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先軫的典故

先軫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5 14:22:21

㈠ 先軫詭謀激子玉,晉楚城濮大交兵。寫出相對應的成語典故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有詳細記載的戰例,也是誘專敵深入戰術的屬典範。據說是先軫的謀劃。前632年,四月初四,楚軍和晉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交戰。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

㈡ 誰知道秦國的典故

晉文公打敗了楚國,會合諸侯,連一向歸附楚國的陳、蔡、鄭三國的國君也都來了。鄭國雖然跟晉國訂了盟約,但是因為害怕楚國,暗地裡又跟楚國結了盟。
晉文公知道這件事,打算再一次會合諸侯去征伐鄭國。大臣們說:「會合諸侯已經好幾次了。咱們本國兵馬已足夠對付鄭國,何必去麻煩人家呢?」
晉文公說:「也好,不過秦國跟我們約定,有事一起出兵,可不能不去請他。」
秦穆公正想向東擴張勢力,就親自帶著兵馬到了鄭國。晉國的兵馬駐扎在西邊,秦國的兵駐扎在東邊。聲勢十分浩大。鄭國的國君慌了神,派了個能說會道的燭之武去勸說秦穆公退兵。
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秦晉兩國一起攻打鄭國,鄭國准得亡國了。但是鄭國和秦國相隔很遠,鄭國一亡,土地全歸了晉國,晉國的勢力就更大了。它今天在東邊滅了鄭國,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國,對您有什麼好處呢?再說,要是秦國和我們講和,以後你們有什麼使者來往,經過鄭國,我們還可以當個東道主接待使者,對您也沒有壞處。您瞧著辦吧。」
秦穆公考慮到自己的利害關系,答應跟鄭國單獨講和,還派了三個將軍帶了兩千人馬,替鄭國守衛北門,自己帶領其餘的兵馬回國了。
晉國人一瞧秦軍走了,都很生氣。有的主張追上去打一陣子,有的說把留在北門外的兩千秦兵消滅掉。
晉文公說:「我要是沒有秦君的幫助,怎麼能回國呢?」他不同意攻打秦軍,卻想辦法把鄭國拉到晉國一邊,訂了盟約,撤兵回去了。
留在鄭國的三個秦國將軍聽到鄭國又投靠了晉國,氣得吹鬍子瞪眼睛,連忙派人向秦穆公報告,要求再討伐鄭國。秦穆公得到消息,雖然很不痛快,但是他不願跟晉文公扯破臉,只好暫時忍著。
過了兩年,也就是公元前628年,晉文公病死,他的兒子襄公即位。有人再一次勸說秦穆公討伐鄭國。他們說:「晉國國君重耳剛死去,還沒舉行喪禮。趁這個機會攻打鄭國,晉國決不會插手。」
留在鄭國的將軍也送信給秦穆公說:「鄭國北門的防守掌握在我們手裡,要是秘密派兵來偷襲,保管成功。」
秦穆公召集大臣們商量怎樣攻打鄭國。兩個經驗豐富的老臣蹇叔(蹇音jiǎn)和百里奚都反對。蹇叔說:「調動大軍想偷襲這么遠的國家,我們趕得精疲力乏,對方早就有了准備,怎麼能夠取勝;而且行軍路線這樣長,還能瞞得了誰?」
秦穆公不聽,派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為大將,蹇叔的兩個兒子西乞術,白乙丙為副將,率領三百輛兵車,偷偷地去打鄭國。
第二年二月,秦國的大軍進入滑國地界(在今河南省)。忽然有人攔住去路,說是鄭國派來的使臣,求見秦國主將。
孟明視大吃一驚,親自接見那個自稱使臣的人,並問他前來干什麼。
那「使臣」說:「我叫弦高。我們的國君聽到三位將軍要到鄭國來,特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禮物,慰勞貴軍將士,表示我們一點心意。」接著,他獻上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肥牛。
孟明視原來打算在鄭國毫無准備的時候,進行突然襲擊。現在鄭國使臣老遠地跑來犒勞軍隊,這說明鄭國早已有了准備,要偷襲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給他們的禮物,對弦高說:「我們並不是到貴國去的,你們何必這么費心。你就回去吧。」
弦高走了以後,孟明視對他手下的將軍說:「鄭國有了准備,偷襲沒有成功的希望。我們還是回國吧。」說罷,就滅掉滑國,回國了。
其實,孟明視上了弦高的當。弦高是個牛販子。他趕了牛到洛邑去做買賣,正好碰到秦軍。他看出了秦軍的來意,要向鄭國報告已經來不及。他急中生智,冒充鄭國使臣騙了孟明視,一面派人連夜趕回鄭國向國君報告。
鄭國的國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門去觀察秦軍的動靜。果然發現秦軍把刀槍磨擦得雪亮,馬匹喂得飽飽的,正在作打仗的准備。他就老實不客氣,向秦國的三個將軍下了逐客令,說:「各位在鄭國住得太久,我們實在供應不起。
聽說你們就要離開,就請便吧。
三個將軍知道已經泄露了機密,眼看呆不下去,只好連夜把人馬帶走。

