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練典故

練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4 18:40:34

⑴ 請寫出2個表現求學艱難或勤學苦練精神的典故

每年的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因為信念,因為追求。那條路那麼艱難仍然有那麼多人在走著。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⑵ 古代書法家練字的典故都有哪些

王羲之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 他王右軍)。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工草書隸書,也善畫畫兒。他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後,突然伸手去抽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父親很高興,誇贊道:「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小獻之聽後心中沾沾自喜。還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讓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獻之靈機一動,一隻小牛栩栩如生於扇面上。再加上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贊不絕口,小獻之滋長了驕傲情緒。獻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媽媽搖搖頭。「五年總行了吧?」媽媽又搖搖頭。獻之急了,沖著媽媽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里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後 。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並說:「我又練了5 年,並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麼不同?」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後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聽後泄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啊!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果呢?」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你只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
獻之聽完後深受感動,又鍥而不舍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後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並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⑶ 除了聞雞起舞,練習武術的典故有哪些

越女論劍
紀昌學射
蘇秦背劍
荊軻刺秦
項庄舞劍
橫槊賦詩
冥山射虎
三英戰專呂布
關公面前耍大刀屬
一箭雙雕
立雪亭
一葦渡江
達摩影石
千佛殿腳窩
十三棍僧救唐王
三鞭換兩鐧
五鼠鬧東京
華山論劍
俞大猷回傳少林棍
.....

更多典故將在評論中不斷補充......

⑷ 孫武練兵是什麼典故

嚴明的軍紀是取勝的關鍵,即便是君主的愛妾也不能網開一面。

孫武出山

吳國本來是附屬於楚國的一個弱小國家。由於採取了一些變革圖強的措施,國家力量增強了。吳王闔閭為了滅楚稱雄,除了獎勵耕戰外,還注重訪求各種人才。他先訪求到了伍子胥。伍子胥又給他介紹了不少有為之士,孫武就是其中之一。

經伍子胥推薦,吳王親自到孫武的館舍中去訪求。孫武拿出自己的兵法著作給吳王看。吳王看過之後說:「您的十三篇論述用兵作戰的文章我看過了,很好。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適合我國的情況?」孫武說:「操練兵法的原理是一樣的,用之於貴族,平民、男人,女人都可以。」闔閭說:「我想請您作一個小型的操練演習,行嗎?」孫武說:「可以。」

吳王又說:「我想請您操練婦女,行嗎?」孫武說:「可以。不過操練很艱苦,軍法無情。操練的時候必須完全按軍法辦事。」吳王答應了。於是闔閭便把自己身邊的宮女都叫了出來,大約有一百八十人,交給孫武去指揮。他自己坐在台上看孫武操練女兵。

訓練宮女

孫武把這些宮女分為兩隊,讓闔閭最寵愛的兩個宮女分別擔任兩隊的隊長,命令所有的宮女每人都拿一支戟。孫武問:「你們知道自己的心、後背、左手、右手嗎?」

宮女們齊聲回答:「知道!」孫武說:「好。現在,我命令你們向前,你們就看心所對的方向;命令你們向左,就看左手所對的方向;命令你們向右,就看右手的方向;命令你們向後,你們就朝背後轉過身去,大家能夠做到嗎?」眾宮女都應聲說:「能!」孫武把號令交代清楚之後,便讓人把斧鉞等兵器擺在宮廷當中,並且三令五申:如果不聽號令,就要受到軍法的處分。隨後擊鼓傳令向右,宮女們習慣於輕歌曼舞,哪裡受過這種約束?聽到號令,七扭八歪,亂哄哄地笑個不停。孫武說:「號令說的不清楚,動作講的不明白,所以你們操練不好。這不能怪你們,是我這做主將的責任。」說完又把規定的號令反復講了幾遍,然後擊鼓傳令向左。宮女們照舊亂七八糟,又是格格地一陣大笑。孫武說:「先前,沒有把號令講清楚,你們不熟練,那是我做主將的責任;現在,號令既然已經交代清楚了,你們卻不按照號令去做,那就是你們的責任了。依據軍法,應該處罰你們的隊長!」說完就要將左右兩個隊長斬首。吳王闔閭從台上看到孫武要斬那兩個最寵愛的宮女,大吃一驚,連忙派人傳下令來,說:「我已經知道將軍是善於用兵的了。但是這兩個美女萬萬斬不得!沒有她們兩個陪伴,我連飯也吃不下啊!」孫武說:「我已經接受了大王的任命,當了主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於是下令立即把兩個女隊長斬首。緊接著又指派了另外兩個人做隊長,重新擊鼓操練起來。這一下,那些宮女們不用說不敢笑,連粗氣兒也不敢出了。一個個聚精會神地按著鼓聲操練了起來,不管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後,或者是跪下起立,完全符合號令,一點差錯也沒有。

