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典故
❶ 墨子的軼事典故
戰國時期,有一回,楚國要攻打宋國,魯班為楚國特地設計製造了一種雲梯,准備版攻城之權用。那時墨子正在齊國,得到這個消息,急忙趕到楚國去勸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郢都立刻找到魯班一同去見楚王。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別攻宋國。
楚王終於同意了,但是他們都捨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想在實戰中試試它的威力。墨子解下衣帶,圍作城牆,用木片作為武器,讓魯班同他分別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魯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擋住了。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盡,而墨子守城計策還綽綽有餘。
魯班不肯認輸,說自己有辦法對付墨子,但是不說。墨子說知道魯班要怎樣對付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說。楚王聽不懂,問是什麼意思。墨子說公輸子是想殺害自己。以為殺了自己,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魯班哪裡知道墨子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裡等著楚國去進攻。楚王眼看沒有把握取勝,便決定不攻打宋國了。
❷ 墨子政治主張 墨子為木鳶是什麼典故
墨子為木鳶是什麼典故
墨子做木頭老鷹,用了三年的時間做成了,飛了一天後壞了。
公輸班削竹木做成了個喜鵲,讓它飛上天空,三日不落,公輸班認為這是最巧不過了。
墨子先生對公輸班說:「像你這樣做喜鵲,還不如我做車轄(固定車輪與車軸位置,插入軸端孔穴的銷釘),我用三寸的木料,片刻就砍削成了,卻能負載五十石的貨物。」所以所謂的成效,對人有利的叫做巧妙,對人沒利的就叫做笨拙了。
人之巧以為人之利,天之巧不以為人之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似沒有雕琢之痕,但其作品卻是真正的美,而人為之技巧,不過機心使然,看似奇技,不過是碎屑之巧。天地之工,無為之為,無術巧之用,看似拙樸,實為大巧,故曰「大巧若拙」。
墨子的故事有哪些
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喜好講論理學,他一向主張勤儉節約,吃苦耐勞,最不喜歡鋪張浪費,嬌縱奢侈,墨子曾和儒家辯論過一個這樣的話題,儒家的代表認為,君子就應該像鍾一樣,即意味著,鍾你敲打它,它才會響,對於君子而言,你不問他也絕不會回答,你問他,他才會回答,墨子回到,就你這口鍾,我沒敲你,你怎麼響了呢?儒家代表最後沒能辯論過,這也為後人津津樂道。
關於墨子的介紹
墨子,名翟,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❸ 關於墨子和魯班有什麼歷史典故
與魯班本來人及發明物品相關的成自語典故眾多如:
「魯班門前弄大斧,孔夫子門前賣經」。
「魯班無木難作屋」。
「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墨子》盡心。
「輪匠執其規矩,以廢天下之方圓。」《墨子》天志。
「巧者能生規矩,不能廢規矩而成方圓。」《管子》法法。
「繩墨之起,為不直也。」《荀子》性惡。
「繩趨尺步」、「繩之以法」、「獨巨匠心」、「規圓矩方」等。它們每每給人以警示,給人以啟迪,意義深遠的影響著後人。
墨子成語典故
★以卵擊石
★駟之過隙
★墨子泣絲
★黔突暖席
★以人為鏡
★快馬加鞭
★蒼黃翻覆
★不可勝數
❹ 墨子為木鳶是什麼典故
弟子有禽滑厘、高石子、公尚過、耕柱子、魏越、曹公子、勝綽、隨巢子、專胡非子屬等。
墨子為木鳶出自《寓林折枝》: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其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鳶飛。」墨子曰:「吾不如為車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費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遠力多,久於歲數。今我為鳶,三年成,蜚一日而敗。」
❺ 與墨子有關的小故事
墨子染絲與做人的故事
墨翟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儒家的教育。老師教他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而墨翟對後四項尤其感興趣。因為這幾項能夠促進人的動手能力。墨翟的老師也很著重培養墨翟的這方面的能力,他經常帶墨翟去參觀工匠們的作坊。有一次他帶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讓墨翟觀察布匹是怎樣染成的。
墨翟對工匠們的勞作很感興趣,當他看的聚精會神時,他的老師說:「看到了吧,這些絲絹本來都是雪白雪白的,把它們放進黑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黑的;把它們放在了黃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黃色的。」 墨翟說:「絲會跟著染料的顏色來變化,是這樣的嗎?」 老師說:「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絲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絲是被人放進染料的,如何做人則完全是自己作出的選擇。」
墨翟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了。當他後來成為思想家收了門徒後,他也經常用這個例子來教導自己的學生。
(5)墨子的典故擴展閱讀:
墨子的生卒年不詳,名翟(dí),他是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有說他是魯陽人,有說他是滕國人 。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墨子是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後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馬,後來他的後代因故從貴族降為平民。後簡略為墨姓。
