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國學典故

國學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1 11:33:57

A. 看《羋月》學國學 和羋月有關的歷史典故成語

原句來:未遇見秦王這前,月兒只是看源重兒女之情,白水鑒心,清澈如溪。結識秦王之後,才知這世上,還有另一種高岸深谷的情意。 成語解釋詞目 高岸深谷 發音 gāo àn shēn gǔ 釋義 指幽僻的處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變化。出處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例如《史記 伯夷列傳》中「 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

B. 一個典故,國學大師來~

應該就是「虎卑勢 狸卑身」這一個典故吧(原句:虎卑其勢,將有取也回;狸縮其身答,將有擊也)

老虎做卑下的姿勢,准備襲擊;狸彎屈身子,准備攫取東西。比喻養精蓄銳,准備襲擊。

乃「卧薪嘗膽」之其中一段歷史,為伍子胥向吳王闔閭進諫所言,原文出自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子胥曰:「何大王之言反也?夫虎之卑勢,將以有擊也;狸之卑身,將求所取也……今越王入臣於吳,是其謀深也……越王之崇吳,吳將為所擒也。惟大王留意察之,臣不敢逃死以負前王。一旦社稷丘墟,宗廟荊棘,其悔可追乎?」

C. 關於友善的成語,歷史典故,國學名篇有哪些

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來自於「羊左」的典故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回.戰國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答兩人相識,結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後世於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D. 國學文化大觸請進,落葉上寫詩漂流出宮的歷史典故

據<流紅記>載:唐僖宗時,有一名叫於佑的書生傍晚漫步在皇城中的街道上,天氣已是深秋,夕陽殘照,秋風蕭瑟,落葉紛飛,於佑心中不禁充滿了客居異鄉的悲傷情感。他來到御河岸邊正撩水洗手,卻又望著從宮城中飄流而下的落葉發起愣來。突然,不遠處水面上一片又大又紅的樹葉引起了他的注意,葉面上好像有幾行墨跡。他趕忙將這片紅葉撈出水面,上面果然題有四句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於佑把紅葉帶回住處後放在書箱中,每天都拿出來欣賞吟誦,越來越覺得紅葉美艷可愛,題詩清新意深。他想:「紅葉是從宮城禁庭中飄流出來的,上面的詩一定是宮中一位美人所寫的。我一定要把紅葉珍藏起來,這也是我將來美好回憶中的一件紀念物。」由於一段時間來於祐對紅葉日夜思慮,面容消瘦了很多。他的好朋友知道了這件事後,勸他忘掉紅葉題詩,不要再胡思亂想。一天夜裡,於佑又躺在床上徹夜未眠。天亮後,他急忙到外面找到一片又大又紅的秋葉,在上面題了二句詩:「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他拿著紅葉來到御河上游的宮城前,看著自己題詩的紅葉在御河中飄流進宮城。
後來,於佑多年參加京城科舉考試都沒能考中,就投奔到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權貴韓泳門館擔任文書職務,手頭上錢財也漸漸寬裕,但已經無心再去科舉應試。過了幾年後,韓泳召見於佑說:「皇帝宮城中有三十多個宮女被逐出宮,讓她們各自嫁人,其中一名韓夫人和我是同族。她進宮很多年了,現在從禁庭中出來後就投靠到我家裡。我考慮到你已年過三十,還沒有娶妻;獨身一人,也沒有官職和家產,生活上很清苦孤單。現在韓夫人自己私房銀子不下千兩,她本來就是清白人家的女子,年齡剛剛三十歲,長得姿色出眾。我給你二人說親,把她嫁給你,怎麼樣啊?」於佑這時趕忙從坐位上離開,向韓泳伏地跪拜說:「我是一個窮困書生,寄食於您的門下。自己一無所長,不能報答您的恩德。現在又對我如此厚愛,更是受之有愧!」於是韓泳吩咐手下人安排嫁娶禮儀,為於祐和韓夫人舉行了婚禮。
婚後,韓氏在於佑書箱中發現了紅葉,她十分驚異,說:「這紅葉上的詩是我作的,夫君是怎麼得到的?」於佑就把得紅葉事詳細講給了妻子。韓氏又說:「我在宮城御河裡也撿到了一片題句的紅葉,不知道是宮外何人所寫。」她打開自己的衣箱取出了一片紅葉,於祐接過來一看上面的題句就連聲說:「這是我題的!」夫妻二人各持一片紅葉相視無言,感慨萬端,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E. 關於友善的成語,歷史典故,國學名篇有哪些

