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楷模一詞的典故

楷模一詞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2 18:06:54

1. 「楷模」詞語典故的出處

漢語詞彙「楷模」根據詞意解釋的不同,出處分別如下:

一、釋義:典範,榜樣,值得學習的人或事物。

1、古文出處:南朝·宋 范曄《後漢書·盧植傳》:「故北中郎將盧植 ,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干也。」

古文釋義:已故名將盧植,聲名遠揚,學識堪比儒學宗師,他是士人的榜樣,國家的棟梁。

4、出處:郭沫若《喀爾美蘿姑娘》:「這樣便是 西班牙 女子的楷模。」

二、釋義:猶效法。

古文出處::清 俞樾《茶香室續鈔·美體書》:「惜其書今無流傳者,否則供童子楷模,頗得也。」

古文釋義:為他的書沒有流傳至今而感到惋惜,否則讓學子們效仿也是非常了得。

(1)楷模一詞的典故擴展閱讀

例句:

1、雷鋒同志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2、地質學家李四光,堪稱一代楷模。

楷模的近義詞:

1、榜樣

釋義:值得學習的人或事物

出處:周恩來《在上海魯迅逝世十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 魯迅和聞一多都是我們的榜樣。」

2、典範

釋義:被認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現和基本特徵是最正規,合乎規范的。

古文出處:宋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敘圖畫名意》:「古之秘畫珍圖名隨意立,典範則有《春秋》,《毛詩》、《論語》、《孝經》、《爾雅》等圖。」

古文釋義:古時候珍貴的書畫名字都是根據意義來取的,《春秋》,《毛詩》、《論語》、《孝經》、《爾雅》等都是典範。

2. 西席桃李滿蒱東坦龍蛇盡楷模 含有六個什麼典故

西席,老師的別稱。桃李滿天下,弟子眾多。東坦,指王羲之坦腹東床,成為佳婿。筆走龍蛇,是為大書法家。

3. 楷模詞語典故的出處

楷模的出處:郭沫抄若 《喀爾美蘿姑娘》:「這樣便是西班牙子的楷模。」

讀音:[ kǎi mó ]

釋義:

1.典範,榜樣。

2.效法。

例句:

1.雷鋒的事跡傳遍全國,被奉為楷模。

2.他更是無數人學習的楷模他舉止淡雅的言語讓多少人為之欣慰。

3.雷鋒永遠是我們心中的楷模。

4.老先生經綸滿腹,堪稱我輩的楷模。

5.王先生高潔的品格,有目共睹,眾人都奉為楷模。

(3)楷模一詞的典故擴展閱讀

近義詞:典範 、榜樣 、規范 、模範 、表率 、樣板 、範例 、典型

一、典範[ diǎn fàn ]

釋義: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樹立~。~作品。

出處:孫犁 《關於詩》:「希望老一輩詩人,給青年詩人做個典範。」

二、榜樣[ bǎng yàng ]

釋義:作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好~。你先帶個頭,做個~讓大家看看。

出處: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殺只雞給猢猻看看,拿你先做榜樣。」

三、規范[ guī fàn ]

釋義:

1.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語音~。道德~。

2.合乎規范:這個詞的用法不~。

3.使合乎規范:用新的社會道德來~人們的行為。

出處:鄒韜奮 《萍蹤寄語》九九:「記者在上期通訊里談過蘇聯最大規范的日報。」

4. 書法的好處

一、字是「門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書法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學書法最基本的活動是寫字,而寫字首要的目的是為了記事和交流感情,起碼的要求是把字寫得規范、整潔、清楚,使人看了樂於接受,如果把字寫得雜亂無章,甚至隨心所欲,胡亂造字,讀者如釋「天書」,無法辨認,就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今社會,寫得一手漂亮的字,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強自信心。

二、書法可以修身養性。

學書法能使人變「靜」,培養人的專心、細心、耐心和毅力等優秀品質,從而提高人的整體素質――這是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常言道:寧靜致遠,靜能生智。

當一個人的心靈處於寧靜狀態時,其思維質量和辦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則心浮氣躁、思緒混亂或語無倫次。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變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通過書法,可以彌補。

三、書法可陶冶情操。

書法的內在規律決定了習書的嚴肅性。這就要求習書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高度的學習熱情,儼然誠懇的態度來對待;必須勤奮不息,孜孜不倦;必須加強修養,拓寬意境;必須豐富學識,博古通今,否則必將一事無成。

四、書法有益健康。

書法藝術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是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醫學專家研究結論表明,在可使人長壽的二十種職業中,書法名列榜首。

