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
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
1、霸王別姬
項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項羽左右,但項羽要率領精騎准備突圍,不得已作歌與虞姬訣別,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與項羽淚別。霸王別姬後又被改編為戲曲、影視、小說、歌曲等文藝作品。
2、破釜沉舟
巨鹿之戰時,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後,下令把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的器具全部毀壞,只帶著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項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奮勇向前,項羽軍因此戰鬥力得到大幅提升,個個以一擋十,殺的諸侯軍人人膽寒,最終,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
3、作壁上觀
由章邯帶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圍攻趙國於巨鹿時,趙王派人向各地諸侯求救,雖然各地諸侯都有引兵前來,但是都懼怕秦軍的強大,而躲在自軍修築的壁壘里不敢出來,與秦軍長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圍。項羽率領英布、蒲將軍等幾萬楚軍主動向秦軍發起進攻時,諸侯還是只敢躲在壁壘里觀看,直到項羽殺敗秦軍之後,諸侯才敢從壁壘里出來。 作壁上觀現指讓自己置身事外,不協助任何一方。
4、沐猴而冠
項羽攻佔並燒毀咸陽之後,想要東歸彭城。韓生聽到後說:「人說楚國人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羽聽見這話,便把韓生扔進鍋里煮死了。
5、先發制人
秦朝未年,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其中又以陳勝和吳廣率領的百姓起義聲勢浩大。當時有個叫殷通的會稽郡守也想趁機推翻秦朝,所以就請來當時在吳國避難的項梁和項羽叔侄倆人共商大事。 項梁和項羽在當地廣結了許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兩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當地百姓的敬仰。
項梁對殷通說:「現在各地義軍紛紛起義,所以現在正是消滅秦國的最好機會,當然先起義發動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機,我們應該早點起義才是。」項梁看出殷通性格膽怯,難成大事,於是就叫項羽把他殺死,並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斷徵集人馬,壯大軍隊,並且打出滅秦的旗號。而項羽就是後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②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 A隔岸觀火 B暗度陳倉 C背水一戰 D破釜沉舟
隔岸觀火:三國曹來操自
暗度陳倉:暗渡陳倉是楚漢之爭時的故事,講的是劉備。項羽倚仗兵力強大,違背誰先入關中誰為王的約定,封先入關中的劉邦為漢王,自封為西楚霸王。劉邦聽從謀臣張良的計策,從關中回漢中時,燒毀棧道,表明自己不再進關中。後來,劉邦拜韓信為將軍,他命士兵修復棧道,裝作從棧道出擊進軍關中,實際上卻和劉邦率主力部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守將不備,佔領陳倉。進而攻入咸陽,佔領關中。
背水一戰:漢高祖時期,韓信
破釜沉舟:
楚王派項羽帶領二十萬楚軍前去救趙。項羽先派英、蒲兩位大將率兩萬人做先鋒,然後,自己率主力渡河。渡過了河,項羽命令將士,每人帶三天的干糧,把軍隊里的飯鍋全砸了,把渡河的船隻全鑿沉了。他對將士說:「我們『破釜沉舟』,有進無退,三天之內,一定要打退秦軍!否則只有餓死在這里!」項羽的決心和勇氣,對將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軍個個士氣振奮,一個人抵十個,十個人抵百個,越戰越勇,終於把秦軍打得大敗而逃。
所以選D。
③ 與項羽有關的典故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人物,和其有關的成語有很多,比如: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但是成語,即約定俗成的短語。所以,四個字的詞不一定是成語,同樣,不是四個字的詞也不一定不是成語。
我這里簡單列舉幾個和項羽有關的成語
一、取而代之
秦始皇巡遊,項羽看到後說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說這話的時候,被他的叔父項梁一把捂住嘴,要知道,這話要是被別人聽到舉報了,那可是要被殺頭滅族的。
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亡秦)
本句同樣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意思是楚國即使只剩下三個家族,也能滅掉秦國。但如果你認為這只是一種信念,那就錯了,成事光有信念是遠遠不夠的,野心還必須和才氣匹配,否則就是「吹牛皮」。
楚國也是出人才的地方——「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絕對不是隨便說說的,幫助吳國滅了楚國的伍子胥,幫助越國滅了吳國的文種,如果楚懷王堅持信任屈原,他也不至被騙到秦國監禁至死,……
事實上,滅亡秦國的,確實就是楚國的項羽和劉邦。
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作壁上觀、膝行而前
這幾個成語,出自項羽的成名戰——巨鹿之戰。項羽率五萬楚軍,過了河之後,把鍋打碎、把船鑿沉,不留退路,一舉大敗章邯四十萬秦軍。而此時,救趙的諸侯軍在幹嘛呢?對,他們在「坐壁上觀」。巨鹿之戰後,那些諸侯軍將領都嚇得在地上爬著來見項羽(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四、鴻門宴、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不足與謀
這幾個成語大家都比較熟悉,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里鴻門宴一段。「鴻門宴」現在即指不懷好意的宴席。鴻門宴這段是太史公的得意之作,是入選中學課本的。其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多字成語,而「不足與謀」原句為「豎子不足與謀」,出自亞父范增之口。
項羽鴻門宴上放走劉邦,為日後楚漢之爭並最終身敗自刎埋下了禍根。
五、錦衣夜行(衣錦還鄉)、沐猴而冠
項羽攻佔了咸陽之後,有人勸他定都咸陽,他說了一句: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果斷回鄉。勸說他的人也來一句名言: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羽聽到後,立馬把那人煮了。
六、垓下之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自刎烏江
這幾個成語,准確地表達出項羽的英雄末路。到這為止,項羽的故事就應該終結了。
七、力拔山兮(力可拔山、力能扛鼎、拔山扛鼎、霸王舉鼎)、王不
