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渭水求是典故

渭水求是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3 12:33:22

❶ 渭水一竿閑試釣,武陵千樹笑行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謝謝

這是恭祝老人八十大壽的對聯啊!
八十壽

鸞笙合奏和聲樂
鶴算同添大耋年版

盤獻雙桃歲熟三千甲權子
箕衍五福庚同八十春秋

望三五夜月對影而雙天上人間齊煥彩
佔八千春秋百分之一椿庭萱舍共遐齡

八十壽(男)

渭水一竿閑試釣
武陵千樹笑行舟

日歲能預期廿載後如今日健
群芳齊上壽十年前已古來稀

八十壽 (女)

八秩壽筵開萱草眉舒綠
千秋佳節到蟠桃面映紅

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顏久駐
去期頤尚廿載預征後福無疆

第一句當然是指姜子牙老來閑適,渭水垂釣等文王啦!
第二句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的舒適愜意。
兩句都是祝願老人心情愉悅,生活恬適,身體健康的!

❷ 曹操和諸葛亮渭水一戰典故

在中國有據可考的復歷史上制,冠之以【渭水之戰】的是只有三國時曹操進軍關中與馬超、韓遂聯軍在關中潼關、渭南一帶進行的最後決戰,史稱【渭水之戰】,又稱【渭南之戰】。
戰爭時間為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
渭南之戰,曹操自詡為"兵之變化,固非一道"而靈活用兵的成功戰例,頗受當時與後世的關注。
這是一場講求深謀遠略,靈活用兵以智取勝的精彩戰役,堪稱中國歷史上智戰的經典。
【雙方兵力】
參戰兵力沒有記載,但據考關中聯軍的實際兵力在六~八萬,號稱十萬。
曹操的部隊總兵力大致在五萬~六萬五千人左右。
【戰爭結果】
「(曹)公乃與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
這次戰役基本是一場雙方兵力相當的交戰。並非是以少勝多的戰例。

滿意請採納。

❸ 求幾個典故

以前有一隻飛蛾,它每天快樂的飛翔在黑夜裡,它看不見什麼東西。什麼事都是憑感覺,但它還是快樂!直到有一天,它遇上了一團火焰,它看見你。那紅紅的在眼前跳動,但它沒看清楚。就算看也看不清楚,只覺得那團火好美麗,好燦爛!那天以後,飛蛾天天都想起那團火焰。想起它發美麗,它的燦爛。。。。終於它忍不住想仔細看一看火焰,想真真擁抱它。在一個晚上,沒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飛蛾從家裡出發去尋找火焰!它跌跌撞撞的飛,當它看見火焰的時候,它說不出的高興!它用盡全身力氣飛向了火焰,終於它清楚的看見了火焰的全貌,正當它想擁抱一下火焰的時候。它發現自己身上已經起火了。它沒力氣再向火焰邁進一步。就這樣帶著滿身的傷痕狠狠的跌在地上,它甚至沒看見火焰的任何錶情。火焰還是在那裡跳動,還是那樣的美麗和燦爛!就在飛蛾奄奄一息的時候,走過來一個老人。他看著飛蛾,搖頭問道:「蛾兒,蛾兒,你怎麼這樣的傻拉,你知道嗎?那是一團火啊!它會要你命的,你看你現在這樣,後悔了嗎??為什麼你要那樣的傻,值得嗎??」 飛蛾聽了,勉強的笑了笑,說出放在心裡的話:「我知道我的下場就是這樣!我就是忍不著想看看它的樣子,想抱抱它,對它說我愛你。但沒機會說出這3個字來了。不過我在和它近距離接觸的那一剎那,我真的看清楚了它的樣子拉,它真的好美麗。雖然就只有一下,我也滿足了,也許它會記得我來。它真的好美麗,好美麗。。。。」說完飛蛾慢慢的閉上了眼睛,永遠的閉上了,是帶著微笑的。。。。故事沒有開始,更沒有結局!我好想把故事的結局寫得更完美一點。但我做不到。有件事情飛蛾它到死都沒明白,它和火焰之間,有多大的差距。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的飛蛾飛向那團火焰,火焰又怎麼會記得它來。飛蛾就是飛蛾,火焰就是火焰,根本就不會有在一起的可能。事情也許就像飛蛾說的那樣完美,這輩子它遇上的愛。