崤山大戰

秦國的大軍想偷襲鄭國,晉國那邊早就得到情報。晉國的大將先軫認為這是打擊秦國的好機會,勸說新即位的晉襄公在崤山(今河南洛寧縣北,崤音yáo)地方攔擊。
晉襄公親自率領大軍開到崤山。崤山本是形勢十分險要的地方,晉軍在那裡布下了天羅地網,只等秦軍到來。孟明視他們一進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晉軍團團圍住,進退兩難。秦國的士卒死的死,降的降。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將全都被活捉了。
晉襄公得勝回朝。他的母親文嬴(音yíng)原是秦國人,不願同秦國結仇,對襄公說:「秦國和晉國原是親戚,一向彼此幫助。孟明視這幫武人為了自己要爭功,鬧得兩國傷了和氣。要是把這三個人殺了,恐怕兩國的冤讎越結越深,不如把他們放了,讓秦君自己去懲辦他們。」
晉襄公聽母親說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視等三個俘虜釋放了。
大將先軫一聽讓孟明視跑了,立刻去見晉襄公,說:「將士們拚死拼活,好容易把他們捉住,怎麼輕易把他們放走呢?」
一面說,一面氣得向地上吐唾沫。
晉襄公聽了,也感到後悔,立刻派將軍陽處父帶領一隊人馬飛快地追上去。
孟明視三人被釋放之後,使勁地逃跑。到了黃河邊,發現後面已經有晉兵追上來。在這緊急的關頭,幸好有一隻小船停在河邊,他們就跳了下去。
等陽處父趕到,船已經離了岸。陽處父在岸邊大聲喊叫:「請你們回來!我們主公忘了給你們准備車馬,特地叫我趕來送幾匹好馬,請你們收下!」
孟明視哪裡肯上這個當。他站在船頭上行了禮,說:「承蒙晉君寬恕了我們,已經萬分感激,哪裡還敢再收受禮物。要是我們回去還能保全性命,那末,過了三年,再來報答貴國吧。」
陽處父還想說什麼,那隻小船嘩啦嘩啦地,已經越劃越遠了。
陽處父回去向晉襄公回報了孟明視的話,晉襄公懊悔不及,但也無可奈何了。
孟明視等三個人回到秦國。秦穆公聽到全軍覆沒,穿了素服,親自到城外去迎接他們。
