
10.口道恆河沙復沙——不可勝數
11.死而輕於鴻毛——卒為天下笑
12.一索功高縛楚王——信而不疑
13.二世朝廷掃地空——卒亡其國
14.三軍過後盡開顏——卒相與歡

Ⅳ 有那些關於《史記》的歇後語

圍魏救抄趙、紙上談兵、指鹿為馬、四面楚歌、卧薪嘗膽
齊楚燕趙皆降服(打《史記》一句)——四國順之
口道恆河沙復沙(打《史記》一句)——不可勝數
故(打《史記》一句)——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堅持到底(打《史記》一句)——雖死不易
死而輕於鴻毛(打《史記》一句)——故無貴無賤

Ⅳ 關於史記的歇後語

項庄舞來劍-意在沛公.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源.

楚霸王舉鼎 - 力大無窮

楚霸王自刎烏江 - 沒臉回江東

楚霸王種蒜 - 栽到家了(比喻失敗慘重,或當眾出醜)

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

楚霸王自刎——身敗名裂

楚漢相爭——在謀不在勇

Ⅵ 出自史記的歇後語有哪些

【項庄舞復劍,意在沛公】制【拔山扛鼎】
杯羹之讓】搏牛之虻】【不勝杯杓】【才氣過人】【破釜沈舟】【沖冠眥裂】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作壁上觀】【彘肩斗酒】【政由己出】亡秦三戶】 【四面楚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錦衣行晝】棄書捐劍】 【取而代之】

Ⅶ 史記的十個歇後語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後主降魏--不知羞恥
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張飛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諸葛亮的錦囊--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孔明練琴--老生常談
司馬炎廢魏主--襲用老譜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黃忠射關公--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羽赴宴--有膽有魄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關公戰李逵--大刀闊斧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關雲長放屁--不知臉紅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劉備編草鞋--內行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張飛討債--聲勢凶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許褚斗馬超--赤膊上陣
張飛上陣--橫沖直撞
張飛戴口罩--顯大眼
阿斗的江山--白送
隔門縫瞧諸葛亮--瞧扁了英雄
張飛賣秤砣--人強貨硬
司馬誇諸葛--甘拜下風
關羽看《春秋》--一目瞭然
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黃忠掄大錘--老當益壯
關羽打噴嚏--自我吹噓
關羽流鼻血--紅上加紅
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
張飛睡覺--不閉眼
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張飛擺屠案--凶神惡煞
曹操轉胎--疑心重
張飛拆橋--有勇無謀
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孔明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魯班門前弄大斧--自不量力

Ⅷ 司馬遷用了十餘年完成52萬字的史記的歇後語是什麼

的簡單1iujfrw11ifh

Ⅸ 《史記》的歇後語有哪些

1.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2.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3.楚霸王舉鼎 ——力大回無窮
4.楚霸王自刎烏江——沒臉回江東答
5.楚霸王種蒜——栽到家了
6.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
7.楚霸王自刎——身敗名裂
8.楚漢相爭——在謀不在勇
9.齊楚燕趙皆降服——四國順之
10.口道恆河沙復沙——不可勝數
11.死而輕於鴻毛——卒為天下笑
12.一索功高縛楚王——信而不疑
13.二世朝廷掃地空——卒亡其國
14.三軍過後盡開顏——卒相與歡

作品簡介:
《史記》,是由漢代的司馬遷編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歷史。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敘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作者簡介:
司馬遷(公元前約前145--約前135--?),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Ⅹ 史記的歇後語

