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金屋的典故

金屋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4 05:31:54

❶ 那首詩引用金屋藏嬌的典故

折疊八音詩
【南朝陳】·沈 炯
金屋貯阿嬌,樓閣起迢迢。石頭足年少,大道跨河回橋。絲桐無緩節答,羅綺自飄飄。
竹煙生薄晚,花色亂春朝。匏瓜詎無匹,神女嫁蘇韶。土地多妍冶,鄉里足塵囂。
革年未相識,聲論動風飈。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瓊瑤。

【唐】李商隱
漢家天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內苑只知含鳳觜,屬車無復插雞翹。
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

【南宋】周密
雲葉千重,麝塵輕染金縷。弄嬌風軟、霞綃舞。花國選傾城,暖玉倚銀屏,綽約娉婷,淺素宮黃爭嫵。生怕春知,金屋藏嬌深處。蜂蝶尋芳無據。醉眼迷花映紅霧。修花譜。翠毫夜濕天香露。

❷ 求「金屋藏嬌」的典故

【解 釋】嬌:原指漢武帝劉徹的表姐陳氏(小名阿嬌,世人又稱陳阿嬌或陳嬌)。漢武帝幼小時喜愛表姐陳阿嬌,並當眾承諾如果能娶到阿嬌做妻子,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金屋藏嬌』是一個傳誦千年的婚姻傳奇,本意是一個男子對自己之原配正妻許下的諾言,是對婚後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諾。

【出 處】漢·班固《漢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於猗蘭殿。年四歲,立為膠東王。數歲,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示 例】所以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各有~之意。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三回

【近義詞】金屋貯嬌

【用 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娶妻或納妾

【典 故】「金屋藏嬌」典故的核心人物是兩個:一個是『想要藏嬌』的漢武帝劉徹,另一個是『被藏嬌的陳阿嬌』。
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嬌』就是指陳氏,漢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大漢孝武陳皇後。
陳氏的小名叫『阿嬌』,父親是堂邑侯陳午,堂邑侯府是漢朝開國功勛貴族之家;母親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陳阿嬌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漢景帝之母竇太後的寵愛。

漢武帝的父親漢景帝有後宮美人王娡生子劉彘(後改名劉徹),排行第十。景帝有十四個兒子,其中寵妃栗姬生子最多且生育了皇長子——劉榮。景帝把無出的薄皇後廢黜後,最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
館陶長公主打算將女兒陳阿嬌許配太子劉榮,以期日後成為皇後。她使人問栗姬的意思,誰知栗姬惱怒長公主經常向景帝進薦美女分寵,竟然斷然拒絕。館陶長公主震怒,遂與栗姬不睦。

一日,館陶長公主抱著劉徹問:「徹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膠東王劉徹說:「要啊。」長公主於是指著左右宮女侍女百多人問劉徹想要哪個,劉徹都說不要。最後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劉徹於是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此典故載於 漢·班固《漢武故事》。

❸ 「金屋藏嬌」的典故出自哪位皇帝

公元前153年,館陶希望自己的女兒陳阿嬌能成為皇後,就想把女兒許給太子劉榮。不專料劉榮生母栗姬因厭屬惡館陶屢次給景帝進獻美女而拒絕這樁婚事。館陶十分惱火。於是,又看上了「夢日入懷」而生的膠東王劉徹,劉徹的生母王娡同意了這樁婚事。 《漢武故事》以此史實為基礎,講述了一個青梅竹馬的美好童話:館陶長公主抱著小劉彘問:「彘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小劉彘說:「要啊。」長公主於是指著左右侍女百餘人問劉徹想要哪個,小劉彘都說不要。最後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小劉彘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長公主非常高興,於是數次請求景帝,終於定下了這門親事。 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

❹ 金屋藏嬌的典故

漢武帝幼時,他的姑姑館陶長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兒阿姣許配給他,便半開玩笑的去徵求他的意見,童稚的劉徹當場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長公主大悅,遂力勸景帝促成這了樁婚事。這就是「金屋藏嬌」一詞的來歷。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劉徹這次極到位的回答一方面使他從此贏得了長公主強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註定了西漢王朝未來幾十年的奢糜。