成語:

彬彬有禮 謙謙君子 謙虛謹慎 謙恭下士 敬賢禮士

不矜不伐 竭誠相待 敬賢禮士 克恭克順 門不停賓

情禮兼到 屈高就下 屈己待人 屈尊敬賢 掃徑以待

掃榻以迎 善氣迎人 泰而不驕 婉婉有儀 溫恭直諒

溫恭自虛 溫柔敦厚 溫文爾雅 文質彬彬 洗耳恭聽

相敬如賓 以禮相待 虛懷若谷 虛己以聽 虛左以待

執經叩問 忠信樂易 戒驕戒躁 自知之明 不驕不躁

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五帝中的舜。舜的母親去世以後,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舜的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歡舜,時不時的挑刺、找茬,總想置他於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來,然後再出現,然後對待家人更加友善、謙恭、有禮。面對家人的百般刁難,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計小怨,更沒有得理不饒人,化干戈為玉帛。正是因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讓堯下定決心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第二個故事是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後,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收到信後,起初不明白,以為張英會用什麼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道寫了這么一封信,不過也只好照辦。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為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不二法門。

第三個故事叫做將相和。這個故事我們很多人耳熟能詳,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事情。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為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

藺相如知道此事後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後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後兩人和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F. 白鹿書院名字從何而來啊有典故嗎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九江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陽。書院傍山而建,一簇樓閣庭園盡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間,白鹿洞正式辟為書館,稱白鹿洞學館,亦稱「廬山國學」。宋仁宗五年,改稱「白鹿洞之書堂」,與當時的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並為「四大書院」。

書院的創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個人認為,此李渤即蘇軾名篇《石鍾山記》中「蓋笑儷道元之簡,而李渤之陋也」中的那個。因為兩人活動時間類似,活動地點類似,身份類似。

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權在李渤隱居的地方建立學館,稱「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這是一所與金陵(今南京)國子監相類似的高等學府。北宋初年,江州的鄉賢明起等,在白鹿洞辦起了書院,「白鹿洞書院」之名從此始,但不久即廢。直到著名理學家朱熹重修書院之後,白鹿洞書院才揚名國內。朱熹不僅重修了白鹿洞書院,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書院規章制度。

《白鹿洞書院教條》不但體現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經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而且成為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後,白鹿洞書院「一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嶽麓書院一樣,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維修為正統元年(1436),以後還有成化、弘治、嘉靖、萬曆年間的維修。進入清代,白鹿洞書院仍有多次維修,辦學不斷。19世紀末期,我國的政治、經濟發生急劇的變化,出現了教育改革的熱潮。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變法,改書院為學堂。白鹿洞書院於光緒二十九年停辦,洞田歸南康府(今星子)中學堂管理。宣統二年(1910),白鹿洞書院改為江西高等林業學堂。國民黨時期,蔣介石准備要南昌中正大學接管白鹿洞書院,但未實現。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對白鹿洞書院進行保護和維修。1959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二級自然保護區,同年設置作為學術研究機構的白鹿洞書院建置;1990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現在,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遊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

1928年,胡適來到白鹿洞書院,並對其贊不絕口。胡適盛贊白鹿洞有兩個原因,一是「白鹿洞書院是最早的書院,是我國書院的『四大祀宗』之一」;二是朱熹親定的《白鹿洞規》「簡要明白,遂成為後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 在他的《廬山游記》中,他有一段著名的論斷:「廬山有三處史跡代表三大趨勢:

(一)慧遠的東林,代表中國「佛教化」與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
(二)白鹿洞,代表中國近代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
(三)牯嶺,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劉少奇同志曾由武漢到達廬山白鹿洞書院,住在御書閣,從事革命活動。1959年8月劉少奇主席再次來到白鹿洞書院,舊地重遊非常高興,據當時陪同來的原九江專區專員朱冰同志回憶:「8月19日上午,我接通知乘車到廬山腳下威家公路邊迎候少奇同志。會車後,一同沿公路南行」。「當時進書院沒有公路,要走三、四里路。少奇同志堅持前往,他一下車,就順手在隨從人員手中接過一頂草帽,戴在頭上,興致勃勃地同大家一起走著山村田埂羊腸小道」。「進院時,大家都已汗流浹背。」走到藏書閣前,他若有所思地說:「我曾在這里住過,當時上面有不少書哩。」因閣樓維修,藏書已轉移到星子縣文化館保存,不在保存在御書閣里。

