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紀律的典故

紀律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2 18:01:51

① 拜佛時都有什麼規矩

1、在廟里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拜佛,入寺門後,不宜中央直行,進退俱當順著個人的左臂靠邊行走。

2、進廟前沿盡量不要走中間,沿階梯邊沿而上,男左女右,進門時盡量不要走正門,因為方丈門朝晚課時都是從正門進的,而沙彌等從偏門進,所以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盡量應該從偏門進。

男左女右,女人進去時盡量跨右腳,出門時也從偏門出就是,不要踩在門檻上(一般寺院門檻做得很高)。進廟門的時候,不要踩門檻。

3、心要虔誠,要茹素,手要干凈;不要在廟堂里大聲喧嘩以及說無關的「嘮叨話」,不要用手指點佛像,不可大聲喧嘩和講不吹幕壩鎩,不要跨過蒲團。

(1)紀律的典故擴展閱讀

拜佛注意事項:

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燒),面朝大殿的大門(現在為了防止火災,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燒香了),雙手輕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燒的火隨即會熄滅,千萬不能用嘴去吹滅

進廟燒香,意思是點燃自己的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時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燒可以燒一枝,可以燒兩枝,最多燒三枝。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進廟燒香,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從外頭買,不過一般大殿上都備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點功德錢,如果困難,放心菩薩不會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樣有功德。

廟里的墊子中間是給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邊的,女人用右邊的。

② 有關遵守規則的名人事例

1、陳毅制定「入城守則」

1949年5月24日夜裡,上海街頭響起半夜激戰的槍聲。第二天,天蒙蒙亮,市民們小心地打開一點門,從門縫里望出去,只見馬路兩側,整齊地躺滿了抱著槍,合衣而睡的解放軍戰士,市民們感到奇怪,「這些軍隊怎麼和以前不一樣的呢?」

不一會,市民們開始走出家門。他們看到戰士已經起來了,有的在洗漱,有的在吃飯,吃的是饅頭、鹹菜。於是,不少市民拿出熱水瓶,給戰士們倒開水。戰士們笑嘻嘻地搖著頭,謝絕了。天大亮了,「解放軍露宿街頭」,「解放軍秋毫無犯」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上海,市民蜂擁上街頭,歡迎人民子弟兵,慶祝上海獲得新生。

拓展資料:

規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並通過的,由群體里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它存在三種形式:明規則、潛規則、元規則,無論何種規則只要違背善惡的道德必須嚴懲不貸以維護世間和諧。

明規則是有明文規定的規則,存在需要不斷完善的局限性;潛規則是無明文規定的規則,約定俗成無局限性,可彌補明規則不足之處;元規則是一種以暴力競爭解決問題的規則,善惡參半,非道德之理的文明之道。

③ 烏合之眾的意思

烏合之眾的意思是:像烏鴉似地聚合在一起的一幫人。

一、讀音:[ wū hé zhī zhòng ]

三、出內處:《後漢書·耿弇傳容》:「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 烏合:像烏鴉似地聚合。

二、翻譯:比喻雜湊在一起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人群。士兵都是臨時拼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人群,要打敗他們很容易。

四、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3)紀律的典故擴展閱讀

典故:

西漢末年,王莽(邯鄲市大名縣人)被打敗後,劉玄稱帝。扶風茂陵(今陝西省)人耿龠隨其父耿況投奔了劉玄。沒過多久,邯鄲人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與,在西漢宗室劉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為帝,建都邯鄲。

這時,耿龠(gěng yuè)手下的孫倉、衛包便勸耿龠投歸劉子與(王郎)。耿龠聞聽大怒,按劍說道:」劉子與這個反賊,我和他勢不兩立!等我到長安請皇上調動漁陽、上谷的兵馬,從太原、代郡出擊,來回幾十天,便能以輕騎兵襲擊那些'烏合之眾',勢如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定能獲勝。誰不識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賊,定遭滅族殺身之禍!」

④ 古代都督割發什麼意思

古代都督割發一般指古代的都督或者位高權重的官員們違反了法律或者紀律的時候,就以割發來代替斬首之刑。儒家思想其中就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由此可見,在當時,割發是非常嚴重的,以此來代替處罰。