誇父逐日的故事
誇父逐日是一個神話故事。它講得是上古時期,神人誇父追趕太陽,最後被太陽烤死的事情。古籍《山海經》對此有詳盡描述:「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桃)林。」
這段記述是說:誇父追趕太陽,追至太陽身邊,因炎熱而口渴,喝乾了江河仍嫌不足,於是,欲飲沼澤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棄於路邊,競長成一片桃林。
誇父為何要去追趕太陽?
楊公驥先生認為,誇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極為深記得的寓意
它說明「只有重視時間和太陽競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虛,這樣才能需要並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將水當作知識的象徵);也只有獲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時間競走,才能不致落後於時間」。楊先生這一觀點被編入《中國文學》一書,受到許多同志的贊同。
另外,文學家蕭兵先生在其《盜火英雄:誇父與普羅米修斯》一書中稱:誇你逐日是為了給人類采擷火種,使大地獲得光明與溫暖。誇父是「盜火英雄」,是中國的普羅米修斯。
蕭先生的看法,頗有幾分浪漫色彩。
還有人把誇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種爭斗,誇父代表「水」,而太陽代表「火」。水神、火神相爭,水火不容。
誇父逐日的故事,給人以豐富的想像,也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如何理解這個故事,已不僅僅是學術界關注的問題,而它積極的意義在於,人們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認識這個世界,去實現自已美好的追求。

嫦娥是帝嚳的女兒,也稱姮娥。美貌非凡。後羿的妻子,相傳後羿是堯帝手下的神射手。《淮南子.覽冥訓》中說,後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葯,嫦娥偷吃了這顆靈葯,成仙了,身不由主飄飄然地飛往月宮之中,在那荒蕪的月宮之中度著無邊的寂寞歲月。

嫦娥飛升月宮後,住在凄清冷漠的廣寒宮內,思念著後羿,她的心境和生活令不少文人騷客感慨,遐想。其中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嫦娥》詩深刻表現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意是:『雲母製成的屏風染上一層幽深黯淡的燭影,銀河逐漸低斜下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廣寒宮的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如今落得獨處於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嫦娥原來是一個美麗善良的村姑,她勤勞朴實活潑可愛,尤其有著一顆金子般閃亮的心,她總是千方百計地為百姓做好事。嫦娥有個戀人叫後羿,是個神箭手,也是個好後生。

有一天,嫦娥與幾個要好的女伴在村邊小河旁洗衣。不料,無所事事、心術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閑逛到此。他見到嫦娥的沉魚落雁之容,頓時驚為天人,便一抹臉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覥著臉走過去跟嫦娥搭話。嫦娥見他不懷好意便急忙躲開,可是河伯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要強搶嫦娥入水。正在這危急關頭,後羿來到了,他一看,頓時氣得劍眉倒豎,怒發沖冠。他拈弓搭箭,「嗖」地一聲,射瞎了河伯的一隻眼睛。河伯疼痛難忍,大叫一聲,便跳下河去。

經過這件事,嫦娥和後羿恐怕夜長夢多,便提早成婚。婚後,二人過得非常幸福。當然,他們並沒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滿快樂之中,兩顆善良的心總想為鄉親們我做些好事。

有一年,天空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都快要著火了。人們無法耕種,無法生活,處於被滅絕的災難之中。後羿便決心要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拯救百姓於火海之中。他天天揮汗如雨,苦苦練習射術。可是,河伯對他恨之入骨,不斷地前來騷擾,他發誓要報一箭之仇,更要搶到他一直貪戀著的美女嫦娥。為此,後羿十分煩躁分心。

有一天,一位大仙給了後羿一丸仙葯,好心告訴他,河伯報仇心切,他將要面臨一場大禍,如若吃了這丸葯,便可擺脫人間的一切磨難和煩惱,升入月宮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獨寂寞的煎熬。後羿聽後,心緒不寧地回到家中,將仙的話如實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著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來走去,看著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裡非常痛苦。她深愛著後羿,絕不願他遭受任何磨難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還肩負著射掉九個太陽的重任,正受著燒烤之災的鄉親們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對於丈夫的威脅,都源於自己。河伯對她仍沒有死心,為了得到她,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怎麼辦呢?嫦娥想著,想著,突然,她心中閃過一個念頭:為了讓河伯對她死了心,為了讓丈夫排除一切雜念和干擾,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個太陽為民服務,她決心犧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葯,吞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後羿醒了,他發現嫦娥心神不定,臉上泛著神奇的紅光,很是詫異,又覺不祥。嫦娥深情地望著丈夫,她知道與丈夫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便眼含淚水囑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請求丈夫原諒她不能再盡到做妻子的義務了。話猶未盡,嫦娥只覺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變輕了,接著,雙腳離地竟飛了起來,她邊往天上飛邊回頭高聲叫著:「後羿,我的好夫君,永別了!要珍重!」