墨子作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提出了「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他主張「兼愛」﹑「非攻」,提出「尚賢」﹑「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天下人都要相親相愛,反對強凌弱的戰爭。
雖然墨子先祖是貴族,但墨子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他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墨子在上說下教中,言行頗多,但無親筆著作。今存《墨子》一書中的《尚賢》、《尚同》、 《兼愛》 、《非攻》、《節用》、《節葬》、《天志》 、《明鬼》、《非樂》、《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傳弟子對他的思想言論的記錄。
❻ 墨家的典故
快馬加鞭:給快跑的馬再抽幾鞭,使它跑得更快。用來形容:快上加快,疾弛回飛奔,或用以比喻不斷努力,答繼續前進。
典故:墨子學生耕柱子,聰穎過人,但不知發奮努力,墨子總是責備他。耕柱子說:"先生,我真的沒有比別人強的地方嗎?"墨子說:"我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個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說:"我要鞭策快馬。"墨子追問:"你為什麼要鞭策快馬呢?"耕柱子說:"快馬值得鞭策。因為它感覺靈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啟發耕柱子,讓他努力求學,奮發上進,現已水到渠成,就對耕柱子說:"我認為你也是值得鞭策的!你應該像快馬一樣力求上進啊!"自此,耕柱子發奮讀書,力求上進,再也不用老師整日督促了。
墨守成規: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後指固執不變地遵循為墨守;成規:現成地規矩、制度。固執守舊;死報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墨突不前:原指墨翟東奔西走,每至一地,煙囪尚未熏黑,又到別處去了。後用其事為典。形容事情繁忙,猶言席不睱暖
❼ 墨子悲絲的典故
墨子》中有個「墨悲絲染」的故事。話說墨子有一次路過染坊,看到雪白的內生絲在各色容染缸里被染了顏色。任憑你怎樣漂洗,也無法再將染色絲恢復生絲的本色了。
墨子悲泣地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不可不慎也」。
墨子看見染坊里染絲,把純白的絲放進染缸里,拿出來就成為五顏六色的了。因此感慨地說:「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變青色,放到黃色的染缸里就變成黃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來的顏色也不同。若先後放入五種不同顏色的染缸,也會先後變成五種顏色了,所以染絲不能不慎重啊!不但染絲是這樣,當國的人也有受染的。舜受到許由、伯陽的熏染;禹受到皋陶、伯益的熏染;湯受到伊尹、仲虺[huī]的熏染;武王受到太公、周公的熏染。這四代君王受到好的熏染,所以能治平天下,被擁戴為天子。夏桀受到干辛、推哆[ō]的熏染;殷紂受到崇侯、惡來的熏染;厲王受到厲國公長文和榮國夷終的熏染;幽王受到傅國公夷和蔡國公谷的熏染。這四代君王受到壞的熏染,因此擾亂天下,國破身亡,受到最大的刑戮。」
這個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絲一樣潔白,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復本性的質朴純潔,已經不可能了。
❽ 墨子染絲是什麼典故
琴韻簫聲中的墨子悲絲文 / 藍文青
近一段時間常常聽香港雨果唱片公司的那張目前唯一一張夫妻琴簫合奏的碟子——《簫聲琴韻》,而其中很喜歡的是那首——墨子悲絲。
舊日的啟蒙書籍——《蒙求》裡面就有「墨子悲絲,楊朱泣岐。」這是出自阮藉的句子「楊朱泣歧路,墨子悲染絲」,《顏氏家訓》中「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後漢書》「楊朱號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絲;知漸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陳毅元帥也有五絕:「亡羊懼岐路,染絲悲墨子。我亦厭淡紅,惡其亂朱紫。」很顯然,這是一個被應用的非常普通的典故,同時,也是一個很早就列入兒童教育的典故。
這個典故——墨子悲絲——的原文很短:「墨子出行,見素絲,質本潔而染為黃、為黑,故悲之。」題意是:墨子出行,見潔白的絲帛被染成黃或黑而失去本色,由此悲嘆人們受社會舊俗惡習污染下,而不能保持自身的潔白,因此而悲痛,由此,邊產生的很多哲思。
在舊日的蒙癢中,則是告誡孩子環境對人的影響的,要孩子們保持素白的心裡,學善,則日趨高明,學惡,則日趨下流。類似的還有「孟母三遷」的故事,這種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裡面,不要由純潔而變成形形色色,從而希望孩子們要抱持一顆赤子之心。
古琴曲《墨子悲絲》,現存最早見於明末楊掄所撰《伯牙心法》琴譜(1609)。此曲音調悠揚,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流露出一種潔己自愛的感慨之情。為廣陵琴派大操之一。
而第一次聽,是「虞山派」吳景略先生演奏的《墨子悲絲》,當時,就喜歡上這首古琴曲,「虞山派」的傳統是向來是「清微淡遠」,很有道家思想的大袖磅礴,捕風捉影,幻化無窮,抱缺守一等的意境,而當時,吳老先生用老莊的道家,暈染這首描寫墨家思想的曲子,用道家勘探墨家的風情,令人別開生面地窺見古琴之中的琴道哲學。
但,現在雨果這張CD之中,是由這對夫妻來演奏,他們恩愛之情塑造的是一種空靈潔凈的感受,但,這種空靈潔凈的背後隱含的是什麼呢?少了吳景略先生的飄逸淡遠,多了柔情萬千,是夫妻二人抱守古琴文化的遺世獨立?還是抒發他們潔身自好的心懷?
