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生死之交的典故

生死之交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2 14:48:21

⑴ 生死之交的事例

徐霞客(1587-1641)與黃道周(1585-1646)是莫逆之交和生死之交.他們雖然個性迥異:一個敢於直言強諫,忠貞不屈;一個癖愛名山大川,探奇索密,但是愛國的真摯友誼卻把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
明朝末年的崇禎時期,黃道周是聞名朝野的著名學者和忠臣;徐霞客是鄙夷科舉,愛慕名山、大川和偉人的旅行家.徐霞客游歷了許多名山和大川,但就是沒有機會與偉人黃道周認識,所以非常希望有朝一日能見識見識他,以遂平生之願. 崇禎元年(1628),徐霞客得知黃道周因母喪守制在家,就徒步走了三千多里路,專程到漳浦拜謁黃道周.到了東皋書舍,黃道周看著風塵僕僕的陌生來客,正在納悶,只見來者一臉崇敬和虔誠,並自報家門:「晚生是江陰遊子徐宏祖,久慕黃先生大名,特徒步行程三千里,前來拜謁黃先生!」黃道周聽了來人的介紹,一愣,問:「你就是陳繼儒先生(陳繼儒,明末著名文學家和書畫家)給取的別號為霞客的徐宏祖?」徐霞客趕緊作揖道:「在下晚生就是.」黃道周聽了大喜,早聽說江陰有一個不愛功名愛山川,年年月月冒艱險,爬山涉水的怪人徐霞客,早想和他認識,沒想到眼前這不速之客,就是此人!於是,兩人執手握腕,相見恨晚,在東皋書舍,秉燈夜談,從為學到為人,從求仕到為官,從在朝到在野,從愛山川到愛國家,無所不及,所見略同,竟暢談到天亮. 臨別之際,徐霞客很想請黃道周賜墨題詩,可是中國古人有這樣的習俗,就是守孝的人,要「淡墨」,即戒筆墨,所以不敢違例.盡管如此,徐霞客與黃道周的東皋書舍相見,已使他們從此成了莫逆之交. 光陰荏苒,兩年過去了,即崇禎三年(1630),黃道周服母喪期滿,接到崇禎皇帝的詔諭,調他回京復職.這天,黃道周坐著官船,路過常州又繼續北上.此時,正好徐霞客也到常州拜訪被黃道周稱為「文章意氣」出類拔萃的好友鄭曼.徐霞客在常州朋友處得知黃道周經過常州,又因為公職在身而無法到江陰拜訪徐霞客的消息,又高興又遺憾.高興的是黃道周這樣的偉人沒有忘記他徐霞客,遺憾的是只差前後腳,卻無法和他渴望拜見的人相見.思之再三,徐霞客斷然決定:雇一艘小船,追尋他去! 這時,正是初春,春寒料峭,北風呼呼地刮著,大運河上,徐霞客的小船正離開常州碼頭向北急駛.徐霞客站在船頭,焦急地翹首向北眺望.過了一會兒,徐霞客對正在奮力搖船的船家說:「還能再快點嗎?」 船家喘著氣答道:「客官,逆風北上,這可是最快的速度了.」 徐霞客向船家道了歉,從船艙里找來了一支槳,幫助船家劃了起來. 就這樣,徐霞客追趕了一天一夜,一直追到了丹陽,才追上了黃道周的官船.黃道周沒想到能在此見到他最為賞識的朋友徐霞客,也非常高興,忙叫人拿來酒菜,在船上一邊觀賞運河邊上的風景,一邊執壺對飲,暢敘胸懷. 黃道周抱歉地說:「昔日漳浦一會,彼此掏心,肝膽相照,不想而今已過兩年.