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豆腐典故

豆腐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2 12:24:00

A. 八公山豆腐的傳說典故

八公山裡有一個老漢,他是摸豆腐的,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發酵粉抽了以後,摸出來的都是非常的有特色。

B. 首先的一塊豆腐的歷史故事

即便淮南王劉安死了,也有兩樣東西使他不死:《淮南子》和豆腐。《淮南子》是回一部書,裡面天答文地理養生玄學無所不包,算是西漢時期的一部網路全書,那時淮南王劉安喜歡廣交天下異士,最多時有數千門客,這些各路英豪寫下這部巨著。豆腐,後人更願意把它的發明者安在劉安身上,人們確信豆腐是一種偶然的產物,是劉安在煉制長生不老的丹葯時,黃豆汁水用來培育丹苗,偶然遇到石膏,於是有了豆腐~

C. 文思豆腐的典故

文思豆腐系清代乾隆年間揚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創制。清人俞樾《茶香室叢版鈔》:「文思字權熙甫,工詩,又善為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其法者,謂之文思豆腐。」《調鼎集》上又稱之為「什錦豆腐羹」。

文思豆腐是一道有著悠久歷史的江蘇傳統名菜,起源於揚州,屬於淮揚菜、蘇菜系。它選料極嚴,刀工精細,軟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時具有調理營養不良、補虛養身等功效,是老人、兒童選擇的上好菜譜。

(3)豆腐典故擴展閱讀

文思豆腐適宜人群:

1、豆腐是老人、孕、產婦的理想食品,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食物;豆腐也對更年期、病後調養,肥胖、皮膚粗糙很有好處;腦力工作者、經常加夜班者也非常適合食用。豆腐消化慢,小兒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豆腐含嘌呤較多,痛風病人及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慎食。

2、文思豆腐中的冬筍對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但兒童、尿路結石者、腎炎患者不宜多食。

3、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文思豆腐中的雞胸脯肉。肥胖或胃腸較弱、擔心患糖尿病、動脈硬化的人,應該多吃雞胸肉。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患有熱毒癤腫之人忌食裡面的雞胸脯肉。

D. 吃豆腐和吃醋有什麼典故

吃醋:據傳這個典故出自唐朝的宮庭里,唐太宗為了籠絡人心,要為當朝宰相房玄齡納妾,大臣之妻出於嫉妒,橫加干涉,就是不讓。太宗無奈,只得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和納小妾之中選擇其一。沒想到房夫人確有幾分剛烈,寧願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頭。於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飲而盡。當房夫人含淚喝完後,才發現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帶有甜酸香味的濃醋。從此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來,「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語。
「吃豆腐」:史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劉安」。當年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為求長生不老之葯,在安徽壽縣八公山以黃豆、鹽鹵等物煉丹,無意中竟煉出了「白如純玉,細若凝脂」的豆腐。西漢初年豆腐問世後,很快成為老百姓非常喜歡的小吃。當時流行的吃法是碗里擱一大塊豆腐,撒上佐料,拿小刀邊劃成小塊邊吃。於是坊間出現了無數這樣的豆腐快餐店。 當時長安街上有個夫妻合開的豆腐小店,老闆娘本來就漂亮,又以有美容功能的豆腐為常食,自然更是細皮嫩肉,人稱「豆腐西施」。為招徠顧客,「豆腐西施」難免有賣弄風情之舉,引得周圍男人老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闆娘調情,且動手動腳,比如趁付銅板時摸摸老闆娘的纖手等。於是,醋海翻波的老婆們不滿意了,經常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來訓斥丈夫。後來,「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

E. 關於豆腐的傳說

相傳豆腐為復西漢時期的制淮南王劉安所發明。

公元前164年,劉安被封為淮南王,得了封賞閑來無事開始琢磨怎樣能長生不老。劉安好道,他不惜重金招納數千方術之士,他把當時有名的蘇非、李尚、左吳、田由、晉昌、雷被、毛被、伍被等八人都收入麾下,號稱「八公」。

他們常聚在楚山談仙論道,著書煉丹,他們試著用山中的清泉水磨製豆汁,想以黃豆汁培育丹苗。不料仙丹沒煉成,反而讓豆汁與石膏相遇,起了化學反應形成了鮮嫩綿滑的東西。有人壯著膽子嘗了一些,覺得十分美味可口。

劉安與方士們經過反復試驗,終於使豆乳能凝固到一塊,他們給當時豆腐的雛形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菽乳,後來改稱「豆腐」,這也正是豆腐的雛形。

(5)豆腐典故擴展閱讀: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過去老百姓平時吃不上豆腐,認為豆腐是「好東西」。而到了臘月二十五這天,大家做好豆腐儲備起來,以備正月里食用。而豆腐傳到中原後,因與「頭富」音相似,所以被人們寄予了新年要「富貴」的希望。

不過有趣的是,信陽的一些地方還有吃豆腐渣的風俗。當地傳說玉帝下界視察,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帝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F. 豆腐的來歷

豆腐的來歷

「中國是豆腐的『師傅之國』」。

「豆腐豐富了人們的營養,這是對人類的一個偉大的貢獻」。

提到中國的豆腐,日本人如是說。

說一個笑話哈。其實也不是笑話,是真事兒。1963年,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到日本參加鑒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紀念活動。當時,居然有許多日本從事豆製品業的頭面人物也參加了。(怪事兒吧?)