著名的有: 軒轅天子 出自《史記·五帝本紀》 網開一面 出自《史記·殷本紀》 囊血射天 出自《史記·殷本紀》 酒肉池林 出自《史記·殷本紀》 左支右絀 出自《史記·周本紀》 焚書坑儒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指鹿為馬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拔山扛鼎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先發制人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破釜沉舟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鴻門宴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沐猴而冠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霸王別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四面楚歌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無顏見江東父老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一敗塗地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約法三章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高屋建瓴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卧薪嘗膽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鳥盡弓藏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記·趙世家》 招搖過市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韋編三絕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鴻鵠之志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 積毀銷骨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 毛遂自薦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脫穎而出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歃血為盟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因人成事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一言九鼎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完璧歸趙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怒發沖冠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刎頸之交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膠柱鼓瑟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紙上談兵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字千金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奇貨可居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圖窮匕見 出自《史記·刺客列傳》 背水一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肝腦塗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多多益善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雞鳴狗盜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狡兔三窟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負荊請罪」這則成語的荊是落葉叢生灌木,高四五尺,莖堅硬,可作杖。背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因藺相如辦外交有功,拜藺相如為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覺得自己功勞卓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侮辱藺相如。相如知道後,不願意和廉頗爭位次先後,便處處留意,避讓廉頗,上朝時假稱有病,以便迴避。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望見廉頗的車子迎面而來,急忙叫手下人把車趕到小巷裡避開。相如手下的人便以為相如害怕廉頗,非常氣憤。藺相如對他們解釋說;「秦國這樣強大,我都不怕,廉將軍又有什麼可怕呢?所以我想,強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輕易用兵,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如果我和廉將軍兩人不能和睦相處,互相攻擊,像老虎一樣相鬥,結果必定有一虎受傷,秦國就會趁機侵略趙國。我所以對廉將軍避讓,是因為我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前頭,不計較私人的怨恨。」 藺相如這番話,使他手下的人極為感動。相如手下的人也學習藺相如的樣子,對廉頗手下的人處處謙讓。此事傳到了廉頗的耳中,廉頗為相如如此寬大的胸懷深深感動,更覺得自已十分慚愧。於是脫掉上衣,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請人領到相如家請罪,並沉痛地說; 「我是個粗陋淺薄之人,真想不到將軍對我如此寬容。」 藺相如見廉頗態度真誠,便親自解下他背上的荊杖,請他坐下,兩人坦誠暢敘,從此誓同生死,成為至交。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才進攻。但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並聲稱他叛國反楚。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隨後,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巨鹿外圍,並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的通道。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 「卧薪嘗膽」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典故。說的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力圖雪恥,激勵自己,在屋內懸一苦膽出人、坐卧都要嘗嘗,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覺時不用床鋪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但是,卧薪嘗膽的典故始於何時?據有關吳越史料的書籍,戰國時期的《左傳》中「定公」和「哀公」篇中,有越王勾踐和昊王夫差的詳細記載,而沒有勾踐卧薪嘗膽之記錄。另一戰國時的著作《國語》中,也無勾踐卧薪嘗膽之說。至東漢期間,《越絕書》和《吳越春秋》著作中,只有在「勾踐歸國外傳」中,有勾踐「懸膽於戶,出人嘗之,不絕於口」之句,而無「卧薪」之說。 「卧薪嘗膽」作為成語,最早見於北宋大文豪蘇軾所著的《擬孫權答曹操書》游戲性的書信體裁文中,設想孫權在三國鼎立之時,曾經「卧薪嘗膽」,但這與勾踐毫無關系。到了南宋,呂祖謙在《左氏傳記》書中,曾有吳王夫差「坐薪嘗膽」,但只是「坐薪」,不是「卧薪」,只是「夫差」,不是「勾踐」。到了明代,張博在《春秋列國論》書中,也是「夫差即位,卧薪嘗膽」,雖有「卧薪嘗膽」,但亦是指夫差。後來,在真德秀的《戊辰四月上殿奏扎》,和黃震的《古今記要》、《黃氏日抄》兩書中,才開始有勾踐「卧薪嘗膽」之說。明末,梁辰魚所著《浣沙記》劇本中,將勾踐「卧薪嘗膽」作為傳奇,加以渲染。馮夢龍也在《東周列國志》中多次講到勾踐「卧薪嘗膽」之事。清初,吳乘權編的《綱鑒易知錄》,亦有「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卧薪嘗膽」之句。從此,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之故事,就愈傳愈廣,成為我國的成語典故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