孟明視三個人跪在地上請罪。秦穆公說:「這是我的不是,沒有聽你們父親的勸告,害得你們打了敗仗,哪兒能怪你們呢?再說,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犯了一點小過失,就抹殺他的大功啊。」
三個人感激得直淌眼淚,打這以後,他們認真操練兵馬,一心一意要為秦國報仇。
公元前625年,孟明視要求秦穆公發兵去報崤山的仇,秦穆公答應了。孟明視等三員大將率領四百輛兵車打到晉國。沒想到晉襄公早有防備,孟明視又打了敗仗。
秦穆公仍舊沒有辦他的罪,但孟明視實在過意不去,好像對國家欠下一筆債。他把自己的財產和俸祿全拿出來,送給在戰爭中死亡將士的家屬。他跟兵士一塊兒過苦日子。兵士吃粗糧,他也吃粗糧:兵士啃菜根,他也啃菜根,天天苦練兵馬,一心要報仇雪恥。
這年冬天,晉國聯合了宋、陳、鄭三國打到秦國的邊界上來了。孟明視囑咐將士守住城,不準隨便跟晉國人交戰,結果又讓晉國奪去了兩座城。
這一來,秦國就有人說孟明視的壞話,說他不該這么膽小。附近的小國和西戎瞧著秦國一連打了三個敗仗,紛紛脫離秦國,不受管了。
公元前624年,也就是崤山交戰以後第三年的夏天。孟明視作好一切准備,挑選了國內精兵,出發了五百輛兵車。秦穆公拿出大量的糧食和財帛,把將士的家屬安頓好。將士的鬥志旺盛,整裝出發。
大軍渡黃河的時候,孟明視對將士說:「咱們這回出來,可是有進沒退,我想把船燒了,大家看怎麼樣?」大夥說:「燒吧!打勝了還怕沒有船嗎?打敗了,也別回來了。」孟明視的兵士們憋了幾年的氣悶和仇恨,全在這時候迸發出來。沒有幾天工夫,就一舉奪回了上次丟了的兩個城,接著又攻下晉國的幾座大城。
晉國這才感到秦國攻勢的厲害,上上下下都著了慌。晉襄公跟大臣商量以後,下了命令:只許守城,不許跟秦國人開戰。秦國的大軍在晉國的地面上來回挑戰,沒有一個晉國人敢出來。
有人對秦穆公說:「晉國已經認輸了。他們不敢出來交戰。主公不如埋了崤山的屍骨回去,也可以洗刷以前的恥辱了。」
秦穆公就率領大軍到崤山,把三年前作戰死亡將士留下的屍骨收拾起來,埋在山坡里。秦穆公帶領孟明視等將士,祭奠了一番,才班師回國。
西部小國和西戎部落,一聽到秦國打敗了中原的霸主晉國,爭先恐後地向秦國進貢。秦國從此就做了西戎的霸主。

