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敏的典故

敏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3 11:15:04

『壹』 與著敏相關的詩句或是什麼典故都可以啦 拜託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與行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

『貳』 才思敏捷的典故

才思敏捷周恩來總理妙語集萃十四則周恩來總理的捷才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下面這些答問都不是提前准備好的,也是事先難以預料到的。周總理不僅回答得巧妙,而是在很短的時間里,幾乎是對方剛說完,馬上就回答。沒有過硬的素質是根本做不到的。
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麼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台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非常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鑽。中國解放以後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來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周恩來一定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台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這里。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台灣的對比。哎呀,周總理考慮問題周密細致,同時又那麼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先是主動和周恩來握手,周總理出於禮節沒有拒絕,但沒有想到這個記者剛握完手,忽然大聲說:「我怎麼跟中國的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真不該!」然後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剛和周恩來握過的那隻手,然後把手帕塞進褲兜。這時很多人在圍觀,看周總理如何處理。周恩來略略皺了一下眉頭,他從自己的口袋裡也拿出手帕,隨意地在手上掃了幾下,然後——走到拐角處,把這個手帕扔進了痰盂。他說:「這個手帕再也洗不幹凈了!」
——盡管中美當時處於敵對狀態,但周總理一貫的思想,還是把當權者和普通美國民眾分開。在談判桌上橫眉冷對,那是一點情面也不講的。但會場外,他可是統戰高手,盡量做工作,力圖潛移默化。他對普通美國民眾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聞記者在內。所以,在那個美國記者主動要和周總理握手時,周總理沒有拒絕。但這個記者看來純粹要使周總理難堪,否則不會自己主動握手,然後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周總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會意識到他會這樣做。當時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來下不下得了台。所以周總理也拿出手帕擦手。請注意兩人做法不同的是:記者擦完手後仍把手帕塞回褲兜,而周總理是擦完手後把手帕扔進了痰盂。周總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還能用,我的手帕因為擦了以後沾染了你的細胞,你這無恥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凈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周總理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麼樣的對手,都能唇槍舌劍,以超人的智慧,應酬自如,對手甭想佔到便宜。他坦言「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產黨國家傳為美談。
九一三事件發生以後,蘇聯大使找到周總理,陰陽怪氣地問道:「總理同志,聽說最近中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周總理平靜地回答:「也沒什麼大事,只不過是森林裡倒了一棵樹;一棵樹上落下一片葉子而已。」蘇聯大使故作關心地說:「據權威人士推測,此事對中國的影響極為不利呀!」總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顆毒瘤在肌體上自動消失,有百利而無一害。」蘇聯大使有些惱怒:「總理同志,有句話我早就想說了,你們在國際上口口聲聲罵我們是社會帝國主義,把我們說得比廁所還臭。既是這樣,那麼請問:你們的林副統帥在國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偏要投奔我們蘇聯呢?」周總理冷笑道:「正因為廁所臭,蒼蠅才喜歡那個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多此一問?」蘇聯大使被說得啞口無言。
——林彪叛逃蘇聯並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這個消息傳出後,國際上一些敵對分子幸災樂禍。中蘇關系當時嚴重惡化,蘇聯大使和總理見面時存心想看好戲,讓周總理難堪。他見兜圈子達不到目的,就攤出所謂的「王牌」,料想周總理一定無話可說,結果周總理反戈一擊,蘇聯大使陷入十分狼狽的境地。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什麼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麼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周總理較勁,門都沒有。
