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數學兒歌謎語

數學兒歌謎語

發布時間: 2020-12-21 19:23:10

⑴ 胎教音樂的種類有哪些

1、哼歌諧振法:

孕婦每天哼唱幾首歌,最好是抒情音樂,也可以是搖籃曲。唱時應心情愉快,富於感情,通過歌聲的和諧振動,使你的小寶寶有一種「世界是美好的」感覺,能獲得感情、感覺上的滿足。

2、音樂熏陶法:

母親在每天多次的音樂欣賞中,會產生許多美好的聯想,如同進入美妙無比的境界,而這種感受可通過孕婦的神經體液傳導給胎兒。

3、器物灌輸法:

將耳機或揚聲器放在孕婦腹部,播放胎兒喜愛的樂曲,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每次不要讓胎兒聽得過於疲乏。

4、母教子「唱」法:

胎兒雖有聽覺,但畢竟不能唱,孕婦可以想像自己腹中的小寶寶會唱。你可以從音符開始,然後教一些簡單的樂譜,通過反復教唱,使胎兒產生記憶印跡。

(1)數學兒歌謎語擴展閱讀:

胎教作用:心理作用:

心理學家認為,音樂能滲入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無意識超境界的幻覺,並能喚起平時被抑制了的記憶。音樂胎教能使孕婦心曠神怡,心情舒暢,從而改善不良情緒,產生良好的心境,並將這種信息傳遞給腹中的胎兒,使其深受感染。

同時,優美動聽的胎教音樂能夠給躁動於腹中的胎兒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朦朧地意識到,世界是多麼和諧,多麼美好。

⑵ 數學兒歌式的謎語,急急急!!!![辦手抄報用…】

我說 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 你說一,我對一,小貓最愛把臉洗。 我說 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扇子? 你說二,我對二,孔雀尾巴像扇子。 我說 三,誰對三,哪個跑路一溜煙? 你說三,我對三,兔子跑路一溜煙 我對 四,誰對四,哪個圓圓滿身刺? 你說四,我對四,刺蝟圓圓滿身刺。 我說 五,誰對五,哪個...蹦跳上大樹? 你說五,我對五,猴子蹦跳上大樹。 我說 六,誰對六,哪個扁嘴水裡游? 你說六,我對六,鴨子扁嘴水裡游。 我說 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 你說七,我對七,公雞叫人早早起。 我說 八,誰對八,哪個鼻子長又大? 你說八,我對八,大象鼻子長又大。 我說 九,誰對九,哪個沙漠天天走? 你說九,我對九,駱駝天天沙漠走。 我說十,誰對十,哪個耕地有本事? 你說十,我對十,黃牛耕地有本事。

⑶ 你拍一我拍一的口訣是什麼

是我國一首歌謠,歌詞如下:

你拍一我拍一 一個小孩疊(折)飛機

你拍二我拍二 二個小孩梳小辮兒

你拍三我拍三 三個小孩吃餅干

你拍四我拍四 四個小孩寫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 五個小孩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 六個小孩吃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 七個小孩抱公雞

你拍八我拍八 八個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 九個小孩拍皮球

你拍十我拍十 十個小孩游水池

(3)數學兒歌謎語擴展閱讀:

其他版本:

1、版本一:

你拍一 我拍一 一隻孔雀穿花衣

一隻蝴碟不服氣 抖抖翅膀比一比

你拍二 我拍二 兩只小貓畫畫兒

畫了兩只米老鼠 跳到地上作伴兒

你拍三 我拍三 三隻小羊爬上山

山上青草長滿坡 小羊吃的多喜歡

你拍四 我拍四 四隻小兔學寫字

你寫一個四我寫一個四 一連寫了四個四

你拍五 我拍五 五隻小豬挖紅薯

蒸的蒸煮的煮 吃的小肚園鼓鼓

你拍六 我拍六 六隻小猴拍皮球

你拍七 我拍七 七彩花兒真美麗

七隻蜜蜂飛過來 採回花粉去釀蜜

你拍八 我拍八 八隻青蛙叫呱呱

田間地頭捉蟲忙 農民伯伯笑哈哈

你拍九 我拍九 九隻小狗啃骨頭

啃過來 啃過去 沒有肉也不願丟

你拍十 我拍十 十隻鴨子下水池

一頭扎進水裡面 尋來尋去抓魚吃

2、版本二: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坐飛機;