其時我本想吟一詩相贈,無奈有筆墨之戒,不能違背.今日我當為老弟補吟一首,以償舊欠.」於是,黃道周拿來筆墨,邊飲邊吟邊寫,酒未盡而詩已成,題目是:《七言古詩一首贈徐霞客》,詩中寫道: 「天下駿馬騎不得,風稍雪尾走白日.天下奇人癖愛山,負鐺瀉汗煮白石.江陰徐君杖巨雄,自表五嶽之霞客.……」為了表示對黃道周的題詩貴贈,徐霞客親自斟滿了一杯酒,雙手遞給黃道周.黃道周接了酒杯,望著運河渾濁的河水,沉思不語.徐霞客見狀,不解.黃道周感嘆道:「當今政局紊亂,外侮疊來,真使我憂心如焚啊!朝廷上那麼多的將官,享受著那麼多的俸祿,他們如果能有你爬山涉水那樣的勇氣,還怕國家治理不好,外敵入侵嗎?」 黃道周使徐霞客非常感動.臨別的時候,徐霞客緊緊握著黃道周的手說:「朝廷壞人當道,兄長歷來剛正不阿,此次進京復職,前程艱險,望多加小心才是.」黃道周頷首. 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黃道周到了朝廷,還是繼續他剛強不阿,仗義直諫的秉性.崇禎五年(1632),黃道周因上書崇禎,觸怒龍顏,終被削職為民. 「無官一身輕」,黃道周暫時忘記了當官的煩惱,在回鄉南歸的途中,路過江陰.這時候,黃道周有時間可與老朋友相會了.他在日記里寫道:「出都以來,自春徂秋,亦隨意放浪山水.」這一段時間,黃道周與徐霞客朝夕相處,把思想寄託於祖國美好的山水之間. 他們游歷了太湖,相互吟詩作賦.徐霞客因與偉人朋友在一起,情緒高昂,詩興大發,連續寫了五首詩,題名是《賦得孤雲獨往還》,而黃道周則為他的詩寫跋.文中說:「壬申(即崇禎五年)秋,同徐振之(徐霞客的字)泛舟洞庭,還宿楞枷山.」這洞庭,就是有東、西洞庭山的太湖;這楞枷山,就是位於蘇州西南、瀕臨石湖的一座山.黃道周在為徐霞客寫完跋以後,也詩興大發,在燈下依徐霞客的詩韻和了五首.黃道周在詩中寫道:「同心宜送遠.」表明了他們的同心,也說明了徐霞客為他所崇敬的朋友送行,路程竟達數百里,可見他們之間的感情之深! 他們泛舟太湖,夜宿楞枷山,沽酒對飲,且飲且吟,詩已成而意未盡.酒到半酣,黃道周意興絲毫未減,即興在徐霞客所寫的《徐霞客記游》的扉頁上揮毫疾書,寫了一首贊揚徐霞客熱愛祖國名山大川的七言古詩.這首古詩,文不加點,沉鬱激壯,句句皆成絕調.在旁的文震孟拍案叫絕,說:「真是奇人遇奇人,奇境成奇文,可謂『霞客著屐破啖裘,石齋落筆驚風雨!』」 從此,黃道周的這首題詞,閃爍在徐霞客《徐霞客記游》的扉頁上,為人所千古傳誦. 後來,黃道周又被崇禎起用,可是剛烈的黃道周又在朝廷上與崇禎論辯;再後來,還因解救解學龍而遭罪,挨廷杖、下監獄.卧病在床的徐霞客聽到了黃道周下獄的消息,立即叫長子徐屺北上到北京獄中探望,並贈以寒裘.徐屺回來,把黃道周在監獄中的傷心事,告訴了父親.徐霞客聽了兒子的敘說,遙想摯友黃道周一生為國憂民,卻遭到如此的不幸,悲憤異常,捶打床沿,長聲慨嘆,不願吃飯,終於悲憤而死. 關在監獄里的黃道周聽到了徐霞客病逝的消息,萬分悲痛,揮淚悼歌,紀念他的生死之交: 「天剪鳳翎到塞鴻,遠游負鍤爾終窮.昨傳獨往來脂習,一旦臥遊失次宗!知我未凋猶強飯,聞君臨萎遂推篷.十洲五嶽齊揮淚,屐齒無因共數峰.」