G. 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十六個國學典故,你了解多少

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十六個國學典故,一般是指:
高山流水、莊周夢蝶、傾國傾城、凌波微步、破鏡重圓、詠絮才高、人面桃花、秉燭夜遊、白雲蒼狗、青梅竹馬、綠葉成蔭、鏡花水月、閑雲孤鶴、春秋筆法、章台柳、無弦琴。

H. 反應古今中外國學通俗化有弊的事例和典故,拜託啦。。。 對了辯論賽的題目是國學通俗化的利與弊,按題目答

引用耐人尋味的俗語、諺語、典故、事例,在哲學教學中是常見的事。如果運用得恰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擴展思維、豐富聯想,使學生從中受到有益的啟迪,而且可以使深奧的哲理通俗化,對全面完成教學任務會起到神奇的功效。但若運用不當,則會事與願違、得不償失。下面就哲學教學中引用俗語、諺語、典故、事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引用俗語、事例要注意精選

所謂精選,是指所引用的俗語、諺語、典故、事例能恰如其分地說明和揭示教材中哲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並富有啟發性和教育性。

為了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在備課和授課過程中,不僅要准確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內涵和外延,而且必須使所引用的俗語、諺語、典故、事例的內涵和外延與教材保持一致。否則,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有位年輕教師在闡述「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各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時,引用了「舍財免災」這句俗語。為了說明其中的道理,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張某在公共汽車上遇到一個歹徒,隨身所帶的2000元錢被歹徒搶走了。他抱著「舍財免災」的信條,未與歹徒搏鬥。他認為,雖然丟了錢,但身體未受損傷。歹徒下車時,還給了他一個「甜甜的飛吻」。李某在路途遭劫,因奮力與歹徒搏鬥,身負重傷,不僅所帶錢財全部被搶,還住院治療達一個月之久,真是人財兩失。

這是一個從消極方面說明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相互轉化的例子。從中可以看出,這位年輕教師只注重了對基本原理內涵的處理,而忽視了對基本原理外延的把握,更為嚴重的是不利於對學生進行弘揚正氣、勇於同壞人壞事作斗爭的教育。所以,引用俗語、事例一定要認真精選,注意其嚴肅性、科學性和教育性。

二、引用諺語、典故要通俗易懂

所謂通俗易懂,是指所引用的俗語、諺語、典故、事例要適合學生的水平,包含的道理顯而易見,不必教師多講,學生就能理解和把握。

引用做到通俗易懂,既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收集、理解俗語、諺語、典故、事例的興趣,又能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和負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如果所引用的諺語、典故過難、過疏、生僻,需要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解釋,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那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產生沉悶感、厭倦感,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受挫。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引用學生熟悉、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俗語、諺語、典故、事例。如「水滴石穿」、「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這些諺語、典故,學生熟悉易懂,道理深入淺出,內容短小精悍。若恰當運用,定會事半功倍。
三、引用要防止喧賓奪主

教學中引用俗語、諺語、典故、事例,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基本觀點、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處理不當,而佔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講解所引用的內容、情節,盡管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表面上聽得津津有味,但這種喧賓奪主的做法勢必會干擾和沖淡正常的教學活動。
有位教師在講解「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這一基本觀點時,引用了「孟母擇鄰」這個典故。此典故不僅可以較好地說明在事物的變化發展過程中外因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使學生明確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理解外因在事物變化發展中的重要性。然而,這位教師用了10多分鍾的時間講孟母3次擇鄰的經過,並沒有結合教材的基本觀點對孟母擇鄰的原因作精闢的分析和點評。所以,用事例說明觀點這一基本教學目的未能達到。況且,上述觀點只是「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這一基本原理的一個要點,從時間上也不能保證本節課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在教學中引用俗語、諺語、典故、事例要做到精癬精講、精評,切忌顧此失彼、不分主次、面面俱到。

I. 中華成語典故大全屬於國學類書籍嗎

國學這一概念早期被張之洞、魏源等人稱為「中學」,既中國之學。泛內指傳統的中容華文化與學術。
「現代國學的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成語典故既是中國文學范疇,又是中國史學范疇,還與考據學相關聯。
無論廣義還是狹義,成語當屬於國學,中華成語典故大全當然就是國學書籍了。

J. 成語典故中華成語故事大全集 國學

國學這一概念早期被張之洞、魏源等人稱為「中學」,既中國之學。泛指傳統的中回華文化與學術答。 「現代國學的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成語典故既是中國文學范疇,又是中國史學范疇,還與考據學相關聯。無論廣義還是狹義,成語當屬於國學,中華成語典故大全當然就是國學書籍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