嫦娥冉冉上升,飛進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廣寒宮,做了月中仙女。然而,這里沒有親人,沒有歡笑,只有一隻惹人憐愛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總在砍著桂樹卻總也砍不倒的吳剛相陪伴。

自從嫦娥犧牲自己,飛上月宮後,後羿把痛苦、惆悵化作了力量。後羿明白妻子的作為是替自己和百姓著想的緣故,他深深地被感動和激勵著,日夜苦練著射箭的本領,終於戰勝了河伯的挑戰,射掉了九個危害生靈的太陽,拯救了人類。人間有了歡樂,鄉親們過上安寧祥和的日子。

天帝也被嫦娥和後羿這種為了鄉親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了,後來,便封後羿為天將,於中秋佳節日使二人重逢團圓。從此,嫦娥和後羿在天上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天帝還規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圓,以祝願花好月圓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屬。

傳說中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後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裡去進讒言,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覺得對不起受他連累而謫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好讓他們夫妻二人在世間永遠和諧地生活下去。嫦娥卻過不慣清苦的生活,乘後羿不在家的時候,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種說法是屈原(約前340年)《天問》的記載,說後羿後來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便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❹ 誰知道咸陽都有哪些典故呢



發生在秦都咸陽的故事,為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長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這里集納如下:
涇渭分明
涇:指涇水,渭:指渭水。兩條河流均在咸陽境內。唐以前,涇水常濁而渭水常清;唐以前,渭水日益混濁,而涇水相比較顯得更清,涇水作為渭水的支流,在咸陽溶入渭水,兩條河水一清一濁,界限十分清楚,唐代詩人孟郊詩雲:「渭水不可混,涇水徒相侵」,杜甫也曾經感嘆「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故後人以「涇渭分明」來比喻兩件事情明顯不同,也用來表示事物是非清楚,不容混淆。
涇渭不分
大意與「涇渭分明」相同,比喻人做事情不分是非或好壞。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太公即指周朝初年的姜尚,字子牙。據《武王伐紂平話》里說,姜太公曾在位於今咸陽市秦都區釣台鎮釣魚台村的渭水邊上垂釣,他垂釣的方法與眾不同,不是把漁鉤深進水裡,而是將沒有掛上魚餌的直鉤懸在離水面還有三尺多高的半空中,口中念念有詞道:「負命者,上鉤來!」(負命者,即指負有天命的人,指帝王)意思是要等待周文王自己找上門來聘用他。周文王果然重用姜尚,打敗了紂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後來人們就用這條成語來比喻那些「心甘情願地上當」的人和事。此成語也可說作「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秦晉之好
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來人們就用「秦晉之好」來指兩性婚姻。
雞鳴狗盜
