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城牆典故

城牆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3 08:16:32

㈠ 「瓮中捉鱉」的出處瓮城,在古代城池中究竟是什麼存在

「瓮中捉鱉」的出處瓮城在古代的的時候,就是一個用來抵禦強敵進攻才修築的一個防禦工事。一般情況下,這個瓮城也都是圓形或者是方形的,所以有時候也是叫做方城。

在古代的時候修建翁城是能夠很大程度的去提高城池的守衛能力,尤其是在東晉之時,當時北方戰亂不停,讓各個勢力一直都在混戰,所以這時翁城的修建就是非常的有用了。這也導致了這時的翁城修建得非常的多。

但是翁城也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雖然他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這只是在敵人從城牆當中攻入之時有用,如果不是的話,那就是白白建了一座翁城。

㈡ 有什麼關於西安城牆的傳說,故事

一、明代四門

朱元璋本意就是要藩王鎮守四方,因此作為西北龍頭的西安,肯定要格外重視,西安城牆的建設工程當然要作為重點。洪武年間修建的城牆有四座城門,分別為長樂門、安遠門、永寧門和安定門,取「長安永定」之意。

長樂門,即城牆東門,「長樂」帶有祈福大明江山長久歡樂之意,不幸的是,明末闖王從此門攻陷西安,清順治年間,對東門城門進行過重修。安遠門,即城牆北門,「安遠」意指要邊遠少數民族歸順朝廷,對他們採取安撫懷柔的政策。

永寧門,即城牆南門,作為網紅的它,想必並不陌生。但恐怕沒人注意到,南門很少打開,因為南方主火,為免火災,關閉南門,永保安寧。安定門,即城牆西門,「安定」二字寓意西北邊疆安泰康定,西門箭樓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二、民國四門

民國時期,在已有基礎上,西安城牆又開辟四門,後來稱為「四小門」,分別為中山門、玉祥門、中正門和勿幕門,這四座門和軍政人物頗有淵源。中山門,在西安城牆東側的一座城門,即「小東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門。

玉祥門,即「小西門」,1926年,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解放門位置原是開於民國時期的中正門,1952年拆除,成為西安城牆一豁口,2005年重新連接,形成大跨度的橋拱式城門。

勿幕門,即「小南門」,開通於1939年,位於南城牆含光門與朱雀門之間,是民國時期新開辟的城門。為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西安勿幕門為單門洞,門內為四府街,門外為紅纓路。

三、險躲拆除

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帶著他引以為傲的騎兵隊伍南征北戰、叱吒風雲,雖然他順利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直至整個中原大地,但整個過程十分艱難,尤其是那些「高大威猛」、堅如磐石的城牆,讓這支戰術靈活、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吃了不少苦頭。因此,忽必烈對城牆深惡痛絕。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就迫不及待地推行了拆毀城牆的政策,腦補他當時的內心旁白應該是:「我堂堂大蒙古騎兵,怎能被這些黃土堆起來的破牆擋住去路,給我拆,一個都不許留。」於是,當時的元朝就像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一樣,全國都在拆城牆。

《元史》、元代方誌,以及馬可波羅的《寰宇記》中都有大量拆除城牆的記載,這場風波蔓延整個中國南方地區,所拆城牆不計其數。西安城牆很幸運地在這次風波中保存了下來。如今,我們很難考證其中原因,因此許多文獻中都忽視了這次劫難。

四、柯林頓沉迷西安城牆

1998年6月,柯林頓入主白宮後第一次訪問中國,第一站就選在了西安。

在中國眾多城市裡,西安的經濟並不算發達,但它有兩個非常霸道的武器:中國封建王朝的起源,以及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中國四大古都中,北京、南京把那些值錢的家當拆的拆,丟的丟,洛陽在封建王朝中又不佔主流地位,唯有西安還保持著十三朝古都的韻味,值得細細品嘗。

俗話說,想要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就要知道這個國家和民族是從哪裡來的。中國歷史源遠流長,這西安,便是了解中華民族的最佳起點。柯林頓選了西安,他很睿智。縱觀整個西安,雖然文物古跡眾多,個個都是價值連城,個個都能驚艷世界,但最適合做大型接待活動的,非西安城牆莫屬。

也正是這座連世界文化遺產都沒進入的城牆,讓柯林頓冒著耽誤外交行程的風險,在上面多吹了1個小時冷風。當時,柯林頓對接待他的中國官員說:「我參加過世界上很多歡迎儀式,但是今天晚上,在古城牆腳下,你們有悠久歷史內涵的這種儀式,我會終身不忘。」