大澤鄉起義

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建造長城,發兵三十萬,徵集了民夫幾十萬;為了開發南方,動員了軍民三十萬。他又用七十萬囚犯,動工建造一座巨大豪華的阿房宮(阿房音ēApáng)。到了二世即位,從各地征調了幾十萬囚犯和民夫,大規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這座墳開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銅熔化了灌下去鑄地基,上面蓋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墳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樣子,灌上了水銀。然後把秦始皇葬在那裡。
安葬完了,為了防備將來可能有人盜墳,還叫工匠在墓穴里裝了殺人的設備,最後竟殘酷地把所有造墳的工匠全都埋庄墓道里,不讓一個人出來。
大墳沒完工,二世和趙高又繼續建造阿房宮。那時候,全中國人口不過二千萬,前前後後被征發去築長城、守嶺南、修阿房宮、造大墳和別的勞役合起來差不多有二三百萬人,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逼得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209年,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個軍官,押著九百名民夫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去防守。軍官從這批壯丁當中挑了兩個個兒大、辦事能乾的人當屯長,叫他們管理其他的人。這兩個人一個叫陳勝,陽城人,是個給人當長工的;一個叫吳廣,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是個貧苦農民。
陳勝年青時候,就是個有志氣的人。他跟別的長工一塊兒給地主種田,心裡常常想,我年青力壯,為什麼這樣成年累月地給別人做牛做馬呢,總有一天,我也要干點大事業出來。
有一次,他跟夥伴們在田邊休息,對夥伴們說:「咱們將來富貴了,可別忘了老朋友啊!」
大夥兒聽了好笑,說:「你給人家賣力氣種地,打哪兒來的富貴?」
陳勝嘆口氣,自言自語說:「唉,燕雀怎麼會懂得鴻雁的志向呢!」
陳勝和吳廣本來不相識,後來當了民夫,碰在一塊兒,同病相憐,很快就成了朋友。他們只怕誤了日期,天天急著往北趕路。
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的時候,正趕上連天大雨,水淹了道,沒法通行。他們只好扎了營,停留下來,准備天一放晴再上路。
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被征發的民夫如果誤了期,就要被殺頭。大夥兒看看雨下個不停,急得真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陳勝偷偷跟吳廣商量:「這兒離漁陽還有幾千里,怎麼也趕不上限期了,難道我們就白白地去送死嗎?」
吳廣說:「那怎麼行,咱們開小差逃吧。」陳勝說:「開小差被抓回來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一樣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強。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聽說二世是個小兒子,本來就挨不到他做皇帝,該登基的是扶蘇,大家都同情他;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立過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條好漢,現在也不知道是死了還是活著。要是咱們借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會來響應我們。」
吳廣完全贊成陳勝的主張。為了讓大夥兒相信他們,他們利用當時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計策。他們拿了一塊白綢條,用硃砂在上面寫上「陳勝王」三個大字,把它塞在一條人家網起來的魚肚子里。兵士們買了魚回去,剖開了魚,發現了這塊綢子上面的字,十分驚奇。
到了半夜,吳廣又偷偷地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里,點起篝火,先裝作狐狸叫,接著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全營的兵士聽了,更是又驚又害怕。
第二天,大夥兒看到陳勝,都在背後點點戳戳地議論著這些奇怪的事,加上陳勝平日待人和氣,就更加尊敬陳勝了。
有一天,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跑去激怒軍官,跟他們說,反正誤了期,還是讓大家散夥回去吧。那軍官果然大怒,拿起軍棍責打吳廣,還拔出寶劍來威嚇他。吳廣奪過劍來順手斫倒了一個軍官。陳勝也趕上去,把另一個軍官殺了。
陳勝把兵士們召集起來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里註定的嗎!」
大夥兒一齊高喊說:「對呀,我們聽您的!」
陳勝叫弟兄們搭個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寫了一個斗大的「楚」字。大夥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翻秦朝。他們公推陳勝、吳廣為首領。九百條好漢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佔領了。臨近的農民聽到這個消息,都拿出糧食來慰勞他們,青年們紛紛拿著鋤頭鐵耙到營里來投軍。人多了,沒有刀槍和旗子,他們就砍了許多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就這樣,陳勝、吳廣建立了歷史上第一支農民起義軍。歷史上把這件事稱作「揭竿而起」(揭,音jiē,就是舉起的意思)。
起義軍打下了陳縣(今河南淮陽)。陳勝召集陳縣父老商量。大家說:「將軍替天下百姓報仇,征伐暴虐的秦國。這樣大的功勞,應該稱王。」
陳勝就被擁戴稱了王,國號叫做「張楚」。