但可憐的阿嬌並沒有等來劉徹許諾給她的「金屋」,貴為皇後的她根本無法讓劉徹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元光五年(前130年),漢武帝使有司賜皇後書,以「惑於巫祝」為由奪其璽授。一場以阿嬌終身幸福為籌碼的賭博式的政治婚姻結束了。幾年後,阿嬌鬱郁而終。

漢武帝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任皇後--衛子夫。史書上說,武帝去其姊平陽公主家做客,席間去洗手間的時候同前來侍奉的婢女衛子夫發生了關系。宴會散後,武帝即將衛子夫帶回了宮中。然而不諳賭術的衛子夫一進宮就輸得精光--她被風流成性的武帝給忘到腦後去了,直到一年以後才得以復見,子夫「涕泣請出」,武帝憐之,於是再次臨幸,子夫遂有身孕。元朔元年(前128年),衛子夫為劉徹生下了後來的戾太子劉據。母以子貴,同年,衛子夫被冊立為皇後。然而到了武帝晚年,宮中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劉據遭誣陷自殺,衛子夫雖身為皇後也受到牽連,被迫自盡。這場劉徹自娛自樂的賭博最終以衛子夫母子的慘敗而收場。

於是,兩位皇後的悲慘命運使得李夫人有幸成為千年之下陪伴劉徹的唯一一位女性。

這位有「傾國傾城」之譽的女子的確得到了這個男人所能給予的最大限度的眷顧與恩賜,生前死後都榮極一時。但她卻並沒有因此而迷失自己。她的心裡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只不過是這個暴躁而花心的男人的一件玩物,是自己家族謀取富貴與權力的一件工具。一旦有一天,她讓這個男人開始感覺到厭倦,那麼所有她和她的家族已經得到的,和將要得到的一切,都會在雷霆震怒中化為烏有。身不由己的她從哥哥李延年煞費苦心的譜寫歌曲時開始,就已經被當成一顆小小的骰子拋進了自己娘家與丈夫的賭局之中。在這場巨大的政治賭博中,她隨時有可能會粉身碎骨。從某種意義上講,她是這場賭局中唯一不可能贏的人。

所以,在她臨死的時候,身負重任的她拒絕了武帝「一見」的請求,甚至武帝「復言必欲見之」時,她竟「轉鄉歔欷而不復言」,惹得武帝大為不悅,拂袖而去。要知道,這個飛揚跋扈的男人的一生只有兩次被拒,一次是大宛國君拒絕了他用金馬換寶馬的請求,結果,狂怒之下的劉徹發兵十萬,踏平了大宛。然而這一次,他居然被自己心愛的女人,在這種時候,用這種方式拒絕了,這讓他怎能不感到懊惱!就連李夫人的姐姐也感到不安了。但李夫人卻仍十分清醒:「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於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則思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錄其兄弟哉!」

事實證明,她是了解武帝的,而且很有把握。她死後,武帝以皇後之禮安葬了她。她的家族也得以繼續「鍾鳴鼎食」的榮華富貴。

我每次讀到此處時,心裡總會湧起一股悲傷:一個女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卻不能,或者說是不敢,接受自己丈夫的探視。這是怎麼樣的一種悲哀與不幸啊!她為她的家族贏得了一切,卻唯獨輸掉了自己。與此同時,作為另一個當事人的劉徹,一個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男人,卻迫使自己的女人即使到了生命的彌留之際仍在費盡心機於自己的反復無常,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尷尬與遺憾呀!從這一點看,他雖然贏得了人生,卻沒有贏回愛情。他一樣也是個輸家。

不過相比較鉤弋夫人,李夫人的遭遇就完全有理由被看作是一種幸運了。因為鉤弋夫人留給後人的完完全全是一種震驚和戰栗。從後來的結果看,她參加的這場賭博從一開始就完全沒有贏的可能。這個給武帝生下了後來的皇位繼承人的河間異女,居然在武帝臨死前以「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的理由莫名其妙的處死了。

在這一場場以生命為籌碼的賭博中,他們輸掉的難道都僅僅只是生命?

