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蛇的典故

蛇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3 07:17:48

❶ 關於蛇的典故故事成語

蛇的出現大概在1.5億年以前,毒蛇的出現則要晚得多。它是由無毒蛇進化而來,在2700萬年前才出現。目前世界上的蛇約有3000種,其中毒蛇有600多種。
蛇的個體差異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島的馬丁尼亞、巴貝多等島上的線蛇,是世界上最短的無毒蛇,只有9厘米長,最長的線蛇王也不過11.94厘米。分布在東南亞、印尼和菲律賓一帶的網蛇,一般都超過6.25米,最長的可達10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更長,竟達11米以上,體重100多公斤。已經證實蛇最重的紀錄,是1960年在巴西城發現的一條南美蟒蛇,重227公斤,長8.46米,腰圍111.76厘米。世界上最毒的蛇為海蛇,這種蛇出沒在澳大利亞西北海岸的阿西莫暗礁附近,它每次分泌的微量毒液,就足以使上萬只老鼠當場斃命。蛇的壽命一般在幾年到二三十年之間,長壽的綠茸線蛇,每年長一圓環,1978年在南太平洋深海中發現了一條,已活了1687歲。
蛇非常聰明靈活,故《聖經》上有「溫馴如鴿子,智慧如蛇」之說。蛇的捕食本領相當高強,能吞進比自己大許多倍的食物。我國古代早就有巴蛇吞象的傳說,說巴地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後才吐出骨頭。非洲有一種食蛋蛇,還沒有人的手指粗,卻可以吞進雞蛋和鴨蛋,吃完蛋清和蛋黃後,還能吐出蛋殼;巴西草原的果色蛇,全身呈綠色,舌尖上長有果子形的圓舌粒,跟櫻桃相似,小鳥誤認為是果子,因啄食而喪生;東南亞和非洲魯什馬河流域的飛蛇,其肋骨具有較強的活動性,滑翔時能展開,使身體呈扁平狀,故能從樹枝高處躍入空中,陡峭地滑翔而下,有時快得像離弦的箭,能吞食飛行的小鳥;而非洲黑毒蛇爬行最快,可以高於每秒5米的速度向前沖刺,追趕逃跑的獵物。
蛇的記憶力很好,也非常記仇,能准確地認出曾經傷害過它的人,多年以後還會伺機進行報復。蛇的同類受到侵犯時,有時也會群起而攻。但蛇也會報恩,古書上曾記有「隋侯見傷蛇而醫之、活之。蛇愈而去,銜夜光珠以報」的佳話。蛇對音樂非常敏感。早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就有耍蛇的職業,在「蛇郎」吹奏的「蛇笛」中,一條條蛇裊裊起舞,舞姿靈活柔美,引人入勝。南美一些地方的蟒蛇還可以馴養成家蟒,負責守家和「照看」幼兒。印尼佛羅勒斯島上居民飼養的無毒蛇能隨同主人一起下地幹活。種子入土後,它便守在地里,驅趕啄食種子的野鳥;樹上的果子成熟了,家蛇便爬上枝頭,甩動尾巴,將成熟的果子打下。一些國家還利用毒蛇來守衛金庫。他們除了使用現代化的裝置外,再放進一兩條劇毒蛇,使盜金者望而生畏。更為有趣的是用活蛇做耳環。非洲喀麥隆西部,有一種細如手指的「銀槍蛇」,花紋極美,當地婦女捕獲後拔去毒牙,將蛇尾紮成小圓圈,繫上細線穿在耳垂上。銀槍蛇時時昂起頭,吐出火紅的舌信,非常有趣。
蛇全身是寶。蛇肉鮮美可口,營養豐富,為餐中佳餚。蛇膽、蛇肝、蛇皮、蛇毒、蛇油、蛇蛻,乃至蛇血、蛇腸雜等均可入葯治病。將蛇浸制葯酒,能治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等症。五步蛇還是治療頑固性瘙癢和麻風的傳統要葯。蛇膽非常名貴,能驅風除濕、明目益肝。蝮蛇乾粉可治惡性腫瘤、風濕症,若配以草葯,有延年益壽的奇功。蛇毒是稀世之寶,可製成鎮痛、抗毒、抗凝血的良葯。蛇毒遠比黃金還貴,1克蛇毒價值數萬美元。
蛇曾是人們崇拜的一種動物。一些原始部落,如美洲印第安人就有9個部落有蛇氏族,有的甚至將響尾蛇作為民族標志。澳洲的華倫姆格人有一種圖騰崇拜儀式。儀式上,人們用顏料塗抹全身,扮成蛇的樣子且歌且舞,謳歌蛇的歷史與威力,祈求蛇神護佑。原始社會解體後,崇拜蛇的風俗在許多民族中仍相當普遍。
巨蛇之最
翻開世界記錄,這頂世界巨蛇之最的桂冠究竟由誰擎走仍引來一番熱鬧爭論。為水蟒贏來蛇王之稱的是其整個身體的大小以及體重。而與這只蛇王分庭抗鈞的則還有亞洲網紋蟒。巨蟒類的身長創下了當今的世界記錄:最長的居然達到33英尺。盡管它的長度超過了那隻世界記錄保持者,但蛇王的腰身周長則遠遠超過這只亞洲巨蟒。棲息在南美洲叢林中的水蟒能夠長到一個高大成人那樣粗。大到足以一口氣吞下一個成年人!
水蟒
發現地點:在流向南美洲亞馬遜河的支流中。
可怕的數據:目前這只體積最大的水蟒經測量約有28英尺長,44 英寸粗。據科學家估計,它的體重肯定超過了500磅。
就體型而言,只有網紋蟒能與這只世界最大水蟒實力相當。
關於蛇的傳說
據說,很久以前,蛇並非脫皮,而是人。人活到一定歲數會變老,便會躲到門的角落。七天七夜之後,便脫掉身上的老皮,而變地年輕。但是這樣會很痛苦。於是上帝說,不如讓蛇脫皮吧,讓人活著少一點痛苦。於是蛇便每一年都脫皮。可是不脫皮的人卻依然痛苦的活在這世界上。