寫字能祛病健身。古人雲:「寫字用於養心,愈病君子之樂。」寫字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愛好,能使人在揮毫中自得其樂。人在寫字時「不思聲色,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使軀體和精神放鬆,對肌體起到調節、修復等作用,可推遲或延緩腦的老化。

「作書能養氣,也能助氣。」練習書法時,須絕慮疑神,全軀啟動,力送毫端,注於紙上,抒胸中氣,散心中郁。這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調節和鍛煉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靈心煥發,無疾而壽。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過練習寫字,養心愈疾,暢達延年。古往今來說書法能使人健康長壽,並非虛傳。

(4)楷模一詞的典故擴展閱讀: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對於人的健康長壽的確有一定作用。 歷代著名書法家的年齡情況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人活七十古來稀",而歷代書法家卻有很多 活了七八十、甚至八九十高齡。

例如,唐代的柳公權八十七歲,歐陽詢八十四歲,虞世南八十歲; 其後的徐浩七十九歲,楊凝式八十一歲,楊維貞七十四歲,文徵明八十九歲,劉世安八十五歲, 梁同書九十二歲,翁同和八十五歲,包世臣八十歲,何紹基七十四歲等等。可見,練習書法的確有助於人的健康。

書法與養生的這種維妙關系,從"練功"的角度也可以得到解釋。事實上,寫字時端坐的姿勢,就是氣功里所講的"坐功"。

一個人若能每天堅持坐上一陣子,便可以像練氣功那樣,達到以意導氣,使人精神振奮,意守丹田,呼吸勻稱,肌體和精神得到協調一致。如此堅持下去,定會有益身心!少生疾病,健康愉快,延年益壽。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志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

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眾參與性,故有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王鐸、毛澤東等。

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系密切。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第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最頂峰的。

5. 劉邦為什麼斬白蛇而起義有什麼典故么

漢高祖劉邦斬蛇碑是後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碑記。現在的斬蛇碑位於芒碭山主峰南麓,六角小亭,上覆黃色琉璃瓦、木柱和亭座彩繪,亭下有一巨形石龜,傳說是龍王的第九個兒子贔屓?。龜背上立一石碑,碑額陰刻楷書的「日月」和「漢高斷蛇之處」分列兩邊,其下碑文始敘劉邦芒碭山起義的事略,背後是永城縣人民政府於1982年重立碑記。

劉邦斬蛇起義,史書上多有記載,當地也流傳著關於劉邦斬蛇的故事。劉邦,秦末沛縣豐邑人。早年任沛縣泅水亭亭長時,縣里令他帶領一批民夫去驪山為秦始皇修築陵墓,走到芒碭山澤時人已跑掉大半。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解開掛在民夫身上的繩索,他說:「你們都趕快逃命去吧!我從此也要隱蔽起來了。」有一部分民夫看到劉邦如此仗義,不忍離去,願追隨劉邦。他們就在山澤間而行,准備逃到芒碭山隱藏起來。突然,走到前面的人回來稟報說:「前邊有一大蛇擋住道路,請繞道而行吧!」劉邦酒壯英雄膽,說:「男子漢大丈夫怕他作甚!」立即走上前去,拔出寶劍。白蛇道:「我乃白帝子,願和你一起誅滅暴秦,平分江山。」劉邦不允。白蛇道:『你斬吧!你斬我頭,我亂你頭,你斬我尾,我亂你尾。」劉邦此時酒勁上涌,舉起寶劍將蛇斬為兩段,繼續前行。突然有一老娘啼哭到:「我兒乃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擋道本是討封而來,卻被赤帝子殺了。」說罷突然不見,從此這片地上長出一片紅草來,據說是劉邦所斬白蛇的血染紅的,以前這個地方還稱作紅草坡。此事傳到劉邦那裡,劉邦暗自高興。其手下親睹此事,再加上劉邦平時的怪異行為,更是敬畏劉邦。他們認為劉邦必能成大事,更加赤心追隨劉邦。劉邦斬蛇之後,自量繼續去驪山必定被處死,於是就隱蔽芒湯山中,後又返回家鄉殺了沛縣縣令扯旗造反,被擁立為沛公,終於成為漢代的開國君主。

對於蛇母哭訴,血染紅草,清代歸德知府趙援在《漢高祖斬蛇碑》中寫道:「中原竟逐鹿,一蛇阻中谷。揮劍白帝終,蛇母秋郊哭。」同時代的永城詩人練貞吉在《漢高祖斬蛇處》中則寫道:「沛公夜過芒碭路,白蛇擋道攖其怒。劍殺飛動濺血紅,蛇本無知身死誤。王業何曾關此蛇,事出偶然非有故。」唐代詩人李白在《擬恨賦》中寫道:「……斷蛇奮旅,掃清國步,握瑤圖而攸升,登紫壇而雄顧,一朝長辭,天下搞素。」他認為劉邦斬蛇是為了振奮自己的部下。

