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漢字歇後語諧音

漢字歇後語諧音

發布時間: 2020-12-25 15:06:36

❶ 關於漢字諧音的笑話、歇後語和漢字的來歷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為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著,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
心裡該有數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後,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於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裡.回到縣衙,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裡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裡!"
關於漢字的知識
一 歷史;

甲骨文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之一。其中,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已經失傳,僅有中國的漢字沿用至今。

傳說中,漢字起源於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漢字,造字時天地震驚——「而天雨粟,鬼夜哭」。從歷史角度來看,復雜的漢字系統不可能由一個人發明,倉頡更可能在漢字的搜集、整理、統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所以《荀子·解蔽》中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

有觀點認為《周易》中的八卦對漢字形成有較大影響,但支持者甚少。

二 原始文字

文字發明前的口頭知識在傳播和積累中有明顯缺點,原始人類使用了結繩、刻契、圖畫的方法輔助記事,後來用特徵圖形來簡化、取代圖畫。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種符號中,部分特徵與甲骨文有較大類似之處。這一發現將原始漢字的形成過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東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幾何符號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階段的表現。

但是,商朝以後的漢字和這些幾何符號是否一脈相承?這個問題還在爭議中。許多學者提出,這些符號不一定是漢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絕對肯定是文字元號。

三 從象形到表意

泰山封山刻石,相傳為李斯所書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從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發展過程,字形逐步脫離事物的具體形象。這一時期的漢字稱為古文字。

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已發現的4500多甲骨文單字中,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與甲骨文同期,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鍾鼎文,西周時期的《散氏盤》、《毛公鼎》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在大篆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進行規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為秦朝的標准書寫字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小篆呈長方形,筆畫圓潤流暢。

小篆解決了各國文字間出現大量異體字的情況,「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文字的統一有力促進了民族間文化傳播,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和中國的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文字史所罕見。

漢字的發展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演變。初期漢字系統的字數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復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但事物眾多,不可能都用單一漢字表示,且漢字數量的過度增加又引發了漢字本身的學習困難,漢語逐步從單字表意演變為詞語表意為主導。

四 造字及組成

在秦始皇統一漢字後,漢字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斷出現:

隋文帝楊堅原為隨國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穩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為國號。
唐朝時,武則天根據「日月當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為她的名字。
五代劉岩取「飛龍在天」之意創了自己名字內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識的湧入,也造了許多字。例如隨著「Beer」傳入中國,如何用漢字表達是一個問題,最初譯為皮酒,後覺不妥,於1910年左右創造了「啤」字——譯為「啤酒」。為了表示英制的單位,還造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侖)、瓩(千瓦)、呎(英尺)等。不過這些多音節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陸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標准計量局發出《關於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陸地區已不再使用,但台灣等地仍可見到。

目前由於信息化及用字的規范,漢字已經不再任意增加新字。唯一的例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種元素,如「氦」、「氯」、「氡」、「鍺」、「鉻」、「鈾」等。這種造字方法還在一直沿用,用於新元素的命名。化學元素的造字規律詳見元素。

六書是漢字構成的分析,在周禮中就提到了六書,但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的漢字構造規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書」是對漢字產生的整理及分類,並不是造字的法則。

五 現代漢字形成

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到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隸書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漢代以後,漢字的書寫方式逐步從木簡和竹簡,發展到到在帛、紙上的毛筆書寫。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迅速出現,不僅滿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還形成了濃郁東方特色的書法藝術。古代印刷術發明後,出現了用於印刷的新字形宋體,在現代又陸續出現了黑體、仿宋等字形。

六 漢字的語文知識

「永」字八法[編輯]
字形
漢字是一種方塊字,每個字占據同樣的空間。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佔了漢字的90%以上。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筆」、「塵」;左右結構,如「搞」、「劉」;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復合結構,如「贏」、「斑」等。漢字的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是筆畫。

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即「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不同書寫體漢字的筆順可能有所差異。

七 讀音

漢字是多種方言的共同書寫體系,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中國現今以普通話作為標准讀音,普通話的音節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存在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存在同一個漢字具有多種發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這一情況在不同方言中有一定差別,但在漢語中是普遍存在的。

漢字雖然以表意為主,但並非不存在表音成分,最常見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來詞的音譯,比如沙發。此外,還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詞,如「救火」、(一命)「嗚呼」。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別是國內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國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低限,比如「Bush」絕不能音譯成「不死」。

由於漢字自漢朝到20世紀似乎沒有經過多少變化,漢字沒有直接表現漢語發音的變化。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

