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三十六計典故

三十六計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1 09:47:34

1. 三十六計分別是那些有什麼典故

第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第02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第03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第04計 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第05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第06計 聲東擊西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敵戰計〗
第07計 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第08計 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第09計 隔岸觀火 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第10計 笑裡藏刀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第11計 李代桃僵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第12計 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

○第三套〖攻戰計〗
第13計 打草驚蛇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復者,陰之媒也。
第14計 借屍還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計 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
第16計 欲擒姑縱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計 拋磚引玉 類以誘之,擊蒙也。
第18計 擒賊擒王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第四套〖混戰計〗
第19計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第20計 混水摸魚 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計 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第22計 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第23計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第24計 假道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並戰計〗
第25計 偷梁換柱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
第26計 指桑罵槐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第27計 假痴不癲 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第28計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
第29計 樹上開花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以為儀也。
第30計 反客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第六套〖敗戰計〗
第31計 美人計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第32計 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第33計 反間計 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第34計 苦肉計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第35計 連環計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第36計 走為上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2. 三十六計樹上開花的典故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①。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也。②

①借局布勢,力小勢大:句意為藉助某種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陣勢,兵
力弱小但可使陣勢顯出強大的樣子。

②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語出《易經·漸》卦。漸,卦名,本卦為異卦相
疊(艮下巽上),上卦為巽為木,下卦為艮為山。卦象為木植長於山上,不斷生長,也喻人培養自己的德性,進而影響他人,漸,即漸進。本卦上九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為儀,吉利。」是說鴻雁走到山頭,它的羽毛可用來編織舞具這是吉利之兆。

此計運用此理,是說弱小的部隊通過憑借某種因素,改變外部形態之後,自已
陣容顯得充實強大了,就象鴻雁長了羽毛豐滿的翅膀一樣。

古人按語說:此樹本無花,而樹則可以有花,剪綵貼之,不細察者不易發,使
花與樹交相輝映,而成玲瓏全局也。此蓋布精兵於友軍之陣,完其勢以威敵也。

用假花冒充真花,取得亂真的效果,前邊已作過分析。因為戰場上情況復雜,
瞬息萬變,指揮官很容易被假象所惑。所以,善於布置假情況,巧布迷魂陣,虛張
聲勢,可以懾服甚至擊敗敵人。

此按語的最後—句,是將此計解釋為:把自己的軍隊布置在盟軍陣地上,以造
成強大聲勢懾服敵人。不過,古今戰爭史上,還沒有發現這方面的出色例子。

樹上開花,是指樹上本來沒有開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綢子剪成花朵粘在樹上,
做得和真花一祥,不仔細去看,真假難辯。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自已的力量
比較小,卻可以借友軍勢力或借某種因素製造假象,使自己的陣營顯得強大,也就
是說,在戰爭中要善於藉助各種因素來為自己壯大聲勢。無人不知張飛是一員猛將,而他卻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劉備起兵之初,與曹操交戰,多次失利。劉表死後,劉備在荊州,勢孤力弱。這時, 曹操領兵南下,直達宛城,劉備荒忙率荊州軍民退守江陵。由於老百姓跟著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當陽,與劉備的部隊打了一仗,劉備敗退,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亂軍中被沖散了。劉備只得狼狽敗退,令張飛斷後,阻截追兵。張飛只有二三十個騎兵,怎敵得過曹操的大隊人馬?那張飛臨危不懼,臨陣不慌,頓時心生一計。他命令所率的二二十名騎兵都到樹林子里去,砍下樹枝,綁在馬後,然後騎馬在林中飛跑打轉。張飛一人騎著黑馬,橫著丈二長矛,威風凜凜站在長板坡的橋上。追兵趕到,見張飛獨自騎馬橫矛站在橋中,好生奇怪,又看見橋東樹林里塵土飛揚。追擊的曹兵馬上停止前進,以為樹林之中定有伏兵。張飛只帶二三十名騎兵,阻止住了追擊的曹兵,讓劉備和荊州軍民順利撤退,靠的就是這「樹上開花」計