❺ 漢武帝金屋藏嬌的故事

相傳劉徹還小的時候,一日長公主抱著他去游園,一時興起,就問劉徹:「徹兒生來即是帝王家,長大後可要娶妻,你看看這周遭女子樂有徹兒喜歡的?」說著,長公主將周遭的侍女給劉徹指了個遍。

不曾想,劉徹都擺擺手拒絕,長公主正想笑小皇子的眼光著時夠高時,又問劉徹在身旁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劉徹卻點了點頭,說「日後徹兒若能娶了阿嬌姐姐為妻,定為她造一座金屋,將她藏起來。」也是這句話,成就了劉徹與陳阿嬌幾年相知相守的愛情童話。


(5)金屋的典故擴展閱讀:

金屋藏嬌,現在漢語解釋為貶義詞,指男人另築香巢,娶小納妾包二奶,含有戲謔、調侃的成分。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16歲的劉徹登基,為漢武帝,太子妃陳阿嬌封為皇後。隨著漢武帝羽翼豐滿,極權加強,帝王的多情風流也逐步顯現出來,身邊的女人越來越多,自然冷落了阿嬌。

加之阿嬌與劉徹結婚多年,也沒能生出一男半女,帝位穩固的漢武帝也不再需要長公主的照拂,對於阿嬌的情緒他也不再關心。

從小嬌生慣養,養尊處優的阿嬌受不了這樣的冷落,她嫉妒得寵的妃子,經常語言誹謗她們。特別是她的頭號情敵衛子夫(漢代名將衛青的姐姐)出現後,阿嬌仗著自己的母親長公主曾幫助劉徹登上帝位,愈加驕橫無理,經常尋死覓活,一哭二鬧三上吊,使劉徹愈加憤怒。

喪失心智的她最終把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她信用一個名叫「楚服」的女巫,用巫術來詛咒劉徹喜歡的後宮女子們,又使用媚道之術企圖博取皇上的歡心,還把事情嫁禍他人,即「巫蠱之禍」的事件。

事情敗露後,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追究懲治這件事,楚服等人因為替皇後行巫蠱事獲罪「大逆無道」,牽連被殺的有三百多人。楚服被砍頭示眾,阿嬌被廢皇後之位,退居長門宮。

❻ 金屋藏嬌的真實歷史故事,要詳細點的

在爭奪帝位的時候,漢景帝按照「立長」的傳統立劉榮為太子,館陶劉嫖希望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可以成為漢朝皇後,但是遭到劉榮生母的無理反對,於是館陶公主一心想廢太子,在此時王娡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劉彘成為太子,便百般討好館陶公主。

有一天館陶公主問劉彘要不要阿嬌做妻子,劉彘說:「如果可以娶到阿嬌姐姐做妻子,彘兒一定會阿嬌姐姐造一座金屋讓她住。」這就是金屋藏嬌的來源。

(6)金屋的典故擴展閱讀: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

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匈奴、東並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

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劉徹下罪己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❼ 金屋藏嬌的故事出自哪裡

出自志怪抄小說《漢武故事》。原文如下:
——後長主還宮,膠東王數歲,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指其女曰:「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意思是,漢武帝四歲時為膠東王,說如果能娶到表姐陳阿嬌做妻子,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漢武故事》,又名《漢武帝故事》,共一卷,是一篇雜史雜傳類志怪小說,作者不詳,成書年代不早於魏晉。
記載漢武帝從出生到死葬茂陵的傳聞佚事,屬於漢武帝傳說系統中的一部傳記小說。
其主要內容,是武帝為求長生不老而求仙問道,同時也寫了當時一些歷史人物的逸聞逸事,如「金屋藏嬌」、「相如論賦」等。其行文簡雅拙質,不事雕琢,然能注意渲染氣氛,人物對話亦有個性,對後代傳奇小說產生一定影響。