典出於《史記?孟嘗君列傳》,前229年,秦昭王為了加強秦國的綜合國力,廣泛徵用賢能之士到秦國做官。當時齊國公子孟嘗君被秦昭王看中,聘用他為丞相。這個孟嘗君在齊國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養有賓客數千人。因此,當他來到秦國都城咸陽市,立即驚動了京城,人們紛紛爭看孟嘗君,果然是儀表堂堂,風流倜儻。秦昭王在咸陽宮隆重地接見了這位齊國貴公子,賓主相談甚歡。孟嘗君把齊國產的白狐皮獻給秦昭王作為秦晉之禮,昭王非常高興。立即委任他為丞相,總攬全國政務。此時引起了秦國國內土著的貴族官員的妒忌,紛紛向昭王進言,說孟嘗君再有能力,終究還是一個齊國人,他掌握著秦國的大權,必定事事為齊國著想。秦昭王開始並不在意,但是日子長了,說的人多了,也不能不警惕。於是就免了孟嘗君的丞相職務,打算遣送他回國。可是,這時候又有人說,孟嘗君在秦國做了這么長時間的官,對秦國的事情很清楚,如果放他回去,等於放虎歸山,倒不如殺了他。秦昭王於是把孟嘗君軟禁起來。恰在這時候,孟嘗君結識了一名叫燕姬的女人,托她在秦昭王面前說句好話,放他回去。燕姬向他提出,走走門子可以,但是必需以一件狐皮大衣為交換條件。孟嘗君從齊國來的時候,只帶了一件狐皮大衣,早已獻給秦昭王,現在到哪裡去找第二件呢?於是,就召集他從齊國帶來的門客商議,其中有一個人自告奮勇地說自己有辦法。因為這個人平日里能力平平,孟嘗君並沒有把他的話當一回事。可是當天晚上,這個人就把狐皮大衣送到孟嘗君面前。原來當晚這個人從水道里爬進宮中,又從狗洞里進入庫房,盜走了孟嘗君送給秦昭王的禮物。孟嘗君大喜,拿了狐皮大衣去見燕姬,並且打通了秦昭王這個關節。孟嘗君接到放行的命令後,急忙啟程回國,深怕秦王反悔。不幾日,賓主一行來到函谷關,恰逢半夜,關門緊閉,而按照秦國的關法規定,雞鳴才能開關,而如果滯留在關前等待天明,那麼很可能秦兵追來。正當孟嘗君束手無策之際,跟隨他來到秦國的馮罐捏著鼻子,學了一聲雞鳴,一下子引來周圍群雞亂鳴。守關的軍士聽到雞鳴,一下子引起周圍群雞亂鳴。守關的軍士聽到雞鳴,知道開關時間已到,急忙開關啟鎖,匆匆驗過文書放行。孟嘗君脫險以後,深感自己沒有白養這些賓客。古人詩雲:「朱門不養三千客,誰為雞鳴得放回。」雞鳴狗盜最初的意思是褒義,但是發展到後來,就成為形容人員構成不三不四的貶義詞了。
遠交近攻
是秦國在兼並戰爭中制定的外交戰略,戰國時期,秦國與山東六國長期形成對峙局面。許多曾向秦國的國君建議,對山東六國實行遠交近攻的外交戰略。其核心內容是,對與秦國相距較遠的國家,採取友好的政策,使他們不去主動援助其他國家對秦國的戰爭。而對於與秦國接壤的國家。則主要採取軍事進攻的政策。最早提出這個建議的是秦昭王時期到秦國游說之士張儀,後來,范睢和蔡澤以及在秦始皇時代來到咸陽的魏繚,都曾經提出過同樣的主張,並且進一步用不惜重金賄賂各國有權勢的大臣,以離間破壞個諸侯之間合縱的圖謀的策略納入遠交近攻的外交戰略。使這項政策更趨完善,秦始皇採納了他的計謀,果然橫掃六合、統一了中國。後來人們就以戰國時秦國採用的這樣一種「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臨近的國家,利用敵方矛盾,各個擊破」的外交策略,來比喻一種待人處世的態度。
掩耳盜鈴
此成語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故事裡說,有人找到一口鍾(古代樂器),想把它背走。但是鍾太大,背不動,他就想用鐵錘把它敲碎後,再分片拿走。可是誰知道,他剛一敲鍾,鍾就響了起來,他害怕別人聽見聲音後,過來跟他爭奪者、這口鍾,就趕緊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為這樣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但是,這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他的行為還是被人發現。後來人們就用這條成語來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飾不住的事情硬要想辦法去掩飾。
指鹿為馬
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此典故出自於《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的是秦始皇駕崩以後,胡亥與趙高和謀,殺了公子扶蘇,篡奪了皇位,稱為秦二世。接著,又任命趙高為丞相,使他掌管生殺大權。趙高妄想篡奪皇權,但又害怕群臣不服,就設法進行試驗。有一天,他利用上朝的機會,把一隻鹿牽到金殿上說:「臣今天得一匹馬,特地前來獻給陛下。」二世看後,掩口笑道:「丞相錯了,這明明是一隻鹿,怎麼能說成是馬呢?於是難道丞相連鹿和馬都分辨不出來了嗎?」於是,倆人圍繞是鹿還是馬當著朝臣的面爭議起來。趙高堅持說是馬,二世堅持說是鹿。朝廷大臣很快圍繞是鹿還是馬分成兩派。那些耿直的臣下一口咬定是鹿,而那些懼怕趙高的臣下,為了討好趙高,紛紛說是馬。趙高要心腹記下說鹿與說馬人的名字。事後,那些說馬的人得到了重用,而堅持說鹿的人則慘遭到迫害。特別是對於堅持說鹿的二世胡亥懷恨在心,後來,當秦末農民起義大軍逼近咸陽時,趙高果然命令他的女婿殺了胡亥。從此,人們就借用「指鹿為馬」來比喻由些人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勾心鬥角
原意指宮殿建築的結構交錯精緻,後來比喻各用心機,互相排擠。
此成語出自唐朝文學家杜牧《阿房宮賦》中:「各抱地勢,勾心鬥角」一句,「勾」又寫作「鉤」;「心」:中心;「斗」:結合;「角」:檐角。