3.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典故

南北朝時期,齊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則倉卒在東面起義,朝廷十分震驚。東昏侯在東宮召集手下密議反叛,派人登樓觀察,看到征虜亭發生火災,說王敬則來了,假裝要走。有人告訴王敬則,王敬則譏笑檀道濟父子逃走不負責任。 全師避敵①。左次無咎,未失常也②。 ①全師避敵:全軍退卻,避開強敵。 ②左次無咎,未失常也:。可謂善走者矣! 敵方已佔優勢,我方不能戰勝它,為了避免與敵人決戰,只有三條出路:投降,講和,撤退。三者相比,投降是徹底失敗,講和也是一半失敗,而撤退不能算失敗。撤退,可以轉敗為勝。當然,撤退決不是消極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與敵主力決戰。主動撤退還可以誘敵,調動敵人,製造有利的戰機。總之退是為進。 何時走?怎樣走?這里要隨機應變,學問大得很。按語中講的畢再通用縛羊擊鼓蒙蔽金人,從容撤走的故事,就顯出畢再遇運用「走為上計」的高超本領。走為上,指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形勢下,採取有計劃的主動撤退,避開強敵,尋找戰機,以退為進。這在謀略中也應是上策。 這句話,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其實,我國戰爭史上,早就有「走為上」計運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盛,楚將子玉率師攻晉。楚國還脅迫陳、蔡、鄭、許四個小國出兵,配合楚軍作戰。此時晉文公剛攻下依附楚國的曹國,明知晉楚之戰遲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盪盪向曹國進發,晉文公聞訊,分析了形勢。他對這次戰爭的勝敗沒有把握,楚強晉弱,其勢洶洶,他決定暫時後退,避其鋒芒。對外假意說道:「當年我被迫逃亡,楚國先君對我以禮相待。我曾與他有約定,將來如我返回晉國,願意兩國修好。如果迫不得已,兩國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現在,子玉伐我,我當實行諾言,先退三舍。(古時一舍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晉國邊界城濮,仗著臨黃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敵。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國和齊國求助。 於玉率部追到城濮,晉文公早已嚴陣以待。晉文公已探知楚國左、中、右三軍,以右軍最薄弱,右軍前頭為陳、蔡士兵,他們本是被脅迫而來,並無鬥志。子玉命令左右軍先進,中軍繼之。楚右軍直撲晉軍,晉軍忽然又撤退,陳、蔡軍的將官以為晉軍懼怕,又要逃跑,就緊追不舍。忽然晉軍中殺出一支軍隊,駕車的馬都蒙上老虎皮。陳、蔡軍的戰馬以為是真虎,嚇得亂蹦亂跳,轉頭就跑,騎兵哪裡控製得住。楚右軍大敗。晉文公派士兵假扮陳、蔡軍士,向子玉報捷:「右師已勝,元帥趕快進兵。」子玉登車一望,晉軍後方煙塵蔽天,他大笑道:「晉軍不堪一擊。」其實,這是晉軍誘敵之計,他們在馬後綁上樹枝,來往奔跑,故意弄得煙塵蔽日,製造假象。子玉急命左軍並力前進。晉軍上軍故意打著帥旗,往後撤退。楚左軍又陷於晉國伏擊圈,又遭殲滅。等子玉率中軍趕到,晉軍三軍合力,已把子玉團團圍住。子玉這才發現,右軍、左軍都已被殲,自己已陷重圍,急令突圍。雖然他在猛將成大心的護衛下,逃得性命,但部隊喪亡慘重,只得悻悻回國。 這個故事中晉文公的幾次撤退,都不是消極逃跑,而是主動退卻,尋找或製造戰機。所以,「走」,是上策。 再說一個城濮大戰之前,楚國吞並周圍小國日益強盛的故事。楚莊王為了擴張勢力,發兵攻打庸國。由於庸國奮力抵抗,楚軍一時難以推進。庸國在一次戰斗中還俘虜了楚將楊窗。但由於庸國疏忽,三天後,楊窗竟從庸國逃了回來。楊窗報告了庸國的情況,說道:「庸國人人奮戰,如果我們不調集主力大軍,恐怕難以取勝。」 楚將師叔建議用佯裝敗退之計,以驕庸軍。於是師叔帶兵進攻,開戰不久,楚軍佯裝難以招架,敗下陣來,向後撤退。象這樣一連幾次,楚軍節節敗退。庸軍七戰七捷,不由得驕傲起來,不把楚軍放在眼裡。軍心麻痹,鬥志漸漸鬆懈,戒備漸漸失去了。 這時,楚應王率領增援部隊趕來,師叔說,「我軍已七次佯裝敗退,庸人已十分驕傲,現在正是發動總攻的大好時機。」楚莊王下令兵分兩路進攻庸國。庸國將士正陶醉在勝利之中,怎麼也不會想到楚軍突然殺回,倉促應戰,抵擋不住。楚軍一舉消滅了庸國。 師叔七次佯裝敗退,是為了製造戰機,一舉殲敵。