這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叫做「髡(kūn,音昆)刑」。古代人都是長發,用簪子固定住。而短發的只有一種人:奴隸!古代越國人都是短發,所以被說是野蠻人,在中原人看來,短發是低賤的象徵。包括曹操手下的崔琰就被曹操罰為奴隸,但是不可能會真的讓堂堂一個士人去挖煤吧!他受的刑罰正是這種刑。

三國時期,魏國大軍發兵宛城時路過麥田,曹操下令踐踏麥田者當眾斬首,不料自己的馬卻受驚踐踏了麥田,曹操「割發代首」以明軍紀。在古代,因其蘊含「嚴於律己」「以上率下」的深刻道理而被廣為流傳。

史書記載

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曹瞞傳》曰:常出軍,行經麥中,令「士卒無敗麥,犯者死」。騎士皆下馬,付麥以相持,於是太祖馬騰入麥中,敕主簿議罪;主簿對以春秋之義,罰不加於尊。太祖曰:「製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然孤為軍帥,不可自殺,請自刑。」因援劍割發以置地。

意思是說:有一次,曹操率軍經過麥田,下令說:「士卒不要弄壞了麥子,有違反的處死!」軍中凡是騎馬的人都下馬,用手相互扶著麥子走,未想曹操的馬竟然竄進了麥地,招來手下的主簿來論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應對說:自古刑法是不對尊貴的人使用的。

曹操說:「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違反,如何能統帥屬下呢?然而我身為一軍之帥,是不能夠死的,請求對自己施予刑法。」於是拿起劍來割斷頭發投擲在地上。

(4)紀律的典故擴展閱讀:

「割發代首」的現象實質上是偷換了責任主體,逃避了追責。當前,從嚴治黨的高壓態勢下,仍有少部分領導幹部秉持「香燒三分、話說七分」厚黑哲學,不敢擔當、不敢擔責,需要明確責任時「偷梁換柱」,需要承擔責任時「李代桃僵」,在「文字游戲」里尋找「迴旋的餘地」。

有的制定文件時避重就輕,責任主體、追責方式一筆帶過,有的簽訂軍令狀時安排分管領導代筆,出了事情找人擔,等等。這種現象極大的破壞了班子的團結,重創了幹事創業者的積極性,損害了群眾的殷切期望,可謂「百害無一利」。

⑤ 中國古時候在打仗的時候,陣法究竟有什麼作用

受評書、演義、小說等文學作品的影響,在談到古代軍隊打仗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什麼一字長蛇陣、五行陣、八卦陣,陣中變化無窮、暗藏殺機,神秘莫測,彷彿有了它便可以無往而不勝。而在現代影視作品中,但凡表現兩軍交戰的畫面又通常是兩方人馬喊殺著向前沖鋒,然後打成一片,這邊的士兵摔打成一團,那邊的士兵刀劍對砍,甚至還有的一個人砍倒一大片。這就不禁讓人困惑,真實的古代打仗到底什麼樣子?傳聞中神乎其神的古代陣法的真面目如何?它在實際作戰中到底有沒有用呢?

其三,可以適應地形並能隨時變化應對戰場突發情況。北宋初年,宋太宗率大軍平滅北漢,正式結束五代十國藩鎮割據的時代後,攜滅北漢之餘威,不顧軍隊師老兵疲,執意拿下幽雲十六州,結果與遼國幽州一戰,大敗而歸,本人中箭負傷,還當了會高粱河車神。戰後,宋太宗料定遼國必定前來報復,便提前做了安排,令北宋雲州觀察使劉廷翰率部抵禦,崔翰、崔彥進、李繼隆等將領率部支援,並親手繪制陣圖,讓前線將士以此排兵作戰。然而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豈是一幅提前畫好的陣圖可以應對了的?果然,依照陣圖,在廣闊的華北平原,宋軍分為八陣,每陣之間相隔遙遠,根本無法相互照應,面對擅長突襲的遼國精銳騎兵,只能被分割包圍,各個擊破,因此戰前宋軍將士皆畏懼不已。

