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六尺巷的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6 17:59:39

Ⅰ 6尺巷的典故,體現了哪些傳統美德

清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回,兩家院落之間答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他在給家裡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這個故事寓意鄰里之間應該寬容、禮讓,可謂「心寬則無牆」。

Ⅱ 六尺巷是怎麼來的六尺巷出自什麼典故

謙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做人的境界,被人們一直傳承至今,經久不衰。古代有許多典故都跟謙讓有關,比如孔融讓梨,六尺巷的故事。那麼你知道六尺巷是怎麼來的?六尺巷出自什麼典故?六尺巷源於張家和鄰里之間的土地糾紛。


雖然是一個很小的故事,但告訴我們的確實大的道理,讓我們學會做人應該禮讓,不要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影響了自己跟他人的感情,同時也顯示出官府對民眾的態度,面對利益時的立場,所以,“六尺巷”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很多的道理,這就是“六尺巷”的來歷。

Ⅲ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何典故哪首詩可以表達

典故:

出在清代康熙年間的桐城人張英,他是滿清入關後,父子入閣拜相的漢人。當年張英在家鄉蓋相府時,鄰居與他家爭三尺地。官司打到縣衙里,張家總管便立即寫信到京城裡告知相爺,希望相爺寫封信給縣令關照一下。

張英看完信後,在原信上批了一道詩寄回:「千里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接到迴音,總管立即吩咐讓了三尺地出來,鄰居一見也讓出三尺地來,於是留下六尺空地,成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條巷道,後稱為「六尺巷」。由此張英名聲大震,倍受鄉鄰的稱贊。

詩:

千里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

白話譯文:千里傳書說的就是牆的事啊,讓給他們三尺又能怎麼樣。萬里長城現在還在,但當年修萬里長城的秦始皇已不在了。

(3)六尺巷的典故擴展閱讀:

「六尺巷」位於桐城市區西後街與五畝園之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六尺巷」舊址受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985年,桐城市政府將「六尺巷」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關部門撥專款進行部分修復;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撥專款在其遺址上進行復建與擴建。

現今的「六尺巷」主體建築包括巷道、東邊的「禮讓」石牌坊和西邊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閑廣場、詩畫照壁、假山石等。雖然這里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旅遊景點,但不收門票。從「六尺巷」過往的遊人和行人絡繹不絕,小巷深處仍然顯現出少有的繁華。

2007年4月,「桐城文廟-六尺巷」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Ⅳ 歷史上著名的六尺巷,背後隱藏著什麼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其實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清廉為官,禮讓鄰里”。故事發生在清朝的康熙年間,涉事人員就是當時文華殿大學士和禮部尚書張英居住在桐城的家人和他們的鄰居吳家,涉事原因就是宅基問題。張家在擴充地基的時候將圍牆往外擴充了三尺,他們認為這塊地是他們的,而那邊的吳家認為是張家佔了他們的地,對於這個事情,兩家互不相讓,於是直接去了縣衙對峙,並叫縣官替他們分辨。

後來的人們還在六尺巷前面樹立了一個牌坊,上書“禮讓”二字,就是為了提醒在這里居住的人,要時時刻刻注意禮讓謙虛,維持自己與鄰家的和睦關系。但除了禮讓,我們還可以從中看到清廉,張英並不願意以權勢壓人就說明了這一點,據說清廉和禮讓已經成了張家數代人的家訓了,而“清廉為官,禮讓鄰里”不僅是社區鄰里之間的文化要求,更成為了桐城的重要精神面貌。

