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布衣典故

布衣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1 16:47:05

㈠ 一日文章拜布衣有什麼歷史典故

這是宋朝的文人們調侃宋神宗因為文章拜王安石為相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當時王安石憑借文章在京城大放異彩,之後被神宗注意到,最終登上政治舞台,不過,歷史上求賢若渴,布衣宰相傳奇也不少。

布衣宰相,這個詞來源於,布衣將相,是指西漢開國的諸侯將領們都是平民出身。在那個時候,絲織品只有貴族,富人,等有社會地位的人穿。平民穿衣都是麻布的。

棉布製成的衣服大概是從宋代開始。想想元朝黃道婆的事跡,自她以後,棉布才流行開來。

(1)布衣典故擴展閱讀:

布衣將相:

西漢開國諸臣授官將相的,絕大多數「起自布衣」,稱之為「布衣將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後來成為一般平民的代稱,其中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及沒有官爵的地主。有出身白徒(一般農民)、屠夫、喪事吹鼓手、小商販、戍卒、小吏等。

他們流品很雜,除婁敬外,均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他們在反秦起義及同項羽的斗爭中,逐漸壯大起來。西漢建立後,形成了布衣將相之局。布衣將相的出身和經歷,對他們的政治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給「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布衣將相之局還影響統治集團的內部關系,使其保持某種布衣的樸素作風。表現在漢初君臣之間的等級關系還不那麼森嚴,注意選拔人才,也較注意節儉。

這種作風,是漢初布衣政治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保證了漢初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實施,是漢初治天下的一條成功經驗。

隨著社會地位的變化,布衣將相逐漸變成新的封建貴族,其腐朽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長起來。武帝時發生的統治政策和指導思想的變化,是布衣將相貴族化的產物,它標志著漢初布衣政治的終結。

㈡ 布衣之交成語典故

布衣之交bùyīzhījiāo
[釋義] 布衣:古時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間交往的友誼。指顯貴者與沒有官版職、地位低賤的人權相交往。
[語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正音] 交;不能讀作「jiào」。
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沒有殺一個與他的小妾相愛的門客,而是給他准備了許多禮物,把他推薦給衛國國君,對他說:「我們是布衣之交,希望衛國能給你偉大前程。」後來衛國准備聯絡其他諸侯去攻打齊國,該門客極力勸阻,避免了一場戰爭。
布衣之交的意思是:布衣:平民。舊指貧寒老友。

㈢ 與"衣"有關的成語和典故

白日衣綉

bái rì yì xiù

注 釋:
衣:穿;綉:五彩制綉的官服。白天身著華貴官服,使人看見。舊時比喻富貴後還鄉,向鄉親們誇耀。

出 處:
漢·應劭《風俗通·怪神》:「(張遼)以二千石之尊過鄉里,,薦祝祖考。白日衣綉,榮羨如此。」
白衣公卿

bái yī gōng qīng

注 釋:
古時指進士。唐代人極看重進士,宰相多由進士出身,故推重進士為白衣卿相,是說雖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資望。

出 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進士》:「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白衣秀士

bái yī xiù shì

注 釋:
指未曾獲得功名的書生。

出 處:
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至如呂岩,當初是個白衣秀士、未遇書生,上朝求官。」

褒衣危冠

bāo yī wēi guān

注 釋:
褒衣:寬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裝束。指寬袍高帽。

出 處:
唐·韓愈《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獻酬有容,歌風雅之古辭,斥夷狄之新聲。褒衣危冠,興興如此。」

布衣黔首

bù yī qián shǒu

注 釋:
布衣:封建時代平民的別稱;黔首:戰國及秦代對人民的稱謂。古代指一般百姓。

出 處:
《史記·李斯列傳》:「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

布衣蔬食

bù yī shū shí

注 釋:
蔬食:粗食。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清苦。

出 處:
《晉書·范汪傳》:「外氏家貧,無以資給,汪乃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然薪寫書。」

例 子:
家君在此數年,~,不過仍舊是儒生行徑。(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布衣之交

bù yī zhī jiāo

注 釋:
布衣:平民。舊指貧寒老友。

出 處:
《戰國策·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願君以此從衛君游。」

例 子:
敕與太子諸王為~。(唐·無名氏《鄴侯外傳》)

綵衣娛親

cǎi yī yú qīn

注 釋: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菜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鶉衣百結

chún yī bǎi jié

注 釋:
鶉:鵪鶉鳥;結:懸掛連綴。鵪鶉的尾巴短而禿,象打滿補丁一樣。形容衣服非常破爛。

出 處:
《荀子·大略》:「子夏貧,衣若縣鶉。」

例 子:
~走風塵,落魄誰憐此一身?(清·程麟《此中人語·乞丐風流》)