所幸,有北宋戰神李繼隆力挽狂瀾,他向主將建議,必須臨時變陣,如若不勝,自擔全責(李繼隆的妹妹是宋太宗的皇後,李繼隆本人就是皇帝的大舅哥)。崔翰等人原本都猶豫不決,此時見有人擔責,便同意變陣。而且為了爭取變陣時間,宋軍還派出使者覲見遼軍主帥,假裝投降,成功的麻痹了遼人。宋軍方面將八陣改為兩陣,前後呼應,互為掩護,以詐降為名誘敵深入,只待遼軍大搖大擺進入,便迅速包圍了來犯之敵,形成口袋陣一同發起攻擊,大破強敵,遼軍慌亂而潰,悉走西山,投坑谷中,死者不可勝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幽州戰敗後宋朝方面的不利態勢。

所以,陣法顯然是行軍打仗必不可少的,但又絕不可固守成規,要依據戰場情況、敵我態勢、天氣狀況等適時而定,方可立於不敗之地,類似宋太宗什麼“平戎萬全陣”之類的試圖一個陣法包打天下的想法,只能遭致慘敗。

⑥ 中國古代守紀律的故事

1、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在街亭對戰。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諸葛亮雖有擔心,但馬謖表示願立軍令狀,若失敗就處死全家,才勉強同意他出兵,並指派王平隨行。諸葛亮交代馬謖安置完營寨後須立刻匯報,有事與王平商量,馬謖一一答應 。

可是軍隊到了街亭,馬謖完全不聽王平的建議,執意扎兵在山上,而且沒有遵守約定將安營的陣圖送回本部。司馬懿進攻街亭後, 圍兵在山下, 切斷糧食及水的供應。馬謖兵敗如山倒, 重要據點街亭失守。事後,諸葛亮為維持軍紀揮淚斬馬謖,並自請處分,降職三等。

2、柳下惠坐懷不亂

古時候的展溝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個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過柳林時,忽遇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個破廟里避雨。恰在這時,一年輕女子也到此避雨,與他相對而坐。半夜時分,年輕女子被凍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懷中,以溫身驅寒。

柳下惠急忙推辭:「萬萬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處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懷,更是有傷風化。」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聖賢,品德高尚,小女子雖坐在懷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無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無推託之詞,只好讓女子坐到自己懷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懷抱女子,閉目塞聽,絲紋不動,漫漫長夜竟不知溫香在懷。天明,雨過天睛,得恩於柳下惠的女子不勝感激地說:「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虛傳。」

3、曹操自刑

一次曹操帶兵出征,路過一片麥田,他當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踐踏麥田,違者斬!」命令一下,人人都小心起來。偏巧,曹操的馬受驚了,奔到麥田裡去,官兵見狀,都站在田埂上、路旁邊,默默地看著。曹操勒回了馬,立即把行軍主薄叫到馬前,讓其議罪。

主薄言引《春秋》說:「罰不加於尊」,這件事就算了。曹操說:「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帶頭去破壞它,怎麼讓三軍執行?但我是全軍之主,也不好自殺,只有處於刑法了。」說著,他拔出寶劍,割下鬍子,古人是不割須不理發的,這是當時的一種刑法。曹操自刑,全軍震動。此後,曹操的威望就更高,曹軍的紀律也更嚴明了。

4、岳飛軍紀嚴明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

在「岳家軍」的隊伍里,軍紀特別嚴。一次,有個兵士擅自用百姓一束麻來縛柴草,被岳飛發現,立刻按軍法嚴辦。軍隊行軍經過村子,夜裡都露宿在路旁。老百姓請他們進屋,沒有人肯進去。岳家軍中有一個口號,叫做:「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5、孫武斬嬪妃

一天,孫武來到吳國,吳王闔廬久仰他的大名,十分希望能夠任用他,想測試孫武的兵陣部署本事,派了一百八十名美貌的嬪妃,交由孫武排兵演練。孫武將她們分為兩支隊伍演練,安排好之後,令鼓手擊鼓為令演練軍陣,可是嬪妃卻完全不當一回事,以為好玩新奇,互相之間亂作一團,嬉笑不止,孫武再三喝止,還是混合在一起相互打鬧,完全沒有隊形。

於是他就命令衛兵將那兩個隊長推出去斬首。吳王坐在閱兵台上看見孫武要殺他最寵愛的妃子,大驚失色,慌忙派人下令阻攔。孫武堅持按軍令處置,吳王啞口無言,只好眼睜睜看著孫武將兩位愛姬斬首示眾了。