五、護城河

西安城牆的前身是唐長安城的皇城,因為是內城,修建時並沒有挖護城河。唐朝快滅亡時,唐昭宗李曄把都城遷到了洛陽,唐長安城的地位迅速下降。這時,留守長安的節度使韓建決定把城市的范圍縮小,拆掉了最外圍的郭城不說,中間的宮城也被拆除,只留下孤零零的皇城。出於軍事防禦需要,當然要先挖一條護城河。

古人對於護城河是十分重視的。韓建挖河的時候,戰火紛爭,挖出的河並不是很好用,常常淤堵,因此後來五時期,經常對此河進行疏浚,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這條護城河才算煥發生機。

1374年,也就是642年前,朱元璋任命宋國公馮勝「往陝西修城池」,西安城牆的格局在此時奠定,護城河的規模也被擴大。馮勝主持這項工作花了8年,拓展出的護城河深6.4米,寬2.56米,環城一周。又在護城河的內沿修了高1.92米,厚0.64米的壕牆,這第一道防線,足以讓敵人生畏。

㈢ 清涼門有什麼特點或歷史典故急需!

  這一路軍事遺跡很多
  從清涼門沿著城牆向草場門走去,一路上還有不少看點。
  記者發現,城牆內側山體的一塊平地上,有一個水泥澆築的圓壙,圓壙內壁上還有錐形的壁龕,很多在這里晨練的市民都不知道這個「水泥圓圈」的用處。南京文史作家蘇克勤先生編撰的《南京清涼山》一書給出答案。原來,這是清代末年為了加強江防設置的清涼山炮台的遺跡。該炮台在抗戰期間曾經發揮作用,後來被放棄,如今只剩下這么一個作為掩體使用的圓壙,其內壁上的壁龕,則是放置炮彈的。
  在清涼門至國防園沿線,類似的軍事遺跡還有不少。記者在這段城牆兩側發現了多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碉堡,都是抗戰爆發前,中國軍隊為了防備日軍進攻而留下來的。
  在清涼山西南角的城牆牆體上,如今還復建了一個烽火台,其外形和北方長城的烽火台幾乎一致。在這里設烽火台也是有依據的,因為早在東吳時,清涼山上就出現過烽火台。明代詩人陳沂在《金陵世紀》中稱,「吳烽火台在石頭城最高處,吳時舉烽火於此,自建康至西陵五千七百里,有警急,半日而至。」文中的「西陵」,是指湖北宜昌。如今的這個烽火台,正是對東吳烽火台的再現。
  清涼門內有過「外國墳」
  蘇老告訴記者,「清涼門至國防園」這段城牆還有一個最大的看點,就是沿途古墓非常多,「我們小時候到這兒來玩,城牆內側的清涼山山體,幾乎就是亂葬崗。」記者也清楚地記得,六七年前來到國防園靠近城牆的一側時,也見過很多墓,從墓碑上看,甚至包括清光緒、宣統年間的古墓。
  據了解,埋葬在這段城牆內側的歷代名人有南唐名臣張懿公、李金全,北宋學者程偃孫(北宋大儒程頤五世孫),清代大學士熊賜履,清代大文豪吳敬梓,清代文人何其興、朱卉等。有學者研究後發現,南唐時,清涼門內的石頭山是王公貴族的叢葬地。
  埋在清涼門內山體上的甚至還有外國人。1936年出版的《最新南京地圖》上,這個位置標注了一處「外國墳」公墓,老照片也顯示,民國時清涼門北側的「外國墳」埋葬了很多客死南京的外籍人士。新中國成立以後,清涼門北側被闢建為清涼山火葬場,這個「外國墳」公墓也被平整不存。

㈣ 西安古城牆的故事

西安城牆始建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他是在唐皇城的基礎版上修建的,權圍繞西安成一圈13.74公里。在古代每個城市都有城牆和鍾鼓樓,他們是一套設施。明代朱元璋把都成設在了南京,但西安仍是西北的軍事重鎮,當時修城牆是有著非常殘酷的制度,他是分工修築,一個人負責修城牆,另一個人負責檢驗城牆。城牆修好之後開始用竹杠檢驗了。如果竹杠敲進去一寸修城牆的人就要殺頭,如果全進去就要誅九族。如果竹杠敲不進去那麼檢驗城牆的人就要殺頭。這也是城牆保存至今 的原因之一

