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古箏典故

古箏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3 22:49:49

Ⅰ 古箏的故事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瓮而就症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箏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歷來就有「秦箏」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瓮、叩缶」與「鄭衛桑間」對舉,而「彈箏、搏髀」又與「韶於、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瓮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於「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衛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衛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瓮」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贊之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據說此樂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於嬴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簫」替代了箏,箏當時屬於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瓮高雅一些。至於「搏髀」,於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紂的。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為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諫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箏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箏的產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諫逐客書》要早一些。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製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系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製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麼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麼箏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准。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一傳說的疑問。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製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說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應邵《風俗通》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假如真的瑟、築、箏的樣式雷同,那麼我們只能認定箏與瑟的差別除了音色有別而外,外在的差別主要在於弦數,即:瑟有二十五與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箏僅為十二弦與十三弦,當時的築也發展成為十二弦與十三弦,那麼築與箏之間的區別又在何處呢?《通雅》在箏下註明「踏步箏用骨爪,是、長寸余,以代指」;而在注築時引《釋名》的說法:「築,以竹鼓之也」。如此看來,其實、差別主要在於箏是彈撥樂器而已。當然,《通雅》還在築下註明:「似箏,細項」,這「細項」便成了築與箏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原來初試的築,是要以左手握住頸部而用右手擊奏的,故而「細項」,唐代已長四尺余,顯然無法握持,這細項看來乃是保存了舊有體制而已。《通雅》在箏這一條目下還註上了「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的說明。這一注釋在於說明CHOU(手部 謅去言)與軋箏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稱的差異僅僅是一為彈奏、一為拉奏而已。
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國的箏乃傳自外國。日本的田邊尚雄在他的《東洋音樂史》中就提出了箏是戰國末期從西方傳入秦國的觀點。日本的另一學者林謙三則認為田邊尚雄的論據不足。
從以上討論可知,無論是箏似築還是築似箏,箏的初試形態至今並未弄清楚。因此,箏的起源至今依然還是個謎,還需要我們繼續探求。關於箏的起源的探求,顯然是無法從文獻中尋求根據的,看來必須求助於考古的新發現。
總之,箏很可能來源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Ⅱ 關於古箏,古琴的典故

古箏

箏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敵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古琴

西周時的鍾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戰國時期隨著音樂的發展,琴樂也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從而涌現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傳誦。

琴作為主要的樂器,被賦予禮制修心養性的功能和審美,所謂「君子之近琴瑟,此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

(2)古箏典故擴展閱讀

古箏

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

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古琴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列子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鍾離式(鶴鳴秋月琴)、劍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最著名的九霄環佩就是伏羲式。

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圓底扁,象徵天地;琴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Ⅲ 古箏的故事

「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准。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一傳說的疑問。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製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說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Ⅳ 古箏為什麼叫箏,與什麼有關

箏是我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形成流傳於秦地(主要是陝西、甘肅一帶),盛行於隋唐。隨著歷史的變遷,流傳到全國及亞洲不少地區。史稱秦箏。對箏的起源,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見解:
第一種認為:箏淵源於瑟。唐趙磷《因話錄》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韻》中載有:「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雲: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二人爭瑟,而產生了「箏」,僅是傳說而已。
第二種認為: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話中,有兩處談到箏,即「彈箏博髀」和「退彈箏而取韶虞」。這在時間上比蒙恬發跡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箏的說法是靠不住的。在《舊唐書.音樂志》中,對蒙恬造箏也持否定的看法。至於蒙恬改革箏的說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於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弦。」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第三種認為:早期第三種認為:早期箏是五弦竹箏,築身瑟弦。如:東漢應劭《風俗通》雲:「箏五弦,築身而瑟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從歷史材料看,早期箏與築更為類似:都是築身,都是竹製,都是五弦。
關於箏的命名,在東漢劉熙《釋名》一書中解釋為:「箏,施弦高急,箏箏然也。」這就說明箏是由本身發出的「錚、錚」音響而命名的。