㈢ 求《東周列國志》每回的典故簡介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
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鄭庄公掘地見母
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助衛逆魯宋興兵
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鄭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公子翚獻謅賊隱公
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敗戎兵鄭忽辭婚
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鄭祭足被脅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貪賂構兵鄭祭足殺婿逐主
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台納媳高渠彌乘間易君
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鄭子亹君臣為戮
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齊襄公出獵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魯庄公乾時大戰
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戰長勺曹劌敗齊
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楚王杯酒虜息媯
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桓公舉火爵寧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復國殺子頹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楚成王平亂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齊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齊皇子獨對委蛇
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齊桓公興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會葵邱義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窮百里飼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獲陳寶穆公證夢
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兩弒孤主穆公一平晉亂
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管夷吾病榻論相
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晉惠公怒殺慶鄭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群公子大鬧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齊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遊列國秦懷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晉呂卻夜焚公宮秦穆公再平晉亂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太叔帶怙寵入宮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亂居鄭晉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晉文公伐衛破曹
第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晉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連谷城子玉自殺踐土壇晉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衛元咺公館對獄
第四十三回 智寧俞假鴆復衛老燭武縋城說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弦高假命犒秦軍
第四十五回 晉襄公墨縗敗秦先元帥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宮中弒父秦穆公餚谷封屍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簫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
第四十九回 公子鮑厚施買國齊懿公竹池遇變
第五十回 東門遂援立子倭趙宣子桃園強諫
第五十一回 責趙盾董狐直筆誅斗椒絕纓大會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黿構逆陳靈公袒服戲朝
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諫復陳晉景公出師救鄭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縱屬亡師孟侏儒托優悟主
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老人結草亢杜回
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圍下宮程嬰匿孤
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報魏錡養叔獻藝
第五十九回 寵胥童晉國火亂誅岸賈趙氏復興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軍肆敵逼陽城三將鬥力
第六十一回 晉悼公駕楚會蕭魚孫林父因歌逐獻公
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晉臣合計逐欒盈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小范鞅智劫魏舒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欒盈滅族且於門杞梁死戰
第六十五回 弒齊光崔慶專權納衛衎寧喜擅政
第六十六回 殺寧喜子鱄出奔戮崔杼慶封獨相
第六十七回 盧蒲癸計逐慶封楚靈王大合諸侯
第六十八回 賀虒祁師曠辨新聲散家財陳氏買齊國
第六十九回 楚靈王挾詐滅陳蔡晏平仲巧辯服荊蠻
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劫齊魯晉昭公尋盟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軀奔父難伍子胥微服過昭關
第七十三回 伍員吹簫乞吳市專諸進炙刺王僚
第七十四回 囊瓦懼謗誅無極要離貪名刺慶忌
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蔡昭侯納質乞吳師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屍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吳師楚昭王返國
第七十八回 會夾谷孔子卻齊墮三都聞人伏法
第七十九回 歸女樂黎彌阻孔子棲會稽文種通宰嚭
第八十回 夫差違諫釋越勾踐竭力事吳
第八十一回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言語科子貢說列國
第八十二回 殺子胥夫差爭歃納蒯瞶子路結纓
第八十三回 誅羋勝葉公定楚滅夫差越王稱霸
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豫讓擊衣報襄子
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門豹喬送河伯婦
第八十六回 吳起殺妻求將騶忌鼓琴取相
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辭鬼谷孫臏下山
第八十八回 孫臏佯狂脫禍龐涓兵敗桂陵
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咸陽市五牛分商鞅
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張儀被激往秦邦
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偽獻地張儀欺楚
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蒍莽赴會楚懷王陷秦
第九十三回 趙主父餓死沙邱宮孟嘗君偷過函谷關
第九十四回 馮諼彈鋏客孟嘗齊王糾兵伐桀宋
第九十五回 說四國樂毅滅齊驅火牛田單破燕
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國
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計逃秦國假張祿延辱魏使
第九十八回 質平原秦王索魏齊敗長平白起坑趙卒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郵呂不韋巧計歸異人
第一百回 魯仲連不肯帝秦信陵君竊符救趙
第一百一回 秦王滅周遷九鼎廉頗敗燕殺二將
第一百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胡盧河龐暖斬劇辛
第一百三回 李國舅爭權除黃歇樊於期傳檄討秦王
第一百四回 甘羅童年取高位嫪毐偽腐亂秦宮
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諫秦王李牧堅壁卻桓齮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
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論兵法王翦代李信
第一百八回 兼六國混一輿圖號始皇建立郡縣

㈣ 晉公重耳與介子推的成語典故

割股啖君成語典故——「驪姬之亂」後,奉公子重耳出亡,重耳逃入衛國國境時,頭須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