㈤ 有一個歷史典故 是說一個皇帝造城牆,造完讓人用刀砍。砍進去了就殺

你說的是大夏皇帝赫連勃勃,修建的統萬城吧。
說是修建城的時候,讓人以鐵錐錐城牆,如果進入一寸,則殺掉修建城牆的,直接將屍體一起築在城牆里邊,如果錐不進去,就殺掉錐的人。

㈥ 壽縣古城牆的相關典故

壽縣城賓陽門內,有五方大蛇吞象的石刻,這是壽州內八景之一——「人心不足蛇吞相(象)」。
傳說從前有個蟒蛇精違犯天條,玉皇大帝命雷公轟擊它。蟒蛇精無處藏身,現出原形,化作小蛇蜷縮於塵土中。適逢壽州城內窮秀才梅生郊遊途中發現,將小蛇救起,帶回家中喂養。春去夏來,小蛇逐漸長大,生活日益艱難。一日在大街上閑逛,見眾人圍觀皇榜。原來是皇太後身染重病,御醫醫治無效。榜告天下,有能治好皇太後病症者,可做京官。梅生暗想,我如有靈丹妙葯治好皇太後的病,即可一步登天。不知不覺走出北門,來到郊外北山叢林中,突然狂風大作,一條巨蟒出現在眼前,梅生大驚,大蟒口吐人言:「梅相公別怕,你從前救過我的命,今天我將報答。」梅生記起自己曾救過一條小蛇,便說:「區區小事,何雲報答!」蟒蛇道:「當今皇天太後病,你從我腹中割下一塊心肝,即可治好太後的病。」梅生猶豫,蟒蛇道:「但割無妨」。梅生即手持得刀鑽入大蟒腹中割下一塊心肝離去。
梅生進京治好太後的病,皇帝大悅,封梅生為宰相,放假三月回鄉祭祖,耀武揚威。他轉而想,榮華富貴皆過眼煙雲,何不再向蟒蛇割一塊心肝,以備日後自用,永保長生。次日梅生進入北山叢林尋得大蟒。大蟒此時已識破梅生乃領心不足之輩,念其曾救過自己的命,只得忍痛讓其再割一刀。梅生鑽進蛇腹,意欲割下大蟒全部心肝。大蟒疼痛難忍,混身抽搐,用力把口一閉,梅生終於葬身蛇腹。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象)的由來。 在壽縣城西門城瓮里,南北兩壁上對稱鑲嵌著兩塊石刻,一面是鑼,對面是鼓。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一的「當在鼓,對面鑼」。
據說在清朝乾隆年間,壽州來了一位新知縣,上任不久,看到古城牆西段年久久失修,已幾次倒塌,下決心重修。於是通告全縣百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同心協力,修復城牆。不料告示貼出一個月,卻不見動靜,這是為何?他哪裡知道「捐款捐糧修城牆」已叫喊了三任知縣,他們裝滿了腰包,卻沒有修城牆一寸。你想,老百姓還相信這位新大人嗎?
開工的日子到了,新知縣並不因為壽州百姓不熱心而泄氣,一大早便帶領衙役們扛著工具,來到西門腳下和幾十位民夫一道挖土抬石,一直干到天黑收工。這一下可引起人們的紛紛議論。有的說:「縣官大人都來修城牆了,人們千里迢迢來這招土,還不是為的壽州!我們明天也去干吧!」可也有人說:「還不是做做樣子騙人,一任比一任姦猾!」可是到了第十天,新知縣還在工地上勞動,又過了十天,還見他和民夫們一起運石塊,不同的是現在不是幾十人,而是幾百人了。城內城外的百姓們都自動參加修城牆勞動,一些商會棧行老闆主動捐款贈物,支援修城,本來兩個月的工程,四十天就竣工了。
壽州百姓為紀念這位清廉的「父母官」,就在城西門內立了「當在鼓、對面鑼」的石刻,表彰他說話算數,廉潔奉公的美德。 在壽州古城通淝門(南門)城瓮東牆上嵌著一塊石刻,上刻著一個作行刺狀的石人,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一的「門里人」。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接受相國黃歇的建議,把都城遷到壽春。黃歇為相期間,施仁政,重農商,政績卓著,深得考烈王的信賴。但考烈王沒有兒子,王位的繼承人已成問題,春申君黃歇為此也日夜操心,但無結果。此時,黃歇門下有一個叫李園的舍人,為了巴結主人,把他的妹妹獻給了黃歇。李氏頗有幾分姿色,又能說會道,得到黃歇的喜愛。不久,李氏懷孕在身。李園是趙國人,是個奸詐陰險,狡猾狠毒的小人,他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想出一條詭計,讓他妹妹去實施。李氏便花言巧語地對黃歇說:「楚王沒有後嗣,一旦死了,王位就會被他的兄弟奪去。你為楚相這么多年,得罪不少人,到那裡,只怕你保不住相位,就連性命也難保啊!現在我已有身孕,你可把我獻給楚王,要是生個太子,不就會立為楚王了嗎!到那時,你不就得了楚國嗎?」經過反復思索,春申君還是同意了。
