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豬的典故

豬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7 23:44:41

A. 豬年的典故是什麼有什麼相關傳說

豬年的典故:

民間有一個傳說。古時有個員外,家財萬貫,良田萬頃,只是膝下無子。誰知年近花甲之時,卻得了一子。合家歡喜,親朋共賀,員外更是大張宴席,慶祝後繼有人。宴慶之時,一位相士來到孩子面前,見這孩子寬額大臉,耳闊有輪,天庭飽滿,又白又胖,便斷言這孩子必是大福大貴之人。

這肥胖子福里生、福里長,自小隻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習文武,不修農事,只是花天酒地,游手好閑,認為命相已定,福貴無比,不必辛苦操勞。哪知這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產典賣,家僕四散。這胖小子仍然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最後終於餓死在房中。

這胖小子死後陰魂不散,到陰曹地府的閻王那裡告狀,說自己天生富貴之相,不能如此慘淡而亡。閻王將這陰魂帶到天上玉帝面前,請玉帝公斷。玉帝召來人間灶神,問及這位一臉富貴相的人怎麼會餓死房中,灶神便將這胖小子不思學業、不務農事、坐吃山空、揮霍荒淫的行為一一稟告。

玉帝一聽大怒,令差官聽旨,要胖小子聽候發落。玉帝道:「你命相雖好,卻懶惰成性,今罰你為豬,去吃粗糠。」這段時間恰逢天宮在挑選屬相,這天宮差官把「吃粗糠」聽成了「當屬相」。當即把這胖小子帶下人間。從此,胖小子成為一豬,既吃粗糠,又當上了生肖。


(1)豬的典故擴展閱讀:

豬年的計算方法:

公元年號除以12餘數是3的年份,都是豬年。列成公式為:公元年號÷12=某個商,同時余數是3。例如: 2007÷12=商167,同時余數是3。所以2007年是豬年。

十二生肖年的來歷及演算法:

以地支十二解釋十二生肖(十二禽),最早見於王充《論衡·物勢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勝土,故犬與牛羊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馬也……酉,雞也。卯,兔也。申,猴也。」

這里除了少了辰(龍)這一地支外,其他均有了配對。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表)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裡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

以此類推。(如下表)結合實際了解「十二地支」這六十對干支,天干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己巳年,1990是庚午年;從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

這種紀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紀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33661—2017〈農歷的編算和頒行〉》規定了干支紀年和生肖紀年起於正月初一0點。

B. 紅燒豬蹄的相關典故

據說因為當時天復下首富沈萬三因制富庶直逼朱家皇帝,故而引起朱元璋的不滿,所以皇帝知道沈萬三喜歡吃豬蹄就非常高興,覺得終於有辦法整一整沈萬三了,於是隆重設宴,並且通告萬三說是給予獎賞請他帶來製作好的豬蹄並且來赴宴,沈萬三聽到後很高興,所以早早來赴宴。沈萬三剛落座,皇帝就迫不及待的請廚師端出沈萬三精心准備好的一道菜就是紅燒豬蹄請沈萬三先品嘗,朱元璋有心想加害沈萬山,朱元璋突然指著豬蹄對他說:「這是什麼菜?沈萬三差點就吐出豬字了,如果沈萬山 回答是「豬蹄」的話,「豬」和「朱」同音,那不就是吃皇帝的腳嗎?必然冒犯了皇帝,皇帝定他個死罪也不是不可能的!這時,沈萬山趕緊改口說:「這是『萬山 蹄』,請皇上品嘗。

這樣,沈萬山化解了這一道生死攸關的考題,躲過一劫,萬山豬蹄,現在叫【紅燒豬蹄】就由此名聲大噪並且流傳百世,今人也喜歡這道傳自宮廷的名菜和他的傳奇故事

C. 遼東之豬的典故

是遼東之豕
〖解釋〗:遼東:地名,在今遼寧省東南遼河以東;豕:古稱豬版。比喻少見多怪。權
〖出處〗:《後漢書·朱浮傳》:「伯通自伐,以為功高天下。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遼東豕也。」