重耳無糧,飢餓難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養重耳。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也成就了他的忠義之名,史稱「割股奉君」或「割股啖君」。

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

(4)先軫的典故擴展閱讀

割股啖君典故人物

1、介子推

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

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2、重耳

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晉文公初為公子,謙虛而好學,善於結交有才能的人。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

㈤ 成語典故心解之九十:晉文公論賞

【原文】
(晉文公)行賞,狐偃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軫之謀。」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說我毋失信;先軫曰『軍事勝為右』,吾用之以勝。然此一時之說,偃言萬世之功,奈何以一時之利而加萬世功乎?是以先之。」
《史記·晉世家》
【大意】
城濮一戰取得勝利後,晉文公開始封賞有功人員,把狐偃列為頭功。對此有人持不同意見,跟晉文公說:「城濮這一仗,您主要採用的是先軫的計策,應該算先軫為頭功才對。」晉文公說:「城濮這一仗呀,狐偃勸我不要失信;先軫則說打仗的最終目的就是取得勝利。聽了他的話,我取得了勝利。可是,先軫所說僅僅是局部的,狐偃所言才能使我建立長久的功業。我怎麼能把局部的勝利放在長久功業的上面呢?所以我把狐偃放在首功的位置上。」
這個典故,是太史公司馬遷寫得比較一塌糊塗的一段故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晉文公賞賜的概念不清楚,你是賞賜這次城濮戰役作戰的有功者呢,還是對國家宏觀設計的有功者?如果是前者,那麼這次戰斗勝利主要是聽了先軫的一句話,頭功應該歸先軫所有;如果是後者,那麼對國家有過宏觀建議的,絕不僅僅是狐偃一人,賞了狐偃,其他人怎麼辦?晉文公錯就錯在了他把兩件事放在一塊兒辦了,在邏輯上這叫做「偷換概念」。
二、晉文公作為一代大國的國君,也有「燈下黑」的時候。即使狐偃和先軫都攪合在一塊兒封賞,也不應該用這種混合的排列法,而應該各排各的。一個國家要想走向輝煌、要想成就萬世大業,就必須尊重那些高屋建瓴、縱橫捭闔的宏觀戰略家;可是,戰略家只能坐在屋子裡運籌帷幄、紙上談兵,而真正把那些虛化的戰略願景變成現實,還必須有戰術家在前線真槍實砍地浴血作戰。戰略家與戰術家,只是根據擅長的不同分工,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
這段典故中的城濮一戰,晉、楚兩軍畢竟是敵對的零和關系,你死我活。在這種情況下,狐偃強調的所謂「守信」與「失信」顯然已經不是重中之重,頭等大事就是消滅敵人,奪取勝利。所以晉文公身邊光有狐偃,並不能稱雄於春秋,還有必須一大批先軫這樣的實幹家才行。

㈥ 關於楚莊王的典故

最典型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個典故。

楚國在城濮給晉國戰敗以後不久,楚成王就被他的兒子商臣害死了。商臣作了國君。便是楚穆王。楚穆王對失敗不甘心,抓緊操練兵馬,發誓要與晉國決一雌雄。他首先將附近的幾個小國兼並了,又將中原的陳、鄭等國拉了過去。周頃王六年(公元前613年),楚穆王正要雄心勃勃發憤大乾的時候,突然得暴病死了。他的兒子旅即位,就是赫赫有名的楚莊王。
晉國見楚國忙於辦喪事,晉國又重新會盟諸侯,訂了盟約,隨即將楚國拉過去的陳、鄭等國又收回到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內。這一下,楚國的大臣們全急了,要與晉國決戰。但是,楚莊王仍無動於衷。即位近三年以來,他整天打獵、喝酒,不理政事,還在宮門口掛起塊大牌子,上邊寫著:「進諫者,殺毋赦!」這一天,大夫伍舉(一說申無畏)進見楚王。楚莊王手中端著酒杯,口中嚼著鹿肉,醉醺醺地在觀賞歌舞。他眯著眼睛問道:「大夫來此,是想喝酒呢,還是要看歌舞?」伍舉話中有話地說:「有人讓我猜一個謎語,我怎麼也猜不出,特此來向您請教。」楚莊王一面喝酒,一邊問:「什麼謎語,這么難猜?你說說。」伍舉說:「謎語是『楚京有大鳥,棲上在朝堂,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您請猜猜,不鳴也不翔。這究竟是只什麼鳥?」楚莊王聽了,心中明白伍舉的意思,笑著說:「我猜著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烏。這只鳥啊,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等著瞧吧。」伍舉明白了楚莊王的意思,便高興地退了出來。