有學者認為,漢朝之前,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詳見上古漢語。

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

在朝鮮語中則大致為一字一音,沒有訓讀。

受日本影響,其他漢字使用國後來也使用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侖)、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陸地區由於官方廢除已基本不使用,台灣偶爾還在使用,一般人也明暸其意思。

八 注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准」。 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注,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俗稱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號仍是台灣教學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國最為廣泛使用的是漢語拼音。

由於漢字以本身表義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例如「龐」從「龍」而得聲,但今日北京話前者讀「pang」,後者為「long」。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就是音韻學所探討的課題。

九 漢字與詞語

漢字是漢語表形的最小單位,類似於英語的「字母」。但是,和「字母」不同,漢字同時也有表意成分,因此類似於「英語片語」中的單個「單詞」。因此漢字是介於英語中「字母」和「單詞」間的一個成分,對於這一點,從數量上也可以得出。

詞語是漢語表意的最小單位,類比於英語的「詞彙」和「片語」的總稱。絕大多數漢字可以獨立構成詞語,比如「我」,類比於英語中的單一字母構成的詞彙,比如「I」。大多數詞語都是由兩個以上的漢字構成的,不過,和英語中「詞彙」和「字母」的關系不同,詞語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個漢字獨立構成詞語時的意思有相關性,因此相當程度上簡化了記憶。

漢字的高效率,體現在幾千個常用字,可以輕松組合出數十萬詞語,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准確掌握這數十萬詞語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種負擔。漢語常用詞彙約為幾萬條,總詞彙量約有百萬條,雖然從數量上來說顯得有些令人望而卻步(英語四級不過4000個詞彙),但由於大多數漢字構詞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並非遙不可及。因此,僅就詞彙而言,其學習難度並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樣數量外文詞彙的記憶強度則要大得多。

這種組詞的高效率保證了漢字系統的穩定性,即詞彙增加、語言發展而基礎漢字基本不變。

十 漢字的數量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日常所使用常所使用的漢字約為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

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

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准中,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GBK收錄簡體、繁體及日語、韓語漢字20912個,Big5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而Unicode的中日朝統一漢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另有兩個擴展區,總數高達七萬字。

十一 漢字的影響

對其他文字的影響
漢字書寫體系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源文字之一,在漢字的影響下,還產生過:

契丹文
女真文
西夏文
古壯字(方塊壯字)
古白字(方塊白字)
古布依字(方塊布依字)
字喃
但它們都因各種原因而消亡,漢語中的女書,如今也無幾人能識。日語的假名(仮名)、以及朝鮮語的諺文(한글)在創制時也都很大程度上受到漢字字形的影響。

此外如蒙古文、滿文、錫伯文等也是在漢字書寫方式和書寫工具的影響下,將從右向左書寫的源自阿拉米文字的書寫方式改為從上到下書寫,文字的結構也隨之有所變化。

十二 現在或曾經使用漢字但非使用漢語的地區與國家

由於漢字和發聲的聯系不是非常密切,很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鮮和越南都曾經有過不會說漢語,單純用漢字書寫的歷史階段。漢字的這個特點對於維系一個統一的漢族——一個充滿各種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體的民族——起了主要的作用。

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共同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在日本和朝鮮半島,漢字被融合成它們語言的文字「漢字(かんじ)」和「漢字(한자)」。直到現在,日語中仍然把漢字認為是它們書寫體系的一部分。在朝鮮,已經根本不使用漢字了;在韓國,漢字的使用有可能減少的趨勢。但是由於朝鮮語中使用了大量的漢字詞彙,並且重音現象嚴重,所以在需要嚴謹表達的場合時仍然會使用漢字。大多數的人名、公司機構名稱也使用漢字。

漢字於公元3世紀經朝鮮半島輾轉傳入日本,現在的日本已限制漢字的使用,二戰後簡化了部分漢字並且頒布了常用漢字表及人名用但使用漢字,還創造和簡化了一些漢字漢字,如「辻」(十字路口)、「栃」、「峠」(山路)和「広」(廣)、「転」(轉)、「働」(勞動)等。詳見:日本漢字。

朝鮮半島

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了朝鮮半島,朝鮮語曾經完全使用漢字來書寫。1444年,朝鮮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發明了諺文與漢字一起使用。現在的大韓民國還在使用漢字,人們可以按照個人習慣書寫,但是現在能寫一筆漂亮漢字的韓國人越來越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廢除了漢字,僅保留了十幾個漢字。詳見:韓文漢字。