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梳小辮;

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干;

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寫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在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拍皮球;

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猜謎語;

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找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立大志。

⑷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

作為數學教師,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學生在認真學習的同時,也非常厭煩數學,且這種情況日益加劇;很多人離開學校後,你問他哪些數學知識能派上用場?回答是不知道。這是數學教學的悲哀。正如劉兼教授所說,我們更多的是將"數學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數學知識"的掌握上,然而事實上只有不到1%的人會從事與數學有直接關系的工作。這顯然是只關注了少數人,而忽視了絕大多數人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把數學文化也引入其中,這樣才能讓數學學有所用。

策略一:構建數學文化課堂教學的目標體系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教育,就是要通過數學使學生在知識教養、情感教育、智能發展、數學審美和數學文化觀念等方面得到發展。數學文化課堂教學的目標體系應構建為:教養性目標(知識技能)——認識價值;發展性目標(過程方法)——實踐價值;教育性目標(情意審美)——美學價值。

策略二:營造數學課堂文化的教學氛圍

1.倡導教學民主

教學民主能提供給學生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營造平等、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氣氛下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思維處於積極的狀態,這樣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體會數學學習的快樂,加深對數學文化的情愫。

2.強化自主活動

讓學生自主活動,就是要把思維的空間、研究的時間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潛質得到充分的開發。新教材呈現出學生周圍世界和現實生活背景下豐富有趣的學習素材,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並感受數學文化在生活中的價值體現。

3.創設學習情境

數學作為一門藝術學科,蘊涵著許許多多有趣而美妙、獨特而神奇的知識奧秘,教師要積極地開發和應用,把情趣盎然的數學文化內容生動有趣地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品位、去享受,無疑是一種樂趣。

策略三:揭示數學文化的內涵

1.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

在教學"分數的認識"時,可設置這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打開課本看圖,說說有關分數產生的情況。分數是在分物體得不到整數結果時產生的。在我國古代用算籌表示分數,當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和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後,分數就變成現在的表示方式了。這足以見得有了數學家的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分數的表達方法也就愈來愈簡潔,直至今後我們還可以用字母符號來表示所有的分數。另外,還要學生理解分數的產生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礎之上的,體會"平均分"是最公平公正、最合情合理的分法。

2.展示教材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如,我在教學《角》時,從現實素材中挖掘出了很多角的應用事例:(1)照相機的標准鏡頭和廣角鏡頭,可以改變拍攝的范圍。一般的標准鏡頭拍攝的范圍在45度到50度之間,而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擴大拍攝范圍。(2)看幼兒園滑梯的角度,一般是多少度為合適呢?根據詢問專家,得知一般滑梯的斜度在40到56度之間為宜。(3)學生椅子的靠背多少度適宜呢?

3.讓學生了解數學與其他學科間的聯系

在學習"分數、百分數"時,可向學生提供這樣的數學文化信息: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幹下去還有50%的希望,不幹便是100%的失敗。"大發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等式來描述,他說"天才=1%的靈感+99%的血汗。"這些"格言"不僅折射出偉人的人生信仰,同時還折射出數學的光輝。

4.讓學生了解數學家們的傑出貢獻

在學習"數的整除"之後,有必要向學生介紹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他認為"任何大於2的偶數都是兩個質數之和。"在當時無人問津,200年過去了,這一猜想就像一座堅固的堡壘,巋然不動。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1966年證明出了這個震驚世界的"1+2".讓學生了解數學家們的貢獻,讓他們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對培養學生認真學習鑽研的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讓學生寫數學故事、數學小論文、猜數學謎語、編寫數學兒歌,參加一些數學知識競賽、數學智力游戲,做一些數學小剪報,都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通過實踐創作也能達到以美衍趣、以美激情、以美啟智的目的。

5.讓學生感受數學的趣聞、軼事

七月八月為何連續兩個大月、"數學黑洞""親和數""完全數""孿生數"都是數學文化課堂教學的寶貴資源,已成為數學文化生活中一道美麗的大餐,挖掘出來必將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數學不但能促進人們邏輯思維的發展,而且能培養人們的創造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藉助數學科學的文化價值,把蘊含在數學課程中的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審美情趣進行挖掘,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熏陶。作為知識,無需終生銘記,但數學精神會激勵終生;解題技能無需終生掌握,但觀念及其文化哲學會受用終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是一種應有的現實的價值追求。