4. 三十六計典故

《借刀殺人》:
新興的大清勢力,為了拔掉袁崇煥這個明王朝的中流砥柱,在謀士範文程策劃下內,利用亂世危容局下的人性弱點,挑動崇禎皇帝的猜疑、孤傲心理而殺害了袁崇煥,導致大明江山的滅亡。
《以逸待勞》:
唐代,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氣勢正盛。帝王之師李泌為肅宗規劃「以逸待勞」的策略,由山西出兵,忽東忽西,作勢要攻打叛軍所佔的范陽、洛陽及長安三地,讓他們為彼此救援,在數千里的軍道上疲於奔命……

5. 三十六計中每一計的典故,越簡單越好

《瞞天過海》:
戰國末期,衛國大商人呂不韋與他的龐妾趙姬,共同推動一件將政商合一、以換取最大投機報酬的「企劃案」、把被視如敝屣的秦國王孫異人,一步一步推向秦王寶座,合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切鼎切」,並協助秦王贏政統一了六國。
《圍魏救趙》:
孫臏與龐涓鬥智的故事。
《借刀殺人》:
新興的大清勢力,為了拔掉袁崇煥這個明王朝的中流砥柱,在謀士範文程策劃下,利用亂世危局下的人性弱點,挑動崇禎皇帝的猜疑、孤傲心理而殺害了袁崇煥,導致大明江山的滅亡。
《以逸待勞》:
唐代,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氣勢正盛。帝王之師李泌為肅宗規劃「以逸待勞」的策略,由山西出兵,忽東忽西,作勢要攻打叛軍所佔的范陽、洛陽及長安三地,讓他們為彼此救援,在數千里的軍道上疲於奔命……
《趁火打劫》:
五代時期,後唐皇帝李從珂篡位後,便與他的妹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同床異夢、勢同水火。契丹明主耶律德光在策略家韓延徽的規劃下,逐步離間了李從珂、石敬瑭,促使兩人鷸蚌相爭……
《聲東擊西》:
漢明帝時,將軍竇固、東平王劉蒼,與班超共同似定「聲東擊西」策略,由班超前往西域經營,以謀取整個西域。然後再以西域諸國之力量牽制匈奴,擾其後方,亂其陣腳。漢朝遠征軍乘虛征伐,終於一舉掃平匈奴,奠定漢朝對西域的長遠影響。
《暗渡陳倉》:
楚霸王項羽強勢作為,分封諸王。策略家張量在劉邦前往封地途中,將懸崖上的棧道燒毀。這一招等於宣示劉邦一入漢中便不再回頭,使項羽失去戒心。後又以「明休棧道」蒙蔽敵人,以「暗渡陳倉」突襲三秦,扭轉了楚漢的競爭態勢,改寫了歷史。
《隔岸觀火》;
北宋趙普與趙光義、高懷德等內訌,紛爭四起。正當這些恩怨情仇一波一波地流過之時,「後周」符皇後利用形勢,讓趙光義的兒子們陷入互相殘殺境地使趙光義江山坐而不穩……
《李代桃僵》:
春秋時期晉國「趙氏孤兒」的故事。
《順手牽羊》:
周世宗駕崩不久,「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搖身一變,順手牽羊坐上龍椅,取走了大力栽培他的柴榮的天下。但另一暢順手牽羊」大計,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他襲來。
《打草驚蛇》:
西晉前秦帝國,皇帝符堅推翻了哥哥符生,即位為帝,命策略家王猛放手改革,打擊不法。此一「打草」之舉,使得王市集團惴惴不安,終於全面舉兵反叛。符堅在周全的部署之下,予以各個擊破……
《借屍還魂》:
西晉末,從小在漢文化熏陶下長大的匈奴冒頓單於後劉淵,乘「八王之亂」而崛起,醛晉」室而代之。他在謀士的策略安排下,利用「人心思漢」的心.理因素,偽托劉邦之後,建立起「大漢國」來,加速推動了西晉王朝的滅亡。
《調虎離山》:
北周武帝一改弟承兄業之帝統,導致皇室內部矛盾對立,政局暗潮洶涌。權臣楊堅得謀士李德林、高潁之助,二度使出調虎離山秘計,將諸位王爺輪番遣離或調回京都,並將之一一誅殺,最終建立隋朝。
《拋磚引玉》:
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奔走於魏、楚、秦之間,讓魏、楚彼此猜忌,又以「商於之地」誘引楚懷王,使其徹底與合縱(合眾弱以攻一強)決裂。
《擒賊擒王》:
唐初,為了徹底解決長期的邊患突厥,李靖定策設計,生擒突厥首領頡利可汗,讓突厥群龍無首,各自潰散,計成後,再用懷柔政策將頡利君臣留在京城,並安置降眾,實現長久的「擒賊擒王」。
《釜底抽薪》:
唐憲宗時,淮西節度使作亂。軍事謀略家李塑臨危受命,對敵將一個一個招降,並且大膽任用。頑敵之強大陣容如同釜底被抽去薪柴一般,形勢為之逆轉。
《關門捉賊》;
