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霸王別姬的典故

霸王別姬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4 10:35:29

⑴ 歷史上的霸王別姬講的什麼

「霸王別姬」的典故講述了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劉邦,與愛妾虞姬生死離別的故事,表現了項羽與虞姬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

在秦末農民起義時,項羽帶領楚軍在巨鹿大戰中打敗秦軍,導致秦朝趨於滅亡。自此以後項羽成為起義軍中的領袖,他仰仗自己實力最強,自立為西楚霸王。並且他把秦國分封給各路諸侯,封劉邦為漢王。劉邦野心勃勃並不滿足於小小漢王。

他在自己的封地養精蓄銳,招賢納士,實力日漸強大。終於找准時機去攻打項羽,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楚漢之爭。楚漢戰爭歷經四五年。劉邦是個很有心術的人,手下很多謀士,並且聯合其他諸侯一起圍剿項羽。項羽剛愎自用,狂傲聽不進忠言,獨斷專行,身邊也沒有足智多謀的人輔佐。

在被奸細小人煽動後主動出擊向垓下進發,劉邦等就等項羽自投羅網,好一舉拿下。於是項羽被困垓下,突圍幾次都沒有成功。劉邦手下有很多人會唱楚歌,就讓人唱楚歌來動搖楚軍軍心。楚軍將士聽到周圍家鄉的歌,誤以為劉邦已經佔領了他們的家鄉,開始軍心渙散,紛紛逃走。

項羽眼看被困垓下,大勢已去,無計可施,很是悲痛。想到虞姬隨自己出征被困於此,悲傷的跟虞姬說著自己的難處。虞姬跟隨項羽多年,從沒有見過丈夫這樣痛苦消沉。也知道自己凶多吉少,時日不多,希望項羽能突圍出去,不願拖累丈夫,就自刎而死。

項羽悲慟萬分,也只能草草埋葬虞姬。最後帶著已經不多的將士成功突圍。被劉邦追到烏江邊,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逃生,自刎烏江邊。

(1)霸王別姬的典故擴展閱讀

霸王與虞姬。令人扼腕的愛情故事,留給後人的是無數聲嘆息和遺憾,所以這才讓文人墨客反復吟詠,歷盡千年而經久不衰。霸王別姬是中國歷史的千古絕唱。也是藝術創作的經典題材,其中京劇《霸王別姬》尤為膾炙人口。

但與以往的同一題材作品相比,舞劇《霸王別姬》的時間跨度大大拉長,把在京劇中的一折戲,變成一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完整舞劇,通過豐富的舞蹈語匯刻畫了項羽「不當皇帝當英雄」的質朴性格、虞姬「紅顏一生只為睛」的執著情誼,以及劉邦從兄弟情到面對江山自命不凡的內心轉變。

劇中既有硝煙彌漫的戰爭場面,也有柔情纏綿的愛情,更有男人間鬥智斗勇的性格碰撞。

全劇兩幕五場,從項羽起兵反秦開始,歷經破釜沉舟、鴻門宴、鴻溝劃界、十面埋伏、被圍垓下,霸王別姬一幕放在最後,全劇至此達到高潮。用舞蹈方式演繹的這段愛情輓歌,除了感覺盪氣回腸之外,還讓人耳目一新。

⑵ 關於「霸王別姬」典故的古詩

1、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專《垓下歌》兩漢:項屬羽

譯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氣世上無人能比。可時運不濟寶馬也再難賓士。烏騅馬不前進了我又能怎樣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該把你怎麼辦?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宋代:李清照

譯文: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3、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和項王歌》兩漢:虞姬

譯文:漢軍已經佔領我楚軍陣地,漢軍軍營傳來的楚歌歌聲四面繚繞。大王(項羽)您的霸王氣概都已不復存在(准備血戰而死),我還有什麼理由拋棄你而獨自苟且偷生呢。

4、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軍恩是楚腰項羽。——清·何浦《虞美人》

譯文:千萬士兵都歸降於劉邦,沒有辜負項羽的人卻只有虞姬一個弱女子。

5、又聞垓下虞姬泣,斗帳初驚楚歌畢。——元·貫雲石《別離情》

譯文:又聽到了垓下虞姬在哭泣,軍帳里項羽第一次聽到四面楚歌時的惶恐。

⑶ 霸王別姬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霸王別姬的歷史抄典故: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項羽(前232年--前202年):

1.秦末著名軍事家、「勇戰派」代表人物,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一代英雄豪傑。大澤鄉起義不久,項羽同叔父項梁在會稽郡斬殺郡守後崛起,舉兵反秦。巨鹿之戰後,率軍入關中,以五諸侯滅暴秦,威震海內。秦亡,仗勢分天下,冊封十八路諸侯。項羽不僅武勇出眾、氣魄蓋世,還留下了千古名作《垓下歌》。

2.司馬遷評價道:「大政皆由羽出,號稱西楚霸王,權同皇帝。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他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風雲,寫下了一段永世不朽的神話。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垓下被劉邦和各路諸侯的聯軍打敗,在烏江邊自刎,年僅31歲。

⑷ 霸王別姬出自哪一典故

一、「霸王別姬」出自《史記·項羽本紀》,講述的是霸王別姬指西楚霸王項羽戰敗後與其寵妃虞姬訣別的歷史故事。

二、典故

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最後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最後自刎身亡。

項羽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陪伴在自己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我該怎樣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的人也都哭了,沒有誰能抬起頭來看他。