⑦ 書記在論述黨的紀律和規矩時都用過哪些典故

世界性瞻拖軍長有防

⑧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什麼意思

用於比喻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開,內是朋友之間門當戶對、志同容道合的統稱。

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差不多。除此之外,惺惺相惜、志同道合、步調一致、氣味相投、心心相印等這些詞也與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似。

注釋:類:同一類。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人按照其品行、愛好而形成團體。指好人總跟好人結成朋友,壞人總跟壞人聚在一起。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

出處:《易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8)紀律的典故擴展閱讀:

原文是:淳於髡一日而見七人於宣王。王曰:「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淳於髡曰:「不然,夫鳥同翼者而聚居,獸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於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睾黍梁父之陰,則郄車而載耳。夫物各有疇,今髡賢者之疇也。王求士於髡,譬若挹水於河,而取火於燧也。髡將復見之,豈特七士也?」

⑨ 跪求關於合規,守規,捍衛規矩,按照規章辦事情,促使其成功之類的歷史事件或典故

那麼軍事上的應該會比較多了。
1、春秋末期,吳王闔閭命孫武現場演示軍隊訓練,孫武用眾女婢演示。開始,眾婢不聽號令,於是孫武命人將兩個隊長斬首,眾婢便乖乖聽命。後來孫武為吳國訓練了強大的軍隊,吳國憑此稱霸一時。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記載記載孫武的史料即《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武與孫武孫孫臏、吳起合列一傳,記載如下。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閭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於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
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古隊長。吳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於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願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於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2、三國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還有諸葛亮自貶。陳壽《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袁子》: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

⑩ 中國古代守紀律的故事有哪些

1、岳飛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

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2、柳下惠

古時候的展溝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個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過柳林時,忽遇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個破廟里避雨。恰在這時,一年輕女子也到此避雨,與他相對而坐。半夜時分,年輕女子被凍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懷中,以溫身驅寒。

柳下惠急忙推辭:「萬萬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處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懷,更是有傷風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聖賢,品德高尚,小女子雖坐在懷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無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無推託之詞,只好讓女子坐到自己懷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懷抱女子,閉目塞聽,絲紋不動,漫漫長夜竟不知溫香在懷。

天明,雨過天晴,得恩於柳下惠的女子不勝感激地說:「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虛傳。」柳下惠的行為就是紀律的體現,就連孔子都對他贊不絕口,稱其為「被遺落的賢人」。

3、曹操

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操帶兵出征,路過一片麥田,他當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踐踏麥田,違者斬!」命令一下,人人都小心起來。偏巧,曹操的馬受驚了,奔到麥田裡去,官兵見狀,都站在田埂上、路旁邊,默默地看著。

曹操勒回了馬,立即把行軍主薄叫到馬前,讓其議罪。主薄言引《春秋》說:「罰不加於尊」。曹操說,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帶頭去破壞它,怎麼讓三軍執行?但我是全軍之主,也不好自殺,只有處於刑法了。

說著,便拔出寶劍,割下鬍子,此後,曹操的威望就更高,曹軍的紀律也更嚴明了。軍隊的紀律嚴明,便是打勝仗的基礎,日後曹操能以少勝多,打敗袁紹,除了他個人的軍事素養,主要就是曹軍嚴明的軍紀。

4、諸葛亮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在街亭對戰。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諸葛亮雖有擔心,但馬謖表示願立軍令狀,若失敗就處死全家,才勉強同意他出兵,並指派王平隨行。

諸葛亮交代馬謖安置完營寨後須立刻匯報,有事與王平商量。軍隊到了街亭,馬謖完全不聽王平的建議,執意扎兵在山上,而且沒有遵守約定將安營的陣圖送回本部。

司馬懿進攻街亭後, 圍兵在山下, 切斷糧食及水的供應。馬謖兵敗如山倒, 重要據點街亭失守。事後,諸葛亮為維持軍紀揮淚斬馬謖,並自請處分,降職三等。

5、邱少雲

邱少雲於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邱少雲潛伏點附近,他沒有立即滾向他身後的水坑,因為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嚴格地遵守紀律,放棄自救壯烈犧牲,年僅26歲。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