有關蛇的成語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撥草尋蛇: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春蚓秋蛇: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打草驚蛇:原比喻懲甲菟乙。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節。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飛鳥驚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封豕長蛇:封:大;封豕:大豬;長蛇:大蛇。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
★佛口蛇心: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虎頭蛇尾: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驚蛇入草: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❷ 虛與委蛇的典故

虛與委蛇的典故:戰國時期,列子是壺子的學生,學習老莊之道,後來他遇到鄭國的神巫季咸,就把他介紹給壺子。他們在一起開始鬥法比高低,壺子跟季咸虛與委蛇,讓他感到難以捉摸,就落荒而逃。列子刻苦學習,修煉老莊之道,終於達到忘我的境界。

虛與委蛇出處:《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虛與委蛇出處釋義:壺子告以原委:「人總是以自己極有限的所知來揣度萬物。巫咸不過是所知較多,尤其是對凡夫俗子頗為深知。



(2)蛇的典故擴展閱讀

虛與委蛇中蛇的讀音:明代浮白齋主人的《雅謔》中有一個小故事,提到「委蛇」這個詞的讀音。故事說,宋代時,薛姓一家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歐陽修,二女兒嫁給了王拱辰。後來歐喪妻,又續娶了薛家的三女兒。

歐陽修有個朋友叫劉原父,暮年再娶,歐陽修便以漢朝劉晨、阮肇入五台山采葯得配仙女的傳說,作詩揶揄道:「仙家千載一何長,浮世空驚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笑,劉郎今日老劉郎。」劉原父聽之不快,便尋機報復。

一日,歐、王、劉相聚,原父道:「從前有個老學究教小孩讀書,讀《毛詩》到委蛇委蛇這句時,告訴學生這個『蛇』字讀作『姨』,切記。」

第二天,學生在路上見乞兒耍蛇,很晚才到學校。學究責問緣由,學生道:「剛才在路上碰到有人弄蛇,我便駐足觀看,只見他弄了個大姨(蛇),又弄小姨(蛇),故誤了上課。」歐陽修聞之大笑。這個故事為「委」之「蛇」讀作yí的一個佐證。

❸ 有關「蛇」的成語和典故有哪些

有關「蛇」的成語和典故有:蛇蠍心腸 杯弓蛇影 佛口蛇心 打草驚蛇 撥草尋蛇

❹ 常山蛇的典故傳說

「常山之蛇」出自《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版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權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古代傳說中的這種常山蛇,能首尾互相救應,後因以喻首尾相顧的陣勢。 這就是常說的「常山棍法」 古代傳說中一種能首尾互相救應的蛇。後因以喻首尾相顧的陣勢。《晉書·桓溫傳》:「初 諸葛亮 造八陣圖於 魚復 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行相去二丈, 溫 見之謂『此常山蛇勢也』。」 宋 蘇軾《會獵葦園》詩:「雄心欲搏南澗虎,陣勢頗學常山蛇。」 清 顧炎武 《江上》詩:「何當整六師,勢如常山蛇。」

❺ 劉邦當初斬白蛇是什麼典故啊

劉邦當初斬白蛇是"斬蛇起義"典故。

拓展資料:

"斬蛇起義"是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之前的歷史典故。講述了劉邦在芒碭山斬蛇之後正式舉起反抗暴秦的義旗的故事。 這一故事普遍存在於藝術作品中,京劇裡面的《白蟒台》、《蕭何月下追韓信》、《大保國》對此均有描述。