D. 關於豬的三個成語故事。

豬卑狗險 比喻卑鄙陰險的人。
豬突豨勇 豨:野豬。指拚命向前沖,不怕死的人(含貶義)。
豬朋狗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指豬罵狗 猶指桑罵槐。
豬狗不如 豬狗 :zhū ɡǒu 1.豬與狗。 2.詈詞。謂人下賤如牲畜。
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比喻吃東西狼吞虎咽,來不及細嘗。也比喻看書做事貪多務得,實則無所收獲
一龍一豬 比喻兩個人高下相差極大。
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 俗語。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種條件,照樣能辦好事情。
人怕出名豬怕壯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象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泥豬癩狗 見「泥豬疥狗」。
泥豬瓦狗 見「泥豬疥狗」。
牧豬奴戲 對賭博的鄙稱。
冷水燙豬 1.比喻白出力,無效果。
老虎借豬,相公借書 相公:舊指讀書人。比喻東西正合自己的心願,到手後就據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愛好。
急獐拘豬 1.見\"急張拘諸\"。
寄豭之豬 寄:寄存;豭:公豬。寄放在別人家的公豬。比喻私闖別人家淫亂的男子。
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 形容錢能通神,不管辦什麼事,都必須用金錢打點賄賂才能辦成。
狗豬不食其餘 食:吃。狗豬都不吃他剩下的東西。形容人的品行極其卑鄙齷齪。
肥豬拱門 謂自己送物上門﹐使人意外得財。

E. 關於豬的詩詞故事

關於贊美豬的詩歌(講的是1頭母豬為了救1頭待宰的公豬)
天若有情天亦老,豬若有情就要咬!
感時豬濺淚,恨別人驚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母豬救夫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豬。
但願豬長久,千里共嬋娟。
碧雲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豬豬淚!
問豬能有幾多愁,恰似多情母豬救夫情。
無可奈何夫上案,曾似相識婦救來。

F. 豬的故事

豬為六畜之一,中國人與豬的關系非同一般,人們的肉食大部份來自豬。豬的一身是寶,供人採用。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豬更是與億萬農民有著不解之緣。人們推舉二十種動物為生肖,自然會採用與自己生活最密切的動物來作代表,豬成為生肖當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關於豬當上生肖,民間還有一個傳說。
古時有個員外,家財萬貫。良田萬頃,只是膝下無子。誰知年近花甲之時,卻得了一子。合家歡喜,親朋共賀。員外更是大張宴席,慶祝後繼有人。
宴慶之時,一位相土一竅來到孩子面前,見這孩子寬額大臉,耳闊有輪,天庭飽滿,又白又胖便斷言這孩子必是大福大貴之人。
這肥胖子福里生、福里長,自小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習文武,不修農事,只是花天酒地,游手好閑,認為命相已定,福貴無比,不必辛苦操勞。哪知這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產典賣,家僕四散。這胖小子仍然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直到最後餓死在房中。這胖小子死後陰魂不散,到陰曹地府的閻王那裡告狀,說自己天生福貴之相,不能如此慘淡而亡。閻王將這陰魂帶到天上玉帝面前,請玉帝公斷。玉帝召來人間灶神,問及這位一臉富貴相的人怎會餓死房中。灶神便將這胖小子不思學業、不務農事、坐吃山空、揮霍荒淫的行為一一稟告。玉帝一聽大怒,令差官聽旨,要胖小子聽候發落。玉帝道:「你命相雖好,卻懶惰成性,今罰你為豬,去吃粗糠。」這段時間恰逢天宮在挑選生肖,這天宮差官把「吃粗糠」聽成了「當生肖」。當即把這胖小子帶下人間。從此,胖小子成為一豬,既吃粗糠,又當上了生肖。
另一說是豬靠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生肖。在天宮排生肖那天,玉帝規定了必須在某個時辰到達天宮,取首先到達的十二種動物為生肖。豬自知體苯行走慢,便半夜起床趕去排隊當生肖。由於路途遙遠,障礙也多,豬拚死拼活才爬到南天門,但排生肖的時辰已過。但豬苦苦央求,其他六畜也為之求情,最後終於感動了天神,把豬放進南天門,當上了最後一名生肖。這樣,馬、牛、羊、雞、狗、豬「六畜」都成為人間的生肖。
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鼾,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於是亥時屬豬。