㈦ 關於魚的典故

1、沉魚落雁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漏網之魚

晉襄公打敗了秦國。秦國的將軍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都被俘了。後來晉襄公聽母親說,秦國和晉國是親戚, 冤讎宜解不宜結, 他就放了這三個俘虜。這時, 晉將先軫一聽說國君把秦國的俘虜放走了, 當下三步兩步地跑去見晉襄公, 說服他收回成命。

大將陽處父立刻提了刀, 駕車去追。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這三人也怕晉襄公後悔, 派人來追, 就拚命地跑, 他們一直跑到黃河邊, 回頭一瞧, 果然塵土大起, 有大隊人馬追來,三個人只是叫苦。

正在吃緊時, 卻見河邊有一隻打魚小船, 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 都跳進船里, 原來打魚船是秦國派來接應的。陽處父追到河岸, 眼睜睜地瞧著他們遠去了。於是他們成了「網漏於吞舟之魚」。即: 魚網疏漏, 可以吞下船的大魚都被漏掉了。後來, 這句話就演變為「漏網之魚」。

3、如魚得水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

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復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

4、城門失火,禍及池魚。

從前,有個地方,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在里邊快樂地游著。突然,城門著了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叫說:「不好了,城門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魚兒都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除了那條魚兒之外,其它魚都沒有逃走。

這時,人們拿著裝水的東西來池塘取水救火。過一會,火被撲滅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幹了,滿池的魚都遭了殃。

5、魚躍龍門

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從河南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到了龍門山上,因為無水路被擋在了一邊。

一條大紅鯉魚自告奮勇,去嘗試跳躍龍門,它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

其它鯉魚也做了同樣的嘗試,但是只有少數的幾個成功,而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㈧ 先軫(zhěn)未報秦施,致罹狄難。子常惟思舊怨,逐覆荊屍(左傳)。 求翻譯典故。

袒 [tǎn] 袒,指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又指不公正地維護一方、毫無掩飾地敞開等。3191

㈨ 秦晉大戰是什麼典故

一念之慈,註定了以後的失敗。

放虎歸山

晉襄公親自率領大軍開到崤山。崤山本是形勢十分險要的地方,晉軍在那裡布下了天羅地網,只等秦軍到來。孟明視他們一進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晉軍團團圍住,進退兩難。秦國的士卒死的死,降的降。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將全都被活捉了。

晉襄公得勝回朝。他的母親文嬴原是秦國人,不願同秦國結仇,對襄公說:「秦國和晉國原是親戚,一向彼此幫助。孟明視這幫武人為了自己要爭功,鬧得兩國傷了和氣。要是把這三個人殺了,恐怕兩國的冤讎越結越深,不如把他們放了,讓秦君自己去懲辦他們。」