鑄造成功

訓練完畢,孫武派人報告闔閭:「女兵已經操練好了,大王可以下來到陣前看,隨便大王下什麼命令,她們都能服從,即使赴湯蹈火也不會退縮。」闔閭這時候還在為失去兩個心愛的美女難受呢,哪有心思去看女兵操練呢!只好順口敷衍道:「將軍去休息吧,我可不願意下去看啦。」孫武聽了,嘆口氣說:「唉,看來大王只是喜歡看我寫的兵書,並不想讓我發揮真實的本領啊!」聽了孫武這句話,吳王這才振作起來,他仔細一想,怎麼能夠因為兩個美女丟掉一位大將呢?於是轉怒為喜,正式任命孫武為大將。

後來吳國能夠西破強楚,攻入郢都,北威齊、晉,名震諸侯,這當中,孫武起了很大的作用。

⑸ 古今文學史上有哪些文人講究練字的典故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王羲之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 他王右軍)。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工草書隸書,也善畫畫兒。他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後,突然伸手去抽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父親很高興,誇贊道:「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小獻之聽後心中沾沾自喜。還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讓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獻之靈機一動,一隻小牛栩栩如生於扇面上。再加上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贊不絕口,小獻之滋長了驕傲情緒。獻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媽媽搖搖頭。「五年總行了吧?」媽媽又搖搖頭。獻之急了,沖著媽媽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里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後 。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並說:「我又練了5 年,並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麼不同?」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後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聽後泄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啊!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果呢?」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你只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 獻之聽完後深受感動,又鍥而不舍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後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並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⑹ 王羲之練字是怎樣的典故

東晉時期

⑺ 勤學苦練專心致志的成語典故

懸梁復刺股:「懸梁刺股」制由兩個故事組成。懸梁的故事發生在漢朝一位名叫孫敬的賢士身上,他到洛陽求學,為了勤於學習,怕受睡眠困擾,因而把頭發綁住懸於樑上,如果讀書疲累,眼睛一合上,頭低下來,那懸在樑上的頭發一拉,必定痛得醒過來,最後他苦讀有成。刺股的故事發生在戰國蘇秦身上。他在鬼穀子那兒學合縱連橫之術,學成後到秦國游說,但不被採用。旅費用完只好回家,父母大罵了他一頓,妻子也不理他,他很羞愧難過,於是發憤苦讀。讀累了想打瞌睡,就拿一把錐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趕跑,繼續苦讀。
鐵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鍥而不舍: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出處為《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⑻ 血濺白練的典故出於莊子嗎

「血濺白練」為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雜劇代表作《竇娥冤》中提到的內容。該劇劇情取材自東漢「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原文如下:
「要一領凈席,等我竇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若是我竇娥委實冤枉,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沾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者。」
「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東海孝婦中相關原文為:
長老傳雲:孝婦名周青。青將死,車載十丈竹竿,以懸五幡。立誓於眾曰:「青若有罪,願殺,血當順下;青若枉死,血當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黃,緣幡竹而上標,又緣幡而下雲。

《竇娥冤》中的「血飛白練」,通過這種方式,竇娥向世人顯示她的清白無辜。在唱詞中,竇娥提到兩個典故:萇弘化碧、望帝啼鵑。表明她死得和萇弘一樣冤屈,和望帝一樣凄慘。
「萇弘化碧」出處:《莊子·外物》。
「望帝啼鵑」出處:《禽經。杜鵑》「蜀右曰杜宇」晉張華注引注漢李膺《蜀志》曰:望帝稱王於蜀

因此我覺得「血濺白練」的出處就是《竇娥冤》,只是文中竇娥用出自《莊子》的「萇弘化碧」來比擬自己的冤屈。
個人淺見,希望能夠幫到您。

⑼ 想找一個故事,關於練好字的一個典故,有誰知道這主人公的名字或是故事名稱,能告知一下。

宋代著名畫家米芾小時家境不富裕,花學費在私塾學寫字三年亦長進不大。一日,他聽說有位路過村裡的趕考秀才寫字好就去請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臨帖後說:「想要跟我學寫字,有個條件,得買我的紙,可紙貴,五兩紋銀一張。」米芾心想哪有這樣貴的紙,但出於學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來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三天後拿給我看。」回到家,米芾捧著這張用五兩銀子買來的紙,左看右看也不敢輕易使用。於是對照字帖,用沒蘸墨水的筆在書案上劃來劃去,反反復復地琢磨,把一個一個的字印在心裡。三天後,秀才來了,見米芾正坐在桌前,手握著筆,望著字帖出神呢,紙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驚訝地問:「怎麼還沒寫?」米芾如夢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說:「我怕弄廢了紙。」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著紙說:「好了,琢磨三天了,寫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抬筆寫了個「永」字。秀才一看,字寫的遒勁瀟灑,便故意問道:「你為什麼三年學業不進,三天卻能突飛猛進呢?」米芾想了想說:「因為這張紙貴,不敢像以前那樣隨便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寫。」「對!」秀才說:「學字不光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說完,揮筆在「永」字後面添了七個字:(永)志不忘,紋銀五兩。又從懷里掏出那五兩銀子還給米芾,頭也不回地走了。

⑽ 王羲之苦練「永」字的典故

相傳,東復晉大書法家王制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以後,王羲之的孫子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