Ⅳ 安微銅陵六尺巷詩詞典故

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兩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產業,時間久遠了,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兩家的爭執頓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肯相讓一絲一毫。由於牽涉到尚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願沾惹是非,糾紛越鬧越大,張家人只好把這件事告訴張英。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 張英大人閱過來信,只是釋然一笑,旁邊的人面面相覷,莫名其妙。只見張大人揮起大筆,一首詩一揮而就。詩曰:「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交給來人,命快速帶回老家。家裡人一見書信回來,喜不自禁,以為張英一定有一個強硬的辦法,或者有一條錦囊妙計,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詩,敗興得很。 於是立即動員將垣牆拆讓三尺,大家交口稱贊張英和他家人的曠達態度。張英的行為正應了那句古話:「宰相肚裡能撐船。」尚書一家的忍讓行為,感動得鄰居一家人熱淚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圍牆向後退三尺。兩家人的爭端很快平息了,兩家之間,空了一條巷子,有六尺寬,有張家的一半,也有吳家的一半,這條幾十丈長的巷子雖短,留給人們的思索卻很長。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村民們可以由此自由通過。六尺巷由此得名。

Ⅵ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何典故哪首詩可以表達

清代禮部尚書張英。其家人修建府第,因地界問題與鄰居發生了爭執後回,張英寫的。
安徽桐城有個答六尺巷,也叫仁義胡同,有六尺多寬,百米來長。傳說巷旁原住張吳(一說方姓,一說葉姓)兩家,張家之子張英(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吳家越地而用,張家馳書京城,張批詩後寄回。家人見信後照辦,讓地三尺,吳家亦感張詩有理,也讓地三尺,形成了六尺之巷。
張英批詩一首寄歸。詩雲「千里送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讓三尺,吳氏感其義亦讓三尺,故成六尺巷。

Ⅶ 關於安徽桐城縣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復,位於桐城市區的西後街,今制屬安徽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巷南為宰相府,巷北為吳氏住宅,全長100多米,寬2米,均由鵝卵石鋪就。巷子由來有著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據《桐城縣志略》和姚永朴先生的《舊聞隨筆》載:清康熙時,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中有一屬張家隙地,向來作過往通道,後吳氏建房子想越界佔用,張家不服,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遂馳書京都,向張英告之此事。張英閱罷,認為事情簡單,便提筆沾墨.在家書上批詩四句:「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得詩,深感愧疚,毫不遲疑地讓出三尺地基,吳家見狀,覺得張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深受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三尺。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名謂「六尺巷」。兩家禮讓之舉亦被傳為美談。
明清兩代有關六尺巷的傳說較多,但僅桐城張英六尺巷的故事最有據可考,有地可尋。桐城六尺巷至解放時仍為張英子孫住宅,且張英一生為人寬厚,晚年歸隱龍眠山時,與鄉民友好相處,或遇挑柴人,都以禮相讓,讓牆的事屬張英,實為可信。

Ⅷ 六尺巷的故事簡介

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清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包容忍讓,平等待人,作為一種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心胸開闊,恭謙禮讓的人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這種謙和禮讓的傳統就更需要發揚光大。「六尺巷」典故,在如今已遠遠超出其本意,成為彰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

Ⅸ 讓一讓,六尺巷出自哪個典故,作者是誰啊

這個典故的版本有很多,不過我傾向於傅以漸版本
三尺巷又名六尺巷。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在京城為秘書院大學士,家中因為宅基糾紛,修書一封,希望他能為家中撐腰。收到家人來書,遂修一紙家書:「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後,自感慚愧,主動讓出三尺,鄰居知道後,也深感慚愧,讓出三尺來,於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Ⅹ 「六尺巷」是什麼意思是歷史典故嗎出自哪裡

“六尺巷”是指一條巷子,當時清朝的一位官員老家與老家鄰居的一個小故事,史料上有真實的記載,是真實的歷史典故,不是人們胡編亂造的。“六尺巷”的典故,就是告訴人們要學會謙讓,學會禮讓,和平相處。

雖然是一個小故事,但是聽過這個故事,更多的是讓人們學會做人要會禮讓,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爭執不休,這世間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沒有必要為了這些帶不走的東西,影響了自己跟他人的感情,這是非常沒有必要的。通過這個故事,同時也凸顯了官府對民眾態度,以及官府面對利益時的立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