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怒發沖冠典故

怒發沖冠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5 18:55:30

Ⅰ 怒發沖冠的故事

戰國時,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一塊很珍貴的國寶一一和氏璧,就寫信給趙惠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與之交換。趙王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

藺相如把璧獻給秦王後,發現秦王根本就沒有交付十五座城池的意思,於是就假說璧上有點小毛病要指給秦王看,趁機從秦王手中收回璧。

這時藺相如靠近殿柱,憤怒得頭發都豎直了,把帽子都頂起來了。他告訴秦王:如果你逼迫我,我的頭就和這璧玉一起碰碎在這柱子上!後來,藺相如終於使和氏璧完整地歸還了趙國。

(1)怒發沖冠典故擴展閱讀:

怒發沖冠是一個成語,讀音是nù fà chōng guān,意思是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示例:沙汀《闖關》:「他怒發沖冠,他咬牙切齒,而他顯然還沒有盡情發作。」

怒發沖冠的近義詞:

1、大發雷霆

大發雷霆是成語,拼音dà fā léi tíng,暴怒,發泄出強烈的怒氣。例句:對這種少有的拖延,他大發雷霆;大發脾氣,高聲訓斥。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不知說了一句甚麼話,符老爺登時大發雷霆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

示例:考試沒考好,爸爸大發雷霆,打了我一頓。

2、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讀音huǒ mào sān zhàng,漢語詞語,指火勢大,也形容憤怒到極點,怒氣特別大。

出自:出自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章太炎以自己慘淡經營《民報》多年,一旦復刑,竟被擯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示例: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起來,火冒三丈。

3、怒火中燒

怒火中燒,讀音是nù huǒ zhōng shāo,是一個漢語成語,釋義是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

出自:古龍《長干行》:「這時見四個師弟非欲置自己和師父於死地,不由怒火中燒。」

示例:一見到偽劣商品,人們就怒火中燒。

4、怒形於色

怒形於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nù xíng yú sè,解釋為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出自: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劍,左手攬桓公之袖,怒形於色。」

示例:做人不要怒形於色,以免吃虧上當。

Ⅱ 怒發沖冠成語故事

怒發沖冠抄的典故:
戰國襲時,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一塊很珍貴的國寶一一和氏璧,就寫信給趙惠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與之交換。趙王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把璧獻給秦王後,發現秦王根本就沒有交付十五座城池的意思,於是就假說璧上有點小毛病要指給秦王看,趁機從秦王手中收回璧。
這時藺相如靠近殿柱,憤怒得頭發都豎直了,把帽子都頂起來了。他告訴秦王:如果你逼迫我,我的頭就和這璧玉一起碰碎在這柱子上!
後來,藺相如終於使和氏璧完整地歸還了趙國。

Ⅲ 怒發沖冠是什麼故事

怒發沖冠

【近義】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反義】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專色
【釋屬義】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用例】~,憑欄處,瀟瀟雨歇。(宋·岳飛《滿江紅》詞)

Ⅳ 怒發沖冠的成語故事

「怒發沖冠」這則成語的冠是帽子。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比喻極度憤怒。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Ⅳ 成語故事怒發沖冠

【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秦昭襄王為得到趙國的和氏璧,便允諾趙惠王以15座城池交換。迫於秦國勢力,趙王派藺相如帶和氏璧去交換,秦王閉口不談城池的事,藺相如用計奪回和氏璧,並怒發沖冠地說:「如果不以城池交換,我就與和氏璧同歸於盡。」

【典故】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莊子·盜跖》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釋義】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形容極端憤怒

【近義詞】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相反詞】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成語舉例】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宋·岳飛《滿江紅》詞

【其它使用】

◎ 例如把"聽他說完之後,我就'怒發沖冠'"這句話的"怒發沖冠",改成"非常生氣"就較為自然。

◎ 秦歡不服,馬上來喊管津瑤,管津瑤一聽怒發沖冠,但因涉及她愛人的公司也不便直接出面,只得通過電話制止。

◎ 怒發沖冠為紅顏,也就會想到那位江南名妓陳圓圓了。

Ⅵ "怒發沖冠"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藺相如

怒發沖冠 ( nù fà chōng guān )

