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佳的典故

佳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8 03:19:21

A. 娘子對相公教訓有佳的典故

樂羊子妻 原文: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於野,而遠尋師學。
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如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
嘗有它舍雞謬入園中,姑盜殺而食之,妻對雞不餐而泣。姑怪問其故。妻曰:「自傷居貧,使食有它肉。」姑竟棄之。
後盜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聞,操刀而出。盜人曰:「釋汝刀從我者可全,不從我者,則殺汝姑。」妻仰天而嘆,舉刀刎頸而死。盜亦不殺其姑。太守聞之,即捕殺賊盜,而賜妻縑帛,以禮葬之,號曰「貞義」。
樂羊子妻》譯文 :
河南郡樂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麼的人家的女兒。
羊子在路上行走時,曾經撿到一塊別人丟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捨的食物,何況是撿拾別人的失物、謀求私利來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聽後十分慚愧,就把金子扔棄到野外,然後遠遠地出外拜師求學去了。
一年後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後,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 一根絲一根絲的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會丟棄成功的機會,遲延荒廢時光。您要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用來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業,於是就七年不回來。

B. 卿本佳人的典故

語出《隋書來韋鼎傳》中源韋鼎的話,原文為:「卿是好人,那忽作賊?」
「開皇十三年,(韋鼎)除光州刺史,以仁義教導,務弘清靜。州中有土豪,外修邊幅,而內行不軌,常為劫盜。鼎於都會時謂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賊。」因條其徒黨奸謀逗遛,其人驚懼,即自首伏。
又有人客游,通主家之妾,及其還去,妾盜珍物,於夜逃亡,尋於草中為人所殺。主家知客與妾通,因告客殺之。縣司鞫問,具得奸狀,因斷客死。獄成,上於鼎,鼎覽之,曰:「此客實奸,而不殺也。乃某寺僧眩妾盜物,令奴殺之,贓在某處。」即放此客,遣人掩僧,並獲贓物。自是部內肅然,咸稱其神,道無拾遺。尋追入京,頃之,而卒於長安,年七十九。」

C. 您好,麻煩您給一個姓田的女孩起一個名字,中間是一個佳字,最好出自典故或古詩文!

小女孩起名:
每個名字均有出處,僅供參考,取捨請便,謝謝。
芳華亦作「芳花」。香花。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辭·九章·思美人》:「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芳蕤盛開而下垂的花。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晉陸機
《文賦》:「播芳蕤之馥馥,從青條之森森。」
芳苓香草名。指蓮。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選·枚乘<七發>》:「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慧艷聰明美麗。
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後生一女,稍長,極慧艷。」
慧語妙語。
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程羽《鴛鴦牒》:「步非煙慧語誰聆,嬌花不賞,飄香墜粉,亦復何疑。」
芳藹芳香而繁盛。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辭·九辯》:「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
芳菲花草香美的樣子。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浩麗壯麗。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司空圖
《成均諷》:「江天浩麗,杳春思於龍舟。」
泓浵水深廣。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呂坤《<吾廬放言>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懸流,四達而不可窮。」
管彤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桿身漆朱的筆。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詩經·邶風·靜女》「貽我彤管」。
天下父母心,無一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名字無論如何取,最終皆是蘊含著父母對愛兒愛女的殷切希望與諄諄教誨。僅供參考,取捨請便,謝謝!

D. 求一個女孩的名字,中間是一個佳字,最好出資什麼歷史典故或古詩文!求各位高人幫忙!

「佳木」。
醉翁亭記 北宋 歐陽修
環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yǔ)僂(lǚ)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餚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gōng)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E. 古代(至民國也可)才子佳人的典故有哪些

