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寓言故事掩耳盜鈴

寓言故事掩耳盜鈴

發布時間: 2020-12-17 23:37:28

① 求類似掩耳盜鈴的寓言故事

1、畫蛇添足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

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

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2、自相矛盾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3、揠苗助長

有個宋國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長高,於是就去田裡把禾苗一個個的拔高,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田裡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4、坐井觀天

青蛙坐在井裡。小鳥飛來了,落在井沿上。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兒水喝。」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能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來看一看吧。」

5、葉公好龍

葉公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居室里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檯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里。

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嚇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而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② 掩耳盜鈴是不是寓言故事

鍾聲是客觀存在,不因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萬物也都是客觀存在,不因為你內閉上了眼睛就不復存在容或者改變了形狀.這則寓言故事雖然簡短,但卻形象而生動地闡明了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這是自欺欺人,終究會自食苦果的.

③ 除了掩耳盜鈴還有那些寓言故事

1、葉公好龍:

據說古代有個葉公,非常愛好龍,器物上畫著龍,房屋上也刻著龍。真龍知道了,就到葉公家來,把頭探進窗戶。葉公一見,嚇得面如土色,拔腿就,比喻說是愛好某事物,其實並不真愛好。

2、亡羊補牢:

《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丟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遲。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免得再受損失。

2、狐假虎威:

《戰國策·楚策一》記載,有一次一隻老虎抓到一隻狐狸要吃掉它。狐狸說:「你是不敢吃我的。天帝讓我當百獸之長,你要吃我,就是違背了天命。

不信你可以跟在我後面走一趟,看看百獸見了我是否都逃避。」 老虎跟在它後面走了一趟,果然看到百獸都逃跑了。虎不知百獸原來是怕自己,反而真的認為是怕狐狸了。後因用「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來嚇唬人。

3、刻舟求劍:

楚國有個人過江時把劍掉在水裡,他在船幫上劍落的地方刻上記號,等船停下,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劍,結果自然找不到。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4、畫蛇添足:

《戰國策·齊策二》記載,楚國有一個人請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約定:在地上畫蛇,誰先畫好,誰喝酒。一個人先畫成,左手拿過酒准備喝,同時用右手為蛇畫腳,並說:「我還能給蛇畫腳呢!」

腳還沒有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好,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給它添上腳呢?」 於是拿過酒一飲而盡。後用「畫蛇添足」比喻做多餘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5、自相矛盾:

《韓非子·難勢》上說,有個人又賣矛,又賣盾。賣矛的時候說他的矛無比鋒利,什麼東西都能刺透;賣盾的時候又說他的盾無比堅固,什麼東西都穿不透。有人就問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麼樣呢?他無言以對。後用「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④ 寓言故事,如「掩耳盜鈴」:—— —— ——

掩耳盜鈴:原為盜鍾抄掩耳,為一中國成語,偷鍾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呂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為盜鍾,後來鍾演變成為鈴,掩耳盜鍾反而不常用了。近義詞: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隻羊。他白天放羊,晚上就把羊趕進木樁做的羊圈。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把羊叼走了。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麼呢?」結果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這位牧民很後悔,馬上聽從鄰居的勸告堵上了窟窿。亡羊補牢的寓意:亡羊補牢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⑤ 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自相來矛盾 掩耳盜鈴是自成語故事也是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出 處
《魏書·明亮傳》:「辭勇及武;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 [yǎn ěr dào líng]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貶義
出 處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聞之;悖也。」

⑥ 掩耳盜鈴寓言故事

《呂氏春秋·自知》中記述說,春秋時晉國貴族范氏被滅,百姓都跑到范氏家中拿東西,有人拿了一口鍾,想背走,但鍾太大,無法背走,便用錘子砸,結果鍾發出巨大響聲,那人擔心別人聽到來爭奪,便捂著耳朵繼續砸鍾。

《呂氏春秋》隨後評論說:「不願讓別人聽見是可以理解的,不願讓自己聽見就說不通了。作為國君,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豈不和這是一樣的么?厭惡別人聽到其過錯還說得過去。」

故事寓意:

鍾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採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鍾」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

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

(6)寓言故事掩耳盜鈴擴展閱讀:

出自《呂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為盜鍾,後來鍾演變成為鈴,掩耳盜鍾反而不常用了。

《呂氏春秋》之後,掩耳盜鍾成為一個成語,唐朝人劉知己在《史通·書志》中寫道:「掩耳盜鍾,自雲無覺。」宋代以後掩耳盜鍾逐漸演變為掩耳盜鈴。 在《紅樓夢》《鏡花緣》等小說中都有「掩耳盜鈴」的說法。

⑦ 掩耳盜鈴 寓言故事的內容是什麼

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鍾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

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以上就是掩耳盜鈴的故事。

(7)寓言故事掩耳盜鈴擴展閱讀:

成語出自《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成語示例

1、硬把漢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盜鈴的笨拙的把戲。(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

2、那件事情才過去了,竟然把人民的代表都打了,這不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不是蔣介石打的是誰打的?趕快去認錯,趕快去賠禮才對。

3、你女朋友站在背後痴痴地笑,說你這叫掩耳盜鈴。

4、個人主義嚴重的人;常常會干出掩耳盜鈴的蠢事;這又有什麼奇怪呢!

⑧ 在掩耳盜鈴這個寓言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

鍾聲是客觀存在,不因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萬物也都是客觀存在,不因為你閉上了眼睛就不復存在或者改變了形狀。這則寓言故事雖然簡短,但卻形象而生動地闡明了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這是自欺欺人,終究會自食苦果的。

⑨ 掩耳盜鈴這個成語包含著一則寓言故事我還知道哪三個成語包含著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是成語故事也是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出 處
《魏書·明亮傳》:「辭勇及武;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 [yǎn ěr dào líng]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貶義
出 處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聞之;悖也。」

⑩ 掩耳盜鈴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掩耳盜鈴原為盜鍾掩耳,為一中國成語,偷鍾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內朵,明明掩蓋不住的容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呂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為盜鍾,後來鍾演變成為鈴,掩耳盜鍾反而不常用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