李氏獻給考烈王後,不久果真生了一個男孩,楚王十分高興,宣布立為太子,就是後來的楚幽王。李園陰謀得逞,搖身一變成了國舅爺,根本不把春申放在眼裡,公元前237年,考烈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這時黃歇的一個門客私下對他說:「李園是奸詐小人,我看他收養了許多死士,只怕考烈王一死,他要奪王位,必先殺你滅口。」黃歇自信李園待他一直很好,不會對他下此毒手。事隔十七天,考烈王死了,李園把家養的刺客埋伏在棘門(今城南門內),等黃歇吊喪經過時,將他殺害了。連黃歇家族也遭李園抄斬。
人們為了不忘血的教訓,在春申君遭刺的地方,嵌上石刻刺客像—「門里人」。 壽縣,古稱壽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遷都於此,曾10次為郡,並屢為州郡治所。
古城基堅牆固,氣勢雄偉,迄今保存完好。今城牆為南宋寧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統許俊重築,牆磚面亦常見「建康許都統造」字樣。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牆周長7141米,高8.3米,底寬18-22米,頂寬4-10米,牆體以土夯築,外側貼磚,外壁下部有2米高條石砌基,通體向內欹斜,層層收分。城外東南為濠,寬約60米,北環淝水,西接壽西湖,外壁牆腳築有寬約8米的護城石堤。城有四門,東為賓陽,南曰通淝,西稱定湖,北名靖淮。四門皆有護門瓮城,其中西門的外門朝北,北門的外門朝西,東門內外兩門平行錯置,具有軍事防禦和防汛抗洪雙重功能。與城牆有密切關聯的「留犢情深」、「劉仁贍死節守城」、「當面鑼對面鼓」、「門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美好傳說,伴隨各城流傳至今。1958年,壽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級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牆。城牆為宋代重築,爾後迭有修葺。城牆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 10米。城有四門,並各有瓮城,其中西瓮門北向出,北瓮門西向出,東城門與瓮門在平面上平行錯置同為東向出。這種門向的特殊設置,不僅有利子軍事防禦,而且還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明代為了加固牆基,於城牆外側以條石迭砌一周擴城泊岸,保護城牆不被水沖蝕。古人贊其「若匹練之橫亘也,菪生鐵之焰禱也」。城內北部東西兩側各有一泄水涵閘,平時城內積水可由此排出城外,當洪水季節,又可自行關閉涵閘,防止外水倒灌額鐫有「金湯鞏固」、「崇墉障流」題名,是對這堅固雄偉的壽州城牆的真實寫照。 1991年,古城抵禦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圍困,保護了城內十多萬人的生命財產,再次顯示了它的特殊功能。在古城南門東牆上嵌著一塊石刻,上刻一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一的「門里人」。細讀碑文,品味歷史,您或許會從中獲取一些有益的啟示。望著那高聳的城樓,綿延的城垣,人們覺得這古城彷彿就是一部沉甸甸的歷史巨著,她的博大和精深,會令您痴醉留連。