(4)霸王別姬的典故擴展閱讀

「霸王別姬」的歷史背景

項羽在范增的建議下,與范增合圍滎陽,打算把劉邦消滅。劉邦非常害怕,採取陳平的計策,離間項羽和范增,項羽於是剝奪了范增的權利。范增沒有想到項羽竟然會懷疑自己和劉邦有勾結,十分氣憤,於是告老還鄉,但在途中病死。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項羽攻下滎陽,處死滎陽守將周苛、樅[zōng]公。而劉邦走宛、葉,派人說服英布背叛項羽,進入成皋。項羽得知後迅速率兵前來攻打,奪下成皋,一路西進。劉邦逃亡鞏縣,派重兵阻擋,項羽無法挺進。

此時,彭越渡河攻擊東阿,楚將薛公兵敗身死,項羽於是親自率軍攻打彭越,彭越敗走,但成皋卻被劉邦趁機奪下。項羽回軍與劉邦對峙於廣武,相持了幾個月。

韓信於河北攻破齊、趙等國,並准備進攻楚國,項羽派大將龍且前往進攻韓信,但卻被韓信所破殺,項羽大怒,親自前往救援,留大司馬曹咎原地待守,項羽走後,劉邦軍前來挑戰,曹咎大怒,引兵渡汜水,劉邦軍趁機發動進攻,大破曹咎軍。項羽聽聞曹咎兵敗,引兵而回。

項羽腹背受敵,又糧草不繼,於是,送還劉邦家眷,與劉邦簽訂盟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鴻溝和議後,項羽引兵東歸,劉邦卻趁這個時候突然撕毀盟約,追擊項羽,想要把項羽一舉消滅。但和劉邦約定一起出兵的韓信和彭越卻沒有來。項羽引兵反擊劉邦,大破漢軍,劉邦於是深溝高壑,堅守不出。

劉邦以韓信引兵三十萬為前軍,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後。項羽引兵十萬,先與韓信大戰,韓信軍失利往後退卻,令左右兩翼包夾項羽軍,項羽軍抵敵不住,於是,往後撤,韓信趁機反擊,項羽軍大敗,退到壁壘堅守,劉邦乘勝領大軍將項羽重重包圍。

⑸ 霸王別姬的歷史典故

霸王別姬的歷史典故講述了西楚霸王項羽心高氣傲,性格單純,最終與愛妻生離死版別、兵敗劉邦的故事權。項羽怒斬漢軍數百人後自盡。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有美人名虞」,但是並沒有以後世流傳的「虞姬」其名稱呼;直到唐《括地誌》等書才出現「虞姬」其名。當然,「姬」只是代稱,並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乾脆以「虞美人」呼之。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中《楚漢春秋》一書乃漢初陸賈所著,至南宋時亡佚。毫無疑問,司馬遷著《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一書:「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王利器)可是,《楚漢春秋》中記載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細節兼好奇的司馬遷卻沒有錄入《史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
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⑹ 霸王別姬是什麼意思:霸王別姬的歷史典故與出處

霸王來別姬的歷史典故講述了自西楚霸王項羽心高氣傲,性格單純,最終與愛妻生離死別、兵敗劉邦的故事。項羽怒斬漢軍數百人後自盡。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有美人名虞」,但是並沒有以後世流傳的「虞姬」其名稱呼;直到唐《括地誌》等書才出現「虞姬」其名。當然,「姬」只是代稱,並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乾脆以「虞美人」呼之。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中《楚漢春秋》一書乃漢初陸賈所著,至南宋時亡佚。毫無疑問,司馬遷著《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一書:「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王利器)可是,《楚漢春秋》中記載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細節兼好奇的司馬遷卻沒有錄入《史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
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⑺ 霸王別姬的歷史典故

楚霸王項羽被韓信十面埋伏在垓下,加上四面楚歌,楚軍以為漢軍已佔領楚境,士兵內鬥志全無,連楚容霸王也不例外,天天都有士兵逃跑。

而楚霸王意志消沉的在帳中喝悶酒,並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聽到後為了激起霸王鬥志說道:」我為大王舞劍和之!「一曲未罷,虞姬已橫劍自刎。

項羽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陪伴在自己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我該怎樣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的人也都哭了,沒有誰能抬起頭來看他。

(7)霸王別姬的典故擴展閱讀:

典故出處:

西漢陸賈所作的《楚漢春秋》和西漢司馬遷所作的《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

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戰,四面楚歌聲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結局。

⑻ 關於「霸王別姬」典故的古詩

1、力拔山兮來氣蓋世。時不自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兩漢:項羽

譯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氣世上無人能比。可時運不濟寶馬也再難賓士。烏騅馬不前進了我又能怎樣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該把你怎麼辦?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宋代:李清照

譯文: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3、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和項王歌》兩漢:虞姬

譯文:漢軍已經佔領我楚軍陣地,漢軍軍營傳來的楚歌歌聲四面繚繞。大王(項羽)您的霸王氣概都已不復存在(准備血戰而死),我還有什麼理由拋棄你而獨自苟且偷生呢。

4、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軍恩是楚腰項羽。——清·何浦《虞美人》

譯文:千萬士兵都歸降於劉邦,沒有辜負項羽的人卻只有虞姬一個弱女子。

5、又聞垓下虞姬泣,斗帳初驚楚歌畢。——元·貫雲石《別離情》

譯文:又聽到了垓下虞姬在哭泣,軍帳里項羽第一次聽到四面楚歌時的惶恐。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