晉襄公聽母親說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視等三個俘虜釋放了。

大將先軫一聽讓孟明視跑了,立刻去見晉襄公,說:「將士們拚死拼活,好不容易把他們捉住,怎麼輕易把他們放走呢?」一面說,一面氣得向地上吐唾沫。

晉襄公聽了,也感到後悔,立刻派將軍陽處父帶領一隊人馬飛快地追上去。

孟明視三人被釋放之後,使勁地逃跑。到了黃河邊,發現後面已經有晉兵追上來。在這緊急關頭,幸好有一隻小船停在河邊,他們就跳了上去。

等陽處父趕到,船已經離了岸。陽處父在岸邊大聲喊叫:「請你們回來!我們主公忘了給你們准備車馬,特地叫我趕來送幾匹好馬,請你們收下!」

孟明視哪裡肯上這個當。他站在船頭上行了禮,說:「承蒙晉君寬恕了我們,已經萬分感激,哪裡還敢再收受禮物。要是我們回去還能保全性命,那麼,過了三年,再來報答貴國吧。」陽處父還想說什麼,那隻小船嘩啦嘩啦地,已經越劃越遠了。

陽處父回去向晉襄公回報了孟明視的話,晉襄公懊悔不及,但也無可奈何了。

君王迎接敗將

孟明視等三個人回到秦國。秦穆公聽到全軍覆沒,穿了素服,親自到城外去迎接他們。

孟明視三個人跪在地上請罪。秦穆公說:「這是我的不是,沒有聽你們父親的勸告,害得你們打了敗仗,哪兒能怪你們呢?再說,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犯了一點小過失,就抹殺他的大功啊。」

三個人感激涕零,打這以後,他們認真操練兵馬,一心一意要為秦國報仇。

公元前625年,孟明視要求秦穆公發兵去報崤山的仇,秦穆公答應了。孟明視等三員大將率領四百輛兵車打到晉國。沒想到晉襄公早有防備,孟明視又打了敗仗。

秦穆公仍舊沒有辦他的罪,但孟明視實在過意不去,好像對國家欠下一筆債。他把自己的財產和俸祿全拿出來,送給在戰爭中死亡將士的家屬。他跟兵士一塊兒過苦日子。兵士吃粗糧,他也吃粗糧;兵士啃菜根,他也啃菜根,天天苦練兵馬,一心要報仇雪恥。

這年冬天,晉國聯合了宋、陳、鄭三國打到秦國的邊界上來了。孟明視囑咐將士守住城,不準隨便跟晉國人交戰,結果又讓晉國奪去了兩座城。這以來,秦國就有人說孟明視的壞話,說他不該這么膽小。附近的小國和西戎瞧著秦國一連打了三個敗仗,紛紛脫離秦國,不受其管了。

置之死地而後生

公元前624年,也就是崤山交戰以後第三年的夏天。孟明視作好一切准備,挑選了國內精兵,撥發了五百輛兵車。秦穆公拿出大量的糧食和財帛,把將士的家屬安頓好。將士的鬥志旺盛,整裝出發。

大軍渡黃河的時候,孟明視對將士說:「咱們這回出來,可是有進沒退,我想把船燒了,大家看怎麼樣?」大夥說:「燒吧!打勝了還怕沒有船嗎?打敗了,也別回來了。」孟明視的兵士們憋了幾年的悶氣和仇恨,全在這時候迸發出來。沒有幾天工夫,就一舉奪回了上次丟了的兩個城。接著又攻下晉國的幾座大城。

晉國這才感到秦國攻勢的厲害,上上下下都著了慌。晉襄公跟大臣商量以後,下了命令:只許守城,不許跟秦國人開戰。秦國的大軍在晉國的地面上來回挑戰,沒有一個晉國人敢出來。

有人對秦穆公說:「晉國已經認輸了。他們不敢出來交戰。主公不如埋了崤山的屍骨回去,也可以洗刷以前的恥辱了。

秦穆公就率領大軍到崤山,把三年前作戰死亡將士留下的屍骨收拾起來,埋在山坡里。秦穆公帶領孟明視等將士,祭奠了一番,才班師回國。

西部小國和西戎部落,一聽到秦國打敗了中原的霸主晉國,爭先恐後地向秦國進貢。秦國從此就做了西戎的霸主。

㈩ 關於歷史典故

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專他國長達屬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