G. 關於豬的寓言故事

1.豬——野豬和狐狸

一野豬站在樹底下,在樹皮上磨利自己的撩牙。一隻狐狸走過,問:「現在還沒有獵人或獵狗到來的危險,為什麼要這樣磨利你的牙齒呢?」野豬回答說:「我已經仔細想過才這樣做的,如果當我需要用到我的兵器時才臨時去磨利,那就來不及了!」

寓意——平時多燒香以免臨時抱佛腳
2.三隻小豬的故事
豬媽媽生了三隻可愛的小豬,三隻小豬彼此友愛,一家人一直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有一天,豬媽媽向三隻小豬說:「你們都長大了,應該自己出去蓋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了。」
然後啊,三隻小豬向豬媽媽告別後,就真的出去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老大蓋的是草屋,老二蓋的是木屋,老三最聰明了,因為它用磚塊蓋了一間最堅固的磚頭房子,也是三間房子中最安全的了。
有一天,老大和老二出門去玩耍,結果在路途中遇到了大野狼,大野狼一看到二隻小豬就說:「啊!我是大野狼,二隻小豬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的樣子喔!」」老大和老二一見到大野狼,馬上趕緊跑回自己的家中躲起來,不過,它們並不知道大野狼也硍在它們的後面,找到三隻小豬住的地方了。
這時大野狼「碰~」的一聲,就輕松的把老大和老二的房子撞倒了,所以呢,二隻小豬就趕快到老三的磚屋裡去躲了起來,老三看到二位哥哥,就趕緊說:「快!快!快點進來,大野狼快追來了!」
後來,大野狼也來到第三隻小豬房子的前面,它以為這間磚頭房子跟之前兩棟房子一樣,很容易就撞倒了,不過,它發現它撞了好幾次不旦撞不倒這棟房子,反而把自己的頭撞得滿頭都是包。
大野狼想了很多方法都沒辦法進去,正生氣的時候,突然發現房子的上面有一個煙囪,大野狼就爬到屋頂,准備從煙囪進去,不過,三隻小豬並不笨,早就在煙囪下面用柴燒水,等大野狼從煙囪下來的時候,水也滾了,大野狼一下來就「啊!」的一聲,屁股被燙得紅通通,夾著尾巴逃走了,三隻小豬也可以鬆了一口氣了。