出處:

歷史典故,選自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原文: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願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里,醉因卧。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笞之,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秦始皇帝嘗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游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呂後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後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譯文:

漢高祖劉邦做沛縣亭長的時候,為縣里押送一批農民去驪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劉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驪山也會被按罪被殺。於是走到豐縣西的涸澤地帶就停下來,飲酒大醉,夜裡乾脆就把剩下的所有農民都放了。並且對他們說:"你們都走吧,我從此也要逃跑了。"這些農民中願意跟隨劉邦的有十多個。劉邦帶醉行走在豐西澤中,讓一個農民在前面探路。這個人回來說:"前面有一條大蛇擋路,我們還是回去吧"。劉邦趁著酒勁說:"大丈夫獨步天下有什麼害怕的!"於是走到前面拔劍將蛇斬斷。蛇從正中間被分為兩段。走了幾里地,劉邦醉得倒下睡著了。劉邦隊伍中走在後面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一個老太太在路邊連夜放聲啼哭。問她為什麼這樣傷心,說:"我兒子被人殺了,所以痛哭"。問她兒子為什麼被殺,說:"我兒子是白帝子,變成蛇橫在路上,現在被赤帝子殺了,所以我很傷心"。人們以為她胡說八道、散布謠言,想打她,這個老太太突然不見了。後面的人趕到前面,劉邦才醒過來,人們報告了他這一情況。只有劉邦心裡覺得很高興,心生自豪感,跟隨他的人越來越敬畏他。秦始皇曾經說:"東南方向有天子氣"。於是親自東游來驗證,劉邦懷疑秦始皇說的就是自己,就躲了起來,藏到荒涼的芒碭山的深山老林中。呂雉和其他人都尋找他,每次都能在人跡罕至之處找到。劉邦覺得奇怪,就問是怎麼回事。呂雉說:"你在的地方頭上總有雲氣凝結,所以我們根據這一現象總能找到你"。劉邦聽了很高興,沛縣中的人知道後,許多人都來歸附劉邦。

歷史意義:

劉邦斬蛇起義的故事充分說明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治國道理。高傲的秦始皇自信的認為有了強大的軍隊、占盡地利的關中之地,再加上採用"焚書坑儒"這樣的政令控制住了國家的精神文明傳播,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執敲撲而鞭笞天下"了。然而給人當長工的陳勝吳廣、項羽和劉邦在轟轟烈烈的反秦斗爭中不到三年就推翻了這個空前強盛、烜赫一時的秦帝國。

劉邦的成功不僅著實為當時天下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出了一口惡氣,而且推翻了"君權神授"的封建統治思想,使人民開始覺得"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革命信條並不是不現實的。當然這也給後世的幾任漢朝皇帝鞏固自己真龍天子的權威製造了不小的麻煩,直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忠孝仁義的思想確定為國家的教育准則後,漢朝的社會思想才逐步趨於穩定。這也為儒家思想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中地位的確立產生了深遠影響。

❻ 關於蛇有哪些美好的典故或與之相關的傳說

蛇具有圖騰之相。遠古不少民族、部落以蛇為祖,節日期間隆祀厚祭。在印度神話里那伽(大蛇)是地獄帕塔拉的守護者,可見在原始認知中,蛇是通往潛意識的看守者和靈引,是靈性、智慧和神性的象徵。又因蛇的姿態和體型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雙重特徵,原始人用蛇來象徵陰陽互濟,孕育與繁衍。這些特性被神化後形成了蛇(龍)圖騰。

傳說中,漢族祖先有不少是蛇(龍)的化身,重慶最早簡稱為巴,《說文》中「巴」意為蛇,壯族的龍母文化中也將蛇尊為祖先。

晉干寶《搜神記》卷二十中有一個「蛇雀之報」的典故,
傳說隋侯外出時,看見一條大蛇受傷從中間斷開,他給蛇上葯救了蛇一命。第二年大蛇銜一顆明珠來報答他。楊寶幼年時,看見一隻黃雀被貓頭鷹擊傷,楊寶將黃雀帶回家療傷,傷好後就飛走了。第二天有一個黃衣童子拿四枚白玉環來報答他。這則典故的主題詞是報恩,延續了蛇的神性,讓人對蛇有感恩之心。

《戰國策》里的「畫蛇添足」人們再熟悉不過了。楚國有個人搞祭祀活動。祭祀完了以後,取出一壺酒來賞給門人喝。門人們約定畫蛇,誰先畫好這壺酒就歸誰喝。於是大家用樹枝和瓦片在地上畫了起來。有個人先畫好了正要喝酒,發現別人都還沒有畫好,就一手端著酒壺,一手又給蛇添足。沒等他把蛇的腳畫好,另一個人奪過酒壺,一口氣把酒喝光了。在這個典故中,蛇雖沒含有貶義,但畢竟不是那麼令人恭敬了。