金國四太子完顏兀術為擒高宗趙構,率十萬剽悍騎兵席捲中原,直驅水鄉江南。他孤軍深入,一步步踏進韓世忠縝密布下的天羅地網。此「黃天盪之戰」奠定了南宋與金的對峙局面。
《假道伐虢》:
春秋時期,晉國的策略家荀息,向虞國借道去攻打虢國。他利用虞公貪婪的心理弱點,贈送以玉壁、良馬與美女,使虞公完全解除武裝。但晉國班師回國途中,又順手牽羊地滅了虞國。
《偷梁換柱》:
秦始皇死後,趙高矯旨賜死了太子扶蘇與將軍蒙恬,更立胡亥為帝,殺盡秦始皇的子孫,斗垮李斯,一步一步完成他的「亂秦亡秦」計劃。
《無中生有》:
漢武帝時,太監蘇文利用「十四月懷胎」的謊言,以及武帝的猜疑心理,暗中籌劃奪嫡大計。無中生有,以埋盅為手段,陷害仁厚的太子劉據。而曾經自詡英明的武帝,在這場殘酷的鬥智游戲中徹底失敗,在「思子宮」里孤獨地度過晚年。
《混水摸魚》:
宋代,趙匡胤策動「陳橋事變」,奪取後周的江山。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弟弟趙光義用「混水摸魚」之計,先把趙普排擠出京,接著毒殺兩位開國將領,又將奉命調查此一命案的親趙匡胤勢力一一除去。最後,利用前朝的亡國女子小周後、花蕊夫人的復仇心理,在萬歲殿布下一個「燭影斧聲」的奪權之夜……
《金蟬脫殼》:
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刺,兵敗被俘。後來英宗以「金蟬脫殼」之計,脫險回國,並且在數年的隱忍之後重登帝位。
《遠交近攻》:
戰國後期,秦國丞相范睢擬定「遠交近攻」的大戰略,為秦國奠定統一六國的基穿
《假痴不癲》:
宋真宗的妃嬪劉美人,奪取了李宸妃的兒子趙禎(宋仁宗),謊稱是她生的太子。劉美人因此一躍而為皇後、太後,並且以整個國家機器來維護她的謊言。少年皇帝趙禎與眾朝臣因此打起混沌戰術,裝聾作啞,以「假痴不癲」來立身處世。
《指桑罵槐》: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聽從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大舉削藩。朱棣得道衍和尚蘘助,化被動為主動,指責齊、黃兩人為佞臣,打著「清君側」大旗,發動「靖難之役」,直搗京師。
《反客為主》:
趙構在前往金邦當人質的路上,一個臣子提醒他,要乘機觀望,勿去送死。趙構觀望不前,終於等到了宋徽宗、欽宗被金人掠去,而撿到了皇位。
《笑裡藏刀》:
清太宗皇太極猝死,庄太後為了爭取兒子福臨(順治帝)繼位,接受謀士範文程的建議,讓福臨叔父多爾兗當攝政王。她又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多爾兗,接著連她自己也委身下嫁。最後,她尋機給予致命的一擊,穩定天下。
《欲擒故縱》:
晉朝大將羊祜用「欲擒故縱」之計征服東吳;一方面坐視荒淫暴虐的吳王孫皓把國力、人才耗盡;一方面廣施德政,使暴政下的吳國百姓相繼來歸,造成吳國明心士氣瓦解。
《樹上開花》:
明朝在經歷了「延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等三大宮延奇案之後,由十萬太監組成的宮延勢力,左右了大局,他們借傀儡皇帝這棵樹,來開自己的花。
《上屋抽梯》:
李淵採取韜酶之術,他讓隋煬帝、自己的追隨者都以為他縱情聲色,胸無大志,但私底下,他卻積極地運籌帷幄,審時度勢,等到最有利的時機,成功出擊。
《美人計》:
春秋時期,越國利用西施顛覆吳國統治的故事。
《空城計》:
諸葛亮與司馬懿鬥智的故事。
《反間計》:
在宋、金長期對峙中,金人采醛用敵制敵」策略,扶立劉豫為皇帝,來治理佔領區。岳飛為了顛覆劉豫政權,巧施「反間計」,並利用金兀術仇視劉豫的心理,廢黜了劉豫。最後,金兀術又利用宋高宗對岳飛既愛又恨的矛盾情結,與秦檜聯手,導演了另一出反間計。
《苦肉計》:
大縱橫家蘇秦為了報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共同演出一「苦肉計」;由燕國為蘇秦公開製造罪名,予以逮捕下獄,蘇秦趁機亡命至齊,暗中實施「強燕弱齊」大計。
《連環計》:
小女子貂蟬,被司徒王允從她賣身的酒樓救了出來,賦予她一項超級任務;投入狼窟,向董桌、呂布「兩邊放情」,讓兩人產生沖突與內斗,替王允製造可乘之機。
《走為上》:
春秋時代,晉獻公龐信驪姬,逼死太子申生,眾公子相繼出亡。公子重耳「走為上」走了十九年後,終於獲得秦穆公的幫助,兵不血刃地回國登位,成為「晉文公」。