㈦ 我想知道:南京內十三、外十八城門的歷史典故

1、格局罕見明都城

有人形容南京明城牆是「人窮其謀、地盡其險、天造地設」,此言不虛。明代南京都城的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座城牆組成的格局(註:俗稱的「南京城牆」、「南京明城牆」,則指南京京城牆),是其例證之一。

宮城,俗稱「紫禁城」,為都城核心,偏於南京京城東隅,有御河環繞。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輿術的劉基占卜後而定。該地原為「燕雀湖」,地勢低窪,經清淤、打樁、挑土填湖、鋪墊巨石等項措施,營造成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的宮城。宮城內建築,分為前朝(三大殿)和內廷(六宮)兩部分。在宮城城垣上開築城門有午門、左掖門、右掖門、東華門、西華門和玄武門。

皇城,是護衛宮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環繞宮城但並非等距而建。皇城與宮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築,合稱為「皇宮」。皇宮在形制上,依照《禮記》設五門三殿的舊制,從外向內依次為「洪武門、承天門、瑞門、午門、奉天門」五門;在這五門之後,設「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三大正殿。六宮則依照《周禮》舊制,正殿之後設置乾清宮和坤寧宮,相對兩宮正門設有「日精門」和「月華門」,以喻帝、後之居尤如天地日月長存。在皇城城垣上開築城門有洪武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

京城,全長33.676公里,建有雉堞(垛口)13616個、窩棚200座,開築城門13座。其城垣形制獨特,為明初朱元璋、劉基等人所獨創。它一反《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營三門」、「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等傳統形制,放棄了中國古代都城自漢唐以來取方形或長方形的舊制,使京城城牆的形製成為後人所樂道的特例。因此,民間說南京城牆是「寶葫蘆」形;有專家稱南京城牆是「非方、非圓的不規則的多角不等邊的粽子形」、「呈宮扇形」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南京城牆可能依照天上南斗星與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在被人格化的南鬥鬥勺內,設市為民居,既符合當時的經濟條件和民心的向背,又保護了元末明初南京城最繁華的區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隱喻在南京城牆建築語言中的設計思想,滿足了朱元璋秉承的封建帝王皇權「至高無上」、「永為人主」的慾望,體現了設計者的「天人合一」與「皇權神受」思想。

外郭,為彌補和加強南京京城的防衛,朱元璋於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建造。史載:外郭全長達180里,洪武年間開築城門16座。城垣本體以丘陵、壘土為主,只在城門等一些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築城磚,所以俗稱「土城頭」。就方位而言,外郭的形狀為菱形。最北的城門為觀音門、最東的城門為麒麟門、最南的城門為夾崗門,西邊的外郭城垣未合圍,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別延伸至長江邊。
南京明代的四圈城牆,其營建思想既有創新又有繼承,在中國都城建造史上顯得標新領異,獨具魅力。

2、雄關拱衛護京師

城門,是銜接城市內、外的交通要道和觀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戰中的焦點。為此,朱元璋等人在南京京城城門營建中,煞費苦心地數次對城門進行修葺、增築改制,以壯其勢、瞻其觀。

南京京城設有城門13座,每座城門均有相當規模的敵樓,並有數道木城門和千斤閘。門址位置依據城垣形制不求對稱,依門而設的瓮城有內、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狀也不一樣。瓮城,古稱(闉),又稱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外的附屬建築。多數為半圓形,少數呈矩形、方形等。外瓮城城門取向不一,形成相對獨立的護衛城門的設施。瓮城,是中國古代冷兵器時代長期戰爭實踐的產物,是中國古代城垣建造工程的一大發展,也是護衛城門建築形式中成熟的建築設施。南京城牆的內瓮城,一反中國傳統瓮城建造的舊制,將前人理論上把瓮城設置在城門內的設想,大膽用於實踐,並有了很大的發展和創新。因此,內瓮城的形制,為明初南京城牆首創。由於內瓮城設置在城門的里邊,就有條件設置瓮洞(即藏兵洞),將城門守御這一明顯的薄弱部位,變成防禦作戰中的強點,這是外瓮城所無法做到的。

《儒林外史》的作者、寓居南京的吳敬梓先生,根據逆時針方向排列的城門順序是:「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鍾阜,儀鳳定淮清石城。」三山門、聚寶門和通濟門,均為內瓮城,規模與氣勢均超過其他諸門,尤以聚寶門內瓮城為最。僅藏兵洞達27個:第一道城門左、右各三個,城門上的樓基中共設7個,均坐南朝北,以城基中洞為最大,面積達310平方米;東西礓(磜)下面各設坐西向東和坐東向西的藏兵洞7個。這些藏兵洞平時用作儲藏守城器械和軍用物資,戰時藏兵,相傳可藏兵3000餘人。通濟門的內瓮城,也是非常壯觀的,特別是呈「船形」的通濟門內瓮城,在增強城門防禦能力的同時,又融入了強烈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反映了當時人的審美情趣和某種願望。