❺ 渭水遇子牙、高祖宛城逢張良 典故是什麼

武王聽說渭水有賢人,,就跑過去,看見姜子牙拿個直的魚鉤釣魚,,就過去把他搶到屋裡了,然後就封神了,,,,

❻ 渭水一戰是什麼意思有沒有相關的典故。。

應該是三國時代的著名戰役吧。渭水之戰

渭水之戰(公元211年)准確說應該是三國時期。
東晉(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十六國時期,北方各政權,時興時滅,雖稱十六國,實際上還未計及冉魏、西燕、代、北魏,吐谷渾、柔然等政權。各政權統治者素質多與三國時不同,故在謀略運用方面不及三國。少數民族多為全民皆兵、騎兵為主,所建政權,為保持民族特點,多實行兩種軍事組織體系。隨著戰爭發展,中原地區到處建起塢壁城堡,使騎兵難以攻堅,加之需擴充兵力,步兵漸多,但騎兵仍是主兵。少數民族本為輕裝騎兵,採用機動戰術。但在塢堡林立的中原,與用傳統方陣戰術的漢族軍隊作戰,加之此時已有了馬蹬,所以兩種戰法開始結合,出現了以密集方陣作戰為主的重裝騎兵,並出現了以掠奪人口、物資、摧毀敵方戰爭潛力的破壞戰略。
東晉仍沿襲魏晉兵制,部曲私兵更為發展。因位於江南,水軍發達,不僅有了載乘2000人的連舫,並開始用指南針導航,還發明了接舷戰時重型兵器拍竿等。
編輯本段歷史背景自劉備襲取益州(治今成都市)(參見益州之戰)後,三國鼎立局面正式開始形成。三國為自保及發展,不斷爭奪戰略要地:孫、曹爭奪淮南,在合肥(今合肥市西北)(參見合肥之戰)、皖城(今安徽潛山北)(參見皖城之戰)、濡須塢(今安徽無為東北)五戰,互有勝負;劉、曹爭奪漢中(今屬陝西)(參見漢中之戰),經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一戰,曹軍敗退長安(今西安西北)。隨後又發生三家爭奪荊州之戰。荊州蜀將關羽,乘劉備攻佔漢中、孫權進攻合肥之有利時機,北攻樊城(今湖北襄樊)(參見樊城之戰),企圖奪取曹軍占據的荊州二郡,為實施諸葛亮兩路出兵恢復漢室的戰略計劃作好准備。
而孫權卻與曹操聯合,乘關羽後方空虛用呂蒙襲占江陵(參見江陵之戰),俘殺關羽。劉備為奪回荊州,東進攻吳,在夷陵之戰中敗於吳將陸遜。孫權奪取了蜀占荊州四郡,並控制了上游,獲得戰役上的勝利;曹操運用謀略實施離間,拆散了孫、劉聯盟,獲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唯劉備喪地損兵,成為三角斗爭中的失敗者,戰略地位大為削弱,已無力實現兩路出兵恢復漢室的戰略計劃。
曹操死後,曹丕廢漢獻帝自立,劉備、孫權亦相繼稱帝,三國鼎立局面於是確立。魏文帝曹丕曾兩次攻吳,均因水軍不強,難越長江天塹。蜀昭烈帝劉備死後,諸葛亮迅速恢復蜀、吳聯盟,擺脫兩面作戰的不利局勢,爾後平定南中(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參見南中之戰),鞏固後方,積極准備北進。五次由祁山(今甘肅東南部渭水、西漢水間)攻魏,均因魏軍採取堅壁拒守方針,無功而返(參見諸葛亮攻魏之戰)。
此間,孫權與蜀呼應,曾三次在淮南攻魏,亦均無功而還。大將軍司馬昭掌握魏國大權後,開始籌劃統一全國。
編輯本段歷史人物勢必要說的歷史人物一是曹操,另一個就是馬超了,曹操是不用說的,而馬超其人,用翻譯原文的說法就是:
超,蜀驃騎將軍、五虎上將之一。父騰,漢征西將軍。年十七,隨父騰、韓遂襲長安,殺李傕將李蒙、王方。曹操誘殺騰,超、遂舉西涼兵報仇,酣戰許褚。因操離間超、遂,事敗,往漢中投張魯。魯使超救劉璋與先主戰,超與張飛大戰百餘合。後受張魯謀士楊松誣陷,投先主,威使劉璋降備,拜平西將軍、前都亭侯,後升左將軍。先主稱帝,以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鎮守西境。後諸葛亮北伐,往掃超墓。
諸葛亮對馬超的評價是很高的「孟起(馬超字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而楊阜也說:「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所以也不難理解曹操曾談言「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編輯本段渭水之戰渭水之戰是曹操為平定關中,與馬超等關中聯軍的最後決戰,也稱渭南之戰。
借考三國志演義的書目,此戰重要的敘述章節是卷十二,而其前因後果則不僅是如此而已,引用史書原文:「公乃與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三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會戰,陳壽只用了三十多個字就給交差了,實在有點那個,此戰是中國歷史上兵力最懸殊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是明確記載到美國西典軍校的中國戰爭史上最經典的戰爭之一。
在這場戰爭中,雙方的指揮員體現出來的戰爭素養幾乎決定了整個戰爭的走向。而整個戰役所帶來的影響,也決定了後近五百年的歷史走向。這場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是戰爭史上戰術應用的奇跡。而其間表現出的戰略戰術之絕妙,曹操對氣候、士氣等戰事環境的掌握,及用兵的深謀遠慮也絕非史書上那簡簡單單的三十多個字可以表達的了的。可以說,這場戰役雖然不是三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其對三國形勢的影響也不及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戰役,但其謀運之深遠,則遠非三大戰役可比。
編輯本段渭水之盟626年,唐太宗初即位,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合兵10餘萬人攻佔涇州,進至武功,京都長安戒嚴。
突厥軍進攻高陵,被涇州道行軍總管尉遲敬德擊敗,殺千餘人,並俘其俟斤阿史德烏沒啜。頡利又領兵至渭水便橋之北,派親信執失思力進長安探聽消息。太宗指責突厥負盟,囚執失思力於門下省。太宗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騎至渭水邊,隔岸責頡利負約。繼而唐大軍趕至,頡利見狀,請和。雙方在便橋上,殺白馬,訂立盟約。唐給突厥金帛,突厥軍隊撒離唐境。
這是有名的「渭水之盟」。