⑸ 淺談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數學素養

國家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營造民主、快樂的氛圍,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實踐應用等主體活動,使數學課堂教學科學化,使其既能達到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的教學要求,又讓學生產生一種強大的內趨力去主動探索數學的奧秘,從而,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所必須關注的主題。下面,筆者就該話題談談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 創造快樂,讓學生喜歡數學
實驗證明,一個心理快樂的人,就會一直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就會內心滿懷希望,充滿信心,充滿創造力。課堂上,老師只有積極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會有新的心情。怎麼做到這一點呢?
1.教師要保持一個好心情,面帶微笑的進課堂,學會蹲下來和孩子們說話。教師要經常在每節課的課前問孩子們:你們准備好了嗎?可以開始了嗎?在課將結束的時候問學生:這節課,你快樂嗎?然後根據學生是否快樂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
2.教師要充分利用兒歌、故事、謎語、幽默的語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快樂的參與數學活動。如在《9的加減法》練習中,我讓學生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搓成若干個小圓球,然後從中挑出3個紅球和6個藍球,用竹簽穿成一串,讓學生說出這一串上共有多少個圓球;再讓學生把4個綠球和5個黃球穿起來……學生個個趣味盎然,不僅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方法,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興趣、辨別能力及動手能力等。
二 巧設問題,讓學生親近數學
人的思維過程始於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求知慾與好奇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要學會精心設計課堂導課環節,由學生現成舊知為切入點,導出新知,為學生的新知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備,讓學生親近數學,最後達到新知的建構。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礎,教育也要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在教學中,要注重數學的美學素養,以美去激發愛,從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主動地、和諧地發展。我在《4的認識》一課中,做序數練習時,准備了手杖、軍帽、眼鏡等,讓學生扮成圖中的老爺爺、解放軍、阿姨、小朋友,問學生:這里有幾個人?在干什麼?誰排第一?小朋友排第幾?如果你排在第一位你會怎麼做?在這引人入勝的表演中,學生不僅了解了序數的含義,還懂得了上車要排隊、要尊老愛幼的道理。
三 強化實踐,讓學生體驗數學
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感知中,親身體驗新知識的產生、形成的探究過程,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時提問:怎樣把圓轉化為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呢?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圓形學具,按照書上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看到底能拼成什麼圖形?在教學中我敢於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歸納整理。通過學生的剪拼,轉化,利用等積變形把圓面積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進而歸納、概括出圓面積的計算方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在一次次的自我發現,自我探索中,體現了「再發現」的過程,掌握了知識,同時也掌握了可貴的「發現」的方法。
四 崇尚探究,讓學生「再創造」數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事物產生疑問並急於了解其中的奧秘時,教師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而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從事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去大膽地「再創造」數學。例如我在教學「9加幾」時,根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老師帶小朋友們去參觀運動會,出示96-97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觀察到了什麼?學生通過觀察,自由發表意見,並且能夠用數字表示圖上參與各個運動會項目的人數。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中的飲料圖,提問:開運動會時,學校給運動員准備了飲料,喝了一些,還有多少瓶飲料呢?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讓孩子們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鼓勵演算法多樣化。然後提問: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通過討論、交流、動手擺一擺,從而理解湊十法的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五 聯系生活,讓學生實踐數學
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數學課程標准》中也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我們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使學生學會在生活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比如在教學《認識鍾表》一課後,通過讓學生觀察92頁主題圖,了解了明明愉快的一天,不僅教育孩子從小要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而且要求學生為自己設計一個愉快的星期天,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自然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同時也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了解決數學問題。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每一位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思想指導,堅持做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凡是學生自己會學的,就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學,凡是學生能自己動手做的,就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做。盡量給學生提供自我學習的機會,並引導他們獲取知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光彩,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⑹ 大班語言教案猜一猜謎語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專實際情況。教學目標屬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⑺ 數學手抄報內容數學家的故事,數學故事,數學趣題,數學知識介紹,數學謎語(二年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專目要屬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⑻ 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數學課堂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也在不斷探索、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數學教學中,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力求創新,在不同的課堂學習階段,採用不同方法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讓教學工作在愉悅中進行,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興趣、提高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是相當重要的.