劉邦斬蛇的故事不管你信不信,但劉邦斬蛇碑上出現的天下奇觀你卻不能不信。

每當夜幕降臨,用燈光直射碑體,2米多高的碑體倏忽不見。只見一尊金光燦燦的古代帝王形象欲向你走來。他頭戴高冠,身穿盔甲,腰系玉帶,足蹬高靴,二目炯炯,直視前方。一手廟碑俱毀。至大明隆慶五年,鄉人復立石碑一通,概述其事。然經風雨剝蝕,倒卧草叢,殘破不全。為保護該名勝古跡,於1977年由永城縣文物主管部門將原碑修補重立。四方遊客到此攬勝均為碑文缺字斷句、文不成讀而嘆惋再三。故今河南省人民政府、商丘地區行政公署、永城縣人民政府撥款復制此碑,並建碑亭保護。碑文缺字據當地教師閻樹故回憶,填字補句,連綴而成,所補文字,均填框內,為說明始末以記之。

6. 「西席桃李滿桑梓,東坦龍蛇盡楷模。」包含的六個典故,要典故題目,多謝

西席:即「老師」。這與漢明帝劉庄有關。據《稱謂錄》卷八記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

桃李:是學生的代稱。
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這個學館里有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詩·小雅·小弁》

東坦:女婿,又稱「東床」,源於晉代我國著名大書法家袒腹(也作坦腹)東床的傳說。相傳晉朝時,太傅郗鑒的愛女郗璇眉清目秀、聰明伶俐、妙齡待嫁。郗太傅聽說丞相王導的幾個兒子各個長得都很英俊,便有意與王府結兒女姻親。王丞相對這門親事也很同意。一天,郗太傅派一個門客拿著自己的給王丞相的親筆書信到王府去選婿。王丞相見過信後對這個門客說:「我的幾個兒子都在東廂房呢,轉告郗太傅,請任意選吧!」門客到東廂房看過之後,謝過丞相王導,趕回郗府,回復太傅說:「百聞不如一見,到了王府一看才知道,王丞相的幾個兒子長得真的都不錯,各個都很英俊。聽說我為您選女婿,都飾容待客,有的還有些拘謹,只有一個年輕人,袒腹卧於東床,好像沒聽說有這回事似的。」誰知郗太傅聞聽此言後高興地說:「就選那袒腹東床的為婿。我就得意這樣的,他將來肯定是一個好女婿。」太傅郗鑒後來又經過進一步了解,原來這個青年是王羲之,便將女兒郗璇嫁給了他。

龍蛇:開始時比喻非常人物,又指各色人物,龍蛇混雜。
楷模:典範的意思。
在宋代孫奕編著的《履齋示兒編》中,有這樣的話:「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後世人以為楷模。」