❼ 涇渭分明有什麼典故

涇渭分明
詞目 涇渭分明

發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

【涇渭分明】亦作「 涇渭自分 」。亦作「 涇渭自明 」。 涇 渭 二水清濁異流,匯而不混。比喻優劣、是非等非常分明。

然涇渭分明也是經過了不同時期的演變。

「涇渭分明」在古人筆下的大致分為兩種:
一、2000多年前的涇渭分明——《詩經》:「涇清渭濁。
《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傳說古時涇河的水清,渭河的水濁,兩河在交匯處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涇渭分明」指的是涇河水清,渭河水濁,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的界限很分明。

二、1000多年前「涇渭分明」——涇濁渭清
詩人杜甫在《秋雨嘆》中:「濁涇清渭何當分」;也還有詩雲:「旅泊窮清渭,長吟望濁涇」。在唐代渭水原來是清澈見底的,而涇水是渾濁的。

根據現有資料的考證,渭清涇濁的變化發生唐代的鼎盛時期。

「涇渭分明」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認為是涇水濁而渭水清的。這據考證,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嘆》中:"濁涇清渭何當分",大概是這則成語的雛形了。那麼,現在還能不能在兩河交匯處見到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觀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當我們來到二河匯合的地方,看到的卻是渭水濁於涇水。許多專家親赴實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涇清渭濁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典》因此將這一成語解釋為:"涇河水清,渭河水混,涇河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有人還就此撰文,認為是古人搞錯了,應該是涇清而渭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古人錯了嗎?實際上,從流經的地域來看,渭水自甘肅烏鼠山流經陝西入黃,流涇的是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涇水全程流經的是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就河水含沙量而言,應該是涇水大於渭水的。據統計,目前涇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4億噸泥沙,平均含沙量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納入涇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輸送泥沙1.78億噸,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從數字上看,還是涇濁渭清,尤其在枯水季節。但到了現代,由於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區人類活動的原因,環境破壞嚴重,水土流失也同樣為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份的原因,當渭河含泥沙量達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水色便呈赤黃色了。從表面上看,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於涇水了。並不是古人搞錯了,這是後人人為對環境發生的影響,不能不引起重視。因為這一成語的緣故,每年來涇渭會合處看"涇渭分明"的人不少。現在,當地人已經准備開發這一旅遊資源,利用遊艇,載送遊人到"涇渭分明"去看。

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借用了哪兩個典故,有什麼作用

「垂釣碧溪上」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邊垂釣,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

「乘舟夢日邊」是引用了伊尹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國君重用的典故。

借用這兩個典故是為了表明作者雖遭權貴的排擠,但對從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會被朝廷起用,為國家做出一番事業。

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難·其一》。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餚珍貴值萬錢。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人生道路多麼艱難,多麼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8)渭水求是典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傑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

可是入京後,他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詩詞賞析

《行路難三首》是李白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後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在思想上既不願同流合污又不願獨善一身的矛盾。

