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東山再起典故出自

東山再起典故出自

發布時間: 2020-12-23 11:44:07

『壹』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

A:謝安```

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處是《晉書·謝安傳》。指的是東晉的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為謝安久居東山(當然不是海南的東山嶺),所以稱為「東山再起」。

謝安東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
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盪盪,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
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
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
路進軍,向江南逼近。
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
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
在會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
有才乾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
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
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
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苻堅強大起來以後,東晉的北面邊境經常遭到秦兵的騷擾。朝廷想找一個文武全才的將
軍去防守邊境。謝安把自己的侄兒謝玄推薦給孝武帝。孝武帝把謝玄封為將軍,鎮守廣陵
(今江蘇揚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馬。
謝玄也是個軍事人才。他到了廣陵以後,就招兵買馬,擴大武裝。當時有一批從北方逃
難到東晉來的人,紛紛應征。他們中間有個彭城人叫劉牢之,從小練得一身武藝,打仗特別
勇猛。謝玄派他擔任參軍,叫他帶領一支精銳的人馬。這支人馬經過謝玄和劉牢之的嚴格訓
練,成為百戰百勝的軍隊。由於這支軍隊經常駐扎在京口(今河蘇鎮河市),京口又叫「北
府」,所以把它叫做「北府兵」。
這一回,苻堅率領百萬大軍進攻東晉,謝安決定自己坐鎮建康,派弟弟謝石擔任征討大
都督,謝玄擔任前鋒都督,帶領八萬軍隊前往江北抗擊秦兵,又派將軍胡彬帶領水軍五千到
壽陽(今安徽壽縣)去配合作戰。
謝玄手下的北府兵雖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比東晉大十倍,謝玄心裡到底有點緊張。
出發之前,謝玄特地到謝安家去告別,請示一下這個仗怎麼打法。
哪兒知道謝安聽了像沒事一樣,輕描淡寫地回答說:「我已經有安排了。」
謝玄心裡想,謝安也許還會囑咐些什麼話。等了老半天,謝安還是不開腔。
謝玄回到家裡,心裡總不大踏實。隔了一天,又請他的朋友張玄去看謝安,托他向謝安
探問一下。
謝安一見到張玄,也不跟他談什麼軍事,馬上邀請他到他山裡一座別墅去。到了那裡,
還有許多名士先到了。張玄要想問,也沒有機會。
謝安請張玄陪他一起下圍棋,還跟張玄開玩笑,說要拿這座別墅做賭注,比一個輸贏。
張玄是個好棋手。平常跟謝安下棋,他總是贏的。但是,這一天,張玄根本沒心思下棋,勉
強應付,當然輸了。
下完了棋,謝安又請大夥兒一起賞玩山景,整整遊玩了一天,到天黑才回家。
這天晚上,他把謝石、謝玄等將領,都召集到自己家裡,把每個人的任務一件件、一樁
樁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謝安這樣鎮定自若,也增強了信心,高高興興地回到軍營去了。
那時候,桓沖在荊州聽到形勢危急,專門撥出三千名精兵到建康來保衛京城。謝安對派
來的將士說:「我這兒已經安排好了。你們還是回去加強西面的防守吧!」
將士回到荊州告訴桓沖,桓沖很擔心。他對將士說:「謝公的氣度確實叫人欽佩,但是
不懂得打仗。眼看敵人就要到了,他還那樣悠閑自在:兵力那麼少,又派一些沒經驗的年青
人去指揮。我看我們准要遭難了。」

『貳』 東山再起是什麼典故

典故
東山再起的歷史故事在江寧周邊地區流傳已久。起源於三國時期孫權
江寧的東山原為土山,據說是當年小秦王趕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時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吳開始建都於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後築石頭城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吳國(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為孫權所建立,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公元222年孫權稱王,229年正式稱帝)。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東晉謝安,才學過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幫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兒用他一刻兒貶他。謝安一氣之下就辭官來到土山隱居,邀人下棋,落個耳根清靜。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擬浙江會稽東山景色,在土山上大興土木搞建築,並改土山為東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率百萬大軍南下伐晉。此時的皇帝想起了謝安,決定重新啟用他,就派員到東山,封他為征討大都督。宰相肚裡能撐船救國要緊,謝安沒有推託,他回到朝廷調兵遣將,上下整頓,賞罰分明,官兵一心,要與符堅決一死戰。
不多久,符堅的人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過江,東晉難保,謝安心中有數,憑東晉的八萬官兵跟符堅硬拼尤如雞蛋碰石頭,他坐陣東山,臨危不亂,精心排兵布陣,並把自己的侄兒謝玄也派到前線去打仗。他侄兒臨走前想探聽這個仗怎麼個打法,謝安只說了一句話「朝廷自有安排」。謝玄心裡沒底,第二天又派人來聽口風,謝安呢,就拖來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當天半夜時分,才掏出將帥名單,擺出了他的「八卦陣」。
淝水那裡戰事拉開,謝安仍穩坐東山跟人下棋,敵人果真中計,大敗而逃。喜報傳來,謝安接過一看,二話沒說,還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圍過來聽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勝仗,謝玄立了大功,在場的人無不佩服謝安沉得住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
淝水一仗,救了東晉,謝安被封為三公之上。因為他東山閑居以後,又出來做了一番大事業,後來人們都稱謂他「東山再起」。
直到現在,東山上還有「謝公祠」的碑、「謝公泉」的井,山腳下還有條「跑馬埂」,據傳是當初謝安練馬時用的,這埂能伸能縮,馬跑多遠,它就能長多遠,神哩!
2008年東山再起的歷史故事被江寧區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南京江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盪盪,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
謝閣老心裡有數:跟苻堅硬拼,如雞蛋碰石頭。只有用計,才能以少勝多。他好容易調了八萬人馬到前線,跟苻堅的百萬大軍對陣。謝閣老雖心裡有譜,也止不住發虛。不過謝閣老表現鎮靜,上上下下也就吃了定心丸,沒得一個亂套。兩邊人馬在淝水開戰了,謝閣老穩坐東山跟人下棋。後首,淝水的敵人果真中計,被東晉八萬人馬打得七零八落,大敗而逃。淝水一仗,救了東晉,謝閣老被封為三公之上。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乾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叄』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哪個人