6. 三十六計的解釋及典故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原文:全師避敵,在次無咎,未失常也。

翻譯:全軍退卻,甩開敵人,以退為進,待機破敗,這是不違背正常的法則的。

【故事】

城濮大戰之前,楚國吞並周圍小國日益強盛的故事。楚莊王為了擴張勢力,發兵攻打庸國。由於庸國奮力抵抗,楚軍一時難以推進。庸國在一次戰斗中還俘虜了楚將楊窗。但由於庸國疏忽,三天後,楊窗竟從庸國逃了回來。

楊窗報告了庸國的情況,說道:「庸國人人奮戰,如果我們不調集主力大軍,恐怕難以取勝。」楚將師叔建議用佯裝敗退之計,以驕庸軍。於是師叔帶兵進攻,開戰不久,楚軍佯裝難以招架,敗下陣來,向後撤退。

這樣一連幾次,楚軍節節敗退。庸軍七戰七捷,不由得驕傲起來,不把楚軍放在眼裡。軍心麻痹,鬥志漸漸鬆懈,戒備漸漸失去。楚應王率領增援部隊趕來,師叔說,「我軍已七次佯裝敗退,庸人已十分驕傲,現在正是發動總攻的大好時機。」楚莊王下令兵分兩路進攻庸國。

庸國將士正陶醉在勝利之中,怎麼也不會想到楚軍突然殺回,倉促應戰,抵擋不住。楚軍一舉消滅了庸國。師叔七次佯裝敗退,是為了製造戰機,一舉殲敵。

(6)三十六計典故擴展閱讀

1、《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

2、三十六計是依據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

7. 三十六計有哪些故事

《瞞天過海》:
戰國末期,衛國大商人呂不韋與他的龐妾趙姬,回共同推動一件將政商答合一、以換取最大投機報酬的「企劃案」、把被視如敝屣的秦國王孫異人,一步一步推向秦王寶座,合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切鼎切」,並協助秦王贏政統一了六國。
《圍魏救趙》:
孫臏與龐涓鬥智的故事。
《借刀殺人》:
新興的大清勢力,為了拔掉袁崇煥這個明王朝的中流砥柱,在謀士範文程策劃下,利用亂世危局下的人性弱點,挑動崇禎皇帝的猜疑、孤傲心理而殺害了袁崇煥,導致大明江山的滅亡。
《以逸待勞》:
唐代,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氣勢正盛。帝王之師李泌為肅宗規劃「以逸待勞」的策略,由山西出兵,忽東忽西,作勢要攻打叛軍所佔的范陽、洛陽及長安三地,讓他們為彼此救援,在數千里的軍道上疲於奔命……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