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也在不斷探索、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認識到:只有在數學教學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讓教學工作在愉悅中進行,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興趣、提高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是相當重要的.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如此迷人的數學課,教師怎樣將它呈現出來並被學生接受呢?魯迅先生說:「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 」教師如何將學習這樣的苦役變成樂事呢,我認為,數學課堂一定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好的環境氛圍中展現數學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學數學的快樂,讓數學課堂教學如一首歡快的歌曲把孩子深深地吸引. 我把營造數學課的美好旋律氛圍分成五個部分來進行:
一、序曲——興趣導入,鋪墊學習氛圍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們在每一節課的新課導入設計上,要多花心思,多下工夫,讓開場曲不同凡響,才能一下吸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快地進入到歡快的學習氛圍中.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常通過猜謎語、讀兒歌、講故事等兒童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去吸引學生把課下肢體的興奮轉移到課上思維的興奮中來,使學生快樂地進入學習狀態中去.
莎士比亞說: 「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 」在數學教學中,以講故事為開端是最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受學生們歡迎的形式. 如講解「比較分數的大小」前,我在備課時准備的就是童話故事:小豬笨笨過生日,豬媽媽給它買來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媽媽切成八份,讓小豬吃四分之一,小豬笨笨說我過生日,我得多吃點,我要吃八分之一,讓弟弟少吃點,讓他吃四分之一,豬媽媽笑了:你算錯了……聽著童話故事,學生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內容上,我適時拿出大蛋糕模型給大家演示,學生們飽含興趣地參與到教學內容中來. 又如在教學「認識鍾表」一課時,我一上課就要給大家猜謎語:沒嘴會說,沒腳能走,發出指令,人人遵守. (打一日常用品)並請猜中者把它在黑板上畫出來. 學生們馬上進入到猜謎中去,猜中者興奮地跑上講台,把我要講的內容畫了出來. 一節數學課如此快樂的開端,使學生對數學課興趣大增,讓數學學習很快地進入到歡樂的氣氛中. 為講新課做好了情境上與知識上的准備.
二、開唱——小組討論,活躍學習氛圍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慾望激發起來」. 那麼營造暢所欲言的良好的課堂氛圍最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師在課堂上可引入小組討論機制,要讓不同的觀點形成爭論的意識. 「理不辯不明」,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同學間的小組討論活動,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學生們相互啟迪,相互補充,從而達到認知趨同,接近真理. 教學中,讓學生形成「小組因我而棒,我以小組為榮」的集體觀念,為學生創造出人人機會平等、爭取表現自我的情境,在活躍的氛圍中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教學「時間」時,我設計了如下的討論內容:三名同學約好八點之前一起在科技館聚齊. 小亮七點過一刻到了,小美差一刻八點到了,小星七點四十五到了,他們誰到得早?誰到得晚?學生們開始議論紛紛,並形成幾種答案. 同學已進入了教師所設置的熱烈討論的學習氛圍中.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員間的爭論、協作與探索,形成了關注的焦點與學習的慾望. 因此,教師營造適宜的課堂氣氛,建立平等、自由的課堂氣氛,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師生交流情境,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就能讓學生充分地自主探索,真正實現對新知的自我內化.
三、副歌——活動設計,濃厚學習氛圍
當學生初步領悟了所學知識後,對知識的運用與鞏固是一個強化階段,這個階段,想要保持學生旺盛的學習精力和強烈的學習慾望,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設計一些帶有趣味性的鞏固性練習活動.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活躍的氣氛保持下去.
如在教學「認識東西南北」一課時,我設立了小小偵察員活動,讓有的學生扮成偵察員,有的同學扮成戰土,有的扮成敵人. 簡單的道具一下子就營造出真實快樂的氛圍,偵察員看著老師事先畫好的地圖,指揮自己的戰友通過方向的變化找到隱藏的敵人. 寓教於樂,同時巧妙地把新學的知識做了鞏固性練習,快樂的活動也很好地吸引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 在歡樂的氛圍中達到了學習目的.
四、高潮——動手操作,強化學習氛圍
《新課標》指出:「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 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的一環是動手操作.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而數學知識本身又有些枯燥、抽象,要使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就必須讓教學環節符合兒童自身的特點,讓他們動起來,在實際操作中,以直觀的形式將抽象的事物呈現出來,從而發現新知,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營造出實踐出真知的良好學習氛圍.
在教學「統計」一課時,我帶領學生對我們班的圖書角做了一次重新歸類的統計實踐工作. 我們遵循所學的知識,先進行分類,把不同類型的圖書放在不同層格子里,然後統計冊數,再製作統計結果的柱狀圖,然後讓同學們根據統計結果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實際操作中,同學們熱情參與,認真布置,積極思考,有的同學發現,數學類圖書太少,需要發動大家捐這一類書;有的同學發現文學類圖書最多,需要多佔一個層面……這樣,抽象難懂的統計知識在動態活動中,在師生的親自操作中進行,使學生在歡快、平和、有序的活動氛圍中掌握了知識,這樣得來的知識,我相信是記憶深刻的,甚至是終生難忘的. 教學中適當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學生動手操作過程中,調動多種感官活躍起來,充分發揮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在操作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探究,積極實踐,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五、尾聲——聯系生活,持久學習氛圍
在教學中,我力求從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入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熟悉的生產實際入手去布置作業,使學生的數學作業變得富有生活情趣. 例如,學了「比例應用題」知識後我布置作業:誰能用最科學的數學方法計算出我們教學樓的高度?在學分數乘法知識後,我讓大家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衡湖游租船方案」……這樣,數學作業的生活化就為整個數學學習過程營造出了良好的氛圍.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多種形式、在課堂的不同階段,去巧妙營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勤學多思,讓學生們真正地知道數學、愛好數學、享受數學學習.