再來說「打草驚蛇」。
典出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唐代有個縣官叫王魯,經常貪污受賄。一天,一個人把自己的下屬貪污受賄的事寫成狀子呈給王魯。王魯看後驚恐萬狀,下意識地在狀子上批了八個字:「汝雖打草,吾以驚蛇。」含義是你雖然是在打草,我卻像一條蛇一樣受到了驚嚇。後用以比喻做事泄密而驚動對方。後來這則典故被用於軍事策略。

柔軟的、扭曲的身姿,遮掩著惡毒的心腸。這是一些蛇給人的感覺。好像蛇的出世註定了它對這個世界的嫉恨和仇視。它總是在人類恐懼的心靈背景下伸出帶毒的信子。它所傷害的不僅是人類的肉體。《風俗通義》中那個「杯弓蛇影」的典故,讓官至主薄的杜宣心靈受到莫大的傷害。懸在牆上的赤弩進入酒杯中,讓杜宣誤以為是蛇。直至一個叫彬的老翁解其題,才化解了杜宣的心理疾病。這個典故有的版本把它說成是樂廣和客人的故事。蘇軾有詩曰:「床下龜寒且耐支,杯中蛇氣未應衰。」

《伊索寓言》里那則「農夫和蛇」的寓言令人不僅是怕了蛇,更是增添了仇恨。一個農夫救活了一條凍僵的蛇,蛇蘇醒過來咬死了農夫。這則寓言啟示人類,蛇的生存哲學里,沒有感恩這個詞。它與蛇雀之報那個典故顯然是互相對峙的,矛盾的。同樣一種動物,為何會出現不同的道德評判呢?我很疑惑。

在伊甸園,蛇沒有出現時,亞當和夏娃赤身裸體原始無邪。一天,蛇悄悄地對夏娃說:上帝真的說過,你們不可以吃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嗎?於是夏娃中計了,貪婪地摘下樹上的果子,和亞當一起吃了……他們偷吃禁果以後,果然痛失樂園。在這里,蛇是罪惡的淵源、魔鬼的化身、上帝的仇敵。安德列耶夫在那篇被稱為奇構佳作的《毒蛇的自由》中重復著「我愛你」時,我們聽到了毒蛇溫柔入骨的聲音:「我從來就是迷人的,溫柔,多情,知恩報德。而且聰明,高尚。我的勻稱的身子曲曲彎彎地游動時,是那麼綽約多姿,你准會樂於觀賞我靜悄悄的舞蹈」。

❼ 76人的蛇是什麼典故

這個新logo里,76人的隊標相當復古,同時變成了一個大鍾的樣子,還被一條蛇纏繞起來。而它版的主題,權叫做「費城團結」。

這是76人專門為季後賽定下的主旨,就好像曾經熱火的「15 Strong」、凱爾特人的「Ubuntu」一樣。

這個大鍾象徵的就是費城獨立廳的自由鍾(Liberty Bell),1776年7月4日,人們鳴響此鍾宣布美國獨立。而蛇則是本傑明-富蘭克林在1754年發起獨立運動宣傳時的漫畫,他當時的宣言是:「不革命,就死亡。」


在漫畫中,被一條蛇纏繞的,是13塊英國殖民地,富蘭克林希望憑此把他們都團結起來,驅逐殖民者。雖然這纏繞象徵著窒息,但在後來卻成為爭取自由的標志。

❽ 跟蛇有關的成語故事相關成語典故

畫蛇來添足huàshétiānzú
[釋義源]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成語故事]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❾ 詳細解釋「虛與委蛇」(典故)

虛與委蛇
虛與委蛇
xū yǔ wēi yí
〖解釋〗虛:假;委蛇:隨便應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內酬.
〖出處〗《莊子·容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示例〗他也要同你~了.★聞一多《詩與批評·戲劇的歧途》
語出《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隨順之貌也.至人應物,虛己忘懷,隨順逗機,不執宗本."後因謂假意殷勤、敷衍應酬為"虛與委蛇".

❿ 關於太極,據說有一個「鶴與蛇的典故」。請教。

在武當山至今抄流傳著張襲三豐觀「鳥蛇斗」的故事,說張三豐在「邋遢崖」看見一隻鳥與一條蛇打架,每當鳥上下飛擊長蛇時,蛇就蜿蜒輕身,搖著閃避,不曾被擊中。相持時久,鳥已精疲力竭,無可奈何地飛走了。長蛇也自由自在地鑽進了草叢。張三豐由鳥蛇斗得到啟發:以柔可以克剛,以靜可以制動。於是,模仿長蛇的動作創造出了內家拳。
也有另一個說法是蛇貓斗,當然於鳥蛇斗意思一樣。
不知道回答的是不是跑題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