越南

公元1世紀漢字便傳入了越南,越南語也曾完全使用漢字做為書寫用文字,並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字喃,但是由於書寫不便,漢字仍是主要的書寫方式。1945年,越南成立後廢除了漢字,使用了稱為「國語字」的拼音文字。現在的越南文已經看不出漢字的痕跡了。詳見:字喃、字儒

十三 對民俗的影響

中國許多民俗都與漢字有關,例如:

射虎:就是猜燈謎,也叫打燈虎,與漢字有著密切關系。舊時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文人射虎,謎面深奧謎格復雜多樣謎底多為四書五經中的原句;一類是市井燈謎,謎面謎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合體字:中國民間常將一些帶有吉祥含義的短語合寫為一個字,以祈求吉祥,常見的合體字如「招財進寶」、「雙喜」等。

合體字「好學孔孟」諧音字:中國人喜歡利用漢字的同音特點用諧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的「蝠」諧音為幸福的「福」,走獸的「獸」諧音為長壽的「壽」。
九九消寒圖:中國北方地區的一項民俗在每年數九的季節寫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雙鉤字,這九個字每字九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根據天氣為一個筆畫填充顏色,到數九結束完成一幅九九消寒圖
花鳥字:一些民間藝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鳥的圖案拼寫成漢字,近看細節是一些花鳥畫,遠看整體卻是一幅字,這種字畫結合的藝術形式被稱作花鳥字,是一種多彩花鳥蟲魚組合書法。在國內,只有在春節廟會中,和一些節日集會中才可以看到。花鳥字在英美等西方國家也成為一種街頭藝術。早期的鳥字畫大多寫的是一些吉祥話語,以祈求吉利,現在在廟會見到的鳥字畫則以書寫顧客的姓名為主,購買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漸轉變為獵奇。

十四 對藝術的影響

梁啟超的書法作品漢字獨特優美的結構,書寫的主要工具——毛筆有多樣的表現力,因而產生了中文獨特的造型藝術——書法。而篆刻是和書法相關的藝術,用刀在石材上雕刻出篆字作為印章。

十五 漢字的拉丁化

近四百年來,西方人和華人本身都提出了很多漢字的拉丁化方案,主要包括:

威妥瑪式拼音(1867年)
郵政式拼音(1906年)
國語羅馬字(1928年)
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
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
粵語拼音(1993年)
通用拼音(1998年)
現在,漢語拼音方案是使用最廣且被聯合國接受的漢字拉丁化方案。

十六 漢字簡化

楷書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近代,處於強勢地位的西方文明開始進入東亞,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中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當中有人堅持漢字的傳統,但亦有不少人鼓吹放棄使用漢字。這些鼓吹放棄漢字運動的立論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因為漢字不能透過打字機書寫,而必須使用巨型的排版房的鉛字。就此,許多使用漢字國家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日文假名的拉丁轉寫方案以及漢語多種拼音方案的出現都是基於這種思想。

日語:二戰後,日本也打算完全放棄漢字,但因為日文假名只能表音,廢除漢字後很不方便,最後漢字得以留存,但公布了《當用漢字表》(1850字),限制出版品漢字使用,但造成諸多表達上的不便,於是又有後來又於1981年公布《常用漢字表》(1945字)。

越南語:越南在法國殖民者的強制之下,早在19世紀末就很大程度上放棄了漢字,而使用拉丁化越南文代替。二戰後,越南民主共和國(後來改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為普及教育,正式徹底地廢棄了漢字。
朝鮮語:1444年,朝鮮頒布推行《訓民正音》,採用漢字筆畫式拼音字母,即諺文字母。由於諺文字母在印刷拼寫時,可以將拼一個字的字母寫在一起,可以方便地看成是一個字(雖然這樣也會產生很多重音),因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1948年完全放棄了漢字;而大韓民國從1970年宣布停止在學校教授漢字,自1976年以後,使用漢字的人也愈來愈少。但近年又有恢復漢字的呼聲。

❷ 漢字諧音歇後語

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葉--誰來專睬(采)你屬
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❸ 體現漢字諧音的歇後語

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鹹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精裝茅台——好久(酒)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小蘇他爹——老輸(蘇)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歡人只念到七!)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一斤麵粉攤張餅--落後(烙厚)
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里),(誰最有權穿這襖?)
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網上的「終身寡婦」都有
些誰?)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❹ 漢字諧音歇後語,諧音歇後語大全

多元輸抄入法(多元漢字與襲圖形符號輸入法)自帶有九萬詞彙,其中包括大量歇後語,例如以數字開頭的諧音歇後語有:
一連下了三月雨──少情(晴);一二三五六──沒事(四);二三四五──缺衣(一);三毛加一毛──時髦(四毛);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四兩棉花──談(彈)不上;六月里穿棉鞋──日(熱)腳難過;六月里吃薑──服(伏)啦(辣);六七八九──沒食(十);……。