才子與佳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多見諸中國古代小說,寄託著從古至今中國人的愛情烏托邦。上周六的省圖東南周末講壇,來自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王枝忠教授,在古代文學海洋中浸淫多年,為大家系統介紹了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才子與佳人,及雙方擇偶標準的幾經變遷。 才子與佳人這兩個詞,是誰首創的呢? 「較早出現佳人形象,是在《詩經·關雎》中的『窈窕淑女』。詞的出現是在漢代李延年歌中『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而才子概念的出現也是在漢代以後。」 才子佳人小說的出現,王教授認為,最早的要算漢代《西京雜記》里「鼎鼎大名的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司馬相如見卓文君風流漂亮,便『以琴心挑之』,後就導致文君夜奔。而在此處較強調相如的文采、文君的相貌,即男才女貌。文中如此形容『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這便成為後來美女的標准」。由此開了先河。 魏晉南北朝的《世說新語》也不忘給才子佳人留下一幅幅繾綣畫卷,但王教授指出,「其中比較完整、寫得細膩感人、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是唐代,特別是傳奇小說,60%寫才子佳人的故事。」 「《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張生見到相國之女驚為天人,但實際上,鶯鶯小姐不僅有貌,還有詩才,比如她寫『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熏疑是玉人來』。這代表著唐傳奇小說與以往才子佳人小說的一個變化:男女均有才有貌;此外,唐代是詩國,互訴衷曲,靠的是詩來詩往。《霍小玉傳》對後代同樣影響很深,和《鶯鶯傳》一樣是才子佳人定位,以詩傳情。但唐代很重門第,小玉名為霍王之女,實是小婢所生,地位卑微,於是門第拆散了他們。還有《飛煙傳》,飛煙也是位才女,臨死時說:『生得相親,死亦何恨!』……總之,唐才子佳人小說對雙方才貌強調比較多,用詩歌大量體現,但大多以悲劇收場,對後世戲曲影響很深。」 宋元則為才子佳人小說的過渡時期。 「故事更多樣化。男主角多為著名文士,女主角身份多樣,比如宋代話本小說《流紅記》的『紅葉傳詩』,是真實發生的故事,甚至有人指出男主角是中唐著名詩人顧況,而女主角則是一宮女。還有明代白話小說代表《三言二拍》中《蘇小妹三難新郎》,不再是早期的私相幽會、兩情相悅,而且大多是喜劇結局。」 到了明末清初,則是才子佳人小說的高峰期,甚至影響到了《紅樓夢》。雖然明太祖朱元璋重理學,女性在男性社會中被大量醜化,可見《水滸傳》《西遊記》中。但物極必反,導致一批文人專門寫女性是多麼美好。 「《好逑傳》典型表現了當時才子佳人的三種條件,有才有貌,人品也要好,之前是不問人品的。該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共處一室一夜談詩論文,絕無越禮。男性的擇偶標准也比從前苛刻,認為才很重要,說:『前者(相貌)易得,後者(才華)難求,若無後者,寧可不娶。』」 而清代小說繞不過的是《聊齋志異》,這其中除了佳人多為鬼狐花妖,又有了新的變化。「才子有不少是先讀書,後經商,為儒商,性關系也比較開放,但也有終身只做紅顏知己,如《嬌娜》。」同時,清代還有個很大的變化,佳人不再局限於良家女子,而是風塵女子。如福州魏秀仁著的《花月痕》寫「秦淮八艷」的,「這些才妓都工詩善畫,文人認為只有風塵女子中才有紅顏知己,因此對她們極盡褒揚。即『青樓原有掌書仙,未可全歸露水緣』。」

F. 佳洵兩個字有沒有什麼典故來源

佳洵兩個字的典故來源:
「洵」可假借為「恂」。有「誠然,確實」的意思。
佳洵的來源見於:洵美且異。——《詩·邶風·靜女》
洵美且異,乃為佳洵。

G. 佳洵兩個字有沒有什麼典故來源

佳洵兩個字的典故來源:
「洵」可假借為「恂」。有「誠然,確實」的意思。
佳洵的來源見於:洵美且異。——《詩·邶風·靜女》
洵美且異,乃為佳洵。

H. 鬱郁佳城,中有碧血,這段的典故是什麼

這是金庸武俠劇《書劍恩仇錄》。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的紅顏知己香香公回主,被乾隆答皇帝擄到北京,最終自殺。陳家洛後來在香香公主墳前吟誦了一首詞:逗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逗

I. 「朱弦已為佳人絕」隱含著什麼典故

「朱弦已為佳人絕」隱含的典故是《呂氏春秋·本味》中寫的「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這首詩出自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的《登快閣》。

原文: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譯文:我並非大器,只會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著傍晚雨後初晴,登上快閣來放鬆一下心情。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

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羈絆、為官蹭蹬,還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著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裡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難道不是更好的歸宿。

(9)佳的典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黃庭堅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任知縣,公事之餘,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清一統治·吉安府》)的快閣覽勝。此時作者三十八歲,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個年頭。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黃庭堅當時在吉州泰和縣(今江西泰和縣)任知縣,公事之餘,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 (《清一統治 吉安府》)的快閣覽勝。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寫登臨時的所見所感。它集中體現了詩人的審美趣味和藝術主張,因而,常被評論家們作為代表舉例。

詩人說,我這個獃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余輝里,倚欄遠眺。前句是用《晉書 傅咸傳》所載夏侯濟之語。

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呂氏春秋 本味篇》載: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 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 ,見所悅之人, 乃見青眼 (《晉書 阮籍傳》)。此處 橫 字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託了出來。

J. 「朱弦已為佳人絕」隱含的典故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的典故來源2007年01月05日 星期五 下午 06:32「朱弦已為佳人絕」便是檃括典故的絕佳例子。典故的主體是伯牙、鍾子期的故事,但於「弦」字之前冠以「朱」字,「朱弦」就逸出了伯牙鍾子期故事的范圍,顯然來自《樂記》「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嘆」一句。伯牙、鍾子期是難得的知音,他們均為男性,而這里卻是為「佳人」而絕弦,這似乎又納入了司馬相如為卓文君彈《鳳求凰》的故實。知音和愛情這兩層意思、兩個典故是怎樣聯繫到一起的,除了為知音(包括愛情知音)彈琴這一點外,還有司馬遷《報任安書》所說的「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樣,「朱弦已為佳人絕」一句就熔鑄了這眾多典實的意蘊在內,諸如對友誼的珍惜,對愛情的忠貞,對崇高信念的追求與嚮往,理想破滅後心情的失望灰冷等等。
登快閣》中「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青眼」這個典故所涉及的古人是(阮籍)。 阮籍「曠達不羈,不拘禮俗」(《魏春秋氏》)。嵇喜庸俗,雖為吊母喪而來,阮籍仍作白眼對之;嵇康高雅,且同為「竹林七賢」之屬,故阮籍對以青眼。後世以青眼表示對人尊重,白眼表示對人輕視。宋黃庭堅《登快閣》詩雲:「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為美酒橫。」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