Ⅳ 古箏的來歷是什麼

古箏起源於戰國時期,流行於秦國,故也稱秦箏。早期的古箏,為五弦,箏體為竹製,形式如「築」。以後箏弦逐漸增加。東漢許慎和清代訓詁家朱駿聲分別在《說文解字》和《說文通訓定聲》中有具體說明。許慎說:「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為瑟,易竹以木。」朱駿聲日:「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如瑟,易以木。唐以後為十三弦。」現代更增加至二十一弦。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三國時期的箏弦當為十二弦。

用假甲彈箏,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公元前502年)的梁代《梁書·羊侃傳》載:「有彈箏人陸大喜,著鹿角爪,長七寸」,在李商隱的《無題二首》詩中有:「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可見三國時期仍是用肉甲演奏。

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165—212)為三國魏時著名文學家、音樂家,他將音樂與文學結合,將箏藝與文學融合,推進到一個箏、文與人品之化一的境界。阮瑀的《箏賦》對當時的箏樂藝術作了詳盡的描繪。這篇《箏賦》是這樣的: 「惟夫箏之奇妙:極五音之幽微,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稟清和於律呂,籠絲木以成資。身長六尺,應律數也。故能清者感夭,濁者合地,五聲並用,動靜簡易,大興小附;重發輕隨。折而復扶。循覆逆開,浮現抑揚,升降綺靡,殊聲妙巧。不識其為,平調足均,不疾不徐。遲速合度,君子之銜也;慷慨磊落,卓礫盤紆,壯士之節也;曲高和寡,妙技雞工。伯牙能琴,千茲為膜。蛟憚禽然,庶配其蹤;延年新聲,豈此能同;陳惠李文,蜀能是逢。」(《藝文類聚》卷四十四)

這篇賦,從箏的形制到為眾器之師、音樂效果、藝術風格、彈奏手法、音樂美學,以至社會影響,都做了精闢的論述。他指出此時的箏已成為一種「曲高和寡」的樂器,並以枉、苞、冠、稟、籠來誇陳箏在眾樂器中的雄踞地位,可知秦箏在三國時期,為一種相當高尚的樂器,受到朝野學者、文士之普遍重視,在表現能力、彈奏技巧以及製作工藝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又說箏是群聲之主,眾樂之師,對箏樂極為推崇。在箏的演奏法上:「籠絲木以成資」是說古箏的取材和構造;「五聲並用」則指古箏以五聲音階定弦;「大興小附,重發輕隨」則是說在以大、食指彈弦的同時也要講求強弱對比之表現;「折而復扶」是次第使用按滑音與實音之變化奏法;「循覆逆開」是演奏樂曲開始與反復時運指的順序。另外,將彈箏的行雲流水與做人之道相結合,借彈箏的高超技巧以喻君子品格。

據說魏文帝曹丕彈古箏彈得很好,而且不管到哪裡,都要把箏帶上,隨時隨地都彈。他弟弟曹植也很喜愛古箏藝術,留下了「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笙聲既設,箏瑟俱張」,「何以忘憂?彈箏酒歌」等和箏有關的詩句。周瑜在江南,也善於欣賞箏樂,後人為之作「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的詩句以形容他高超的音樂鑒賞力。

至於古箏流派,當今的六大派系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內蒙箏中,三國時期能看見影子是河南箏,當時魏之首都在洛陽,阮瑀曹植等人描述的大約是河南箏,其特色為深沉內在慷慨激昂。

總之,三國時期,涌現了很多妙解箏音的音樂家,有的以箏為題材作賦寫詩,有的精通彈箏且擅長譜曲,有的擅長賞析,大大推動了古箏發展的進程。

Ⅵ 常見古箏曲目所彈的內容及典故是什麼

象<<臨安遺恨>>,講的就是岳飛在臨死前回憶自己以前的種種時內心情感的起伏,從風光到臨死,都是變化很大的,所以聽起來自己的心情也會被之所感染.