⑼ 你認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課堂教學技能訓練主要有哪幾方面並選其中的一方面結合你的教學經驗談一談你是如

【摘要】數學新課導入是教學首要的一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研究課堂教學藝術,尤其是探究科學的「課堂導入方法」,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一堂成功的數學課離不開一個精彩的「課題導入」。「靈巧的導入」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啟迪學生智慧的靈感,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因此,導入方法是必須掌握的一種教學技巧。

【關鍵詞】數學,導入方法,激發,懸念,設疑,實例,試驗,趣味,情境,類比,溫故知新

課堂導入技能是教師在進行新課題時建立問題情景的教學方法。即指在新的教學內容的講授開始時,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教學行為。無論是開始新的學科、新的教學單元,還是一節新課,乃至教學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教師都應當發揮良好的導入技巧。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給整個教學過程一個良好的開端,導入環節猶如整台戲的「序幕」,優美樂章的「序曲」,跳高運動員起跳前的「助跑」, 彷彿是演講的「開場白」,負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 ,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啟動學生思維的機器,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並為學習新知識作鼓動和鋪墊,架起新舊知識的橋梁,就能牽引整個教學過程,起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奇效。

導入技能實施的程序是:集中注意力——引起興趣——激發思維——明確目的——進入學習課題。教學中,由於教學內容的差異以及課的類型、教學目標各不相同,導入的方法也沒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一、懸念導入法

懸念導入法是在引入新課時,提出看起來與本課內容無多大聯系,而實質上卻緊密相連的典型問題,迅速激發學生思維的一種導入方法。亞里斯多德曾經講過「思維自疑問驚訝開始。」設計懸念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激發興趣,二是活躍思維。懸念一般是出乎人們預料,或展示矛盾,或讓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焦慮、渴望和興奮,只想打破砂鍋問到底,盡快知道究竟,而這種心態正是教學所需要的「憤」和「悱」的狀態。一般來講,數學中的懸念需要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與分析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進行精心設計、精心准備。

例如:在講授「圓周長」時,提問:假如把地球近似看作一球體,繞著赤道用一根繩子捆緊,然後把繩子放長10米(假設繩子離地球表面距離均等),中間的空隙能容納 。A一支鉛筆 B一隻老鼠 C一隻貓 D一頭牛,結果學生猜測的答案與正確答案相差甚遠,當我給出正確答案D時,學生感到不可思議,非常驚訝,使學生心理形成強烈的反差,形成懸念,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二、設疑導入法