正陽門、朝陽門和太平門,分別位於環繞皇宮的南、東、北三面京城城垣上。其中,正陽門為皇宮南北中軸線的最南端,是外國使臣赴京朝覲入城必經之正門;而太平門外玄武湖之濱,則為1384年朱元璋設置的主宰刑殺大權「三法司」(即「貫索」,或稱「天牢」)之所在。

神策門,是目前所知的南京城牆唯一的傳統形制的外瓮城。有趣的是神策門外瓮城與聚寶門內瓮城幾乎在城市同一條南北中軸線上,這一南一北、一大一小、一內一外的不同形制的瓮城,是明南京城牆建造中繼承與創新的例證之一。

金川門、鍾阜門、儀鳳門和定淮門四門,位於南京城垣的西北角,瀕臨長江,是抵禦江北進犯南京城的重要門戶。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靖難之師」渡江南下,如果不是李景隆、谷王(蟪)在城內策應,打開金川門迎燕師入京,恐怕朱棣當時難以順利進城,很快就能登基稱帝。

清涼門、石城門,均置內瓮城單座。

堅固而形制各異的城門,是南京城牆絢麗多彩的一章,也是當年建造者設計思想的生動體現。城門的設計與建造,在充分滿足城門防禦能力的前提下,極力追求城門建造藝術上與恢弘雄偉、形制獨特的南京城垣主體協調,達到渾然一體、相映成趣的效果。

3、高堅甲於海內外
南京明城牆,以其佔地區域廣、堅固、雄偉而著稱於世。後人對此不僅有「高、堅甲於海內」之感慨,就連十六世紀中葉先後3次抵達南京的義大利人、傳教士利瑪竇也稱:「這座城市超過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南京明城牆之所以能有如此的規模和氣勢,得益於中國數千年城垣建造發展史的深厚基礎,是中國冷兵器發展到巔峰狀態下開始向火兵器轉型時期的必然產物,更是明太祖朱元璋奴役百萬民眾的有力見證。

城牆最本質的原生價值之一,在於具備冷兵器時代的軍事防禦功能。城牆最初由土壘、土石混築、磚石砌築其表皮,發展到南京明城牆大規模採用磚石構造,逐步趨於完善的過程,與兵器(主要是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恩格斯說:「築城藝術的徹底改革,是火炮改進的最初結果之一」。南京明城牆的建造者們在無數次攻城掠地實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南京明城牆在軍事防禦功能上,針對當時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結合南京地區地形、地貌,無論在城牆的高度、厚度、基礎、建材、城垣關鍵部位的設防,其城防建築體系,達到了我國城垣建築較完美的程度。

南京,地處雨水豐沛的江南,丘崗連綿,河灣如織,湖泊池塘星羅棋布。城牆擇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窪松軟;或平坦如砥。為防止高大的城牆下陷、開裂、傾倒,建造者根據工程的要求,採取了不同的科學處理方式。有的順山勢而建,城垣與山體岩石連結成整體;有的深挖基礎至原生土,上鋪巨石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窪地段,還打下10餘米長的木樁,上面鋪設圓木井字形木排,藉以達到轉駕城牆壓力的作用。用於南京城牆最大的條石,每塊重達千餘斤,城磚每塊一般重20餘斤,層層疊疊壘砌成高達12~24米、底寬8~27米、頂寬3~18米的牆體,其重量可想而知。如此沉重的負荷,城牆能夠屹立迄今,與牢固的基礎密不可分。

南京明城牆在砌築中,對不同地段採取了不同質地牆體的處理方法和特殊的粘合材料。有的地段用石灰岩和花崗岩的條石,作為城基、勒腳和部分城牆內外壁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段全部用城磚壘砌;還有的地段以條石、城磚砌築牆面,中間填以片石、城磚、黃土混合夯築等。粘合牆體的材料十分堅固,以至留下了用糯米汁加石灰等灰漿建造的說法。

南京明城牆的防、排水系統科學適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對城區的防、排水兩部分。城牆填層上部,採用桐油、石灰、黃土拌合的灰漿封頂夯實,厚約1~2米,在其上面和沿牆體兩側直至牆根用灰漿砌築5~10餘層城磚;牆體頂面設置了石質排水明溝,在其明溝約50米距離設置石質出水槽將水排出牆體。城區的防、排水系統,主要是利用城牆底部設置的水關、涵閘。在秦淮河出、入口處分別建有東水關和西水關,水關設有閘門3道,前後2道為木閘門,中間設鐵柵門以防潛水入城之敵。東水關內側還設有33座瓮洞,分為3層(上面兩層為藏兵洞),下層(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還設有金川河閘、玄武湖的「通心水壩」(即武廟閘)、前湖的半山園閘與琵琶湖的琵琶閘等多處涵閘。這些涵閘,設有銅、鐵管和銅水閘,只能進水不可進人,設計巧妙、結構合理。