正是這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濤使組詩氣象非凡。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又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成為後人廣為傳誦的千古名篇。

詩的一開頭:「金樽」、「玉盤」,令人何等悅目;「清酒」、「珍羞」,使人何其垂涎。「斗十千」、「直萬錢」,益見酒之美與餚之佳。

但詩人面對著美酒、佳餚,竟一反平素「斗酒十千恣歡謔」的習慣,居然停杯、投箸,不飲不食。其緣故,詩人雖未明言,而讀者能就此領悟到詩人內心深處有大不快在。

不然,詩人何以「拔劍四顧」呢?這一舉一動,都合乎詩人的獨特性格,因此寫到詩里便也別具風格了。「心茫然」三字,深一層揭示了詩人慾有所為而又無可作為的悲哀。

接下四句說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前兩句是說世路艱難,邪惡的勢力像冰雪一般地堵塞了他前進的道路。

後兩句用呂尚、伊尹的典故,透露出詩人「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的矛盾情態。這種心戀舊主、欲去還留的苦悶,正是當時知識分子在無力破除綱常束縛的情況下必然陷入悲劇性怪圈的表現。

末了用四個三字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一股抑塞不平之氣,縈迥於短拍促節之間。這四句,既點明主題,又直抒胸臆;並最後托出詩人的堅定信念:「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詩人要像南朝名將宗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以「濟蒼生」為己任,無時無刻不在積極地追求著,他渴望越過大海,在彼岸尋得一片光明的地方。雖然這純出於詩人的空想,但這種空想仍然鼓舞著世世代代的人們去上下求索。