④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今江蘇蘇州),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看。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語,就表現出項羽的宏偉大志和英雄氣概。
先發制人
陳勝起義後,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於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 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借機脫離險境。
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借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聞聽此言,就殺了說這話的人。
四面楚歌
因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項羽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摘抄的
⑤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A、隔岸觀火 B、暗渡陳倉 C、背水一戰 D、破釜沉舟
隔岸觀火:三國曹操
暗度陳倉:暗渡陳倉是楚漢之爭時的故事,講的是劉備。內項羽倚容仗兵力強大,違背誰先入關中誰為王的約定,封先入關中的劉邦為漢王,自封為西楚霸王。劉邦聽從謀臣張良的計策,從關中回漢中時,燒毀棧道,表明自己不再進關中。後來,劉邦拜韓信為將軍,他命士兵修復棧道,裝作從棧道出擊進軍關中,實際上卻和劉邦率主力部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守將不備,佔領陳倉。進而攻入咸陽,佔領關中。
背水一戰:漢高祖時期,韓信
破釜沉舟:
楚王派項羽帶領二十萬楚軍前去救趙。項羽先派英、蒲兩位大將率兩萬人做先鋒,然後,自己率主力渡河。渡過了河,項羽命令將士,每人帶三天的干糧,把軍隊里的飯鍋全砸了,把渡河的船隻全鑿沉了。他對將士說:「我們『破釜沉舟』,有進無退,三天之內,一定要打退秦軍!否則只有餓死在這里!」項羽的決心和勇氣,對將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軍個個士氣振奮,一個人抵十個,十個人抵百個,越戰越勇,終於把秦軍打得大敗而逃。
所以選D。
⑥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是
1、霸王別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台。
典故:
項羽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陪伴在自己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我該怎樣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的人也都哭了,沒有誰能抬起頭來看他。
2、破釜沉舟: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典故:
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巨鹿。戰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余又來請求增援。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斗,毫無退還之心。
(6)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擴展閱讀:
項羽的結局:烏江自刎。
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後數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欽佩地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於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⑦ 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 A 隔岸觀火 B 暗度陳倉 C 背水一戰 D 破
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成語解釋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砸碎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戰斗到底。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成語簡拼PFCZ
成語注音ㄆㄛˋ ㄈㄨˇ ㄔㄣˊ ㄓㄡ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破釜沉舟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釜,不能讀作「jīn」。
成語辨形釜,不能寫作「斧」。
成語辨析「背水一戰」與破釜沉舟都有「決一死戰」的意思。但破釜沉舟含有「不顧一切;戰斗到底」的意思;「背水一戰」表示「拚死干到底;以求得勝利」的意思。
近義詞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
反義詞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成語例子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英語翻譯burn one's boats
日語翻譯のるかそるかでやる,一(いち)か八(ばち)かの決心(けっしん)でやる
俄語翻譯сжечь свои корабли
其他翻譯<德>seine Schiffe hinter sich verbrennen <den Rubikon überschreiten><法>briser ses vaisseaux <être décidé à vaincre où à mourir>
成語謎語 項羽砸鍋
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
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了「假上將軍」,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巨鹿。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
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打這以後,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將軍,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
⑧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具體內容:
當時劉邦、項羽一起爭奪天下。誰先進入關中,誰為天版下王,劉權邦,聽取大將韓信的話,假意去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進入關中,取得勝利。
(8)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擴展閱讀:
啟示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一個漢語成語,是指將真實的意圖隱藏在表面的行動背後,用明顯的行動迷惑對方,使敵人產生錯覺,並忽略自己的真實意圖,從而出奇制勝。
有時也可將「明修棧道」省略掉,把「暗度陳倉」單獨來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