❺ 有趣的漢字諧音歇後語

廁所打燈籠→找死(屎)。丟餃子下鍋→不通不通(撲通撲通)
麻繩提豆腐_別提了
寺廟著火——妙哉(廟災)!妙哉(廟災)!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
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❻ 有趣的漢字諧音歇後語

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鹹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精裝茅台——好久(酒)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小蘇他爹——老輸(蘇)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歡人只念到七!)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一斤麵粉攤張餅--落後(烙厚)
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里),(誰最有權穿這襖?)
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網上的「終身寡婦」都有
些誰?)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二胡琴--扯扯談談(彈彈),(就象網上的「國共」、「
統獨」大戰)
十二個時辰佔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對付硝煙誘餌的最好辦法)
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願(圓)
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評評粘網的老蚰蚰如何?)
三個錢買個牛肚子--盡吵(草),(這牛屎鋪里肚子不好
的大有人在)
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對許多話題深有此感)
三毛加一毛--時髦(四毛)
三月的楊柳--分外青(親)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時)人
大車拉煎餅--貪(攤)的多
大麥掉在亂麻里--忙(芒)無頭緒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補廟)
土地爺坐秤盤--志誠(自稱)
土地爺坐班房--勞(牢)神了
土地爺洗臉--失(濕)面子
土地爺掉井--勞(撈)不起大駕
土地老爺的內臟--實(石)心實(石)腸
土地老爺穿素--白跑(袍)
土杏兒--苦孩(核)子
土蠶鑽進花生殼--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傘--吝嗇(淋濕)
下雨天出太陽--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臨(淋)到頭上
丈二寬的褂子--大搖(腰)大擺
上雞窩摔筋頭--笨(奔)蛋
山上滾石頭--實(石)打實(石)
山頭上吹喇叭--名(鳴)聲遠揚
山西的胡桃--瞞人(滿仁)
山溝里敲鼓--回想(響)
千年的枯廟--沒聲(僧),(據說這里觀廟的多,念經的少?)
門神里卷灶神--話(畫)里有話(畫)
門神老爺吃甘蔗--指教(紙嚼)
馬背上打掌子--離題(蹄)太遠
弓起腰桿淋大雨--背時(濕)
小豆做干飯--總悶(燜)著
小和尚頭上拍蒼蠅--正大(打)光明,(這網上需要提倡
這種打法)
小爐灶翻身--倒霉(煤)
小爐匠戴眼鏡--找咱(碴),(這網上不少專業近視小爐匠)
小姑娘梳頭--自便(辮),(這好象是網規的最好註解!)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小碗吃飯--靠天(添)
飛機上掛暖瓶--高水平(瓶),(尤其是一些詩作)
飛機上吹喇叭--空想(響)
飛機上放鞭炮--想(響)得高

❼ 有關於漢字諧音的歇後語、笑話都可以。

一個鄉里開會,由於諧音,村長說:「兔子們,蝦米們,不要漿瓜,鹹菜太貴了。 」(同志專們,鄉屬民們,不要講話,現在開會了。)主持人說:「鹹菜請香腸漿瓜。 」(現在請鄉長講話。)鄉長說:「兔子們,蝦米們,今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們,鄉民們,今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子:「如果我考全班第一名,你會怎樣?」
父:「那我真要高興死了!」
子:「爸爸,不要擔心,我不會讓你死的!」

年輕的教師講故事,說有一隻羊因為離開了羊群被狼吃掉了。"明白了吧," 她說,"如果這只羊老實,不離開羊群,它就不會被狼吃掉。"
"明白了,老師。" 小男孩回答道,"但它以後就被我們吃掉了。"

「下列火車什麼時候進站?」一個小孩問。
「小淘氣鬼,我已經給你講了五次了,火車進站時間是4點44分。」
「我知道。」小孩回答,「我喜歡看你說4點44分時鬍子往上一翹一翹的樣子。」

琶pi pa與枇琶pi pa
:有人送枇琶給縣官,可他在禮單上把「枇琶」錯寫成了「琵琶」。縣官笑道:「枇琶不是此琵琶,只恨當年識字差!有個客人應聲到:「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蕭管盡開花。