周總理設宴招待外賓。上來一道湯菜,冬筍片是按照民族圖案刻的,在湯里一翻身恰巧變成了法西斯的標志。外客見此,不禁大驚失色。周總理對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隨即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中的一種圖案,念『萬』,象徵『福壽綿長』的意思,是對客人的良好祝願!」接著他又風趣地說:「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有關系嘛!我們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話音未落,賓主哈哈大笑,氣氛更加熱烈,這道湯也被客人們喝得精光。
――在外交場合出現法西斯的標志很容易引起外交糾紛,尤其是曾經遭受法西斯鐵蹄蹂躪的國家,他們看見這種標志是很反感的。周總理的解釋及時解除了他們的誤會,但令人叫絕的是周總理借題發揮,號召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那個菜吃掉。意外的這么一個被動場面,經周總理反意正解,反倒起了活躍宴會氣氛的作用。
文革期間,江蘇省射陽縣的一群紅衛兵到北京上訪,周總理接待了他們。紅衛兵要求把射陽縣名字改掉,理由是「射陽」二字是含沙射影,箭射紅太陽。周總理聽他們講明來意後,哈哈大笑起來。他們不理解總理為什麼發笑,幾隻眼睛盯著總理臉上望。總理說:射陽兩個字很好嘛,我看不用改了。你們這些小將看問題,為什麼不從積極方面去看,而從消極方面去看呢?我說「射陽」兩字很好,因為我的看法,不是箭射紅太陽,而是紅太陽光芒四射。周總理深怕他們聽不清楚,又重復地說了一句對射陽的解釋,射陽就是紅太陽光芒四射,你們說對不對?說罷,又哈哈地大笑起來。紅衛兵代表也都笑了,因為他們對總理的講話感到心服口服,表示還是叫射陽縣好。
――在文革那個特殊背景下,如果周總理從「射陽」的歷史淵源和沿革去解釋的話,紅衛兵未必聽得進去。當然也可以用行政命令來壓服,但效果也不會好。周總理賦予「射陽」二字新的含義,使紅衛兵心悅誠服。我們聽故事的人現在也不得不擊節贊嘆呀!
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周恩來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周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成就。這位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嘲笑中國窮,實力差,國庫空虛;一個是想刺探中國的經濟情報。周總理在高級外交場合,同樣顯示出機智過人的幽默風度,讓人折服。你說這樣的問題事先怎麼准備,沒有雄辯的口才和飛速的思維怎麼可能做到?
1945年重慶談判時,國民黨政府的談判代表對以周恩來為首席談判代表提出的和平協議難以接受。一官員惱羞成怒地對我方代表咆哮道:「對牛談琴!」周恩來神態自若,不緩不慢地應了一句:「對,牛彈琴。」
――這位國民黨官員說「對牛彈琴」意思是貶低共產黨談判代表的水平,而周恩來原話奉還,還是這四個字,只是在「對」字後停頓了一下,變成兩個斷句,把國民黨官員的言論比作「牛彈琴」,你說絕不絕?
周總理從日內瓦開會回來順道訪問莫斯科。在為他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他用英語向蘇聯人祝酒。這時米高揚(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抱怨道:「周,你為什麼不說俄語?你的俄語很好嘛!」。周總理仍用英語回答說:「米高揚,該是你學習漢語的時候了。」米高揚抱怨說:「漢語太難學了。」此話一出,周總理馬上輕快地說:「沒關系,下回到我們使館來,我們將非常高興地教你。」
――米高揚的抱怨顯然不大友好,周總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促使米高揚說出不學漢語的原因。米高揚果然上鉤,周總理讓他來使館派人教,把米高揚置於學生的地位。
周總理在加德滿都舉行記者招待會。在場的美國記者故意拿著中尼兩國分別出版的地圖,指出兩國邊境在珠穆朗瑪峰這一段的畫法不一致,並藉此提問:「關於埃佛勃朗峰(即珠穆朗瑪峰)的問題,在這次會談中是否已作出了決定?您剛才的話,是否意味著由中尼兩國來平分這座山峰,尼泊爾是否同意?」周恩來立即回答:「無所謂平分。當然,我們還要進行友好的協商。這座山峰把我們兩國緊緊地聯結在一起,不是你們所說的把我們兩國分開!」
――邊界問題是一個敏感的問題,美國記者的提問既是挑釁,又是圈套,簡單回答是或不是都會掉進陷阱。周總理識破其險惡用心,改「平分」為「聯結」,表明了我國解決同鄰國邊界問題的基本方針,強調了睦鄰友好政策,所言無隙可擊,令美國記者大為失望。周恩來的泱泱大國總理的機敏思維和友好風度在尼泊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不腐女屍引起世界轟動。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時曾向周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屍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託,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願意否?」周總理聽後,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麼來交換?」基辛格說:「月土,就是貴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周總理聽後哈哈一笑說:「我道是什麼,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基辛格聽後一驚,疑惑地問道:「怎麼?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麼時候?為什麼不公布?」周總理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我們怎麼沒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怎麼,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知道?」周總理機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讓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經歷千年而不腐爛,這是一個應當嚴禁外泄的國家科研機密。周總理不為基辛格博士提出的用月土交換木炭的方案所動心,並且巧妙地借用中國古代傳說,婉轉地拒絕了對方的請求。