問題設疑是根據中學生喜好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在新的教學內容講授開始時,教師給學生創設一些疑問,創設矛盾,引起驚訝,使學生產生迫切學習的濃厚興趣的一種導入發方法。引入時,可故意設置疑障或陷阱,使學生處於欲得而不能的情景,甚至誘導學生上當。

例如:講授「分式基本性質」時,先讓學生解-2x=4,再解-2x﹤4,學生類比得出x﹤-2,然後讓學生代個值檢驗試試,結果又不對,學生陷入茫然和矛盾之中,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運用此法必須做到:一是巧妙設疑。所設的疑點要有一定的難度,要能使學生暫時處於困惑狀態,營造一種「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不能言」的情境。二是以疑激思,善問善導。要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盡快活躍起來。因此,教師必須掌握一些設問的方法與技巧,並善於引導,使學生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設疑導入法與懸念導入法有相通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前者重在「疑」;後者重在疑的同時更要「懸」。

三、實例導入法

實例導入是選取與所授內容有關的生活實例或某種經歷,通過對其分析,引申,演繹歸納出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規律來導入新課.這種導入強調了實踐性,能使學生產生親切感,起到觸類旁通之功效。同時讓學生感覺到現實世界中處處充滿數學。這種導入類型也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尤其對於抽象概念的講解,採用這種方法更顯得優越。

例如:在講授「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時,提問:小明買4千克蘋果,3千克梨需27元;若買4千克蘋果,2千克梨需22元,問梨和蘋果每千克各多少錢?學生很快得出答案:蘋果都是4千克,梨多一千克多了5元,所以梨每千克5元,得出蘋果每千克3元。比直接給出方程組 引入好的

多。

四、實驗導入法

實驗導入法是指教師通過直觀教具演示引導學生一動手試驗而巧妙的引入新課的一種方法。一位數學家說過:「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用一切辦法使它們能看的見摸的著。」實驗導入新課直觀生動,效果非凡。通過實驗演示導入能將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有利於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生自己動手試驗,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很快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講授「軸對稱」時,讓學生拿出一張紙,對折,打開,滴一滴墨水在摺痕邊或摺痕上,合上,壓一壓,打開觀察。得到一些漂亮的圖案,學生驚喜萬分,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然後很自然的引如新課。

五、趣味導入法

趣味導入法就是通過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趣味知識,即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典故、數學史、歌曲、游戲、謎語等來導入新課。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認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諾也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趣味導入可以避免平鋪直敘之弊,可以創設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有利於學生從無意注意迅速過渡到有意注意.

1、故事導入方法

例如:在講授「配方法」時,講這樣一個故事:「從前一老頭,在臨終前打算把17頭牛分給3個兒子,要求大兒子分二分之一,二兒子分三分之一,小兒子分九分之一,不能宰殺。(可留一點時間給學生思考)三個兒子聽了很納悶,最後一位聰明的人告訴他們,先在鄰居家借一頭牛,然後大兒子分9頭,二兒子分6頭,小兒子分2頭,剩下一頭再還給鄰居。」這個故事即開啟了學生思維的大門,又滲透了配方法中「借一還一」的思想,為新課講授做好了鋪墊。

2、游戲導入法

在講授「游戲公平嗎?」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轉盤游戲」導入:同學們,我們經常在街邊,看見有人擺地攤賺錢,我就見過這樣一個——「轉轉盤」(拿出准備好的轉盤),接著講了游戲規則(如右圖)。你想試試手氣嗎?,此時學生已經興奮不已,都想試試,參與度極高,但結果總是拿不到大獎,又陷入了茫然與困惑之中,看著他們著急得樣,我順勢引入了課題,結果這堂課學生個個都目不轉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兒歌導入法

例如:在講授用「字母表示數」時,我這樣引導:同學們,小時候你們念過兒歌嗎?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念念兒歌:一隻青蛙一張嘴,二隻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二隻青蛙二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三隻青蛙三張嘴,六隻眼睛十二條腿,撲通三聲跳下水┅┅唱到後來,一部分同學唱不下去了,聲音也越來越輕了,於是,我不失時機地問:「這首兒歌誰能把它唱完?學生說:「這樣隨著青蛙只數的增加永遠也唱不完!」然後我緊接著說:「我能用一句話把它唱完,你們信不信?」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怎麼可能?學生議論紛紛。趁機我說:「今天這節課我就想告訴大家如何用一句話把它唱完,同時也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用一句話就把它唱完。不過在唱之前,我們先要做一個准備工作,我們先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學習了這個內容以後,不用老師教,相信你們自己都能唱得起來了」。這時他們的求知慾望非常強烈,我也不失時機地引入了新課。