❾ 咸陽歷史典故知道多少

1. 咸陽曾是中國歷史上十三個朝代的都城和京畿重地,請說出是哪十三個朝代?
答: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2. 咸陽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物薈萃,請問咸陽在哪一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答:1993年。
3. 秦始皇於哪一年在咸陽建都?
答:公元前221年。
4. 咸陽歷史悠久,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請問咸陽建城已多少年?
答:2354年。
5. 請問「咸陽」名城的由來是什麼?
答:因地處「九宗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
6. 據統計,歷朝文人墨客直書咸陽的詩篇多達二千餘首,請您說出其中二首?
答:A:《兵車行》(唐)杜甫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B:《草》(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C:《渭城曲》(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
7. 歷史上有名的「商鞅變法」、「荊軻刺秦」、「指鹿為馬」等事件都發生在什麼地方?
答:咸陽。
8. 秦咸陽宮遺址位於今天的咸陽市的什麼地方?
答:位於咸陽市渭城區窯店鎮一帶。
9. 秦咸陽三號宮殿遺址出土的一組壁畫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宮殿壁畫,請說出其中一幅壁畫的名稱?
答:車馬圖(駟馬圖)或儀仗圖、建築圖、麥穗圖。
10. 「江南才子北方將,咸陽原上埋皇上」,請問有什麼個皇帝埋在咸陽原上?
答:29個。
11. 漢高祖長陵陪葬墓出土的西漢兵馬俑是我國最早經科學發掘的大批量兵馬俑,請問這些兵馬俑的出土?
答:1965年,比1974年發現的兵馬俑早了9年。
12. 咸陽市渭城區的順陵是誰的陵墓?
答:武則天之母楊氏陵墓。
13. 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文景」是指西漢的哪兩個皇帝?
答: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
14. 「蘇武牧羊」、「飛鴻傳書」都反映的是西漢時期,出使匈奴的外交家蘇武,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故事,蘇武出使匈奴十九年,不辱使節。請問:蘇武墓在什麼地方?
答:咸陽市武功縣。
15. 「咸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台艷綺羅。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這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寫《咸陽》的一首詩,請問這是詩人看到什麼有感而發的?
答:詩人看到被項羽焚燒的秦咸陽宮殿遺跡後有感而發。
16. 歷史上咸陽境內最早的水利工程是什麼?
答:秦代的鄭國渠。
17. 茂陵陵區內有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請說出這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稱?
答:漢武帝茂陵、霍去病墓。
18. 西漢名將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無窮藝術魅力的古代古雕藝術珍品,請說出其主題性石刻的名稱?
答:馬踏匈奴。
19. 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後長孫氏的合葬陵是什麼陵?位於咸陽市哪個縣?
答:是昭陵,位於咸陽市禮泉縣。
20. 舉世聞名的「昭陵六駿」中四駿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其餘兩駿現藏於美國的哪一所大學博物館?
答: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21. 乾陵位於咸陽市乾縣城北梁山上,請問乾陵是誰的陵墓?
答: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
22.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這句詩出自唐代大詩人王維所作的《渭城曲》,請問詩中國的「渭城」是指什麼地方?
答:渭城,即咸陽。漢武帝時更名為渭城。
2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描寫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她葬於何處?
答:楊貴妃(楊玉環)。楊貴妃墓位於咸陽興平市馬嵬鎮西。
24. 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唐墓壁畫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請說出其中的一幅?
答:打馬球圖、狩獵出行圖、觀鳥捕蟬圖、禮賓圖、侍女圖等。
25. 「元老記者」、「監察之父」、「近代草聖」是對控歷史上哪一位著名人物的贊譽?他出生哪裡?
答:於右任。於右任先生出生在咸陽市三原縣。
2. 2 魅力咸陽探究
26. 三原縣境內的李靖故居,又稱東里花園,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哪位著名將領曾在此居住過?
答:楊虎城將軍。
27. 茂陵博物館珍藏的「鎏金馬」造型生動,比例勻稱,體態矯健,昂首挺胸,有一發千里之勢。它在古籍中被稱做什麼?
答:金馬或者天馬。是以西漢時大宛產的汗血馬為模特精製而成的。
28. 咸陽市彬縣大佛寺中著名的阿彌陀佛有「關中第一奇觀」之稱,請問這座坐像有多高?
答:20米。
29. 昭陵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陵園,請問昭陵陵園面積有多大?
答:陵園周長60多公里,總面積20000公頃(約合30萬畝)。
30. 三原縣城隍廟內陳列有一件石刻,明太祖朱元璋曾留下了「純正不曲,字如其人」的贊嘆,請說出它是什麼石刻?
答:岳飛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
31. 傳說中國農業始祖後稷的封地,位於咸陽市的哪個縣?
答:位於咸陽市武功縣。
32. 渭河、涇河是流經咸陽的兩條主要河流,有一個著名的成語反映的是兩條河的交匯情況,請問這個成語是什麼?
答:涇渭分明。
33. 咸陽古生物化石非常豐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化石是什麼?
答:旬邑出土的黃河象和板齒犀牛化石。
34. 咸陽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民俗風情別具一格,具有特色大眾參與的民間舞蹈項目有哪些?
答:咸陽的牛拉鼓、社火。
35. 咸陽的民間工藝品名揚海外,其中有一位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請問這位藝人是誰?
答:旬邑縣的剪紙藝人庫淑蘭。
36. 咸陽風味小吃眾多,備受海內外遊客喜愛的乾州四寶是什麼?
答:鍋盔、叉酥、掛面、豆腐腦。
37. 咸陽自然景觀資源豐富,具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答:張家山鄭國渠首旅遊風景區、永壽槐樹林生態旅遊區、石門山森林公園等。
38. 中國最早的彩色顯像管產自什麼地方?
答:陝西彩虹集團公司。
39. 西漢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向漢武帝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創了兩千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思想的先聲。請問這位哲學家是誰?
答:董仲舒。
40. 中西比較文學的奠基人吳宓是咸陽市哪個縣的人?
答:咸陽市涇陽縣人。
41. 著名的「關中八景」中有咸陽的哪一景?
答:咸陽古渡。
42. 咸陽是我國優質蘋果生產基地,請說出咸陽優質蘋果的年產量是多少萬噸?
答:約200萬噸。
43. 咸陽近代出現了一位著名的秦腔劇作家,著有秦腔劇本60多個,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的人是誰?他的代表作是什麼?
答:范紫東,秦腔《三滴血》、《火焰駒》。
44.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位於咸陽市何處?
答:位於咸陽市涇陽縣永樂鎮。
45. 咸陽市何時被國有旅遊局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答:1998年12月。
46. 東漢年間,著名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棄筆從戎,征匈奴,出西域,建立了卓著功勛。請問,班超是哪裡人?
答:咸陽市渭城區人。
47. 咸陽的民間樂器眾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什麼?
答:旬邑嗩吶。
48. 咸陽民居較有特色,代表性的明清民居有哪些?
答:三原孟店民宅和旬邑唐家莊園。
49. 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的內容是什麼?
答: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產業同布、科教同興、旅遊同線、環境同治。
50. 咸陽AAAA級旅遊景區(點)有哪些?
答:乾陵博物館和茂陵博物館。

❿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用了什麼典故

用了宗愨來的典故。

宗愨是南北朝時源期的人,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練武,直到練成了才對他哥說:「我有了本事,就可以乘長風破萬里浪。」他後來也確實屢建戰功,成了名顯一時的將軍。

原文:宗愨字元干,南陽涅陽人也。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愨年少,問其所志,愨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