典故: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是什麼事

講述的是春秋時期,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可是年近四十,仍然功不成名不就。聽說楚王「招賢納士」,他就冒著嚴寒風雪奔向楚國,途中求宿於羊角哀家,受到羊角哀熱情接待。當夜,兩人抵足而眠,共談胸中學問,談得十分投機。

第二天,他們就結為兄弟,並決定結伴一同前往楚國求功名。誰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陰雨做難,後風雪又來攔路,他們盤纏用盡,身上衣服單薄,所帶干糧又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左伯桃想,如果兩個人都去楚國,那就都去不成,一個人單獨去,那還有希望。

於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脫給羊角哀,逼他獨自走。羊角哀堅決不肯,也要脫下衣服給左伯桃,讓左伯桃獨自去楚。兩人爭執不下,左伯桃以自殺來勸,最後羊角哀懷著無限悲痛,取了衣糧,悲傷哭泣著離去。

在楚國得官之後,羊角哀立刻回到左伯桃凍死之處,埋葬了左伯桃的屍體。左伯桃的陵墓臨近荊軻墓,夜夜受其侵擾。感於左伯桃的勢單力孤,想到「脫衣共糧」的真情往事,羊角哀決定自刎而死,葬於左伯桃的墓旁,並幫助他解除了荊軻陰魂的襲擾。

這就是人們所稱道的「羊左之交」,也稱「捨命之交」,八拜之交之一。

(2)生死之交的典故擴展閱讀

中國的「八拜之交」

1、知音之交——俞伯牙與鍾子期

說的是俞伯牙認定鍾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後,在鍾子期死後為鍾子期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後破琴絕弦,再也不彈琴了。

2、刎頸之交──廉頗與藺相如

秦王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使趙王免受屈辱,安全回到趙國。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廉頗很是不服氣,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迴避與廉頗見面。

廉頗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並得意的到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因此給不服氣的門客講解說,他連秦王都不怕,只是不想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3、捨命之交──角哀與伯桃

4、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春秋戰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是合作關系,開始的時候管仲並不得志,無論是做買賣還是做事,鮑叔牙始終相信他,並給了他竭盡所能的照顧。而且在小白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時,鮑叔牙卻極力推薦管仲,到最後管仲封侯拜相,管仲對周圍的人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這才是我的好朋友啊!

5、膠膝之交──陳重與雷義

陳重和雷義兩兄弟,是東漢年間豫章郡遠近聞名的兩位謙謙君子。很快得到了太守張雲的賞識,舉薦陳重為孝廉,推薦他做官,但陳重認為雷義更適合當官,於是再三請求把功名讓給雷義。太守沒有應允,但沒過多久,雷義也憑借自己的能力成功進入到了仕途,兩人一起到郡府就職。

恰逢奸臣當道,民不聊生,雷義因代屬下受罪而被免官。陳重於是棄官不做,來到京城為雷義擊鼓鳴冤。雷義回鄉後居然又被舉薦,多次推辭,想把功名讓給陳重,又不被同意。這次東漢三府強行徵召二人為官。陳重被徵召為侍御史,雷義被徵召為灌謁太守。

後人把他們的形影不離和深厚友誼用膠漆來比喻。如膠似漆起初並不僅僅代表愛情,更是形容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6、雞黍之交——元伯與巨卿

範式少時與元伯為友,二人讀書後,同歸鄉里。範式對元伯說,他兩年後回來拜訪,兩人約定了拜見的日期。日期將至之時,元伯把這件事稟告了母親,請母親准備飯食以迎接摯友的到來。

母親不相信他們約定的具體日期,元伯說:「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會違背。」到了約定的這一天,範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飲,盡歡才散。

7、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起打天下,義字為先——這就是著名的「桃園結義」。劉備、張飛和關羽三人在桃園結為生死之交。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說的是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兩個不同代人之間的故事

⑶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背後的典故

桃園結義: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內張飛、關羽容又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庄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准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⑷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的典故

總之是劉關張情投意合,決定干出一番大事業。於是在桃園結拜為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⑸ 生死之交的典故



生死之交


shēng

zhī
jiāo


同生共死的交誼。


元·鄭德輝《縐梅香》:「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

⑹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的典故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的典故
東 漢 末 年,朝 廷 腐 敗,張 角 率 領 農 民 起 義,反 抗 朝 廷,起 義 軍 頭 戴 黃 巾 作 為 記 號, 這 就 是 歷 史 上 有 名 的「黃 巾 起 義」。