4、詩詞導入法

例如:在講授「三視圖」時,開場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①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與題目嗎?(蘇軾,《題西林壁》)②哪位同學能說說蘇軾是怎樣觀察廬山的?(橫看,側看,近看,身處山中看),然後說,這首詩隱含了一些數學知識,他教會我們怎樣去觀察物體,本節課我們來學習「三視圖」。

5、幽默語言導入法

例如:在講授「三角函數的應用」時,一位教師如此開場白:「我的『法力』無邊,能不過河而測河寬,不爬山而知山高,不接近敵陣地而知曉敵我之間的距離。」學生被這些話深深地吸引,教師接著說:「我的『法』是數學方法,我的『寶』是三角函數」,同學大笑。

6、數學史導入法

數學史引入法是指在講授數學概念、定理、方法時,首先給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的、有趣味性的數學家的傳記或數學史實,從而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通過榜樣的力量去感染學生,增強學習毅力和創新精神,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於德育於智育之中。

例如:在講授「勾股定理」時,向學生介紹畢達哥拉斯,也可以介紹我國古代的數學家,並介紹其發現的艱苦歷程,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進而導入新課。
六、情境導入法

情境導入法是指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運用語言、圖片、音樂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渲染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入新課學習的一種導入方法。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這種導入類型使學生感到身臨其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起到滲透教學目標的作用。

例如:在講授「形狀相同的圖形」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以一曲振奮人心的國歌,伴隨著自己精心設計的兩面形狀相同,大小不等的五星紅旗,從大屏幕下冉冉升起,作為課堂的切入,很自然的引入新課。

再例如:在講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設計了這樣的一個開場白:一塊三角形的玻璃碎成了兩塊(拿出准備好的三角紙板——如圖),如果重新到玻璃店割一塊同樣大小的玻璃,有三種做法:①把兩塊都拿到玻璃店去,②只拿第一部分,③只拿第二部分。問哪種方法不能買回新玻璃,哪種方法最聰明?通過創設情境導入,巧妙的引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使枯燥的幾何問題變得生動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了學生的求知慾。

七、類比分析導入法

類比分析導入法是指教師在講授新課時,引導學生對某些特殊知識經類比分析,得出與之相同或相似的另外一些特殊知識的導入方法。康德說過:「每當理智缺乏可靠論證的思路時,類比這個方法往往能指引我們前進。」通過類比,可以發現新舊知識的異同點,使知識向更深層或更廣闊的領域遷移、發展,從而達到知識引申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時,教師指出:方程的解法與不等式的解法有類似之處,我們可以用類似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來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然後先讓學生解一個一元一次方程,然後把等號變為不等號,得到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再讓學生解答。看似兩三句話,但這樣的導入能把學生已獲的知識和技能從已知的對象遷移到未知的對象上去,同時促使學生迫不及待地去學習和研究新知識。

八、溫故知新導入法

知識絕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舊知識往往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延續。溫故知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將新舊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從舊知識的復習中自然獲得新知識。這也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

例如:在講授「零指數冪和負指數冪」時,先讓學生回顧同底數冪的除法運算公式,am÷an=am-n (a ≠0,m,n都是正整數,且m>n),然後讓學生討論當m=n和m﹤n時的情況,從而引入新課。

總之,「導入有法,導無定法」,不論以哪種方法和手段引入新課,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都必須使問題情境結構、數學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結構三者和諧統一;都要簡明扼要,緊扣課題,不拖泥帶水,不影響正課進行。通過導入,使學生在課堂上最終達到集中注意力,激發求知慾,明確學習任務,形成學習期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家鏵主編,《中小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中學數學,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2、陳明華 林益生主編,《數學教學實施指南》(初中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顧繼玲 章飛主編,《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法》,開明出版社,2003年版。

4、劉敬發等主編,《教學創新——探索與實踐》,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