據說,他們之所以參加紀念活動,是為了感謝鑒真東渡時把豆腐的製法帶到日本。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參加者手裡都提著裝滿各種豆製品的布袋,布袋上還寫著「唐傳豆腐乾,淮南堂制」字樣。(NND,侵權呀。)

說起這淮南堂,其實是中國淮南一家豆腐坊。取這個名字,據說是為了紀念豆腐的發明人——漢代淮南王劉安。堂堂淮南王怎麼會發明豆腐呢?原來劉安講求黃老之術,在淮南朝夕修煉。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製出了鮮美的豆腐,並把他獻給劉安享用。劉安一嘗,果然好吃,下令大量製作。(這就成了淮南王發明的了?)這樣,豆腐的發明權就記在淮南王劉安的名下了。(這幫僧道,發明專利也用來拍馬屁,還出家人哪。)

這就是豆腐的來歷。不過也有傳說是煉丹的時候不小時用鹵水一點,就成了豆腐。反正總歸跟修仙有關吧。

第二個豆腐由來的傳說

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建都壽春(即今安徽壽縣)。相傳,劉安無心過問政事,他夢想長生不老,急於尋求靈丹妙葯,於是在八公山召集了一批門客,叫他們燃起熊熊爐火,用黃豆和鹽鹵煉丹。不料劉安渴求的靈丹妙葯未能如願以償,而黃豆和鹽鹵加工後卻起了化學反應,變成了細膩可口聽豆腐了。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豆腐。
由於豆腐製作簡便,營養豐富,很快傳遍了世界各地。如今豆腐的品種也增多了,吃法更五花八門,並成了各國人民十分喜愛的食品了。

G. 有關於豆腐的人文歷史和典故書嗎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陳麻婆豆腐(人們人習慣於稱之為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創於成都外北萬福橋邊,原名"陳興盛飯鋪"。店主陳春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不長卻相當寬的木橋。兩旁是高欄桿,上面是抓魚,繪有金碧彩畫的橋亭,橋上常有販夫走卒,推車抬轎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光顧"陳興盛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夫。這些人經常是買點豆腐、牛肉。再從油簍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闆娘代為加工。日子一長陳氏對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制豆腐色味具全。不同凡響深得人們喜愛,陳氏所烹豆腐由此揚名。求食者趨之若鶩清末就有詩為證: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萬福橋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老闆娘面上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名為"陳麻婆豆腐"。據《成都通覽》記載陳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為成都著名食品。由於陳麻婆豆腐歷代傳人的不斷努力,陳麻婆川菜館雖距今一百四十餘年盛名長盛不衰。並揚名海內外,深得國內外美食者好評。

H. 八公山豆腐的傳說典故

相傳,淮南來王劉安在家煉丹不成源,胸中煩悶,外出散心,忽見對面北山下來八位老人,雖須長齊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飛。劉安大驚,疑是神仙,便求長生不老妙方,老人說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劉安如法炮製,得豆腐。從此,豆腐之法就從八公山下傳播開來。
還有另一種傳說:劉安煉丹配料時,不慎將石膏掉進乳白色的豆漿里,不一會,奇跡出現了,只見純白的豆漿逐漸凝成絮狀,繼而成了鮮嫩柔滑的豆腐。劉安求長生丹沒有結果,卻偶然得到了上佳食品豆腐,可謂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I. 「吃豆腐」有什麼歷史典故

在今天,“吃豆腐”成了佔便宜,性騷擾的代名詞。大家有沒有想過“吃豆腐”是如何就演變成了佔便宜的意思,其中到底有著什麼歷史典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吃豆腐”的前生今生。

上世紀30年代,上海就開始流傳“吃豆腐”這句頗具幽默而帶諷刺的新詞兒了。生活中比較典型而常見的,是個別男士愛跟女性調笑,甚至動手動腳占點便宜的,就被人稱之謂“吃豆腐”。當然,也有女人吃男人豆腐的,小S就喜歡在綜藝節目上吃各種男明星的豆腐。

J. 麻煩各位告訴我一些歷史名人與豆腐的典故,謝謝!

大才子金聖嘆是個對幽默一以慣之的人,他在獄中傳出的遺囑是:「吾兒,花生與豆腐乾同嚼,有火腿味。」另一個視死如歸的是瞿秋白,自如至終保持了人格的瀟灑,他最後說:「中國豆腐天下第一。」