❽ 金屋藏嬌的典故

最早出自志怪小說《漢武故事》記載:指漢武帝幼時說如果能娶到表姐陳阿嬌做妻子,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原文:「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
「金屋藏嬌」典故來源於志怪小說《漢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幼年的膠東王劉彘(即漢武帝劉徹,漢武故事稱其幼名彘),另一個是館陶公主的女兒陳氏阿嬌。漢武帝劉徹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嬌」就是指陳氏,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後,後因驕橫無子與巫蠱被廢黜。 值得注意的是,劉徹幼名彘的說法和陳皇後小名阿嬌的說法皆來自小說《漢武故事》,因為金屋藏嬌的故事流傳甚廣,所以被很多人當成真實的歷史。 陳氏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母親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陳氏正史並未留名,《漢武故事》稱其小名為阿嬌,此名可能是化陳蹻(陳午和館陶公主的第二個兒子)之名而來,因「金屋藏嬌」的典故流傳太廣,後世習慣以「陳阿嬌」稱呼陳後,現在有人稱陳後大名為「陳嬌」,其實是穿越小說中,附身陳阿嬌的女主本名。
聯姻
劉徹是漢景帝當時的寵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個兒子,曾經的寵妃栗姬為景帝生育了皇長子——劉榮。景帝的皇後薄氏因「無子無寵」被廢。由於沒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已經成年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同時立聰明伶俐的小劉徹為膠東王,時年劉徹四歲。 公元前153年,被立為太子的劉榮尚未婚配,館陶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成為皇後,就想把女兒許給太子劉榮。不料劉榮生母栗姬因厭惡館陶屢次給景帝進獻美女而拒絕這樁婚事。館陶十分惱火。於是,又看上了「夢日入懷」而生的膠東王劉徹,劉徹的生母王娡同意了這樁婚事。 《漢武故事》以此史實為基礎,講述了一個青梅竹馬的美好童話:館陶長公主抱著小劉彘問:「彘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小劉彘說:「要啊。」長公主於是指著左右侍女百餘人問劉徹想要哪個,小劉彘都說不要。最後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小劉彘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長公主非常高興,於是數次請求景帝,終於定下了這門親事。 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收起

