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本與未的典故

本與未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1 17:16:42

① 本末倒置的典故

② 誰告訴我本末倒置的 故事

◣釋義◥

事物的先後次序顛倒。語本《禮記.大學》。後用「本末倒置」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輕重倒置」

◣典源◥

《禮記.大學》
大學1>之道,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註解〕
(1) 大學:博學。
(2) 明德:至德,指人生之初所秉賦於天的最美善之德性。
(2) 親民:親近民眾,使民日新其德。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還有資料可供參考~

◣典故說明◥

「本末倒置」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節末端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細微末端、較不重要的事。《禮記.大學》里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在說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終始、先後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一般人往往會有誤本為末、倒末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說法。較早的書證是宋代大儒朱熹寫給他的朋友呂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語,信中談的就是先後次序顛倒的事情。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陸九淵在〈與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則所謂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說事情都有本有末,沒聽過根本壯盛而枝節末端不茂盛的事。陸九淵的話更明白的表現出本末倒置的意思。清代王昶所寫的〈新修州學之記〉說到:「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說為政者若不知宣揚教化於民,則常會本末倒置,失掉了應有的判斷。從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語。「本末倒置」這句成語當就從〈大學〉文義演變而出,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



③ 本末倒置這個成語由來的典故是什麼

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④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典故

這來自一個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個寺中修行,後來方丈要選擇接替他的人,就把這兩個人叫來,讓他們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詩)。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你所說的正是後來慧能的偈子。
顯然慧能的領悟比神秀高了一層,因為菩提樹和明鏡台本身也是凡塵俗物,以此自比說明還沒有徹底的超脫,而慧能的偈子可以表現出他對佛角教義更深的領悟。方丈也打算把位置傳給慧能。但這個事情後來被神秀知道後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於是兩個人開創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謂的「頓宗」(認為頓悟得道)和「漸宗」(認為漸悟得道)從此中國佛教兩大派系就產生了。不過從影響來看慧能更深遠些。

拓展資料: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此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凈」,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也即主觀唯心主義對客觀唯心主義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
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
惠能(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家境艱貧,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
二十四歲時辭母出家,往蘄州黃梅東山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米。後因書寫了得法詩偈而備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之中,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之後,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
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他皆以老病相辭,竟不奉詔。七十六歲時赴新州入滅。其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說,一是頓悟成佛說。在世界佛教史上,他是一個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貫通的思想家。
六祖圓寂於公元713 年夏天,當時正值南方炎熱潮濕天氣,他的肉身未經任何防腐處理,一直保留至今,將近1300多年的時間里沒有腐爛。
抗日時期日本軍人進駐到南華寺,不相信他的神奇,將六祖的屍身從後面剖開一處,發現五臟六腑都完好無損,才相信佛法無邊,將身體重新安好,頂禮而退。現在六祖肉身完好的放在廣東韶關南華寺。
於文革時期,偏激的紅衛兵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謂的牛鬼蛇神,為驗證慧能大師是否為人工偽造的,曾經用釘錘在大師的胸口處,硬是挖一個小洞,結果赫然發現大師體內器官皆完好無缺,當場嚇得紛紛跪地叩拜。

⑤ 本末倒置的成語故事

【成語】: 本末倒置
【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解釋】: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內、輕重的位置容弄顛倒了。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有一次齊國的國王派使臣去訪問趙國。使臣到了趙國,把齊王的信交給了趙威王,趙威王連看都沒看,就親切地問使臣:齊國怎麼樣?今年收成好嗎?老百姓生活得好嗎?齊王的身體好嗎?使臣聽了,心裡很不高興,對趙威王說:齊王派我來訪問趙國,可您連信都不看,而是先問收成、百姓,最後才問國王,這不是本末倒置嗎?趙威王笑著說:對於一個國家來講,糧食是最重要的,還有,如果沒有百姓,哪有什麼國王啊!所以我這樣問,根本沒有本末倒置。本末:樹根和樹梢,比喻事物的根本和細枝末節;置:放置。這個成語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的關系搞顛倒了。

⑥ 成語「本末倒置」和「喧賓奪主」的意思、典故、區別是什麼

1、本末倒置 [
běn

dào
zhì
]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顛倒了內。
成語故事容
戰國時,有一次齊國的國王派使臣去訪問趙國。使臣到了趙國,把齊王的信交給了趙威王,趙威王連看都沒看,就親切地問使臣:齊國怎麼樣?今年收成好嗎?老百姓生活得好嗎?齊王的身體好嗎?使臣聽了,心裡很不高興,對趙威王說:齊王派我來訪問趙國,可您連信都不看,而是先問收成、百姓,最後才問國王,這不是本末倒置嗎?趙威王笑著說:對於一個國家來講,糧食是最重要的,還有,如果沒有百姓,哪有什麼國王啊!所以我這樣問,根本沒有本末倒置。
2、喧賓奪主 [
xuān
bīn
ó
zhǔ
]
客人的聲音比主人的還要大,比喻客人佔了主人的地位或外來的、次要的事物侵佔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出處;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余仿為之;香則噴鼻而酒味變矣。不論酒而論香;是為喧賓奪主。」
區別;含義不同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⑦ 菩提本無樹的典故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如若滿意,採納可好?謝謝
這來自一個佛教典故回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個寺答中修行,後來方丈要選擇接替他的人,就把這兩個人叫來,讓他們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詩)。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你所說的正是後來慧能的偈子。顯然慧能的領悟比神秀高了一層,因為菩提樹和明鏡台本身也是凡塵俗物,以此自比說明還沒有徹底的超脫,而慧能的偈子可以表現出他對佛角教義更深的領悟。方丈也打算把位置傳給慧能。但這個事情後來被神秀知道後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於是兩個人開創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謂的「頓宗」(認為頓悟得道)和「漸宗」(認為漸悟得道)從此中國佛教兩大派系就產生了。不過從影響來看慧能更深遠些。

解答結束,謝謝你的合作,再見!

⑧ 成語「本末倒置」和「喧賓奪主」的意思、典故、區別是什麼

本末倒置: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細微末端、較不重要的事。
「本末回倒置」的「本」就答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節末端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細微末端、較不重要的事。
《禮記.大學》里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在說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終始、先後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一般人往往會有誤本為末、倒末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說法。較早的書證是宋代大儒朱熹寫給他的朋友呂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語,信中談的就是先後次序顛倒的事情。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陸九淵在〈與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則所謂文亦可知矣。

⑨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典故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記載
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四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⑩ 本末倒置典故是什麼

南宋·朱熹《答呂伯恭》:「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