這兩個人在最後時刻都提到了一種東西,豆腐。

中國的美食家似乎都偏愛豆腐。陶谷的《清異錄》中記載,五代時貴族們盛行吃的「小宰羊」,其實就是豆腐,這可能是最早的文字記錄了。蘇東坡有詩雲:「煮豆為乳脂為酥」,陸游的「旋壓犁祁軟勝酥」,也是說的豆腐。放翁在《老學庵筆記》中還曾津津樂道於嘉興豆腐店的韻事。

林洪的《山家清供》中有「東坡豆腐」和「雪霞羹」,前者相當於如今的鍋塌豆腐,是把豆腐先油煎再紅燒的;後者是豆腐切碎與芙蓉花燒制而成的,豆腐潔白如雪,芙蓉花色艷如晚霞,故名。這兩個菜如今在杭州還吃得到。

袁枚的《隨園食單》中,記錄最多的是豆腐,有「凍豆腐」、「蝦油豆腐」、「蔣侍郞豆腐」、「楊中丞豆腐」、「王太守八寶豆腐」、「程立萬豆腐」、「慶元豆腐」、「張愷豆腐」等不一而足。其中最有名是八寶豆腐,是康熙賞賜給王太守的,在蘇杭一帶流傳。其做法是把豆腐用紗布擠成泥,再與火腿、筍干、干貝、蝦仁之類同燒而成。而最有趣味的是「程立萬豆腐」,現已失傳。袁子才在乾隆23年在揚州程立萬家吃煎豆腐,兩面金黃,無絲毫鹵汁,有車螯的鮮味。第二天他告訴了另一個饞嘴查宣門,查說「我能做!」後來袁子才真的去查家吃了,一吃便大笑,原來是查是用雞腦做的,真油膩呵!與程家有天壤之別。可惜一年後程立萬就去世了,袁枚後悔了半輩子。

乾隆年間揚州僧人文思很有名,工詩文,也善料理。《茶香室叢鈔》中說:「文思善為豆腐羹,至今猶有效法者,謂之文思豆腐。」其做法是把豆腐切成細絲,再與冬筍、冬菇、火腿等一起做成羹。《調鼎集》中稱之為「什錦豆腐羹」。

梁實秋先生最愛吃的是「雞刨豆腐」,很有風味。把一塊老豆腐在熱油鍋里用筷子捅碎,捅得亂七八糟,略炒一下,打入一個雞蛋,再炒,加大量蔥花。飼養過雞的人都知道,一塊豆腐被雞刨過後是什麼樣子。梁家的「厚德福」酒樓,還有一道輕易不做的名菜「羅漢豆腐」,大至與「八寶豆腐」相當吧。

在我的味覺記憶里,青島的「三蝦豆腐」,湘菜的「魚籽豆腐」,上海的「油豆腐粉絲湯」,「泥鰍鑽豆腐」,北京的「老豆腐」,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武漢老通城的「包袱皮」等等,真是千姿百態,各有風味,真是一夜都說不完。

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種:一種是濟南的「鏡箱豆腐」,是把豆腐切成方塊,裡面挖空,裝入肉餡,清蒸後再澆汁,豆腐借味「借」得好。我私下稱之為「棺材板」。另一種是昆明的「烤豆腐」,緣起於抗戰「跑警報」時期,把豆腐先過鹵水,再用子母火反復燒烤,色澤金黃時一撕兩半,裡面潔白如玉,沾鮮辣水汁,外焦里嫩,香熱動人。由於多是跑警報的青年學生們光顧,時間久了吃烤豆腐者多有佳偶,因此被稱為「戀愛豆腐果」。

臭豆腐與名人
魯迅
一代文豪,代表作之一《孔乙己》中「讀書人偷書不算『偷』,算『竊』」,「多乎哉,不多也!」,讓人忍俊不禁,茴香豆、紹興老酒、紹興臭豆腐「三味」紹興小吃因其妙筆而名聞天下。
慈禧
清朝皇太後,中國近代史上的女中豪傑,喜食臭豆腐簡直到了嗜吃的程度,每周必食一次,北京的臭豆腐口味之多,花樣之繁,皆因她廣征所致,到了清末,臭豆腐已廣為流傳。
毛澤東、彭德懷、徐特立、葉劍英、胡耀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湖南來,都要進「火宮殿」品嘗臭豆腐一番。毛澤東當年年輕還在長沙讀書時,吃了一次當地有名的「火宮殿」臭豆腐,覺的口味不錯。1958年榮歸故里,再吃,贊道:「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文革期間,造反派在「火宮殿」的牆上大寫特寫了一條標語「最高指示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
關之琳 每周必食一次港式臭豆腐 。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