7. 西席桃李滿桑梓;東坦龍蛇盡楷模 含有六個什麼典故

西席:即老師。 古人除了尊稱老師為「夫子」、「先生」、「恩師」外,何以還尊稱為「西席」呢?這與漢明帝劉庄有關。據《稱謂錄》卷八記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此事史料可查:漢明帝是光武帝劉秀的繼承人,他當太子時就拜桓榮為師,登上皇位後對桓榮仍十分尊敬。他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請桓榮坐向東的位子,並替桓榮擺好桌案和手杖,親自手拿經書聽桓榮講解經文。他為何讓老師「向東」坐呢?原來,漢代室內的座次是以靠西牆而坐——即面向東方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東」的座次,明帝這樣安排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由於皇帝安排老師坐西席,於是人們就把家庭教師、甚至所有老師尊稱為西席了。 桃李:喻指門生、學生。 典出《韓詩外傳》七:「夫春樹桃李者,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者,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要了解這段話的意思,還須知道此話是何人對誰說的。原來,春秋時魏國有個大臣叫子質,他得勢的時候,曾培養和保舉過不少人。後來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獨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他遇到個叫簡子的人,就大發牢騷,抱怨那些受自己培養、保舉的人不肯為他出力。簡子聽後笑著說:「春天種下桃李,夏天便可以在樹下納涼,秋天還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種下的是蒺藜(一種帶刺的植物),那麼,不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滿身長的刺還會刺人。」接著簡子又說:「所以君子培養人才要像種樹一樣,應該先選准對象,然後再加以培養。你選拔的人本來就是不應該選拔的啊!」——這里簡子以「種樹」來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後來,人們就把老師培育出的優秀人才喻稱為「桃李」。並漸漸地把凡所教育的學生、栽培的後輩都稱作「桃李」了。如「門牆桃李」、「桃李滿天下」等。 桑梓:桑梓是桑樹和梓樹的合稱,它們都是很有實用價值的好樹木,古人常常在家園四周栽種這兩種樹,這里喻指家鄉。 此典出自《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四句詩譯過來大意是:我見到了桑樹和梓樹,便想起家園四周父母也種了它們,於是便恭恭敬敬地對著它們,何況來到父母跟前呢?所以見了父親,沒有不抬頭仰望著,所以見了母親,沒有不貼身依靠的。基於這樣的詩意,《後漢書》也曾有「松柏桑梓,猶宜恭肅(面對松柏桑梓,就應該現出恭敬肅順的樣子)」的句子。正因為桑樹、梓樹是父母親手栽種的,而它們又生長在家鄉,後人便用它們來喻指家鄉;又由於簡潔順口的需要,人們便把這兩種樹名簡縮合稱為「桑梓」,因而,桑梓就漸漸地成為家鄉的代稱了。例如:唐·柳宗元《聞黃鸝》詩:「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此外,由上述意,古人還常常稱家鄉為「梓里」、「梓桑(詩詞中因韻律需要顛倒)」。 東坦:指女婿。 為「東床坦腹」的略語。東坦何以指女婿呢?這與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婚姻有關。晉代太傅郗鑒想在丞相王導府上物色個女婿,便派他的門生到王家代自己挑選。門生來到東廂房王家子弟齊集的地方一個個相看了一番,回去向郗鑒報告說:「王家的小夥子都很好,難分上下。不過,聽說您要選女婿,他們個個都打扮得衣冠楚楚、舉止矜持,希望能被選中;只有一個後生躺在東邊的床上,敞開衣襟,露著肚皮,滿不在乎,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選女婿似的。」郗鑒聽了,高興地說:「這個人正是我要選的佳婿。」於是郗太傅就把女兒許配給了這個人。後來經過打聽,原來那個躺在床上坦露肚子的就是日後成為大書法家的王羲之。此故事作為美談流傳了下來,漸漸地人們就把別人的好女婿稱為「東床佳婿」、「東床坦腹」、「東床」和「東坦」等。 龍蛇:這里並非「龍」與「蛇」的合稱,而是比喻非常的人物。 典出《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意思是說:幽深的大山,廣闊的水域,實是多生龍蛇。據《辭海》中援引杜預的注釋:「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意思也就是說,不尋常地域環境,往往會生長出不尋常的事物,即鍾靈毓秀、地靈人傑之意。唐朝大詩人李白的《早秋贈裴十七仲堪》詩,其中「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兩句也可以作為佐證。此外,龍蛇一詞還常常比喻隱匿、退隱;比喻矛戟等武器;形容盤曲的樹枝;形容書法筆勢的蜿蜒盤曲或書法作品等等。但就本對聯內容來看,應該是喻指「非常的人物」——即卓越有才乾的傑出人物。 楷模:楷和模都是樹名。 至於「楷模」一詞,早在梁簡文帝《與湘東王書》中即有使用:「斯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楷樹,即黃連樹,這種樹枝幹疏而不屈,剛直挺拔。相傳它生於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墳頭。孔子死後,其弟子三千在墳墓邊守靈三年。唯獨子貢在孔子生病時因外出經商而未能探視,他則祭守六年。子貢在奔喪時曾折樹枝為哭喪棒,並將其插入墓旁,後來此樹枝便萌發長成葉茂枝疏、干直質良的大樹。模樹,據傳說生長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張「明德慎罰」、禮賢下士的周公墳上。此樹四季常青,枝繁葉茂,其葉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色澤純正。這兩種樹都因生長在聖賢的墓旁,其姿質又為人們所喜愛、欽敬,所以後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為師表的模範榜樣人物稱為楷模。

8. 告訴我們父母要為孩子做好榜樣的成語典故

以身作則 yǐshēnzuòzé [釋義] 身:自身;則:准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語出] 《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正音] 則;不能讀作「zhé」。 [辨形] 作;不能寫作「做」;則;不能寫作「嘖」。 [近義] 言傳身教 身先士卒 身體力行 [反義] 以身試法 [用法] 用於褒義。一般用於要求別人嚴格;而自己在行動中也能夠做到。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身先士卒」;都有「親自做出榜樣」的意思;但「身先士卒」偏重於「在關鍵時刻自己帶頭做;走在群眾的前面」;「~」僅指自己做出榜樣。 [例句] 政治思想工作必須是理論與實際聯系的;領導與群眾結合的;~、言行一致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