❾ 金屋藏嬌的典故背景

劉徹是漢景帝當時的寵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個兒子,曾經的寵妃栗姬為景帝生育了皇長子——劉榮。由於沒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已經年滿十八的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史無前例地在立國家儲君的當天,立另一位皇子——劉徹為膠東王,時年劉徹四歲。
館陶公主劉嫖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劉榮。劉榮的母親栗姬因為善妒而少有寵幸 。劉徹的母親王夫人因此派人告訴栗姬說:「公主之前送給陛下的美人正得寵,你何不私自拜見長公主而結成這段姻緣呢。 」當時多位美人都因為長公主而得見皇帝,受到寵幸 。善妒的栗姬怒而不聽從,因此回絕了長公主,沒有答應這樁婚事。長公主亦惱怒異常,王夫人趁機派人奉承長公主。 長公主又想把女兒嫁給劉徹結成姻緣,而景帝並未允許 。
後來長公主回到未央宮,膠東王劉徹已經四歲 。長主把膠東王抱在膝上問:「孩子你想討得媳婦嗎?」長主指著位列左右的百名長御,膠東王都說不好。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問:「阿嬌好嗎?」膠東王笑著說:「好啊,如果能得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
長公主大為高興。於是苦求景帝,兩個孩子才成了婚。
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其實王娡和館陶定下了兩樁婚事,另一樁婚事是後來的館陶之子隆慮侯陳蟜和王娡小女兒隆慮公主的聯姻,這兩樁婚事的背後,有兩個母親鮮明的政治考慮。而兩樁婚事的當事人的意願,自然不在母親們的考慮范圍內。
栗姬沒有答應婚事,長公主為這件事生氣,就常常在景帝面前講栗姬的壞話說:「栗姬和各位貴夫人及寵姬聚會,常常讓侍從在她們背後吐口水詛咒,施以媚道之術。」景帝因此惱恨栗姬 。但因並無證據,景帝並未將栗姬治罪。景帝曾有一次身體不好,心中不樂,就把被封王的兒子們都託付給栗姬,對栗姬說:「我死了以後,你要好好照顧他們。」栗姬生氣,不肯答應,並且出言不遜。景帝很氣憤,懷恨在心而沒有發作 。
同時長公主天天稱贊王夫人的兒子的好處,景帝自己也認為這個孩子有才能。再加上先前知道的這個孩子乃夢日而生的祥瑞之事,景帝心中思來想去,沒有拿定主意。
於是王夫人暗地裡派人催促大臣們提議冊封栗姬為皇後。大行令上書奏事,有一句話寫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現在太子(劉榮)母親的稱號應當是皇後。」景帝大怒,說:「這件事是你應當說的嗎!」就下詔殺掉大行令,又廢了太子劉榮,改封劉榮為臨江王。栗姬更加惱怒,又不能被皇帝召見,因此憂懼而死。最終冊立王夫人為皇後,劉徹做了太子。又封王皇後的哥哥王信為蓋侯。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後,十六歲的劉徹繼位,立太子妃陳氏為皇後。武帝從七歲成為太子到十六歲即位,一直沒有兒子。平陽公主挑選了十幾個良家女子,裝飾起來留在家裡 。
劉徹即位後的第二年,建元二年,淮南王來朝,武帝舅父田蚡在霸上迎候淮南王劉安,對他說「現今皇上沒有太子,大王您是高皇帝的親孫,施行仁義,天下無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宮車晏駕皇上過世,不是您又該誰繼位呢!」淮南王聽聞大喜,厚贈田蚡金銀錢財物品,暗中結交賓客,安撫百姓,謀劃叛逆之事 。可見無子對帝位之影響。
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初三上巳節,武帝從霸上祓禊歸來,順便到大姐平陽公主家。公主讓之前挑選的美人都出來見武帝,武帝都不喜歡。飲酒之後,謳者進來,武帝看見後,唯獨喜歡衛子夫。這天,武帝起身換衣服,子夫在皇帝的衣車中侍奉,得到親幸。武帝回到座位上,特別高興,賜給平陽公主黃金千斤。公主趁機奏請把衛子夫奉送入宮。子夫上車後,平陽公主撫著她的背說:「走吧,好好吃飯,努力吧!如果尊貴了,別把我忘了。」衛子夫入宮後一年多,竟然沒有得到復幸。武帝把不中用的宮人挑出來,讓她們出宮回家。衛子夫因而得見武帝,她哭泣著請求出宮。皇上憐愛她,再次親幸,衛子夫於是有了身孕,而後尊寵日隆。武帝召見她的哥哥衛長君和弟弟衛青任侍中。子夫後來得到大幸,有寵,十餘年間共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名叫據。
陳皇後自恃皇帝當初得以立為太子,母親有力,於是驕橫無禮,聽說衛子夫「大幸」時,憤恨不已,數次尋死覓活。劉徹對她越發惱怒 。陳皇後又使用媚道之術企圖博取皇上的歡心,事情逐漸敗露。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就追究懲治這件事,女子楚服等人因為替皇後行巫蠱事——建立祠堂、祭祀邪神、詛咒皇帝,獲罪「大逆無道」,牽連被殺的有三百多人。楚服被砍頭示眾。皇帝派有司賞賜皇後一道文書,說:「皇後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後的璽綬,離開皇後之位,退居長門宮。」
陳後被廢的第二年,其父堂邑侯陳午病逝,陳氏的兄弟陳須繼承侯位。元鼎元年,館陶(時稱竇太主)逝世,遺言只求與其面首董偃一起合葬在霸陵。
在為母親服喪期間,陳氏的兄弟堂邑侯陳須淫亂,犯「奸」罪 ;陳氏的另一位兄弟隆慮侯陳蟜犯「奸」罪、「禽獸行」罪 。同時兄弟爭財。罪當死。事發後二人自殺,堂邑侯、隆慮侯國除。在父母兄弟皆離世數年後,陳氏才去世,葬於霸陵邑境內郎官亭的東面 。 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後,姓陳氏,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後驕貴。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陳皇後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後,而立衛子夫為皇後。
班固《漢書·外戚傳》:初,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後,擅寵驕貴,十餘年而無子,聞衛子夫得幸,幾死者數焉。上愈怒。後又挾婦人媚道,頗覺。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後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餘人,楚服梟首於市。使有司賜皇後策曰:「皇後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司馬遷《史記·惠景間侯者表》:元鼎元年,侯蟜坐母長公主薨未除服,奸,禽獸行,當死,自殺,國除。
班固《漢書·外戚傳》:堂邑侯午薨,主男須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餘年,主薨。須坐淫亂,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國除。後數年,廢後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❿ 金屋藏驕典故出自何處

