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筠軒寓意

筠軒寓意

發布時間: 2020-12-23 15:41:53

❶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寧可不吃肉,也不能居住在沒有竹子的地方。表示寧可物資生活短缺,也不能市區高尚的情操。這句話出自宋代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

蘇軾很喜歡竹子,寧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對居住環境都有相當高雅的品味, 這是對竹的高度評價,自古就有梅,竹,菊,蘭歲寒四友。把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著超凡脫俗,清新高雅。這句也代表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相輔相稱。

居住的地方必須有竹子生長,哪怕那裡離鬧市太遠而沒有肉吃;沒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點力氣,而沒有竹子的居所就會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❷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什麼意思

「寧可來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自」的意思是:

寧肯不吃肉,也要住的地方有竹子作伴。

❸ 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什麼意思

意思是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居住在沒有竹子的地方。

出自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

全文如下: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哪有揚州鶴?

意思為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原因是人瘦還可變肥,人俗就難以醫治了。

(3)筠軒寓意擴展閱讀:

蘇軾很喜歡竹子,寧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對居住環境都有相當高雅的品味, 這是對竹的高度評價,自古就有梅,竹,菊,蘭歲寒四友。

把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著超凡脫俗,清新高雅。這句也代表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相輔相稱。居住的地方必須有竹子生長,哪怕那裡離鬧市太遠而沒有肉吃,沒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點力氣,而沒有竹子的居所就會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竹,「依依君子德,無處不相宜」的風采和品質,成為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在竹子身上,看到做人的氣節和風骨,看到痴心與執著——「傲骨迎風舞」、「虛懷抱竹堅」。令歷代的士人君子之所以醉心竹林,流連忘返,並非僅為了逃避現實社會,而是為了尋找一種精神寄託.到大自然中去縱情山水,是彌補心理缺陷的一種方法,可獲得暫時的心理平衡.綠竹猗猗、靜謐幽雅的環境,成為理想的去處。

❹ 於潛僧綠筠軒的意思

於潛僧綠筠軒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回。傍人答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於潛:縣名,在今浙江省,縣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綠筠軒。僧:名孜,字惠覺,出家於於潛縣的豐國鄉寂照寺。

❺ 董其昌,《筠軒清秘錄》宋人之綉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是什麼意思

董其昌,《筠軒清秘錄》宋人之綉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

董其昌的,《筠廊清秘錄》宋國的綉好的比賽畫更勝望的三向所有十指春風是這樣嗎

❻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偏愛竹子

這句詩出自宋代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原文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這句詩表明了作者的心性高潔,寧願做精神上的高雅之人,不願做受困於物質上的俗人,認為精神上的高貴比物質上的滿足要更加幸福。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代表了詩人認為精神上的愉悅超過了物質上的愉悅,這也是古人追求高貴的思想境界的一種體現。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❼ 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

該句語出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於潛僧綠筠軒》,全詩原文如下: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白話文釋義: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原因是人瘦還可變肥,人俗就難以醫治了。

旁人若果對此不解,笑問此言:「似高還似痴?」那麼請問,如果面對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獲甘味之樂,世上又哪來「揚州鶴」這等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7)筠軒寓意擴展閱讀

這首詩是借題「於潛僧綠筠軒」歌頌風雅高節,批判物慾俗骨。詩以五言為主,以議論為主,並採用了散文化的句式以及賦的某些表現手法,於議論中見風采,議論中有波瀾,議論中寓形象。

首句是借用晉王徽之典故,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生性喜竹,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來種竹,人問其原因,徽之說:「何可一日無此君。」此君即是竹子。因為典故中有著那樣一位風采卓異的形象,詩入又用了「可」、「不可」這樣的選擇而肯定的語氣,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躍然紙上。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是對「不可使居無竹」的進一步發揮。它富哲理,有情韻,寫出了物質與精神、美德與美食在比較中的價值;食無甘味,充其量不過是「令人瘦」而已;人無松竹之節,無雅尚之好,那就會「令人俗」。

這既是對於潛僧風節的贊頌之語,也是對缺乏風節之輩的示警。接著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申足此意,就更鞭辟入裡。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會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強暴,直道而行,卓然為人。

反之,就會汲汲於名利,計較於得失,隨權勢而俯仰,視風向而轉移,俗態媚骨,醜行畢現。這種人,往往自視高明,自以為得計,聽不進奉勸,改不了秉性,所以詩人說這種「俗士不可醫」——醫之無效。

下段重開波瀾,另轉新意。由那種「不可醫」的「俗士」站出來作自我表演,這就是修辭學中的「示現」之法:「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這個「旁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種「俗士」。

他聽了詩人的議論,大不以為然;他雖然認為「不可使居無竹」是十足的迂闊之論,腐儒之見,但在口頭上卻將此論說成「似高、似痴」,從這模稜兩可的語氣里,顯示了這種人世故、圓滑的特點;他絕不肯在論辯中作決絕之語而樹敵。

尾句是詩人對俗士的調侃和反詰,揚州鶴語出《殷芸小說》,故事的大意是,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有的是想當揚州刺史,有的是願多置錢財,有的是想騎鶴上天,成為神仙。其中一人說:他想「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兼得陞官、發財、成仙之利。

尾句的反語則是名節高的人難得厚富,厚富的人難得名高;做官的人無暇學仙,得道的人無暇做官;食肉的人無高節,高節的人不食肉;兩種好處都不能兼得,多種好處就更不能兼得了。

❽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疲,無竹使人俗."的意思

意思是: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版子就會讓權人變庸俗。

拓展資料:

於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譯文:

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原因是人瘦還可變肥,人俗就難以醫治了。旁人若果對此不解,笑問此言:"似高還似痴?"那麼請問,如果面對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獲甘味之樂,世上又哪來"揚州鶴"這等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洵之子。嘉佑進士。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❾ 淤潛僧綠筠軒的意思

潛僧綠筠軒寧願吃飯沒有肉,怎能居住環境中沒有竹子呢?
沒肉吃只是少點肉,沒竹子看人會變得俗氣的。
人瘦了還能養肥,俗人卻是無葯可救的。
要是能對著竹子吃得滿嘴流油,世間怎麼會有這么「完美」的事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