東晉人謝安,年輕時曾做過官,後來辭去官職,跑到會稽東山隱居起來了。隱居後,他整天遊山玩水,吟詩作畫。朝廷屢次要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

到了40歲時,謝安終於應召人朝,再度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職。他曾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八萬軍隊抗擊80萬前秦軍隊,取得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的指揮者之一。這個成語原比喻隱退後再任要職,現在常比喻失勢後重新得勢。

原文出處:

《世說新語·排調》:「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後出為桓宣武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時為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醉,戲曰:「卿屢違朝旨,高卧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如卿何?」謝笑而不答。」「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後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

(3)東山再起典故出自擴展閱讀:

【譯文】

謝安在東山隱居,朝廷多次下令徵召他出仕,都不應命。後來出任桓溫的司馬,將要從新亭出發,朝中官員都到來看望送行。

高靈當時任中丞,也前去給他餞行。在這之前,高靈已經多多少少喝了些酒,於是就借著這點酒像喝醉了一樣,開玩笑說:「你多次違抗朝廷的旨意,在東山高枕無憂地躺著,大家常常一起交談說:『安石不肯出來做官,對老百姓打算怎麼辦呢!』現在百姓對你又打算怎麼看呢?」謝安笑著不回答。

排調,指戲弄嘲笑。《世說新語·排調》記載了許多有關排調的小故事,其中包括嘲笑、戲弄,諷刺,反擊、勸告,也有親友間的開玩笑。從裡面可以看出當時人士在交往中講究機智和善於應付,要求做到語言簡練有味,機變有鋒,大方得體,擊中要害等,這也是魏晉風度的重要內容。

『肆』 東山再起成語故事

東晉時期,賢人謝安堅決辭去官職到會稽附近的東山隱居,經常有文人前來回拜訪他,與他飲酒賦答詩。前秦南侵,東晉危在旦夕,謝安臨危受命,當了東晉的宰相,率軍在淝水成功打敗前秦軍隊,並趁機率軍北伐收復失地。

『伍』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

東山再起
dōng shā zài qǐ

解 釋 指退隱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得勢。
出 處 唐·杜甫《暮秋……呈蘇渙侍御》:「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重新得勢
示 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9回:「還有~之日,也未可知。」
近義詞 重整旗鼓、卷土重來、死灰復燃
反義詞 風流雲散、一去不返、過眼煙雲
燈 謎 謝安復職;夕陽西下幾時回

【典故】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盪盪,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乾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陸』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哪裡

謝安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處是《晉書·謝安傳》。指的是東晉的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為謝安久居東山(當然不是海南的東山嶺),所以稱為「東山再起」。

『柒』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中東山出自哪裡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版稽東山游覽山水權,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乾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捌』 東山再起」的典故是出自於

東山再起」的典故是出自於?答:
謝安

『玖』 東山再起的典故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候,跟王回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答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乾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拾』 《東山再起》出自於哪個典故

東山再起

東晉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謝安,他不僅才學很高,而且擅長書法,內寫得一手好字。

容 謝安不願意做官,開始他做個著作郎,不久便以病為理由辭官。他隱居在浙江會稽的東山,經常與王羲之遊山玩水,寫詩作文。朝廷,召他做吏部郎,他拒絕了。後來,朝廷的征西大將軍、明帝司馬紹的女婿桓溫,請謝安作司馬,他不得已才答應。這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在謝安將要出任的那天,朝廷上的官員們都出來歡迎。這時有個叫高菘的官員,開玩笑地對他說:「你過去高卧東山,屢次違背朝廷旨意,不肯出來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來了!」後來謝安一直做到宰相官位,在前秦國與東晉的著名淝水之戰中,他派弟弟和侄子為大將,領兵迎戰,擊敗了符堅的百萬大軍。
「東山再起」出自《晉書 謝安傳》。它原來的意思是指隱居後再出來任職,現在人們則用它來比喻示失敗後卷土重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