❽ 有漢字諧音的歇後語至少10個

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鹹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精裝茅台——好久(酒)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小蘇他爹——老輸(蘇)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歡人只念到七!)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一斤麵粉攤張餅--落後(烙厚)
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里),(誰最有權穿這襖?)
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網上的「終身寡婦」都有
些誰?)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十二個時辰佔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對付硝煙誘餌的最好辦法)
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願(圓)
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評評粘網的老蚰蚰如何?)
三個錢買個牛肚子--盡吵(草),(這牛屎鋪里肚子不好
的大有人在)
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對許多話題深有此感)
三毛加一毛--時髦(四毛)
三月的楊柳--分外青(親)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時)人
大車拉煎餅--貪(攤)的多
大麥掉在亂麻里--忙(芒)無頭緒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補廟)
土地爺坐秤盤--志誠(自稱)
土地爺坐班房--勞(牢)神了
土地爺洗臉--失(濕)面子
土地爺掉井--勞(撈)不起大駕
土地老爺的內臟--實(石)心實(石)腸
土地老爺穿素--白跑(袍)
土杏兒--苦孩(核)子
土蠶鑽進花生殼--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傘--吝嗇(淋濕)
下雨天出太陽--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臨(淋)到頭上
丈二寬的褂子--大搖(腰)大擺
上雞窩摔筋頭--笨(奔)蛋
山上滾石頭--實(石)打實(石)
山頭上吹喇叭--名(鳴)聲遠揚
山西的胡桃--瞞人(滿仁)
山溝里敲鼓--回想(響)
千年的枯廟--沒聲(僧),(據說這里觀廟的多,念經的少?)
門神里卷灶神--話(畫)里有話(畫)
門神老爺吃甘蔗--指教(紙嚼)
馬背上打掌子--離題(蹄)太遠
弓起腰桿淋大雨--背時(濕)
小豆做干飯--總悶(燜)著
小和尚頭上拍蒼蠅--正大(打)光明,(這網上需要提倡
這種打法)
小爐灶翻身--倒霉(煤)
小爐匠戴眼鏡--找咱(碴),(這網上不少專業近視小爐匠)
小姑娘梳頭--自便(辮),(這好象是網規的最好註解!)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小碗吃飯--靠天(添)
飛機上掛暖瓶--高水平(瓶),(尤其是一些詩作)
飛機上吹喇叭--空想(響)
飛機上放鞭炮--想(響)得高

❾ 關於漢字的諧音歇後語

1、壽星彈琵琶——老生常談(彈)

解釋:用「彈」來引出「談」,前者指內彈奏,後者指高談闊論。容

2、孫猴子坐金鑾殿——不象仁(人)君

解釋:孫悟空是石頭變的猴子,不是「人」,諧音「仁」。

3、觀音堂里著火—— 妙哉(廟災)

解釋:著火指發生災難,地點是寺廟,所以是「廟災」,諧音「妙哉」。

4、弄堂里跑馬——題(蹄)難出

解釋:在狹窄的道路上讓馬奔跑,根本就甩不開馬蹄,也就是邁不出腳(蹄),所以是「蹄」難出。

5、扯鬍子過河——謙虛(牽須)過度(渡)

解釋:牽著胡須渡過河水,諧音「過度」。

6、花椒掉進大米里——麻煩(飯)了

解釋:花椒是麻麻的味道,掉到大米里做出來的飯也帶有麻的味道,所以是「麻味的飯」,諧音「麻煩」。

7、豆腐乳做菜——哪還用言(鹽)

解釋:豆腐乳本來就含有鹽分,所以用它做菜不用再放鹽,用「鹽」諧音「言」,指不用說話。

❿ 關於漢字的歇後語

關於漢字抄諧音的歇後語:
1、河邊襲洗黃蓮——何苦(河苦)
2、老太婆納鞋底——千真(針)萬真(針)
3、破襪子補帽沿——一步(布)登天
4、老和尚住山洞——沒事(沒寺)
5、鈍刀破竹——想不開(響不開)
6、馬背上接電話——奇(騎)聞
7、禿 子戴斗笠——無法(發)五天
8、城 隍老爺戴孝——白跑(袍)
9、歪嘴吹喇叭——一股 邪(斜)氣
10、燈盞無油——枉費心(枉費芯)
11、大水沖走土地廟——留神(流神)
12、精裝茅台——好久(酒)
13、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14、屎殼郎放 屁——不值一文(聞)
15、牆上掛琵琶——不談(彈)了
16、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17、十八個錢放兩下——久聞久聞(九文九文)
18、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圓)
19、抓蜂吃蜜——恬(甜)不知恥(刺)
20、癩子的腦袋——不好提(剃)(比喻不好談。或很難對付。)
……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