【典 故】「金屋藏嬌」典故的核心人物是兩個,一個是『想要藏嬌』的漢武帝劉徹,另一個是『被藏嬌的嬌』。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嬌就是指陳氏,漢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大漢孝武陳皇後,血統上也是漢武帝的嫡親姑表姐。
陳氏的小名叫『阿嬌』,世人稱之為陳阿嬌或者陳嬌。她父親是堂邑侯陳午,堂邑侯府是漢朝開國功勛貴族之家;母親是漢景帝劉啟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陳阿嬌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漢景帝之母竇太後的寵愛。

漢武帝的父親漢景帝有後宮美人王娡生子劉彘(後改名劉徹),排行第十。景帝有十四個兒子,其中寵妃栗姬生子最多且生育了皇長子——劉榮。景帝把無出的薄皇後廢黜後,最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
館陶長公主打算將女兒陳阿嬌許配太子劉榮,以期日後成為皇後。她使人問栗姬的意思,誰知栗姬惱怒長公主經常向景帝進薦美女分寵,竟然斷然拒絕。館陶長公主震怒,遂起廢太子之心。
此時,後宮美人王娡發現有機可乘,於是屈意迎合、百般討好館陶長公主,為自己的兒子劉徹(當時只是膠東王)謀劃奪取太子寶座。

一日,館陶長公主抱著劉徹問:「徹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膠東王劉徹說:「要啊。」長公主於是指著左右宮女侍女百多人問劉徹想要哪個,劉徹都說不要。最後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劉徹於是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此典故載於 漢·班固《漢武故事》。
館陶長公主見阿嬌和劉徹年紀相當,從小相處和睦、感情也融洽,就同意陳阿嬌和劉徹這對姑表姐弟正式訂立婚約。兩人成年後更是舉行大婚,結發成夫妻。
『金屋藏嬌』是一個傳誦千年的婚姻傳奇,是一個男子 對自己之原配正妻 許下的承諾。
『金屋藏嬌』婚姻的締結是當時漢朝政治的一個轉折點;因為陳阿嬌和劉徹的定婚,館陶長公主轉而全面支持劉徹,朝廷局勢大變。

長公主向弟弟景帝進言:栗姬崇信邪術,日夜詛咒其他妃嬪;每與其他妃子遇見,往往唾別人的背後,肚量十分狹隘;恐怕一旦為後,呂後人彘的慘劇就會重演!
景帝聞後打算試探栗姬,於是有一天問栗姬:「我百年後,後宮諸姬,皆已生子,你應善待她們,千萬別忘記了。」一面說,一面暗中看栗姬的反應。誰知栗姬臉色忽紫忽青,半天不發一言,並且轉過臉不看景帝。景帝暗中嘆氣,易儲之心遂定。他剛出宮門,就聽見裡面有栗姬的哭罵聲,其中隱約竟有『老狗』二字。景帝怒而去。
後長公主與與景帝及竇太後閑聊,每每誇劉徹之聰毅仁孝。景帝動意,於是找借口廢太子榮為臨江王。栗姬失寵,貶入冷宮,以憂死。

漢景帝去世後,劉徹即皇帝位,立原配嫡妻陳氏為皇後。

在漢武帝執政初期,由於政見上和祖母竇太皇太後有分歧,劉徹幾乎失位。
武帝當時沒有力量和竇氏較量,竇太皇太後逼迫武帝廢除了剛剛實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漢武帝任命的丞相和太尉也被迫罷免,甚至有大臣被逼死獄中。當時劉徹的母親王太後就經常警告他:你新即皇位,大臣未服。先為改制,太皇太後已怒。現又忤怒長公主,必重得罪,宜深慎之!
漢武帝轉而採取韜光養晦政策,從建元二年至建元六年間,他四處游浪射獵,不問大政方針。有賴於皇後陳阿嬌作為唯一的外孫女極受竇太皇太後寵愛,再加上陳家以及館陶長公主的全力支持,才使漢武帝有驚無險保住帝位。
直到此時,『金屋藏嬌』就象當年人們預想的那樣,是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羨慕不已的婚姻傳奇——年輕的皇帝夫妻琴瑟和諧、患難與共。

祖母竇太皇太後去世後,漢武帝親政,終於得以大權獨攬,徹底走出了危機。可嘆的是,『苦盡』後卻未有『甘來』,能『同患難』的夫妻卻不能『共富貴』。
陳皇後出身顯貴,自幼榮寵至極,難免嬌驕率真;且有恩於武帝,不肯逢迎屈就;與漢武帝漸漸產生裂痕。兼歲月流逝,卻無生育;武帝喜新厭舊,愛弛。