環繞南京明城牆的護城河(唯有太平門向東一段城牆外側沒有開築護城河),是南京明城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護城河的水源,來自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前湖和琵琶湖等,經對城垣外側河道疏浚、開挖,引導河水入濠而成。寬闊的護城河水面,襯映高大堅固的南京城牆,使進犯之敵望而生畏。

明南京城門外護城河的橋梁,是人流車馬往來的要道口,故大多以堅硬的石質材料為主要構件。有石城橋(石城門外)、三山橋(三山門外)、聚寶橋(聚寶門外,即古長干橋)、九龍橋(通濟門外)、夔角橋(正陽門外)、平橋(朝陽門外)等。明初建造在相關河道上的著名橋梁中,最大的石拱橋是上方橋(即七橋瓮),由於這座橋是拱衛京城的門戶,以至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明初建造的橋梁中,賽虹橋(明初稱「大通橋」,民間又俗稱「賽工橋」、「賽公橋」等)與南京明城牆的建造,傳說故事最多。

南京明城牆的建造,歷經洪武一朝。在城牆的結構、瓮城的創新、護城河水源的利用、水關涵閘及橋梁的設計建造等諸多方面,匯集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是元末明初勞動人民用心血築成的一座豐碑。

4、字里行間覓蹤跡
南京明城牆,據初步估算共耗費了數億塊城磚。城磚一般長40~45厘米,寬20厘米,厚10~12厘米。由於城磚來自各地,故其城磚材質的土性也呈多樣性(有粘土、沙土、高嶺土等等)。大多數城磚留有銘文,少則一字(或一個符號、記號),多則70餘字,這不僅是南京明城牆的一大特點,也是南京明城牆歷史文化遺產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京明城牆所用如此巨量的城磚,究竟依靠那些區域燒制單位提供?由於史料記載的匱乏不詳,近幾十年來經文物工作者或有心人對城磚銘文孜孜不倦的考證、補定,才有了一份目前尚未完全統計精確的資料:南京明城牆所用城磚,分別來自長江中、下游的廣袤地區,其中包括今江蘇、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的府、州、縣,以及軍隊衛、所和工部營繕司等近200個單位承擔組織人力制坯、燒造。
為了確保建造南京京師城牆的城磚燒造質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縣地方官員,軍隊衛、所的士卒,以及縣以下里、甲的基層組織負責人(總甲、甲首、小甲),直至造磚人夫、燒磚窯匠均需在磚上留下姓名,以便驗收時對不合格的城磚追究制磚人的責任,甚至殺頭。這種嚴酷的「責任制」,卻保證了南京明城牆建造過程中的高質量。
南京城磚銘文的書寫者,大體可分「書齋式」與「民間式」兩類。前者屬官府內的官吏文人、鄉間的秀才,也許只要沒有寫錯,就不會有殺頭之慮的緣故,其字體流暢工整,點、撇、勾、捺極具文人氣息;後者屬於粗通文墨、甚至沒用筆寫過字的工匠,當磚坯出模後,只是揀了身邊的一根小樹枝,在磚的一側小心翼翼留下所在縣、甲以及自己的名字,稚拙的字體上透出幾許村野之氣。城磚銘文的字體,篆、隸、魏、楷、行各體皆備,蘊含著淡淡的金石味。其中有一種書體最具神韻,在中國書法字典上,也難找到它的歸屬,卻一筆一劃不扭不顫,那是來自民間的書法藝術。所有的銘文,折射出的謹慎與虔誠,強烈而鮮明。從銘文技法上,又可分為模印、章印、刻劃三種形式。其中,銘文的雙線模印由於字體的筆劃較細,故對制磚泥土的質量有較高的要求。
南京明城牆的城磚銘文,為後人留下了及其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有些填補了史料的不足。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南京城磚產地的分布;中國漢字在明初的簡化字與異體字;中國民間的書法、篆刻藝術;中國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變以及明初實行的責任制等,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城磚銘文的研究,還能發現不少明以前燒制的城磚和一定數量明以後為修葺城牆而燒制的清代城磚,為我們認識南京城垣的發展和變遷,提供了實物佐證。
以南京天地為展廳,與南京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南京明城磚銘文,使元末明初的多元文化信息,從歷史走向未來,這是何等的博大、氣派!