冬裘夏葛

dōng qiú xià gě

注 釋: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出 處:
《公羊傳·桓公七年》:「士不及茲四者,則冬不裘,夏不葛。」

例 子:
舉得起,放得下,以便~的同它換衣服。(清·吳趼人《痛史》第一回)

惡衣惡食

è yī è shí

注 釋: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 處:
《論語·里仁》:「士之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例 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士志於道,而恥~者,未足與議。(章炳麟《論讀經有利而無弊》)

好女不穿嫁時衣

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

注 釋:
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遺產生活。

出 處:
舊諺:「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

節衣縮食

jié yī suō shí

注 釋:
省吃省穿。形容節約。

出 處:
《史記·貸殖列傳》:「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

例 子:
本來,有關本業的東西,是無論怎樣~也應該購買的。(《魯迅書信集·致趙家璧》)

量體裁衣

liàng tǐ cái yī

注 釋:
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辦事。

出 處:
《墨子·魯問》:「子觀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將聽吾言,用我道,則翟將往,量腹麵食,度身而衣,自比於群臣,奚能以封為哉?」

例 子:
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又說:「看菜吃飯,~。」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看情形辦理。(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弱不勝衣

ruò bù shèng yī

注 釋:
勝: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連衣服都承受不起。

出 處:
《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

例 子:
眾人見黛玉年紀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貌雖~,卻有一段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

㈣ 布衣之交的成語典故

布衣之交

【拼音】:bù yī zhī jiāo
【解釋】:布衣:平民。舊指貧寒老友。

【出處回】:《戰答國策·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願君以此從衛君游。」
【示例】:寡人聞君高義,願與君為~。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
【近義詞】:生死之交、患難之交、忘年之交
【反義詞】:酒肉朋友
【語法】:作賓語;表示貧民間的友誼

㈤ 布衣之交是指怎樣的朋友

【詞目復】布衣之交【拼音制】 bù yī zhī jiāo 【解釋】 布衣:古代貧民的衣著。平民之間的交往、友誼。也指顯貴與無官職的人相交往。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願君以此從衛君游。鮑彪註:「言交於未貴時。 【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表示平民間的友誼 【示例】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以為~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寡人聞君高義,願與君為布衣之交。」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萬乘之君乎?奈何以不肖之心待人,而得罪於大王?』」【近義詞】 貧賤之交【反義詞】 酒肉朋友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沒有殺一個與他的小妾相愛的門客,而是給他准備了許多禮物,把他推薦給衛國國君,對他說:「我們是布衣之交,希望衛國能給你偉大前程。」後來衛國准備聯絡其他諸侯去攻打齊國,該門客極力勸阻,避免了一場戰爭。

㈥ 關於交友的成語典故50字

八拜之交:「抄八拜」本指古代襲世交子弟見長輩時的禮節,後指好友相約結拜的兄弟姐妹的關系。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里有:「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刎頸之交:那怕砍頭也不變心的朋友。《廉頗藺相如列傳》里有:「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句。「刎頸之交」亦可謂「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意謂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莊子·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㈦ 有關交友的詩詞文章,名言警句,成語典故。

古詩三首:
1、高適,《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3、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名言五句:
1、一生交一個朋友謂之足,交兩個朋友謂之多,交三個朋友謂之難得。--亨.亞當斯
友誼是一種溫靜與沉著的愛,為理智所引導,習慣所結成,從長久的認識與共同的契合而產生,沒有嫉妒,也沒有恐懼。 ——荷 麥
2、友誼永遠是一個甜柔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 ——紀伯倫
3、真友誼象磷火——在你周圍最黑暗的時刻顯得最亮。 ——D.M.
4、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 ——華盛頓
5、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愛因斯坦

成語典故五個:
1、八拜之交:「八拜」本指古代世交子弟見長輩時的禮節,後指好友相約結拜的兄弟姐妹的關系。

點頭之交:指交情不深,僅見面點點頭的朋友,亦稱「一面之交」。
2、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里有:「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3、刎頸之交:那怕砍頭也不變心的朋友。《廉頗藺相如列傳》里有:「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句。「刎頸之交」亦可謂「生死之交」。
4、莫逆之交:意謂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莊子·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5、 忘年之交: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㈧ 有關借代詞語的典故