H. 有關於豬的故事

豬的故事
1
豬圈裡養著一對豬夫妻。這幾天,主人准備要殺豬了。晚上公豬總是給母豬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們熟睡時把母豬拉出去宰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母豬日漸長胖,而公豬則一天天瘦下去.有一天,公
豬突然聽見主人在跟屠夫商量,要把長勢見好的母豬殺了給賣掉,公豬傷心至極.於是從那天開始公豬性情大變,
每當主人送吃來時公豬總搶
上去把東西吃的一干二凈,每天吃好後便躺下大睡,並且告訴母豬現在換做她來放哨,
如果他發現她沒放哨的話就再也不理她.漸漸的日
子一天天過去,母豬覺得公豬越來越不在乎她,母豬失望了,而公豬還是若無其事的過著安樂日子.很快一個月過去了,主人帶著屠夫來到
豬圈,他發現一個月前肥肥壯壯的母豬瘦的沒剩下多少肉,而公豬則長的油光.這時的公豬拚命的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頭健
康的豬.
終於,屠夫把公豬拖走了,在拖出豬圈的那一刻,公豬朝著母豬笑著說:」以後別吃這么多!」
母豬傷心欲絕,拚命的沖出去,
但圈門被主人關上了,擱著柵欄,母豬看著閃著淚光的公豬.
那晚,母豬望著主人一家開心的吃著豬肉,母豬傷心的躺倒在以前公豬每天
睡的地方,突然她發現牆上有行字:"
如果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願意用生命來證明
"
!母豬看到這行字肝腸寸斷,人類聽到這個凄美
的愛情故事也無不為之動容,女孩們為了紀念這段愛情,開始流行減肥……
豬的故事
2
紋和哲是兩只豬,從小一顛簸大,青梅竹馬。吃飯時,哲總會把最好的留給紋,以致哲很能瘦,而紋很肥胖。夏天,他們為對方潑水降溫。天涼了,他們互相依偎,讓對方取暖。
可是幸福的日子總不長。一個風高的夜晚,哲依偎在紋的身邊,看著紋熟睡的臉,眼裡泛著幸福的光。
「過兩個月,就把這只胖的送到屠宰場,給你買件新皮衣,寶貝。」門外傳來主人的聲音。
晴天霹靂!哲一夜未眠,他明白,照此下去,紋肯定難逃一劫。此後,吃飯時,哲再不等紋,而是獨自狼吞虎咽。撐著了,他忍一忍,繼續吃。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哲漸漸變得臃腫,可紋還是那麼肥胖。「看你多胖啊!也不減肥!」哲對紋說。原來就感覺不對的紋聽了這話,氣不打一處來:「我胖關你什麼事啊,你以為你是誰啊!」他們吵了一架,開始漸漸疏遠。
紋一天天變瘦了,哲看在眼裡,心裡感到欣慰。
轉眼間,兩個月時間快到了。哲想對紋說出真相,可是他不想讓紋傷心,他把想對紋說的話寫在了日記里。
噩夢終於要結束了。
又是一個風高的夜晚,隨著幾聲慘叫,哲被死神帶走。
紋終於發現了哲寫的日記。她終於明白了真相,
她把日記反復讀了不知道多少遍,每次都淚流滿面。
哲在日記的最後一頁寫著:
紋:
我愛你!如果語言無法表達,我願意用生命來證明
豬的故事
3
http://club.heima.com/html/2006-08/338.shtm
豬的故事
4
http://..com/question/17203524.html
(非常長)
豬的故事
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2b5e13c010009i5.html
豬的故事
6
http://sljz.home.sunbo.net/show_hdr.php?xname=O4DS611&dname=FI7AC11&xpos=13
豬的故事
7
http://mudmud.spaces.live.com/blog/cns!78A8BEF248A482C6!407.entry
豬的故事
8
http://snzh.com/joke/3031/1.htm
豬的故事
9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67871&PostID=5479620
豬的故事
10
http://www.cnfirst.net/et/zwrj/043237352.html

I. 徵集有關豬的文化、典故、習俗、漢字的文章。希望詳細點。

亥年趣談--關於豬的典故
以往人們對牛年、馬年等都說了許多好聽的話,如「老黃牛」精神、「千里馬」速度等等,對豬能說什麼呢?我左思右想,想了許久,竟然想不出一個好聽的詞語來形容豬。似乎豬給人的印象,就是丑、懶、臟、笨。確實,豬不雅觀,眼小耳朵闊,頭大鼻嘴長,腳短身體胖,臃腫怪模樣。因此什麼「豬朋狗友」、「豬生狗養」、「豬狗不如」、「豬拖狗拔」、「豬嘴裡吐不出象牙」、「豬鼻子插蔥——裝象」、「豬頭三」等等詞語,沒有一個說得好聽的。就連那個也有三十六般變化,能駕雲使風的八戒也沒個好形象。他本是天篷元帥,因罪被謫,只因誤投豬胎而生,就成了半豬半人的形體。他雖身粗力大,但好吃懶做,貪圖女色,喜進饞言,並好用小手段佔小便宜。其實人們對豬是很不公平的。人們幾乎三天兩頭要吃豬肉,還吃豬肝、豬肚什麼的,豬的皮給人製革,豬的鬃給人制刷,豬膽還可以制葯,豬心還可用來修補人的心臟。豬可謂向人們作了徹頭徹尾徹里徹外的奉獻了,可是人們還說它許多壞話。我們常說做人難,看來它做豬也難啊!