㈧ 承德避暑山莊城牆典故

避暑山莊正殿大門的上方懸有一塊匾,上面寫著「避暑山莊」四個鎦金大字,為康熙皇帝的御筆,字體渾厚、有力,雖歷經幾百年仍熠熠生輝;匾額四邊鏤空雕刻著花紋,古樸、厚重,精美絕倫,分外醒目,是難得的精品。

仔細觀察時會發現,「避暑山莊」的「避」字右邊應是「辛」字,康熙把「辛」字多寫了一橫,成了錯字。好好的字多加一橫到底是筆誤還是另有用意呢?原來在清代兩個「避」字同時使用,無論哪一種寫法都是正確的,是一種異體字現象,在這里康熙皇帝是為了追求書法美才這樣寫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1703年的康熙皇帝,已經取得了個方面的勝利,收獲了經濟的、科技的、文化的輝煌成果。建築避暑山莊,乃是為了顯示他對未來目標——「萬世締構」的自信。因此,康熙親筆題寫,並將其「避」字寫成了「避」(辛字下多一橫),有意多寫了一筆,並沒有人懷疑他寫了錯字,卻引得多少飽學之士猜想他當時的心態。其實,可以說這也是康熙在平了三「藩」,把他關注的重點轉向北邊陲後自信的一種順便的流露。

從史料記載來看,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筆,是他認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難之避」。原來,皇上是忌諱「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筆一揮加上一橫,這樣就沒有「逃避」之意了。

還有一個典故的,就是說皇帝要看看大臣們對他尊不尊敬,敢不敢對他提出疑問,所以故意寫出那個字,結果大臣們誰都不敢說那個不對,就掛上了,一直留到現在!

㈨ 關於南京明城牆的歷史典故,越多越好,跪求~~~~~~~~~~~~~~~~~~~~~~~~~~

中華門是復南京城內城的制正南門,位於內外秦淮河之間,原名「聚寶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堡式瓮城,也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古城堡,堡壘瓮城。聚寶門是南京京城城牆的正南門,坐北朝南,據說明初建築南京城聚寶門時,砌起即塌,屢次修築不成。有人說地下有水怪在作祟,向朱元璋獻計,借用沈萬三的「聚寶盆」,填在城坍處,城門才順利建成,因而把此門稱作「聚寶門」。其實,聚寶門一名的由來,是因為城門外有一座聚寶山(今稱雨花台)而得名。

㈩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典故

古時候的城牆外邊都有護城河,護城河裡放養著一些魚。

相傳在春秋時,有一次,宋國都城的城門在夜裡著火了,火勢很大,老百姓和士兵都前來救火。因為其他地方的水源都離得太遠,所以,人們就用護城河的水來救火。在人們齊心協力的相救下,終於把大火給撲滅了。由於救火,護城河裡的水被用幹了,護城河裡的魚也因為缺水都乾死了。

這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一個故事。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宋國的城門邊上住著一個叫池仲魚的人。一次,城門失火,火勢蔓延到他家,結果把池仲魚燒死了,人們就說這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出處:《太平廣記》卷四六六引漢·應劭《風俗通》

原文:「城門失火,禍及池魚。」舊說池仲魚,人姓字也,居宋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仲魚燒死。又雲:宋城門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魚悉露死。

翻譯 :城門著火,災禍降臨護城河中的魚。過去的時候有一個老的傳說:池仲魚,是一個人的姓名。他居住在宋國城門旁。城門突然著火,火蔓延到他的家裡,池仲魚被燒死了。

又有一種說法:宋國城門起火,救火的人汲取護城河中的水,去澆滅大火,結果護城河裡的水幹了,所有的魚都死了。

(10)城牆典故擴展閱讀:

《增廣賢文》的內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系,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在《增廣賢文》描述的世界裡,人是虛偽的,人們為了一己之私變化無常,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從而使世界布滿了陷阱和危機。

文中有很多強調命運和報應的內容,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的,人應行善,才會有好的際遇。《增廣賢文》有大量篇幅敘述如何待人接物,這部分內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

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的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文中也不乏勸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增廣賢文》強調了讀書的重要、孝義的可貴,這些觀點體現了正統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於這種龐雜,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廣泛的代表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