『叄』 「不懂就要問」是出自於哪個典故啊

「不懂就要問」講述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中大膽提問老師,不怕被批評,最終得到了老師的解答的故事。

《不懂就要問》是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3課的課文,課文借用這件故事告訴我們:要勇敢提出問題。只有敢於提出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詳細故事:

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那時侯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至於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

一天,孫中山來到學校,照例把書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學的功課。先生聽了,連連點頭。接著,先生在孫中山的書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孫中山念一句。孫中山會讀了,就回到座位上練習背誦。

孫中山讀了幾遍,就背下來了。可是,書里說的是什麼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塗地背,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先生拿著戒尺,走到孫中山跟前,厲聲問道:「你會背了嗎?」

「會背了。」孫中山說著,就把那段書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先生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說:「我原想,書中的道理,你們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現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講吧!」

先生講得很詳細,大家聽得很認真。

後來,有個同學問孫中山:「你向先生提出問題,不怕挨打嗎?」

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敏的典故擴展閱讀:

「不懂就要問」給我們的啟示:知識是無限的,每個人都會有不懂的地方,而不懂就要問,這是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捷徑;不能因為怕挨打,因為面子不懂裝懂,不能讓心中的疑問永遠成為疑問;只有時時問,我們才能做好學問。

近義詞:不恥下問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示例】:閣下既~,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

『肆』 訥言敏行的典故是什麼呢

詞目 訥言敏行
發音 nè yán mǐn xíng
釋義 訥言:說話謹慎;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
出處 《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伍』 彼岸花的傳說和典故(詳細的)

從前,一個長相奇醜無比的鬼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可正因為他丑,姑娘並不愛他,出於愛戀,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來,後來,來了一個武士,他救出了姑娘並與她相愛,而同時,武士用劍斬殺了鬼。

鬼的血濺在亂草叢中,一種紅黑相間的花從此便在那裡絢麗地綻放開來,這種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從那以後,彼岸花便開在了地獄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裡是死去的人忘卻今生情緣,轉身投胎來世的地方

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曼珠沙華,出自法華經:本名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紅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開在陰歷七月,花語是「悲傷的回憶」。

(5)敏的典故擴展閱讀

彼岸花是因為彼岸花有毒,吃了會中毒而死。(會出現嘔吐等症狀)因此在日本彼岸花又名「死人花」、「地獄花」、「幽靈花」、「黃泉之花」,「死亡之花」,民間有傳言,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傳說花香具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代表著不祥的彼岸花我們通常指的是紅花石蒜。而常見的白花石蒜和黃花石蒜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彼岸花」,它是彼岸花的近親,也是另一種著名的觀賞花名為"忽地笑",又名鐵色箭。忽地笑和彼岸花十分相像,但是花期不同,寓意也不同,忽地笑的花語是:幸福、愉悅和驚喜。

『陸』 訥言敏行的成語典故

訥言敏行
拼音:nè yán mǐn xíng
[釋義]: 訥言:說話謹慎;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回敏捷。
[語出]: 先秦·孔子《論語·答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近義詞]: 謹言慎行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柒』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典故

敏而抄好學不恥下問的典故襲出自孔子。
有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
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這就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典故的由來。

『捌』 關於敦敏的典故

篤實敏捷。
【典籍引用】
《陳書·孔奐傳》:「都官尚書王廓,世有懿德,識回性敦敏,可以居之。」答
《南史·王融傳》:「﹝王融﹞母臨川太守謝惠宣女,性敦敏,教融書學。」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黃帝內經》:「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玖』 敏捷迅速,這個成語是出自哪個典故

敏捷迅速不是成語,不出自哪個典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