漢武帝喜好女色,多內寵,後宮無數:元朔中,上起明光宮,發燕趙美人二千人充之,率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滿三十者出嫁之。掖庭總籍,凡諸宮美女萬有八千。建章、未央、長安三宮,皆輦道相屬。幸使宦者、婦人分屬,或以為僕射,大者領四五百,小者領一二百人。常被幸御者,輒住其籍,增其俸,秩比六百石。宮人既多,亟被幸者數年一再遇。挾婦人媚術者甚眾。選三百人常從幸郡、囿,載之後車,車上同輦者十六人,充數恆使滿,皆自然美麗,不假粉白黛綠。侍尚衣軒者亦如之。嘗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無婦人。』
後宮中,漢武帝同母姐平陽公主進獻的女奴衛子夫最先為漢武帝生育三女一子。

此時,漢朝宮廷里發生一件真相莫測的『巫蠱』案,矛頭直指被漢武帝冷落已久的陳皇後。
巫蠱,是古代信仰民俗;巫鬼之術或巫詛(咒)之術是用以加害仇敵的巫術。巫蠱起源於遠古,包括詛咒、射偶人(偶人厭勝)和毒蠱等。當時人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由於古人迷信,對巫蠱的威力深信不疑。
『巫蠱』自古是宮廷大忌;又因為操作簡便,說不清道不明,被懷疑者根本無法自辯,一直是栽贓陷害對手的絕好伎倆。
綜觀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無數後妃、重臣、皇子和公主冤死在這兩個字上。

劉徹二十七歲時候,以『巫蠱』的罪名頒下廢後詔書:「皇後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自此,漢武帝把陳皇後幽禁於 別宮長門宮內,未死此身不令出。
到這一刻,金屋崩塌,恩情皆負。於此,『金屋藏嬌』與同時代的『鳳求凰』以及後來的『青梅竹馬』一起,都成為了關於『承諾』和『背信』、『愛情』和『婚姻』的笑話。

陳皇後數年後病逝,最後以翁主之禮與其母館陶大長公主劉嫖一起葬於竇太後陵墓側,即陪葬於漢文帝的霸陵。天可憐見,她最後是和疼愛自己的母親、外婆和外公埋葬在一起,而不是埋在『妃園』。
此時,『金屋藏嬌』的故事徹底落幕。留給人們的是長長的嘆息,留給歷史的是無盡的遺憾和悠遠的回響。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的詩句隨著『金屋藏嬌』的故事流傳至今,寄託後世無數俊傑對這位美麗高貴皇後的充分理解和無限同情。

陳皇後的被廢,明面的罪名是『巫蠱』。但陳後之『巫蠱』一說,後世多認為推敲起來破綻百出,總體上匪夷所思。
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漢武帝廢後的真正原因是『防患外戚』。

綜觀漢武帝的一生,一直和外戚權勢纏斗,制衡、打壓、剪除和利用等等手段更是輪番使用:
得帝位是因為外戚(館陶長公主和堂邑侯陳府),幾乎失帝位也是因為外戚(祖母竇太皇太後和竇家);
執政前期對抗外戚干政(主要是其母王太後和舅舅田蚡),中後期是打壓平衡外戚軍權(衛子夫衛青家族集團,李夫人李廣利家族),晚期更是為了防止外戚對下一任皇帝的干擾而直接冤殺了昭帝的生母鉤弋夫人。

從後宮朝堂爭斗中勝出的漢武帝深刻了解外戚勢力的難纏和厲害。所以,當劉徹掌握實權後,陳家的財勢立刻從陳皇後的優點變成了她不可寬待的錯誤。
為了皇權能獨霸天下,為了避免陳家成為繼竇家之後又一個權傾朝野的勢力,漢武帝剝奪陳皇後的後位以打擊陳氏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皇後之位」的得與失,本質上永遠是政治斡旋的結果。