1、布衣
《鹽鐵論》中說: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歲才能穿絲綢衣服,在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老百姓稱為布衣。
閱讀古文甚至近來作品時,都可碰到「布衣」一詞。「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價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儉朴;「布衣百姓」乾脆指廣大勞苦大眾了。
「布衣」顧名思義是布做的衣服。請大家注意了,這里的「布」,可不是現在常說的百分之百棉花織出的「棉布」啊!追溯古代說的「布」,是今日叫做麻布的麻製品。所以,那個形容窮苦百姓的「布衣」,是穿麻制衣料的普羅大眾呢!
2、桑梓
「桑梓」是桑樹和梓樹的合稱,都是有實用價值的樹木。古人常常在家園周圍栽種桑梓。在春秋時代的《詩經小雅》中有這樣的詩句:「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見到桑梓就會引起對父親母親的懷念,應該表示恭敬之意。所以古人有「松柏桑梓,猶宜恭肅」(《後漢書》)的說法。後人就用「桑梓」這一詞來比喻家鄉,漸漸地「桑梓」就成為了家鄉的代稱。
例如南北朝時期的《文選張衡南都賦》篇中有「永世充孝。懷桑梓焉」的文句,其中的「桑梓」就是家鄉的的意思。又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詩《聞黃鸝》中寫道:「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還有清代文學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寫舉人出身的張鄉紳得知范進中舉後,趕到范家對范進說:「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這里的桑梓都是指家鄉。
3、鴻雁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據《漢書?蘇武傳》載:漢朝與北方的匈奴連年戰爭,民不聊生,漢朝的皇帝派蘇武等人出使匈奴,商討罷兵息戰事宜。和議未成,蘇武被匈奴的單於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去放羊。10多年以後,漢朝與匈奴和親,漢皇帝另遣使人匈奴,單於仍不讓蘇武歸漢,面對漢使詭稱蘇武已死。當年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設法見到了漢使,並密告了蘇武的情況。為了拯救蘇武,常惠想出了一個計謀,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著一封信,敘說蘇武沒有死。而是在北海的某個沼澤地放羊」。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只好讓蘇武回到了漢朝。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4、玉兔
玉兔代指月亮的典故
玉兔就是嫦娥。據考證:「玉兔」源於「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地稱呼「虎」的土語。上古時代,巴楚一帶有的民族崇虎。他們不但自稱為虎,而且喜歡將山名、地名、水名以「虎」命名,甚至對幾乎所有尊崇的神靈都稱為虎神,將月神也稱為虎神,用其土語說即「於菟」。嫦娥奔月後成為月精,自然也就成了巴楚崇虎民族心目中的「虎神」了。嫦娥自然也就是「於菟」了。而把「菟」解說成「兔」,是晉代學者王逸註解屈原《天問》時望文生義發生的錯誤。後人沿用這個錯誤的解釋,便以「兔」代「菟」了。又因「於」同「玉」相近,「於菟」一名也就被後人附會成了「玉兔」。可見,玉兔搗葯就是月神嫦娥搗葯。
5、春秋
春秋代指歲月的典故
在古代是以農耕為主的時代,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兩個季節,春種秋收,以春秋做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稱。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歷史。也泛指歲月和光陰。一說在古代懷疑最初沒有四季而只有春秋,故在古書中「一春秋」指一年。

㈨ 歷史典故成語故事(要簡短的50字左右最好) 謝謝哈 有點急

1.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2.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3.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4、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5、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6、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7、勞苦功高

秦朝末年,劉邦率軍攻佔秦都咸陽後駐守函谷關,項羽聽說劉邦攻佔咸陽,就氣急敗壞在鴻門擺宴席請劉邦。席間項庄舞劍助興想借機殺劉邦。樊噲趕緊拔劍上前對項羽說:「沛公恭候大王的到來,沒有封侯,你卻要殺如此勞苦功高的人?」

㈩ 布衣宰相是什麼典故

布衣復將相。
西漢開國諸臣授官將制相的,絕大多數「起自布衣」,稱之為「布衣將相」。
「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後來成為一般平民的代稱,其中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及沒有官爵的地主。他們流品很雜,除婁敬外,均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他們在反秦起義及同項羽的斗爭中,逐漸壯大起來。
西漢建立後,形成了布衣將相之局。
布衣將相的出身和經歷,對他們的政治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給「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布衣將相之局還影響統治集團的內部關系,使其保某種布衣的樸素作風。
表現在漢初君臣之間的等級關系還不那麼森嚴,注意選拔人才,也較注意節儉。這種作風,是漢初布衣政治的一個重要方面。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