解 釋 冠:帽子。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形容極端憤怒

示 例 沙汀《闖關》:「他~,他咬牙切齒,而他顯然還沒有盡情發作。」

近義詞 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反義詞 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典故

「怒發沖冠」這則成語的冠是帽子。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比喻極度憤怒。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璧玉。這塊璧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於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隨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 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並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換15座城池。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麼辦?」

「秦王已經許了願,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璧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兩方面比較一下,寧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

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璧出使秦國。秦王得知他來後,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個臨時居住的宮室里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後,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 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現在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里,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璧後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己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並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璧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Ⅶ 吳三桂怒發沖冠為紅顏。他和陳圓圓之間的愛情故事。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從小被養母陳氏撫養,所以改姓陳。她花容月貌,能歌善舞。吳三桂,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想給崇禎帝尋求絕色美女,來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於是讓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找到陳圓圓後,被她的姿色醉迷,於是想私下占為己有。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

田畹對農民起義軍整日憂心惶惶,便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吳三桂見圓圓後,一見傾心,高興得摟著圓圓陪酒。酒過三巡警報突起,田畹惶恐地上前對吳曰:「敵人來了,怎麼辦?」吳三桂說:「你能將圓圓贈送給我,我首先保你家安然無恙。」沒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即帶圓圓拜辭。

吳三桂在其督理御營的父親勸說下,將圓圓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讓皇帝知道。李自成打進北京後,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聽說圓圓已經被李之部將所佔,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保護自己的女人還活著做什麼呢?」

於是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說:「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李自成戰敗後,將吳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後棄京出走。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民軍到山西。此時吳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陳圓圓,飛騎傳送,引吳三桂帶著陳圓圓由秦入蜀,然後獨占雲南。

(7)怒發沖冠典故擴展閱讀:

後世對吳三桂怒發沖冠為紅顏還是存在爭議,把對一個女人的爭奪作為吳三桂叛李降清的主要原因是失之片面的。但是,的確觸發了吳三桂的感情。明末,封建士大夫不惜重金購置美妾已成為一種風氣。

陳圓圓既是吳三桂以千金之資所購得,而他本人又是擁兵數萬的封疆大吏,在自己的這一特殊財產受到侵犯之時,在感情上無論如何是不能與之合作的。因此,否認或是忽視陳圓圓被劉宗敏所擄掠這一事件對吳三桂舉兵反李的作用,也是失之於片面的。在政治上和李自成相決裂使得吳三桂處於腹背受敵的局面。

山海關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場惡戰迫在眉睫。山海關之東,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敵強大的清軍。降李的道路既已堵塞,為圖本身生存之計,吳三桂被迫把目光轉向了雄踞東北的清朝政權。到底是吳三桂因一個女人投降了清朝,還是李自成、劉宗敏因一個女人而失去了到手的政權,誰自種了更大的悲劇和遺憾,實在一目瞭然。

Ⅷ 怒發沖冠出自哪個典故

「怒發沖冠」這則成語的冠是帽子。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比喻極度憤怒。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璧玉。這塊璧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於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隨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 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並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換15座城池。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麼辦?」
「秦王已經許了願,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璧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兩方面比較一下,寧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
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璧出使秦國。秦王得知他來後,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個臨時居住的宮室里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後,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 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這時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里,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璧後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己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並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璧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Ⅸ 「怒發沖冠」這個成語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來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回冠.
所以是答藺相如。
怒發沖冠
nùfàchōngguān
[釋義] 冠:帽子。憤怒得頭發豎起;頂著帽子。形容憤怒到極點。
[語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近義] 大發雷霆 怒形於色 怒火中燒
[反義] 喜不自勝 欣喜若狂 喜形於色
[用法] 多指激於義憤。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Ⅹ 怒發沖冠成語故事

怒發沖冠的典故:
戰國時,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一塊很珍貴的國寶一一和氏璧,就回寫信給答趙惠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與之交換。趙王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把璧獻給秦王後,發現秦王根本就沒有交付十五座城池的意思,於是就假說璧上有點小毛病要指給秦王看,趁機從秦王手中收回璧。
這時藺相如靠近殿柱,憤怒得頭發都豎直了,把帽子都頂起來了。他告訴秦王:如果你逼迫我,我的頭就和這璧玉一起碰碎在這柱子上!
後來,藺相如終於使和氏璧完整地歸還了趙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