陳阿嬌的母親館陶長公主在女兒失位後,為女兒花千金請司馬相如寫《長門賦》,這就是所謂「千金買賦」。《長門賦》是西漢文學作品中的經典作品之一,情深意切,十分感人。但漢武帝僅僅對《長門賦》表示了稱贊。
陳皇後被廢後兩年,因為生皇長子劉據,且異父弟弟衛青有軍功,衛子夫被立為皇後。

附言:
「君思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這兩句詩形象概括出「君恩無常」這一古代宮女悲劇人生產生的根本原因。
後宮女子之間為爭寵奪愛而發生的拚鬥,不僅表現在生育皇子方面,還表現在妃嬪的姿色上。皇帝基本都是喜新厭舊的,後宮美女如雲的前提下對任何人的專寵都是暫時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有新的美女取代昔日曾經寵極一時的佳人。一旦失寵,就只能無可奈何地咀嚼「紅顏未老恩先斷」的苦果,接受老死深宮的結局。

中國數千年,後宮故事血淚斑斑。朝三暮四,喜新厭舊,今日備加寵愛,貯以金屋,明日則翻臉無情,刀劍加身的事情層出不窮。
相比之下,漢武帝對原配妻子陳皇後還是手下留情、非常優容的;除剝奪皇後名分外,廢後在衣食用度上皇後級別待遇不變,並且餘生居住於 別宮長門宮 而不是宮廷詔獄,最後得以壽終正寢。

漢武帝其他的女人則不同,除了有幸早死的,下場都很慘。
比如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趙婕妤(別號鉤弋夫人)是被無罪被漢武帝蓄意殺害的。其他所有生育過子女的後宮女人,在漢武帝駕崩前也都被他用各種罪名處死了。其中,遭遇最悲慘的是第二任皇後衛子夫了。

衛子夫出身於世代奴隸的家庭。衛子夫姐妹兄弟並不同父,和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一起全都是私生子;其家族境遇之不幸和窘迫可見一班,可以說是任人欺凌、卑賤之極。
衛子夫以女奴之身進位為漢朝皇後,成為後人口中的『未央宮神話』,簡直就是奇跡。

可悲的是,神話破滅起來比『金屋藏嬌』的童話更痛苦更徹底。
衛子夫是在身前被漢武帝下詔廢除皇後之位,最終畏罪上吊自殺的,死後更是屍骨無存。她生前眼睜睜地看自己所有的子女孫輩全慘死在自己前面而無力救援,心中之苦楚可以想見。

註:《長門賦序》雲,「孝武皇帝陳皇後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後復得親幸。」
司馬相如寫的《長門賦》全文是: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志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歡心。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登蘭台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雲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飄風回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誾誾。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嘯而長吟。翡翠協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下蘭台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正殿塊以造天兮,郁並起而穹崇。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

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羅豐茸之游樹兮,離樓梧而相撐。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槺梁。時彷彿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致錯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台之央央。白鶴嗷以哀號兮,孤雌跱於枯腸。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於空堂。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眇而復揚。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摶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茞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大漢天子》劇中的琴曲實際上是古琴名曲《長門怨》,初出清代民間,作者不祥(見《梅庵琴譜》一九三一年版),是後人根據漢武帝後陳阿嬌謫居長門宮之事譜成。後人以司馬相如名篇《長門賦》之意為曲意,作琴曲《長門怨》:
自從分別後,每日雙淚流.淚水流不盡,流出許多愁;
愁在春日裡,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裡,落花逐水流;
當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愁;
朝聞機杼聲,暮見西山後;惟怨方寸地,哪得競自由;
青絲已成灰,淚作汪洋流;願得千杯飲,一枕黃梁游;
可憐桃花面,日日見消瘦;玉膚不禁衣,冰肌寒風透;
粉腮貼黃舊,蛾眉苦常皺;芳心哭欲碎,肝腸斷如朽.
猶記月下盟,不見紅舞袖;未聞楚歌聲,何忍長淚流;
心常含君王,龍體安康否;夜宴莫常開,豪飲當熱酒;
婀娜有時盡,甘泉鎖新秀;素顏亦盡歡,君王帶笑看;
三千怯風流,明朝怨白首;回眸百媚休,獨上長門樓;
輪回應有時,恨叫無情咒;妾身漢武帝,君為女兒羞;
彼時再藏嬌,長門不復留;六宮粉黛棄,三生望情樓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