曲,在房間里CD上迴旋;音,在演奏者和聽曲人心中盪漾;是什麼讓我們從兩千年之前開始感慨社會的變化對我們的影響如此深刻?是什麼讓那曾經是啟蒙的故事消失在而今的教育之中呢?
前幾天與一位從事高中教育的教師朋友交流,談到如今的所謂素質教育,說道大部分孩子,連辛亥革命的常識都不知道,他們所知道的是什麼呢?恐怕這個「墨子悲絲」連四個字都從來沒見過吧。
記得,是誰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是誰感嘆過:「數祖忘典」,是誰在天天說讓孩子自己去看那些書,恐怕真的都已經忘記了,每個人都要有人啟蒙,去引導,才能去讀書的。韓愈說過的最著名的教育理論:「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那個啟蒙的人,是否知道「墨子悲絲」,是否真的擔當著這份其實關乎民族存亡的責任?
小小的一個東瀛島國,對自己「拿來」的文化懷著崇敬的心情,連一把小小的「唐刀」也作為供奉;大洋彼岸一個建國不過二百多年的國家,對自己的歷史卻是精心編制,在他們創立的全世界常用的杜威圖書分類法中給自己留下了超越世界文化的分類編目;而,我們這個擁有所謂五千年文明的古國,這個唯一血脈傳承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中的倖存者,還剩下多少是人能看懂《二十五史》?能了解還剩下的那些百家言論呢?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問過一個男孩子,知道墨子么?「知道,墨子劍法無敵」「看的是黃易吧?」「不,沒看書,看古天樂的《尋秦記》」我倒是覺得他應該看看黃易的書,縱然黃易在書中賣弄了不少他的歷史哲學知識,但,至少可以知道很多傳奇和典故。
《墨子悲絲》是一首很長的曲子,我在這首曲子之中慢慢胡思亂想很多,琴韻簫聲里的,曲子結束的時候,才發現,時過境遷,墨子卻在什麼地方呢?品品看,還是吳景略先生的《墨子悲絲》更有境界,因為,聽他的琴,悟得了身外身,脫離了萬丈紅塵,我從沒這么多想法。
看來還是歸一吧。
❾ 墨子為木鳶是什麼典故 墨子的著名弟子都有誰
故事原文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弟子曰:「先生之巧,至內能使木鳶飛。」墨子曰:「吾不容如為車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費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遠力多,久於歲數。今我為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惠子聞之曰:「墨子大巧,巧為,拙為鳶。」(《外儲說左上》)
故事大意
墨子製造木鷹,花了三年時間製成,但在天上只飛了一日就墜了下來。墨子弟子誇獎墨子的手巧,使木鷹上了天。墨子卻說自己笨,說自己的手藝不如造車中木的人。造車的人用短小的木,不費一天工夫,就能把很重的東西牽引起來,跑的路多,功效高,並且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而我呢,製造木鷹,花費了三年時間,天上只待了一天就失敗。有一個叫惠施的,聽到了這件事情後,盛贊墨子,說墨子高明,認為造功效高,造木鷹則不太實用。
❿ 墨守陳規的典故是什麼 為什麼有人說是有關墨子啊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因稱善守為「墨翟之守」或「墨守」.《戰國策·齊策六》:「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齊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後來用「墨守成規」形容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