唐時有個豬龍的故事,說唐玄宗與安祿山一起飲酒,安祿山醉後睡覺,竟變成一個豬身龍首的怪物。左右勸玄宗殺了他,玄宗說「此豬龍,無能為」,玄宗認為是豬龍,沒本事的,不會出問題的。後來卻發生了安史之亂。安祿山作亂怎麼也加上個豬字呢?大概豬有亂撞亂竄,會發豬顛風的特點吧。人們還說豬貪,《左傳》中就有「實有豕心,貪婪無厭」的話。豕,是古代豬的別稱。後來,這豕心就用來比喻貪得無厭了。這是因為豬的肚子大,吃得多給人留下的印象。在政治也有用到過豬字的,曾有人稱袁世凱時的國會為「豬仔國會」,稱那些議員為「豬仔議員」,因為那些議員非常貪婪,他們被袁世凱用金錢收買、利用,成了無恥的豬仔了。

由於豬是下等的,所以古人也有用豬來作謙詞的。古人有稱自己的兒子為「豚兒」的。豚,指小豬,溫州人叫豬豚。如《聊齋志異•青鳳》中有「俄少年自外入,叟曰:『此豚兒也』。」也有稱「豚兒犬子」的。
《韓非子》中有一則不錯的教子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場,兒子哭著要跟去。其妻說:「不要跟去,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妻子一回來,曾子就捕豬要殺。其妻說:「不要殺豬,我是哄騙孩子的。」曾子嚴肅地說:「不能對孩子說謊,孩子不懂事,會跟大人學。你騙他,是教他騙。這樣教育是不行的。」曾子就真的把豬殺了,烹給孩子吃。《呂氏春秋》中有一個三豕涉河的事故。「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巳亥也。』。」原來是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在傳抄時寫錯了。這就成了因字形近似抄寫出現謬誤的典故。這兩則故事提到豬,並未說豬好壞,只是頗有趣味,故不妨一提。還有因與豬某些方面相似的,也會帶上一個豬字。如入葯的真菌植物,有利水滲濕功效的豬苓,因其皮黑作塊似豬糞。又,長江中的揚子鱷,因鼻嘴特長,故俗稱豬婆龍。
總之,平日說到豬,好聽的詞語不多,大多都是壞話。但老輩人都說,豬年是個肥年,是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年。

【春節的常見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除夕

農歷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關於除夕的由來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我們的祖先曾遭受這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它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夕"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於是以後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各個地方還不一樣:在雲南農村有這樣的傳說:年30時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覺的也就是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不同的是說為什麼不能睡覺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說:要是你睡著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會倒。。倒了就讓睡覺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說大家一個也沒睡覺的話地梗就不會倒的!(雲南風俗)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朱仙鎮木板年畫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參考資料:http://bk..com/view/3108.htm

J. 關於豬的寓言故事

百獸之王老虎復目空一切,罵制螞蟻:「老子一腳踩死你一百隻!」老虎睡著之後,螞蟻鑽進它的耳朵里亂咬,老虎又痛又癢又抓不出來,就亂蹦亂跳掉到懸崖下摔斷了腰。狼平時受老虎欺負,這下該遭報應了,沖上去咬著脖子就不放。老虎死了,狼吃虎的肉,豬說:「你豬腦子啊?虎肉這么臊,把皮剮下來披在身上就狼假虎威去吃牛,牛肉多好吃?」狼聽了豬的,剝下虎皮披著走後,虎肉就成了豬的美餐。王者不要稱霸,弱者也能制勝,愚者也能智慧。供參考。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