東 漢 皇 帝 為 了 鎮 壓「黃 巾」, 下 令 各 地 招 收 新 兵。這 天, 劉 備 正 看 招 兵 的 告 示, 身 後 又 擠 過 來 一 個 黑 臉 大 個 兒, 名 叫 張 飛。 兩 個 人 便 商 量 一 起 去 參 軍。

劉 備 和 張 飛 來 到 一 個 酒 館。他 們 正 喝 著 酒, 一 個 紅 臉 大 漢 進 來 了, 喊 道:「 快 給 我 拿 酒 來, 我 急 著 去 參 軍 呢!」 劉 備見 他 身 材 高 大, 非 常 威 風, 就 請 他 一 起 喝 酒。 這 人 名 叫 關 羽, 因 為 殺 了 本 地 的 惡 霸, 才來 到 這 里。 劉 備 說:「 我 們 一 起 干 一 番 事 業 吧!」

三 人 喝 完 酒, 一 起 來 到 張 飛 的 桃 園。 他 們 在 桃 園 里 對 天 起 誓,結 為 兄 弟。 這 就 是 著 名 的「 桃 園 結 義」。

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已經做好了准備,要發動火攻一舉燒毀曹軍的戰船,打敗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錯,竟然沒有想到火攻對風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時節長江中游一帶多刮西北風,沒有東南風。如果就著西北風放火,曹軍處於上風頭,剛好燒了自己,根本燒不到曹軍。周瑜想不出辦法,一下子病倒了。諸葛亮當時在周瑜軍中幫著出謀畫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給周瑜開了一個「葯方」:「欲破曹軍,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讓諸葛亮想辦法「搞」來東風,諸葛亮當即答應:「可以借。」於是周瑜讓人建起一座七星壇,諸葛亮裝模作樣地上壇作法,要「借東風」。到了作戰那天,果然東南風大起,周瑜乘機發動進攻,一舉擊攻了曹軍。其實,諸葛亮是善於預測天氣,他是通過預報知道這一天有東南風的,根本就不是「借」來的。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諸葛亮為了治癒周瑜的心病,稱自己能夠借來東南風,在七星壇上祭拜整日,終於颳起了東南風。周瑜派黃蓋開火船前去燒曹操戰船,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損傷大半。
赤壁之戰以後 諸葛亮三計氣死周瑜 得了荊湘九郡 其中荊洲是當時軍事要陣 為兵家必爭之地 劉備為完成三足鼎立之勢 需奪取西川 以立其業 故派大將關羽鎮守要地荊洲 吳國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 始終不放棄奪回荊洲的想法 因此 設酒宴名為招待關羽 實為鴻門之宴 宴請關羽過江到東吳 席間埋伏刀斧手欲殺之 關羽久戰沙場 熟讀兵書 早知是計 便有所准備 故而 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 提著寶刀 輕駕小舟 單刀赴會 席間 關羽借與魯子敬多年未見敘舊為由 拉著魯肅不放手 互相敬酒 實則以魯肅為人質 以脫身 埋伏刀斧手見魯肅被困 不敢輕易下手 關羽不僅應邀赴了宴會 更挫動了吳國的銳氣 打消了孫權收回荊洲的念頭 同時也歌頌了關羽勇敢的精神和過人的才智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征荊州。這時劉表已亡,他的兒子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率軍民二十多萬人南撤。在曹軍追及到當陽長坂坡時,劉備寡不敵眾,大敗而逃,輜重全失。徐庶的母親也不幸被曹軍擄獲,並被曹操派人偽造其母書信召其去許都,徐庶得知此訊,痛不欲生,含淚向劉備辭行。他用手指著自己的胸口說:「本打算與將軍共圖王霸大業,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擄,方寸已亂,即使我留在將軍身邊也無濟於事,請將軍允許我辭別,北上侍養老母!」劉備雖然捨不得讓徐庶離開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離,更怕萬一徐母被害,自己會落下離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揮淚而別。

⑺ 生死之交的最簡典故 要快

出處

元·鄭德輝《縐梅香》:「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

⑻ 生死之交的故事20個字概括

就是他們在桃園結義,詳細看資料: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提專起劉屬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 桃園之拜……"(《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清代一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們是在桃園結義。

⑼ 生死之交的成語典故100字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全文如下: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關羽)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游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纔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