Ⅶ 古箏的歷史故事

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同名人物有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古箏培訓學校。【古箏/漢箏】:即漢箏/古箏 是漢族箏樂器的名字 是漢族的民族傳統樂器 另外還有蒙古族的【蒙古箏/雅托葛】 朝鮮族的【朝鮮箏/伽倻琴】 而【朝鮮箏/伽倻琴】與漢箏(古箏)淵源頗深。 【蒙古箏】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國錫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帶古老的民族樂器,表現力十分豐富;其結構、定弦法、演奏風格均區別於漢族古箏。 【朝鮮箏】即伽倻琴,相傳是伽倻國嘉悉王仿照中國漢箏製成。形制與箏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現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階排列有七聲及五聲兩種,所用右彈左按的技法基本和漢箏基本一致。既可以獨奏、重奏、合奏,還可以彈唱。 據《三國史記》記載:「伽倻國嘉實王制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於勒制其曲。」 「伽倻琴亦法中國樂部箏而為之。......伽倻琴,雖與箏制度小異,而大概似之。」 註:《三國史記》(

Ⅷ 古箏的由來

古箏的由來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形成流傳於秦地(今陝西一帶), 史稱秦箏。隨著歷史的變遷,流傳到全國及周遍不少地區。中國古箏藝術從文獻上看,最早在《史記·李斯列傳》中便提到「擊築彈箏」,這是第一次出現「箏」字,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古箏既善於表現優美抒情的曲調,又能夠抒發氣勢磅礴的樂章。古人曾用「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坐客滿筵都不語,一行哀雁十三聲」的生動詩句,描繪了箏的演奏藝術達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箏,通常人們又把它叫做古箏。這與它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濃郁的民族特色,以及豐富的傳統箏曲給人們留下的古樸雅緻的情趣有關。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箏就已流行於秦、齊、趙等國。其中以秦國最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聲」、「秦箏」之稱,在古代,箏還被稱為瑤箏、銀箏、雲箏、素箏等。關於箏的命名,史料中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l 箏淵源於瑟。唐趙磷《因話錄》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韻》中載有:「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雲: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二人爭瑟,而產生了「箏」,僅是傳說而已。
l 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話中,有兩處談到箏,即「彈箏博髀」和「退彈箏而取韶虞」 .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於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弦。」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l 早期箏是五弦竹箏,築身瑟弦。如:東漢應劭《風俗通》雲:「箏五弦,築身而瑟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關於箏的命名,在東漢劉熙《釋名》一書中解釋為:「箏,施弦高急,箏箏然也。」這就說明箏是由本身發出的「錚、錚」音響而命名的
這幾種說法,以音響效果具有錚錚的特點而命名的論斷比較合理。

Ⅸ 關於古箏的傳說,快快快

關於古箏的傳說
相傳,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國就已經有箏了。那麼箏又是怎麼來的呢專?這兒可有
一段有趣的傳說:當時,秦國有一屬種樂器叫瑟。有個叫宛無義的人,彈瑟的技藝非常
高,他的兩個女兒也非常喜歡彈瑟。有一天,姐妹倆都爭著到父親那裡學習彈瑟,姐
姐跑的快,先把瑟拿到了手裡,愛撒嬌的妹妹哪裡肯讓,趕忙跑過去,雙手報住了姐
姐手中的瑟。兩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讓。忽然,"咔嚓"一聲,瑟被掰成了兩半。
父親聞聲急忙趕過來,不由得愣住了。只見姐姐手中的一半是十三弦,妹妹手中
的一半是十二弦。他又急又氣,忙把兩個女兒手中的瑟拿過來,他唉聲嘆氣的左摸摸,
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撥,讓他吃驚的是兩半瑟竟發出了更好聽的聲音。
宛無義早忘了責備女兒,他把半邊瑟分別作了些修繕,結果這半邊瑟到比原來好
彈,也好聽了!他欣喜萬分,就把這"二女相爭,引破為二"的瑟,叫做"箏"。從此以
後,"箏"就在秦國流傳開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